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治理、社会治理、全球治理是近些年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潮和理论,其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十分复杂,包括经济全球化冲击下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世界范围内“结社革命”的兴起,以及新管理主义思潮的影响等。在治理理论的影响下,作为城市和乡村的基层的社区的治理话题,也提上了议程。目前中国城乡社区的管理与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在经历的过程一样,正处于由社会控制向社区治理的历史性转变中,但由于中国历史和现实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和运行机制的独特性,中国城乡社区治理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问题又独具特点,这是社区治理各行为主体必须认识清楚和认真对待的。当我们致力于社区治理这一新的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探索时,别国和中国过去实践所依据的理论概念,如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社区工作等,有重要的比较和参考价值。治理、社会治理、全球治理是近些年产生和发展1本章的重点
对治理理论的出现背景、概念含义、从治理理论到社区治理理论的过渡,以及与其相关的理论范畴,进行总体的介绍。本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治理理论的产生背景;掌握治理理论的含义及其与统治概念的区别;重点掌握社区治理理论的含义、社区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与社区治理相关的范畴。本章的重点对治理理论的出现背景、概念含义2第一节治理理论概述一、治理理论的提出及其含义(一)治理理论的提出治理一词原意主要指控制、指导或操纵在英语国家中指的是在特定范围内行使权威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治理理论的研究热潮有三个方面的表现:1、一些国际性组织纷纷以“治理”为中心议题发表报告2、以推进治理为目标的国际性组织和刊物相继问世3、大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治理”理论进行阐释第一节治理理论概述一、治理理论的提出及其含义3(二)治理理论的含义1、关于治理概念的种种定义不同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术背景出发必然产生有所差异的理解,代表人物有:奥利弗《治理机制》、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詹姆斯《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和《21世纪的治理》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颇具代表性和权威性:个人与公私机构管理其自身事务的各种不同方式之总和;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二)治理理论的含义42、关于治理概念的不同用法(1)作为最小国家的治理(2)作为公司治理的治理(3)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4)作为“善治”的治理(5)作为社会—控制论系统的治理(6)作为自组织网络的治理2、关于治理概念的不同用法53、关于治理理论的含义(1)在主体上,超越企业治理的局限,也突破一国治理的范围(2)在基础上,超越国家权力中心论,对内不再享有唯一的、独占性的统治权威;对外国家主权或自主性观念受到各类超国家体制概念的挑战和削弱(3)在方式上,既实行正式的强制管理,又有行为体之间的协商;既采取正统的法规制度,又要自愿接受并享有共同利益的非正式的约束(4)在目的上,各行为体在互信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协调,合作,化解矛盾,维持秩序,最终实现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3、关于治理理论的含义64、关于治理理论的主要论点代表人物:格里.斯托克(1)治理是指出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一套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2)治理明确指出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答的过程中存在的界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之点。(3)治理理论明确肯定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4)治理之行为者最终将形成一个自主自治的网络。(5)治理理论认定: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在于政府的权力,不在于这个政府下命令或运用其权威4、关于治理理论的主要论点7二、“治理”与“统治”概念的本质区别1、相同点:作为一种政治管理过程,也像政府统治一样需要权威和权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2、本质区别:主体不尽相同:社会公共机构;强调多元性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自上而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互动管理过程管理的范围不同:以领土为界的民族国家;可以是特定的领土界限内的民族国家,也可以是超越国家领土界限的国际领域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主要源自政府的法规命令;主要源于公民的认同和共识二、“治理”与“统治”概念的本质区别8三、善治及其基本要素(一)关于治理失败的讨论1、市场失灵:指的是仅运用市场的手段(如竞争、效率等),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即无法达到经济学中的帕雷托最优。2、国家(政府)失灵:指的是仅仅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如计划、命令等),也无法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3、格里.斯托克的观点p44
鲍勃.杰索普的观点三、善治及其基本要素9(二)善治及其基本要素1、善治的定义: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2、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3、法国学者玛丽提出善治或有效治理的四个要素p454、中国学者俞可平提出善治的十个要素:P45
合法性、法治、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有效、参与、稳定、廉洁、公正(二)善治及其基本要素10第二节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一、全球化时代人类政治生活的变化迹象(一)全球化及其分类1、定义:全球化是指多大陆之间形成的相互依存网络构成的一种世界状态。2、分类:经济全球性军事全球性环境全球性社会和文化全球性政治全球性法律全球性第二节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一、全球化时代人类政治生活的变化迹11(二)经济全球化
1、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
2、定义:主要是指商品、资金、信息、人员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以合理配置。3、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两大推动力:(1)私营领域中运输、通讯成本降低(2)公共领域内限制贸易、投资的政策障碍的减少
全球化就是时空压缩,全球化使得人类社会成为一个即时互动的社会。(二)经济全球化12(三)全球化影响下的人类政治生活变迁1、民族国家的基本要素:领土、主权、人民2、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国家的形象和观念受到了严重的打击:(1)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领土要素提出了严重挑战(2)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主权要素提出了严重挑战(3)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的公民观和种族观提出了挑战(三)全球化影响下的人类政治生活变迁13二、世界范围的“结社革命”1、治理与民间社会(或公民社会、非政府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1)治理的推进有利于民间社会的培育和发展(2)民间社会的发育成长也有利于“建立一个多元的制度结构”,促进责任性、透明度以及参与等治理要素的发育成长。2、“全球性结社革命”概况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东欧和前苏联二、世界范围的“结社革命”143、“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发生原因总结为四个“危机”和两次“革命”(1)四个危机:现代福利国家的危机,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危机“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危机世界性的环境危机(2)两次革命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发生的全球性的可观的经济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期间发生的通讯革命3、“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发生原因15三、新管理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其影响(一)新管理主义思潮的兴起
1、传统农业和小手工业时代、工业革命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新管理主义
2、新泰勒主义泰勒是最早的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首要代表人物,主要形式有四个方面:政府业务合同出租鼓励私人资本投资到原由政府投资的公共服务领域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伙伴关系公共服务的社区化三、新管理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其影响16(二)新管理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政府改革1、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向分权、放权的管理体制转变2、政府职能定位于“掌舵”而不是“划桨”3、公共事务从“官营”、“公营”变为“民营”、“私营”P59(措施有2种)4、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部门5、由重视投入转向注重结果和产生6、利用社区资源实现公共利益目标P60(措施有3种)7、规定明确的服务标准和公众享有的权利(二)新管理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政府改革17第三节社区治理理论及其背景一、社区治理的含义(一)国内有关治理与社区治理的研究概况代表人物:俞可平、吴锦良p61(二)社区治理的含义1、定义:是指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活动或管理机制。2、社区治理概念包括的基层含义:社区治理的行为主体构成多元化、多样性目标除了完成特定的、具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之外,更看重社区基本要素的教育行为指向是社区中的公共事务,它是一个关系社区成员切身利益的范围广阔的领域权力运行的方向是一种多向度的、上下互动的过程第三节社区治理理论及其背景一、社区治理的含义18二、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的转变(一)传统社区管理模式及其特征身份制、单位制、行政制特征:以单位制度为主体、以街居制度为辅助,以社会控制为目标,以管理的单向性、行政导向为主要特征核心:以管理范围和内容的全能性为和核心加重二、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的转变19(二)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转变的必然1、单位体制弱化使得单位的社会职能外溢2、城市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单位体制外的社会空间日益扩大3、居民的社区性公共需求、邻里关照和互助需求,以及社区共同利益聚合与表达的需求日益增长4、政府机构改革与城市管理任务(二)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转变的必然20(三)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转变的迹象1、社区服务活动大力开展2、社区志愿活动蓬勃兴起3、社区民主选举走上轨道4、自治型社区的建设进入摸索阶段5、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取得进展(三)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转变的迹象21第四节与社区治理相关的范畴一、社区发展1、F.发林顿在1915年出版的《社会发展:将小城镇建成更适合生活和经营的地方》首次使用了社区发展这一概念2、运动论、工作方案论、方法论、过程论的相关观点和理论P68
方法论的定义: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组织和教育社区成员积极参与改善生活,从而促进社区进步的方法3、联合国引导了“社区发展”,使其成为全球性的概念和课题第四节与社区治理相关的范畴一、社区发展22二、社区建设(一)社区建设任务的提出过程
1991年5月民政部提出-----1998年7月民政部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1999年社区建设进入实验示范阶段-----2000年1月社区建设进入全面推进的新的发展阶段二、社区建设23(二)社区建设的含义与要点1、定义: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2、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3、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4、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P70(二)社区建设的含义与要点24三、社区组织(一)社区组织的不同含义和分类1、名词意义上的解释是指社会组织在社区中的表现形式2、动词意义上的解释为动员、发动、策划的意思,有两种理解:工作方法说工作过程说(二)社区组织的内容1、加强社区党建组织建设2、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3、逐步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三、社区组织25四、社区服务特点:福利性、群众性、服务性、互助性、地缘性其中福利性是它的最本质的特点五、社区工作1、定义:是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活动。2、目标:分为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任务目标: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过程目标:促进社区人士的一般能力四、社区服务263、社区工作原则注意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目标因应社区的现有情况来制定计划和步骤尊重社区自决强调居民的自动参与广泛包容性的社区参与民主及理性的社区行动形式4、社区工作的模式地区发展模式社会计划(社会策划)模式社会行动模式3、社区工作原则27
治理、社会治理、全球治理是近些年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潮和理论,其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十分复杂,包括经济全球化冲击下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世界范围内“结社革命”的兴起,以及新管理主义思潮的影响等。在治理理论的影响下,作为城市和乡村的基层的社区的治理话题,也提上了议程。目前中国城乡社区的管理与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在经历的过程一样,正处于由社会控制向社区治理的历史性转变中,但由于中国历史和现实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和运行机制的独特性,中国城乡社区治理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问题又独具特点,这是社区治理各行为主体必须认识清楚和认真对待的。当我们致力于社区治理这一新的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探索时,别国和中国过去实践所依据的理论概念,如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社区工作等,有重要的比较和参考价值。治理、社会治理、全球治理是近些年产生和发展28本章的重点
对治理理论的出现背景、概念含义、从治理理论到社区治理理论的过渡,以及与其相关的理论范畴,进行总体的介绍。本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治理理论的产生背景;掌握治理理论的含义及其与统治概念的区别;重点掌握社区治理理论的含义、社区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与社区治理相关的范畴。本章的重点对治理理论的出现背景、概念含义29第一节治理理论概述一、治理理论的提出及其含义(一)治理理论的提出治理一词原意主要指控制、指导或操纵在英语国家中指的是在特定范围内行使权威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治理理论的研究热潮有三个方面的表现:1、一些国际性组织纷纷以“治理”为中心议题发表报告2、以推进治理为目标的国际性组织和刊物相继问世3、大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治理”理论进行阐释第一节治理理论概述一、治理理论的提出及其含义30(二)治理理论的含义1、关于治理概念的种种定义不同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术背景出发必然产生有所差异的理解,代表人物有:奥利弗《治理机制》、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詹姆斯《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和《21世纪的治理》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颇具代表性和权威性:个人与公私机构管理其自身事务的各种不同方式之总和;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二)治理理论的含义312、关于治理概念的不同用法(1)作为最小国家的治理(2)作为公司治理的治理(3)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4)作为“善治”的治理(5)作为社会—控制论系统的治理(6)作为自组织网络的治理2、关于治理概念的不同用法323、关于治理理论的含义(1)在主体上,超越企业治理的局限,也突破一国治理的范围(2)在基础上,超越国家权力中心论,对内不再享有唯一的、独占性的统治权威;对外国家主权或自主性观念受到各类超国家体制概念的挑战和削弱(3)在方式上,既实行正式的强制管理,又有行为体之间的协商;既采取正统的法规制度,又要自愿接受并享有共同利益的非正式的约束(4)在目的上,各行为体在互信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协调,合作,化解矛盾,维持秩序,最终实现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3、关于治理理论的含义334、关于治理理论的主要论点代表人物:格里.斯托克(1)治理是指出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一套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2)治理明确指出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答的过程中存在的界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之点。(3)治理理论明确肯定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4)治理之行为者最终将形成一个自主自治的网络。(5)治理理论认定: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在于政府的权力,不在于这个政府下命令或运用其权威4、关于治理理论的主要论点34二、“治理”与“统治”概念的本质区别1、相同点:作为一种政治管理过程,也像政府统治一样需要权威和权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2、本质区别:主体不尽相同:社会公共机构;强调多元性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自上而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互动管理过程管理的范围不同:以领土为界的民族国家;可以是特定的领土界限内的民族国家,也可以是超越国家领土界限的国际领域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主要源自政府的法规命令;主要源于公民的认同和共识二、“治理”与“统治”概念的本质区别35三、善治及其基本要素(一)关于治理失败的讨论1、市场失灵:指的是仅运用市场的手段(如竞争、效率等),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即无法达到经济学中的帕雷托最优。2、国家(政府)失灵:指的是仅仅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如计划、命令等),也无法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3、格里.斯托克的观点p44
鲍勃.杰索普的观点三、善治及其基本要素36(二)善治及其基本要素1、善治的定义: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2、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3、法国学者玛丽提出善治或有效治理的四个要素p454、中国学者俞可平提出善治的十个要素:P45
合法性、法治、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有效、参与、稳定、廉洁、公正(二)善治及其基本要素37第二节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一、全球化时代人类政治生活的变化迹象(一)全球化及其分类1、定义:全球化是指多大陆之间形成的相互依存网络构成的一种世界状态。2、分类:经济全球性军事全球性环境全球性社会和文化全球性政治全球性法律全球性第二节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一、全球化时代人类政治生活的变化迹38(二)经济全球化
1、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
2、定义:主要是指商品、资金、信息、人员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以合理配置。3、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两大推动力:(1)私营领域中运输、通讯成本降低(2)公共领域内限制贸易、投资的政策障碍的减少
全球化就是时空压缩,全球化使得人类社会成为一个即时互动的社会。(二)经济全球化39(三)全球化影响下的人类政治生活变迁1、民族国家的基本要素:领土、主权、人民2、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国家的形象和观念受到了严重的打击:(1)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领土要素提出了严重挑战(2)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主权要素提出了严重挑战(3)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的公民观和种族观提出了挑战(三)全球化影响下的人类政治生活变迁40二、世界范围的“结社革命”1、治理与民间社会(或公民社会、非政府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1)治理的推进有利于民间社会的培育和发展(2)民间社会的发育成长也有利于“建立一个多元的制度结构”,促进责任性、透明度以及参与等治理要素的发育成长。2、“全球性结社革命”概况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东欧和前苏联二、世界范围的“结社革命”413、“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发生原因总结为四个“危机”和两次“革命”(1)四个危机:现代福利国家的危机,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危机“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危机世界性的环境危机(2)两次革命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发生的全球性的可观的经济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期间发生的通讯革命3、“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发生原因42三、新管理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其影响(一)新管理主义思潮的兴起
1、传统农业和小手工业时代、工业革命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新管理主义
2、新泰勒主义泰勒是最早的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首要代表人物,主要形式有四个方面:政府业务合同出租鼓励私人资本投资到原由政府投资的公共服务领域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伙伴关系公共服务的社区化三、新管理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其影响43(二)新管理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政府改革1、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向分权、放权的管理体制转变2、政府职能定位于“掌舵”而不是“划桨”3、公共事务从“官营”、“公营”变为“民营”、“私营”P59(措施有2种)4、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部门5、由重视投入转向注重结果和产生6、利用社区资源实现公共利益目标P60(措施有3种)7、规定明确的服务标准和公众享有的权利(二)新管理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政府改革44第三节社区治理理论及其背景一、社区治理的含义(一)国内有关治理与社区治理的研究概况代表人物:俞可平、吴锦良p61(二)社区治理的含义1、定义:是指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活动或管理机制。2、社区治理概念包括的基层含义:社区治理的行为主体构成多元化、多样性目标除了完成特定的、具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之外,更看重社区基本要素的教育行为指向是社区中的公共事务,它是一个关系社区成员切身利益的范围广阔的领域权力运行的方向是一种多向度的、上下互动的过程第三节社区治理理论及其背景一、社区治理的含义45二、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的转变(一)传统社区管理模式及其特征身份制、单位制、行政制特征:以单位制度为主体、以街居制度为辅助,以社会控制为目标,以管理的单向性、行政导向为主要特征核心:以管理范围和内容的全能性为和核心加重二、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的转变46(二)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转变的必然1、单位体制弱化使得单位的社会职能外溢2、城市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单位体制外的社会空间日益扩大3、居民的社区性公共需求、邻里关照和互助需求,以及社区共同利益聚合与表达的需求日益增长4、政府机构改革与城市管理任务(二)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转变的必然47(三)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转变的迹象1、社区服务活动大力开展2、社区志愿活动蓬勃兴起3、社区民主选举走上轨道4、自治型社区的建设进入摸索阶段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0年中考历史全程复习课件知识3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事故应急演练的策划与实施考核试卷
- 森林资源价值与生态补偿机制考核试卷
- 天然气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煤炭行业的市场竞争与价格趋势考核试卷
- DB11T 809-2011 典当经营场所安全防范技术要求
- 小熊出游课件教学课件
- 雪国课件教学课件
- 兰花培训课件
- 美术职业课件教学课件
- 英语漫谈胶东海洋文化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 环保产品管理规范
- 中医确有专长综述范文(5篇)
- 非小细胞肺癌NCCN指南解读
- EBO管理体系与案例分享
- 拦砂坝施工设计方案
- GB/T 20934-2016钢拉杆
- 教研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复习ppt
- S曲线和技术进化法则TRIZ专题培训课件
- 铜矿普查简报铜矿
- 消防设施定期检查、检测、维修保养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