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媒体与社会戾气的形成_第1页
试论网络媒体与社会戾气的形成_第2页
试论网络媒体与社会戾气的形成_第3页
试论网络媒体与社会戾气的形成_第4页
试论网络媒体与社会戾气的形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大学毕业论文

题目:试论网络媒体与社会戾气的形成

指导老师:王飞

学生姓名

所属院系 新闻与传播学院

专业新闻学

班级 新闻14-1班

完成日期 2014年6月

声明

本人在此郑重声明,该论文(设计)系本人在论文指导教师王飞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没有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本人负责。

毕业论文

摘要

当前,我们的社会充满暴戾之气有些人自认为是弱势群体,一触即跳,怀着极大的不满与火气。从网络到现实,各种突发的暴力事件随处可闻随处可见,与稳定的、和谐的社会构建目标格格不入。在社会戾气形成的过程中,网络媒体价格生活中的小小事件无限放大,部分网民不负责任的言论喧嚣尘上。

本文主要阐述了网络媒介在社会戾气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据此提出了化解网络媒体中的社会戾气的路径。

关键词:社会戾气;网络媒体;化解途径

ABSTRACT

Currently,oursocietyisfullofhostility,somepeopleregardthemselvesasmembersofvulnerablegroups,withgreatdissatisfactionandanger.Allkindsofunexpectedincidentsofviolencecanbeheardontheinternet,eveninthereality,whichisunfittothesituationthatastableandharmonioussocietyshouldbe.Thenetworkmediaisvitalintheprocessoftheformationofsocialhostility.wehavesomesocialformationprocessofthe

Thispaperdescribeswhatrolethenetworkmediaplaysduringtheformationofhostilityinsociety,anddiscussesthesolutionstothesocialhostilityviathenetworkmedia.

Keywords:Thesocialhostility;Thenetworkmedia;

Thesolutions.

目录

绪论…………………………1

研究背景与意义……………1

1社会戾气概述……………2

1.1社会戾气的概念………………………2

1.2社会戾气的现状………………………2

1.3社会戾气的危害………………………2

1.4社会戾气的形成原因…………………3

2网络媒体助长社会戾气的方式分析……………………4

2.1传播内容的开放性……………………4

2.2网络媒体的匿名性……………………5

2.3传播过程的交互性……………………6

2.4网络媒体的商业化……………………6

2.5网络语言的情绪化……………………7

3网络媒体中社会戾气的化解路径………7

3.1他律……………………8

3.1.1完善政府监管机制…………………8

3.1.2完善网络监管法制建设……………8

3.1.3技术控制……………9

3.2自律……………………9

3.2.1提高网民道德意识…………………10

3.2.2网络监管的行业自律性……………10

结语…………………………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绪论

研究背景与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质量在提高、政治在进步、国际地位在上升。尽管物质生活日渐丰裕,然而我们并未迎来“衣食足而知礼仪”的完全的和谐社会。民众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是民众的怨气却有增无减。近几年来,种种突发的公共暴力事件,都让人们对此感同身受。当前的社会藏着一股戾气,而且失去节制和方向,很多无辜者受累。这样一个高风险、不安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充满暴戾之气的社会,对建设一个健康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而在社会戾气的形成过程中,网络媒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上的各种不负责任的言论、谣言层出不穷,无所事事的人们在网上推波助澜,接触过这类消息的人不可避免的就会受到影响。

研究网络媒体在社会戾气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助于加强对社会戾气的了解,有助于化解网络媒体中的社会戾气。

1、社会戾气概述

1.1社会戾气的概念

所谓“戾气”,最早是一种医学上的概念,和邪气相对应。具体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是温疫病和某些外科感染的病因。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暴戾之气。即一种残忍,凡事要做得狠、走极端的一种心理或风气,包括暴力或准暴力。现在,人们对这个概念进行了延伸,将其用于社会心理学和社会生态学中。

所谓社会戾气,是指一种残忍、邪恶、偏向走极端的行为、心理及风气,这种“遇事即爱使狠斗勇、取径极端的心理或风气,会以多种暴力形式体现出来,如话语暴力、行动暴力以及其他各种隐性的暴力与强迫。”

=1\*GB3

[1]

社会戾气不会直接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却是诱发暴力行为的心理基础。

1.2社会戾气的现状

中国社科院公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认为,我国社会情绪总体基调是积极的,但负向情绪的引爆点极低。[2]

我国社会情绪总体的基调是正向为主,但存在的一些不利于个人健康和社会和谐的负向情绪基调不容乐观。不断发生的社会性事件导致社会情绪的耐受性和控制点降低,社会事件的引爆点降低。网络上各种表现仇恨、愤怒、怨恨、敌意等负向情绪的言论随处可见,这种现状值得警惕。

如今整个社会处于一个“戾气四溢”的状态,在找寻不到解决问题或麻烦的办法,也看不到可能的出路之时,暴力方式就成为非常可能的选择。绝望的人多了,社会戾气的增加也就不足为怪。

网络上一旦有什么事件被爆出来,有人叫围观,有人喊围堵,有人说法办,有人提教育,有人大谈道德底线,综观这些参与者,这何尝不是流露出了社会戾气?

1.3社会戾气的危害

在当今社会,戾气己经蔓延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社会戾气不仅广泛的存在于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也已经形成了燎原之势。戾气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形式弥漫网络中,互联网作为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映射出了“杀气重、戾气重”的现实社会。

从网络到现实,各种暴力事件随处可闻随处可见,与社会和谐、人情融洽格格不入。种种突发的暴力性事件,无论是爆发于各地的带有暴力性质群体性事件——石首事件、乌坎村事件等,还是多起发生在学校幼儿园的袭童案——如郑民生杀童案,甚至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引发的流血冲突——郭力维杀同学案、杨佳案、复旦投毒案等,还包括如今流行的网上约架等等,这些都是社会戾气的表现。各种暴力事件翻倍增长,充分说明民众中累积的怨气之重、戾气之浓。而今的社会戾气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稍有一点刺激性的因素就会一触即发,所引发的后果不堪设想。

1.4社会戾气的形成原因

社会戾气所引发的一些事件,或者是害民,或者是袭警,或者是导致群体性事件,其对社会产生的危害不可谓不大。一些学者认为,导致社会戾气的主要因素是政府不顾一切的维稳、公权力的滥用、行政与司法腐败、权力不作为或胡作为、社会的不公平、以及公信力的丧失等[3]。

而笔者认为,网络媒体在社会戾(li)气形成过程中所起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当公众的愤怒和不满升级,平时蓄积的敌对和不满情绪、怨气和戾气无法得到宣泄和消除时,网络成为大多数人的发泄途径,各种不满的、负面的、怨恨的情绪在网络上交织、流传,经过网络的传播和放大,不可避免的就会上升到行为上的暴力。“公众选择诉诸暴力,通过暴力手段来发泄怨气,以破坏行为和暴力行为作以泄愤的出口,或成为非理性获取资源的手段”

=5\*GB3

[4]

。一系列的社会泄愤事件和个体的泄愤性暴力因此而发生。

2网络媒体助长社会戾气的方式分析

和传统媒体时代相比,网络时代的信息呈井喷式发展,一路高歌永向前,各种声音大爆发。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打破了个人传播和大众传播的限制,加强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互动性。网民不止可以自由的获得信息,也可以自愿地上传、发布信息,与人分享和交流。但是网络上某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为逞一时的口舌之利,将某些小事件无限放大。

有评论这样总结:肆意发言的快感,无所畏惧的冲动,让这个网络舆论场“戾气四溢”。手里握着麦克风便开始滥用,稍有风吹草动便戾气喷发,无论事件大小,问题有无,略不如意便肆意谩骂,甚至侮辱他人。

言论表达相对自由的网络促进并见证了普通民众公共精神的成长,也助长了社会戾气的形成。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累积的怒气、怨气终于有了一个发泄的地方,各种强硬、偏激、激烈、暴戾的语言在网上不胜枚举,论坛、博客、微博,甚至是新闻评论区,凡是能够发表观点的地方,都少不了粗暴简单的宣泄之语、辱骂之辞。许多人在生活中温文尔雅,在互联网上却是“网络暴民”,部分别有用心的人便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大作文章”,或断章取义,或借题发挥,或谩骂讽刺,或言辞激进,或地域攻击,或跟风起哄。他们的发声汇聚成了一股股的话语暴力洪流,最终让网络变得泥沙俱下、乌烟瘴气。

网络媒体所具有的一些特点使它也成为了网民发泄怒气、怨气的最佳出口。

2.1传播内容的开放性

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上,“媒介即是讯息”,传播媒介的控制者是传播内容的“把关人”。信息在传播之前有严格的筛选,某些不利的、会引起太多太广泛负面效应的信息会被限制。而在网络传播中,媒体作为把关人的作用大大减弱。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对于任何一个拥有一个支持IP协议的计算机的个人都可以接入网络,传播信息,不需要任何物质条件和资格、资质,任何人只要愿意就能参与进来。正如著名的网络预言家约翰·佩里·巴洛在《网络空间独立宣言》中提出的观点,“我们正在创造一个任何人都能参与的,没有因种族,财富,暴力和出身差异而产生的特权与偏见的社会。在我们正在创立的新世界中,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主张,而不会被胁迫保持沉默和屈从”

=6\*GB3

[5]

在网络世界里,个体与个体之间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人人手里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不平则鸣”的传播载体。即任何一个掌握简单网络知识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意见。网络为想发表言论的公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手段。具有超大储存能力的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把人们带进了“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技术使人人都可成为发布信息的信息源,无数的信息源就像涓涓细流汇集成信息的海洋。

尽管在许多场合下,例如知名的新闻类网站,对网络新闻仍然有编辑权,仍然有网络记者和网络编辑在充当“把关人”角色,但是,由于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新闻传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权力在向受众倾斜,所有这一切都将使社会控制趋向弱化。媒体的把关过程被削弱,仅靠政府把关、网站把关和网民自我把关,在网络的海量信息中所起的作用并不大。各种宣泄怨气、怒气的言论在网上流传,在网络上被网民进行复制扩散是不可避免的。而今的网络媒体是以微博、微博为主的自媒体,全民都参与在信息的发布活动中,网络上内容驳杂、包罗万象、应有尽有、良莠不齐,很多强硬的、偏激的、不负责任的、煽动性很强的言论喧嚣尘上。

2.2网络媒体的匿名性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表达个人意见或看法时往往要顾及自己的社会角色和法律、法规等行为道德。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中,新闻、评论需要用实名或化名来署名,任何信息的发布都要经过记者、编辑的层层把关,在这类媒体中几乎不可能出现匿名表达的情况,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

然而,“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7\*GB3

[6]

。在网络传播时代,网民没有了这种后顾之忧,可以在网上毫无顾忌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在网络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上,人们可以隐匿真实姓名、社会身份以及其他的个人资料自由地发表言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加大了查询的难度。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导致网民受到的社会道德责任感约束大大减弱。

网络的匿名性以及由此组成的虚拟环境,使得任何在网络中发言的人最终显示的身份只是一个虚拟的网名和网络ID,越来越多的网民逐渐热衷于在虚拟环境里参与讨论、发表观点并寻求共鸣。网络的匿名性会造成匿名群体的产生,而在一个匿名群体中极易造成的是情绪的感染而非理性的传播。

匿名性是互联网最大的魅力之一,甚至是其蓬勃发展的推动力之一。网络的匿名性,使网民能够畅所欲言,而不害怕遭到打击报复,但另一方面,公众使用网络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即使追查起来,难度也相对比较大。帕特里夏·华莱士曾经说过:“一旦人们相信自己的行为不会被追到个人头上,他们就会变得不那么受社会习俗和戒律的约束。”[7]人们在网络空间的身份和现实世界中的身份往往是不一致的。就普通人而言,他们发布信息往往是以伪装的身份进行的,这就给一些偏激的、居心不良的、甚至反动的人发布不负责任的信息创造了条件。由于网络媒介的匿名性,即使他的言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但由于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就可以逃避法律和道德的责任。

2.3传播过程的交互性

在传统的传播过程中,受传者无法直接面对丰富的信息源,只能在传播者提供的信息范围内进行有限的选择,被动地接受信息,信息的传递是一种单向的流动。

网络传播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单向传播的模式。网络传播在传播方式上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的双向交互性,“受众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大众传播的参与者。”[8]借助交互行的网络,“信息不再是依赖某一方发出,而是在双方的交流过程中形成的。”[9]

网络跟帖是网络传播交互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当某一事件发生后,新闻不仅仅是指事件本身,点击量、跟帖量与事件一道成为了新闻。但是,网络跟帖存在着大量情绪化的言语和表情符号,缺乏理性思考和严谨的分析判断,仅作为一种情绪的宣泄。在宽松随意的发言语境和互动氛围中,网友的跟帖评论往往无拘无束,有的观点极端,有的言语粗俗,有的嬉笑怒骂,有的恶搞嘲讽,批驳、抬杠、起哄无所不有。

有些网民利用网络媒体的这种双向交流的特性,在网络上发布假消息、信口雌黄、发泄私愤、以讹传讹,甚至涉嫌造谣、诽谤、欺诈等,危害社会。在各种论坛甚至媒体网站新闻版块的评论区,真正对新闻本身进行理性分析的评论却被挤得不见了踪影,而一些宣泄情绪的评论占据了显眼的位置,网民的狂躁情绪被调动起来。

2.4网络媒体的商业化

在商业炒作的今天,人们以一颗浮躁的心对待生活,在日益紧张的工作压力下,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便借助网络作为平台发泄。部分门户网站过分强调商业化价值取向,网站经营一味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于是,商业化的媒体便会迎合人们的心理需求炮制各种血腥、暴力和性等其它重口味的信息,而不考虑传播出去对受众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标题党”风靡,色情、暴力、血腥甚至反科学反社会的言论充斥着网络,网络媒体上,社会戾气横行。

网络媒体的商业化价值取向集中表现为:网站部分栏目内容庸俗不堪,以刺激大众视觉的形式包装新闻,部分博客以花边消息哗众取宠。2009年1月,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公布了首批19家存在大量违反社会公德低俗内容的网站,新浪、搜狐等国内多家知名网络媒体位列其中。其中,新浪网的“相册”、“博客”等栏目存在低俗内容,搜狐的“论坛贴图”等栏目挑逗性或污辱性图片未及时删除。[10]新浪、搜狐、中华网等多家被曝光网站随后在其网站首页登致网友的道歉信,并公布了网站低俗信息举报电话。2009年6月18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还对Google中国网站公开进行强烈谴责,要求其对淫秽色情内容和低俗内容进行彻底清理。

我国的网络媒体数量多,竞争也很激烈。为了追求更高的点击率,网络媒体不惜放弃理性,违背新闻传播规律,刻意制作华而不实、哗众取宠、误导受众、低俗、夸张、耸人听闻、断章取义、添枝加叶或者生吞活剥、不求甚解想当然的受众。更有甚者一些网络媒体为了博得受众眼球,追求商业利益,不惜放弃理性,违背新闻传播规律,炒作“冲突话题”,渲染遵守规则不能得利的不良社会风气,在网上盲目“指点江山”,专挖矛盾点、情绪对立面,甚至是歪曲事实,诱导蛊惑,从而也就顺理成章的营造了“网络戾气”。

2.5网络语言的情绪化

网络上普遍存在粗暴的谩骂和攻击性的言论。有的是当事人没有任何过错而只因谣言在网上受尽攻击和诽谤。典型的如在“史上最毒后妈”事件中的陈彩诗,无端受到“禽兽不如”、“丧尽天良、灭绝人性”等极端语言的攻击。也有的是当事人确有一定过错,但网络加之于他(她)的谩骂和侮辱远远超过其过错的性质,其受到的精神伤害也远远超过了其过错所应承担的责任。北京大学学生宋某想把在校图书馆取暖的猫弄到外面去,在抓猫往外走的过程中,猫要咬他,他一甩手,猫被摔死了。结果他很快被淹没在类似于“垃圾学生”、“变态”、“伪君子”等一片“声讨”声中,同时还有“去死吧”之类的口头禅的诅咒。

网络语言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份,而非理智的部分占据大多数。网络的主体是思想活跃却不无偏激的年轻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达到4.2亿人,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手机上网用户2.77亿,半年新增4334万,增幅为18.6%。其中,30岁以下年龄段的网民占到网民总数的59%,接近1/3的网民为学生。大多数年轻人涉世未深、盲从、热血,爱跟风起哄,遇事不爱深入思考,缺乏判断力,经不起挑拨,容易受到偏激言论的影响。

网络上虽不乏建设性的看法或观点,但是非理智的个人情感宣泄却更多一些,甚至还有一些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的帖子,这些偏激或极端的观点占了上风,影响到群体成员的情绪,网络舆论偏离轨道,变成“网络暴力”,从而演化为社会暴力。

3网络媒体中社会戾气的化解路径

当社会戾气加重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到不安。毫无疑问,这是对社会建设和个体生活的挑战。而网络媒介的未来发展具有多元化和未知性,这我们都能有所理解,但是其中暴戾之气所产生的暴力,以及暴力所带来的伤害,却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社会戾气是诱发暴力行为的心理基础,但是前者不会直接导致后者的发生。所以,杜绝暴力行为的既成事实“防患于未然”,及时消解暴力心理和社会戾气是关键性举措,即我们重视源头预防而不是事后再大喊处理口号。

3.1他律

要化解网络媒介中的社会戾气,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来自政府的监管,完善的法律机制,以及技术上的控制。

3.1.1完善政府监管机制

网络监管的第一责任者是政府,当前我国的网监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社会管理模式。但是,因特网是一个文化、语言和社会空间,时常超越传统的政治权限的管辖范围.目前,政府推行网络实名制的治理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就中国日益成长的国际地位而言,互联网还远未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足够的积极作用。究其根本,是网络诚信和社会责任的缺失,造成了巨大交易成本和社会成本。而网络实名制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种现象。实名化的网民会更加理性地为自身言行负责,避免匿名化状态下的种种弊端。

每个网民都对自己在网上的行为负责,不能做出损人的事或说损人的话,否则将有可能受法律追究。这种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加速网络执法行为的推进,减少政府的执法成本,并且使网络管理更为便捷,也净化网络空气,促进了网民的责任意识。

可是网络实名制的推行遭到广大网民的抵制,“其主要原因在于两点:一是个人隐私易于泄漏,遭到违法者的网络入侵。二是妨碍了个人的言论自由。网络实名制推行的难点是技术条件,即建立一个容纳所有网民的信息数据库,以及如何保护它以防比黑客的入侵,致使资料泄密。[11]”

“如果网络控制仅仅着眼于网络的安全,网络秩序的维护,而忽略了网络的自由,则是舍本逐末。[12]”网络实名制应该在网络监管、社会需要和个人隐私之间寻找到一个有效的平衡点。既要尊重网民隐私,倡导网民自律,又要能方便监管、净了网络信息发布源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2完善网络监管法制建设

我国现有网络媒体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的法律和制度缺陷。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立法主体多、层次低,缺乏权威性、系统性和协调性,难以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程序完备的法律体系。

现阶段我国网络监管的法律制度的制定,具有明显的滞后。往往是出现了社会问题并且产生了相当的危害性,相关法律、法规才出台,而这时的违法行为己发生了新的变化。现有的网络监管立法层较低,多停留在部门规章的层面上,而且其规范不够系统,有针对性和可操作的规章制度的制定速度明显跟不上需求甚至有些规章的条款内容有所冲突,使其在执法和管理的过程中无法发挥作用。

网络是一把极具杀伤力的双刃剑。网络上通过买卖个人信息、诈骗、侵犯隐私、散布谣言甚至人身攻击,不仅危害了国家信息安全,影响社会安定,也为公众带来巨大困扰。面对虚拟世界的乱象,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生活只是人类现实生活空间的拓展和延伸,虚拟的网络生活同样必须遵守现实社会的法律规范,虚拟世界无法“置身事外”。

3.1.3技术控制

作为法律制度的补充,技术手段同样可以用于引导网络媒体,控制其信息源头。“技术控制也是世界各国加强互联网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西方学者认为,利用技术手段对网络传播内容予以监管可以形成更有效地政策选择。[13]”

2009年6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境内生产的个人计算机要预装一款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绿坝-花季护航”[14]。这款软件具备主动识别并拦截黄色图像、色情文章及不良网站,实时检测到不良信息后,系统会强制关闭浏览器等功能,这会对净化网络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这样的软件只是在网络上加设了一道安全门,仅仅是净化网络不良信息的权宜之策,只治标不治本。

学者李永刚认为,“经过数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的地位,通过多手段、多途径、多层次分布式的处理,实现国家级网关的IP地址阻断、主干路由器的内容监测、域名过滤、监控软件、内容发布过滤等功能。[15]”

在相对有压力的网络环境中,网名不在过于随心所欲地宣泄情感,加强自我约束意识,在破口大骂、发泄攻击、发动人肉搜索,对中华传统文化、正面人物进行“恶搞”,颠覆现有道德观和价值观,散布谣言、传播色情信息、暴力视频等事情的时候必然会有所收敛。这也是净化网络环境,疏导社会戾气的一种方式。

3.2自律

强制性的他律,即行政管理和法律法规并不能完全解决网络传播在社会戾气产生的过程中的强力推动作用,如果使用过度,也有损网络传播共享信息的自由,阻碍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因此,自律作为一种软性手段成为了必要的补充,设置时更有效的办法。

3.2.1提高网民道德意识

大众网民应该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及平和心态。面对标题党时,应该多一点思辨精神,少一点盲目冲动,了解事件前因后果再理性发言,不能因为匿名便大放厥词,大肆泄愤,网络戾气猛于虎,产生的错误影响对社会安定极为不利。在跟风、谩骂甚至“约架”的时候,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对自己的发言负责任,自觉运用技术手段过滤低俗内容。只有充满权责意识,不断观察和思考,才能减少“戾气”,网络才有可能成为网民的真正的乐土。

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体制性缺陷、他人的堕落,都不是我们抛弃公民基本文明素养的理由和借口。

3.2.2网络监管的行业自律性

网络本身具有相当的自由度,是有一定自治性的领域,这种特性使这个行业的行为规范更需要表现为自我形成的管理和自律机制。行业自律具有相当的优势,能够化解矛盾,解决管理与发展、规范与自由之问的平衡,进而促进互联网技术发展和管护网络的信息安全。

构建完善的网络监管行业自律体系,通过立法完善行业法规和标准,健全行业组织成员的任用机制,形成全社会成员对网络监管的参与和平衡[16]。行业组织在监督行业法规和准则实施的基础上,形成与政府监管机构和民众沟通的协调机制,对各种法律规定和政府的行政网络监管措施的落实予以积极的支持,同时要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管以及全社会成员的监督。甚至作为网络媒体自身,应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网络媒体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网络信息制作与发布流程。在商业化的过程中有所不为,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平衡点。

结语

相对于传统媒介时代,如今的社会戾气四溢。在社会戾气形成的过程中,网络媒体起着很大的作用。网络媒介将社会中的小小事件无限放大,部分网民不负责任的言论喧嚣尘上。现代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这个社会里的人本身就很浮躁,再加上受网络大环境的感染,很容易被煽动,以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或报复社会。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手段,来化解网络媒体的社会戾气,包括政府的合法监管、完善的法制建设、网络技术控制、提高网民的道德意识、构建晚上的网络监管行业自律体系等,有效地阻止社会戾气的蔓延,让社会更加和谐。

致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篇论文,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飞老师,她对我进行了很多的指导和帮助,帮助我对论文进行反复的修改和订正。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多意见和建议,还在论文撰写和排版的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GB3

[1]

熊培云.《社会戾气的文化解读》[J],《中国图书评论》,2011(8):29

=2\*GB3

[2]

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

/view/7fa09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