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二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二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二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是张仃于1947年作的《美国救生圈也救不了性命》。该漫画A.反映了人民解放军拉开了战略反攻 B.说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被基本消灭C.体现了国民政府反动统治危机重重 D.表明解放军基本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2.伴随近代报刊业的蓬勃发展,近代广告事业也日渐兴起。如图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申报》上的两则广告及其广告词。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代民族轻工业的发展十分迅速B.广告为促销而巧妙迎合社会需求C.女性成社会消费主体而受到关注D.民族工业因外国资本挤压而衰落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这段话A.解释了港澳的政治实体地位 B.强调了和平统一的价值C.阐明了“两种制度”的意义 D.设定了高度自治的底线4.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高呼“个性解放”“人的自由”,提出人要摆脱“神学”的束缚,人可以达到一切他想达到的目的;到启蒙运动时期,在理性的指导下,人们更是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自由被认定为是一种自然权利,是天赋人权。由此可见A.启蒙运动强调对社会权利的追求B.天赋人权的思想由来已久C.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开始出现D.自由是要求摆脱“神学”的束缚5.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某一时期的社会状况。以下能反映50年代中国社会状况的语汇高频词是A.人民内部矛盾原子弹高产卫星焦裕禄B.石油自给抗美援朝上山下乡王进喜C.“一化三改”中立富农全民炼钢邱少云D.三年自然灾害“三个世界”“三反五反”雷锋6.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人之所异于物者,为其有大脑也,故能悟为人道之极。凡有记也,亦求悟也,为其无所记,则无以为悟也。……记赢而悟绌者,蓄积虽多,皆为弃材。惟其顺也,通也,灵也,故专以悟性导人者,其记性亦必随之而增。惟其逆也,塞也,钝也,故专以记性强人者,其悟性亦必随之而减,西国之教人,偏于悟性者也。”据此判断,梁启超旨在A.主张学习西方进行教育改革 B.强调记性对悟性的重要价值C.提高人民的觉悟以推翻君主制度 D.弱化记性在大脑记忆中的特殊地位7.1930年5月,纽约警方向社会公布了一批揭发材料,声称苏联政府企图通过援助美国共产党来颠覆美国政府,虽然事后这些材料被证明是伪造的,但美国政府仍然收紧了有关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据此可以推知A.美苏争霸加重政治紧张局势B.美国政治经济困局造成政府敏感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受挫D.意识形态对立阻断国际人口流动8.汉初,半两虽仍延用,但不断减重,自二十铁而榆荚、而八铁、而五分、而四珠、而三铢,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吕后曾亲自参与钱币设计,给方孔圆钱增加了围边,定五铁为计重单位,汉五铢从此诞生:至汉武帝时以强制方式行五铢。上述变化主要反映出,西汉A.成为古币重如其文的开端 B.通货膨胀非常严重C.货币铸造权趋于集中统一 D.确立了圆形方孔的货市样式9.某历史学家认为:“□在不到300年的时间里,从小亚细亚的一块附庸领地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对有关地区和国家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应该指的是A.罗马帝国 B.蒙古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10.有学者指出,自然法作为一种“元则”,即民主、平等、公平的原则,是构成近代西欧高效制度的关键特征。这种以自然法为基础的制度起源于罗马法的所有权制度,以及由这一制度产生的罗马保民官制度等等,就是保护无权者以对抗掌权者。由此可知A.自然法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B.罗马开创的法律和制度对后世具有深刻影响C.自然法是罗马法律制度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D.罗马法的本质特征是保障无权者对抗有权者11.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材料结论A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也就是政治的动物。”古希腊雅典只重政治而轻文化B1888年汉口城市人口仅18万,至民国初年增至120万,20多年间增长近6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C1872年日本颁布《学制》,强制适龄儿童入校读书,30年后日本适龄儿童升学率达92%当时日本基础教育发展迅速D1900年德国的钢产量开始超过英国,到1914年已经是英国的两倍20世纪初德国经济实力超过英国A.AB.BC.CD.D12.《共产党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A.主张从历史条件出发研究问题B.具有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C.始终关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D.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13.由于中国的自然河流多由西部山脉流向东部平原地区,因此对于政府而言促进商品流通的最大挑战是安排南北向的水路运输问题。隋朝挖掘的大运河成为元、明两朝南北交通的核心。但在明朝前期,大运河的枢纽地位却经历了从丧失到重新确立的过程。这主要是由于A.元末农民战争的破坏B.明初政治中心的变迁C.东南地区市镇的兴盛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14.观察如图,浮雕上的军人形象源自人民英雄纪念碑中的《八一南昌起义》浮雕A.北洋军 B.护国军 C.国民革命军 D.工农革命军15.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16.“布鲁尼(1369—1444)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材料立场和视角的变化反映了作者①开始摆脱神学束缚②顺应宗教改革潮流③具有初步的启蒙思想意识④具有一定的人文主义思想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③④17.下图宣传画发表期间中国农村的社会状况是A.全国农村实行土地改革运动 B.农村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轰轰烈烈展开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行18.观察下图相关信息,造成该状况的原因是A.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B.“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C.借鉴苏联工业化建设经验D.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下图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对不同地区出口数额比例示意图。这种变化突出反映了1938年1953年A.“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B.二战中苏联、东欧国家损失更为惨重C.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D.斯大林体制阻碍苏联、东欧经济发展20.19世纪中后期,某国最高统治者面临国内严峻形势,被迫有所行动,但他同时在国务会议上宣布:“诸位请相信,凡是为保障地主利益能够做的一切,都做到了。”该行动是A.法国颁布《民法典》B.德意志实现统一C.俄国废除农奴制D.日本明治维新21.1921年开始,苏俄大部分文化艺术企业被取消并收归国有,但是允许私人或集体电影企业的存在。为了逐利,一些私人电影企业以少量的资金到外国购买现成的影片,结果导致了庸俗化的外国电影广泛上映,助长了资产阶级思潮的泛滥。“电影实际上已成为受资产阶级影响的传教士或是劳动群众的腐蚀剂”。1923年俄共(布)十二大后,苏联开始生产自己的电影。这一历程表明此时的苏俄(联)A.新经济政策已基本被废止 B.政府关注意识形态影响C.文化市场被西方思想占领 D.积极应对美国冷战政策22.“蹈厉”一词,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后比喻奋发有为、意气昂扬。郭沫若在1937年用“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的诗句来形容抗日战争。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说“民族精神,随抗战的发展面蹈厉。民族意识,受抗战的洗炼而纯一”。材料体现出A.抗战时期各党派的矛盾因服从抗战大局日渐消除B.抗战的胜利促进了国家团结并引领了政局的走向C.国共两党合作是抗战最终走向胜利的决定性因素D.抗日战争对民族精神的激发超越了党派的局限性23.下图空格①政权建立者的民族是A.契丹 B.女真 C.匈奴 D.鲜卑24.在清朝前期的司法实践中,“既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因时所需,皇帝的谕旨、内外的奏准均可定为条例。依照规定,定期修例,旧例不断删改,新例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当时A.法律具有至高权威 B.律例体系缺乏实用性C.皇权专制色彩浓厚 D.封建律例具有随意性25.19世纪60年代前期,英国人赫德向清政府提出创办一个仿效西方的全国邮政系统,清政府没有接受。1896年,清政府正式开办了国立邮政——大清邮政,后设邮传部,接管全国邮政。这一变化反映出A.英国在侵华中占主体地位 B.近代化的趋势和时代要求C.中国近代通讯业开始起步 D.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工具26.1879年,李鸿章筹建的开平矿务局开始使用外国机器开采煤,产量逐年增长。1882年输入天津的洋煤为5400吨,到1886年便减至301吨。这表明开平矿务局的开办A.促使中国经济结构更加合理B.有力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解决了军用企业的财政困难27.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并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这种做法A.阻碍了商品的正常交换 B.贯彻了重农抑商政策C.改变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28.“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这些习俗在中国最早可能出现于:A.唐宋时期B.明朝后期C.民国初年D.新中国时期29.1920年,李大钊先生代表“少年中国学会”发言时说:“今日世界之潮流,极其显然,凡为一个团体,必须有其明确主义”他提出恳切希望,“要同工农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因为二十世纪的革命,必定是滔滔滚滚的群众运动”。李大钊意在A.促进社会主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B.推动工农运动以配合北伐战争C.建立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革命政党D.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方向30.孙中山早期的民族主义强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924年《国家建设民族主义》中则提出要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用民族精神来救国。这一转变A.突显了反帝反封的斗争目标 B.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C.反映了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 D.体现了其民族平等的观念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学术界在论及“孙中山让位”、“拿破仑称帝”等问题时,看法、评价是有分歧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关于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问题,有学者认为这是“时代的选择”和“阶级的选择”。辛亥革命后,立宪派和革命派相互融合,两派之间的壁垒已不复存在,资产阶级内部的分野已渐次转化为“地方性利益集团的畛域”,而江浙集团这一地方势力的崛起,成为袁世凯“收拾局面”的支持力量。……孙中山与资产阶级的“隔膜和疏远”、民生主义思想的“超前发展”,使资产阶级普遍“难以忍受”,而导致被“遗弃”。——《孙中山“让位”问题研究综述》材料二、长时期以来,军队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因此,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让位袁世凯的原因。(2)材料二的作者是如何看待拿破仑称帝的?结合所学知识,从拿破仑称帝的结果及影响的角度论证作者的观点。(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的基本原则。32.从侵略扩张到覆灭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所谓“脱亚入欧、富国强兵”的道路,日本军国主义开始对外向海陆两个方向扩张侵略。日本的侵略扩张给中国以及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是,历史反复证明代表非正义的、反人类的侵略者是要注定失败和灭亡的。问题:以“从侵略扩张到覆灭”为主题,简述日本军国主义是如何从侵略扩张走向覆灭的历史。33.材料张伯行,清初理学名臣,生长于黄河下游的仪封县。他从小耳闻目睹黄河水患带来的灾害,萌发了治理黄河的念头。考中进士后,他继续系统学习历代治河著作,关注黄河堤防建设,康熙三十八年,黄河决堤,张伯行组织仪封县城百姓采用沙土袋填筑决口,保住了全城百姓的生命财产。随后在督修黄河南岸二百余里长堤和多处河务工程时,他提出《治河议十条》,其中有“黄水本强,宜分其势而使其弱”、“黄河两岸之遥堤宜出坚筑”、“运河之下流宜疏”等建议,康熙四十五年,他在任山东济宁道期间。采用蓄水放船之法,解决漕运运行的难题,并结合实地考察结果,著述《运河备议》一书,康照六十年,黄河又发生险情,张伯行主张在沁、黄两河交汇处修建一座河闸,以避免两河河水汇集,导致水势增大,引发水灾;还创造性地提出“引沁河之水,以济山东之漕运”,从而“成万事之利”。——摘编自王珂《张伯行治河方略述论》等(1)根据材料,概括张伯行在治河方面的成就。(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析张伯行取得治河成就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漫画中的“蒋”代表着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在1947年面临着军事、政治、经济危机,即使美国给予国民党援助,但是也救不了国民政府,这体现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危机重重,C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人民解放军是否展开战略反攻,排除A项;国民党军的主力被基本消灭是在1949年三大战役后,排除B项;题干信息强调国民党统治危机重重,不能反映人民解放军基本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排除D项。2、B【答案解析】

两则广告均用时髦女性或明星形象代言产品,同时“三星”花露水作为国产品牌被告知在“洋货铺”可买,是在利用近代社会人们的崇洋心理;“哈德门”作为外国品牌,特别强调“中国制造”,有意迎合近代国人的爱国热情,故选B项;材料显示,图5广告词是国产化露水的广告,图6则是外国香烟品牌“哈德门”,故排除A项;利用女性代言产品并不能说明女性是消费主体,特别是香烟,故C项错误;图5为国产品牌,故D项错误。3、D【答案解析】

由“爱国者为主体”“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可得出承认、肯定一个中国是港澳高度自治的前提,故这段话设定了高度自治的底线,故D正确;港澳不是政治实体,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和平统一、两种制度,故BC错误。故选D。4、A【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由对人个体自由的追求转向对人社会权利的追求,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并非材料强调的内容,排除;人文精神开始出现于古希腊,C选项错误;D选项并未全面表述自由的含义,排除。故选A。5、C【答案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制定了过渡时期的“一化三改”路线,土地改革中制定了中立富农的政策,1958年以后又提出全民炼钢的大跃进运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英雄人物邱少云,故C项符合题意;原子弹爆炸是1964年,A项排除;石油自给是1965年,B项排除;“三个世界”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D项排除。故选C。6、A【答案解析】

根据人脑的特点,指出只有用悟性引导才能增长记性,而“西国之教人,偏于悟性者也”等,可知梁启超旨在主张学习西方进行教育改革,A项正确;记性对悟性有着重要价值只是梁启超观点的依据,不是其主要目的,B项错误;“推翻君主制度”不是1896年梁启超《变法通议》的主张,C项错误;弱化记性在大脑记忆中的特殊地位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7、B【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事后这些材料被证明是伪造的,但美国政府仍然收紧了有关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并结合所学,1918年苏联退出一战后,美国对苏联开始敌视政策,美苏之间存在着政治经济困局,故选择B选项;美苏争霸发生于二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选项;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在指导苏联开展经济建设,并没有受挫,故排除C选项;“收紧了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可知,美国政府只是限制苏联的人口流动,并没有阻断国际人口迁移美国,故排除D选项。8、C【答案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汉朝货币由最初的币制混乱到汉武帝时期大力推行五铢钱,这说明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货币铸造权趋于集中统一,C正确;成为古币重如其文的开端是秦朝的半两钱,A排除;通货膨胀的典型表现就是物价飞升,货币贬值,材料未涉及,B排除;秦朝的半两钱确立了圆形方孔的货市样式,D排除。故选C。9、D【答案解析】

奥斯曼人是突厥人的一支,从中亚迁到小亚细亚,13世纪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在15世纪建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故选D;罗马帝国发源于意大利半岛,排除A;蒙古帝国没有地跨欧亚非,排除B;阿拉伯帝国起源于阿拉伯半岛,排除C;10、B【答案解析】

材料表明,自然法蕴含“民主、平等、公平”的原则,是构成近代西方国家高效制度的关键,这种以自然法为基础的制度起源于罗马的所有权制度及其衍生的保民官制度,体现出罗马开创的法律和制度对后世具有深刻影响,故B项正确。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资本主义的发展,A项错误。自然法是罗马法的指导思想,不是具体的法律制度,C项错误。罗马法的本质特征是维护奴隶主的统治,D项错误。11、C【答案解析】

由学龄前儿童升学率增加,得出结论为日本基础教育发展迅速,故答案为C;“人是城邦的动物……也就是政治的动物。”强调的是城邦制中公民具有政治责任感,结论错,排除A;材料只是说人口增加,体现不出城市化进程迅速,排除B。材料只是说德国钢产量增加,看不出20世纪初德国经济实力超过英国,排除D。12、B【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共产党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已经提出的结论还要求结合时代发展的情况进行深刻的思考,对已经不符合时代背景的观点进行修改,并提出与时俱进的新观点,因此其具有自我批评与革新的精神。故B选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的革新精神,A选项并未完整概括材料信息,错误;马克思主义原理不只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还有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等,C选项偷换概念,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的革新精神,D选项并未完整概括材料信息,错误。故正确选项为B选项。13、B【答案解析】

明朝政治中心在南京,后来搬迁到北京,这一政治中心的转移是导致大运河的枢纽地位却经历了从丧失到重新确立的原因,B正确;元末农民战争的破坏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东南地区市镇的兴盛与材料中信息无关,C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明朝中后期出现,D错误。14、C【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人民英雄纪念碑中的《八一南昌起义》浮雕”可知是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率领国民革命军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答案为C;北洋军是北伐战争时国民革命军攻打的对象,不符题意,A错误;护国军是讨伐袁世凯的军队,1916年袁世凯死后就撤销,B错误;朱德等人率领南昌起义的军队与毛泽东秋收起义的军队在井冈山会师后称工农革命军,在南昌起义之后,D错误。15、A【答案解析】考查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材料反映了经过辩护人的辩护、陪审团的投票等一系列的民主程序的运作,最终陪审法庭判其无罪,判断A项正确,排除D。B项说法错误,妇女没有公民权,被排除在民主政治之外。C项理解有误。【考点定位】必修一·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古希腊的民主政治16、C【答案解析】

“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说明作者开始摆脱神学束缚,①符合题意;“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体现出作者更多关注现实的人文主义思想,④符合题意;宗教改革是16世纪,时间不符合,②不符合题意;启蒙思想注重的是理性思维,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和D。故选C。17、B【答案解析】

依据图中“农业合作社是大家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可知是1956年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故B正确;土地改革是1950-1952年,排除A;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开始,排除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行是1978年,排除D。故选B。18、A【答案解析】

据表格信息1949—1955年由国家加工、订货、包销、收购的产品占私有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是持续上升,说明国家把私有企业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上来,实行国家资本主义,A正确;“一五”计划是工业化为主体,提前超额完成是1957年,与材料不符,B错误;据材料不能体现借鉴苏联工业化建设经验,C错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1958年提出的,与材料不符,D错误。19、A【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38-1953年间,正是冷战期间。苏联与东欧国家之间的出口数额比例明显增加,对西欧国家和美国的出口明显减少,这种变化应该是在冷战之后出现的状况,因此A“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A项正确;考点: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题目详解】20、C【答案解析】

据材料“19世纪中后期……面临国内严峻形势,被迫有所行动……凡是为保障地主利益能够做的一切,都做到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和特点,故C正确;法国颁布《民法典》在1804年,故A排除;德意志实现统一并不是“面临国内严峻形势,被迫有所行动”,故B排除;日本明治维新并不是“保障地主利益”,故D排除。21、B【答案解析】

引入外国电影导致“电影实际上已成为受资产阶级影响的传教士或是劳动群众的腐蚀剂”,由此苏联生产自己的电影,说明当时政府关注意识形态影响,B正确;斯大林执政后逐渐废除新经济政策,排除A;C过分夸大了当时引入电影的影响,排除;冷战不是二战后出现的政治格局,排除D。22、D【答案解析】

据材料“民族精神,随抗战的发展面蹈厉。民族意识,受抗战的洗炼而纯一”表明抗日战争对民族精神的激发超越了党派的局限性,D正确;A错在“消除”;材料没有体现抗战胜利的影响,B错误;材料没有强调抗战胜利的原因,C错误。23、D【答案解析】

十六国之后是鲜卑族北魏政权统一黄河流域,选项D正确;选项A、B是在隋唐之后出现的少数民族,排除;匈奴在南北朝时期并未统一黄河流域,排除C。24、C【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清朝的司法实践中对于皇帝下的旨意,皇帝批准大臣的奏折都可以作为一种定例与法律同样起作用,并且是优先使用,从而说明皇权可以超越法律,即皇权专制色彩浓厚,故选C;A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材料所示律例体系实用性较高,B错误;材料体现的案例如有定例要先使用定例为审案依据,没有定例才适用法律,不能说律例具有随意性,D错误。25、B【答案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1896年清政府创办了近代化的邮政系统,说明当时中国社会近代化趋势明显加强,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B正确;A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早在1881年中国就已经引进了电话,C错误;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D排除。故选B。26、B【答案解析】

材料数据表明,开平矿务局的开办增加了中国本土煤炭的供给,这有力地抵制了洋煤的进口,故选B项;开平矿务局虽然是中国自主采煤的一个例子,但无法改变中国煤业被外国资本控制的事实,故排除A项;C项从材料中体现不出;D项“解决了”的说法与史实不符,另外无法从有限的材料得出该结论。27、D【答案解析】

汉武帝收缴郡国铸币权,且销毁地方私铸的钱币,这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项正确;汉武帝的这些举措有利于商品正常交换,A项错误;货币官铸是加强中央集权,并非是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贯彻,排除B;汉武帝时期并未出现诸侯割据局面,排除C。28、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政府颁布法令增添了国庆、元旦等节日。所以答案选C。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和风气的演变29、A【答案解析】

由材料“要同工农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必定是滔滔滚滚的群众运动”可知,李大钊强调社会主义要和群众运动相结合,故选A;北伐战争发生于1926年,排除B;材料中李大钊只是强调了革命团体应当如何做的问题,没有说明要建立革命政党,排除C;新文化运动在1920年前就已有了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已经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故D项不会是李大钊说这番话的意图,排除。30、B【答案解析】

材料表明孙中山三民主义获得了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这是国共合作的基础,因此这一转变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开展。B正确;材料突显的是民族救国,而不是反帝反封的斗争目标,A排除;不能因为民族精神来救国就得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结论,C排除;材料未体现民族平等的观念,D排除。故选B。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原因:资产阶级内部分化;江浙集团支持袁世凯;袁世凯力量强大;孙中山思想过于超前。(2)看待:拿破仑称帝符合法国民意。论证: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稳定了法国政治;发展了资本主义。(3)原则:坚持唯物史观;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原则;放在时代背景下全面评价。【答案解析】

(1)据材料“资产阶级内部的分野已渐次转化为‘地方性利益集团的畛域’,而江浙集团这一地方势力的崛起,成为袁世凯‘收拾局面’的支持力量。……孙中山与资产阶级的‘隔膜和疏远’、民生主义思想的‘超前发展’”等信息加以归纳即可。(2)第一小问看法,据材料“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等信息可以得出,其做法是顺应民意的。第二小问,结合拿破仑的历史功绩的相关知识加以回答即可。(3)对于判别人物的标准和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得出,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唯物史观;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原则;放在时代背景下全面评价。32、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仅罗列相关史实,没有叙述结构酌情给分。明治维新后,日本就开始向海外扩张。于(1872年日本吞并琉球王国,1879年设立冲绳县。)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次年1月乘机窃取钓鱼岛,4月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勒索白银2.3亿两。之后,日本就向大陆扩张。《马关条约》中,日一度割占辽东半岛,但在俄法德三国干涉下被迫放弃。(日视俄为大陆扩张的主要障碍,大力扩张陆军,准备与俄争霸。)一战爆发后,日借对德宣战之机,进占青岛及山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