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_第1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_第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_第3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_第4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资料仅供参考文件编号:2022年4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版本号:A修改号:1页次:1.0审核:批准:发布日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第一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2、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什么3、简述对“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这一论断的理解。4、简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思想。5、如何理解“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二、辨析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3、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首先,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不是抽象的,它是由人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2分)其次,人的本质不是由他所处的某一种社会关系所决定的,而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2分)最后,人的本质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是具体的历史的。(1分)2、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什么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1分)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1分)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1分)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分)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能动的方面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他们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1分)3、简述对“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这一论断的理解。这句话是说旧唯物主义立足于对市民社会的直观,市民社会是指将私人利益关系作为总和的社会。(1分)旧唯物主义以它为基础,用关于个人功利的观点来说明结成政治社会的必要。(1分)新唯物主义不仅承认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且认为人既在国家这个政治共同体中过着社会生活,又在社会关系中生活。(1分)因此,“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1分)其涵义是指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社会,或是一定社会关系所制约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1分)4、简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思想。马克思以未展开的形式第一次将实践作为哲学理论的基本范畴,(1分)提出了新世界观,特别是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基本观点,(1分)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1分)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分)贯穿《提纲》的中心线索是实践观点,它是《提纲》的核心思想和灵魂。(1分)5、如何理解“宗教上的自我异化”“宗教上的自我异化”是指一切宗教都把整个世界分成两部分:一是人们生活其中的人间世俗世界,(1分)一是神灵居住的彼岸世界,(1分)并且认为是彼岸世界或神的世界创造、支配现实的人间世界。(1分)宗教产生之后反过来又压迫人、统治人、凌驾于人之上,这便是一种异化。(1分)宗教的产生既有人们的主观因素也有社会历史根源,即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科学不够发达。(1分)二、辨析题1、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这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的一句话,原句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句话体现了环境和人的相互作用关系,因而是正确的。(2分)一方面环境创造人,人通过实践,使外部环境内化为自我。(或答客体主体化的过程)(2分)另一方面人也创造环境,人通过实践使主体的本质力量外化和客体化,把人的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物化在客观对象上,赋予对象以主体的性质。(或答主体客体化的过程)(2分)在现实中,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改造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统一。(2分)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和对人自身的改造,总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并行发展的。(2分)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句话是马克思在批判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时,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正确观点。(1分)所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指思维的内容与思维所反映对象的关系问题。(1分)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思维能否反映客观对象及如何反映客观对象,这是人的认识能力及获得真理性认识的途径问题;(1分)其二是思维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对象,这是认识的检验标准问题。(1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或是否认思维的内容与思维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关系,或是否认了真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问题和真理的检验问题,因而是错误的。(1分)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而要证明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在人的主观范围内是得并不到证明的,同样,客观事物也不会回答人们的认识是否正确。(1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因为实践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1分)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因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1分)所以,“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或答人们应该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真理性问题。)3、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这是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1分)他认为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这种“类”的意识。这种“类”的本质就是费尔巴哈所说的理性、意志、心。(1分)正是这些“普遍性”潜藏于人的心中,无声无息地把孤立的人类个体“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类”。(1分)这纯粹是从自然的、生物学的角度去理解人的本质。(1分)针对费尔巴哈的错误,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分)这里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有两层涵义:一是现实的人是从事活动的,特别是从事生产劳动的人;(1分)二是总是处在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下从事活动的人。(1分)而“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指人生活其中的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1分)其中,生产关系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只有把人放在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中进行综合考察,才能全面把握人的本质。(1分)社会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因此人的本质也不是凝固不变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1分)第二章《德意志意识形态》一、简答题1、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2、非观念的上层建筑与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区别是什么3、简述人类社会意识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实质。4、简述唯物史观的逻辑出发点。5、为什么“精神”从一开始就受到物质的“纠缠”二、辨析题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就是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2、世界历史就是“绝对精神”或“世界理性”在地面上的自由行进。三、材料分析题1、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人们“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选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请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状况阐明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2、“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费尔巴哈比‘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有很大的优点:他承认人也是‘感性对象’。但是,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德意志意识形态》(1)结合材料概述费尔巴哈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内容。(8分)(2)阐述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评价。(12分)3、“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个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条件是与他们的个性相适应的条件,这些条件对于他们说来不是什么外部的东西;它们是这样一些条件,在这些条件下,生存于一定关系中的一定的个人只能生产自己的物质生活以及与这种物质生活有关的东西,因而它们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而且是由这种自主活动创造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结合材料概述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内容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2)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将实践活动一分为二地理解为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的理论意义。4、“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因为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地而是自然形成的,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关于这种力量的起源和发展趋向,他们一点也不了解;因而他们不再能驾驭这种力量,相反地,这种力量现在却经历着一系列独特的、不仅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和行为反而支配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的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在实践的、现实的世界中,自我异化只有通过其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结合材料概述马克思的异化思想。(12分)(2)对上述材料的主要论点进行分析和评述。(8分)四、论述题1、结合所学过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这两篇文章,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2、论述唯物史观创始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社会决定意识”原理的制定和论证及意义。3、结合《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论述马克思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思想。4、结合《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的个人”的阐述。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①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1分)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分)②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同直观唯物主义(唯心史观)的重要分水岭,(1分)离开实践的观点,就会背离辩证唯物主义,重新陷入直观唯物主义的泥沼。(1分)③在唯物史观体系中,“实践”观点作为一个基本范畴,是理解整个体系和各个范畴的重要基础。(1分)2、非观念的上层建筑与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区别是什么①非观念的上层建筑具有物质外壳,或要通过物质性的设施来发挥作用,(1分)观念的上层建筑则可以不通过物质性设施就发挥作用。(1分)②虽然二者都根源于经济基础,又都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但非观念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比较直接的,观念的上层建筑是比较间接的。(1分)③非观念的上层建筑离经济基础较近,同经济基础联系较密切,往往随经济基础的产生而产生,随经济基础的消灭而消灭,(1分)观念的上层建筑则离经济基础较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一定的历史继承性。(1分)3、简述人类社会意识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实质。“纯粹动物式的意识”;(1分)“对现存实践的意识”;(1分)系统化、理论化的意识。(1分)不管是哪种意识形式,都不能仅仅理解为人脑自生的产物,而应当理解为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实际生活过程的反映。(1分)凡是意识,实质上都是“社会意识”。(1分)4、简述唯物史观的逻辑出发点。唯物史观的逻辑出发点是“现实的人”。(1分)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1分)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1分)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1分)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分)5、为什么“精神”从一开始就受到物质的“纠缠”马克思强调精神和物质纠缠在一起表明,意识是既不能脱离头脑这块物质,(1分)也不能脱离现实个人的物质运动。(1分)意识既是历史上社会实践的产物,(1分)又是现实的社会过程的反映。(1分)它不能脱离社会存在(物质)而存在。(1分)二、辨析题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就是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这是一种误解,至少是一种片面性的理解。(1分)在唯物史观创始人看来,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有生命的个人生存必须具备的自然条件,(1分)包括“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人们所遇到的其他条件”;(3分)另一类是“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1分)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新需要的产生、人口的生产及相应的物质关系的生产。(4分)这些条件都是现实的人和社会存在的必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2、世界历史就是“绝对精神”或“世界理性”在地面上的自由行进。这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错误观点。(1分)认为世界历史就是“绝对精神”或“世界理性”外化或演化的结果,人类历史也就是“宇宙精神”自我运动的历史。(1分)唯物史观创始人针对黑格尔关于历史分期的唯心主义谬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1分)他们从“现实的人”出发,(1分)以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及其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为主要依据,(1分)指出人类历史并不是可以用某些概念来任意编造的,(1分)而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导致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1分)从而导致整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1分)于是,“社会形态”即“所有制形式”才合乎规律地从低级向高级演进。(1分)这种演进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1分)三、材料分析题1、这几段材料表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2分)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活动的产物,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任何一代在继承前人所创造的生产力的基础上,又都会有新的发展,并受以往生产力发展程度的制约。(2分)对于后来的时代,同样也有着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2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最一般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需要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也就是说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着基础和决定作用。同时,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制约着生产力。(2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当生产关系适应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它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当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继续向前发展。这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2分)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进而决定着整个社会发展的状况,决定着整个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的状况。(2分)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上层建筑。(2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处于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过程中;(2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通过生产关系的中介,制约着上层建筑的发展和变化。所以说,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2分)我国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种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社会关系,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最后推进整个社会的进步。(2分)2、(1)结合材料概述费尔巴哈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内容。(8分)在自然观方面,费尔巴哈与以前的旧唯物主义者相比具有很大的进步性(1分),但他所理解的感性的自然,仍然是脱离人的活动而就其原生性来加以考察的自然,而不是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的自然界。(1分)在社会历史观方面,费尔巴哈所理解的感性的人,也是一个离开社会现实的(1分)、只有感性需要和物质欲望的抽象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1分)并且,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抽象地研究人的本质(1分),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理性、意志和心,仅从自然的、生物学的角度去理解人的本质。(1分)无论现实的世界还是现实的人,都不可能靠直观感觉去认识,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可能逐渐把握住。费尔巴哈停留在直观唯物主义的水平上,就决定了他始终不能把唯物主义原则很好地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去。所以说,在自然观上,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社会历史观上却绝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2分)(2)阐述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评价。(12分)尽管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由于他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他把感性世界和现实的人,都仅仅理解为“感性客体”、“感性的对象”(1分),而不是理解为“感性的活动”。(1分)马克思恩格斯对此进行了批判。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是错误的。(1分)因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2分)费尔巴哈不从实践活动,只从感性直观去观察现实世界,就不能不歪曲现实世界的本来面貌。(1分)其次,费尔巴哈离开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的人也是错误的。(1分)费尔巴哈比“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有很大的优点,他承认人也是“感性的对象”。(1分)但是,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在这里他也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社会实践出发去观察人。因为离开实践活动,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直观”和“单纯的感觉”去谈论人,所谈论的就只能是“人自身”、而不可能是现实的历史的人。(或答他完全离开实践活动及由实践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去理解人是错误的。)(2分)最后,费尔巴哈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也是错误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分)3、(1)结合材料概述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内容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在对直观唯物主义批判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1分)所谓“实践”,就是人们利用一定工具、有目的有意图地、创造性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感性活动”或“实际活动”。(1分)在这种“感性活动”或“实际活动”中,实践的主体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现实的人”或‘现实的个人”;(1分)实践的客体则是包括同实践相联系的物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整个现实世界。(1分)无论是实践的主体、还是实践的客体,都既是实践的产物、又是实践的对象,都处在实践的过程中,因此“实践”是一个反映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过程的范畴,(1分)它不是静态性、单一性的范畴,(1分)而是一个动态性、历史性、关系性的范畴;(1分)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1分)既包括各种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又包括商业交换活动、科学实验活动、阶级斗争、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等等。科学的实践观点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终形成的理论前提之一,也是它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之一,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分)首先,“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任何哲学的本质特征。(1分)其次,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1分)再次实践的观点不仅是认识论的、而且首先是唯物史观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1分)(2)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将实践活动一分为二地理解为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的理论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交往是生产的必要前提,同时又强调生产对交往的决定作用。(1分)深刻揭示了生产与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关系,从而把社会实践活动一分为二地理解为生产和交往。(1分)把实践活动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关系,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首先,是否把实践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是关系到能否把唯物辩证法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建立唯物史观的大问题。(1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者都企图把唯物主义经验论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但都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缺乏辩证法而自己背叛了自己。(1分)把实践理解为社会历史的基础,又把实践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就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辩证法。这是对社会历史科学认识的历史性突破。(1分)其次,把实践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是向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方向走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1分)生产和交往的辩证关系,实质上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分)不能理解实践活动内涵着生产与交往的二重化关系,也就无法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无法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也就不可能建立起来。(1分)4、(1)结合材料概述马克思的异化思想。(12分)马克思认为那种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和行为(1分)反而支配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的异己力量就是异化。(1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了异化劳动的观点,分别是劳动产品同劳动者异化、(1分)劳动本身同劳动者异化、(1分)人同类本质异化、(1分)人同人相异化。(1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私有制异化”,即作为国家形式的政治统治的异化以及劳动作为人的自身否定的社会活动的异化。(1分)马克思认为分工和私有制是异化产生的根源,(1分)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的情况下异化才会被消灭,一是要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1分)二是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1分)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1分)只有当生产力高度发展,消灭分工和私有制,异化才能彻底消灭。(1分)(2)对上述材料的主要论点进行分析和评述。(8分)异化只是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很充分,(1分)这一特定历史阶段所特有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1分)它不仅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必然存在的现象,而且还是这一定历史阶段发展的动力或因素之一。(1分)但我们不应当夸大异化的作用,(1分)它不是过去历史发展的唯一因素,也不是历史发展的永恒的因素,(1分)而仅仅是一定历史阶段中的一个历史发展因素。(1分)尽管今天也存在种种异化现象,但我们不再谈论异化,(1分)这只是通往共产主义社会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对于异化我们应该唯物辩证地去看待。(1分)四、论述题1、结合所学过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这两篇文章,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巨著中马克思第一次全面制定和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体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做了完整的表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体系及内容具体如下:①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人”或“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出发点。“现实的人”或“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从横向上看,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从纵向上看,人类历史并不是“现实的个人”之外的抽象物,而是“现实的个人”一代一代用自己的行动创造出来的。(2分)②“现实的人”为了能够“生活”,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既包括由人化的自然和非人化的自然所组成的自然条件,又包括由物质资料的生产、人口的生产等所组成的社会活动因素。(2分)③“现实的人”在一定的社会中,必然要进行一定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也就是社会实践活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2分)④“现实的人”在其生活、生产和交往等实践活动中,必然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最为基本的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受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制约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整个社会历史向前发展,因此,历史也就是生产方式的发展史。(3分)⑤由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关系的总和所组成的经济基础(经济结构),决定着上层建筑(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的发展和变化,上层建筑产生以后不仅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且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3分)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之外还存在着精神生产,这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实际生活过程的反映,“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分)⑦人类社会的历史除了横向上的考察之外,从纵向上也可划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自然历史的过程。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有着其发展的必然性,共产主义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而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2分)2、论述唯物史观创始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社会决定意识”原理的制定和论证及意义。唯物史观创始人在同唯心主义斗争中制定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1分)认为社会存在就是“人们的存在”,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1分)而社会意识就是“人们的实际社会过程”或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1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唯物史观创始人从各方面对这一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证。首先,马克思恩格斯从意识和语言的关系阐明意识对生活的依赖关系。(1分)他们指出:人们的意识并不是独立自在的,而“是受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制约的”。(1分)其次,马克思恩格斯从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阐明“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1分)无论正确的、还是荒唐的意识都是人们实际生活过程的反映。(1分)再次,马克思恩格斯从统治思想与统治阶级的关系,论证“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1分)统治阶级思想不过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所决定的。(1分)最后,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意识没有独立的历史,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1分)他们针对黑格尔及其门徒把历史归结为观念史、思想史的做法,反复指出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都没有自己独立的历史。(1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的第一次制定和论证,有着伟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改变了以往唯心史观观察历史、叙述历史的方法。(1分)现在,唯物史观的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去观察历史,把意识看作是现实个人的实际生活过程的反映。(1分)其次,这个基本原理的制定对政治经济学和其他社会历史科学也具有伟大的革命意义(1分)。最后,这一基本原理的制定具有革命、战斗意义,能够引导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运动向前发展。(1分)3、结合《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论述马克思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思想。马克思第一次表述自己的科学的“世界历史”概念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1分)这部著作里较多地使用了“普遍的”、“全面的依存关系”、“世界历史性的”、“世界历史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世界市场”等概念,(1分)以与“氏族的”、“民族的”、“地域性的”、“地域性意义”、“地域局限性”等概念相对应。(1分)正是在这里,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著名命题。这也是马克思交往实践理论的重要内容。(1分)一方面,马克思指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趋势。(1分)“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1分)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1分)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1分)另一方面,马克思也指明了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源,这就是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1分)正是因为他“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1分)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才形成了他的世界历史理论。(1分)在《共产党宣言》以及后期的著作中这一思想不断被充实,最终形成比较系统的“世界历史”理论,成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时代本质特征的理论概括。(1分)同时,这一思想也具有重大的当代价值,它为我们应对全球化浪潮,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选择、适应原则,(1分)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实践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也必将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顺利开展。(1分)4、结合《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的个人”的阐述。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就是“现实的个人”。(1分)“现实的个人”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关系中(1分)“生活着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1分)“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从根本上说来,是因为“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1分)从横向关系来看,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1分)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家庭关系、阶级关系等社会关系,都是由“现实的个人”构成的,都是“现实的个人”交互作用的产物。(1分)从纵向关系来看,人类历史并不是“现实的个人”之外的抽象物,而是“现实的个人”一代一代用自己的行动创造出来的。(1分)“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1分)无论怎样,“现实的个人”和社会历史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1分)脱离一定社会历史的人和脱离“现实的个人”的社会历史都是不可思议的(或答没有“现实的个人”的社会历史是一个空洞的抽象,离开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个人”也是不存在的)。(1分)“现实的人”是清算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必然结果,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经过深入研究讨论的结果。(1分)“现实的人”与抽象的人是有本质区别的,其原则界限就在于是否具有客观的“现实性”。(1分)“现实的人”是积极的、能动的;抽象的人是消极的、被动的。(1分)“现实的人”生活在广泛的社会关系之中,他们的生活、活动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抽象的人只是孤零零地存在的个体,是没有社会性的“自然的人”。(1分)“现实的人”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和具体条件是历史地形成和变化着的,并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抽象的人是超历史的、凝固不变的,是同历史进程毫无关系的。(1分)第三章《辩证法的要素》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这个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它自身的运动、它自身的生命”这一命题2、如何理解“在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等等”,“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复归”这一论断3、如何理解“事物(现象等等)是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这一论断4、简述“内容对形式以及形式对内容的斗争”这一论断的内涵。5、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根本原则及原因。6、如何理解从“并存性”范畴到“因果性”范畴再到“规律性”范畴是认识的深化过程7、简述对“分析和综合的结合”这一论断的理解。8、为什么唯物辩证法要坚持“考察的客观性”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这个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它自身的运动、它自身的生命”这一命题这是辩证法的一条基本原则,即发展的原则。(1分)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着的,而不是静止的,僵死的,所以人们观察事物、研究问题要有发展的观点。(2分)事物的运动是自己的运动,即事物有着内在的源泉和动力;即便是在外力推动下,也要通过事物自身的内在因素而起作用。(2分)2、如何理解“在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等等,并且”“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复归”这一论断这两句话揭示的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它们共同说明了事物发展的上升性和重复性的对立统一。(1分)由于事物是矛盾的肯定与否定方面的统一体,对立双方斗争的结果,事物的肯定方面被否定方面所代替,否定方面又被新的肯定方面代替,即否定之否定的过程。(2分)事物经过这样的转化之后,“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回复”,实际上这是在更高阶段上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点和特征,因为它都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因此事物每经过一次否定,就增加一些新的内容而变得更加丰富、充实。事物就是在这样不断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2分)3、如何理解“事物(现象等等)是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这一论断这句话讲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于一个统一体中。(1分)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在自身中存在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1分)矛盾着的双方本来是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1分)但它们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处一个统一体中,(1分)每一方存在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失去一方,另一方便不复存在。(1分)4、简述“内容对形式以及形式对内容的斗争”这一论断的内涵。任何事物都是一定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1分)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这些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1分)在这个对立统一体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1分)形式与内容之间有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统一性,还有差别、矛盾和斗争。内容稳定常驻,形式活跃多变。(1分)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它就推动内容的发展;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就要抛弃旧形式,建立新形式,为新内容发展创造条件。(1分)5、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根本原则及原因。普遍联系的原则(1分)和发展的原则(1分),是唯物辩证法的两大基本原则。因为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同事物的运动、发展是结合在一起的。(1分)(或答:离开事物的相互联系,就说明不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反之,离开运动、发展,也无法理解事物的相互联系)。只有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和发展的原则,才能正确反映世界的总画面,(1分)才能使辩证法同形而上学划清界限。(1分)6、如何理解从“并存性”范畴到“因果性”范畴再到“规律性”范畴是认识的深化过程“并存”是客观事物之间的最简单的、最普遍的和浅显的能直接察觉到的联系的形式。(1分)但这不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因果联系是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1分)因果联系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其中找出因果联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规律性联系。(1分)规律性范畴的联系形式比因果性联系更深刻。(1分)从并存联系到因果联系,再到必然的本质的规律性联系,范畴不断深化,而范畴的深化反映了认识的深化。(1分)7、简述对“分析和综合的结合”这一论断的理解。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种要素、部分和方面。(1分)综合是把事物的要素、部分和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加以加以把握。(1分)分析与综合是相互结合的,二者彼此依赖,不能分割。首先,综合依赖于分析,没有分析,就不能对各个对立面、各个部分、各种要素有具体的认识,所以也就综合不起来。(1分)其次,分析也要依赖于综合,仅仅有对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各种要素的分析,而不对这些具体的分析进行综合,那么对事物的认识只能是片面的、局部的、零星的,把握不住事物的整体,得不出一个完整的结论。(1分)总之,正确的分析是正确综合的前提和基础,正确的综合是正确分析的指导和完成。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的统一。(1分)8、为什么唯物辩证法要坚持“考察的客观性”“考察的客观性”就是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本质地看问题,(1分)也就是如实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事物,(1分)不附加任何主观成分。(1分)只有坚持考察的客观性,才能和主观主义、诡辩论划清界限。(1分)主观主义和诡辩论往往是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实在,至多也不过是抓一些表面现象或个别事例,以表为里、以偏概全、颠倒黑白,进行诡辩。(1分)第四章《谈谈辩证法问题》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一论断2、列宁是怎样分析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的3、简述对立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4、如何理解“认识过程是一个而且继续是一个振荡的过程”这一论断5、为什么辩证法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具有无比丰富的内容6、马克思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是如何分析两种发展观的二、辨析题1、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2、个别就是一般。3、哲学唯心主义是没有根基的,是一朵无实花。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一论断①对立统一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1分)②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重要标志。(2分)③对立统一规律也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的钥匙。(1分)④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诡辩论的分水岭。(1分)2、列宁是怎样分析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的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片面性、主观性和主观盲目性。(2分)认识是一个复杂的曲折前进的过程,而不是直线运动。如果把认识过程的某一方面、特性和部分加以夸大,把认识的曲线变成直线,把部分变成全体,就会导致唯心主义。(1分)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不懂得客观地看问题,单凭主观愿望、无视客观实际,使主观脱离了客观。把主观因素夸大和膨胀为脱离实际的东西,就会变成为唯心主义。(1分)唯心主义一旦从认识中产生,反动“统治阶级的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这是唯心主义的阶级基础。(1分)3、简述对立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就是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对立面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1分)对立面之间互相否定、相互冲突、互相排斥的关系就是矛盾的斗争性,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1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贯穿于一切事物运动过程的始终。(1分)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同一性是斗争性存在的前提条件;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斗争性是同一性存在的基础。(1分)同一性是斗争性的结果,斗争性是同一性转化的根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绝对的斗争性存在于相对的同一性之中。(1分)4、如何理解“认识过程是一个而且继续是一个振荡的过程”这一论断这说明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曲折的、前进的过程。(1分)人的认识不是直线,(1分)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1分)每一个新的圆圈运动都伴随着更大的精确性和正确性。(1分)把认识过程看作一串圆圈,是认识辩证发展的过程。(1分)5、为什么辩证法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具有无比丰富的内容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的认识,(1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各式各样观察现实、接近现实的成分;(1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1分)其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1分)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1分)6、马克思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是如何分析两种发展观的形而上学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1分)辩证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1分)前者,否认“自我运动”,认为发展变化是外力推动的结果,这种观点是僵死的、平庸的、枯燥的(1分);后者将注意力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泉源上,因而是活生生的。(1分)是否承认对立统一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泉是区别两种发展观的重要标志。(1分)二、辨析题1、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这是形而上学发展观的错误观点。(1分)形而上学把事物发展看作是数量上的增减,简单的重复,(1分)否认质变,否认“自我运动”,认为发展变化是外力推动的结果。(1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1分)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是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1分)形而上学的发展观是僵死的、平庸的、枯燥的。(1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是活生生的,(1分),能够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1分)因此,是否承认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区别形而上学发展观和辩证发展观的重要标志。(2分)(答对源泉和动力得1分,全部答对得2分)2、个别就是一般。这是列宁对个别与一般关系的表述,但还不够全面。(1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分)个别与一般是有区别的,个别是具体事物、事物的过程的特殊性。(1分)一般是同类事物、事物过程的基本的共同性。(1分)“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一个方面或本质”,(1分)而不能包括个别的一切特性。因此,一般比个别抽象和深刻。(1分)“个别不能完全进入一般”,即个别的本质特征进入了一般,个别还留有具体的特性,(1分)个别比一般生动具体。(1分)个别与一般相联系:一方面,一般不能脱离个别而单独存在,它是许多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因而它存在于个别之中,又通过个别表现;(1分)另一方面,个别不能脱离一般而孤立存在,它是同其他事物相联系而存在,它本身就必然具有一般事物的共同本质。(1分)因此,任何一个简单的认识命题和任何事物都必然包含着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3、哲学唯心主义是没有根基的,是一朵无实花。这个观点不完全正确。(1分)唯心主义不是没有根基的,它的根基就是人类认识。(1分)唯心主义是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它是人类认识之树上开放的一朵花。(1分)但是,由于唯心主义只抓住了人类认识过程中的某个片段,(1分)不懂得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1分)因而把这个片段夸大到脱离、变成神话了的绝对,这就从根本上歪曲了客观世界本身。(1分)因此,哲学唯心主义既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也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1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之树上一朵不结果实的花。(1分)片面性、主观性和主观盲目性是唯心主义的认识根源。(1分)唯心主义一旦从认识中产生,反动“统治阶级的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这是唯心主义的阶级基础。(1分)第五章《〈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一论断2、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文中对经济基础是如何表述的3、简述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阐释。4、简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到的人类经济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5、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是什么6、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文中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什么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一论断这句话说的也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的原理。(1分)社会存在是根本的,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派生的、是第二性的。(1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1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但归根结底,还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2分)2、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文中对经济基础是如何表述的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1分),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1分)这些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1分),即有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2分)3、简述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阐释。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也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2分)它“是以简单的家庭和复杂的家庭,即所谓的部落生活作为自己的前提和基础的”。(1分)市民社会的内容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包括该阶段上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1分)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1分)4、简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到的人类经济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亚细亚的(原始公社制)、(1分)古代的(奴隶社会)、(1分)封建的(1分)和现代资产阶级的(1分)生产方式是人类经济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这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1分)5、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是什么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1分)关于地产析分的辩论;(1分)关于摩塞尔记者的辩护;(1分)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护;(1分)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不能有效地指导工人运动。(1分)6、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文中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什么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原理;(1分)关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1分)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的原理;(1分)关于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自然历史过程的原理;(1分)关于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原理。(1分)第六章《〈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简答题1、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谓“生产一般”的观点是如何分析的2、简述生产和分配的辩证关系。3、简述对“生产和消费相互生产、创造对方”这一论断的理解。4、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是如何分析生产与消费的差别和对立的5、简述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二、辨析题1、孤立的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2、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3、分配就是产品的分配,并且由生产决定。三、论述题1、结合《<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文,论述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问题。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谓“生产一般”的观点是如何分析的①生产的一切时代有某些共同的标志、共同的规定。(1分)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是一个合理的抽象。(1分)②生产一般“本身就是有许多组成部分的,分为不同规定的东西”。(1分)③对生产一般适用的种种规定之所以要抽出来,也正是为了不致因为有了统一而忘记本质的差别。(1分)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应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特殊生产,是一定历史阶段上进行物质生产的社会生产关系。(1分)2、简述生产和分配的辩证关系。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1分)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1分)分配包括产品的分配和生产要素的分配,(1分)生产要素的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之中,属于生产本身内部的问题,由生产方式决定。(1分)同时,分配的方式,特别是生产要素的分配对生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1分)3、简述对“生产和消费相互生产、创造对方”这一论断的理解。消费从两方面生产着、创造着生产。一方面,消费创造出生产的需要、目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动力,创造出在主观上的生产对象;(1分)另一方面,消费完成生产行为,产品只是在消费中才成其为现实的产品,才实现生产的目的,才使物质生产活动过程“终结”。(1分)生产从三方面生产、创造消费。一是生产为消费创造材料,(1分)二是生产创造出消费的方式,(1分)三是生产把消费的动力和能力当作需要创造出来。(1分)4、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是如何分析生产与消费的差别和对立的其一,“无论我们把生产和消费看作一个主体的活动或者许多个人的活动,它们总是表现为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1分)其二,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活动是实际的起点,“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也就是说,是生产决定消费,生产支配消费。(1分)其三,“在社会中,产品一经完成,生产者对产品的关系就是一种外在的关系”。(1分)产品是否回到主体,主体是否直接获得产品,以及获得产品的多寡和方式,都取决于主体对其他个人的关系,(1分)即取决于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1分)5、简述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1)政治经济学研究应遵循“具体——抽象——具体”这一完整的研究方法。(1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既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1分)也是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思维方法。(1分)(2)政治经济学研究应遵循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方法。(1分)逻辑思维的进程与现实的历史过程基本一致。(1分)二、辨析题1、孤立的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孤立的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是根本不存在的。(2分)因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总是在社会中进行的。(2分)任何进行生产的个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之中,同其他个人彼此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才能进行生产。(2分)个人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一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就无法进行生产,从而也就无法作为人而生产下去。(2分)因此,无视或抹杀物质生产的社会性质,把生产理解为孤立的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的生产,把单个的孤立的个人当作出发点的观点是错误的。(2分)2、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正确。(1分)这个命题表明,要认识人,就必须把人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来考察、分析,(1分)而不能脱离社会和国家来抽象地考察人。(1分)同时它也表明社会性是人的重要属性。(1分)马克思明确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分)(只答“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给1分)即使人天生不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1分)资产经济学家所说的“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的孤立的个人是一种虚构,是根本不存在的,(1分)实质上是指摆脱了封建制度的资本家。(1分)“人是政治动物”这一命题,较为正确地洞见了人的社会历史性,是人的自我认识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1分)3、分配就是产品的分配,并且由生产决定。不完全正确。(1分)分配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产品的分配。(1分)生产要素的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之中,属于生产本身内部的问题;(1分)生产要素的分配决定生产的结构并决定产品的分配,(1分)但生产要素的分配本身是一定历史生产的产物,决定于生产方式。(1分)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只是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1分)分配的结构完全取决于生产的结构,(1分)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1分)就对象而言,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1分)尽管历史上存在分配先于生产的情况,但归根结底是包含在生产之中,并由生产决定的。(1分)三、论述题1、结合《<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文,论述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问题。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文中详细地论述了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①直接的同一性:“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2分)所谓“生产直接是消费”,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中既要消费原材料和消磨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又要消耗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而在劳动者体力和脑力生产的过程中既要消费生活资料,又要消费学习资料等生产资料。(2分)所谓“消费直接是生产”,是指物质资料的消费过程既是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又是劳动者在生产中发展自己的能力的过程;生活资料的消费过程同时也是劳动者恢复和增长体力、脑力的过程。(2分)②生产和消费相互依存,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中介。(2分)一方面,生产是消费的中介,它创造出消费的条件和材料,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1分)另一方面,消费也是生产的中介,消费为生产提供目的、需要和内在对象;消费为产品创造主体,产品在消费中才能得到最后完成,所以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1分)③生产和消费相互生产、创造对方,“每一方由于自己的实现才创造对方;每一方是把自己当作对方创造出来。”(2分)一方面,消费创造出生产的需要、目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动力,创造出在主观上的生产对象,促使生产行为完成;(1分)另一方面,生产为消费创造材料、创造出消费的方式,并最终把消费的动力和能力当作需要创造出来。(1分)在现实社会中,理顺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关系,对于我们正确对待生产、消费行为有着重大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意义。(1分)第七章《共产党宣言》一、简答题:1、简述“共产党人能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的主要原因。2、简述《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对小资产阶级的评价。3、简述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设想。4、简述“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特点。5、简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这两大发现的理论实质。6、简述“共产党人”的特点。7、简述封建的社会主义的特点。8、简述《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二、辨析题:1、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2、“共产主义是同至今的全部历史发展相矛盾的。”3、“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才是革命的阶级。”4、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三、材料分析题:1、“但是,有人会说,宗教的、道德的、哲学的、政治的、法的观念等等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固然是不断改变的,而宗教、道德、哲学、政治和法在这种变化中却始终保持着。此外,还存在着一切社会状态所共有的永恒真理,如自由、正义等等。但是,共产主义要废除永恒真理,它要废除宗教、道德,而不是加以革新,所以共产主义是同至今的全部历史发展相矛盾的。”(1)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和分析上述材料包含的基本观点。(8分)(2)对上述材料的基本观点进行评述。(12分)2、“因此,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再被看作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作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体系,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可是,以往的社会主义同这种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不相容的,正如法国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同辩证法和近代自然科学不相容一样。以往的社会主义固然批判了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但是,它不能说明这个生产方式,因而也就制服不了这个生产方式;它只能简单地把它当作坏东西抛弃掉。它越是激烈地反对同这种生产方式密不可分的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就越是不能明白指出,这种剥削是怎么回事,它是怎样产生的。但是,问题在于:一方面应当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联系和它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的必然性,从而说明它灭亡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应当揭露这种生产方式的一直还隐蔽着的内在性质。这已经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完成了。已经证明,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通过这种生产方式对工人进行的剥削的基本形式;即使资本家按照劳动力作为商品在商品市场上所具有的全部价值来购买他的工人的劳动力,他从这种劳动力榨取的价值仍然比他为这种劳动力付出的多;这种剩余价值归根到底构成了有产阶级手中日益增加的资本量由以积累起来的价值量。这样就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生产的过程。”(1)简要总结并评析上述材料反映的主要论点。(12分)(2)结合材料,简要评析“两大发现”的意义。(8分)四、论述题:1、结合《共产党宣言》一文,论述无产阶级的革命策略。2、《共产党宣言》对共产党的性质是怎样论述的3、联系实际,简要论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个命题。4、结合《共产党宣言》,论述“资产阶级曾经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5、对比分析《共产党宣言》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两篇文章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述。6、结合所学知识,对《共产党宣言》中论述的理想社会作一评述。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共产党人能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的主要原因。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更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2、简述《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对小资产阶级的评价。这种社会主义非常透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但是,在解决这些矛盾问题方面,小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的生产方式,旧的所有制关系。所以,他们是反动的。3、简述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设想。①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有经典的论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②进一步说明阶级消灭的条件:无产阶接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条件。4、简述“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特点。①这种社会主义非常透彻地分析了现代生产关系中的矛盾。它揭穿了经济学家的虚伪的粉饰。②小资产姐姐社会主义企图恢复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从而恢复旧的所有制关系和旧的社会。③它是反动的、空想的。5、简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这两大发现的理论实质。①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经典作家的伟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基础上,进而揭示人类社会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的辩证关系,阶级斗争有力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②而剩余价值规律作为马克思揭示资本增值,资本家发家的秘密的武器,使无产阶级真正认识到了资本家剥削和压迫的实质,有力地推动了无产阶级的阶级觉醒和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③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总的方法,而剩余价值规律则是揭示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剥削制度的最有力的武器。6、简述“共产党人”的特点。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在实践上,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和无产阶级群众区别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无产阶级运动进程和结果。7、简述封建的社会主义的特点。他们不了解现代历史的进程。在政治实践中,他们假装为了被剥削的工人阶级的利益跟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发表一些凶险的预言以诅咒资产阶级。他们参与对工人阶级采取的一切暴力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和资产阶级一样赚取剩余价值,牟取暴利。8、简述《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1、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3、消除一切形式的剥削。4、消灭阶级。4、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二、辨析题:1、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资本是集体的产物。它只有通过社会许多成员的共同劳动。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才能动起来。也就是说,资本的运动必须有雇佣劳动的存在。因此,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改变的恰恰是财产的社会性质。消除的是它的阶级性质。2、“共产主义是同至今的全部历史发展相矛盾的。”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到,还存在着一切社会状态所共有的永恒真理,如自由、正义等等。但是,共产主义要废除永恒真理,它要废除宗教、道德,而不是加以革新,所以,共产主义是同至今的全部历史发展相矛盾的。所以,在分析这个判断的时候,要注意到这个判断得出的背景。这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娴熟地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在否定过去的历史过程中实现了质变的崭新的社会。这个社会,没有剥削,没有阶级,没有压迫,也没有用以剥削和压迫的工具,诸如宗教和所谓的永恒真理等等。这个社会的存在就是建立在对过去的剥削压迫的斗争和否定的基础上的。3、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才是革命的阶级。”这个问题要运用马克思的阶级分析工具来分析:首先,无产阶级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其次,中间等级,即小手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等。他们同资产阶级作斗争只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生存。他们是保守的。;再次,流氓无产阶级是旧社会最下层中消极的腐化的部分。他们在一些地方被卷入到革命运动中来。但是,他们本身还是很容易被收买、去干反动的勾当。;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4、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这个命题是正确的。这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的一个论断。这个论断包含了一下含义:其一,废除先前的所有制,并不是共产主义所独具的特征,一切所有制关系都经历了经常的历史更替,(比如说在资产阶级所有制之前的封建所有制也被资产阶级所有制所取代)。其二,共产主义废除的资产阶级所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这是共产主义的特殊性所在。其三,共产主义就是要消灭私有制,消灭了资产阶级所有制,也就从根本上消灭了长期存在的私有制。其四,从这个意义上讲,共产主义决不是要废除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三、材料分析题:1、“但是,有人会说,宗教的、道德的、哲学的、政治的、法的观念等等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固然是不断改变的,而宗教、道德、哲学、政治和法在这种变化中却始终保持着。此外,还存在着一切社会状态所共有的永恒真理,如自由、正义等等。但是,共产主义要废除永恒真理,它要废除宗教、道德,而不是加以革新,所以共产主义是同至今的全部历史发展相矛盾的。”(1)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和分析上述材料包含的基本观点。(8分)上述材料包含了主要包含了两大方面的内容:其一,一种观点认为,虽然宗教、道德等等观念在历史发展中会不断改变,但是宗教和政治、法等却始终保持本色未变,而且还存在永恒的东西,诸如自由、正义等等。这些东西是永远不变的。其二,共产主义就是要彻底打破这些,打破这些所谓永恒的东西,因为,共产主义是和当今全部的历史发展相矛盾的。为何是矛盾的呢,因为,共产主义不是去修修补补,而是要革新,是要废除这些所谓的永恒的道德和宗教,也要废除所谓永恒的真理。(2)对上述材料的基本观点进行评述。(12分)对于上述材料的基本观点进行评述,首先要明白这段材料是出自共产党宣言中。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作了深刻的理论论证。从产主义是同过去历史发展相矛盾的,原因就在于以下方面;其一,因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而这种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而且剥削和压迫是其共同的特点,所以,就不会存在什么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其二,各个社会的社会意识,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总是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运动的,所以难免会有一些共同的东西,也就是所谓永恒的东西,这些只有在阶级对立消失的时候才能完全消失;其三,共产主义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进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也是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现最彻底的决裂。2、“因此,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再被看作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作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体系,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可是,以往的社会主义同这种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不相容的,正如法国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同辩证法和近代自然科学不相容一样。以往的社会主义固然批判了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但是,它不能说明这个生产方式,因而也就制服不了这个生产方式;它只能简单地把它当作坏东西抛弃掉。它越是激烈地反对同这种生产方式密不可分的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就越是不能明白指出,这种剥削是怎么回事,它是怎样产生的。但是,问题在于:一方面应当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联系和它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的必然性,从而说明它灭亡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应当揭露这种生产方式的一直还隐蔽着的内在性质。这已经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完成了。已经证明,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通过这种生产方式对工人进行的剥削的基本形式;即使资本家按照劳动力作为商品在商品市场上所具有的全部价值来购买他的工人的劳动力,他从这种劳动力榨取的价值仍然比他为这种劳动力付出的多;这种剩余价值归根到底构成了有产阶级手中日益增加的资本量由以积累起来的价值量。这样就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生产的过程。”(1)简要总结并评析上述材料反映的主要论点。(12分)这段材料主要观点是:一,指出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斗争的产物。二,社会主义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体系。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三,以往的社会主义虽然批判了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但是,它不能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