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课件_第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课件_第2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课件_第3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课件_第4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

我们总是回过头去,

看看先哲们是怎么说的……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

我们总是回过头去,

1第二单元内容:4.《论语》十二篇大学之道/《礼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5.《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庄子》6.*兼爱/《墨子》教学目标:了解儒、道、墨三大学派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核心。比较三大学派的异同。积累文言实、虚词知识。训练文言朗读断句与理解。背诵并能够默写(要求篇目)。第二单元内容:教学目标:2儒家儒家3学习目标:了解儒家的核心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学习课文中说理的方法和论证逻辑。体会“仁”的思想内涵。学习目标:了解儒家的核心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4诸子百家与轴心时代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诸子百家与轴心时代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5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他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6那些没有实现超越突破的古文明,如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虽规模宏大,但都难以摆脱灭绝的命运,成为文化的化石。而这些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我们总是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那些没有实现超越突破的古文明,如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虽规模7诸子百家(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三大哲学体系——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诸子百家(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8本单元的“诸子”:孔子孟子——儒家老子庄子——道家墨子——墨家本单元的“诸子”:孔子孟94.《论语》十二篇4.《论语》十二篇10字词:yìpìkuìěr佾:古时乐舞的行列。譬:打比方。篑:盛土的竹筐。迩:近。字词:yì11关键词:子:敏:仁:礼:乐:喻:贤:省:恕:积累:文质彬彬弘毅任重而道远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也:而:焉:者:其:斯:夫:所:之然后:可以:以为:介词判断句的标志连词①兼词;②语气词①表提顿;②代词①代词;②发语词指示代词①代词;②发语词所字结构=的字结构①动②代③助④衬这样/之后可以/用来……以(之)为先生,老师。《论语》中“子曰”都是指“孔子说”。勤勉仁慈,仁爱《礼》《乐》知晓,明白贤德的人,贤德反省宽恕,容忍关键词:子:于:介词先生,老师。《论语》中“子曰”都是指“孔12内容解读:看注释,查字典,翻译各章。问题探讨……归纳统一句式。断句朗读。设计问题情境,引用论据。先弄通读懂后学以致用内容解读:看注释,查字典,翻译各章。先弄通读懂134.《论语》十二篇讨论:仁?礼?义?归纳:仁——孔子思想的核心(内核克己/爱人)礼——达成仁的言行(一整套行为规范,仁的外化)义——道义,公正合理,与利相对(依照礼的标准)4.《论语》十二篇讨论:归纳:14大学之道/《礼记》大学之道/《礼记》15《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典章制度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内容: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礼记》≠《礼》《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内容:《礼记》≠16明明德→亲民→至善止→定→静→安→虑→得→之所先后,则近道矣。明明德→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天下平←国治←家齐←身修←心正←意诚←知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明明德→亲民→至善止→定→静→安→虑→得→之所先后,则近道矣17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18孟子对“仁”的发展: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对“仁”的发展: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9公孙丑上·第六章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性善论者公孙丑上·第六章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20四心→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四心→四端恻隐之心→2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名言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名言2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养心莫善于寡欲。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23「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何谓知言?」曰:「□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拓展阅读「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24(公孙丑问:)“请问,老师擅长哪方面?”孟子说:“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说清楚啊。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靠正直去培养它而不伤害它,就会充塞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要和义与道配合;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它是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如果行为有愧于心,气就萎缩了。因此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作是外在的东西。(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它,不能停止下来;心里不能忘记它,也不妄自助长它。不要像宋国人那样:宋国有个担心他的禾苗不长而去拔高它的人,昏昏沉沉地回到家中,对家里人说:‘今天累极了,我帮助禾苗长高啦!’他的儿子赶忙跑到田里去看,禾苗已经枯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培养浩然之气)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公孙丑问:)“什么叫能识别各种言论?”(孟子说:)“偏颇的言论,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过激的言论,知道它陷入错误的地方;邪曲的言论,知道它背离正道的地方;躲闪的言论,知道它理屈辞穷的地方。(这些言论)从心里产生出来,会危害政治;从政治上表现出来,会危害各种事业。如果有圣人再次出现,一定会赞成我所说的。”(公孙丑说:)“宰我、子贡擅长言谈辞令,冉牛、闵子、颜渊擅长阐述德行。孔子兼有这两方面的特长,(却还)说:‘我对于辞令,是不擅长的。’(公孙丑问:)“请问,老师擅长哪方面?”孟子说:“我能识别各25宰我

(宰予,字子我,孔门十哲之一)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拓展阅读宰我(宰予,字子我,孔门十哲之一)宰我问:26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①也!于予欤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欤改是。”拓展阅读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27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儒家思想的核心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28道家道家29学习目标:了解老庄哲学的思想和主张。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感受老子和庄子的文风。体会“无为”与“无不为”的思想内涵。学习目标:了解老庄哲学的思想和主张。30老子(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31《老子》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老子》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32《道德经》老聃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道德经》老聃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33道家之道: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自然者,自得其然也。(无为)四大:道、天、地、人道家之道: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34《老子》四章《老子》四章35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①辐:车轮上的直棍,有如自行车的钢丝。三十辐,是一个车轮直棍的数目。②毂(gǔ):即车轮中心穿车轴的圆木.北方叫它“车头”。③埏(shān)埴(zhí):即用抟土和陶土做成饮食用的器皿。埏,借为“抟”,即抟土:埴,陶土。④牖(yǒu):窗户。⑤无:这一章三个“无”,均作“空虚”解。三十根辐穿在车头,中间必须留出空处,才能装上车轴,使车轮有转动的作用。踩打泥土做陶器,器皿中间.必须留出空处,器皿才能发挥盛放物品的作用。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房屋才能有居住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3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其)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①企:就是翘起足,用脚尖站立。②跨:加大步伐,想要快速行走。③彰:明显,显著。④长:长久。⑤赘(zhuì):多余的。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是站不牢的。脚步跨得太大,是走不了太远的。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反而建立不了功勋。自高自大的,反而不可能长久。能从“道”的角度衡量,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可以说都是剩饭赘瘤,惹人厌恶。所以懂得道的规律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3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能够了解、认识别人的是智慧的,能够了解、认识自己的才是高明的。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的,能够克服自身弱点的人才是刚强的。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的人是有志气的。始终不离根基的人就能够长久,肉体死了但精神永存的人才是长寿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38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①持:保持。②兆:苗头,征兆。③泮:分散,破碎。当局面安定时容易把持,当事情还未露先兆时容易谋划。当事物脆弱时容易分开,当事物细微时容易消散。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就处理妥当,处理事情要在祸乱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根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开始走出来的。主观妄为的将会招致失败,强行把持的一定会失去。因此有道的人无所作为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也不会遭受损失。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遭受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因此,有道的人追求别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财货,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经常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按其自身规律自然发展而不会妄加干预。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39庄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庄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40内圣外王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内圣外王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41《庄子》(道家学派经典著作)《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庄子》(道家学派经典著作)《庄子》又名《南华经》,是42听读课文:听读课文:43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瓠(hù):葫芦。树:种植、培育。

实:结的葫芦。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举:拿起来。瓠落:又写作“廓落”,很大很大的样子。

呺(xiāo)然: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为(wèi):因为。

掊(pǒu):砸破。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不够坚固,无法拿起来。把它剖开做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44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固:实在,确实。龟(jūn):通作“皲”,皮肤受冻开裂。

洴(píng):浮。澼(pì):在水中漂洗。絖(kuàng):丝絮。

方:药方。鬻(yù):卖,出售。说(shuì):劝说,游说。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或取悦)吴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45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难:发难,这里指越国对吴国有军事行动。将(jiàng):统率部队。裂:划分出。

一:同一,一样的。或:无定代词,这里指有的人。

以:凭借,其后省去宾语“不龟手之药”。虑:考虑。一说通作“摅”,用绳络缀结。

樽:本为酒器,这里指形似酒樽,可以拴在身上的一种凫水工具,俗称腰舟。

蓬:草名,其状弯曲不直。有蓬之心:喻指见识浅薄不能通晓大道理。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46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不够坚固,无法拿起来。把它剖开做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47拓展阅读《庄子·惠子相梁》载: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拓展阅读《庄子·惠子相梁》载: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48“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素有天地,自古以固存。”拓展阅读“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49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外篇·知北游》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外篇·秋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内篇·大宗师》哀莫大于心死。——《庄子·外篇·田子方》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内篇·人间世》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外篇·山木》庄子名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外篇·知北50《逍遥游》——感受孟子文风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拓展阅读《逍遥游》——感受孟子文风北冥有鱼,其51老庄哲学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齐物”等思想。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辩证法积极遁世老庄学派不主张满口大慈悲、大智慧、大觉悟的假道德,认为这些不过是愚弄人的幌子。要德行合一,以己推人,自化,人人化则天下化。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的思想学派。老庄哲学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齐52墨家墨家53学习目标: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学习本课中说理的方法和论证逻辑。体会“兼爱”的思想内涵,了解墨家的思想主张。学习目标: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54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家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55《墨子》《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该书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涉及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现存《墨子》一书,宋朝多散佚。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墨子》《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56听读课文:听读课文:57诵读课文,读懂文意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译文: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于是能对它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进行治理。这就好像医生给人治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医治。如果不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就不能医治。治理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乱产生的根源。诵读课文,读懂文意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58诵读课文,读懂文意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译文:尝试考察混乱从哪里产生呢?起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谓乱。儿子爱自己而不爱父亲,因而损害父亲以自利;弟弟爱自己而不爱兄长,因而损害兄长以自利;臣下爱自己而不爱君上,因而损害君上以自利,这就是所谓混乱。反过来,即使父亲不慈爱儿子,兄长不慈爱弟弟,君上不慈爱臣下,这也是天下的所谓混乱。父亲爱自己而不爱儿子,所以损害儿子以自利;兄长爱自己而不爱弟弟,所以损害弟弟以自利;君上爱自己,而不爱臣下,所以损害臣下以自利。这是为什么呢?都是起于不相爱。诵读课文,读懂文意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59诵读课文,读懂文意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译文:即使在天底下做盗贼的人,也是这样。盗贼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盗窃别人的家以利自己的家;盗贼只爱自身,不爱别人,所以残害别人以利自己。这是什么原因呢?都起于不相爱。即使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也是这样。大夫各自爱他自己的家族,不爱别人的家族,所以侵扰别人的家族以利他自己的家族;诸侯各自爱他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攻伐别人的国家以利他自己的国家。天下的乱事,全部都具备在这里了。诵读课文,读懂文意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60诵读课文,读懂文意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译文:细察它从哪里产生呢?都起于不相爱。假若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象爱自己,还能有不孝的吗?看待父亲、兄弟和君上象自己一样,怎么实行不孝的事呢?还会有不慈爱的吗?看待弟弟、儿子与臣下象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的事呢?所以不孝不慈都没有了。还有盗贼吗?看待别人的家象自己的家一样,谁会盗窃?看待别人就象自己一样,谁会害人?所以盗贼又没有了。还有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吗?看待别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谁会侵犯?看待别人的封国就象自己的封国,谁会攻伐?所以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都没有了。假若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不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不相互侵扰,盗贼没有了,君臣父子间都能孝敬慈爱,象这样,天下也就治理了。诵读课文,读懂文意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61诵读课文,读懂文意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译文:所以圣人既然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励相爱呢?因此天下的人相亲相爱就会治理好,相互憎恶则会混乱。所以墨子说:“不能不鼓励爱别人”,启发就在此。诵读课文,读懂文意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62深入品读,感悟赏析看题目及课文思考,什么叫做“兼相爱,交相利”?

【明确】: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互相使对方得利。深入品读,感悟赏析看题目及课文思考,什么叫做“兼相爱,交相63深入品读,感悟赏析《兼爱》中,在墨子看来,“天下之乱”有哪些?是如何产生的?【明确】: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深入品读,感悟赏析《兼爱》中,在墨子看来,“天下之乱”有哪些64深入品读,感悟赏析【明确】: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灾难,人间的一切邪恶,包括盗窃、杀人、战争、怨仇、嫉恨、诈骗等违法犯罪现象都是不相爱带来的恶果。而要改变社会,包括调解社会矛盾和由乱变治等,即要“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用什么方法可以消除?深入品读,感悟赏析【明确】: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灾难,人间的65深入品读,感悟赏析分析《墨子》在论述上的风格特点。【明确】:《兼爱》先指出议论的重点一“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然后从多个方面分别论述乱“皆起不相爱”;再通过对比指出,如果“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最后顺理成章得出结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论辩一气呵成,富于说服力与逻辑力量。文章在论证方法上,善用类比手法,“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以大家熟知的医生治病需要明确病因,来写圣人治国需要知道混乱产生的原因。深入品读,感悟赏析分析《墨子》在论述上的风格特点。【明确】:66深入品读,感悟赏析【明确】:“兼爱”思想创造地转化自爱自利为相爱相利。“兼爱”的互利性、互助性、对等性以及爱人若己的方式,使人与人和睦相处、共存共荣、良性互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与政治、文化的多元化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危机、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社会失序、人们的精神失守、道德失范、价值失衡,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我们学习墨子思想,借鉴其兼爱学说的精华,对于人类正确认识自身,认识外界,维护世界和平,建设和谐社会,保护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实下,墨家的“兼爱”思想有着怎样的社会意义?深入品读,感悟赏析【明确】:“兼爱”思想创造地转化自爱自利67单元总结背景:诸子百家与轴心时代哲学:儒、道、墨思想核心人物:孔孟、老庄、墨子典籍:《论语》《大学》《孟子》《老子》《庄子》《墨子》单元总结背景:诸子百家与轴心时代68作业:从本单元课文中选择一句名言,联系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除诗歌外)不限。作业:从本单元课文中选择一句名言,联系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69国庆安好!中秋快乐!国庆安好!中秋快乐!70课程结束课程结束71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

我们总是回过头去,

看看先哲们是怎么说的……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

我们总是回过头去,

72第二单元内容:4.《论语》十二篇大学之道/《礼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5.《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庄子》6.*兼爱/《墨子》教学目标:了解儒、道、墨三大学派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核心。比较三大学派的异同。积累文言实、虚词知识。训练文言朗读断句与理解。背诵并能够默写(要求篇目)。第二单元内容:教学目标:73儒家儒家74学习目标:了解儒家的核心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学习课文中说理的方法和论证逻辑。体会“仁”的思想内涵。学习目标:了解儒家的核心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75诸子百家与轴心时代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诸子百家与轴心时代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76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他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77那些没有实现超越突破的古文明,如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虽规模宏大,但都难以摆脱灭绝的命运,成为文化的化石。而这些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我们总是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那些没有实现超越突破的古文明,如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虽规模78诸子百家(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三大哲学体系——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诸子百家(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79本单元的“诸子”:孔子孟子——儒家老子庄子——道家墨子——墨家本单元的“诸子”:孔子孟804.《论语》十二篇4.《论语》十二篇81字词:yìpìkuìěr佾:古时乐舞的行列。譬:打比方。篑:盛土的竹筐。迩:近。字词:yì82关键词:子:敏:仁:礼:乐:喻:贤:省:恕:积累:文质彬彬弘毅任重而道远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也:而:焉:者:其:斯:夫:所:之然后:可以:以为:介词判断句的标志连词①兼词;②语气词①表提顿;②代词①代词;②发语词指示代词①代词;②发语词所字结构=的字结构①动②代③助④衬这样/之后可以/用来……以(之)为先生,老师。《论语》中“子曰”都是指“孔子说”。勤勉仁慈,仁爱《礼》《乐》知晓,明白贤德的人,贤德反省宽恕,容忍关键词:子:于:介词先生,老师。《论语》中“子曰”都是指“孔83内容解读:看注释,查字典,翻译各章。问题探讨……归纳统一句式。断句朗读。设计问题情境,引用论据。先弄通读懂后学以致用内容解读:看注释,查字典,翻译各章。先弄通读懂844.《论语》十二篇讨论:仁?礼?义?归纳:仁——孔子思想的核心(内核克己/爱人)礼——达成仁的言行(一整套行为规范,仁的外化)义——道义,公正合理,与利相对(依照礼的标准)4.《论语》十二篇讨论:归纳:85大学之道/《礼记》大学之道/《礼记》86《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典章制度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内容: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礼记》≠《礼》《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内容:《礼记》≠87明明德→亲民→至善止→定→静→安→虑→得→之所先后,则近道矣。明明德→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天下平←国治←家齐←身修←心正←意诚←知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明明德→亲民→至善止→定→静→安→虑→得→之所先后,则近道矣88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89孟子对“仁”的发展: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对“仁”的发展: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90公孙丑上·第六章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性善论者公孙丑上·第六章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91四心→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四心→四端恻隐之心→9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名言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名言9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养心莫善于寡欲。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94「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何谓知言?」曰:「□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拓展阅读「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95(公孙丑问:)“请问,老师擅长哪方面?”孟子说:“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说清楚啊。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靠正直去培养它而不伤害它,就会充塞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要和义与道配合;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它是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如果行为有愧于心,气就萎缩了。因此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作是外在的东西。(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它,不能停止下来;心里不能忘记它,也不妄自助长它。不要像宋国人那样:宋国有个担心他的禾苗不长而去拔高它的人,昏昏沉沉地回到家中,对家里人说:‘今天累极了,我帮助禾苗长高啦!’他的儿子赶忙跑到田里去看,禾苗已经枯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培养浩然之气)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公孙丑问:)“什么叫能识别各种言论?”(孟子说:)“偏颇的言论,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过激的言论,知道它陷入错误的地方;邪曲的言论,知道它背离正道的地方;躲闪的言论,知道它理屈辞穷的地方。(这些言论)从心里产生出来,会危害政治;从政治上表现出来,会危害各种事业。如果有圣人再次出现,一定会赞成我所说的。”(公孙丑说:)“宰我、子贡擅长言谈辞令,冉牛、闵子、颜渊擅长阐述德行。孔子兼有这两方面的特长,(却还)说:‘我对于辞令,是不擅长的。’(公孙丑问:)“请问,老师擅长哪方面?”孟子说:“我能识别各96宰我

(宰予,字子我,孔门十哲之一)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拓展阅读宰我(宰予,字子我,孔门十哲之一)宰我问:97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①也!于予欤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欤改是。”拓展阅读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98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儒家思想的核心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99道家道家100学习目标:了解老庄哲学的思想和主张。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感受老子和庄子的文风。体会“无为”与“无不为”的思想内涵。学习目标:了解老庄哲学的思想和主张。101老子(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102《老子》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老子》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103《道德经》老聃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道德经》老聃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104道家之道: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自然者,自得其然也。(无为)四大:道、天、地、人道家之道: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105《老子》四章《老子》四章10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①辐:车轮上的直棍,有如自行车的钢丝。三十辐,是一个车轮直棍的数目。②毂(gǔ):即车轮中心穿车轴的圆木.北方叫它“车头”。③埏(shān)埴(zhí):即用抟土和陶土做成饮食用的器皿。埏,借为“抟”,即抟土:埴,陶土。④牖(yǒu):窗户。⑤无:这一章三个“无”,均作“空虚”解。三十根辐穿在车头,中间必须留出空处,才能装上车轴,使车轮有转动的作用。踩打泥土做陶器,器皿中间.必须留出空处,器皿才能发挥盛放物品的作用。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房屋才能有居住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107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其)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①企:就是翘起足,用脚尖站立。②跨:加大步伐,想要快速行走。③彰:明显,显著。④长:长久。⑤赘(zhuì):多余的。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是站不牢的。脚步跨得太大,是走不了太远的。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反而建立不了功勋。自高自大的,反而不可能长久。能从“道”的角度衡量,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可以说都是剩饭赘瘤,惹人厌恶。所以懂得道的规律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10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能够了解、认识别人的是智慧的,能够了解、认识自己的才是高明的。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的,能够克服自身弱点的人才是刚强的。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的人是有志气的。始终不离根基的人就能够长久,肉体死了但精神永存的人才是长寿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109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①持:保持。②兆:苗头,征兆。③泮:分散,破碎。当局面安定时容易把持,当事情还未露先兆时容易谋划。当事物脆弱时容易分开,当事物细微时容易消散。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就处理妥当,处理事情要在祸乱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根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开始走出来的。主观妄为的将会招致失败,强行把持的一定会失去。因此有道的人无所作为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也不会遭受损失。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遭受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因此,有道的人追求别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财货,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经常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按其自身规律自然发展而不会妄加干预。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110庄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庄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111内圣外王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内圣外王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112《庄子》(道家学派经典著作)《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庄子》(道家学派经典著作)《庄子》又名《南华经》,是113听读课文:听读课文:114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瓠(hù):葫芦。树:种植、培育。

实:结的葫芦。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举:拿起来。瓠落:又写作“廓落”,很大很大的样子。

呺(xiāo)然: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为(wèi):因为。

掊(pǒu):砸破。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不够坚固,无法拿起来。把它剖开做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115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固:实在,确实。龟(jūn):通作“皲”,皮肤受冻开裂。

洴(píng):浮。澼(pì):在水中漂洗。絖(kuàng):丝絮。

方:药方。鬻(yù):卖,出售。说(shuì):劝说,游说。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或取悦)吴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116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难:发难,这里指越国对吴国有军事行动。将(jiàng):统率部队。裂:划分出。

一:同一,一样的。或:无定代词,这里指有的人。

以:凭借,其后省去宾语“不龟手之药”。虑:考虑。一说通作“摅”,用绳络缀结。

樽:本为酒器,这里指形似酒樽,可以拴在身上的一种凫水工具,俗称腰舟。

蓬:草名,其状弯曲不直。有蓬之心:喻指见识浅薄不能通晓大道理。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117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不够坚固,无法拿起来。把它剖开做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118拓展阅读《庄子·惠子相梁》载: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拓展阅读《庄子·惠子相梁》载: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119“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素有天地,自古以固存。”拓展阅读“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120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外篇·知北游》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外篇·秋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内篇·大宗师》哀莫大于心死。——《庄子·外篇·田子方》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内篇·人间世》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外篇·山木》庄子名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外篇·知北121《逍遥游》——感受孟子文风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拓展阅读《逍遥游》——感受孟子文风北冥有鱼,其122老庄哲学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齐物”等思想。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辩证法积极遁世老庄学派不主张满口大慈悲、大智慧、大觉悟的假道德,认为这些不过是愚弄人的幌子。要德行合一,以己推人,自化,人人化则天下化。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的思想学派。老庄哲学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齐123墨家墨家124学习目标: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学习本课中说理的方法和论证逻辑。体会“兼爱”的思想内涵,了解墨家的思想主张。学习目标: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125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家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126《墨子》《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该书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涉及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现存《墨子》一书,宋朝多散佚。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墨子》《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127听读课文:听读课文:128诵读课文,读懂文意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译文: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于是能对它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进行治理。这就好像医生给人治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医治。如果不知道疾病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