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科技成果选编_第1页
应用型科技成果选编_第2页
应用型科技成果选编_第3页
应用型科技成果选编_第4页
应用型科技成果选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00应用型科技成果选编武汉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目录获国家级奖励的科技成果 1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开发 1五类光纤传感敏感材料制备与加工规模化生产技术及其应用 1水泥回转窑动态检测和调整技术 2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混凝土材料耐久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 3鞍山贫赤(磁)铁矿选矿新研究工艺、新药剂、新设备研究及工艺应用 3汽车摩托车齿轮类零件冷摆辗精密成形关键技术及应用 4含铁渣尘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 4水泥低环境负荷化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 5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6管磨开流选粉节能技术及其水泥绿色制成应用 6环类零件精密轧制关键技术与装备 7连续梯度材料的共沉降可控制备新技术及其动高压领域的应用 7含钒页岩高效提取在线循环资源化新技术及工业应用 7骨外科用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商品化开发应用 7造船重大装备机械手肋骨冷弯机的创新与应用 8新能源与新材料技术 9光伏建筑一体化用非晶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9热电转换技术及高性能热电材料的制备 9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9含水酒精重整燃料发动机 9新型太阳能热利用混凝土储热材料 10特种电光源用耐热低膨胀微晶玻璃 10超白高强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盖板玻璃 11电磁炉面板用耐热低膨胀微晶玻璃 12通讯用红外偏振玻璃 13透明导电膜玻璃 15激光黄色内雕玻璃 16空穴点阵排列微晶玻璃基片 18金属纤维强化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摩擦材料 206.5wt%Si特种硅钢片的制备新技术 21高性能吸声材料及降噪技术研究 21高温自润滑耐磨新材料及其应用 21微波烧结新型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材料制品的开发 22高性能SnO2电极材料的研制 22固体激光器用陶瓷聚光腔 23新型蜂窝陶瓷的制备 23重结晶高温硅碳棒工业生产技术 24热喷涂特种涂层技术 25稀土丝加入工艺和稀土钢的开发 28节能减排、工业废渣利用与污水处理技术 31硫酸渣综合利用技术 31钢渣矿粉的工业化生产成套技术与工程应用开发 33新型高效环保型水处理絮凝剂的研制与应用 33城市污水水质特征分析及其水质指标预测方法研究 34年处理100万吨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 34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处理技术开发 34新型高效节能装饰板系统研究与应用 34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抗裂关键技术 35利用固体废物生产艺术型陶瓷清水砖 35利用石膏尾矿生产胶凝材料及墙体材料 37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功能胶凝材料 38利用化学石膏生产建筑砌块墙体材料 39利用不同固体废弃物制备新型建筑蒸压承重材料 41建筑废弃物生产再生混凝土技术 41高掺量粉煤灰砖与砌块生产技术 42厂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与应用研究 43磷矿渣制砖 43矿渣微粉技术 44新型粉煤灰(硅质石屑)加气混凝土生产及技术开发 45基于陶瓷滤料的高效含油污水处理组合新工艺的研究 46新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 47建筑材料生产技术与建筑工程技术 49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 49超薄微晶玻璃装饰板材 51复合微晶玻璃装饰板材 52超亲水自洁净玻璃 54浮法新型高强度耐热玻璃 55新型高强单片防火玻璃 55绿色健康型抗菌玻璃 57紫外截止玻璃及紫外截止镀膜技术 57新型低辐射玻璃及其复合功能玻璃 59一步法二氧化钛薄膜钢化自洁净玻璃 60EPIC四通道煤粉燃烧器 62新型分解——预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63多级分解炉系统用于回转窑烧成系统提产改造 63年产4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 64高效水泥节煤剂 64增强型水泥活化助磨剂 65回转窑和机立窑使用的水泥生料催化剂 66免振捣微膨胀高性能混凝土 67不同强度等级水泥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68高性能彩色印模饰面混凝土技术 69高活性混凝土掺和料制备及应用技术 71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开发与应用 71绿色高强优质轻集料的研究及其产业化 72新型加气混凝土墙材生产及技术开发 72低硅尾矿加气混凝土技术 73烧结陶瓷空心砖 73蜂窝陶瓷蓄热体/载体及其制备技术 74氧化锆/氧化铝复合工程陶瓷材料与部件的制备技术 75高性能反应烧结碳化硅低成本制造技术 77原位合成陶瓷抗热振晶须涂层技术 78陶瓷坯体的淀粉糊化原位凝固成型技术 79超轻瓷质砖生产技术 80建筑结构安全性能的检测、诊断和评估 80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80风力作用下大跨度空间网架结构的智能健康诊断 81大跨度复杂体型空间网架结构风致损伤与健康诊断的智能化技术 81路桥工程技术与道路材料 82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关键技术研究 82高速公路桥涵检测、修补加固关键技术研究 82高速公路施工期环境监理全过程控制内容和程序研究 82高速公路建设期环境监测技术方法 83山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关键技术研究 83改善山区公路路面抗滑性能的研究 83排水降噪防滑沥青路面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84光纤光栅桥梁重载实时在线识别系统 84桥梁索力长期远程实时监测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84桥梁安全光纤光栅传感数字化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85桥梁管理系统中的技术状态评估方法研究-中小跨径RC梁桥 85用于隧道的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系统研制与应用 85高抗渗长寿命大管径隧道管片材料结构设计与工程应用 85高抗渗微膨胀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材料关键技术研究 86高抗渗耐久盾构隧道混凝土成管材料关键技术研究 86公路隧道降噪技术研究 86武汉城市圈道路运输一体化研究 87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与噪声研究——武汉一号线 87武汉南太子湖大桥施工方法与控制技术及其对环境影响研究 87沪宁运输走廊交通基础设施合理性研究 88现役梁桥钢束与混凝土相互作用及状态分析评估研究 88大跨高桩承台深水墩连续梁桥关键技术研究 88大跨节段施工梁桥分析技术及配束自动化研究 88大桥桥梁与工程的在线数字化健康监测和诊断系统 89拱桥开口薄壁箱梁轻型化转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89钢箱梁桥面铺装层抗滑移开裂技术研究 90劲性骨架混凝土箱形拱桥转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90双向土工格栅处理桥头跳车的应用研究 90透水性半柔性复合路面结构开发研究 90自水化激活型路面基层研究与应用 91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用于桥梁结构的应用技术研究 91机制砂混凝土用于桥梁建设的研究 91桥面铺装材料组成及结构设计研究 92高抗车辙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改性剂应用研究 92钢渣沥青混凝土 92水泥粉煤灰路面基层材料 93高等级路用改性沥青 94AGS粒料稳定专用水泥 95层布式钢纤维砼路面 96磷石膏改性二灰路面基层材料 97沥青路面防水抗油剂的研究与应用 99新型沥青抗剥离剂 99公路投资效益模糊分析系统 100交通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检测方法研究 100基于Web和GIS技术的鄂西交通建设信息集成及应用研究 100船舶、物流与水路交通技术 101高速船舶设计制造技术 101造船设备肋骨冷弯机 10140吨多用途港口门座起重机及系列起重机 104轮机综合实验室研制 105WMS-1型轮机模拟器 105全任务大型船舶操纵摸拟器 105内河高速船新船型开发现代设计方法研究 106川江及三峡库区运输船舶船型研究 106湖北港航电子政务系统开发研究 107交通物流信息系统 107物流系统规划与仿真咨询 108物流系统仿真与优化系统与工具 109内河大宗散杂货EDI开发研究 111船舶电力推进仿真系统 112长江航道铺排船自动监控系统 112起重设备电气控制系统 114湖北省水路交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115湖北水路交通规费征稽管理信息网络系统 115船舶航行数据记录仪关键技术研究 115港口水域受限航道通过能力(饱和度)预测仿真及通航风险评估研究 116现代内河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116中国北方煤炭港口物流发展战略关键问题研究 116船舶和车辆仿真关键技术研究、设备开发及在交通安全中的应用 117湘江集装箱运输开发研究 117基于无限局域网的集装箱堆场机械调度与监控系统研究 117高速船运动建模与软件仿真技术研究 117长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118重点堤岸失稳计算机仿真系统 118基于异构网络的船案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119新型成套机械装备 120用于汽车离合器制造的多功能激光复合加工机 120新型移动式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121FJM系列流化床气流磨超细粉生产线工艺及装备技术 123中药材超细粉碎技术 124多轴计算机数字控制纤维缠绕机与计算机控制张力系统及高压气瓶缠绕工艺 125锥辊辗压机及辗压模具研制 126悬链式链斗卸船机 128CDCD—Ⅱ智能保健型床垫数控穿带机 129曲轴主连杆颈圆角冷滚压、校直智能机床 129HFB--2500A全自动液压精冲机 130TL-JYJ-1新型多功能加油机 131非金属矿超细粉碎与分级工艺及装备 131新型石墨密封材料系列生产技术与装备 132新型车辆工程与机械制造新技术 134重型平板运输车 134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134混合动力电动城市客车动力系统 135汽车新车型联合自主开发 136电机自动变速驱动系统 136车辆跑偏在线自动测试系统 138网络交互式汽车驾驶模拟器 139电磁式转向助力装置研制 141电动汽车运行参数记录分析系统 141基于分布式虚拟汽车驾驶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141BH型客车车载网络与信息集成系统 142国Ⅳ发动机SCR系统研究 142小型电动清扫车 142多功能道路测试车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 142基于ITS的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144基于虚拟和数字技术的组合汽车仪表和车载多功能信息平台 147轴承套圈冷辗扩模具与工艺 148汽车零部件与模具快速设计制造技术 148液态金属模锻技术生产汽车配件 149系列模具新技术 150环件轧制技术 151柔性连续抽油杆表面防护技术 152模具及机械零件的TD处理技术 152外热式真空多用炉技术 154信息与计算机技术 156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工厂数字设备智能集中控制系统的研制 156企业信息协同工作平台 156小型模块化可重组多功能移动机器人及其开发与仿真平台 156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发和智能环境感知系统 157基于信息融合的油液监测智能化方法研究 158分布式非确定QOS多播由路协议的研究 158多维数据分析软件及应用系统 159信息技术在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159混凝土安全性专家系统 160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系统 160营业收费管理系统 161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162交易数据挖掘及综合查询、网上发布系统 162银行信贷诉讼时效管理系统 163现代轿车实时CAN网关(AM96)研究开发 163智能可重构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 164汽车仪表信息系统 165代码式预付费水表 166大口径无线GSM/GPRS远传水表 167大口径水表无线抄表系统 167体育竞赛图像计时系统 168车牌识别系统 169传感检测与自动化技术及机电产品 171高速铁路列车、城市轨道列车光纤光栅计轴和车辆在线健康监测技术 171光纤传感高温测量系统 173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及其称重系统 174高性能光纤气敏传感器的研究与开发 174嵌入式光纤传感监控系统研究与开发 174新型铌酸锂传感光学器件的研究与开发 175医用CO2激光传输空芯光纤及其器件 175智能路灯节电器 177电机节能控制器 177高压电机软起动装置 177大功率节能电磁灶电控系统 178智能电磁调压软起动装置 180柔性软制动器的研发 180电动车节能控制器 182电炉功率分相控制节电器 183防腐电源控制装置 183窑炉生产过程控制与煤粉制备计算机监控系统 183磁力轴承控制系统 184玻璃拉丝生产线监控系统 185嵌入式多点同步传动控制系统 186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器 186燃料电池堆单片电压巡检系统 187可软配置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器 188汽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 189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装配线压头监控系统 189电子节气门控制器 190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 191智能单梯控制系统 192智能双梯并联控制系统 194智能电梯载荷测量装置 196智能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197通用组合电源监控器 198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智能控制系统 199柴油机中压共轨电控喷油技术研究 199重大机械装备安全运行的实时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 199嵌入式技术在机电监控和大型工程监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200数字式智能逆变电源系统 200虚拟浏览的图像拍摄辅助装置 201新型大功率PTC元件 202数控磁力轴承 204能行走的多功能护理床 204太阳能热水器的水净化装置 205太阳能电池板自动除尘器 205宽波带光电子多功能治疗仪 206智能可视化优化技术 206高能干式汽车点火线圈及其制备技术的研究 207勾夹双作用双向自锁式夹轨器 209钳口强度试验台 209电动油泵高低温耐久试验台 210电动油泵综合性能试验台 211通用型汽车变速箱闭式疲劳试验台 211网络化装配检测生产线 212制动器智能超声探伤无损检测系统 213钢丝绳—滑轮综合性能测试 214凸轮型面误差智能相关测试分析仪 215采选矿与矿物深加工技术及岩土工程 216难选氧化铁矿石选矿 216白钨矿常温浮选新工艺 216低污染大规模高效石煤提钒技术 217保康九里川低品位胶磷矿连续性选矿试验研究 218大冶铁矿高陡边坡深凹露天矿转地下开采安全技术研究 218高温快烧高活性白云石降硫工艺研究及其应用 218陶瓷原料精选工艺技术 219硅线石选矿提纯新工艺 219金红石矿选矿提纯新技术 219硅灰石选矿提纯新技术 220微细鳞片石墨选矿提纯新技术 220高岭土精选及深加工技术 221透辉石矿深加工新技术 221硬质(煤系)高岭土深加工技术 222沸石净化微污染水源中氨氮应用技术 222金矿倾斜薄矿脉采矿方法试验研究 223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稳定性研究 223裂隙岩体开挖地压分布规律与控制的研究 223高边坡岩体开挖安全监测及稳定性评价 224地下矿山生产信息管理与技术决策系统 224控制爆破技术 224高分子材料与工艺及化工技术与系列生物医用材料 226耐高温乙烯基酯树脂的研究与应用 226低压成型纤维增强片状模塑料(LPMC) 226玻璃钢SMC成型工艺及产品技术 227复合材料树脂传递模技术 227建筑胶粘剂系列产品技术 228聚酰亚胺超薄滚筒 230新型复合材料模压复合井盖与井座 231工厂化生产农村户用复合材料沼气池 232玻璃纤维硅砂增强涵洞结构研究 235碳纤维布对砖砌体修复加固研究 235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定长缠绕)夹砂顶管关键技术及应用 235环境友好型内墙涂料用红外辐射填料的研制与应用 235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236高弹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237无水型粉刷石膏 238新型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与应用 238羧甲基-交联淀粉的制备 238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钠生产技术 239非均相催化氧化环己酮合成ε-己内酯 240以离子液体为模板剂制备超强酸介孔分子筛 240高附加值拟薄水铝石和活性氧化铝的系列制备技术 241新型高效环保型农业种衣剂 242生物可吸收PDLLA/HA骨内固定件的研究及应用 243生物降解陶瓷材料 243生物陶瓷人工听小骨假体 244抗癌散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 2442-脱氧-D-葡萄糖生产工艺的研究与开发 245复方夏枯草微囊型缓释胶囊的工艺研究 245部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简介 246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46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247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49高速船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51光纤传感技术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52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53绿色建筑材料及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54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56港口装卸技术交通行业实验室 258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259湖北省数字制造重点实验室 259湖北省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261湖北省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62湖北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 263宽带无线通信与传感器网络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64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64湖北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65湖北省现代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66湖北省工业窑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67湖北省电机软起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68授权专利目录(509项) 270获国家级奖励的科技成果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开发该项目系统的研究了影响材料性能主要因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探明了各种组分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规律及其与结构和性能的关系。首次提出了有机—无机两相互穿网络结构和延迟膨胀机理,并根据该机理制备了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HPCB),它是结构功能一体化的高新技术材料,与同类传统材料相比,它具有抗弯(折)强度高,韧性和耐久性好、环境协调及性能可设计的特点,能替代一些能耗高、与环境和生态不相适应或成本高的材料种类。采用该技术,可大大提升材料的使用效能,延长工程寿命,有效节约能源、资源,可为重点工程建设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截止目前,本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如:武汉长江一桥、武汉长江二桥桥面改造、武汉长江三桥、武汉晴川桥、湖北秭归龙潭河大桥、巫山长江大桥、湖北秭归青干河大桥等大跨度桥梁的主体结构和桥面铺装,市政建设的防水、防渗、抗裂水泥混凝土工程,提高了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获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五类光纤传感敏感材料制备与加工规模化生产技术及其应用光纤传感是新一代传感技术,集材料、信息、机电等多种学科和技术于一体,其核心技术与难点是敏感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技术。本项目攻克了光纤传感器规模化生产必需的光纤传感探头敏感材料制备技术、光纤传感元件集成设计与光纤材料的显微加工技术、专用光电子器件设计与制备技术以及精密组装与质量保障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掌握了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建设了国内唯一能规模化生产系列光纤传感器的生产基地,已批量生产光纤温度类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器、光纤阀位回讯器、光纤液位类传感器及专用光电子器件等系列产品。其产品已在全国16个省市、近十个行业的60余家大中型企业推广应用,1999年以来创直接经济效益3500万元以上,为企业直接节支亿元以上,节汇125万美元,并开始出口创汇。本项目成果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国内依赖进口局面,大大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对推动我国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和促进相关工业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水泥回转窑动态检测和调整技术本发明属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工程应用技术。回转窑是水泥工业的关键设备。它长期处于重载、高温、浓尘恶劣环境,且在多支点上连续运转,因运行和调整不当,多数窑中心线不是一直线,导致窑机械振动大、电耗高、窑衬寿命减短,停窑事故多,使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本项目组研究出对回转窑进行动态检测和调整技术。它能在线测量窑中心线的运转数据:轮带间隙和直径、大齿圈、托轮位置和直径,并能在线调整窑中心线,使窑设备处在良好状态。本发明涉及窑设备与光机电及微机测控技术,共获2项中国发明专利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本发明已成功用于冀东、宁国、珠江等大型水泥集团及国内14个省、市、自治区的水泥及冶金行业的73条大型回转窑。它对推动水泥、冶金等行业的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获2003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是继光强型和干涉型光纤传感器(FOS)以后,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一代传感技术。我校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攻克了国内一直未能解决的工业化生产和工程应用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包括传感光纤光栅工业化生产制备技术与装备,涂覆材料与封装保护技术、多种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结构设计与制备技术、光纤光栅传感信号波长解调方法、工业化生产相关的非标设备设计与制造等。光纤光栅应变传感系统特别适合大型结构工程的施工与长期安全监测,已在海口世纪大桥、湖北巴东长江大桥、贵州冷饭盒大桥、苏州运河大桥等多座大型桥梁和深圳市民中心等大型建筑结构工程以及湖北水布垭水电站等特大型工程中应用,并得到许多军工单位的重视和应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及感温火灾报警系统已在武汉石化、浙江镇海石化、中原油田等石化行业和成都电力局等电力行业得到应用。近两年来直接经济效益3600万元以上,为我国大型工程、易燃易爆、强电磁场干扰等领域提供了新一代的安全监测新技术,为多个行业提供急需的先进检测手段,使传统的传感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混凝土材料耐久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本成果通过对制备混凝土用原材料质量和性能、配合比优化设计、新拌混凝土制备技术和性能、硬化混凝土性能和耐久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等系统研究,从源头全面保证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提高新建工程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和设计使用寿命,为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提供基础;通过研制新仪器,制订新方法,研究新材料和新技术,对破损混凝土工程进行维护、修补或加固,恢复结构整体性,延长使用寿命,保证工程安全运行;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方法,建立混凝土安全性专家系统,用于混凝土耐久性辅助设计和耐久性评估与诊断。本项目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已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方法、技术条件12项,研制新仪器1台,建成相关生产线(或基地)11条,有22个技术和产品实现产业化。研究成果涉及混凝土用原材料、混凝土性能及控制技术、混凝土维护和修补等方面,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在包括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在内的近百个混凝土工程中进行成功应用,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鞍山贫赤(磁)铁矿选矿新研究工艺、新药剂、新设备

研究及工艺应用“鞍山贫赤(磁)铁矿选矿新研究工艺、新药剂、新设备研究及工艺应用”由鞍山钢铁集团公司、长沙矿冶研究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鞍山科技大学共同承担完成的一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该项目在我国著名选矿专家武汉理工大学教授余永富院士提出的“提铁降硅”技术思想指导下、经诸多科研单位、鞍山矿业公司和有关选矿厂长期技术攻关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该成果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鞍山贫赤(磁)铁矿选矿新研究工艺、新药剂、新设备研究及工艺应用”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高质量铁精矿选矿新技术与装备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即“氧化铁矿石提高精矿品位选矿新技术与新药剂研究”,该成果2004年11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项先进技术在鞍钢所属铁矿山选厂全面实施取得成功后,鞍山钢铁公司选矿厂铁精矿品位由64%提高到68%,SiO2由8~10%降低到4~5%,使鞍山各选矿厂的铁精矿质量达到和超过了进口铁矿质量,鞍山铁矿生产的铁精矿广泛受到冶炼企业的欢迎,鞍钢所用的铁矿石自给率达到90%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了高品位铁矿石依赖国外进口的状况。使鞍钢自有铁矿山的贫赤(磁)铁矿变废为宝,这项成果对我国大量的低品位铁矿山有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用本工艺生产高品质铁精矿为鞍钢矿业公司创造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达9亿元/年,该项研究成果解决了我国贫赤(磁)铁矿选矿工艺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对国内同类赤(磁)铁矿资源开发和选厂技术改造提供了可靠依据,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余永富院士在这项成果中就提高我国炼铁工业的经济效益,首次提出了我国低品位铁矿降低SiO2等杂质提高精矿品位的有关技术经济理论,并在鞍钢铁矿首开“提铁降硅”之先河。在2002年9月珠海召开的“全国提高铁精矿质量”研讨会上得到了我国选矿界广泛的赞同和响应。“提铁降硅”技术目前正在全国同行业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汽车摩托车齿轮类零件冷摆辗精密成形关键技术及应用本项目研究开发的冷摆辗精密成形技术是新一代的汽车摩托车齿轮类零件加工技术,是连续局部塑性成形新方法,突破了坯料处理、工艺、模具、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的系列技术难题,可以实现齿轮类零件高效精密成形加工,实现了汽车摩托车齿轮、齿环、棘轮、凸轮等零件批量生产,与国外同类同类技术比较,冷摆辗精密成形的汽车摩托车齿轮类零件几何精度高,齿形精度达到6~7级,冷摆辗变形抗力约为整体锻造的1/10~1/20;零件疲劳寿命比Ford/ZF技术标准提高20%左右,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具有完整的纤维组织,机械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节材节能、生产率高、生产成本低、生产组织容易。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成果先后在重庆、四川、江苏、河南、湖北等地多家企业得到应用和推广,现已批量生产汽车变速器齿轮、同步器齿环、差速器齿轮等100多种零件。产品与上汽、一汽、二汽、天汽等汽车主机厂配套,并进入全球采购体系。本项目在国内率先建成了车用齿轮类零件冷摆辗精密成形生产线,形成了齿轮类零件高效精密加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实现了我国车用齿轮类产品精密成形的技术跨越,提高了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含铁渣尘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含铁渣尘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是”武汉科技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武汉理工大学,武汉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金山店铁矿,武汉冶金渣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担的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由武汉理工大学张一敏教授主持完成的“含铁渣尘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针对我国含铁渣尘(包括冶金渣尘、化工渣及矿山渣等)现状,经7年时间系统研究及工业现场应用,形成了集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在内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整套含铁渣尘高效循环利用技术。此项目开发出由单一超极限(h/D)螺旋溜槽构成的含铁渣尘分选提纯新工艺。所形成的一粗二精一扫工艺流程,结构合理,过程稳定,与传统工艺相比其精矿品位可提高5~7%。并可实现无尾生产,防止二次污染;开发出含铁渣尘专门分选新设备-超极限(h/D)螺旋溜槽。根据含铁渣尘密度特点,创造性采用0.36的超极限距径比设计,具有低耗、高效等明显优点;采用复合力场和大直径设计,提高了单机富集比,单机处理能力是传统设备的2倍;开发出冶金粉尘冷态球团技术。首次采用蒸汽对转炉LT干式粉尘及AOD、EAF粉尘进行旋风消解,几十秒内完成均匀消解。发明了wkd系列新型粘结剂,并成功实现工业应用。用其生产的精硫酸渣、钢渣氧化球团及冶金粉尘冷球团,性能稳定,强度高达3000N/个。弥补了目前粘结剂热、冷态不能兼用的空白。目前利用本项技术已建成硫酸渣综合利用厂21家,已建成冶金粉尘循环利用厂12家,累计直接经济效益(利税)58,648.04万元,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水泥低环境负荷化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针对水泥工业一次不再生资源消耗、热耗及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水泥的高性能化等方面开展了试验研究、装备开发和工程应用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干法水泥条件下的分解-预烧技术;首次基于分解-预烧技术的新型分解-预烧系统成功应用于国内多家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并且具有水泥生料的高分解率、高单位窑容积产量、低单位熟料烧成热耗、低NOx、煤种适应性强等特点;解决长期困扰传统预分解炉系统产量、热耗、煤种适应性的技术难点;提出了水泥工业劣质煤强化燃烧技术并开发了煤种普适性的水泥工业用燃烧器,首次在国内外实现了在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条件下燃烧100%劣质无烟煤或灰分为35%-45%的高灰分煤;应用水化调控、物理与化学活化、不同废渣的性能互补效应,实现50%以上废渣制备出42.5等级高性能复合水泥和功能胶凝材料,并在年产百万吨水泥生产线实现产业化;首次在国内率先发现在低温、高湿、硫酸盐、碳酸盐共同作用下,混凝土发生TSA侵蚀破坏的实例和混凝土受TSA侵蚀特征和机理。首次在国内采用普硅水泥与60%的功能胶凝材料复合制备出普适性抗硫水泥。本项目成果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100%使用灰分达35%以上的劣质无烟煤高效燃烧系统、入窑全硫大于3.0%高硫煤的熟料煅烧循环预烧工艺、窑单位容积产量、单位熟料热耗和NOx排放量和普适性抗硫水泥等均居国际领先水平;以上成果已成功在湖北武汉、宜昌、黄石、恩施、阳新、襄樊、武穴;湖南岳阳、湘潭;云南昭通;西藏山南;江苏南通、苏州等省、市实施,仍有多条推广线在建,累计新创产值24.99亿元,新增利税3.34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因此,本项目成果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该项目以生态工程为主要途径,开展湖、库、江、河、渠等水体污染综合治理,在水质改善、水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优化、水源地保护等方面系统地进行技术研发、集成和应用,形成了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体系。研发并形成了以符合垂直流为基本流程的人工湿地水处理新技术,兼具常规污水处理工程与自然生态处理系统部分优点,为受污染水体水质改善、水生态系统恢复开辟了实用有效的新途径,促进人工湿地从研究到大规模应用并走向产业化发展。将水质改善、水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优化、景观建设融为一体。将水力调度与生态修复有机结合,研发了以改善湖泊水质为目标的生态调水技术与方法,集成生态护坡、生态沟渠等技术,构建生态水网,形成湖网水体修复的技术体系。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已在我国19个省市以及德国、奥地利等国成功推广应用,规划,设计或建设应用工程189项,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得到同行专家和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应用前景广阔。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管磨开流选粉节能技术及其水泥绿色制成应用本项目针对当前我国水泥生产所存在的制成粉磨电耗高、废渣利用率低、生产环境污染大等水泥绿色制成中的突出技术问题,以关键装备—水泥管磨节能技术创新为核心,结合开展水泥制成工艺配套关键技术研发,形成掌握水泥绿色制成关键集成技术,推广与指导实际生产,以提高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水平。取得的主要成果:(1)创新开流管磨磨内选粉技术。发明了立体筛分装置、重力-风选技术、磨内多重分选系统、细磨仓功能装置,开发出高效节能的“开流选粉—粉磨一体化”装备,显著提高了水泥粉磨的节能和生产水平;(2)开发集成水泥绿色制成关键系列技术。研究开发了湿物料烘干、湿粘仓料配送、偏转扬料烘干、废渣化学-物理复合活化、多组分细粉料高效均化等关键技术,并对关键技术和工艺进行优化和系统集成,有力推进了水泥绿色生产科技进步;(3)水泥制成节能减排-绿色生产应用研究。根据各种实际生产情况,研究开发出三类9种应用模式:其中,水泥粉磨节能技术改造及装备应用4种、废渣微粉生产应用4种、新建水泥生产应用1种。获得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环类零件精密轧制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简介:本本项目属于机械工程领域。研究开发了高性能轴承环精密冷轧成形工艺,开发了高效专用精密冷轧环机和轧环过程在线测控系统,开发了大型复杂环件精密热轧成形工艺和装备,建立了环件轧制成形理论和技术设计方法,实现了中小型轴承环精密冷轧成形和超大型环件精密热轧成形批量生产。精密冷轧高性能轴承环产品和精密冷轧环机不仅替代进口,还大量出口。应用行业领域:汽车效益分析:精密热轧成形超大型环件直径达到9米,打破了国际封锁,使我国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复杂无缝环件重要生产基地。本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实现了高性能轴承环和超大型无缝环件制造技术获得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连续梯度材料的共沉降可控制备新技术及其动高压领域的应用项目简介:项目属材料科学领域。创建了共沉降可控制备连续梯度材料的技术设计理论;发明了组分结构连续变化梯度材料的成形与控制技术;形成了多材料体系、宽组分范围、物性差异悬殊梯度材料的整体致密技术。研发出成套制备系统,制备出多种满足设计要求的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金属、金属-金属等体系梯度材料。应用行业领域:新材料效益分析:利用梯度材料(梯度飞片)实现了超高速驱动以及TPa量级超高压物态方程的精密物理测量,为我国创建超高压技术平台提供了关键材料和技术支撑。项目获发明专利4项,在国家重大工程和专项中得到了重要应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获得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含钒页岩高效提取在线循环资源化新技术及工业应用项目简介:项目在国内首创了双循环高效氧化提钒新工艺,创建了全新的在线循环新思路,通过多种强化机制,发明了自催化-高效解离-循环氧化提钒新方法,突破了含钒页岩低价钒难以氧化转价的技术难关和环境瓶颈,首次在我国建成标志性先进提钒工程,大幅度提高了钒回收率,实现了提钒生产节能减排、在线循环和降耗增效。应用行业领域:机械效益分析:该项目解决了含钒资源高效提取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实现了我国含钒页岩资源开发利用的跨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骨外科用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商品化开发应用项目简介:通过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的组成与结构仿生设计,在国内外较早研制出骨外科用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为临床提供一种新型的可降解骨修复及骨内固定产品,解决临床治疗中骨源有限及单一降解高分子材料产生无菌性炎症等问题,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应用行业领域:医药效益分析:本项目成果获得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已商品化,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近三年在国内26个省市、300多家医院应用,使6.5万患者受益,销售额超过1.2亿元。对提高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的科技进步,造福于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造船重大装备机械手肋骨冷弯机的创新与应用项目简介:本项目在当今世界率先实现了船舶型材弯曲加工的全自动与数字化,是船舶型材冷弯成形加工技术和装备的重大突破。项目获得了8项授权专利和2项软件著作权。项目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数控(CNC)肋骨冷弯机只有我国能够制造。数控机械手肋骨冷弯机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船舶型材弯曲加工工艺,提高了船舶肋骨加工的技术水平,为促进数字化造船、提升我国船舶行业的竞争力、实现造船大国和强国做出了重大贡献。应用行业领域:船舶效益分析:形成的系列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在国内外90多家船厂得到应用,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经济和显著的社会效益。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新能源与新材料技术光伏建筑一体化用非晶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提出了"建筑物产生能源"的新概念,即建筑物与光伏发电的集成化,在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表面上布设光伏阵列产生电力●解决接收太阳能的大面积空间问题●现在已用非晶硅太阳电池做在屋顶瓦、半透明或不透明垂直幕墙、窗用玻璃等建筑材料上,可替代建筑材料,同时实现低成本和建筑物主动节能。武汉理工大学从2001年开始进行平板玻璃表面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非晶硅薄膜的低成本制备●微晶硅薄膜的低成本制备●多晶硅薄膜的低温制备●相关薄膜材料的低成本制备与工艺。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相对于常规太阳能电池有以下优点:●采用的CVD法,在低温下的生产流程可实现大面积薄膜的生产。衬底的选择很广泛,玻璃、不锈钢、塑料、陶瓷等都能满足要求,因此材料与成本工艺都很低。●抗辐射性能好,这是由于非晶硅体本身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的结构特征决定的、这使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在目前的应用中具有强大竞争力。●不锈钢箔衬底薄膜电池,重量更轻,不但可弯曲,而且可折叠,还可以成为衣服衬底的一部分,成为能发电的野外工作服,甚至成为旅行时装。●弱光特性远比常规电池好,可在阴雨天气和室内环境下输出正常的工作电压。此时输出功率虽因光能的限制而变小,但因输出电压的保持,使充电仍能得以进行。而常规电池因受器件原理的制约,在弱光条件下不能维持足够的电压输出而无法工作。这是能有与不能用的本质区别。降低成本的关键技术(1)高速成膜技术及其工艺一致性(2)集成型a-Si太阳能电池和激光刻糟(3)大面积化(4)全光谱太阳电池组件,其光谱灵敏度响应曲线范围为300nm-1200nm热电转换技术及高性能热电材料的制备高效热电转换材料:是利用温差发电原理将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新能源材料,在新能源材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点:不含机械传动部分;体积小、重量轻;免充电、免维护;无噪音、无磨损和介质泄漏;性能稳定、可靠性高;运行成本低;寿命和服务时间长(半永久性)应用面非常广泛。三个重大应用领域:1.工业余热高效发电技术;2.微小温差发电技术;3.太阳能高效热电-光电复合发电技术。制约工业余热发电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材料的热电转换效率比较低,在200~500℃下,材料服役5年左右转换效率明显降低。重要创新:MS取代机械合金或化学合成,系统研究了两类重要材料体系:低温Bi2Te3基体系;中温CoSb3基体系发展低成本快速制备新方法:熔融+MS+SPS低温烧结制备新技术制备时间从传统方法的9-10天缩短至40小时以内Yb填充CoSb3基ZT值由1.05提高到1.30,提高了25%。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武汉理工大学已成为我国三个车用燃料电池开发基地之一。研制的50KW燃料电池发动机●单台发动机标定功率达到50KW,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国内其它两家发动机标定功率为40KW);●发动机最大质量比功率达到214W/kg,创国内最好水平;●单台发动机过载功率达到55KW,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所有13项测试项目中8项性能指标到达或超过目标值,其它5项性能指标已接近目标值研究成果;●先后承担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国家863重点项目及863探索导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东风汽车公司攻关项目等各类项目共59项,科技经费共计4851万元;●授权国家专利32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88篇,其中SCI源刊文章54篇,EI收录83篇,ISTP收录5篇;●发表的成果被Chem.Rev.,MRSBulleting,AdvancedMaterials等SCI源刊杂志引用219次,其中他引114次,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2007年荣获首届"通用汽车中国高校汽车领域创新人才奖"二等奖。2005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投资建设:"湖北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成为为湖北省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战略产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的重要基地。2006年,武汉理工大产业集团、湖北省科技厅、武汉市科技局、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发起组建:"武汉理工新能源有限公司"成为国内最大、专业化、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和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重要基地之一。产品通过美国RELION公司10项严格测试。含水酒精重整燃料发动机1、项目目标:研制可装车试验运行的汽油(柴油)——含水酒精重整富氢混合气的双燃料发动机。纯汽油(柴油)、含水酒精两种燃料运行模式可随意切换;不改变驾驶人员操作习惯;排放大幅度降低,与原机相比NOx下降50%以上。2、技术方案:在现有的发动机上进行改造,原机结构不改动,只增加一套酒精重整器及燃料供给调节控制装置;利用发动机的排气余热,为酒精重整提供能量;重整的原料为普通的含水酒精。3、实施效果2007年8月在电喷汽油机EQ6100上进行了全部燃用酒精重整气的试验。2007年10月在前期实验室研究基础上,采用电喷汽油机EQ6100装配完成一辆11米大客车,汽油与酒精重整气切换方便,目前路试情况比较稳定,29日已通过了东风公司组织的节点验收。新型太阳能热利用混凝土储热材料新型太阳能热利用混凝土储热材料是国家“863计划”和“973计划”重大研究成果。采用耐高温铝80水泥为胶结料,玄武岩、冶金工业废渣等为集料,并引入了高热导性能的纤维和颗料,综合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热物理性能,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用于太阳能热发电工程,绿色建筑等太阳能热利用中。其主要性能指标有:1.抗压强度≧30MPa2.抗折强度≧8MPa3.使用温度:中温型:室温至650℃,高温型:室温至13004.热导率≧1.8w·(m·k)-15.储能密度:1kwh/(m3·K)特种电光源用耐热低膨胀微晶玻璃1、项目简介耐热低膨胀微晶玻璃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材料,集中了微晶玻璃的多种优良性能,极大地扩展了其使用范围。特种电光源用微晶玻璃(投影光源反射器用微晶玻璃)产品具有机械强度高,坚硬耐磨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能适应恶劣的使用环境;软化温度高,即使在高温的条件下也能保持较高的机械强度;电绝缘性能优良,介电损耗小、介电常数稳定;密度小,但质地致密,不透水、不透气等优异性能。完全能满足与适应特殊光源的使用性能。加之其原料分布广、贮存量多、价格便宜等优点,被作为高性能投影光源反射器的首选材料。武汉理工大学经过多年探索,自主研究开发了特种电光源用耐热低膨胀微晶玻璃,该技术成果工艺稳定、成熟,加之已有的微晶玻璃工业化生产开发经验,为该成果的技术转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成果的实施将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市场前景耐热低膨胀微晶玻璃产品集低膨胀性、高强度和高热稳定性等优良性能于一体,可以制成平板、器皿等各种形状,不仅在特种电光源用微晶玻璃方面有应用,而且在家用电器、高温热交换器、实验室用加热器具、光学器件、印刷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在电子工业以及太阳能利用等现代高新技术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面临着极佳的发展机遇。投影仪上反射器所选用的材料及性能对整机的使用寿命、图象显示质量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投影系统价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种电光源用耐热低膨胀微晶玻璃以其优良的性能、廉价的原材料和较低的制造成本,不失为一种高性能、低价位、应用广泛的实用新型特种电光源用材料。因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存在巨大的潜在市场,其应用前景广阔。3、主要技术指标及产品规格性能指标:热膨胀系数(20~700℃)小于10×10-7/℃;耐酸、耐碱性K(质量损失率)小于0.2%且外观无变化;最高工作温度400~600℃(长期)莫氏硬度5.0~6.0级产品规格:产品规格视需求而定。超白高强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盖板玻璃1、项目简介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盖板玻璃又称太阳能玻璃盖板,由于能够充分透过太阳能以利于硅晶板的吸收,并以自身的强度保护下面的硅晶板不受到外界雨雪等恶劣天气或太空条件的损坏。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工程研究中心玻璃所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太阳能光伏组件盖板玻璃。它是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必备件之一,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各种规格的单晶片、多晶硅以及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电站智能控制系统、智能光伏水泵系统、风光互补系统、军用、航天用数字化光伏电源、光伏通讯信号系统、多功能太阳能用户电源以及抗低温高亮度太阳能庭院灯、草坪灯、交通灯、交通信号灯等等。本项目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具有太阳能光电转换率高,板压破损率低,成品强度高,平整度理想等特点,项目的实施,将从一个方面大大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中能量转换关键器件的成本,从原先全部依赖进口到国内产业化生产,以高品质产品和一定的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从而引领我国光伏发电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2、市场前景由于国内外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爆发性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盖板玻璃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我国对太阳能盖板玻璃的需求量每年以50%的速度递增,因此光伏发电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我国是一个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并且工业生产和民用能耗指标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有关部委曾多次发文,要求各地大力推广、使用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内的多种环保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生产太阳能盖板玻璃有独特的优势,这与我国的原材料资源与劳动资源便宜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将此产品立足于国内,同时放眼于国际市场,效益将是非常可观的。其加工工艺的完善和产业化的进程,直接决定了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发展,同时也为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出口提供了基础。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优质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盖板玻璃产业将迅猛发展,因此其工业化前景十分广阔。3、主要技术指标及产品规格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盖板玻璃对原料、工艺设备、员工操作等要求非常高,其中的氧化铁等着色物质控制非常严格,否则将会影响玻璃的透光率,进而影响太阳能光电转换率。应达到的技术指标为:①3毫米玻璃的光透过率达到92%以上;②莫氏硬度:6级;③抗冲击性能:能承受1040g钢球在1000mm高度下自由落体的冲击而不破坏(其中6块试样,5块不破坏为合格)。4、企业规模及投资估算(1)规模:年产14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盖板玻璃。(2)主要原材料及燃料:1)原料:精制石英砂、氢氧化铝、精制方解石、碳酸镁、纯碱及碎玻璃和其他化工原料。2)燃料:重油或天然气3)动力:电(3)总投资估算:2656万元注:未考虑涨价预备费及不可预见费。项目前期工作管理费不包括在内。(4)占地面积及生产厂房面积:全厂占地面积8660米2(5)环境保护:对环境无污染、无尘无毒。电磁炉面板用耐热低膨胀微晶玻璃1、项目简介微晶玻璃的突出优点之一是其热膨胀系数可在较大范围内调整,可以制得低膨胀、零膨胀甚至是负膨胀的微晶玻璃,而微晶玻璃的热膨胀系数是作为电磁炉板材料使用时的重要参数,低的热膨胀系数对于构件的尺寸稳定性及抗热震性能极为有利;另外该材料机械强度高,坚硬耐磨;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能适应恶劣的使用环境;软化温度高,即使在高温的条件下也能保持较高的机械强度;电绝缘性能优良,介电损耗小、介电常数稳定;密度小,但质地致密,不透水、不透气等。因此,耐热低膨胀微晶玻璃是非常优异的电磁炉板用材料,代表了电磁炉板用材料的发展方向。2、市场前景3、主要技术指标及产品规格◆产品标准: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可参照国外相关企业标准执行。◆产品规格:100×100㎜;150×150㎜;200×200㎜,厚度4~8㎜;◆性能指标:热膨胀系数(20~700℃)小于10×10-7/℃;耐酸、耐碱性K(质量损失率)小于0.2%且外观无变化;最高工作温度400~500℃(长期)莫氏硬度5.0~6.0级4、企业规模及投资估算1、规模:年产460万片电磁炉用耐热低膨胀微晶玻璃板材(黑晶板)2、主要原料:石英砂、锂辉石、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铝等其他化工原料。3、主要燃料:方案一:熔窑以重油为燃料(燃煤锅炉产生蒸汽使重油雾化),晶化窑以液化气为燃料。方案二:熔窑和晶化窑均以天然气为燃料。4、主要厂房面积:5500m25、主要设备及投资预算:1985万元。通讯用红外偏振玻璃1、项目简介红外偏振玻璃是将针状纳米金属离子定向排列于玻璃中,是光隔离器、光纤连接器、光开关、光纤耦合器等光电子信息器件、光传感器、光探测器以及各种采用偏振光的器件中所必须的原材料,与偏光晶体相比,它在器件的小型化,优秀的光学性能,很广的收光角及耐热性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并可取代昂贵的天然材料,其优异的起偏性能和耐温性能是有机偏光材料难以比拟的,对促进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及光谷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低消光比的大面积偏振玻璃可应用于汽车灯罩,以减少行车时因前方车灯眩目的灯光而引发的事故。本项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研究消光比达10000:1以上的吸收型红外偏振玻璃及其批量化生产技术,并利用这种红外偏振玻璃开发新型光传感器,以满足光通讯产业、汽车工业和其它领域的需要,填补国内在红外偏振玻璃研究与生产方面的空白。本项目已完成中试,对偏振玻璃制备中的拉伸还原工艺,进行了扎实的研究工作,并探索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偏振玻璃拉伸还原制造工艺,包括偏振玻璃基础配方组成、电场熔盐-离子交换工艺在拉伸还原中的应用技术等。对金属吸收型偏振玻璃体系的研究,偏振玻璃微观结构方面的表征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对偏振玻璃批量生产的工程化技术,包括批量生产设备选择与定型、技术经济参数等进行了研究,同时制备出了具有高消光比的红外偏振玻璃,其主要性能指标基本符合光通讯器件,如光隔离器等产品的各项技术性能要求,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本项目于2005年通过武汉市科技局组织的鉴定。2、适用范围、目前市场状况与市场前景作为一种新型的偏光材料,红外偏振玻璃的产业化对我国偏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对我国的新型检测、光通讯、立体电视、保护隐私的窗玻璃等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应用前景广泛。在国内,由于目前这种红外偏振玻璃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需要花掉大量的外汇,所以用量还比较小。对国内来说,目前每年红外偏振玻璃的市场为1000万元左右。该项目的偏振玻璃的工业化生产,可以在节省大量外汇的同时,推进我国光通讯技术、特别是光电集成技术的发展,使红外偏振玻璃的市场扩大到数千万元乃至数亿元。并且,这种偏振玻璃可以用于其它许多领域,以提高以往光探测器件的灵敏度和精度,推动工业技术的发展,如汽车上的光传感与检测器件,光电流、电压检测器件以及其它光检测器件等,其市场将十分可观。以器件计算,将可达到数亿元的市场。与目前国外产品相比,具有价格优势,可以出口。3、应用情况已在国内几家光器件公司试用,效果良好,可替代进口偏振玻璃。该项目的中试研究已于2005年元月通过武汉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目打破了国外垄断,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主要技术指标及产品规格消光比:>30000:1(45dB)以上透光率:>95%适用波长范围:1.3~1.6m波谱平坦度:在上述波长范围内±3~5%规格:<3x3x(0.2~0.5)mm3中试成品率达到70%以上。5、实施条件按年产100万片(2x2x0.2~0.5mm3),总投资约1000万元,按每片40元计算,年产值4000万元,利税可达1500~2000万元。原材料等可国内进货,生产设备除拉伸机和还原处理设备需要定制以外,其它设备可在国内外购买定型产品。厂房所需面积200m2,职工40名左右,对环境无危害。透明导电膜玻璃1、项目简介透明导电膜(TCO)玻璃不仅具有导电性,同时具有透光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项目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提供不同要求的透明导电膜玻璃。(1)ZnO基TCO薄膜:ZnO的光学禁带宽度约为3.2eV,对可见光的透明性很好,Zn的蕴藏丰富,无毒,价格便宜,比ITO更容易蚀刻。因此,近十几年来,ZnO已成为TCO薄膜的热门研究材料,被期待成为平板显示器中ITO薄膜的替代材料。本项目的掺杂ZnO薄膜的性能已可以与ITO薄膜相比,并解决了大面积高速均匀成膜工艺等问题。(2)多元TCO薄膜:开发适合特殊用途的TCO薄膜,将各种TCO材料进行组合,制备出一些具有新特点的TCO薄膜。由TCO材料组合构成的多元TCO薄膜,可以通过改变组分而调整薄膜的电学、光学、化学和物理性质,从而获得单一TCO材料所不具备的性能,满足某些特殊场合的需要。(3)高迁移率TCO薄膜:在吸收不是非常严重的情况下,TCO薄膜对可见光的吸收是随着自由载流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载流子迁移率的增大而减小,TCO薄膜的透明区域波长上限主要由载流子浓度确定,随着它的增大而减小,故采用提高载流子迁移率的方法来降低TCO薄膜的电阻率不必牺牲其光学性能。对于电子器件或导线,载流子迁移率是确定其响应速度和功耗的主要因素之一。本项目也可提供一种IMO薄膜的透明导电膜技术,其可见光平均透射率(含1.2mm厚玻璃基底)超过80%,电阻率低至1.7×10-4ohm.cm。2、适用范围、目前市场状况与市场前景目前,TCO薄膜主要应用于平板显示器和建筑两大领域。与其他类型的导电薄膜相比,氧化物透明导电膜不仅导电性好,而且还像玻璃一样具有高的透明性,所以,可以把它看作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特征功能薄膜。主要用途为:(1)显示器件中的电极材料。如制作场致发光(EL)器件的电极,液晶显示器件(LCD)中的透明电极以及电致变色显示器件(ECD)中的电极等。(2)防静电,防电磁屏蔽层。为了防止静电,必须使方阻小于109Ω。(3)面发热体。SnO2薄膜的电热转换效率在90%以上,通电后立即产生热效应。(4)热反射膜。SnO2和ITO薄膜在红外部分的反射率可达到80%以上。(5)太阳能电池。1)SIS异质结太阳能电池,2)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6)薄膜电阻器。(7)气敏传感器。现已能探测甲烷,CO、CO2、H2、H2S、乙醇等多种气体和烟尘。(8)终端设备。用透明导电薄膜制作薄膜开关。(9)汽车玻璃。总之,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用途十分广泛,除上面列举的一些用途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用途,如电阻照相,静电复印,光记录,磁记录,保护层等。这类材料的研制和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平板显示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及对太阳能利用的需求不断增大,透明导电膜玻璃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预计其市场在今后几年将达到近100亿元。3、主要技术指标及产品规格可见光透光率:>80%导电率:10-3~10-4ohm-1.cm-1(根据用户需求可调)规格: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整。4、实施条件本项目的透明导电膜玻璃采用磁控溅射镀膜技术生产,可采用现有的磁控溅射镀膜玻璃生产线。如果需要重新建设,采用进口设备总投资约5000万元,采用国产设备总投资约2000万元,年产值大于5000万元,利税可达2000~2500万元。本项目技术对环境无危害。激光黄色内雕玻璃1、项目简介激光是对玻璃进行内雕最有效的工具。采用激光内雕技术,将平面或立体的图案“雕刻”在玻璃内部。其雕刻原理比较简单,激光要能雕刻玻璃,其能量密度必须大于使玻璃破坏的某一临界值,或称阈值,而激光在某处的能量密度与它在该点光斑的大小有关,同一束激光,光斑越小的地方产生的能量密度越大。这样,通过适当聚焦,可以使激光的能量密度在进入玻璃及到达加工区之前低于玻璃的破坏阈值,而在希望加工的区域则超过这一临界值,激光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脉冲,其能量能够在瞬间使玻璃受热破裂,根据预定图案在玻璃内部产生一系列炸裂点,形成的炸裂点对可见光漫散射而使雕刻的图案呈白色,玻璃的其余部分则保持原样完好无损。这是激光内雕的基本原理,一般这种雕刻只能形成白色图案,能否形成黄色的立体图案关键在于内雕玻璃的组成和热处理制度。激光黄色内雕玻璃产品运用光敏玻璃制备原理,让着色剂银离子“隐身”于透明玻璃之中,经激光雕刻后,再施以热处理,当到达一定温度时,原本深藏不露的着色剂就会在激光雕刻处自动显色,从而形成栩栩如生的黄色立体图案。此过程的重点在于热处理制度,让玻璃基体不显色,而雕刻的图案显色。被激光雕刻过的玻璃中有很多缺陷,即图案本身。在随后的热处理过程中,玻璃基体内的着色剂优先于缺陷上不均匀成核长大(所需能量低),因此图案的显色温度比基体显色的温度要底,可通过控制热处理温度得到基体无色、图案显黄色的内雕玻璃。另外处理时间的长短可对颜色进行微调;调节图案设计和点阵密度,可在玻璃内部获得不同图案的工艺装饰品,其性能好、图像清晰、图案可控、深度可调。2、适用范围、目前市场状况与市场前景激光内雕系列产品属于工艺品类,由于其璀璨夺目、晶莹剔透并且内部雕刻有精美图案,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玻璃激光内雕虽然清透,但不逼真。这种发明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无色内雕工艺,是用激光在普通光学玻璃内部打出一个个小点,密密麻麻的小点连成一串组成各式各样的图案。这就好比一张黑白照片,因为缺少色彩元素,也就丢了灵气,失了立体。该研究成果在优质透明玻璃中掺杂了特殊着色剂,激光聚焦射入后,再经热处理,图案便会根据设计要求显示色彩,并且色彩深浅都可随意变化,使激光内雕图案从单一白色向彩色发展。随着行业的成熟和市场需求标准的提高,激光内雕技术必然向彩色工艺发展。运用激光技术,在透明玻璃体内雕出黄色立体图案,可使玻璃内雕刻工艺品更加光彩夺目,价值倍增。为此利用本技术结和图像设计方法,开发出不同图案、不同颜色的艺术玻璃,其可用于家庭、高级酒店、宾馆、汽车的装饰等行业,同时根据各地人文风景不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作为旅游留念品,还可用于佛教等寺庙的装饰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前景。3、成果应用情况4、主要技术指标及产品规格激光雕刻后玻璃颜色:内雕图案白色,其余透明无色玻璃热处理后玻璃颜色:内雕图案黄色,其余透明无色膨胀系数:78.46×10-7(20~500℃)转变温度Tg为483℃软化温度Tf为599℃产品规格:根据用户要求5、实施条件激光黄色内雕工艺流程:组成设计→玻璃熔制→退火→样品加工→激光聚集辐照→热处理。具有玻璃熔化设施、玻璃冷加工系统(精密切割机、粗磨设备、抛光设备)、热处理设备(最高温度小于500~800℃)、激光内雕系统(包括激光波长为530nm左右的1台)条件即可实施。空穴点阵排列微晶玻璃基片1、项目简介以微晶玻璃为基板,研究利用熔融和屏蔽光刻等技术,获得影响可形成具有密集空穴孔阵排列的微晶玻璃基板材料的因素,粉碎方法、烧结工艺、液相(Sol-gel)渗透技术对制备孔径在100纳米以下多孔玻璃介质粉的影响以及多孔玻璃粉与溶胶结合剂混合物的制备、膏状混合物注入微晶玻璃基片方法以及烧结工艺等对具有低、中和高密度排列点阵格式玻璃生物芯片载体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制备玻璃生物芯片所需载体材料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利用凝胶溶液将多孔玻璃介质注入基板空穴点阵,制备高密度、孔径可控制的生物芯片载体材料。该载体材料强度高、点阵密集,可贮存大量的生物和化学样本,同时耐受合成循环和检测实验中某些试剂的侵蚀,不会导致样本的脱落,可用于固定或隔离生物化学样本。2、市场前景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技术已在医疗诊断方面的应用逐渐趋于成熟。与此同时,相关的生物和化学装置技术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生物传感器、生物信息技术、化学传感器等。然而怎样去研究如此众多基因及蛋白质在生命过程中所负担的功能就成了全世界生命科学工作者共同的课题,生物芯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关于玻璃芯片载体的研究,主要以超薄玻璃为基板,在其表面制备具有点阵排列的薄膜,达到贮存生物或化学样本的目的,如俄罗斯专家利用玻璃载体已制成蛋白质芯片,当不同波长的光照射玻璃板上的薄膜层时,薄膜中的蛋白质细胞便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使薄膜的透明度相应的发生变化,利用这一发现制成了精密光学仪器的光学信息载体。我国对生物芯片的研制主要集中在生物芯片的制备、样本的分析及装置的制备,而对生物芯片载体材料的研制相对比较薄弱。以超薄玻璃为基板,在其表面制备载体薄膜,由于强度低,尺寸可控性差,对生物芯片的制备和样本的分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玻璃载体最大的优点在于大规模、并行化、微制造,在芯片的单位面积上可高密度地排列大量的生物探针,可一次同时检测多种疾病或分析多种生物样本,同时玻璃芯片载体可满足上述对载体材料的要求,且其荧光背景低、制造成本低、应用方便等优点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3、主要技术指标及产品规格(特点)1.微晶玻璃基片的厚度为0.5-1.0mm,尺寸为10×10或10×25或25×50mm。2.基片断裂强度大于40MPa。3.空穴点阵排列为32、64、236(8×32)和1024(16×64)。4.载体材料微观密度可调控,排列密度分别为2000-10000(低密度)、10000~20000(中密度)和20000~500000(高密度)。4、应用情况以微晶玻璃为基板,提供孔径可控制的生物芯片载体材料,其强度高、点阵密集,而玻璃载体最大的优点在于大规模、并行化、微制造,在芯片的单位面积上可高密度地排列大量的生物探针,可一次同时检测多种疾病或分析多种生物样本,同时玻璃芯片载体可满足上述对载体材料的要求,且其荧光背景低、制造成本低、应用方便等优点。本成果选择生产工艺符合国内外生产习惯,易于控制和掌握材料的性能以及制备。在制备的基片上填充符合要求的纳米微孔玻璃介质,就可满足利用屏幕平板印刷技术对DNA芯片的诊断,生物传感器、特殊气体检测传感器的制备、采用UV-光敏微晶玻璃图形模式对DNA芯片的表征和UV-相分离技术对DNA分析研究以及其它方面的需要。5、实施条件工艺流程:组成设计→玻璃熔制→退火→样品加工→激光聚集辐照→热处理→酸侵蚀。具有玻璃熔化设施、玻璃冷加工系统(精密切割机、粗磨设备、抛光设备)、热处理设备(最高温度小于500-800℃)、UV紫外辐照仪、不同规格的模板条件即可实施。金属纤维强化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摩擦材料1、项目简介本项目研制生产的金属纤维强化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摩擦材料是以陶瓷和金属陶瓷为连续相,添加金属纤维强化,高温烧结成型的一种高温摩擦性能和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摩擦材料。该材料耐热性能优异(制动温度高达800℃时仍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强度高(允许的工作比压可达12Mpa),允许的制动相对速度高(v可达100m/s)。这些性能指标目前居国际工业制动器用摩擦材料领导的绝对领先水平。半金属型摩擦材料在国际上已经是技术相对成熟的产品,目前在汽车制动行业及工业制动的中小功率机构的制动中被广泛使用;我国相对还比较落后,但已开始在汽车工业广泛使用(高档汽车使用的半金属型摩擦材料仍需要大量进口),工业制动装置也开始大量推广使用。由于半金属型摩擦材料具有成本低、制造工艺相对简单,低温(350℃以下)摩擦性能较好,所以仍然是国内外中小功率机构制动和汽车制动中摩擦材料的发展趋势。对于重负荷、高温工况的工业制动摩擦材料,目前国际上使用较多的是粉末冶金摩擦材料。但随着设备的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及其机构驱动功率的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发展,粉末冶金材料仍然不能较好的解决高温(600℃以上)、高速(90m/s以上)工况条件下的制动性能问题。所以,其发展趋势必然朝着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新材料、新工艺(如陶瓷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方向发展。本项目于2005年通过江西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2、应用与市场前景该材料可广泛用于港口装卸、矿山、冶金、电力等大型机械的工业制动器衬垫、高速列车制动衬垫等。目前,我国年产大型和超大型港口装卸设备及冶金特种起重机等总量约1300台套(其中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约200台,堆场集装箱起重机约400台;1250t以上大型卸船机、装船机、斗轮堆取料机及启闭机等200台套以上、冶金特种起重机500台);预计至2010,每年会以10~15%的速度增长。这些大型和超大型设备平均每台需要高性能、耐高温摩擦材料的重负荷制动装置在6~10台,年总需求量约在7800~13000台套,年需求各种规格的陶瓷基复合材料衬垫约30000~50000片,产值约为1200万~2000万元。国际市场年需求量约在50000片,按国际市场价格产值约1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亿)。此外,每年的备件需求预计在30000片左右。陶瓷基复合材料衬垫形成商品后将很快会得到推广使用并迅速主控国内市场。因而,本摩擦材料预计将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6.5wt%Si特种硅钢片的制备新技术该项目系统研究了复合粉末连续压延成型工艺和反复压延工艺,成型带材具有较高强度、可剪切、可卷曲;研究了高硅硅钢片热处理过程中的硅--铁扩散与反应(合金化)机制,确定出合理的工艺制度。制备的高硅硅钢片试样经国家信息产业部磁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其磁学性能(铁损、最大磁导率)明显优于国内同类。该项目于2005年通过武汉市科技局组织的鉴定。高性能吸声材料及降噪技术研究本研究通过对交通噪声产生机理、噪声控制原理的分析,寻找降低公路噪声的有效途径。课题组从高性能吸声材料和低噪声混凝土路面的材料组成、构造设计出发,掌握不同水泥基材料的不同构造方式对噪声的作用规律,探索实现噪声控制的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最终将交通噪声降低到一个符合要求的水平。本项目于2006年通过武汉市科技局组织的鉴定。高温自润滑耐磨新材料及其应用1、主要产品及其性能指标(1)球面高温自润滑轴承:该轴承的工作温度:室温—600℃摩擦系数f≤0.25,轴承寿命:循环次数≥10万次。已经应用在北京首钢炼铁厂的气液两相流高温燃气阀中的球面轴承产品,该轴承的现场使用相关良好。(2)金属基高温自润滑滑动轴承:工作温度:室温—450℃,摩擦系数f=0.10-0.15。已经应用在北京首钢炼铁厂运输链上的托辊轴承,在现场连续运转已3年,使用交果良好,目前仍然在运输链上继续工作。(3)高分子/金属基高温自润滑滑动轴承:工作温度:室温—250℃,摩擦系数f=0.10-0.15。(4)高温磁流密封技术。密封压力:0.1-0.2Mpa,密封轴的线速度:0-8m/s;密封气氛温度:-120℃。(5)高℃;试验机可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处理、储存和打印。(6)目前开发的特种轴承有:真空轴承和耐腐蚀金属陶瓷自润滑耐轴承。2、适用范围高温自润滑材料是为了解决高温工况下的零件耐磨和润滑问题而开发的新材料。该材料配方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实施。该材料主要应用发动机零件、热机零件和冶金设备零件中。本项目于2006年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微波烧结新型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材料制品的开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