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郑观应说:“惟东、西国例,公司虽官助厚资而成,亦无官督、商办之例。”麦孟华说:“中国公司,以官督办,事权号令,皆出其手,任意吞蚀,莫敢谁何……良法美意,以官督而悉败矣”。这反映A.洋务企业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B.民族资本发展环境不断改善C.洋务企业经营体制存在缺陷 D.政策转型推动民族工业进步2.鸦片战争后,以魏源为代表的敏锐的思想家们一面批判为“天朝”依旧作论证的宋学和对国计民生无用的汉学,一面揭起了新学风的旗帜,他们用新奇的目光审视外域世界,写成了一部部介绍外域史地、风土人情的著作,如萧令裕的《记英吉利》、林则徐的《四洲志》等。这种现象()A.反映国人学习西方的迫切要求 B.直接引发了中国近代化运动C.冲击了中国传统思想观念 D.揭露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3.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毛泽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建设三线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地区。“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这一战略旨在A.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 B.增强我国的国防能力C.推进落后地区的发展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马丁路德宣称,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种主张在当时的主要进步意义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C.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5.宋人孟元老根据自身经历撰写的《东京梦华录》,记述了汴京城市面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等。后人在研究宋史时,除官修史书外,还重视对此类书籍的利用。这说明A.私人著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原本面目B.区分官修史书与私人著述是研究历史的前提C.亲历者见闻形成的私人著述最接近历史真相D.官修史书可以弥补私人著述视角单一的缺陷6.1780年,英国学者们“不再回避肮脏和臭气冲天的作坊,也不再为工人的头脑简单而鄙视他们……是去访问他们的作坊,与他们讨论如何改进和采用何种方法改进他们的工作”。这反映了A.科学家具有吃苦耐劳精神 B.科学技术逐步与工业相结合C.工业化带来生态环境恶化 D.工人运动推动工作条件改善7.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这两人一样富足,一个拥有大量白银和黄金,盛产麦子的田地及骡马,另一个只拥有这样一些东西:健壮的胃口,腰背和腿脚,这些才是世人的财富。尽管有比这些更多的钱财也带不进冥土,没有任何赎金能让人逃避死亡和重病,逃过那越来越近的老年之苦。”据此可知,梭伦A.反对奴隶制度 B.具有人文精神 C.抨击贫富差别 D.主张权利平等8.12-16世纪,欧洲各国先后出现对罗马法进行注释、评论和解释,并将其基本原则和念适用于法律实践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这一热潮的出现A.奠定了西方近现代法治理念的基础 B.缘于罗马法承载着时代需求和价值C.反映了对古罗马文明的继承和创新 D.说明罗马法的司法原则具有斗争性9.“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这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A.分权制衡原则 B.民主原则 C.联邦制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10.《尚书·洪范》载有“帝赐大禹九畴”等内容。汉代学者通常将“帝”视为天帝,将此解释为“天帝赐天命于禹”:宋儒则认为“帝”就是“帝尧”(即“尧”),将此解释为“尧禅王位于禹”的儒家道统典故。这一变化反映出宋儒A.着力构建君主重德文化 B.更加注重张扬历史传统C.特别重视皇权合法传承 D.力图揭示历史本来面目11.下表是《英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市场的地域分布》(单位:%)地区年份1699—17011702—17741804—18061834—18361854—1856欧洲83.645.037.336.328.9美国、加拿大和西印度群岛13.346.949.434.728.1非洲、近东、亚洲、澳洲和拉美3.18.113.329.043.0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英国逐渐失去了工业垄断的地位B.国际工业品市场的竞争尚不激烈C.殖民地对英国经济发展作用重大D.欧洲不再是英国出口的主要市场12.中国古代的治世或盛世通常以皇帝年号命名,下列概念不符合这一规则的是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官吏队伍极度混乱,腐败现象十分严重。1912年7月,法制局在《文官惩戒法及文官惩戒委员会编制法草案理由》中说:“官吏与国家原为特别权力服从关系,故官吏违反其服务义务时,国家本其权力特别,或斤责之以戒其将来,或罢融之以使他官吏知做。“1913年,熊希龄担任国务总理后,即向袁世凯提出在中央设立高等惩戒委员会的建议,袁世凯根据熊希龄的建议开始着手文官惩戒制度的创设。随后,各项惩戒法规相继出台,主要有:《文官惩戒法草案》《文官惩戒委员会编制法草案》《文官惩戒委员会编制令》和《文官惩戒条例》。这些法令法规的颁布,对文官惩戒的机构、人员、处分和程序等方面都作了相应的规定,使文官惩戒做到了有法可依,惩戒制度逐步确立。——摘编自陈广华《北洋政府时期文官惩戒制度探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洋政府创设文官惩戒制度的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洋政府创设文官惩戒制度的意义。14.(20分)材料战国初期,韩国“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群臣吏民无所适从,导致国力贫弱。公元前355年,韩昭王任用申不害为相,实行改革。申不害相韩19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帮助韩昭侯推行“法”治、“术”治,使韩国君主专制得到加强,国内政局得到稳定,贵族特权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渐趋富裕,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韩国虽然处于强国的包围之中,却能相安无事,成为与齐、楚、燕、赵、魏、秦并列的战国七雄之一。——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申不害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申不害改革的作用。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答案解析】
“事权号令,皆出其手,任意吞蚀,莫敢谁何”体现的是官办企业存在的经营问题,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排除ABD;2、C【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了解西方,通过著书立作介绍西方,开辟了“睁眼看世界”的新天地,这种开天辟地的思想正是近代开放意识的觉醒,对传统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不能反映国人学习西方的迫切要求;B选项中“直接”的表述错误,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与材料信息不符;D选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3、B【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中“备战、备荒、为人民”信息可知,这一战略将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因此B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是这一战略的主要目的,排除。故选B。4、C【答案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称义的意义,否定了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应该是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故C正确;宗教改革并非废除宗教信仰,故A项中“解放”、B项中“动摇”的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与罗马教皇的权力问题,故D不正确。5、A【答案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后人在研究宋史时,除官修史书外,还重视对“孟元老根据自身经历撰写的《东京梦华录》”此类书籍的利用,这说明私人著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原本面目,A正确;B与材料无关;历史真相要通过多种方式去研究,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私人著述可弥补官修史书的缺陷,D错误。6、B【答案解析】
材料主要体现了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学者改变态度,深入工场作坊,解决工人工作面临的技术问题,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使科学技术逐步与工业生产相结合,故选B;材料反映了学者对工人态度的变化,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生态环境恶化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消极影响,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材料未体现工人运动,排除D。7、B【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梭伦认为真正的富有在于健康,而非金钱,否定金钱万能,关注人本身,体现了人文精神,故B项正确;梭伦并不反对奴隶制度,排除A项;题干未抨击贫富差别,排除C项;材料中未体现权利平等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B。8、B【答案解析】
12-16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萌生、兴起和扩张的时期,此时对罗马法的注释、评论、解释和适用于法律实践,是为了从罗马法中寻找适应当时时代需要的法律观念和内容,说明罗马法承担了时代的需求和价值,故选B;这一热潮和西方近现代法治理念基础的奠定无关,排除A;这一热潮是基于罗马法的创新,并不是继承古罗马文明,排除C;D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答案点睛】9、A【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美国三权分立政体的有关知识点。美国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材料正反映了总统和议会间“分权制衡原则”,故选A。BCD项材料均未体现。考点:美国政治体制点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在各机构之间、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实行相互的制衡。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英国、法国、德国确立的政体和通过的法律性文件也需要掌握10、A【答案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在儒家的典故中,禅让的标准是德行,宋儒强调禅让实则是强调君主德行的重要,此即宋儒道统论的观点,故选A项;汉代学者和宋儒都是从《尚书》中寻找依据,只是解释不同而已,故B项错误;C项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据材料可知,尧禅位于禹,是儒家建构的一种典故,并不一定更加客观,排除D项。11、C【答案解析】
从表格中的数据变化来看,英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到欧洲以外地区的比例越来越大,增速明显,说明英国越来越依赖于殖民地市场来销售工业品,即殖民地对英国经济发展作用重大。故答案为C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确立了英国的工业垄断地位,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国际市场的竞争状况,排除B项;欧洲仍然占有较大份额,排除D项。【答案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并联系所学英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扩张情况,比例的变化说明英国越来越依赖于欧洲以外的市场,而这些地方大多是英国的殖民地,据此确定答案。12、A【答案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文景之治”中的“文景”属于皇帝的谥号而非皇帝年号,故A项符合题意;“贞观之治”中的“贞观”属于唐太宗时期的年号,“开元盛世”中的“开元”属于唐玄宗时期的年号,“康乾盛世”中的“康乾”属于康熙帝、乾隆帝时期的年号,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目的:扭转民国初期吏治状况;加强对官吏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保证官僚机器的正常运转。(2)意义:有利于防止官吏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助于提高官吏队伍的廉洁性;推动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现代化;为后世提供了借鉴。【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官吏队伍极度混乱,腐败现象十分严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扭转民国初期官吏队伍混乱、腐败严重的状况,加强对官吏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从而保证官僚机器的正常运转。(2)依据材料“《文官惩戒法草案》《文官惩戒委员会编制法草案》《文官惩戒委员会编制令》和《文官惩戒条例》”“使文官惩戒做到了有法可依,惩戒制度逐步确立”,结合所学可知,北洋政府创设文官惩戒制度主要为扭转民国初期吏治状况,加强对官吏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这有利于一定程度上防止官吏的违法失职行为,规范官员执政,提高官吏队伍的廉洁性;北洋政府创设文官惩戒制度规范官员执政行为的同时推动中国政治制度的现代化,为后世提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