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复习中国的农业汇总_第1页
高中地理复习中国的农业汇总_第2页
高中地理复习中国的农业汇总_第3页
高中地理复习中国的农业汇总_第4页
高中地理复习中国的农业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的农业自然因素:气候〔光照、热量、水分〕——决定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产量地形〔类型、海拔、坡向〕——影响作物种类分布、规模化生产土壤——影响作物的产量、宜种作物水源——是半干旱、干旱地区开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农业区位因素2.人文因素:大兴安岭山麓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小麦优势产区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优势区黄淮海专用玉米优势区玉米优势产区中国商品棉基地分布图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南疆绿洲区中国油料作物分布花生: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地位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中国油料作物分布地位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中国油料作物分布油菜分布范围南迁北移黄淮海平原辽宁黑龙江华南地区长江流域内蒙古东部辽河平原吉林中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高油大豆优势产区中国糖料生产分布图南蔗北甜甜菜甘蔗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自治区新疆一、种植业1.农业的地区分布东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地区2.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1)主要粮食作物分布①水稻:________________以南。②春小麦:古长城以北。③冬小麦:古长城和________________之间。秦岭—淮河秦岭—淮河(2)主要经济作物分布①棉花: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和_____。②花生:_____、河南。③油菜:_________。④甘蔗:_________、四川盆地。⑤甜菜:黑、吉、内蒙古、新。⑥茶: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南疆山东长江流域南部沿海中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松嫩平原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三江平原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开展花卉、蔬菜、水果、鱼、禽畜生产,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春小麦〕、松嫩平原〔春小麦〕、江淮平原〔冬小麦〕、太湖平原〔水稻〕、鄱阳湖平原〔水稻〕、江汉平原〔冬小麦、水稻〕、洞庭湖平原〔水稻〕、珠江三角洲〔水稻〕、成都平原〔水稻〕商品棉基地: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平原;南疆出口商品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带、珠江三角洲〔4〕、主要的商品性农业基地3.面临的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美经济学者莱斯特-布朗1994年的报告?谁来养活中国?震动了中国和世界。布朗在报告中提出的关于中国水资源短缺、农田减少、环境恶化等问题,中国要用7%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这是一个世界级难题。中国人能养活自己吗?这是我国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的回应。他提出的方法是坚守18亿亩耕地这根“红线〞,严格执行人口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中国人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还能比现在生活得更好。〞中国人能养活自己!4、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是:①严格控制人口增长②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③加大技术投入,培育良种,改进耕作制度,科学种田,改造中低产田,提高作物单产。④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开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⑤强化商品粮基地建设⑥建立健全国家粮食平安保障体系。⑦加强节粮建设,倡导适度消费。〔2003春季〕11.下表是2001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a、b省区分别() A.内蒙古、江苏 B.广西、黑龙江C.湖北、甘肃D.河南、新疆B历年高考试题回忆〔2003年,广东、江苏〕根据我国农业部2003年2月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如图7所示。读图7答复20—22题。20.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为 〔〕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21.上述四种农作物优势产区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A.自然条件 B.交通条件 C.劳动力因素 D.产业化根底22.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B.加快城镇化的进程C.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D.缩小地区差距A、CA、DD(2021·江苏地理)图3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比照分析答复3~4题。3.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D.过度养殖4.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开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开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开展立体农业(2021·四川文科综合)以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住。读右图,答复3~4题。3.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开展方向是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开展舍饲养殖4.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给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给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修养带和饲草料供给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修养带和重要粮食供给基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AD〔09年广东地理)3.1980年以来,黑龙江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一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土壤肥力B.热量条件C.河流汛期D.降水总量B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最大的天然林区〕西南横断山区〔第二大天然林区〕东南部台湾、福建、江西等山区〔人工林〕8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二、林业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三、畜牧业2、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载畜量最多〕〔三河马、三河牛〕青海牧区〔牦牛〕西藏牧区〔牦牛〕新疆牧区〔细毛羊〕1、分类: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我国西部地区四大牧场比较四、水产业(渔业〕:根据生产方式又可分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我国的水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1、东北区〔黑、吉、辽〕〔1〕以玉米、春小麦为主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

〔2〕以大豆、甜菜为主要经济作物,〔3〕其它经济作物有亚麻、柞树〔柞蚕〕、苹果、烤烟等。五、不同地区的农业特色〔1〕冬小麦、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谷子山东丘陵和低山甘薯

〔2〕棉花是本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冀、鲁、豫三省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和商品棉基地,本区植棉的有利条件:夏季气温高,对棉花生长有利;秋季晴天多,对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也有利;再加上粉沙性的土壤适宜棉花根系的生长发育。2、黄河中下游区〔陕、晋、豫、鲁、京、津〕3、长江中下游区〔湘、鄂、赣、皖、苏、浙、沪〕〔1〕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全国占第一位。小麦也是本区的重要粮食作物。

〔2〕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桑蚕等。植棉条件:热量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植棉历史悠久,技术条件好,商品率高。不利条件是春夏有梅雨,夏季常有台风袭击,秋季有连阴雨〕油菜播种面积广,太湖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桑蚕基地。

〔3〕江南丘陵的红壤区,适宜茶叶、油菜、杉木生长,产量很大。4、南部沿海地区〔闽、台、粤、桂、琼及香港、澳门特区〕〔1〕水稻普遍种植,甘蔗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粤、闽、桂成为全国重要的蔗糖供给地,〔2〕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3〕橡胶、剑麻、油棕、椰子、咖啡、可可、胡椒等热带作物,海南岛的橡胶。〔4〕香蕉、柑橘、菠萝、荔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5〕台湾的樟树颇为著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5、西南区〔川、黔、滇、渝〕成都平原盛产稻米、小麦、油菜籽等,云贵高原上的河谷盆地,是重要的水稻产区。滇南谷地〔包括西双版纳我国重要的橡胶生产基地。6、青藏区〔藏、青〕青稞、小麦生长。牦牛、绵羊、山羊是高原上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湟水谷地是主要农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西藏的重要粮食作物——青稞主要分布于此,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光,橘子、香蕉、水稻“西藏的江南〞

7、西北内陆区〔内蒙、宁、甘、新〕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的绿洲旱作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