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_第1页
习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_第2页
习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_第3页
习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_第4页
习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6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下列不属于纤维素酶用途的是()。A.可作为消化剂,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B.可制成加酶洗涤剂,去除污渍C.可减轻环境污染,水解森林废物D.可作为能源供其他生物使用2.微生物体内能够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的酶是()。酶和CX酶酶和葡萄糖苷酶酶和葡萄糖苷酶 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3.配制的培养基成分是纤维素粉、NaNO3、Na2HPO4、KH2PO4、MgSO4、KCl、酵母膏、水解酪素,该培养基能使下面哪种微生物大量繁殖?()A.酵母菌 B.自生固氮菌C.各种细菌 D.纤维素分解菌4.用添加纤维素和刚果红的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结果是()。A.菌落的周围出现红色 B.菌落的周围出现紫色C.菌落的周围出现蓝色 D.菌落的周围出现透明圈5.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用到的方法是()。①稀释倒平板法②涂布平板法③单细胞挑取法④选择培养分离A.①②B.②③④C.②③ D.①③④6.在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实验中,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A.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7.在纤维素分解菌发酵产纤维素酶浓度的检测实验中,实验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A.加入葡萄糖还是蒸馏水、纤维素酶的浓度B.加入葡萄糖还是蒸馏水、纤维素的浓度C.加入纤维素分解菌的发酵液还是蒸馏水、葡萄糖含量的变化D.加入纤维素分解菌的发酵液还是蒸馏水、纤维素酶的浓度8.秸秆处理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关键措施,以下做法没有直接涉及微生物作用的是()。A.秸秆还田B.加工为青饲料饲喂牛、羊,被其消化利用C.投入沼气池生产沼气D.粉碎后与纤维素酶混合加工为生产生物能源的原料9.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应在()。①制备培养基时②梯度稀释时③倒平板时④涂布时⑤长出菌落时A.①③B.②⑤C.③⑤D.④⑤10.在实验室里,从土壤里分离出自生固氮菌所需的培养基属于()。A.天然培养基 B.鉴别培养基C.选择培养基 D.液体培养基11.纤维素、纤维素酶和控制纤维素酶合成的物质,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A.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B.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C.氨基酸、氨基酸和核苷酸D.淀粉、蛋白质和核酸12.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A.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B.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筛选后,无需再进行其他实验C.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D.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13.下图为分离并统计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据此回答有关问题。土壤

取样梯度

稀释将样品涂布

到鉴别纤维

素分解菌的

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

圈的菌落,统

计并计算每克

样品中细菌数(1)要从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从高温热泉中寻找耐热菌,这说明筛选目的菌株要

(2)某同学根据需要,配制了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如下,整个实验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纤维素粉NaNO3Na2HPO4·7H2OKH2PO45g1gggMgSO4·7H2OKCl酵母膏、水解酪素—gg适量—如果将其中的纤维素粉换成葡萄糖,菌落数将

(3)接种微生物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本实验宜采用法,原因是

14.现在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每年要产生大量的废纸,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乙醇。下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由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1)自然界中①环节需要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的环境中。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为碳源,并在加入的培养基上筛选周围有的菌落。

(2)如上所述的筛选中获得了三个菌落,对它们分别培养,并完成环节②,且三种等量酶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则你认为三种酶液的活性(选填“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或“一定不同”),可以通过进行定量测定。

(3)根据测定结果,①环节常选择木霉,则②中获得的酶是酶。该酶至少包括三个组分。

(4)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为了确保获得产物乙醇,⑤环节要注意,④过程要注意避免。

15.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实验目的】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实验原理】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用葡萄糖的产生速率表示酶活性大小;用呈色反应表示葡萄糖的生成量。【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A~C)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实验步骤】(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2)在下表各列的一个适当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并按表内要求完成相关操作。试管号试剂(mL)1234蒸馏水pH的缓冲液纤维素悬浮液微生物A提取液微生物B提取液微生物C提取液总体积(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中,保温1h。(4)在上述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试剂,摇匀后,进行处理。

(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实验结果】微生物A提取物微生物B提取物微生物C提取物颜色深浅程度++++++【分析讨论】(1)该实验中的对照组是号试管。

(2)实验组试管中呈现的颜色均是,但深浅不同。

(3)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若不考虑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的差异,其可能原因是。

(4)你认为上述三种微生物中,最具有应用开发价值的是。

(5)从解决能源问题的角度考虑,开发这种纤维素酶的意义在于。

答案1解析:纤维素酶能专一性地去除纤维素,不能作为能源供其他生物使用。答案:D2解析:纤维素酶属于复合酶,至少包含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组分。其中C1酶和CX酶将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则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答案:A3解析:该培养基中加入了纤维素粉,而只有纤维素分解菌能利用纤维素。答案:D4:纤维素和刚果红能形成红色复合物,而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纤维素—刚果红复合物无法形成。纤维素分解菌能合成分泌纤维素酶,因此用添加纤维素和刚果红的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答案:D5解析: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先进行选择培养,增大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再梯度稀释,涂布平板,培养,单细胞挑取以获得纯培养。稀释倒平板法是先进行梯度稀释,然后分别取不同稀释液少许,与已溶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琼脂培养基混合、摇匀后,倒入灭菌的培养皿中,制成可能含菌的琼脂平板,保温一定时间即可出现菌落。涂布平板法是先将溶化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制成无菌平板,冷却凝固后,再将一定量的某一稀释度的样品液涂布在整个平板表面,经培养后形成单个的菌落。答案:B6解析: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答案:B7解析:纤维素分解菌发酵产纤维素酶浓度的检测实验思路:将等量的滤纸分别放入等量的蒸馏水中,至少设置2组→向一组添加纤维素分解菌的发酵液,另一组作为对照添加等量的蒸馏水→在适宜的条件下反应相同的一段时间→检测葡萄糖的含量。由此不难理解:实验的自变量(实验变量)是向反应物中添加纤维素分解菌的发酵液还是蒸馏水,因变量为葡萄糖的浓度,葡萄糖的浓度越大,说明发酵液纤维素酶的浓度越大,没有葡萄糖,说明没有纤维素酶。葡萄糖的浓度可用班氏试剂进行定量检测。答案:C8解析:秸秆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其还田的过程是纤维素分解菌等各种异养微生物将其分解为无机物的过程。牛、羊的肠胃中生活着与牛、羊共生的微生物,其中某些种类的微生物能将青饲料中的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供牛、羊吸收利用。沼气池生产沼气的过程是一些异养厌氧微生物发酵的过程。纤维素酶的合成与分泌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但纤维素酶处理秸秆的过程没有直接涉及纤维素分解菌等微生物的作用。答案:D9解析:刚果红染色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是在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添加刚果红,方法二是在倒平板的时候就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答案:C10解析:利用不加氮源的培养基能够分离出自生固氮菌,该培养基从功能角度来说属于选择培养基,从物理状态来说是固体培养基,从成分来源来说是人工合成培养基。答案:C11解析:纤维素是多糖,基本单位是葡萄糖;纤维素酶是蛋白质,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控制纤维素酶合成的物质是核酸,基本单位是核苷酸。答案:B12解析:初步筛选只是分离纯化的第一步,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答案:B13解析:(2)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只允许可利用纤维素的微生物生长繁殖。如将纤维素粉换成葡萄糖,微生物数量将增加,因为绝大多数的微生物都能利用葡萄糖。(3)实验目的是分离并统计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为实现该目的需要得到标准的菌落和确定接种液的体积,而平板划线法难以形成标准的菌落和确定接种液的体积,稀释涂布平板法能满足这两个要求。答案:(1)根据目的菌株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2)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数(3)稀释涂布平板平板划线法难以根据稀释体积计算每克样品中的细菌数14解析:(1)废纸的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因而使其糖化的酶应为纤维素酶,由此得知①中的产酶微生物应该大多分布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筛选需要用到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若想直接从此选择培养基中筛选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则可以利用直接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的方法,挑选周围有透明圈的菌落。(2)由于个体差异,不同菌的产酶量不一定相同,因此可以通过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来确定。(3)分解纤维素的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等组分。(4)在工业生产上通常利用酵母菌对葡萄糖液进行发酵产生酒精。发酵过程中要注意保证无氧条件,避免染上杂菌,使发酵失败。答案:(1)富含纤维素(或落叶较多等)纤维素刚果红透明圈(2)不一定相同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3)纤维素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4)酵母菌发酵装置密闭(或保证无氧条件等)杂菌污染15解析:本题实验目的是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根据实验目的确定自变量为不同微生物提取液,因变量为葡萄糖的生成量,其余为无关因素(如不同微生物的提取液量、pH的缓冲液量和纤维素悬浮液量),应该等量。4号试管为空白对照组,其未加入微生物提取液,故应该加入mL的蒸馏水以保证总体积为mL。实验结果通过与斐林试剂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的颜色深浅程度进行判断,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微生物B提取液与斐林试剂反应颜色最深,最具有研究价值。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