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如图的模型主要表明了细胞膜的哪种功能()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促进物质的运输 D.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2.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3.如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O、C、N、H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4.蛋白质分子能被肽酶降解,至于哪一个肽键被断裂则决定于肽酶的类型。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4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羧基基团之间的肽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肽酶P可以催化5处的化学键断裂B.该肽链中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一个C.在形成该多肽的过程中脱去了5个水分子D.在肽酶P的作用下,经过脱水缩合可以形成两条多肽链5.若大肠杆菌和圆褐固氮菌混合在一起,要将它们分离可采用的培养基是()A.加食盐的培养基和蛋白胨培养基 B.伊红-美蓝培养基和无氮培养基C.斜面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D.加青霉素培养基和伊红-美蓝培养基6.在聚苯乙烯芯片上制作数个微反应室,在每个微反应室中单层排列130个红细胞,然后加入特别作用于红细胞内的疟原虫细胞核的荧光染色剂,从而快速诊断出病人,这种诊断方法被称为细胞芯片诊断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与疟原虫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B.疟原虫利用成熟红细胞内的细胞器来合成自己的蛋白质C.人成熟的红细胞能合成溶酶体酶来杀死疟原虫D.红细胞吸水涨破后,可以用差速离心法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7.下列关于生命系统和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是一种生物,但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C.构成细胞的原子、分子等都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D.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8.(10分)下列物质转化过程,有可能发生在人体内的是A.H20中的0转移到02中B.H20中的0转移到CO2中C.C02中的0转移到H20中D.C6H1206中的0转移到C2H5OH中二、非选择题9.(10分)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牌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类类推。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成个体数的比例为,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10.(14分)图一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图二为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发挥作用使细胞产热增多的过程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内分泌腺a是指_________(填“下丘脑、垂体或甲状腺”),腺体b的细胞的内环境是_______(填“血浆、组织液或淋巴”)。(2)图一中,甲状腺激素为___________(用数字①②③作答),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对abc中的某些腺体的活动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为___________调节。(3)图二中细胞质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分析可知,细胞中物质D起作用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___。(4)与此同时,下丘脑也可以通过传出神经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它与甲状腺激素有_________作用,该过程中的内分泌腺可以看作是反射弧的____________部分。(5)若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位于____________,它的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则此处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高等动物体内,去甲肾上腺素(NA)对多种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肾上腺直接分泌的NA进入血液,它能使心率增加,该调节过程中NA作为_______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2)NA也可由某些(交感)神经细胞等合成或分泌,其作用过程如图,NA在该信号传递过程中作为____________(物质)起作用,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3)临床上发现一些人因免疫系统反应过度,体内产生特定的抗体将突触后受体当作_________进行攻击,这类疾病称为__________病。(4)心率的变化受到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影响,而神经系统也可直接调节心跳,同时参与调节心率的激素分泌接受有关神经的支配,如当交感神经兴奋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加,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12.下图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具有___________结构。(在甲、乙、丙中选择)(2)甲图内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中结构c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c很小,这进一步表明结构c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3)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乙图和丙图分别通过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填空)扩大了膜面积,从而为这些反应需要的___________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4)丁图中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填序号),若该细胞为人体浆细胞,细胞内抗体经①②合成后通过___________运输到③中,③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该过程中能量的供给主要来自___________(填序号)。
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答案解析】
细胞膜的功能:1.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割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题目详解】图中模型是通过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在相应的靶细胞或把器官上,靶细胞上具有与激素特异性识别的受体,与之结合后传递信息。图中体现的是细胞膜的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A、B、C错误,D正确。【答案点睛】细胞膜的信息交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内分泌细胞释放激素经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或靶器官,在靶细胞或靶器官上有识别激素的相关受体;第二种是细胞膜相互接触(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第三种是细胞间通道,如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2、C【答案解析】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0〜4h内,原生质体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说明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而原生质体体积增大,是由于物质A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液的渗透压升高、细胞渗透吸水所致,A错误;在0〜1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减小,说明物质A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不断失水,因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所以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不相等,B错误;在2〜3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增大,则是因为随着物质A不断被细胞吸收,使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细胞渗透吸水所致,C正确;0〜1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减小,细胞失水,此时A溶液渗透压>细胞质基质渗透压>细胞液渗透压(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D错误。【答案点睛】解答此题需明确:①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在一定浓度的溶质不能透膜的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在一定浓度的溶质可透膜的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②关键是理清脉络,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分析两曲线的变化趋势,结合各选项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3、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细胞鲜重中各种化合物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水、蛋白质、脂质、糖类;元素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O、C、H、N.解: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对应柱状图是②;因为鲜重水最多,所以O元素含量最多,也对应的是②,这样就选择出正确的答案D.故选D.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糖类的组成元素;脂质的组成元素.4、A【答案解析】
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4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羧基基团之间的肽键”,说明该肽键是由带有基团R4的氨基酸提供氨基、相邻的氨基酸提供羧基而脱水缩合形成的,即肽酶P可作用于肽键中的5处。【题目详解】A、由题意知,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4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羧基一侧的肽键,即水解5处的肽键,A正确;
B、该肽链中不考虑R基,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如果R基中含有氨基或羧基,则不止一个游离的氨基或羧基,B错误;C.该肽链含有四个肽键,说明形成时脱去了四个水分子,C错误;
D、由题意可知,肽酶P是水解肽键的酶,因此不是脱水缩合反应,D错误。故选A。【答案点睛】本题是以肽酶P的专一性断裂肽链中特定部位的肽键分析,考查酶的专一性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解题时审清题干信息肽酶P的作用位点和对题图的正确判断是关键。5、B【答案解析】
选择培养基是指通过培养混合的微生物,仅得到或筛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其他不需要的种类在这种培养基上是不能生存的。
缺氮培养基可以筛选固氮微生物;细菌等原核生物对青霉素敏感,不能在含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生存,可以用来筛选真菌;伊红一美蓝培养基可鉴定大肠杆菌。【题目详解】A、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耐高浓度盐的细菌,可以在此培养基上生存,A错误;
B、伊红一美蓝培养基能鉴定大肠杆菌;圆褐固氮菌是自生固氮微生物可以在缺氮培养基上生存,B正确;
C、筛选分离微生物通常使用固体培养基,而液体培养基一般应用于发酵,C错误;
D、大肠杆菌和圆褐固氮菌都是原核生物,对青霉素敏感,所以都不能在含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生存,D错误;
故选B。6、A【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荧光染色剂能特别作用于红细胞内的疟原虫细胞核,说明疟原虫为真核生物;人体成熟的红细胞高度分化,与其运输氧的功能相适应,丢失了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题目详解】A、细菌属于原核细胞,与疟原虫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没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A正确;B、成熟红细胞内没有核糖体等细胞器,B错误;C、人成熟的红细胞不能合成溶酶体酶等蛋白质,C错误;D、红细胞吸水涨破后,可直接离心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不需要用差速离心法,D错误。故选A。7、B【答案解析】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2、细胞学说的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意义: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题目详解】A.病毒属于非细胞结构生物,不属于生命系统,A正确;B.细跑学说掲示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B错误;C.构成细胞的分子和原子是一个系统,伹不是生命系统,C正确;D.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D正确。故选B。8、B【答案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掌握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题目详解】人体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H20在光下分解产生02,此时H20中的0转移到02中,而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则会发生C02中的0转移到H20中,A、C错误;人体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时,丙酮酸与H20一起被彻底分解生成CO2和[H],释放少量的能量,此时可发生H20中的0转移到CO2中,B正确;在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在C6H1206被氧化为C6H1206和C02的过程中,C6H1206中的0转移到C2H5OH中,但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酒精,D错误。【答案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光合作用过程中元素的转移途径:二、非选择题9、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1:1:1稳定活动能力单向性逐级递减【答案解析】
(1)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幼年个体、成年个体、老年个体的比例,可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幼年(0+1+2+):400个,成年(3+4+5+6+7+8+):400个,老年(9+10+11+≥12):400个,故幼年:成年:老年=1:1:1,故稳定型,稳定型在一定时期内种群密度保持相对稳定。(2)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活动性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特征中种群的年龄组成、种群密度,涉及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知识点10、垂体组织液③负反馈糖蛋白线粒体(基质和内膜)协同效应器下丘脑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答案解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甲状腺的分级调节、激素调节的特点、基因表达、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及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题目详解】(1)由图一可知,a是垂体,b是甲状腺,c是下丘脑,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是一种组织器官,因此,其内环境是组织液。(2)图一中,甲状腺激素为③,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对垂体、下丘脑的活动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为负反馈调节。(3)由图二可知,细胞质受体和甲状腺激素形成的复合物,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故该复合物为大分子物质,因此,兼具信息交流功能的细胞质受体可能为糖蛋白;由图可知,D为催化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的呼吸酶,呼吸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和基质(或线粒体)。(4)肾上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在维持体温平衡上是协同关系,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过程,肾上腺和甲状腺可看作是反射弧的效应器部分。(5)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其突触后膜若对Na+通透性大,即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答案点睛】本题图一与教材中分级调节图略有区别,考生需根据甲状腺激素反过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活动的特征来推导出相关字母和番号的生物学含义;图二说明激素的受体,除细胞膜受体外,还有细胞质受体及细胞核受体,并且激素并未直接参与化学反应过程,只是作为信号分子,传递调节信息。11、激素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受体抗原自身免疫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而以神经调节为主导【答案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NA作为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并特异性的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据此答题。【题目详解】(1)激素调节具有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根据题意分析,肾上腺分泌的NA进入血液,它能使心率增加,说明该过程中NA是作为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的。(2)据图分析可知,NA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受体,说明NA是神经递质。(3)人类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若体内产生特定的抗体将突触后受体当作抗原进行攻击,则会引起自身免疫病。(4)根据题意分析,心率的变化受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影响,而神经系统也可直接调节心跳,同时参与调节心率的激素分泌接受有关神经的支配,说明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而以神经调节为主导。【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以及突触的结构,分析题图确定NA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够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12、乙与某种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字合成技术与制作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动物传染病检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英语视听(4)》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幼儿艺术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物质文化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人物运动规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扬州大学《饲草营养价值评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大学《有机化学实验D》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专利权转让与许可合同
- 燃气公司焊工岗位职责
- 湿热、霉菌、盐雾设计分析报告
- GB/T 13869-2017用电安全导则
- GB/T 13738.2-2017红茶第2部分:工夫红茶
- GB/T 13012-2008软磁材料直流磁性能的测量方法
- GB/T 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
- GA/T 1768-2021移动警务身份认证技术要求
- 贯彻中国式《现代化》全文解读
- 核磁-波普分析课件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合理消费》优质课件
- 大学生中长跑锻炼焦虑心理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获奖科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