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节 城镇化》课时练习02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节 城镇化》课时练习02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节 城镇化》课时练习02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节 城镇化》课时练习02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节 城镇化》课时练习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城镇化第一课时城镇化的意义、世界城镇化进程探究一城镇化的意义考向1城镇化的标志和动力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是衡量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下表为2014年上海市与山西省的社会经济相关数据。据此完成1~2题。1.衡量上海与山西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B.城镇人口比重C.工业发展规模 D.经济发展水平答案B解析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镇化水平高低的最主要指标。2.导致上海与山西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农业发展水平 B.城镇人口规模C.工业发展规模 D.经济发展水平答案D解析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考向2城镇化的意义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城镇化率为59.58%。据此完成3~4题。3.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是()A.使城乡居民收入相同B.改善城乡的产业结构C.使城镇人口不断增加D.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答案B解析城镇化可使城乡差别减小,但城乡收入不会相同,A项错误;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改善城乡的产业结构,B项正确;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属于城镇化的标志,排除C项;城镇化与维护世界和平无关,排除D项。4.十九大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该决策的意义有()①充分发挥大城市的带动作用②促进各等级城市均衡发展③促进低端产业向大城市集中④吸引人口进入大城市⑤加快城乡协调发展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④⑤D.②③⑤答案B解析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主要是为了发挥大城市的带动作用,合理发展城市等级,促进各等级城市均衡发展,缩小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差距,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因此①②⑤正确。故选B项。探究二世界城镇化进程考向1城镇化进程的一般规律读城镇化进程图,完成5~7题。5.中国和西欧城镇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①答案C解析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处于城镇化的中期阶段;西欧地区为发达地区,处于城镇化的后期阶段。6.市区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于城镇化进程的()A.①阶段 B.②阶段C.③阶段 D.①和②阶段答案B解析在城镇化中期阶段,城镇化推进速度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故选B项。7.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农村和小村镇转移的阶段是()A.①阶段 B.②阶段C.③阶段 D.①和②阶段答案C解析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农村和小村镇转移的现象出现在城镇化的后期阶段。考向2世界城镇化的地区差异下图示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人口和城镇化水平对比,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发达国家城镇人口占世界城镇总人口比重、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占世界城镇总人口的比重、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据此完成8~9题。8.代表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快、目前呈快速上升趋势,所以④代表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③代表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②代表发达国家城镇人口占世界城镇总人口比重,①代表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占世界城镇总人口的比重,故选D项。9.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A.城镇化起步晚 B.城镇化水平高C.城镇化水平低 D.城镇化速度快答案B解析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起步早、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城镇化速度趋缓,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呈加速发展之势。考向3中国的城镇化下图为1800~2015年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城镇化水平图。读图,完成10~11题。10.2015年,中国()A.城镇化刚刚起步 B.城镇化快速发展C.城镇化开始衰退 D.呈现快速逆城市化答案B解析图中显示,和英、美、德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城镇化水平仍较低;20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城镇化水平提升速度很快,说明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的中期加速阶段。11.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A.城镇化起步晚 B.城镇环境质量好C.城镇化速度慢 D.城镇化水平高答案A解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起步晚,速度快,但目前城镇化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镇环境质量不占优势。1.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城乡一体化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和英国城镇化进程柱状图。(1)目前,我国和英国分别处于城镇化的哪个阶段?(2)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逆城镇化现象的国家,试分析逆城镇化现象的原因。(3)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简述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地理意义。成果展示(1)中期(加速)阶段;后期(成熟)阶段。(2)大城市中心区污染严重(环境恶化);地价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城乡间交通条件的改善;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等。(3)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2.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下图为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刊登的世界部分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图(含预测)。(1)说明图示时期,印度与美国城镇化特征的差异。(2)巴西城镇化过程与其经济发展明显不协调,指出这可能给该国带来的问题。(3)试分析近半个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速度上的差异和原因。成果展示(1)美国城镇化水平高,印度城镇化水平低;1950~2000年,美国与印度城镇化速度差异小;2000年以后,印度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环境污染严重。(3)差异:发展中国家城镇化速度比发达国家快。原因:发达国家由于城镇化水平已经很高,部分大城市开始出现逆城镇化;发展中国家由于获得民族独立,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加速。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伦敦是世界上城镇化最早的城市之一。据此完成1~3题。1.伦敦城镇化发展的标志主要是()①城市占地面积扩大②城市人口增长③城市绿地增加④城市功能区增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A解析城镇化发展的标志主要是城市占地面积扩大、城市人口增长;城市绿地增加、城市功能区增多不是衡量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标志。2.推测伦敦城镇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是()A.1600年以前 B.1600~1700年C.1750~1950年 D.21世纪初答案C解析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城镇化发展加快,故1750~1950年伦敦城镇化发展最快。3.20世纪50年代以后,伦敦市出现了城市人口减少的趋势,这有利于()①改善城市环境②促进城区工业发展③带动乡村发展④缩小城乡差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城市人口减少,可减轻城市压力,改善城市环境,①正确;城区不宜发展工业,②错误;有利于带动乡村发展,缩小城乡差异,③④正确。故选C项。2019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右图),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莱芜区。据此完成4~5题。4.将莱芜市划归济南市管辖的主要原因是()A.两地地域相连 B.两地经济发展互补性强C.两地风俗相近D.提升省会城市的首位度答案D解析结合材料分析可知,山东省将莱芜市划归济南市管辖最主要的原因是提升省会城市的首位度,扩大影响范围,D项正确。5.此次行政区划调整给山东省带来的好处是()①优化济南市城市空间布局②推进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③构建区域内共赢的产业体系④提高山东省在全国的竞争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莱芜区,将有利于优化济南市城市空间布局、推进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构建区域内共赢的产业体系,①②③正确;并不能提高山东省在全国的竞争力,④错误。故选A项。“城镇化率/工业化率”可描述工业活动引起的人口在空间上的集聚效应。下图为世界主要国家及全球平均“城镇化率/工业化率”统计图。据此完成6~7题。6.发达国家城镇化率远高于工业化率是()A.服务业发达导致的B.制造业水平下降导致的C.城市建设范围更大的结果D.社会保障福利更好的结果答案A解析据图,城镇化率远高于工业化率,说明其他要素对人口向城市集聚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能够起到该种作用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7.高城镇化率会使()A.城市病更为严重B.农业发展水平下降C.居民购买力增强,进而促进经济增长D.农业产值占经济总产值的比重提升答案C解析高城镇化率说明人口向城镇集中度高,二、三产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居民购买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强。高城镇化率并不一定会带来城市病。经济越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应越高。下图为某国城市人口数量、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8~9题。8.该国()A.自1953年以来城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B.60年代受政策影响城市数目增加C.2000年以来城镇化已步入后期成熟阶段D.近半个世纪以来城镇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1953年以来,该国城市人口数量由0.14亿上升到5.43亿,A项正确;1961年城市数目为208个,1969年城市数目减少为175个,B项错误;2000年该国城镇化水平为36.2%,进入城市中期加速阶段,C项错误;1990年该国城镇化水平为26.4%,所以该国城镇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的时间远远少于半个世纪,D项错误。9.该国可能是()A.印度B.美国C.中国D.英国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2004年城市人口为5.43亿,城镇化水平为41.8%,计算可知,2004年该国总人口约为13亿,故选C项。下图为某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顺序图。读图,完成10~12题。10.图示城镇化过程中()①Ⅰ阶段城镇化水平最低②Ⅱ阶段城市规模最大③Ⅲ阶段城镇化水平最高④Ⅲ阶段出现卫星城市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Ⅰ阶段城市沿交通线发展,规模小,为城市发展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最低,①正确;Ⅱ阶段城市向外扩展,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但城市规模并非最大,②错误;Ⅲ阶段为城镇化成熟阶段,城镇化水平最高,③正确;Ⅲ阶段城镇化水平最高,为了缓解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散大城市职能,出现卫星城市,④正确。故选B项。11.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会出现置换。下列表述符合土地置换一般规律的是()A.商业用地逐渐被居住用地置换B.居住用地逐渐被工业用地置换C.工业用地逐渐被农业用地置换D.农业用地逐渐被工业用地置换答案D解析一般情况下,居住用地逐渐被商业用地置换,A项错误;因为工业生产容易给城区带来环境污染,所以居住用地不太可能被工业用地置换,B项错误;一般情况下,农业用地会被工业用地置换,C项错误;城镇化过程中土地置换的一般规律是农业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居住用地转变为商业用地,D项正确。12.Ⅲ阶段出现远离城市的“飞地”(这几处“飞地”仍属该城市辖区)的原因可能有()①山河阻隔限制了城市发展②城市化的畸形发展③环境移民④城市地价昂贵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飞地”的出现或因自然因素的阻隔,或因“飞地”所在地环境优美,或因市中心地价太高等,它是城市职能分化和扩散的结果。城镇化的畸形发展、环境移民,不可能导致四个方向都形成“飞地”。故选C项。二、综合题(共52分)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美国城市发展始于1609年的欧洲移民,由于地缘因素以及自然优势,早期城市主要是港口城市,集中于美国东海岸,如纽约(1625)、波士顿(1630)、查尔斯顿(1680)、费城(1682)。城镇化则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促使城市手工作坊转变为工厂,城市由原来的商品集散地转变为工业生产集中地,非农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并最终超过农业人口,这是初步的城镇化。材料二美国城镇化历史进程(1690~1990年)材料三美国城区、郊区人口、就业岗位比例变化(1950~1990年)表。(1)若把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以上看作城镇化的开始,把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0%以上看作初步城镇化的完成,那么美国城镇化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鲜明的特征。说出美国1820~1920年城镇化所处的阶段,并指出城镇化的表现。(8分)(2)据“美国城区、郊区人口、就业岗位比例变化表”,分析1950~1980年美国城镇化对城区和郊区的影响。(8分)(3)目前,美国城镇化的动力主要是靠第________产业,其优点主要是什么?(6分)答案(1)阶段:初步城镇化。表现:城市数目增加;用地规模扩大;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比重提高。(2)城区:城区人口比重及就业岗位比重逐渐降低,缓解城市环境问题。郊区:郊区人口比重及就业岗位比重逐渐升高,最终超过城区,发展超越城区。(3)三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可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城市环境污染轻,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有利于优化城市产业结构。解析第(1)题,据题干和材料中城镇人口比重判断所处的阶段,表现从城镇人口数量、城镇人口比重、用地规模等方面说明。第(2)题,读表可知,城区人口比重及就业岗位比重逐渐降低,城区交通可以得到缓解,污染物减少,缓解城市环境问题;郊区人口比重及就业岗位比重逐渐升高,最终超过城区,发展超越城区,有利于郊区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第(3)题,目前,美国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故其城镇化动力主要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就业岗位多,环境污染轻,可优化城市产业结构。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材料一2017年末,江苏城镇人口5520.9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8.76%。与2016年末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04.3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04个百分点。下图为江苏省三大区域城镇化统计图。材料二江苏省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南京、苏锡常、徐州)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连通)构成。“三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