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河南师范大学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河南师范大学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河南师范大学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河南师范大学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河南师范大学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细胞膜上参与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有两种:离子泵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离子通道受到适当的刺激,通道会打开,离子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缺氧会抑制植物根尖细胞通过离子通道吸收NO3-B.K+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离子泵运输离子的方式相同C.温度能够影响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通过离子泵吸收Ca2+D.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时,通过离子通道使Na+内流2.干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干重最初因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而增加,然后又因呼吸消耗而减少,并且需要大量酶参与。下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使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B.种子萌发过程中水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C.③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中存在形式不同3.人体肠道内生活着100万亿、1000余种细菌,绝大部分都是益生菌,影响人体体重、消化能力和免疫。下列关于肠道益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B.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C.遗传物质主要是DNAD.抗生素使用不当会破坏其平衡4.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液泡体积逐渐变小,紫色逐渐加深,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看到了暗—亮—暗三层结构,两边暗层是磷脂分子,中间亮层是蛋白质分子,嵌合在磷脂双分子层中C.在过氧化氢溶液充足的情况下,若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浓度,则酶的活性更高,反应更快D.在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液由15%盐酸和95%酒精等量混合而成,盐酸的作用是使细胞相互分离,酒精的作用是快速杀死细胞,固定细胞的分裂相5.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通过受体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经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从而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下图表示两种细胞信号转导形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的激素可以表示性激素,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穿膜,与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有关B.甲图可说明信息分子可影响基因表达过程,②③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同C.甲图中的d基本骨架为独特的双螺旋结构,e为mRNA可作为翻译的模板D.乙图可以反应细胞膜具有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图中的受体化学本质为糖蛋白6.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没有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B.当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会不同C.当氧浓度为c时,2/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D.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ATP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浮床技术是一个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方法的水环境原位生态修复过程,它利用水生植物及根系微生物吸收N、P元素,同时可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并以收获植物体形式将其搬离水体,保护了水体生态环境,实现了景观效益和生态功能的双赢。下图为某湖泊应用生态浮床技术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生态浮床上的植物可供鸟类筑巢,下部根系为鱼类和水生昆虫提供了栖息场所,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结构。(2)浮床下方水体中藻类植物的数量低于无浮床的水域,这主要是受_______(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浮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3)请据图分析生态浮床加速水体净化的原因__________。(4)生态浮床的应用加快了湖泊中物质循环的速度。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__________,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5)夏季,湖泊中“听取蛙声一片”,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作用。(6)生态浮床既能净化水质、防治水华,又能美化环境,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8.(10分)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了OsPHDI(水稻内原本也存在该基因>过量表达的水稻植株,以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如抗干旱、抗高盐)。回答下列问题:(l)为了验证OsPHDI基因的表达是否受逆境诱导,实验组需要给两叶期水稻设置_______条件,实验结果显示_______,说明OsPHDI基因的表达受逆境诱导。(2)为了培育OsPHDI基因过量表达植株进行如下操作:①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大量OsPHDI基因,该操作的前提是_______。②将OsPHDI基因与含有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载体结合,此处GFP的作用是_______。③常用_______法将表达载体导入水稻细胞;若受体细胞中出现绿色荧光,能否说明OsPHDI基因已成功导入受体细胞,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④最后利用_______技术培育出完整的抗逆性植株,该技术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9.(10分)紫萁是蕨类植物最古老的代表之一,其叶可食用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根、茎具有清热解毒、降血压防癌抗癌等功效。某研究小组在正常条件下对当地紫萁的光合特性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研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曲线表示胞间CO2浓度的是____________(填“实线”或“虚线”)。(2)紫萁适于生长在阴湿环境,光合“午休”会影响产量,某学习小组认为间种高粱可减缓紫萁的光合“午休”。为此进行实验探究,请完善以下实验:①将该地块均分为两块,分别标为甲组、乙组,其中乙组为实验组;②____________,对两组进行相同的栽培管理;③在高粱生长的不同时期,分别测量甲、乙两组紫萁的____________和胞间CO2浓度;④如果____________,则表明他们的设想是正确的,原因可能是间作高粱能提高____________,降低光照强度和局部温度,提高紫萁的胞间CO2浓度等。10.(10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在细胞核重新编程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两位科学家。科学家把c—Myc等4个关键基因通过逆转录病毒转入小鼠的成纤维细胞,使其变成未成熟的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即iPS细胞,而未成熟的细胞能够发育成机体内所有类型的细胞。(1)题中的逆转录病毒相当于基因工程基本工具中的________;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对核苷酸序列有严格要求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2)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其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基因工程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3)若想增强病毒颗粒的感染性,可利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改造病毒外壳蛋白的结构,并最终通过对_______进行操作来完成。(4)在培养过程中,要将成纤维细胞置于5%CO2的气体环境中,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iPS细胞在功能上类似于胚胎干细胞,则其在功能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iPS细胞的获得不使用胚胎细胞或卵细胞,也不诱导发育成个体,因此不会像生殖性克隆一样引发_____________问题。11.(15分)叶片保卫细胞没有大的液泡,通过改变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控制细胞吸水和失水。当环境水分充足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打开,反之关闭。科研人员对脱落酸(ABA)调节干旱环境下拟南芥气孔开闭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1)ABA是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____的分子,可以调节气孔开闭。(2)由图甲结果可知,干旱处理会__________叶片细胞的渗透压,进而促进ABA的合成和分泌,增加____________,导致气孔关闭。恢复供水后,ABA含量下降,气孔打开。(3)依据图甲实验结果推测:对气孔调节功能丧失突变体施加一定浓度的ABA后,与对照组相比,如果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突变体的气孔开闭异常是ABA合成缺陷导致。(4)研究表明,细胞内外K+浓度差是影响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的主要因素,保卫细胞膜上有K+内流和外流两种通道蛋白,K+通道的开闭受钙离子浓度的调控。研究ABA调节气孔开闭与钙离子浓度的关系,结果如图乙。请结合图甲,解释实验组气孔开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

根据题干分析,“离子泵是一种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说明通过离子泵的跨膜方式属于主动运输;“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受到适当的剌激,通道会打开,离子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说明通过离子通道的跨膜方式属于协助扩散。【详解】A、根尖细胞通过离子通道吸收NO3-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因此缺氧会抑制植物根尖细胞通过离子通道吸收NO3-,A错误;B、K+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离子泵运输离子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B正确;C、温度能够影响分子的运动,从而影响离子泵和离子通道进行跨膜运输,所以温度能够影响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通过离子泵吸收Ca2+,C正确;D、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时,Na+通过离子通道的协助扩散进行内流,D正确。故选A。2、C【解析】

分析题图:题图是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图,分析可知①为种子晒干的过程,②为种子烘干的过程,③为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分(即无机盐),其中④为自由水,⑤为结合水。【详解】A、种子的干重在增加,这说明脂肪在不断转变成糖类等其他形式的有机物,糖类物质中O含量大于脂肪,因此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元素,A正确;B、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水解需要水,而蛋白质、RNA合成产生水,B正确;C、③为无机盐,在生物体内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错误;D、据分析可知,④为自由水,⑤为结合水,故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不同,D正确。故选C。3、D【解析】肠道内为无氧环境,肠道益生菌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A项错误;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等膜结构细胞器,B项错误;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C项错误;抗生素会抑制益生菌的生长、繁殖,破坏肠道内的菌群平衡,D项正确。【点睛】本题易错选C项,错因在于未能准确理解题意:“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的言外之意是RNA也做益生菌的遗传物质,与“遗传物质是DNA”的含义不同。4、D【解析】

1、1959年,罗伯特森根据电镜下看到的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而后科学家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表明有的蛋白质分子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蛋白质分子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蛋白质分子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1、解离:剪取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取下盖玻片上的载玻片,制成装片。

5、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详解】A、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液泡体积逐渐变小,紫色逐渐加深,吸水能力逐渐增强,A错误;B、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看到了暗—亮—暗三层结构,两边暗层是蛋白质,中间亮层是磷脂分子,嵌合在蛋白质层中,B错误;C、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影响,但不受反应物浓度和酶的浓度的影响,故在过氧化氢溶液充足的情况下,若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浓度,反应速率提高,但是酶的活性不变,C错误;D、在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液由质量分数为15%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酒精等量混合而成,盐酸的作用是使细胞相互分离,酒精的作用是快速杀死细胞,固定细胞的分裂相,D正确。故选D。5、C【解析】

分析图甲,某激素可以进入细胞内与胞内受体结合,从而影响核基因的表达。该激素可以表示脂溶性激素,如性激素,性激素可以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这与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有关。图中①表示自由扩散进入,②表示翻译,③表示转录,d表示DNA,e表示mRNA,f表示蛋白质(多肽)。乙图可以反应细胞膜具有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图中的受体化学本质为糖蛋白。【详解】A.性激素属于脂溶性激素,以自由扩散方式穿膜,与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有关,A正确;B.甲图可说明信息分子可影响基因表达过程,其中②表示翻译,③表示转录,它们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同,B正确;C.甲图中的d(DNA)是以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为基本骨架,C错误;D.乙图表示细胞膜具有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图中的受体化学本质为糖蛋白,D正确。故选C。6、C【解析】

酵母菌有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摩尔数之比为1∶3,据此分析。【详解】A、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氧气浓度为a时,产生的酒精量等于释放的CO2量,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B、氧气浓度为b时,产生CO2的量多于产生的酒精量,此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为d时,不产生酒精只产生CO2,说明该点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C、当氧浓度为c时,产生酒精的量为6mol,则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6/2=3mol,同时产生6molCO2,则有氧呼吸产生CO2为15-6=9mol,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9/6=1.5mol,用于酒精发酵的葡萄糖所占比例为3/(3+1.5)=2/3,C错误;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均可以产生[H]和ATP,D正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垂直阳光(或“光照强度”)浮床上的植物根系可吸收水中的N、P等无机盐;浮床上的植物根系富集的微生物可将污染物进行生化降解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影响种群繁衍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解析】

通过提取(1)中“上部”和“下部”的信息,确定生态浮床属于哪种群落的空间结构;通过藻类植物是光能自养生物,其正常生长离不开光照来确定浮床抑制藻类生长的原理;通过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的分析以得出生态浮床属于哪种价值。【详解】(1)生态浮床上的植物可供鸟类筑巢,下部根系为鱼类和水生昆虫提供了栖息场所,表现为垂直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2)藻类植物的正常生长要进行光合作用,受到阳光的影响,浮床下方阳光较弱从而抑制藻类繁殖,防止水华发生。(3)由于水流流经浮床时,流速变缓,物理沉降作用显著;浮床植物可以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浮床植物根系富集微生物,加速污染物分解。(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5)夏季,湖泊中蛙声是求偶信号,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影响种群繁衍作用。(6)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也叫生态功能,生态浮床的净化水质、防止水华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指供人类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的实用意义,以及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生态浮床的美化环境的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点睛】本题以生态浮床为背景,综合考查群落的空间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知识。8、干旱,高盐(逆境)实验组(逆境)植株OsPHDl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对照(适宜条件)组(需要一段已知OsPHD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作为标记基因(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人受体细胞)农杆菌转化不能,有可能导入了不含OsPHDl基因的GFP载体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解析】

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适用于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已知的情况)

①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

②原理:DNA复制

③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详解】(l)通过个体水平上验证OsPHDI基因的表达是否受逆境诱导,实验组需要给两叶期水稻设置干旱,高盐(逆境)条件,如果实验组(逆境)植株OsPHDl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对照(适宜条件)组,说明OsPHDI基因的表达受逆境诱导。(2)①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大量目的基因,需要加入相应的引物,故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大量OsPHDI基因,该操作的前提是合成引物。②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作用是作为标记基因,便于后期的筛选。③表达载体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若受体细胞中出现绿色荧光,不能说明OsPHDI基因已成功导入受体细胞,因为有可能导入了不含OsPHDl基因的GFP载体。④植物组织培养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故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完整的抗逆性植株。【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只要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明确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其核心步骤,注意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9、虚线甲组不处理,乙组间种适量的高粱净光合速率乙组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高于甲组环境的空气湿度【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12时,植物会出现“午休”现象,部分气孔会关闭,图示中虚线在12时降低,推测是胞间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则另一条曲线表示净光合速率。【详解】(1)从图中信息可知,早晨和傍晚,虚线对应的值较大,可知虚线对应的应为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而实线对应的应为净光合速率。(2)②甲组为对照组,因此不做处理,乙组为实验组,应间种适量的高粱。③该实验的因变量为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因此在高粱生长的不同时期,分别测量甲、乙两组紫萁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④由题干知,紫萁适于生长在阴湿环境,与甲组比较,乙组间作高粱能提高环境的空气湿度、降低光照强度和局部温度,避免了因“午休”而导致的胞间CO2浓度下降,使胞间CO2浓度和净光合速率高于甲组,则表明他们的设想是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示中两条曲线的含义,区分实线和虚线的特点,再结合题干相关信息做出进一步的判断。10、运载体(或载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或限制酶)转化基因重组蛋白质工程基因维持培养基(液)的pH具有发育的全能性伦理【解析】

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详解】(1)由于逆转录病毒能将c-Myc等4个关键基因转入小鼠的成纤维细胞,所以逆转录病毒相当于基因工程基本工具中的运载体;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其中对核苷酸序列有严格要求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它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能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2)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其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基因工程技术又称之为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3)根据人们对蛋白质功能的特定需求,可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改造病毒外壳蛋白的结构,要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时,最终必须通过对基因进行操作来完成。(4)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气体环境(95%氧气和5%二氧化碳),其中5%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基(液)的pH。(5)iPS细胞与ES细胞类似,理论上通过定向诱导能发育成各类组织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