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6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练习)_第1页
考点06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练习)_第2页
考点06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练习)_第3页
考点06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练习)_第4页
考点06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6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一)1、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2、“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状态或半睡眠状态”。这段引文所揭示的实质是A.中世纪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局限性B.宗教思想对人们意识形态的统治C.科学技术的落后D.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覆灭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学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4、新兴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之初普遍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是A.宗教在当时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B.宗教和神学是当时欧洲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C.宗教具有极大的麻醉性,欧洲人普通信奉天主教D.利用宗教宣传发动和易于组织人们进行反封建斗争5、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其思想核心是A.追求人的快乐是人的权利及社会发展动因B.人有征服自然、建立公正社会的自由权利C.讴歌爱情与美好生活是人类的最高情感D.倡导人文价值观,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6、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美称,主要是这本书①在死神笼罩的黑暗中,打开人们的心灵之窗②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③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反对封建等级观点④以诗歌形式抨击教会丑恶,歌颂现实生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7、下列有关人文主义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②其核心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③实质上反映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积极进取精神④在整个近代历史上它都起着十分革命的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是天生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字,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A.否定教会的作用B.矛头直指封建等级制度C.肯定知识的作用D.宣扬了等级制度9、14-16世纪的西欧文学与中国明末清初的文学都体现了反封建、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特征。下列作品能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作品是①《神曲》②《歌集》③《三国演义》④《红楼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春秋战国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都是“人”被发现和重视的时代。二者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体现了新兴阶级的要求B.都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C.都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的必然结果D.都是教会神学长期统治的结果11、16世纪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过:“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A.追求人生自由 B.追求现实幸福 C.反对禁欲主义 D.反对等级观念12、“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最著名的口号是“我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表明A.否定神权强加于普通人的各种虚构的束缚B.用理性将“人性”提高到生活层面进行思索C.人文主义思潮是商品经济发展在当时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D.彼特拉克揭开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序幕13、“文艺复兴是科学家和艺术家的时代,但也是世界探险家和航海家的时代”,其正确的解读是A.发生的时间大体吻合 B.发生的地点大致相同C.所产生的作用完全一致 D.人文主义在起作用14、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相比,中国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潮的鲜明的特点是A.更关注个人的人生价值B.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C.更注重个人的思想解放D.个人价值与民族独立解放相结合15、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发生,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16、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句话的含义是A.教会权力应高于世俗权力B.世俗权力受教皇的委托C.教会权力只受上帝的制约D.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的权力17、官员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知是跟随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这段对话的双方最有可能是A.伏尔泰与法国贵族 B.伽利略与异端裁判所的法官C.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的官员 D.苏格拉底与雅典的大陪审团18、2010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3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19、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的学说,其实质意义在于A.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绝对权威B.确立了“依靠信仰才能得救”的新教义C.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D.为德国宗教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20、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相同点有①都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出现的②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③都反对宗教信仰④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考点6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二)1、启蒙运动是西方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它的发生是由于西欧①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②思想解放运动的不断深入③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④人文主义的复苏和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人们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称为启蒙思想,对“启蒙思想”这一历史概念最准确的表述是A.对旧制度进行了批判,对新社会提出设想的思想B.批判了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C.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利的制约与平衡3、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与黑暗B.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

C.封建统治陷入全面危机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业已动摇4、《鲁滨逊漂流记》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该小说成为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原因是它反映了A.人文主义者追求人生享乐的精神B.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C.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5、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人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6、有人认为,西方先哲们在人类社会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A.三权分立B.社会契约论C.天赋人权D.人民主权7、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得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8、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D.“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9、伏尔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反映了启蒙思想家A.主张限制王权,保障议会自由B.提倡君主立宪,倡导言论自由C.反对教权主义,倡导信仰自由D.宣扬权利平等,争取政治自由10、伏尔泰关于中国有这样一段评价:“几乎没存丝毫地虚构和奇谈怪论,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代言人。中国人的历史从一开始便写得合乎理性。”伏尔泰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A.倡导君主立宪制 B.理性地反对封建神权C.反对君主专制 D.贬低古希腊和古埃及文化11、伏尔泰在其著作《天真汉》中借主人公天真汉之口说“我每天都发觉,那本书(指《圣经》)里不让人做的事,大家不知做了多少,让人做的,却一件也不做。”其用意主要是A.号召人们粉碎教会邪恶势力B.告诫人们不要相信《圣经》C.告诉人们不要信仰上帝D.引导人们按照《圣经》的要求去做12、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A.康德B.孟德斯鸠C.伏尔泰D.卢梭13、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政治自由是通过三权的某种分立而实现的。”在当时他的直接目的是A.实现权利平等B.推翻君主制度C.避免暴君专横D.反对教会干政14、运动不仅对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广泛的影响,而且也极大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下列思想家的思想对20世纪初期中国民主政体的建立影响最大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5、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C.三权分立说 D.天赋人权说16、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D.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17、卢梭的理想社会是“既没有乞丐。也没有富豪”,“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得足以购买另一个人,也没有一个公民穷得不得不出卖自身”。这实质上反映了他主张A.经济平等B.消灭私产C.主权在民D.社会契约18、我们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