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爆发型心肌炎诊治第1页,共57页。一、概念
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急性或慢性炎性变,造成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炎性改变,可伴有心包炎或心内膜炎症表现。少数患儿可发生心衰,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第2页,共57页。病毒性心肌炎正常心肌细胞x400病毒性心肌炎x40心肌间内弥漫性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大部分心肌已断裂坏死消失。第3页,共57页。
目前已证实能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多种,其中以微小RNA病毒对心肌有亲嗜性,特别是柯萨奇B组病毒是人类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原,国内外近年调查认为柯萨奇B3、B4病毒引起的心肌炎最多见。其次轮状病毒。二、病因第4页,共57页。病毒性心肌炎柯萨奇病毒病毒在细胞质内呈晶格状排列第5页,共57页。
1.病毒侵犯心肌
三、发病机理第6页,共57页。2.细胞毒T淋巴细胞致损心肌细胞第7页,共57页。3.自身免疫对肌细胞的损伤:在VMC患儿的血清中检测到一类对心脏有反应的抗体,称心脏反应性抗体(HRB)。4.脂质过氧化物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在观察CVB3小鼠感染模型发现病毒感染小鼠心肌细胞溶解过程中细胞内外的LPO的均明显增多,加入VitC清除LPO后,心肌细胞死亡百分比明显下降,说明LPO在心肌损伤中所起的作用。第8页,共57页。1991年Lieberman将心肌炎分为爆发型:前驱症状轻,心肌炎症、坏死广泛,心功能不全症状重,进展快,死亡率高。急性型慢性活动性慢性持续型第9页,共57页。四、临床表现1955年montgomery首先报告婴儿VMC。病前1~3周或同时流感样或肠道感染症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无症状猝死Gore等统计意外死亡中2.8%尸检VMC。爆发型心外症状更常见恶心、呕吐头昏、头痛面苍、乏力、精神差、冷汗晕厥、抽搐胸闷、心悸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阳性体征第10页,共57页。(一)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二)心脏扩大(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五、诊断标准第11页,共57页。病毒性心肌炎心脏扩大治疗后第12页,共57页。病毒性心肌炎心腔扩大第13页,共57页。(三)心电图改变:
1.以R波为主的2个或2个以上主要导联(Ⅰ、Ⅱ、aVF、V5)的ST-T改变持续4天以上伴动态变化。ECG异常≠VMCECG正常,诊断VMC应慎重24h监测更有意义第14页,共57页。2.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或左束支阻滞。第15页,共57页。
3.成联律、多形、多源、成对或并行性早搏,非房室结及房室折返引起的异位性心动过速,低电压(新生儿除外)及异常Q波。低电压(三个标准导联均R+S<0.5mv)异常Q波第16页,共57页。
(四)CK-MB升高或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cTnT)阳性。
以上4条中具备2条即可临床诊断心肌炎,有病毒感染证据,排除其他原因即可诊断VMC第17页,共57页。肌钙蛋白(cTnI或T)2005年Soongswang报告认为cTnT对心肌损害的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30例cTnT增高病例,心内膜心肌活检(EMB)27例确诊为VMC,并提出cTnT诊断VMC的阈值为0.05ng/mL,敏感性为71%,特异性为86%。SoongswangJ,Amarkerinthediagnosisofacutemyocarditisinchildren.PediatrCardiol,2005,26(1):45-49.第18页,共57页。2007年梁芳芳报告114例VMC患儿检查CK-MB、cTnT、hsCRP其诊断VMC敏感度为cTnT(81.3%)、CK-MB(71.2%)、hsCRP(43.6%),特异性为hsCRP(81.8%)、cTnT(50.9%)、CK-MB(43.6%),3项指标联合检查的特异度为85.5%.第19页,共57页。超声心动图节段性运动障碍最为常见,部分患儿有心脏扩大,心功能(EF)降低。对爆发型更有意义。2003年沙红等报告30例VMC病例用超声心动图背向散射积分检查,发现室壁运动异常的节段组织声学密度(AD)异常,AⅡ值显著升高,且认为此技术对VMC有诊断价值。沙红.背向散射积分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中价值.中华儿科杂志,2003,41(3):228-229.第20页,共57页。鉴别诊断β-受体功能亢进症心脏神经症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良性早搏胃肠炎肠套叠脑肿瘤脑炎败血症第21页,共57页。六、治疗病因治疗VMC由病毒感染所致,因其在发病后1周至2周内,病毒已停止复制,以后的心肌病变系自身免疫所致,而VMC患儿在病毒感染2周以后使用抗病毒药没有必要。第22页,共57页。目前常用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因其引起VMC的常见腺病毒有良好抑制作用,对CVB亦有一定疗效。干扰素(IFN),许多研究均显示其在病毒感染早期有明显抗病毒及保护心肌细胞减少病毒损害的作用。α-IFN有广谱抗病毒能力,可抑制病毒的繁殖,提高射血分数。β-IFN及γ-IFN联合应用于CVB3持续感染的人心肌细胞,治疗3周可完全阻断病毒复制,黄芪有良好抑制CVB的作用,20g~30g/d第23页,共57页。免疫抑制与调节治疗糖皮质激素:至今仍有争议。1986年Tomioka、1987年Booth报告VMC小鼠早期使用糖激素增加病毒复制,心肌细胞坏死与病死率。2003年English等报告回顾性分析,由EMB证实VMC用糖激素与常规治疗对比在心室功能指标方面和存活率反应无差别。2000年Fraisse等报告1例危重VMC用激素治疗后迅速好转。国内吴铁吉报告用大剂量地塞米松(0.15~1mg/kg)佐治暴发性VMC,显著减低暴发性心肌炎病死率。第24页,共57页。2004年马沛然等报告小鼠VMC早期用糖激素使心肌病理积分和心肌细胞坏死率显著降低;但心肌内病毒滴度增高,病毒在心肌内停留时间延长。加用参脉注射液可显著降低上述不良反应。7d后糖激素可提高疗效而无不良反应。同年马沛然报告VMC患儿心肌酶2个月未降至正常水平,加用糖皮质激素,可迅速使心肌酶下降。2002年马沛然报告92例病毒学证实的VMC患儿用糖激素治疗1个月后,抗心磷脂抗体(AGA)IgG阳性率显著降低与CKMB、心电图、心功能恢复相一致。第25页,共57页。对急性重症VMC或暴发型可早期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同时使参麦注射液以防止不良反应。心源性休克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重症心力衰竭其他治疗无效第26页,共57页。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
近年来国外文献报告VMC患者使用IVIG已极为普遍。根据2000年美国统计,92%VMC患儿使用免疫调节剂,43%单用IVIG(2g/kg),13%单用糖激素(1~6个月),44%合并用IVIG和糖皮质激素。这是由于VMC诊断标准严。诊断VMC患者极大多数合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律紊乱。因此应用IVIG极为普遍。第27页,共57页。抗氧自由基药物
20世纪80年代发现VMC患儿血中过氧化物岐化物(SOD),谷胱甘肽酶下降,氧自由基(OFR)升高,用大剂量维生素C有疗效,其疗效机制是其抗氧化作用,降低氧自由基。1993年崔小岱研究结果显示静脉注射维生素C每次150~200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4g),加入5%葡萄糖100mL。1h左右静脉注入,既能充分发挥其抗氧化作用,而此浓度维生素C又不会破坏心肌细胞。第28页,共57页。抗氧化作用的药物很多如维生素C,维生素E,辅酶Q10,辅酶A,巯甲丙脯酸、卡维地洛、黄芪、二磷酸果糖、硫酸锌等。第29页,共57页。卡维地洛(carvedilol)除能阻断肾上腺素受体,显著提高SOD降低OFR,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作用较维生素E强10倍。儿童用量开始为0.05~0.2mg/(kg·d)分两次口服,8周后逐渐增至0.5~0.75mg/(kg·d)。卡托普利的清除OFR作用较其他同类药物强。儿童用药为每次0.1~1mg/kg。每天2~3次。第30页,共57页。黄芪是一味传统的补气药物。20世纪80年代发现黄芪可抑制CVB病毒,对治疗VMC有良好疗效,以后有很多研究结果证实上述结论。以后发现黄芪对VMC有疗效的机制是多方面的。除抑制CVB外,还有:(1)减少Ca细胞内流;(2)降低心肌细胞凋亡和坏死,降低OFR;(3)降低抗心磷脂抗体等;(4)免疫调节;(5)正性肌力作用。第31页,共57页。严重并发症的治疗
VMC死亡主要原因是严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严重心律紊乱(如室性心动过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心脑综合征。及时生命体征监护特别心电监护是早期发现三大并发症,预防“猝死”重要手段。第32页,共57页。心力衰竭(体位、镇静、吸氧、利尿、水电平衡、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活性药、激素)持续滴注呋噻咪或拖拉噻咪达到靶剂量比单独大剂量应用更有效,0.1~1mg/kg.h(6h小于80mg)袢利尿剂联合应用多巴酚丁胺、多巴胺或硝酸盐同样能达到治疗效果,且比单纯增加利尿剂剂量更有效,并产生较少的副作用。地高辛用于快心率者,小剂量,直接用维持量。爆发型尽量避免使用,可用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及米力农。1999年Matsumon报告大剂量地高辛可增加心肌炎症因子及增加VMC小鼠病死率。第33页,共57页。β受体拮抗剂如卡维地洛在慢性心衰可降低病死率改善EF,可能与增加IL-12和干扰素有关,但急性心衰用于严重心动过速者。钙离子拮抗剂不提倡,地而硫卓、维拉帕米和二氢吡啶类应禁用ACEI早期不用,小剂量开始,开始时间尚无定论第34页,共57页。严重心律紊乱
VMC并发心律紊乱有多变、易变、突变的特点非持续性、无症状性室性或室上性心律紊乱不用抗心律失常药。持续性室速、室颤、室上速心室率加快时,应使用抗心律失常药。Ⅰ类和Ⅱ类抗心律失常药减弱心功能,不用于心衰并心律紊乱。第35页,共57页。室速不再首选利多卡因,用胺碘酮静滴负荷量5mg/kg,>1h,5~25μg/(kg·min)维持,治疗血浓度2.5~5μg/L,其影响心功能少。有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时禁忌。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电复律,0.5~1J/s.kg,无效时加大能量重复,不超过3次。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或III度
营养心肌+IVIG+甲强龙(15-40mg/kg·d3d)异丙肾缓慢型或严重快速治疗无效装起搏器。第36页,共57页。心源性休克极危重急诊,必须进行心电血氧血压监护,注意是否同时有严重心律紊乱及低血压。心脏病变;收缩压小于正常低值以下;周围循环不良表现,如苍白、发绀、心率快、少尿、CRT延长中任2项;心功能不全体征如心音低钝、奔马律、肝大、肺底湿罗音、血性泡沫痰、CVP>6cmH2O中任2项;EF<0.55,FS<0.30;排除其类型休克。第37页,共57页。体位、镇静、吸氧建立输液通道及扩容治疗立即建立两个静脉输液通道。患儿虽无明显体液丢失,但有效血容量不足,尤其是心室前负荷不足者,应及时正确扩容。一般24h输入液量在婴幼儿为80~100ml/kg,年长儿为70~90ml/kg。根据患儿血压及尿量随时调整输液量。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第38页,共57页。血管活性药物
在保证足够血容量的基础上加用血管活性药。最常用的为多巴胺,剂量为2~15μg/(kg·min)或多巴酚丁胺,2~20μg/(kg·min)。多巴胺升高血压作用强于多巴酚丁胺,但易引起心律紊乱,尤其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多巴酚丁胺强心作用优于多巴胺,较少引起心律紊乱,但升压作用较差。因此在心源性休克患儿如无心律紊乱首选多巴胺。第39页,共57页。多巴胺增加耗氧量,因此以最小有效量为宜,达到婴幼儿收缩压大于80mmHg,年长儿大于90mmHg,两者的脉压差大于30mmHg较理想。开始用小剂量,如效果不显著则逐步加量,以达到有效剂量。如剂量达到20μg/(kg·min),仍不能有效维持血压则应考虑改用肾上腺素,0.05~2μg/(kg·min),用此药小剂量[0.05~0.3μg/(kg·min)]如效果不显著,大剂量[0.3~2μg/(kg·min)]虽升高血压,但心室负担加重,因此不能持久维持血压。第40页,共57页。使用多巴胺以后如血压能维持正常水平,甚至轻度升高而末梢循环不见改善,四肢仍发凉,尿量少,则可加用硝普钠,多巴胺与硝普钠剂量之比为2∶1。血管扩张药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提高心输出量,改善末梢循环。此类药物作用时间短,需持续静脉点滴,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液动力学监测结果调整剂量,当四肢温暖,肛温与腋温差别<0.5℃,可停用硝普钠。第41页,共57页。对有心源性肺水肿者可加用硝酸甘油,以扩张肺静脉,开始使用剂量为0.25~0.5μg/(kg·min),以后0.5~10μg/(kg·min),通常用量为1~3μg/(kg·min)。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第42页,共57页。心肌能量代谢赋活剂常用药物为磷酸肌酸和二磷酸果糖。磷酸肌酸是参与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物质之一,能直接进入细胞内转化为ATP(一般外源性ATP不能进入细胞内),迅速提供能量,对心肌细胞膜有保护作用,能抗心肌细胞氧化损伤,保护线粒体的正常功能,静脉注射剂量为1~2g/d。二磷酸果糖可直接进入细胞内,增加心肌细胞的能量合成,有效稳定细胞膜,改善心肌泵血功能,显著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生成,下调Fas基因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静脉注射用量为100~200mg/(kg·次),最大量为5g,每天1~2次。第43页,共57页。心源性休克与心律失常关系
很复杂:(1)同一病因;(2)严重心律失常引起心源性休克如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3)心源性休克可引起心律失常如频发性室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第44页,共57页。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稳定溶酶体膜,阻止β内啡肽释放,可提高心肌糖原含量,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炎症反应,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与坏死率,影响心肌基因调控,降低抗心磷脂抗体,具有抗休克作用。增加心排血量,减低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地塞米松0.5~1mg/kg,或甲泼尼龙每次15~30mg/kg,每日1次,连用3日。参麦注射液1~1.5ml/kg(最大量30ml)可消除应用激素所致心肌内病毒滴度增高和病毒在心肌内停留时间延长的不良反应。第45页,共57页。根据血液动力学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措施前负荷不足:即血容量不足,表现为CVP下降、PCWP下降、CO下降、BP下降,主要治疗措施为扩容。心肌收缩力不足:表现为CVP升高、PCWP升高、CO下降、BP下降,主要治疗措施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加强心肌收缩。如心肌收缩力不足为心动过速(如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如窦性心动过缓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所致,应纠正心律失常。第46页,共57页。心源性休克多数为BP下降,但在用多巴胺治疗过程中BP恢复正常,有时可高于正常,而脉压差小,末梢循环不良未纠正,四肢发凉,尿量少,此时应并用多巴胺和血管扩张药,如硝普钠。第47页,共57页。非药物治疗
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用药物治疗无效时,可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对心脏手术以后或心肌炎、心肌病等低心排所致心源性休克,药物不能控制时,可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技术。对心肌收缩功能不全而引起的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马鞍山市二中2024-2025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个人汽车担保租赁合同二零二五年
- 坟地买卖合同
- 二零二五合伙人投资合同范例
- 委托代扣款授权书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青少年心理咨询保密协议
- 基于项目的stem活动实施流程
- 创业合伙合作协议
- 医学基础知识跨学科整合学习的方法与案例试题及答案
- 车间安全应急管理制度
-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文库
-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南充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 2025年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二级水电工试卷及答案
- 宠物清洁卫生用品猫砂
- 边坡支护施工方案
- 2025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五四学制)(含答案)
-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2-国开-参考资料
- 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的评价
- 《电气照明设备安装》ppt课件
- 天然烟用香料的芳香组分和提取工艺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