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第Ⅱ卷第38题课件_第1页
高考文综第Ⅱ卷第38题课件_第2页
高考文综第Ⅱ卷第38题课件_第3页
高考文综第Ⅱ卷第38题课件_第4页
高考文综第Ⅱ卷第38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市第十五中学刘玮高考文综第II卷第38题研究课武汉市第十五中学刘玮高考文综第II卷试题考查主题考查角度学科分值比经:哲:政09年全国文综卷Ⅰ农业抗旱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6分)2、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分)3、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12分)4、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8分)12:8:1208年全国文综卷Ⅰ粮食生产1、为了防止粮食危机蔓延到我国,造成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14分)2、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我国政府对粮食连续四年增产所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8分)3、结合材料,阐述我国政府着力抓好粮食市场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10分)14:10:807年全国文综卷Ⅰ对外贸易1、根据材料一、二,描述我国制成品进出口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10分)2、针对从材料一、二中所看出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思路(8分)3、运用政治常识中有关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在采取材料三中列举的措施后,既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14分)18:0:1406年全国文综卷Ⅰ可持续发展1、分析图1显示的经济信息(8分)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12分)3、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试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12分)

20:12:0一、近五年文综第38题的设计及特点试题考查主题考查角度学科分值比经:哲:政09年全国文综卷Ⅰ农1、政治学科内综合一般是第38题(06年是第39题),固定为32分。每年考查的主题与当年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或当年突发重大事项紧密相关。通常按照经济、政治、哲学各设一问。但06年无政治小题;07年无哲学小题,但在跨学科综合哲学占20分。2、经济学每年必定考查,且占分值较大,较多从图表入手设问。除08年外,均设2小问。第一问要求从是什么角度分析信息、指出问题;第二问要求从怎么做角度回答解决问题的措施。3、政治学较普遍地从为什么角度考查以政府为主体的国家机关履行的职能、我国的对外政策、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公民的权利等。几点结论:1、政治学科内综合一般是第38题(06年是第39题),固定为4、哲学着重考查学生归纳与演绎能力。较集中考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联系和发展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5、考查涉及的理论知识以教材主干知识为主,有些主干知识反复考查,如国家职能、我国对外政策、价值规律、国家宏观调控、三农问题等。6、近年呈现的新特点:其一,对隐形知识进行挖掘。如08年文综1第三问答案中涉及到政治与经济的关系,05年第四问答案中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表述,这些在现行教材中没有直接呈现,需要教师挖掘教材后提醒学生。其二,强化教材知识整合,突出运用学科思想分析解决问题。如09年文综38题第二问:“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几点结论:4、哲学着重考查学生归纳与演绎能力。较集中考查历史唯物主义观问:1、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3分)

2、根据表1所显示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7分)例题一经济学试题横向:既有总收入又有收入构成(分项收入)分项收入既有绝对数又有相对数(占比)纵向:不同年份各项目的变化问:1、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3分)例题当年考卷中比较常见的答案要点:①从01年到04年,我国农民纯收入不断增长;②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收入等不断增长;③家庭经营纯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等等(都是正确但无效的信息,不得分)思考:这些答案要点能否得分?为什么?怎样才能得分?审读设问: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当年考卷中比较常见的答案要点:问: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把握该设问的要点:

1.分析变化:只进行纵向比较,不进行横向比较

2.分析结构:只进行比重(百分比)比较,不进行绝对值比较参考答案:

在农民收入的构成中,工资性收入比重前三年是上升的,2004年略有回落。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前三年是下降的,2004年有所回升。转移性收入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分析问: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分析

参考答案: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增加农民工务工的机会;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工资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素质自然风险(农产品的品质和数量)发展农业科技市场风险(农产品增产不增收,卖难)实现农业产业化附加值(保鲜、运输、丰产价低等问题)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经济措施2、根据表1所显示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7分)参考答案:农民增收工资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劳动力的使1、经济学试题(1)表格题①表头:是对表格内容的总体概括,要认真把握。②横向:弄清分类项目及各项目之间的关系(如: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对比关系、因果关系等)。③纵向:把握不同项目的变化,特别是存在对比关系的项目之间关系的变化。④注释:重要的补充信息,不可忽视。(2)措施类①弄清学科范围,经济学、哲学、政治学;②明确行为主体,分清国家、企业、劳动者、消费者等;③把握措施指向,如抗旱、粮价、出口、低碳、增收等;④确定知识范围,微观、中观、宏观;⑤善于提取材料信息,关键词、连接词、标点符号等。二、文综第38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1、经济学试题(1)表格题二、文综第38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材料一: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1)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哲学依据。(10分)例题二哲学试题(一)材料一: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加快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级要点,直接表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一关于分配的原则要求源于实践的需要,顺应了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这一要求体现党在实践基础上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深化;这一要求将继续得到实践的检验(6分)。(二、三级要点,不表述原理,直接结合材料进行演绎分析)(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一级要点,直接表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这一要求,对于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4分)。(一级要点结合材料,直接演绎分析)参考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级要点,直接表述(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一关于分配的原则要求(置换“认识”)源于实践的需要,顺应了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置换“实践”)的需要;(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一要求(置换“认识”)体现党在实践基础上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深化;(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这一要求(置换“认识”)将继续得到实践的检验。演绎:概念置换(代入法)(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党的十(3)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试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12分)例题三哲学试题(二)(3)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参考答案:

(3)①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尊重客观规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因为规律具有客观性。(一级要点:方法论+原理)

我们既要尊重经济增长的规律,又要尊重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客观规律。(结合一级要点的演绎分析:代入法)②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规律运用规律的条件。(一级要点:方法论+原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在: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动地认识相关规律,在实践中创造条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结合二、三级要点的演绎分析)参考答案:

材料二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各种资源要素总是要向回报率比较高的区域或领域集中。在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各种资源要素向城市和工业流动具有必然性。但这一流向导致我国出现了城乡二元格局现象。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要求各部门各行业主动服务“三农”,在制定规划、安排项目、增加资金时切实向农村倾斜,大中城市要发挥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以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3)结合材料二,请从哲学角度分析国家作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决策的依据。(8分)例题四哲学试题(三)材料二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各种资源要素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分析国家作出决策的依据主观结果(为什么)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客观原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外因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以人为本,利为民所谋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民利益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统一分析“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主观结果(为什么)我国城乡二元结构

(3)结合材料二,请从哲学角度分析国家作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决策的依据。(8分)

答案:①根据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格局现象,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2分)②我国城乡二元格局是由于资源向城市、工业的过度流动引起的,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是在正确把握事物因果联系基础上的自觉行动。(2分)③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国家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有利于资源要素流向农村,促进农业农村发展。(2分)④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有利于实现广大农民的利益,体现了“以人为本”、利为民所谋的价值追求。(2分)例题四哲学试题

(3)结合材料二,请从哲学角度分析国家作出“推动资源要素(1)基于具体考点(微观知识)的设问,考查演绎思维能力

①一级理论要点直接演绎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②二、三级理论要点不表述原理,直接用材料中的具体信息“置换”理论要点中的相关概念,形成答案要点。(2)基于知识范围(中观、宏观知识)的设问,考查归纳思维能力①遵循事实本身的逻辑;

②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二、文综第38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2.哲学试题(1)基于具体考点(微观知识)的设问,考查演绎思维能力二、文

1、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农民作为权利的主体,享有平等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理应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客体角度,分析必然性)。2、工农联盟是我国政权的阶级基础,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维护农民的利益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客体角度,分析重要性)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党和政府有责任通过相应政策和措施解决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保障农民的健康权益。(呼应设问主体: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分析必然性)归因类例题:用政治常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努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例题五政治学试题1、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

归因类:为什么、理由、依据…第一,从客体角度分析必然性(找原因);

第二,从客体角度分析重要性(找结果);第三,从主体角度分析必然性(找原因);第四,从主体角度分析重要性(找结果);3.政治学试题二、文综第38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归因类:为什么、理由、依据…3.政治学试题二、文综层次分明,要点序列化

——反对不分段落层次的“一块板”

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

——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特别提示:突出关键词,突出得分点)三、文综第38题答案的书写要求层次分明,要点序列化三、文综第38题答案的书写要求谢谢!请多指正!

谢谢!请多指正!

武汉市第十五中学刘玮高考文综第II卷第38题研究课武汉市第十五中学刘玮高考文综第II卷试题考查主题考查角度学科分值比经:哲:政09年全国文综卷Ⅰ农业抗旱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6分)2、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分)3、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12分)4、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8分)12:8:1208年全国文综卷Ⅰ粮食生产1、为了防止粮食危机蔓延到我国,造成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14分)2、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我国政府对粮食连续四年增产所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8分)3、结合材料,阐述我国政府着力抓好粮食市场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10分)14:10:807年全国文综卷Ⅰ对外贸易1、根据材料一、二,描述我国制成品进出口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10分)2、针对从材料一、二中所看出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思路(8分)3、运用政治常识中有关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在采取材料三中列举的措施后,既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14分)18:0:1406年全国文综卷Ⅰ可持续发展1、分析图1显示的经济信息(8分)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12分)3、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试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12分)

20:12:0一、近五年文综第38题的设计及特点试题考查主题考查角度学科分值比经:哲:政09年全国文综卷Ⅰ农1、政治学科内综合一般是第38题(06年是第39题),固定为32分。每年考查的主题与当年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或当年突发重大事项紧密相关。通常按照经济、政治、哲学各设一问。但06年无政治小题;07年无哲学小题,但在跨学科综合哲学占20分。2、经济学每年必定考查,且占分值较大,较多从图表入手设问。除08年外,均设2小问。第一问要求从是什么角度分析信息、指出问题;第二问要求从怎么做角度回答解决问题的措施。3、政治学较普遍地从为什么角度考查以政府为主体的国家机关履行的职能、我国的对外政策、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公民的权利等。几点结论:1、政治学科内综合一般是第38题(06年是第39题),固定为4、哲学着重考查学生归纳与演绎能力。较集中考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联系和发展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5、考查涉及的理论知识以教材主干知识为主,有些主干知识反复考查,如国家职能、我国对外政策、价值规律、国家宏观调控、三农问题等。6、近年呈现的新特点:其一,对隐形知识进行挖掘。如08年文综1第三问答案中涉及到政治与经济的关系,05年第四问答案中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表述,这些在现行教材中没有直接呈现,需要教师挖掘教材后提醒学生。其二,强化教材知识整合,突出运用学科思想分析解决问题。如09年文综38题第二问:“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几点结论:4、哲学着重考查学生归纳与演绎能力。较集中考查历史唯物主义观问:1、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3分)

2、根据表1所显示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7分)例题一经济学试题横向:既有总收入又有收入构成(分项收入)分项收入既有绝对数又有相对数(占比)纵向:不同年份各项目的变化问:1、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3分)例题当年考卷中比较常见的答案要点:①从01年到04年,我国农民纯收入不断增长;②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收入等不断增长;③家庭经营纯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等等(都是正确但无效的信息,不得分)思考:这些答案要点能否得分?为什么?怎样才能得分?审读设问: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当年考卷中比较常见的答案要点:问: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把握该设问的要点:

1.分析变化:只进行纵向比较,不进行横向比较

2.分析结构:只进行比重(百分比)比较,不进行绝对值比较参考答案:

在农民收入的构成中,工资性收入比重前三年是上升的,2004年略有回落。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前三年是下降的,2004年有所回升。转移性收入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分析问: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分析

参考答案: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增加农民工务工的机会;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工资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素质自然风险(农产品的品质和数量)发展农业科技市场风险(农产品增产不增收,卖难)实现农业产业化附加值(保鲜、运输、丰产价低等问题)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经济措施2、根据表1所显示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7分)参考答案:农民增收工资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劳动力的使1、经济学试题(1)表格题①表头:是对表格内容的总体概括,要认真把握。②横向:弄清分类项目及各项目之间的关系(如: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对比关系、因果关系等)。③纵向:把握不同项目的变化,特别是存在对比关系的项目之间关系的变化。④注释:重要的补充信息,不可忽视。(2)措施类①弄清学科范围,经济学、哲学、政治学;②明确行为主体,分清国家、企业、劳动者、消费者等;③把握措施指向,如抗旱、粮价、出口、低碳、增收等;④确定知识范围,微观、中观、宏观;⑤善于提取材料信息,关键词、连接词、标点符号等。二、文综第38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1、经济学试题(1)表格题二、文综第38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材料一: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1)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哲学依据。(10分)例题二哲学试题(一)材料一: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加快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级要点,直接表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一关于分配的原则要求源于实践的需要,顺应了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这一要求体现党在实践基础上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深化;这一要求将继续得到实践的检验(6分)。(二、三级要点,不表述原理,直接结合材料进行演绎分析)(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一级要点,直接表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这一要求,对于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4分)。(一级要点结合材料,直接演绎分析)参考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级要点,直接表述(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一关于分配的原则要求(置换“认识”)源于实践的需要,顺应了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置换“实践”)的需要;(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一要求(置换“认识”)体现党在实践基础上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深化;(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这一要求(置换“认识”)将继续得到实践的检验。演绎:概念置换(代入法)(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党的十(3)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试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12分)例题三哲学试题(二)(3)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参考答案:

(3)①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尊重客观规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因为规律具有客观性。(一级要点:方法论+原理)

我们既要尊重经济增长的规律,又要尊重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客观规律。(结合一级要点的演绎分析:代入法)②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规律运用规律的条件。(一级要点:方法论+原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在: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动地认识相关规律,在实践中创造条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结合二、三级要点的演绎分析)参考答案:

材料二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各种资源要素总是要向回报率比较高的区域或领域集中。在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各种资源要素向城市和工业流动具有必然性。但这一流向导致我国出现了城乡二元格局现象。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要求各部门各行业主动服务“三农”,在制定规划、安排项目、增加资金时切实向农村倾斜,大中城市要发挥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以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3)结合材料二,请从哲学角度分析国家作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决策的依据。(8分)例题四哲学试题(三)材料二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各种资源要素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分析国家作出决策的依据主观结果(为什么)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客观原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外因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以人为本,利为民所谋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民利益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统一分析“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主观结果(为什么)我国城乡二元结构

(3)结合材料二,请从哲学角度分析国家作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决策的依据。(8分)

答案:①根据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格局现象,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2分)②我国城乡二元格局是由于资源向城市、工业的过度流动引起的,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是在正确把握事物因果联系基础上的自觉行动。(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