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1页
习题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2页
习题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3页
习题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4页
习题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基础组】1.(2022·江苏学业水平测试)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为主流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2.(2022·海南学业水平测试)服饰是一种文化,它具备多元性和发展性。右图是近代经过改良的旗袍。最早与旗袍名称相关的民族是()A.汉族 B.蒙古族C.回族 D.满族3.(2022·温州高一检测)“文革”时期,毛泽东有“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诗句,反映了当时人们喜爱穿()A.西装 B.旗袍 C.军装 D.中山装4.“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5.(2022·成都高一检测)“别墅”在今天仍是人们追求的高档居室建筑,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开始出现,其最初风格特点是() A.中国传统建筑 B.中西合璧C.完全欧化 D.中国创新6.(2022·温州学业水平检测)阅读下列某一时期时人的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文中所说“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指()A.清朝统治初期 B.民国成立后C.新中国成立后 D.改革开放后7.《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载“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以下不属于民国时期婚姻习俗发生变化原因的是()A.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B.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改变C.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D.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8.(2022·济南高一检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家庭观念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男不自专娶,女不自专嫁,必由父母,须媒妁何?远耻防淫佚也。——《白虎通·嫁娶》(东汉班固整理)材料二“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内地妇女之妄想自由……遂相率至沪,父母丈夫不能阻也。”——《适可斋记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材料三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单位:%(1)材料一体现了中国古代怎样的婚姻观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婚姻观念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2)依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妇女的社会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依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的择偶标准发生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提升组】9.(2022·潍坊高一检测)辛亥革命后,一款中西合璧的新式服装开始在中国社会流行,它最有可能是图中的()10.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A.辛亥革命后,中山装的流行B.辛亥革命后,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传播D.辛亥革命后,国人办报再掀高潮11.(2022·西安高一检测)在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如“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等。这主要是因为()A.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B.辛亥革命的进行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五四运动的爆发12.“民国二十六年的一个黄昏,北平的一座四合院里,一位妇人正在烹制面包,做洋葱炒鸡蛋。在准备好晚餐后,她在穿衣镜前,开始端详起丈夫购置的西装。”这段描述中可以体现“中西合璧”风格的是()①西装 ②穿衣镜 ③面包 ④四合院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3.《放足歌》:“玉龄女子哭吞声,哭向床前问慈母。母亲爱儿自孩提,如何缚儿如缚鸡。儿足骨折儿心碎,昼不能行夜不寐。邻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学堂去读书。”这种现象出现于()A.鸦片战争之后 B.洋务运动之后C.戊戌变法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年,贵州一任姓女学生“醉心男女平权,婚姻自由”,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后被逐出家门,甚而遭到官府拘押,但仍不肯屈服,宣称“誓不受男子压制,媒妁结婚之野蛮拘束”。这则材料反映出的民国时期婚姻的特点是()①受西方婚俗的影响 ②主张恋爱自由、婚姻自主③婚礼仪式日趋简化 ④主张男女平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5.某出版社出版了一部反映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实的专著,经专家鉴定其中有一处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你认为下列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鸦片战争后,包括西装在内的“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B.到20世纪上半叶,西装完全取代长袍马褂成为当时的流行服饰C.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不少达官贵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D.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16.历史名人的一举一动往往透露出一个时代的信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蔡元培的三次婚姻第一次婚姻:1889年,迎娶王昭(1900年病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第二次婚姻:1902年,迎娶黄仲玉(1920年病逝);他提出五个条件:不缠足,识字,男不得娶妾、姨太太,若夫先死妻可改嫁,意见不合可离婚;婚礼:开演说会代替闹洞房。第三次婚姻:1923年,迎娶周峻;他再次提出条件:具备一定文化素质,年龄略大,熟谙英文,能成为研究助手;婚礼:蔡元培西装革履,周峻身披白色的婚纱。在婚礼的宴席上,蔡元培向大家讲述了他和周峻的恋爱经过。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男装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服饰西化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婚俗的变迁过程。参考答案1.【解析】选D。本题考查近代服饰变迁。从时间1912年9月看辛亥革命已经完成,成立了中华民国,必然对人们的服装有影响。“西装东装,汉装满装”表面讲的是东西服装,汉满服装,实际上讲的是当时东西思想,新旧思想的并存,中西文化在剧烈的碰撞之中,而这些又对服装产生了深刻影响,因而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对社会的冲击是十分明显的,也就带来了穿着打扮的纷繁复杂。所以选D项。2.【解析】选D。近代旗袍是在清朝满族旗袍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良,故选D。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题干材料中的“文革”“爱武装”,揭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殊时代的服饰特征,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判定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C项。4.【解析】选B。题干中描述的外来食品摆上中国餐桌,是在鸦片战争后,最早可能出现于清朝时期。“番菜”指的是西式菜品,西餐最早进入上海是在清朝时期。5.【解析】选C。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其命名也开始改用“新村”“花园”“别墅”等。6.【解析】选B。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等。结合题干可以看出其含义是穿旗袍和废止缠足,这一事实最有可能发生在戊戌变法时期或以后。7.【解析】选C。注意限制:不属于民国时期,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选C项。8.【解析】第(1)题抓住材料一中的信息“必由父母,须媒妁何”归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婚姻观念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第(2)题抓住材料二“甚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内地妇女之妄想自由……遂相率至沪”及结合小农经济下妇女的耕织来归纳妇女社会观念的变化;影响结合妇女的地位及社会进步等角度归纳;第(3)题注意表格中“家庭出身”“政治面貌”“学历”等随着时间发展所占比重的变化。据此可知由重视家庭出身、政治面貌到更重视学历。原因结合时间信息分为改革开放前和后来思考。答案:(1)观念:听从父母及媒人(或:父母包办婚姻)。基础:小农经济;儒家思想。(2)变化:由在家耕织,到外出打工;由听从父母丈夫之言到要求自由。影响: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有利于妇女的解放;有利于自由平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推动了社会风尚的近代化。(3)变化:由重视家庭出身、政治面貌到更重视学历。原因:改革开放前,在国家建设中,重视政治生活(或:以阶级斗争为纲);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知识分子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9.【解析】选C。以上各图服装分别是长袍马褂、旗袍、中山装和西服。长袍马褂是男子的传统服饰;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旗袍是女性传统服饰,本题应选C项,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了中山装,此后大为流行。10.【解析】选B。材料主要说明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的影响表现在剪辫易服的推行中。【规律方法】因果型选择题的特点及解法特点: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目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解法:首先要正确理解常用概念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从性质、作用、方向层次等方面来把握和理解这些概念,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题干与备选项之间谁是因,谁是果,并与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的不同之处。其次要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变式备选】服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的变迁。例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时期孝文帝“更姓易服”,唐女装“袒露”与宋女装“清雅”,民国时期“中山装”流行。从以上案例可以归纳出服饰变化趋向与特点。以下表述最恰当的是()A.表明人们的等级观念日趋淡薄B.受时代、观念、文化交流影响C.反映不同阶层和职业贵贱有别D.民族交流是服饰变化的根本原因【解析】选B。本题从不同时代叙述了服饰演变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服饰的发展是不同时代、思想观念及不同文化的产物。11.【解析】选B。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在当时的上海,许多商家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1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中西合璧”的意思是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的合理成分,西装、面包都是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而形成的,②④不符合题目要求。13.【解析】选D。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由材料中关键信息“邻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学堂去读书”等可以看出,该现象出现于辛亥革命之后。14.【解析】选D。本材料未涉及婚礼仪式问题,只是涉及婚姻自主,反对父母包办婚姻,主张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及男女平等问题。故排除含③的选项。选D。15.【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社会生活变化历史特征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C、D三项符合史实和历史特征,只有B项的表述过于绝对,有悖史实,故选B。16.【解析】本题考查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