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新文化运动八年级历史上册(RJ)教学课件第四单元第12课新文化运动八年级历史上册(RJ)1新课导入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出现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新课导入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2学习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学习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3新课讲授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新课讲授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新生的中华民国陷4《青年杂志》和《新青年》陈独秀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时间:1915年标志:《青年杂志》的创刊(后改名为《新青年》《青年杂志》和《新青年》陈独秀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时间:195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3.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3.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64.重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蔡元培

北京大学红楼(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4.重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蔡元培北京大7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人血馒头: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吃下去罢,--病便好了”。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

以新文化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人8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赛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德先9提倡文学革命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陈独秀旧观念重形式难理解新思想重内容好理解提倡文学革命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胡适10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把反封建的思想内容同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12.意义“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毛泽东

《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意义“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12

“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

《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

13课堂小结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时间:1915年《青年杂志》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兴起内容意义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倡导文学革命课堂小结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时间:1914随堂演练1、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与洋务派论战

C、与立宪派的论战

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2、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新青年》

B、《中外纪闻》

C、《民报》

D、《申报》

DCA随堂演练1、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15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①陈独秀②李大钊

③鲁迅

④胡适

⑤毛泽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5、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

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

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C、

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运动

D、

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CA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①陈独秀16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八年级历史上册(RJ)教学课件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八年级历史上册(RJ)17新课导入

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新课导入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18学习目标1.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2.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3.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学习目标1.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19新课讲授一.五四运动的爆发导火线爆发口号扩大意义五四运动新课讲授一.五四运动的爆发导火线爆发口号扩大意义五四运动20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巴黎和会会场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巴黎和会会场21

爆发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主力:学生

天安门前集会,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爆发时间:1919年5月4日,22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反帝反封建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帝反封建最能23

从这份传单内容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五四”青年学生的什么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这份传单内容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五四”青年24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扩大时间:6月5日主力:工人群众地点:形势: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北京上海二.五四运动的扩大扩大时间:6月5日主力:工人群众地点:25

结果1、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2、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3、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北京高师学生欢迎“五四”被捕同学出狱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结果1、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北京高师学生欢迎“五四”26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27从地点看

从人员看

北京上海全国各地学生工人商人工商学联合分析五四运动的三个阶段:先锋主力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总结以上得知:北京上海全国各地学生工人商人工商学联合分析五四运动的三个阶段28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帝反封建(1)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彻底的不妥协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新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爱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帝反封建(129(1)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地位)(1)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2)新民主主义革命301840年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瓦解过程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五四运动1919年新中国成立194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领导1840年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瓦解过程中国近代31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旧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不同点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革命方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相同点革命性质反帝反封建新旧民主主义的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不领导阶级32课堂小结第一阶段:北京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五四运动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爆发经过意义时间:1919年5月4日第二阶段:上海主力:学生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课堂小结第一阶段:北京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五四运动导火线33随堂演练1、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工人队伍壮大B、“一战”期间美日加紧侵略中国C、北洋政府对外卖国、对内掠夺,阶级矛盾加深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2、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A、一次大战B、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的决定C、十月革命D、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CD随堂演练1、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C343、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因素是()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C、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推动并领导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醒4、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C、废除二十一条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BA3、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因素是()BA355、五四运动的性质是()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B、学生爱国运动C、工人和学生的革命运动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6、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A、领导阶级不同B、指导思想不同C、所处时代不同D、革命前途不同DA5、五四运动的性质是()DA36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年级历史上册(RJ)教学课件第四单元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年级历史上册(RJ)37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上述两幅图片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吗?这一历史事件又是怎样影响中国革命的面貌的?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4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去感受那些峥嵘岁月吧!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上述两幅图片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38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2.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内容;3.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39新课讲授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空前地显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巨大威力,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受到鼓舞和启迪,从中看大了中国革命的希望和出路,于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新课讲授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17年俄国十月社40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主要著作:《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41

宣传马克思主义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工人生活的刊物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宣传马克思主义帮助工人组织工会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42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早期党组织的建立

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随后在北京、长沙、武汉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早期党组织的建立19243

想一想

综合上述所述,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想一想综合上述所述,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44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工人阶级队伍壮大10万人120万人195万人1894年1913年1920年工人数量诞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南陈北李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组织基础45时间地点代表主要内容党纲:中心工作:中央领导机构:标志1921年7月上海嘉兴南湖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

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2、中共一大的召开时间地点代表主要内容党纲:中心工作:中央领导机构:标志19246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中共一大代表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47浙江嘉兴南湖画舫“一大”上海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画舫“一大”上海会址48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结合以前的史实分析,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小组讨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结合以前的史实分析,陈独秀没49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50

想一想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新”在哪里?1.新的领导核心——2.新的指导思想——3.新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想一想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514、中共二大召开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意义1922年7月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制定党的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4、中共二大召开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意义1922年7月上海中国共52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措施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了解工人群众生活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措施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53成就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成就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54顶峰京汉大罢工河南郑州二七纪念馆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罢工运动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的残酷镇压顶峰京汉大罢工河南郑州二七纪念馆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55经验教训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神强大的敌人。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56课堂小结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时间: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条件中共一大中共二大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内容:党纲、中心工作、领导机构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意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课堂小结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时间: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工57随堂演练1、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该小组应去的城市是()A.北京B.延安C.上海D.瑞金C2、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1921年召开的()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七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A随堂演练1、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该小585、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即1921年)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董老咏怀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共产党一大B.遵义会议C.中国共产党七大D.井冈山会师6、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A.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B.通过第一个党纲C.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建立抗日统一战线AA5、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即159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60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61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62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6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64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65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66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6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6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69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70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71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72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7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74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75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76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7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7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79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80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81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82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8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84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85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86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8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8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89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90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91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92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9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94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95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96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9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9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99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00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01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02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0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04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05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06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0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0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09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10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11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12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1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14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15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16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1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19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20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21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22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2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24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25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26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2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2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29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30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31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32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3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34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35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36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3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3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39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40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41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42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4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44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45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46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4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48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新文化运动八年级历史上册(RJ)教学课件第四单元第12课新文化运动八年级历史上册(RJ)149新课导入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出现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新课导入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150学习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学习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151新课讲授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新课讲授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新生的中华民国陷152《青年杂志》和《新青年》陈独秀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时间:1915年标志:《青年杂志》的创刊(后改名为《新青年》《青年杂志》和《新青年》陈独秀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时间:19153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3.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3.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1544.重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蔡元培

北京大学红楼(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4.重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蔡元培北京大155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人血馒头: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吃下去罢,--病便好了”。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

以新文化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人156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赛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德先157提倡文学革命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陈独秀旧观念重形式难理解新思想重内容好理解提倡文学革命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胡适158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把反封建的思想内容同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592.意义“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毛泽东

《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意义“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160

“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

《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

161课堂小结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时间:1915年《青年杂志》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兴起内容意义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倡导文学革命课堂小结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时间:19162随堂演练1、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与洋务派论战

C、与立宪派的论战

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2、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新青年》

B、《中外纪闻》

C、《民报》

D、《申报》

DCA随堂演练1、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163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①陈独秀②李大钊

③鲁迅

④胡适

⑤毛泽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5、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

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

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C、

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运动

D、

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CA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①陈独秀164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八年级历史上册(RJ)教学课件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八年级历史上册(RJ)165新课导入

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新课导入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166学习目标1.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2.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3.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学习目标1.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167新课讲授一.五四运动的爆发导火线爆发口号扩大意义五四运动新课讲授一.五四运动的爆发导火线爆发口号扩大意义五四运动168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巴黎和会会场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巴黎和会会场169

爆发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主力:学生

天安门前集会,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爆发时间:1919年5月4日,170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反帝反封建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帝反封建最能171

从这份传单内容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五四”青年学生的什么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这份传单内容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五四”青年172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扩大时间:6月5日主力:工人群众地点:形势: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北京上海二.五四运动的扩大扩大时间:6月5日主力:工人群众地点:173

结果1、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2、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3、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北京高师学生欢迎“五四”被捕同学出狱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结果1、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北京高师学生欢迎“五四”174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全套课件175从地点看

从人员看

北京上海全国各地学生工人商人工商学联合分析五四运动的三个阶段:先锋主力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总结以上得知:北京上海全国各地学生工人商人工商学联合分析五四运动的三个阶段176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帝反封建(1)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彻底的不妥协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新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爱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帝反封建(1177(1)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地位)(1)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2)新民主主义革命1781840年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瓦解过程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五四运动1919年新中国成立194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领导1840年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瓦解过程中国近代179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旧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不同点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革命方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相同点革命性质反帝反封建新旧民主主义的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不领导阶级180课堂小结第一阶段:北京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五四运动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爆发经过意义时间:1919年5月4日第二阶段:上海主力:学生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课堂小结第一阶段:北京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五四运动导火线181随堂演练1、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工人队伍壮大B、“一战”期间美日加紧侵略中国C、北洋政府对外卖国、对内掠夺,阶级矛盾加深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2、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A、一次大战B、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的决定C、十月革命D、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CD随堂演练1、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C1823、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因素是()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C、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推动并领导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醒4、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C、废除二十一条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BA3、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因素是()BA1835、五四运动的性质是()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B、学生爱国运动C、工人和学生的革命运动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6、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A、领导阶级不同B、指导思想不同C、所处时代不同D、革命前途不同DA5、五四运动的性质是()DA184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年级历史上册(RJ)教学课件第四单元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年级历史上册(RJ)185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上述两幅图片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吗?这一历史事件又是怎样影响中国革命的面貌的?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4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去感受那些峥嵘岁月吧!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上述两幅图片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186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2.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内容;3.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187新课讲授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空前地显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巨大威力,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受到鼓舞和启迪,从中看大了中国革命的希望和出路,于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新课讲授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17年俄国十月社188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主要著作:《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189

宣传马克思主义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工人生活的刊物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宣传马克思主义帮助工人组织工会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190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早期党组织的建立

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随后在北京、长沙、武汉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早期党组织的建立192191

想一想

综合上述所述,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想一想综合上述所述,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19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工人阶级队伍壮大10万人120万人195万人1894年1913年1920年工人数量诞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南陈北李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组织基础193时间地点代表主要内容党纲:中心工作:中央领导机构:标志1921年7月上海嘉兴南湖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

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2、中共一大的召开时间地点代表主要内容党纲:中心工作:中央领导机构:标志192194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中共一大代表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195浙江嘉兴南湖画舫“一大”上海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画舫“一大”上海会址196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结合以前的史实分析,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小组讨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结合以前的史实分析,陈独秀没197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8

想一想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新”在哪里?1.新的领导核心——2.新的指导思想——3.新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想一想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1994、中共二大召开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意义1922年7月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制定党的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4、中共二大召开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意义1922年7月上海中国共200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措施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了解工人群众生活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措施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201成就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成就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202顶峰京汉大罢工河南郑州二七纪念馆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罢工运动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的残酷镇压顶峰京汉大罢工河南郑州二七纪念馆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203经验教训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神强大的敌人。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204课堂小结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时间: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条件中共一大中共二大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内容:党纲、中心工作、领导机构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意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课堂小结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时间: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工205随堂演练1、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该小组应去的城市是()A.北京B.延安C.上海D.瑞金C2、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1921年召开的()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七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A随堂演练1、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该小2065、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即1921年)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董老咏怀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共产党一大B.遵义会议C.中国共产党七大D.井冈山会师6、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A.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B.通过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