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成果的教学质量论文(共2篇)_第1页
物理化学成果的教学质量论文(共2篇)_第2页
物理化学成果的教学质量论文(共2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化学成果的教学质量论文〔共2篇〕第1篇:改良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认识物理化学结果是我院化学教育、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及化学工程与工艺四个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其内容重要是运用物理和数学有关理论和方法进一步研究物理化学运动形式的普遍规律。物理化学实验是物理化学教学中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络实际,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环节。但它牵涉面广,如牵涉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及分析化学实验中的一些主要仪器的正确操作,还具有“公式多,概念多,公式的使用条件冗杂〞,同时有些物理化学实验得到的数据较多,学生处理困难。[1,2]因而有些学生对物理化学实验产生了畏难情绪,影响了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自己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积累的经历体验,谈谈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感受和领会。一、课前预备工作要想让实验课正常进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和学生都要作出努力。首先,物理化学教研室最好进行集体备课,让有经历体验的老师讲解实验步骤,实验操作中应该留意的事项,以及学生中易出现的问题。讲解结束后,全体老师共同制订出最佳实验方案。然后老师根据制订出的最佳实验方案亲身动手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加强实验前预习是顺利做好实验的前提条件之一。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需认真预习,填写预习报告,牵涉溶液配制时,要求学生提早做好计算。学生在预习经过中会发现一些问题,以便在实验课上解决,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考虑的能力,调动学生的自立性和创造性。二、绿色物理化学实验随着科技水平生产力的提升,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急剧增加,由此带来了史无前例的严峻的环境问题,保卫人类的家园成为人类社会的共鸣。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开设物理化学实验的专业急剧增加,化学实验带来的环境污染已不容忽视。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卫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尽可能地开展微型实验,避免污染;对于污染大、危险性大的实验能够采取计算机进行模仿,到达让学生好像身临其境的效果;留意废气、废水及废渣的处理。三、数据处理物理化学实验数据处理大多比较繁琐,几乎每个实验都需要作图。如碳钢极化曲线的测定,假如用坐标纸处理则比较繁琐且误差较大,能够让学生通过Excel、Origin等软件完成。这样能够使实验数据的处理变得简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实验老师要指点学生学习这些软件,提升学生处理数据及作图能力。四、科研在教学中的作用高校教学不仅要教授知识,文明,还担负着培养学生探求新知能力的任务。因而,高校教学经过自己就包含教学与科研两种因素,两者是严密结合在一起的。基于这种共鸣,我们尝试采取将老师的科研课题与物理化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在讲解〔磁化率的测定〕这个实验时,能够讲解磁性产生的原因,怎样寻找高性能磁性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在讲解燃烧热时,老师能够根据自己的科研课题,指点学生测定生活中垃圾的燃烧热。这样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同时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科研最新动态及国际前沿热门,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五、结束语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结果。首先,帮助学生克制了畏难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学生由被动做实验变为自动做实验。今后我们要加大改革力度,充足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学的目的。第2篇:引入前沿结果提升物理化学课教学质量物理化学课程作为一门化工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既承当着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课程的知识上升到更高层次理论条理的责任,也饰演着承当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等课程的理论基础的角色[1]。另一方面,物理化学作为一门研究化学体系中物质构造和变化基本规律的学科,从20以来,通过量子力学和现代物理方法,在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构造化学和电化学等领域获得了大量令人兴奋的科研结果,加上物理化学和其他学科的穿插和浸透,驱动了许多新颖的,如生命、材料、能源和环境等前沿研究领域[2-4]。本文将以大庆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化工专业本科生教学为例,从物理化学前沿结果的获取、前沿结果的引入在提升老师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等方面的作用,就引入物理化学前沿结果对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行初步的讨论。一获取前沿结果的方式1教学科研相结合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进步,学科之间的不断融合与穿插,物理化学的研究结果也早已实现了在电子-原子-分子水平上去探寻求索物质的性能和演化规律[3]。前沿的最新结果日新月异,全面把握前沿结果似乎不太可能,但是初步的了解还是能够做到的,最好的途径就是老师本身的科学研究。缺少科研的教学没有底蕴,缺少教学的科研不够全面。只要将教学和科研严密结合,既传递知识,又探寻求索、创新知识,教学相长,能力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和科研的高效发展。在科研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在不断地总结前人的结果,发现未解决的问题,寻找新的方法,提出新的观点,获得新的结果。这些经过无时无刻不与科研最新的动态紧紧相连。因而,教研相结合不仅仅是获取前沿结果的最佳途径,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手段。2其他途径物理化学是从属于化学的二级学科,个人研究方向更是物理化学中的“三级学科〞。因而,仅通过个人科研工作还很难全面把握物理化学的前沿结果。想要获取这些结果,就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国家天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定期的学科前沿总结以及获批项目的研究方向为物理化学的前沿结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导向;再者,物理化学杂志跨越120种,其中以美国、中国、英国、德国、荷兰等国为主的化学会承办的各种主流学术杂志如: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A/B/C〔简称JPC〕,JournalofChemicalPhysics〔简称JCP〕等发表了大量的学术结果。根据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对1999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所有杂志发表论文和引用数目的统计结果显示,JPC系列杂志发表论文44724篇,被引用586924次〔在所有杂志中排名第10,化学类排名第2〕,JCP杂志发表文章25071篇,被引用376662次〔在世界所有杂志中排名第20〕[4]。可见这些学术杂志和期刊上刊载的结果很好地反映了物理化学学科发展的水平和深度。除此之外,国内外定期举办的化学会议为物理化学最近获得的结果和将来瞻望提供了很好的总结;当然,国内外主要的物理化学实验室、课题组的结果也为了解物理化学的前沿结果提供了很好的启发。二结合前沿结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1合理引入前沿结果物理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大体分为: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量子化学和统计力学。大多数老师头脑中都存在一种“基础课程的内容是经典的知识,不存在更新的理由〞的思维定势。因而,老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获取相关的前沿结果,简单而且清楚明晰地介绍结果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络。以量子化学为例,自1900年,从普朗克提出辐射量子假说开始,通过爱因斯坦、狄拉克、海森堡等人被建设成了一门物理化学的主要的分支学科。课程内容的讲述也基本局限于这些经典内容。实际上,量子化学作为强大的理论工具,能够很好地帮助人们认识微观世界。199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位卓著的量子化学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沃尔特·科恩〔〕和美国西北大学的约翰·波普尔〔〕,以奖励他们在密度泛函理论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方面的奉献。这是对量子化学在科学界地位的充足肯定。然而,在教学材料中,对于这些前沿结果的介绍和应用却是难得一见,显然是不适宜的。在这里,老师能够用简单的氢气分子或甲醛等简单分子为例,介绍求解薛定谔方程的原理,进而得出微观构造中的能量、构造参数等简单信息。这样既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用处有所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会使学生陷于繁琐的公式推导。2经典内容和前沿结果相辅相成物理化学家Atkins早在1987年就指出,“传统的物理化学已经处于革命的前夜,由于化学家终于能够关注真实而且高度复杂的体系了,新课程必需反映这个宏大的变化,计算机正在开始改变我们的思维以及教学的方式〞[5-6]。经典的教学内容相比于前沿的结果似乎略显陈腐,而且在遭到考研、课时量减少、和无机化学、大学物理等课程存在反复内容等因素的影响下,各类高校都在精简物理化学经典内容的比重,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但在精简经过中,老师应该留意到,经典内容是物理化学学科的根基,也是前沿进展的基石。在讲述这些经典内容时,一定要把握住经典内容的核心所在,让学生能够捉住主线,不要仅关注前沿,而忽略基础。以热力学三大定律为例,其核心所在就是怎样使用这三大定律去判定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以及能量转换的问题。这部分内容在无机化学中已经有过简单的介绍,因而,老师完全能够让学生进行预习,在课堂讲解的同时,引入前沿结果。例如,引入线性和非线性非平衡态的热力学,比照平衡态的热力学,在开放体系中判定系统变化的方向和限度,区分平衡态和耗散构造。但要留意,应仅限于原理和概念的简单介绍,这样既稳固了平衡态热力学,又开拓了学生的眼界,而且不会陷于前人的争辩以及复杂的数学推导。3引入前沿结果要配合教育理念的更新在教学中,前沿高新技术信息的融入,既能够使老师在物理化学的教学时,感到时代感与吸引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其具有愈加明确的学习目的性[7]。然而,机械地介绍前沿结果,往往会占用大量课时,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内容主次不清,知识混乱。因而,引入先进前沿的结果,更需要先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并不是一种“告诉〞和“被告诉〞的事情,而是一个自动和建设的经过[8]。我们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尊敬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首先,改变填鸭式的教学形式,跳出老师的主观误区,即,老师老是以为课时太少,怕学生学得不够多,理解得不够深,考试的成就不够理想等等。这样做的结果很有可能使学生的学习从自动变成被动。因而,老师应当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动地自立学习,自动提出问题,提出知识的前沿应用。其次,提升老师指点作用。老师应当在有限的课时内,合理布置教学内容,适当引入前沿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引导学生探寻求索课程内容,提出个人见解。再者,因材施教。留意优秀学生以及多数学生的鲜明个性,尊敬他们的独特见解,因势利导,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优势,进而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三课堂外延,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受限于课堂教学的时间,经典基础知识和前沿结果之间本末关系的影响,在课堂上不可能大篇幅地讲述科研的结果,课外教学讨论就成为了一个扩大课堂内容、提升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大庆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2010级的学生为例,我们将每一章的最后一次课设置成习题讨论课。在这里之前,老师会将本章的重、难点内容以及相关的前沿热门预先布置,引导学生分组去查找相关资料和文献,进行小组讨论,构成自己的观点,最后带到课堂上进行结果展现,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并将学生的结果纳入最终的成就考核,知足学生的成就感。以相律为例,相律的知识不仅仅是物理化学的主要知识,更是化工原理的主要基础。根据学生人数,我们将学生4-5名分为一个小组。老师事先将石油精炼的内容以及科研结果的查找方法告知学生,经1-2周的预备,让学生构成简单报告,进而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