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史基本线索_第1页
世界近现代史基本线索_第2页
世界近现代史基本线索_第3页
世界近现代史基本线索_第4页
世界近现代史基本线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主要有三条,即: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体系;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与发展;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第一阶段:手工工场时期(14世纪到18世纪中期)14~16世纪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即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经济方面: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地中海沿岸首先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接着,在英国等西欧一些国家也相继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商业活动。商业的发展、利润的驱动,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不但为西欧国家掠取了大量财富,积累了丰富的原始资本,而且还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廉价原料和广阔的市场。思想方面: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新兴的资产阶级意识到,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还必须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思想文化环境,建立自己的政权。于是,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促进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形成,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冲击,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政治方面:在16世纪后半期,发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革命,建立了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荷兰,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17~19世纪初属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制度衰亡和资本主义成长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政治方面:这一趋势是通过两条不同的道路体现出来的。一是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国为代表),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二是封建君主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如彼得一世的改革),加强了封建专制统治,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方面: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把欧洲的启蒙运动推向高潮,资产阶级继续在思想文化领域对封建势力进行猛烈地冲击,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的基础。经济方面: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初阶段,重商主义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经济政策,即使是那些实行封建专制统治的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实现富国强兵,也不得不推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重商主义政策有利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客观上使刚刚兴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受到保护。在这个时期,各国一方面鼓励本国发展工场手工业,刺激出口;另一方面,在海外大肆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赚取丰厚的商业利润。在对外殖民扩张(即国际关系上)的过程中,英国逐渐打败所有竞争对手,在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同时,民族解放运动也开始兴起,但主要集中在美洲,如美国的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的独立革命。第二阶段:蒸汽时代(19世纪初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这一时期突出的特点。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此时对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来说,传统的重商主义不再有保护作用,而且,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了三股进步潮流的兴起,构成了三条基本线索: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第一条线索:自由主义。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增长,资产阶级对封建统治秩序发动了更加猛烈的冲击,希望取得更多的资产阶级民主权利,并要求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改造世界,如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1848年革命和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征服全世界,加紧了对亚、非、拉地区的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客观上也冲击了这些落后地区的传统社会经济体制。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开始初步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宰。在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兴起,各地都陆续发生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或改革,资本主义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站稳了脚跟。第二条线索: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工人运动是工业革命的直接后果。从三大工人起义到巴黎公社,工人登上了政治的舞台,逐步尝试着建立自己的政权。这一阶段工人运动具有以几个特点:自发性、暴力性和以政治斗争为主,这是由当时社会条件决定的。第三条线索:民族主义。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展和掠夺,引发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如亚洲革命风暴。第三阶段: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到1918年一战结束)这一阶段是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19世纪70年代以后,以电气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又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不断通过联合、兼并走向垄断经营,以便获得更多的利润。从此,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阶段,并处于成熟稳定和繁荣的时期。第一条线索是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由于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政治上:资本主义结束革命和改革时期,进入稳定时期,并在全球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体系。其政治道路主要有两条,即英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代议制)道路和沙俄的专制道路。同时垄断资产阶级加强了对政治和经济的干预。国际关系上:随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促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同时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在争夺世界霸权、抢占世界市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曰趋尖锐,在欧洲逐渐形成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为了增强自己的侵略实力,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中的各国军备竞争不断升级,各种矛盾也日益激化,最终于1914年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中,俄国工人阶级武装起来,在俄国这个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环节,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线索是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由于列强忙于一战,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和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得到壮大,他们开始领导本国的反殖民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成为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特点,如出现了“亚洲的觉醒”。第三条线索是社会主义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19世纪后半期,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政党和团体相继成立,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第二国际的成立,列宁主义的产生,促使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和近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文学、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二、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线索世界现代史内容主要有: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其线索可分两个阶段进行梳理。第一阶段: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一条线索: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酝酿着新的战争危机。在经济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入了一个经济繁荣时期,其中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也更加集中,垄断资本日益膨胀,并控制了国家的经济,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政治生活;垄断尽管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它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终于引发了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在政治上:为了解决大危机带来的种种困难,资本主义国家采用了不同的对策,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如意大利、德国、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而美国在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下,放弃了传统的自由主义政策,采取了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措施,并利用政权的力量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进行协调,从宏观上管理、指导社会生产,这种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开始和垄断资本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危机蔓延,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英法等国也采取了与美国类似的政策克服了经济危机,避免走上极端政权的道路。第二条线索:国际关系的新调整。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以牺牲部分弱小民族、战败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利益为代价,重新划分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势力范围。但隐藏在列强间的矛盾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并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战胜国和战败国、帝国主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在大危机的影响下,帝国主义两股潮流法西斯主义和民主国家的绥靖主义终于在一战以来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的作用下酿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中世界各种势力重新组合,形成了法西斯力量和反法西斯力量,并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最终以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取得胜利而告终。同时社会主义也得到了新发展。第三条线索:民族解放运动。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一战中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给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机,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得到壮大;再加上战争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力量和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民族解放运动再次掀起高潮。在大危机的影响下,帝国主义各国为了摆脱危机加紧向外侵略扩张,特别是法西斯国家在亚、非、欧的侵略,激起了该地区人民的强烈反抗。亚洲的中国、欧洲的西班牙和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都进行了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力地打击和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第四条线索:社会主义的发展。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帝国主义的战线,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并克服了国内外的种种干涉,艰难地进行让会主义建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最后建成了社会主义国家,但由于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经济运动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使苏联的经济和政治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各国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高潮,但都失败了。在列宁的倡议下,按民主集中制建立了统一的世界性共产党组织——共产国际,开辟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阶段。在面对法西斯国家侵略的情况下,共产国际要求各国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人民阵线,同时积极组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41年1月的《共同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走在了一起,并结成了同盟并肩作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战后,在欧洲和亚洲等地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终于超出一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社会阵营不断壮大。第二阶段:二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二战后开始的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前两次被称为工业革命),它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一条线索:新的国际关系确立——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战后,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力量都受到严重削弱,而美国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也壮大了自己的政治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取代,形成了美苏共同支配世界的雅尔塔体系。为了取得世界霸权,遏制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实现统治世界的野心,美国于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在欧洲推行冷战政策。而在亚洲则先后进行了两场局部战争(1950~1953年侵略朝鲜的战争和20世纪50年代初到1973年的侵略越南的战争),但都失败了。而在资本主义世界内部,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欧共体”和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美国在政治经济上受到严重挑战,霸主地位动摇。在社会主义内部,由于中国等国坚持走独立自主的道路,而苏联却力图控制,使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同时,由于殖民体系的瓦解,第三世界国家纷纷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控制而赢得独立。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和苏联解体,根本上动摇了二战后所形成的两极均衡体制,促进了世界朝多极化的客观趋势发展。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有: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世界经济格局由美国为主逐渐转变为美国、西欧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同时形成了一系列区域性经济集团,世界经济一体化迅速增长;第三世界的崛起也影响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第二条线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经济上:二战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各国纷纷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指导,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在50年代到70年代出现了迅速增长的“黄金时期”。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并不能使资本主义经济一劳永逸,70年代逐渐为新的矛盾和危机所困扰,如1973年石油危机引发了1973~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滞胀”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摆脱了“滞胀”的阴影,但经济发展速度仍然缓慢。直到90年代,克林顿上台以后,美国经济才又进入良性发展时期。在美国经济的影响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也明显加快。在这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电在发生着变化,西欧国家组成的欧洲共同体和日本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动摇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90年代以来,虽然资本主义各国的具体政策有了很大变化,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各国政府除了对国家经济进行不同程度的宏观管理以外,还更加积极地为本国垄断资本在世界各地抢占市场。在政治上:二战后,为了恢复经济,巩固统治,资本主义各国纷纷进行社会改革,开始向福利社会发展,并对二战中的法西斯国家进行民主改革。以代议制为代表的民主政治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的主流。但由于贫富差距不断拉大,阶级不满情绪也在增长,如美国50年代的“麦卡锡主义”是最典型的事例。同时社会危机不断加深,种族歧视、邪教横行、毒品泛滥、极右势力和恐怖主义等愈演愈烈。在国际关系上:由于“欧共体”和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美国在政治经济上受到严重挑战,霸主地位动摇,这有力地推动着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第三条索: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二战后,社会主义获得了迅速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各国都不同程度地依照苏联模式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提高了国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