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古诗三首-《夜书所见》》文本式教案(含板书设计)_第1页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古诗三首-《夜书所见》》文本式教案(含板书设计)_第2页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古诗三首-《夜书所见》》文本式教案(含板书设计)_第3页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古诗三首-《夜书所见》》文本式教案(含板书设计)_第4页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古诗三首-《夜书所见》》文本式教案(含板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古诗三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径、斜”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等1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山行》。3.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朋友、对亲人的珍惜之情。【教学重点】1.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2.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能通过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生活等方式,想象画面,从而大致理解诗意,体会诗中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三课时《夜书所见》【课时目标】1.读准多音字“挑”,会写“送、挑”2个字。2.借助注释、插图,联系生活,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借助注释、插图,联系生活,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过程】一、美图导入,营造诗境。1.出示课件25:出示《夜书所见》插图,请学生说说图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据自己的想象编一个小故事。2.让我们一起走进《夜书所见》,来欣赏这首诗吧。(板书:夜书所见)二、认识生字,感知诗情。1.理解“书”“所见”的意思,引导解题。(书:书写下来所见:所看到的)2.齐读题目。3.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4.出示课件26:tiǎo挑(1)“挑”是多音字,在这首诗中读“tiǎo”,还有一个读音是“tiāo”,组词为“挑担、挑粮”。(2)出示会写字田字格课件27:送挑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提醒学生注意:“送”是半包围结构,先写“关”,后写“辶”;“辶”共三笔,第二笔是横折折撇;“挑”第三笔是提,第七笔是竖弯钩。(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5.老师范读,画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出示课件28: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6.告诉老师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设计意图:从形象直观的图画入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通过图片营造诗文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创编故事,一是为了训练口语表达能力,二是为了创造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期待,预热课堂。三、精读诗文,感悟诗意。(一)找出诗人所见。师:这首诗是诗人在夜晚写下的所看到的情景,那么,诗人究竟看到了什么呢?我们快到诗中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板书:梧叶、篱落、一灯明)(二)借助注释,联系生活,学习第三、四句诗。1.师生交流。(1)出示课件29:知有儿童挑促织。(图文)(2)指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师:注释是我们学习古诗的好帮手,它能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读懂诗句的意思。(3)理解“知”。师:我们借助注释知道了“挑促织”的意思,那么这个“知”是什么意思?(料想)(4)诗人在漆黑的夜晚是怎么知道有儿童在拨弄蟋蟀的?出示课件30:夜深篱落一灯明。(图文)2.朗读指导。3.齐读。(三)联系生活,理解第一、二句诗,感悟诗中的秋意。谈话过渡:秋天是捉蟋蟀的最好季节。这时的蟋蟀又大又壮,叫的声音最好听。到草丛中找一找,你一定能找到。1.读一读。出示课件3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2.理解词语,初知大意。3.出示课件32:(1)萧萧:这里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2)梧:梧桐树。(3)客情:旅客的思乡之情。4.齐读、师范读、齐读。5.出示课件33:介绍作者背景资料。师引导交流:这位漂泊在外的人是谁呢?是诗人叶绍翁。说起叶绍翁,还有关于他的一个故事。出示课件34:叶绍翁是福建人,小时候被送给浙江的叶氏做儿子。他的爷爷原来是朝廷的一位大官,因为朝廷政变,受到别人的迫害,所以他的整个家族受到牵连。家业中衰,他的父母不得不把他送给别人。6.理解“客”,出示课件35:字典中“客”的多个解释,生选择字义。7.读诗。谈话过渡:了解了关于叶绍翁的故事,你就更能体会江上秋风牵动着诗人的情怀。漂泊在外的他会想起——(生答……)那就是思乡之情。让我们带着这思乡之情再读一读这首诗。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把握诗意,避免机械分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边读边想,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四)指导朗读全诗。1.齐读。师:当诗人想到有儿童在拨弄蟋蟀时,诗人还会想到什么?(学生答)是呀,也许诗人会想起自己的童年,也许会想起儿时的伙伴,也许会想起家乡的亲人,想到这里,他的思乡之情就更浓了。身在浙江的诗人,多么想回到福建老家,跟自己的家人团聚啊!2.教师范读。3.学生齐读。4.配乐读。(配乐曲:马思聪《思乡曲》)5.指导读古诗:读这首诗时,要读出诗人“想家”的感情,声调要缓慢些。最后两句牵动着诗人的思乡之情,要读出诗人的孤寂无奈。(学生先读,老师指导,老师再范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设计意图:朗读古诗,配乐读诗,是为了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为了更好地把握古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四、趣味活动,强化记忆。1.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2.小组比赛背诵。五、拓展阅读,增加兴趣。1.你们还读过哪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呢?谁来背一首?2.读一读,背一背。出示课件36: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板书设计】夜书所见梧叶、篱落、一灯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