![口腔生物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261c340c1d1a8925ea6fed6ff953e7/43261c340c1d1a8925ea6fed6ff953e71.gif)
![口腔生物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261c340c1d1a8925ea6fed6ff953e7/43261c340c1d1a8925ea6fed6ff953e72.gif)
![口腔生物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261c340c1d1a8925ea6fed6ff953e7/43261c340c1d1a8925ea6fed6ff953e73.gif)
![口腔生物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261c340c1d1a8925ea6fed6ff953e7/43261c340c1d1a8925ea6fed6ff953e74.gif)
![口腔生物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261c340c1d1a8925ea6fed6ff953e7/43261c340c1d1a8925ea6fed6ff953e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生物学试题及答案【篇一:口腔生物学第一章练习题】腔定居的链球菌是:(a)a,血链球菌b,唾液链球菌c,变异链球菌d,轻链球菌2、以下有一项不是影响口腔生态系的物理化学因素:2、以下有一项不是影响口腔生态系的物理化学因素:(d)a,营养b・温度c・phd,唾液流量.导致龋病最重要的口腔细菌是a.韦荣菌b.变异链球菌c.奈瑟菌d.放线菌e.乳杆菌答案:b.一般情况下,成熟菌斑的标志是da.谷穗样结构b.he染色为粉红色c,细菌层位于中间地带d,栅栏状结构e.菌斑表面主要含松散在菌斑表面的短杆菌儿童口腔龈沟内不存在以下哪种菌群?(d)a.奈瑟菌b.链球菌c.乳杆菌~.螺旋体e.韦荣菌1.成熟菌斑的标志是?(a)约出现在菌斑形成的第5-6天a.栅栏状结构b.产生覆盖牙面的获得性薄膜c.放线菌附着d.海绵状结构e.多种细菌附着一.黏附在牙表面的细菌团块成为a。1.牙菌斑b.生物膜c.细菌沉积物d.软垢二.目前可以从口腔中分离出b种不同种的细菌。a.100~300b.500~700c.1000~3000d.3000~5000.口腔正常微生物的有益作用e;a.保护性生物屏障b.合成维生素c.拮抗有害菌群d.刺激宿主免疫.e.以上全是2口腔微生物之间的关系:ea.相互凝集作用b.相互营养关系c.竞争与拮抗d.通讯与遗传多样性.e.以上全是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e.以上全是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a)a.37度b.42度c.25度d.0度以下哪一项,有助于抑制龋病发生:(d)a.变异链球菌b.乳酸杆菌c.放线菌d.唾液链球菌e.螺旋体1、口腔内部ph值(a)a5.0-8.0b6.0-7.0c5.0-7.0d6.0-8.02、口腔内菌丛有(d)a固有菌丛b增补菌丛c暂时菌丛d以上都是1、龋齿标志菌为(a)a、乳杆菌属b、棒杆菌属c、丙酸杆菌属d、梭菌属2、可产生黑色素的菌类是(b)a、吓琳单胞菌b、普氏菌c、棒杆菌属d、丙酸杆菌属.下列哪项不是口腔菌丛的分类da固有菌丛b.增补菌丛c.暂时菌丛d.感染菌丛.在细菌黏附和聚集中起重要作用的分子为 等物质。aa.蛋白质、多糖、脂磷壁酸b.蛋白质、多糖c,多糖、脂磷壁酸d,蛋白质、脂磷壁酸d1.以下哪项是影响口腔生态系的物理化学因素a温度b氧张力cphd以上都是d2.以下哪项是口腔菌丛的类型a固有菌丛b增补菌丛c暂时菌丛d以上都是.口腔生态系的决定因素有(e)a物理化学因素b宿主因素c细菌因素d宿主可控制因素e以上均是.成熟菌斑的标志是(c)a泥鳅样结构b波浪样结构c栅栏状结构d雪花样结构e糖霜样结构口腔生态系包括(e)a.颊粘膜生态系b.舌背部生态系c.龈上牙菌斑生态系d.龈下牙菌斑生态系e.以上全是口腔菌丛的主要成员不包括(d)盘微需氧菌b.兼性厌氧菌c.厌氧菌d.绝对厌氧菌1、下列哪个细菌不属于龋病相关微生物(c)a、乳酸杆菌b、放线菌c、福塞斯坦纳菌d、变异链球菌2、下列哪种细菌不能酵解糖(d)a、乳酸杆菌b、放线菌c、变异链球菌d、牙龈吓啉单胞菌红色复合体不包含下列哪种细菌:(d)a牙龈吓啉单胞菌b福塞斯坦纳菌c齿垢密螺旋体d变异链球菌1、下列不属于口腔生态系的影响因素中物理化学因素是:(c)盘温度b.氧张力c.唾液黏蛋白d.ph+2、下列不属于g菌的是:(b)a.衣氏放线菌b.黏液奈瑟菌c.迟钝真杆菌d.变异链球菌.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口腔生态系的宿主因素(c)a.抗体b.中性白细胞c.细菌d.唾液蛋白质e.溶菌酶.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变异链球菌致龋的依据(c)a在龋病患者牙齿上,龋病发展与菌群计数呈正相关b.在低ph环境中,变链菌仍可维持生长并继续产酸c.变链菌产生直接致龋的毒素d.变链菌能产生糖原等胞内多糖作为储备能量e.变链菌在代谢糖类后能快速地产生乳酸等有机酸.龋病的发生与下列哪些微生物有关(d)a变异链球菌b.乳酸杆菌c.放线菌。d.以上都是1在牙菌斑的生物膜的成分中属于细胞成分的是(a)a蛋白质b糖c脂肪d无机物1、口腔生态系的决定因素不包括:ea、宿主可控制因素c、物理化学因素c、宿主因素d、细菌因素e、病毒因素2、新生儿口腔内最早定植的厌氧菌是:da、streptococcussalivariusb、neisseriac、lactobacillusd、veillonella1、影响口腔生态系物理化学因素不包括(e)a、温度b、氧张力c、phd、营养物质的利用e、唾液蛋白质2、龈上菌斑不包含下列哪种细菌(e)a、轻链球菌b、血链球菌c、变异链球菌d、唾液链球菌e、革a、.以下关于变异链球菌论述正确的是(b)a.变异链球菌在含蔗糖的培养基中菌体可变长b.变异链球菌适于生长的培养基为轻唾琼脂培养基c.变异链球菌不可产乳酸,可产多种胞外酶d.变异链球菌根据菌体中dna鸟嘌呤和胞嘧啶的含量不同分为8个菌种.牙齿表面最早的定植者是(a)a.血链球菌b.福塞斯坦纳菌c.牙龈吓咻单胞菌d.伴放线聚集杆菌曳螺旋体.下列关于口腔微生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a.变形链球菌在含葡萄糖培养基中菌体可变长,在液体培养基中呈长链b,牙龈吓啉单胞菌具多形态性、无动性,在血琼脂培养基上形成黑色菌落c.乳杆菌具有强耐酸力,能在强酸环境中生存,但不能继续发酵糖产酸d.流行病学中被作为“龋标志菌”的是乳杆菌e.依氏放线菌为人类颌骨放线菌病的致病菌,在久治不愈的感染根管中也常可检测到1、变异链球菌群中,属于人口腔中常驻菌的有(b)。a,变形链球菌和汗毛链球菌b.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c.汗毛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猕猴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2、下列口腔细菌中与牙周炎关系最为密切的是(c)。a.变形链球菌b,嗜酸乳杆菌c.牙龈吓啉单胞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是dna病毒的是:da,副粘病毒b.麻疹病毒c,柯萨奇病毒d,疱疹病毒e.正粘病毒.以下论述错误的是:da,吓啉单胞菌与普雷沃菌都是绝对厌氧菌b.吓啉单胞菌与普雷沃菌都无动性c.吓啉单胞菌有多态性d.吓啉单胞菌与普雷沃菌都不酵解糖e.普雷沃菌在血琼脂板上的菌落为中央较黑而边缘呈灰或浅棕色1.主要致龋菌是(a)a变异链球菌属b葡萄球菌属c线性菌属d唾液链球菌属e螺旋体.在加速龋病的发展中可能起主要作用的菌属是(b)a.变形链球菌b.乳杆菌c.韦荣菌d.类杆菌e.放线菌.菌斑内的矿物质转换主要是菌斑与下列哪项之间的矿物转换 (e)a.牙本质b.牙骨质c.龈沟液d.牙髓e.牙釉质1、一岁婴儿口腔中的优势菌是(c)a奈瑟菌b葡萄球菌c链球菌d乳杆菌e放线菌1)龈上菌斑通常为(c)a光滑面菌斑与邻面菌斑b点隙裂沟菌斑与根面菌斑c光滑面菌斑与点隙裂沟菌斑d附着菌斑与非附着菌斑e舌侧菌斑与颊侧菌斑2hiv/aids患者口腔内明显增加的微生物ea.白色念珠菌b.eb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d.人乳头状瘤病毒e.以上全有下列哪项作为龋标志菌在牙本质深龋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ba变异链球菌b乳杆菌c放线菌d吓啉单胞菌e福塞斯坦纳菌下列有关牙龈吓麻单胞菌的选项哪项是错误的:ea分泌大量的毒力因子b入侵到细胞内,免疫逃避c成年型牙周炎的主要病原菌d在血培养基上形成黑色菌落eg+厌氧球杆菌4.口腔细菌表面有蛋白样物质参与粘附,这种物质是(d)a牙菌斑b生物膜c获得性膜d粘结素填空.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过程是获得性膜的覆盖、细菌附着、菌斑生物膜成熟.口腔链球菌属包括变异链菌群、唾液链球菌群、咽峡菌群和轻链球菌菌群、——、一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生态系。答案: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环境牙周病是特指只发生于牙周支持组织的(的各种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的牙周炎两大类疾病。答案: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1)口腔可分为四个主要的生态系:颊黏膜上皮生态系,舌背部生态系,龈上菌斑生态系,龈下菌斑生态系2)口腔细菌参与粘附的结构有:菌毛、纤毛、荚膜、膜泡表面脂多糖.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牙周病是特指只发生于牙周支持组织的牙龈、牙周膜、牙槽骨与牙骨质的各种疾病。3.3,口腔菌丛的分类:固有菌丛,增补菌丛,暂时菌丛。4.牙菌斑形成的三个阶段包括获得性膜的覆盖、细菌附着、菌斑生物膜成熟。口腔四个主要生态系:颊上皮生态系、舌背部生态系、
龈上牙菌斑生态系、龈下牙菌斑生态系口腔菌丛的主要成员: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厌氧菌3、变异链球菌的胞外酶有:葡糖基转移酶、果糖基转移酶、蔗糖酶、葡聚糖酶。酶、葡聚糖酶。4、牙菌斑的分类:龈上菌斑,龈下菌斑。1、牙菌斑的形成过程包括:牙面上获得性薄膜的覆盖、细菌附着、1、2、牙釉质是人体中坚硬的组织。.牙菌斑的定义是:堆积在牙表面或其他硬的口腔结构上,不能被中度水喷冲去的细菌团块。.在细菌黏附和聚集中起重要作用的分子为蛋白质、多糖、脂磷壁亳等物质。.一般将牙菌斑的形成过程概括为3个阶段,即牙面上获得性薄膜的覆盖,细菌附着和菌斑生物膜成熟。.目前已有证据表明,与龋病的发生发展关联程度最高的三种微生物是变异链球菌群,乳酸杆菌和放线菌。.牙菌斑的形成过程包括,获得性膜的形成,细菌粘附,菌斑成熟。.口腔菌丛的主要革兰阳性球菌成员:链球菌、厌氧球菌、葡萄球菌和微球4变异链球菌的细胞内含有:多糖,肽聚糖,表面蛋白,以及从细胞质膜合成后穿过细胞壁的磷脂壁酸.牙菌斑包括:光滑牙面菌斑、点隙裂沟菌斑、附着性龈下菌斑、非附着性龈下菌斑。.口腔菌丛的划分为:固有菌丛、增补菌丛、暂时菌丛三种类型1、位于(龈缘上方牙的冠部或修复体冠部)的菌斑为龈上菌斑,位于(龈缘下方者)为龈2、waiterj.loeshe将口腔菌丛划归为(固有菌丛)、(增补菌丛)、(暂时菌丛)。4.光滑牙面菌斑中的优势均为链球菌。在细菌黏附和聚集中起作用的物质为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多糖、脂磷壁酸。3外来致病菌侵入人体必须突破的三个防御屏障是(物理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4口腔正常菌群中能产生黑色素的是(普氏菌属)4.正常菌丛的作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的有效发育;构成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屏障。4.变异性链球菌主要产生以下几种胞外酶:葡萄糖转移酶、果糖基转移酶、蔗糖酶、葡聚糖酶,这些酶在细菌赖以生存的物质一一糖的合成与代谢中其主要作用。3、最早定值在获得性膜上的细菌是血链球菌3牙菌斑的细胞成分主要为细菌和蛋白质,非细胞成分主要为糖、脂肪和无机物。4口腔中乳酸菌素群落的测定可用于预测龋病发生趋势。根据细菌对氧的敏感程度可分类为(绝对厌氧,绝对需氧,兼性厌氧,耐氧厌氧,微嗜氧菌)名词解释:.牙菌斑dentalplaque答:堆积在牙齿表面或其他硬的口腔结构上,不能被中度水喷冲去的细菌团块。.龋病.答: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它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名词解释.生物膜是指微生物群落与胞外基质互相连接而在介质表面形成的生态环境.附着性龈下菌斑附着于牙根面或牙结石表面的牙菌斑.口腔生态系:口腔菌丛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口腔生态系(oralecosystem).凝集素:与碳水化合物结合,参与粘附,类似植物凝集素样物质,是粘结素的一种..口腔正常微生物:是指口腔内在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与宿主有明显共生关系的微生物。粘结素:细菌表面参与粘附的蛋白类物质.生态连续:生物体(或细菌)栖息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的过程。.增补菌丛包含常居的,但是以低数量(小于1%)存在的菌属当环境改变时可以成为固有菌。.暂时菌丛是指口腔中的过路菌。.牙菌斑:堆积在牙表面或其他硬的口腔结构上,不能被中度水喷冲去的细菌团块。.生物膜:微生物群落与细胞外基质相互连接而在介质表面形成的生态环境。.牙菌斑:dentalplaque,一种细菌性生物膜,为基质包裹的相互粘附的、或粘俯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钙化的细菌性群体,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口腔生态系统:oralecosystem口腔内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生活的口腔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口腔生态系。6.牙周病:特指只发生于牙周支持组织的(牙龈、牙周膜、牙槽骨与牙骨质)的各种疾病口腔生态系统:oralecosystem口腔内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生活的口腔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口腔生态系。极期群落:【篇二:口腔生物学题型归纳】菌斑(dentalplaque):未矿化的细菌沉积物,是细菌和基质(唾液糖蛋白、细菌细胞外多糖)粘附于牙面或修复体上形成的生态系统,细菌在其中生长、繁殖和衰亡,并进行着复杂的物质代谢活动,在条件适当时可致牙体牙髓病和牙周病。2生物膜(biofilm):各种细菌嵌于来自其自身和/或外界环境的胞外基质内,而在固相界面上结成的有着三维立体结构的微生态环境。3生态学(ecology):研究生物体与其环境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科学称为生态学。4生态系(ecosystem):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空间构成称为生态系,包括生命因子(细菌、真菌、病毒、原虫等)和无生命因子(微生物与其宿主的代谢产物和细胞裂解物、微环境的温度、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特征、营养、水分)。5口腔生态系(oralecosystem):口腔微生物之间、口腔微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空间构成称为口腔生态系。口腔生态系由两大部分组成,即生态区(口腔组织器官:包括齿、舌、颊、腭、牙、牙龈、牙槽骨、龈沟及唾液等多个小生态区)和口腔中的各种微生物群。6口腔生态区(oralecotope):生态区是生态系统的空间层次,是生物体生存的环境区。口腔生态区包括齿、舌、颊、腭、牙龈、牙槽骨、龈沟及唾液等多个小生态区。对不同个体而言,口腔生态区还包括修复体(活动或固定义齿、种植义齿)及矫治器等。7牙生态区(dentalecotope):每颗牙齿都是由牙冠和牙根组成的。牙冠暴露在口腔中,牙根则包埋在牙槽骨中。牙冠表面不同的几个面,构成环境不同的小生态区。小生态区又分为不同的生境、生态点和生态位。8口腔正常微生物(oralnormalmicroflora):与人类在共同进化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与宿主口腔形成密切共生关系的、在正常生理状况下不致病而且有益的口腔常驻微生物。9演替(succession):在宿主的一定发育阶段及生态区内,在外环境的改变下,特定生态区内定植微生物数量和种类变化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演替。包括生理性演替、病理性演替。10共聚桥(coaggregationbridge):不能直接发生共聚的两种细菌通过第三种细菌的桥接作用发生共聚集的现象。在口腔中,由g-的无芽胞厌氧杆菌作为凝集桥,介导无凝集作用的g+无芽胞厌氧杆菌和血链球菌凝集,从而有益于口腔细菌的凝集。11拮抗作用(antagonisticinteraction):口腔生境中一种细菌产生的物质对其他菌种产生的约束和抑制作用。12细菌素(bacteriocin):细菌所产生的能够影响其他细菌生长的蛋白质(肽类)毒素,包括血链素、变链素、黑色素菌素等。13种(species):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构成一个菌种。14菌株(5馆标0: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任何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物都可以称为微生物的一个菌株;对不同来源的同一种细菌称为该菌的不同菌株。同一种细菌可有许多菌株,其主要性状应该完全相同,次要性状可稍有差异,通常用地名或动物名的缩写加编号作菌株名。15标准菌株(typeculturestrain):亦称模式菌株,是具有某种细菌典型特征的菌株。16培养物(culture):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微生物的细胞群或生长物。17型(form/type):常指亚种以下的细分。当同种或同亚种不同菌株之间性状差异,不足以分为新的亚种时,可以细分为不同的型。如不同的血清型、噬菌型等。18细菌鉴定:借助于现有的细菌分类系统,通过特征测定,确定未知的、新发现的或未明确分类地位的细菌所应归属分类群的过程。19牙菌斑生物膜(dentalplaquebiofilm):牙面上或牙周袋内的多种菌丛构成的生态系,对氧不同敏感性的细菌嵌入在由多糖、蛋白质和矿物质组成的基质中形成复杂结构,细菌在内生长、发育和衰亡。细菌在其中的代谢活动,影响着细菌与宿主之间或细菌菌属之间的动态平衡。20龈上菌斑(supragingivalplaque):位于牙颈部龈缘以上牙面上的菌斑。包括窝沟菌斑、光滑面菌斑、邻面菌斑、颈缘菌斑。这种菌斑的结构比较完整,主要细菌是革兰阳性球菌、杆菌。随着菌斑成熟,革兰阴性球菌、杆菌和丝状菌的数量增多。21栅栏状结构(palisadestructure):在牙菌斑的中间层,平行排列的丝状菌迫使球菌排成链状,好似栅栏,称为栅栏状结构。栅栏状结构是牙菌斑的基本结构,是成熟牙菌斑的形态结构特征。功能是为牙菌斑深层的细菌获得营养和氧气提供通道。22谷穗状结构(corncob):位于牙菌斑表层,以丝状菌(如颊纤毛菌)为中心、周围有许多革兰氏阳性球菌粘附在其表面。23瓶刷样结构(bristlebrush):位于牙菌斑表层,以“谷穗”为中心、周围有长杆菌粘附的结构。24细胞内多糖(intracellularpolysaccharides,ips):存在于细菌体内,作为一种储能形式,当外源性糖提供不足时,为菌斑细菌的新陈代谢提供能源。主要为糖原和支链淀粉。25细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polysaccharides,eps):存在于细菌体外,主要有葡聚糖、果聚糖和少量的杂聚糖,细胞外多糖分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种。26黏附素(adhesin):细菌表面的蛋白样成分,以立体化学的特异方式结合到组织表面的受体上。27集聚(aggregation):一种细菌黏附于另一种细菌的表面称之为集聚。细菌间通过自身合成的细胞外聚合物而相互粘附;不同种细菌可直接粘附在一起;细菌与宿主的聚合物相互作用,使细菌容易聚集在菌斑中。28龋病(dentalcaries):细菌代谢产酸导致牙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牙硬组织进行性破坏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表现为牙体硬组织色、形、质的改变。29牙周病(periodontaldisease):发生在牙的支持组织的疾病,分为牙龈病、牙周炎。主要临床症状是牙龈出血、溢脓、牙齿松动、牙槽骨吸收以及牙周袋形成,该病是造成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之30蜂窝织炎(cellulitis):蜂窝织炎是指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腐生性细菌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广泛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蜂窝织炎是龋病的并发症。31牙髓和根尖周病:发生在牙髓组织和根尖周膜及牙槽骨的疾病的总称,牙髓和根尖周病与龋病一道被称为牙体牙髓病。32逆行性牙髓炎(retrogradepulpitis):深牙周袋的细菌经根尖孔或根尖区侧支根管进入牙髓,引发牙髓感染。由牙周途径导致的牙髓感染称为逆行性感染,所引起的牙髓炎称为逆行性牙髓炎。33引菌作用(anachoresis):暂时性的菌血症引起的细菌在代谢障碍或创伤的牙髓组织的定植、增殖。34牙周致病菌:口腔正常菌群中仅少数与牙周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各型牙周病的病损区常分离出一种或几种优势菌,它们具有显著的毒力或致病性,能通过多种机制干扰宿主防御能力,具有牙周破坏的潜能,称之为牙周致病菌。35牙龈素(gingipains):p.g分泌的一种毒性因子,为半胱氨酸蛋白酶,它是存在于p.g的外膜、膜泡或胞外的一组蛋白酶,与粘附有关的蛋白区域或功能区有多样性。与牙周病关系密切的牙龈素有rgp和kgp,rgp以rgpa和rgpb两种形式存在。36原发性感染性□炎:致病微生物直接侵袭口腔黏膜组织而发生的炎性疾病,如球菌性口炎、疱疹性龈口炎等。37继发性感染性口炎:致病微生物引发的全身性病理反应在口腔黏膜上的表现,如白喉、艾滋病等。38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effect,cpe):多数杀细胞病毒在体外细胞培养中,可改变细胞形态、大小、排列,称为细胞病变效应。不同病毒的cpe特征不同,可作为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和鉴定病毒的指征。39人免疫缺陷病毒(hiv):hiv是aids的病原体,引起以cd4+t淋巴细胞减少为特征的进行性免疫功能缺陷,并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死亡率氤40窗口期(windowphase):从受到hiv感染到体内出现hivab这段时间。一般为2〜6周,平均30天,极个别人长达3〜6个月。41ltr(longterminalrepeat):长末端重复序列,是存在于ltr反转录转座子两侧翼的长末端重复序列,长度100-5000bp。ltr反转录转座子以高拷贝而广泛分布,可通过纵向和横向在世代和不同种之间传递,同一家族的反转录转座子具有高度异质性。42真菌(fungus):是一种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典型的细胞核和完善的细胞器,细胞壁不含肽聚糖,主要由多糖(75%)和蛋白质(25%)组成。真菌可分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单细胞真菌呈形或卵圆形,称酵母菌,多细胞真菌可见菌丝和抱子,交织成团呈丝状,称为丝状菌或霉菌。43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pathogen):是人体的正常菌群,当聚集部位改变、机体抵抗力降低、菌群失调时可致病。44颌面部感染(facialinfection):致病微生物入侵引起的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局部乃至全身的复杂的病理反应过程。45第三磨牙冠周炎: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盲袋形成,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可向不同方向扩散引起不同的颌面部间隙感染。46盲袋:第三磨牙萌出过程中或萌出困难时,牙冠的一部分被游离的牙龈部所覆盖,在牙冠和龈瓣之间形成盲袋(龈袋)。盲袋内常有食物残渣和细菌残留。47牙源性颌面部感染(odoneogenicfacialinfection):病原菌通过病变牙或牙周组织引起的颌面部感染,统称为颌面部牙源性感染。48非牙源性颌面部感染(nonodoneogenicfacialinfection):^患牙和非牙周组织所引起的颌面部感染。它包括牙源性感染之外的所有颌面部感染。49显性感染(apparentinfection):病毒增殖并引起细胞破坏,形成临床病损。50潜伏感染(latentinfection):病毒不增殖,与宿主细胞暂时处于平衡状态,病毒基因组的表达受抑制,直到受刺激因素病毒被激活后才转为显性感染。51整合感染(integratedinfection):病毒基因组的一部分可整合于宿主细胞的dna中,这种作用与病毒的转化细胞活性及致癌机制有密切关系。52生物膜的生长周期:获得性薄膜是由唾液糖蛋白选择性地吸附于牙面而形成的生物膜,厚度为1-10um,在牙面清洁并抛光后20分钟内即可形成,1-2小时内达到稳定。获得性薄膜形成几分钟至几小时后,就开始有细菌附着于其上。最初附着的细菌为球菌,主要为链球菌。以后,细菌聚集,成倍增长,24小时后,链球菌占菌斑菌丛的95%以上。链球菌在菌斑中作为主要的微生物维持7天。之后,随着菌斑生态环境的改变,菌斑内细菌开始调整,菌斑进入成熟阶段,厌氧丝状菌逐渐增多,至第14天,显微镜下见厌氧丝状菌为主要微生物。至后期,菌斑由以球菌为主变为由球菌、杆菌、丝状菌、螺旋体混合构成。(参考《口腔组织病理学》第7版p161)【填空题】11890年,ler在《人类口腔中的微生物》提出【化学细菌学说】,首次详细论证了【口腔微生物(细菌)、酸和龋病】三者的关系,指出细菌酵解糖产酸致龋,提出【去除菌斑】是口腔疾病治疗的基础。2【1897】年,【gvblack、williams】首先提出牙菌斑的概念。3koch对微生物学的奠基性贡献:【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发现结核杆菌、病原微生物确定标准】。416srrna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和特异性】。基于16srrna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有:【片段克隆测序、片段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离】。5宏基因组学通过【对整个群落直接测序】,研究【菌群结构和功能变化】,筛选与相关疾病关联的显著物种或基因,对疾病进行早期预警、干预、治疗,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奠定了基础。6新生儿口腔以【唾液链球菌和缓症链球菌】为主,【韦荣球菌】是最早定植在口腔的厌氧菌。7影响口腔局部ph的因素:【外源性(食物、药物)、细菌代谢、唾液缓冲】。8青少年口腔微生物与成人相似,但缺少【g-产黑色素的厌氧杆菌】。9唾液微生物的组成具有【个体差异性】,各年龄组共有的菌群数量较多,新生儿口腔中细菌种类明显少于其他年龄组。口腔微生物的种类有【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原虫】。口腔微生物的特点是【数量多、种类复杂】,【细菌】为优势种群,以【生物膜】形式存在,互相之间以及与宿主之间关系密切。口腔微生物的正相关关系又称【共生关系】,包括:【共生、互生、助生、栖生】。13口腔微生物的负相关关系又称【竞争关系】,包括:【竞争、吞噬、寄生、偏生】。14生态学的核心问题是【生态平衡和生态失调】。15细菌通过【密度感应系统】传递耐药质粒。16细菌分类原则是:【细菌表型特征的相似性和系统发育的相关性】。17细菌的分类单元及其等级由大到小是:【界(kingdom)、门(phylum)、纲9炳$5)、目(0疗611)、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最重要、最基本的单位是【种】,其次是属,【种和属】在细菌分类中常用;【科及科以上】的划分在细菌学中不太完善。18菌株与型的区别:菌株之间是否存在【鉴别性特征】的差异,命名不同的菌株是否需【分类学依据]。19细菌的命名以【拉丁名称字义命名】的原则,根据【双名法:属名+种名+命名人】20只确定属名,未确定种名的某一株细菌:【sp.】只确定属名,未确定种名的若干株细菌:【spp.]亚种用【subsp.】表示。21一般只有【纯培养】的细菌才能进行鉴定。常用的鉴别方式有【染色鉴定、细胞形态鉴定、生理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菌细胞组分分析、遗传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等。22口腔细菌按形态分为:【球菌、杆菌、弯曲杆菌和螺旋体】23古细菌生存在极端环境下(高温、高盐、低ph),细胞壁无【肽聚糖】。24【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颌面部疖痈、伤口感染和婴幼儿口角炎的病原菌,磷壁酸为【核糖醇型】。25【表皮葡萄球菌】是口腔最常见的葡萄球菌,参与牙周、根管或颌面部混合菌感染,磷壁酸为【甘油型】。261口腔链球菌属】是口腔数量和种类最多的革兰阳性的兼性厌氧球菌。27血液链球菌可产生【对氨基苯甲酸(paba)],被认为是【变异链球菌】定植生长的助生菌。28血液链球菌可产生【h2o2、血链素】等抗菌物质,也被认为是口腔重要的生理菌和牙周益生菌。29血液链球菌是【条件致病菌】,当拔牙或摘除扁桃体时,细菌可以侵入血液,可能导致【心内膜炎或败血症]。30变异链球菌是主要致龋菌,致病性包括【强粘附力,产酸耐酸,葡萄糖基转移酶(gtf)】;主要定植在人口腔的【非脱落表面】(牙面、义齿表面),是龋病的主要病原菌,可导致【菌血症、心内膜炎】等继发性感染。311微小消化链球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常参与口腔内的混合菌感染;牙周炎的主要龈沟菌群成员之一,是【破坏性牙周炎】的主要可疑病原菌之一。32放线菌属的形态特点是【g+杆菌】,是邻面牙菌斑的主要成分,与【根面龋】有关。33韦荣菌属的形态特点是【g-球菌】。【小韦荣菌】缺乏【葡糖激酶和果糖激酶】,不能带些【碳水化合物和多元醇】,可利用乳酸产生【乙酸和丙酸】,被认为是牙菌斑中的有益菌。34中间普雷沃菌主要定植于【龈沟】,可能是【妊娠期牙龈炎】的主要病原菌。35【梭杆菌属】是早期和晚期牙面黏附菌的重要桥梁。36产黑色素革兰阴性厌氧杆菌群菌落为【黑】色,有【恶臭】味,代谢酸为【丁酸或乙酸】,发酵碳水化合物及产生靛基质试验,代表菌种:【牙龈吓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37螺旋体的形态特点是【g-螺旋形细菌】,呈【反射性】方式快速运动;严格厌氧。38密螺旋体属与牙周炎和种植体周炎关系密切,是【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的致病菌。39口腔最常见的真菌是【白假丝酵母菌】,它的特殊结构有【芽生抱子和假菌丝】;主要定植于【口腔黏膜、矫治器和义齿基托】。40科玛嘉显色培养基:白假丝酵母菌呈【翠绿】色;热带假丝酵母菌呈【铁蓝】色;克柔氏假丝酵母菌呈【粉红】色;光滑假丝酵母菌呈【紫】色,其他假丝酵母菌呈【白】色。41【支原体】是原核生物中最小的一类,主要定植于【黏膜表面】,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42原虫主要定植于【龈沟】,属于【非自养生物】。牙龈阿米巴主要以【滋养体】形式存在,口腔毛滴虫以【梨形滋养体】形式存在。43列举与龋病相关的细菌:【变异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干酪乳杆菌】。44列举牙周致病菌:【牙龈吓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栖牙密螺旋体、伴放线菌聚集杆菌、具核梭杆菌微小消化链球菌、(短真杆菌、缠结真杆菌)】。45列举牙菌斑中的有益菌:【缓症链球菌、血链球菌、小韦荣菌】。46牙菌斑以【龈缘】为界分为龈上菌斑、龈下菌斑,龈下菌斑分为【附着菌斑、非附着菌斑】。47龈下菌斑位于龈缘以下,分布在【龈沟或牙周袋内】,以【兼性、专性厌氧】菌为主,优势菌为【g-厌氧菌和能动菌】,代谢底物为【血清蛋白、氨基酸、糖】,宿主对应的防卫机制是【血清ig】。48附着龈下菌斑由龈上菌斑延伸到牙周袋内,附着于【牙根面和牙石】,优势菌为【g+球菌及杆菌、丝状菌】,还可见少量g+短杆菌和螺旋体,与【牙石和根面龋】形成有关。49非附着龈下菌斑位于【附着龈下菌斑与龈沟上皮和袋内上皮之间】,以【g-可动菌】为主,优势菌为【g-厌氧菌、能动菌、螺旋体】,与【牙周破坏】关系密切。50致龋菌斑多位于【牙齿的咬合面、光滑面、邻面和颈缘】,主要的致病产物是【有机酸】;致牙周病菌斑位于【龈缘和牙周袋内】,含更多的【专性厌氧菌】,主要致病产物是【破坏性酶和毒素】。51致牙周病菌斑的【能动菌、螺旋体】较多,非致牙周病菌斑的球菌较多。其中【50%】在52水占菌斑体积的30%-50%,重量的【其中【50%】在菌细胞内,【30%】在菌斑基质中。基质中的水大约25%呈游离状态,剩余部分与蛋白质结合呈结合态。53蛋白质占牙菌斑干重【40%-50%],主要来自【宿主唾液和龈沟液】,少量来自细菌。细菌蛋白则包括【细菌本身以及细菌产生的酶】,以及免疫球蛋白和少量的氨基酸。【篇三:口腔生物学习题】一、名词解释.夕卜显子exon.质粒plasmid(2000年本硕)3.转录(2000年本硕、01年本硕)4.兼性厌氧菌(99年).牙本质非胶原蛋白non-collagenousproteins(2000年本硕).粘蛋白mucins.细胞培养(01年本硕)8.组织工程.转导(2000年).口腔生态系(99年)11.束状骨(99年、2000年)12.中心法则(99年、2000年本硕)13.细胞因子(2000年本硕、01年本硕)14.免疫系统(01年本硕)15.公共粘膜免疫系统16.抗原
17.极期群落18.均相成核19.遗传密码20.组织工程(01年本硕)21.核酸疫苗22.intron内含子(01年本硕)23.indigenousflora土著菌群remineralization补充矿质teomics(99年)34.facultativeanaerobes(01年本硕)35.传代36.ruffiedborder37.cellculiure38.(2000年)增补菌丛39.(2000年)蛋白代谢40.(2000年)半保留复制二、填空题1.口腔菌丛的主要成员为菌、菌、菌。2.(01年本硕)关于口腔细菌粘附的机制研究颇多,已被阐明的学说有、、、3.dna复制的方式具有和特点。.聚合酶链反应(pcr)是通过反应在体外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2000年)口腔链球菌属包括、、和菌群。.根据蛋白的来源不同,将牙本质非胶原蛋白分为、、.(2000年本硕)生物矿化的种类包括、和再矿化,其中再矿化分为、和。.牙本质胶原以型胶原为主,牙周组织的胶原蛋白以、型胶原为主,口腔黏膜上皮与结缔组织交界--基底膜带的胶原蛋白以、为主。9.(2000年、2000年本硕)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分为四个阶段、、、.(2000年本硕)组化染色成骨细胞酶呈强阳性。.(2000年本硕)是骨基质中主要的非胶原蛋白,目前认为是成骨细胞晚表达的一个标志。骨细胞晚表达的一个标志。.(2000年本硕)破骨细胞有两个与骨吸收功能密切相关的独特结构,即和。.牙菌斑中细菌进行糖转运的途径有、、、。14.生物矿化的结晶过程包括、、、。.生物矿化的结晶过程包括、、、。15.生物间的共生关系有、、、、。16.根据微生物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生长,可分为、、。17.根据细菌对氧的敏感程度可分类为、、、waiterj.loeshe将口腔菌丛划归为、、三种类型。目前已知的非釉原蛋白包括、、、。(01年本硕)体外培养细胞根据其能贴附在支持物上生长的特性,将其分为和两大类。根据胞壁多糖抗原的血清学反应,变形链球菌可以分为个血清型,根据细菌菌体中dnag+cmol%含量的不同被分为个菌种。(2000年本硕)唾液分泌有分泌和分泌。(01年本硕)分子克隆的主要步骤是、和。(2000年本硕、01年本硕)口腔免疫体系由、和组成。(01年本硕)口咽淋巴组织环由、、、、、组成。(01年本硕)近来研究表明天然免疫系统中存在着。口腔内淋巴结(口咽淋巴结)包括、、、。28.固有口腔屏障包括、、、(2000年本硕、01年本硕)组化染色成骨细胞酶呈强阳性。(2000年本硕、01年本硕)是骨基质中主要的非胶原蛋白,目前认为是成骨细胞最晚表达的一个标志。(01年本硕)破骨细胞有两个与骨吸收功能密切相关的独特结构,即和。(01年本硕)细胞传一代后,一般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和。(99年)牙菌斑的形成过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即、、34.(99年、2000年)采集龈上菌斑的目的多为分离培养菌。采集龈下菌斑的目的多为分离培养与疾病相关的细菌。35.(99年)糖蛋白氨基己糖含量占4%以上者称,小于4%者为。36.(99年)根据蛋白的来源不同,将牙本质非胶原蛋白分为、、、四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粮库员工年终工作总结
- 员工感恩公司演讲稿范文(7篇)
- 2025年软件销售中介服务合同样本
- 2025年大型购物中心加盟合同模板
- 2025年防腐施工及后续保修合同示范文本
- 区域白酒代理业务2025年合作协议书
- 阀门产品购销申请协议2025
- 2025年个人贷款购房合同
- 2025年网络及通信协议处理软件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特种用途钢丝及钢丝绳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护理部工作总结
- 2017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有解析)
- 幼儿园数学《比较物体的大小》课件
- 住院证明模板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3
- DB37-T3953-2020医疗卫生机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中级)课件全套 宋永昌 项目1-3 机械系统检查与诊断-工业机器人运行维护与保养
- T-CSPSTC 111-2022 表层混凝土低渗透高密实化施工技术规程
- 医院急救中心劳务外包采购项目评标办法(评分细则表)
- 浩顺一卡通软件新版说明书
- JTG H12-2015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