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的通性与特性_第1页
碱的通性与特性_第2页
碱的通性与特性_第3页
碱的通性与特性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碱的通性和特性黔西县思源实验学校白晋阳在上一课题中我们学习了酸的通性,相信同学们有了较全面的掌握。这里,我们将继续学习碱的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由构成物质的粒子体现的,相同的粒子具有相同的性质,不同的粒子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碱也有通性和特性。碱溶液中都含有碱解离出的OH-,因此碱的通性是由碱溶液中的OH-表现出来的。而难溶性碱(如:Cu(OH)2等),由于其溶液中OH-浓度太小,因此不具有碱的通性。碱的通性示例说明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不只碱溶液,呈碱性的溶液(如碳酸钠溶液)都有此显色反应。2、+非金属一盐+水Ca(OH)+CO=CaCOI+HO2232(用于证明CO2的存在)2NaOH+SiO=NaSiO+HO2232玻璃中含有SiO,故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碱或碱溶液以免瓶塞被粘住。3、+酸一盐+水(中和反应)Ca(OH)2+H2SO4=CaSO4I+2H2O(用于改良酸性土壤)2需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才可反应。4、+盐f新盐+新碱Ca(OH)+NaCO=CaCOI+2NaOH2233(工业制烧碱原理)例1:(2009北京)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HSO+2NaOH=NaSO+2HO此反应属于()24242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解析:该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点: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故属于复分解反应,选D。复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四种基本类型之一,它包括酸+碱(中和反应)、酸+盐、碱+盐、盐+盐以及金属氧化物+酸的反应(如CuO+H2SO4=CuSO4+H2O)。例2:(2009兰州)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氢氧化铁一氯化铁B.二氧化碳一碳酸钙铜一氯化铜D.氯化镁一氯化钾解析:本题考查碱的通性及金属的性质可通过Fe(OH)3+3HCl=3H2O+FeCl3一步实现;可通过Ca(OH)2+CO2=CaCO3I+H2O一步实现;可通过2KOH+MgCl2=Mg(OH)2I+2KC1一步实现;而C,由于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且活动性比铜弱的盐酸盐(如AgCl)均不溶于水,因此C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可通过2Cu+O=2CuO,2CuO+2HC^CuCl+HO来实现。答案选C22不同的碱其金属阳离子不同,加之有些碱溶解性很小,所以碱的特性通常是由碱的金属离子或其溶解性来表现的。碱的特性示例说明1、不稳定性Cu(OH)2冬CuO+H2O不溶性碱大多可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水2、吸水性NaOH、KOH、Ca(OH)2可用于干燥H2、O2、CO、NH3等气体存放时应密封保存3、强腐蚀性KOH、NaOH、Ba(OH)2及Ca(OH)2有强腐蚀性使用时应格外小心,以防事故发生。4、难溶性Fe(OH)2白色,Fe(OH)3红褐色,Al(OH)3白色,Mg(OH)2无色,Cu(OH)^蓝色,它们都难溶于水。可溶性碱只有KOH、NaOH、NH3•H2O、Ba(OH)2四位,Ca(OH)2微溶,其余都不溶。25、两性Al(OH)3+NaOH=NaAlO2+2H2O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物质,既可以和酸反应也可以和碱反应。例3:(2009兰州)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烧碱②氨水③生石灰④浓盐酸⑤浓硫酸A.①④B.①③C.③④D.③⑤解析:本题考查对酸、碱及氧化钙性质的了解。烧碱NaOH露置会潮解,同时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两个原因导致其质量增加且发生变质:2NaOH+CO2=N气CO3+H2O;氨水易挥发出氨气,其质量减少不变质;生石灰CaO会与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反应,使其质量变大且变质:CaO+HO=Ca(OH)、Ca(OH)+CO=CaCOl+HO;222232浓盐酸挥发出溶质HCl气体,质量减少不变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其质量变大但不变质。故答案选B例4:(2009肇庆改编题)下列曲线正确的是()下列曲线正确的是()A.向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钡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向久置的氢氧化钠中加盐酸D.向稀硫酸中加氢氧化钠解析:解答图象题的关键是在熟悉相关反应的前提下,抓住图象中的起点、拐点,利用图象对照题意从而得出答案。随着氢氧化钠的加入,硫酸钡沉淀的量增加直至硫酸完全反应而不变,故A错。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溶液碱性减小,PH减小,曲线逐渐接近虚线,但始终在虚线上方,故B错。久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