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教案_第1页
机械原理教案_第2页
机械原理教案_第3页
机械原理教案_第4页
机械原理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原理》教案1一、授课章节绪论§0-1机械原理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0-2机械原理课程的地位、作用和学习方法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它的地位、任务和作用。.对本学科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有所了解。了解机械、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的概念。三、教学重点:.机器、机构、机械的概念。.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地位、作用与学习方法。四、教学难点:机器的特征、机构的特征。五、教学方法: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

机械原理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1学时)介绍本课程性质、内容。举例讲述一、以内燃机为例,介绍本课程研究的对象.机械.机器及其特征.机构及其特征.常用机构:连杆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二、机械原理课程研究的内容.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构的运动分析.机械的动力学分析.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机械的传动系统设计掌握m机限机械的概念。机械原理课程的地位、作用和学习方法。(1学时)介绍本课程的地位、作用与学习方法。举例分析讲述一、机械原理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的地位:是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进入专业课前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作用二、机械原理课程学习方法.强调重视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基本原理.牢牢掌握基本研究方法.逐步树立工程观点三、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要求及有关事项掌握本课程的地位作用与学习方法。《机械原理》教案2一、授课章节第1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1概述§1-2机构的组成§1-3机构运动简图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机构的组成,掌握构件、零件、运动副、运动副元素、运动链的概念。.能熟练绘制机构运动简图。三、教学重点:.运动副的定义、分类。.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四、教学难点:运动副的分类、运动副约束、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五、教学方法: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构件、运动副的定义、分类;运动链的概念;机构的组成。(1学时)结合动画实例分析典型机构,进而引出本节各个概念。举例分析讲述、学生5分钟练习一、构件与零件二、运动副及其分类(表2—1)运动副:两构件通过直接接触组成的可动联接称为运动副。运动副元素:两构件参与接触而构成运动副的部分称为运动副元素。.低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形成的运动副(回转副,移动副)。.高副:两构件通过点、线接触而形成的运动副(齿轮副,凸轮副)。三、运动链与机构.运动链:由若干构件通过运动副联接组成构件系统,称为运动链。.机构:运动链中的一个构件固定作为机架,它的一个或几个构件作给定的独立运动,则这种运动链称为机构。掌握运动副的分类高副、低副的定义。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1学时)通过分析机器实例,引出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目的。举例分析讲述一、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定义: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运动副符号,按照一定的比例尺所绘制的图形。二、运动副与构件的常用表示方法(表)三、机构运动简图绘制方法和步骤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机械原理》教案3一、授课章节第1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4平面机构的自由度§1-5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能正确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掌握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三、教学重点:.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四、教学难点: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注意事项。五、教学方法: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平面运动链自由度计算公式;计算机构自由度的注意事项;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2学时)通过分析实例,引出自由度计算的意义。举例分析讲述一、机构自由度机构自由度:机构具有独立运动的数目。二、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公式F-3n-2p-p该式也称为平面机构的结构公式(又称契贝谢夫公式)。三、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复合铰链:两个以上构件在同一处以转动副相联接,所构成的运动副称为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对整个机构运动无关的自由度称为局部自由度。3.虚约束:对机构不起独立限制作用的约束,称为虚约束。①轨迹重合的虚约束虚约束。②转动副轴线重合的虚约束。③移动副导路平行的虚约束。④机构中对称部分的虚约束。四、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原动件数目=机构的自由度数若机构的自由度数大于原动件数,机构的运动将不确;反之,机构将不动。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的计算方法。《机械原理》教案4一、授课章节第2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力分析2-1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2-2用速度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2-3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能运用瞬心法和相对运动图解法对平面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三、教学重点:.运用瞬心法对平面机构进行速度分析。.运用相对运动图解法对平面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四、教学难点:机构的运动分析。五、教学方法: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机构运动分析的瞬心法。(1学时)通过分析实例,介绍机构瞬心的概念,用瞬心法对机构进行速度分析的方法。举例分析讲述一、速度瞬心的概念瞬心:互相作平面相对运动的两构件上的等速重合点。二、机构瞬心的数目K=N(N—1)/2三、瞬心位置的确定.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的瞬心.未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的瞬心四、速度瞬心的应用举例掌握用瞬心法对机构进行速度分析。机构运动分析的相对运动图解法。(1学时)通过分析实例,介绍机构运动分析的相对运动图解法。举例分析讲述一、同一构件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运用速度合成定理进行速度分析.运用加速度合成定理进行速度分析二、组成移动副两构件重合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掌握用相对运动图解法对机构进行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的方法。《机械原理》教案5一、授课章节第2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力分析2-5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解析法的原理。.能运用解析法对平面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三、教学重点:.解析法的分类。.运用解析法对平面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四、教学难点:机构的运动分析。五、教学方法: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机构运动分析的解析法。(1学时)通过分析实例,介绍用解析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的方法。举例分析讲述一、复数矢量法.位置分析.速度分析.加速度分析.连杆2上任意点M的运动分析二、矩阵法.位置分析.速度分析.加速度分析了解机构运动分析的解析法。平面机构的力分析。(1学时)通过分析实例,介绍机构力分析的图解法。举例分析讲述一、作用在机械上的力作用在机械上的力有:驱动力、阻抗力、重力、惯性力及上述诸力引起的运动副反力二、构件惯性力的确定三、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图解法了解机构力分析的图解法。《机械原理》教案6一、授课章节第3章平面机构的动力分析§3-1机构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3-2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移动副中摩擦力、总反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方法。.掌握转动副中摩擦力、总反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方法。

三、教学重点:移动副中的摩擦;转动副中的摩擦。四、教学难点:移动副和转动副中的摩擦力和总反力的分析方法。五、教学方法: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移动副中的摩擦。(1学时)通过分析实例,介绍移动副中的摩擦力和总反力的分析方法。举例分析讲述一、移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两构件沿平面接触构成移动副F=fN21=fQ.两构件沿V形槽面接触构成移动副F21=fN21=fQ/sin9=fQ.两构件沿半圆柱面接触构成移动副F21=fN'21=fkQ=fQ二、移动副中总反力的确定掌握移动副中摩擦的分析方法。转动副中的摩擦。(1学时)通过分析实例,介绍转动副中的摩擦力和总反力的分析方法。举例分析讲述一、径向轴颈的摩擦摩擦力矩为:Mf=F21P/fv=F21r摩擦圆半径为:P=fr二、止推轴颈的摩擦摩擦力矩为:Mf=fQr'当量摩擦半径为:.对于非跑合的止推轴颈r3—r3r= T一一|_r2-r2J2.对于跑合的止推轴颈r」口2掌握转动副中摩擦的分析方法。《机械原理》教案7、授课章节第3章平面机构的动力分析§3-3平面机构的静力分析§3-4机构惯性力的确定、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平面机构的静力分析方法。.了解考虑摩擦时的机构受力分析方法。

三、教学重点:.平面机构的静力分析方法。.构件惯性力的确定。四、教学难点:转动副中的摩擦力和总反力的分析方法;考虑摩擦时的机构受力分析方法。五、教学方法: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平面机构的静力分析方法。(1学时)通过分析实例,介绍平面机构的静力分析方法。举例分析讲述.构件组的静定条件.不考虑摩擦时机构的静力分析.考虑摩擦时机构的静力分析掌握平面机构的静力分析方法。构件惯性力的确定。(1学时)通过分析实例,介绍构件惯性力的确定方法。举例分析讲述.作平面复杂运动的构件F=一ma M二一Ja.作平面移动的构件F=-ma M=0.绕质心轴转动的构件‘F二0M二一Ja.绕非质心轴转动的构件F=一ma M二一Ja了解构件惯性力的确定方法。《机械原理》教案8一、授课章节第3章平面机构的动力分析§3-6机械的效率和自锁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解机械自锁的条件和分析机械自锁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机械的效率。.机械的自锁。四、教学难点: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机械自锁的条件和分析机械自锁的方法。五、教学方法:板书。六、教学过7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机械的效率。(1学时)介绍机械效率的分析计算方法。举例分析讲述一、机械效率w W—W W机械效率:n=——=。 f=1——fW W W一 N Qu PM用功率表示:n r,Q,*0, J0N Q0PM二、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串联NNNNn=—1——2—…一k-=nnn…nNNNN i23 kd12 k-1.并联nnn+nn+nn+---+nnn-N:.11N1+N2+N3+…+N:k3.混联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机械的自锁。(1学时)通过分析实例,介绍机械自锁的条件和机械自锁的分析方法。举例分析讲述一、单一运动副的自锁.移动副的自锁条件:P<*.转动副的自锁条件:h<P二、机械的自锁根据效率的定义,可得到普遍意义的机械自锁条件为机械效率小于或等于零,即n<0了解机械自锁的条件和分析方法。《机械原理》教案9一、授课章节第3章平面机构的动力分析§3-7斜面传动的效率和自锁§3-8螺旋传动的效率和自锁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斜面传动的效率和自锁。.了解螺旋传动的效率和自锁。三、教学重点:.斜面传动效率的计算方法和自锁条件。.螺旋传动效率的计算方法和自锁条件。四、教学难点:斜面传动和螺旋传动的动力分析。五、教学方法: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斜面传动的效率和自锁。(1学时)通过分析实例,介绍斜面传动的效率和自锁的分析方法。举例分析讲述一、滑块等速上升F=Ftan(a+q)月=tana/tan(a+①)二、滑块等速下降F'=Ftan(a—q)pQT=tan(a一①)/tana掌握斜面传动的效率和自锁的分析方法。螺旋传动的效率和自锁。(1学时)通过分析实例,介绍螺旋传动的效率和自锁的分析方法。举例讲述一、矩形螺纹螺旋副中的摩擦.拧紧螺母时所需的力矩为「dd「 , 、M=Ft=Ftan(a+①)dp2 2Q.而松退螺母时所需的力矩为,一dd「 ,M'=F'f=—Ftan(a-0)dd2 2Q二、三角形螺纹螺旋副中的摩擦当量摩擦因数和当量摩擦角分别为f=f/sin(900-P)=f/cosP①二arctanf掌握螺旋传动的效率和自锁的分析方法。《机械原理》教案10、授课章节第5章机械的平衡§4-1机械平衡的目的和内容§4-2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4-3刚性转子的平衡试验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方法。.掌握刚性转子的平衡试验原理。三、教学重点:.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刚性转子的平衡试验。四、教学难点: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方法。五、教学方法: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学时)通过对存在不平衡偏心质量的刚性转子的分析,引出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方法。举例分析讲述一、机械平衡的目的二、机械平衡的内容三、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计算mr+mr+mr+mr+mr=0即刚性转子的静平衡条件为各不平衡质量质径积的矢量和等于零。可用图解法求解。四、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计算把各不平衡质量的惯性力(空间力系)分别分解到所选定的两个平衡基面内,在这两个平面内分别进行静平衡计算,使两平面内的惯性力之和均等于零,该构件就完全平衡了4.1、4.3掌握刚性转子的平衡分析方法刚性转子的平衡试验。(学时)通过实例介绍刚性转子的平衡试验方法。举例分析讲述、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试验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试验掌握刚性转子的平衡试验方法《机械原理》教案11一、授课章节第5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5-1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及其设计的基本问题§5-2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和演化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连杆机构传动的优缺点。.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形式。三、教学重点:.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四、教学难点: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形式。五、教学方法: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1学时)通过分析实例,介绍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演化形式。举例分析讲述一、连杆机构的概念及其优缺点二、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三、基本形式-铰链四杆机构按照连架杆的运动形式又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了解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平面连杆机构的演化形式。(1学时)介绍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举例讲述一、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方法.扩大转动副的尺寸.转动副转化为移动副.选取不同构件为机架.变化构件形态二、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滑块机构①曲柄滑块机构又分为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和偏心曲柄滑块机构。②摆动滑块机构.导杆机构①转动导杆机构②摆动导杆机构.曲柄摇块与曲柄转块机构.移动导杆机构5-1、5-2了解四杆机构的演化方法及演化形式。《机械原理》教案12一、授课章节第5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5-3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对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和传力性能有明确概念。三、教学重点:.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性能。.平面连杆机构的传力性能。四、教学难点: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性能和传力性能。五、教学方法: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特征。(学时)通过铰链四杆机构的分析,引出平面连杆机构的四个工作特征。举例分析讲述一、平面四杆机构有曲柄存在的条件.杆长条件:最短杆+最长杆W其余两杆长度之和;.连架杆与机架中,必有一杆为最短杆。二、压力角与传动角a+y=90三、急回运动和行程速比系数.极位夹角。:从动件处于两极限位置时,曲柄两位置之间所夹锐角.行程速比变化系数K=180°+%80°-e四、机构的死点位置掌握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特征,应用自如。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及功能。(学时)通过实例介绍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及功能。举例分析讲述一、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连杆机构中构件以低副相连,可用来传递较大的动力。.构件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连杆曲线具有多样性。二、平面连杆机构的功用.实现有轨迹、位置或运动规律要求的运动。.实现从动件运动形式及运动特性的改变。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及功能。《机械原理》教案13一、授课章节第5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5-4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1.图解法)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能按已知连杆三位置设计平面四杆机构。.能按已知两连架杆三对应位置设计平面四杆机构。.能按已知行程速比系数等要求设计平面四杆机构。三、教学重点:实现连杆工作要求的设计问题及实现连架杆工作要求的设计问题。四、教学难点:平面四杆机构的图解设计。五、教学方法:多媒体。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平面四杆机构的图解设计。(2学时)通过实例分析,介绍连杆机构的图解设计方法。举例分析讲述一、平面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实现连杆工作要求的设计问题。.实现连架杆工作要求的设计问题。二、按给定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给定连杆两位置或三位置及活动铰链B、C。.给定连杆上一直线的两位置或三位置及固定铰链A、D三、按给定连架杆对应位置设计四杆机构.机构反转法.相对极点法(略)四、按给定行程速比系数K设计四杆机构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图解设计方法。

一、授课章节第5章平面四杆机构§5-4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2.解析法)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能按已知连架杆对应位置设计四杆机构。.能按已知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三、教学重点:平面连杆机构的解析设计方法。四、教学难点:平面连杆机构的解析设计。五、教学方法: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平面四杆机构的解析设计。(2学时)以函数生成机构的解析设计为例,介绍连杆机构的解析设计方法。举例分析讲述一、按给定连架杆对应位置设计四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通过列线性方程组,联立求解结构参数。.曲柄滑块机构按给定曲柄和滑块的三组对应位置@1、x1、@2、x2、@3、X3,要求确定机构参数a、b、6,可列出三个方程式,即x2=2axcos3一2aesin①+b2—a2i i i i—e2联立求解,可求得结构参数a、b、c。二、按给定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选定xD、yD及四杆机构的连杆长b和机架长d可由下试求出。1b=V(Xi-Xq)2+(yCi.)2d=(XXA-XD)2+(yA-yD)2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解析设计方法。注:本章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的解析法及平面连杆机构的解析设计,在理论教学中只介绍方法,具体应用在课程设计中。

一、授课章节第6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6-1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6-2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应用;掌握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其选择原则。三、教学重点:从动件运动规律设计及其选择。四、教学难点:各种运动规律及其特点、适用场合。五、教学方法: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1学时)通过分析实例,介绍机器中使用的各种凸轮机构。举例分析讲述一、凸轮机构的应用凸轮机构的组成:由凸轮、从动件、机架以及附属装置组成的一种高副机构。二、凸轮机构的分类.凸轮的类型:盘形凸轮;圆柱凸轮。.从动件的类型:尖底从动件;滚子从动件;平底从动件。.凸轮与从动件保持高副接触(锁合)的方法掌握凸轮机构的组成、类型及应用。从动件运动规律设计。(1学时)介绍几种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的方程、特点和适用的场合。分析讲述基本概念基圆、行程、推程运动角、远休止角、回程运动角、近休止角。一、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等速运动规律特点:存在刚性冲击。.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特点:存在柔性冲击。.余弦加速度运动(又称简谐运动)规律特点:存在柔性冲击。.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特点:不产生冲击。二、多项式运动规律三、组合式运动规律掌握常用运动规律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一、授课章节第6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6-3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1.图解法)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盘形凸轮廓线的图解设计方法三、教学重点:凸轮廓线的图解设计。四、教学难点:凸轮廓线的图解设计。五、教学方法:多媒体、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凸轮廓线的图解设计。(2学时)通过实例分析,介绍凸轮廓线的图解设计方法。举例分析讲述凸轮廓线设计的基本原理—一反转法使原回转的凸轮固定不动,而使原固定不动的导路和从动件绕凸轮轴心沿-3方向反转,同时在导路内,从动件按预期的运动规律作相对运动的方法称为反转法。一、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尖底从动件.滚子从动件.平底从动件二、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三、滚子半径的选择及平底尺寸的确定.滚子半径的选择滚子半径为rr=(〜)r0其中r0为基圆半径。.平底尺寸的确定通常平底长度L=21max+(5〜7)mm。四、圆柱凸轮.移动从动件圆柱凸轮.摆动从动件圆柱凸轮掌握凸轮廓线的图解设计方法。

一、授课章节第6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6-3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2.解析法)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盘形凸轮轮廓线曲线的解析设计方法三、教学重点:凸轮廓线的解析设计。四、教学难点:凸轮廓线的解析设计五、教学方法: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凸轮廓线的解析设计。(2学时)通过实例分析,介绍凸轮廓线的解析设计方法。举例分析讲述盘形凸轮机构的解析法设计—一直角坐标解析法和极坐标解析法。一、凸轮轮廓设计的直角坐标法1.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①理论廓线方程x-(s+s)sin5+ecos8y-(s+s)cos8-esin8②实际廓线(工作廓线)方程x'-x干rcos0ry'-y干rsin0r式中“-”号用于内等距曲线,“+”号用于外等距曲线。③刀具的中心轨迹方程x=x干(r-r)cos0y-y不(r-r)sin0式中“-”号用于内等距曲线,“+”号用于外等距曲线。.对心平底推杆(平底与推杆轴线垂直)盘形凸轮机构.摆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二、凸轮轮廓设计的极坐标法掌握凸轮机构廓线的解析设计方法。注:本章中凸轮廓线的解析设计,在理论教学中只介绍方法,具体应用在课程设计中。

一、授课章节第6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6-4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二、教学目的及要求对凸轮机构压力角有明确概念,了解确定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主要原则。三、教学重点: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滚子半径的选择。四、教学难点: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五、教学方法: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凸轮机构压力角的确定。(学时)通过实例分析,介绍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及其许用值等问题。举例分析讲述一、凸轮机构的压力角1.临界压力角1a=arctan 中c (1+2b/l)tan① i22.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应满足a <la]<a握凸轮机^构压力角的概念。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学时)通过实例分析,介绍凸轮机构基圆半径的确定。举例分析讲述二、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当从动件运动规律确定后,凸轮基圆半径愈小,则机构的压力角愈大。此外,合理的偏距e的方向,可使压力角减小,改善传力性能。凸轮基圆半径愈小,机构尺寸愈紧凑,但可能使机构压力角过大,甚至超过许用值『ds/d5e12r=1 s+e20 tana )式中当偏距e及瞬心P在凸轮回转中心O同一侧时取“-”号;反之,取“+”号。了解凸轮机构的基圆半径的确定。

一、授课章节第7章齿轮机构§7-1齿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7-2齿轮的共轭齿廓曲线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应用。.掌握齿廓啮合基本定律。三、教学重点:齿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四、教学难点:齿廓啮合基本定律。五、教学方法: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齿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1学时)通过分析实例,介绍机器中使用的各种齿轮机构。举例分析讲述一、齿轮机构的特点二、齿轮机构的类型.按传动比是否恒定分为:定传动比齿轮机构和变传动比齿轮机构。.根据主、从动齿轮回转轴线是否平行分为:平面齿轮机构和空间齿轮机构。了解齿轮机构的特点、分类和应用。齿轮的共轭齿廓曲线。(1学时)介绍共轭齿廓的概念、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分析讲述一、共轭齿廓指两齿轮相互接触传动并能实现预定传动比规律的一对齿廓。二、齿廓啮合基本定律i=3/3=OP/OP两齿轮作定传动比传动的齿廓条件是:两齿廓在任一位置接触点处的公法线必须与两轮连心线相交于一点。三、共轭齿廓曲线的求解四、齿轮齿廓曲线的选择掌握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一、授课章节第7章齿轮机构§7—3渐开线及其齿廓啮合特性§7-4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参数和尺寸二、教学目的及要求.熟悉渐开线的性质、方程,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掌握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基本尺寸计算。三、教学重点:.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基本尺寸计算。四、教学难点: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基本尺寸计算。五、教学方法: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渐开线及其齿廓啮合特性。(1学时)根据渐开线的形成,介绍渐开线的性质、方程,着重介绍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分析讲述一、渐开线的形成二、渐开线的特性三、渐开线方程渐开线极坐标参数方程为r=r/cosa0二inva=tana-a四、渐开线齿廓啮合的定传动比性7-2掌握渐开线的性质、方程、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渐开线标准直齿轮的参数和尺寸。(1学时)介绍外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基本参数、尺寸计算,内齿轮、齿条的特点。分析讲述一、齿轮各部分名称和代号齿顶圆da、齿根圆df、基圆db、分度圆d、齿厚s、齿槽宽e、齿距p、法向齿距pn、齿顶高ha、齿根高hf、全齿高h、齿宽B。二、基本参数齿数z、模数m、压力角a、齿顶高系数h、顶隙系数c*。a三、几何尺寸计算公式四、任意圆上的齿厚7-24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一、授课章节第7章齿轮机构§7-5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7-6渐开线齿廓的切削加工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无侧隙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了解渐开线齿轮的加工原理,对变位齿轮有明确的概念。三、教学重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齿轮的加工方法,渐开线齿廓的根切,避免根切的措施,变位齿轮的概念。四、教学难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渐开线齿廓的根切,避免根切的措施。五、教学方法: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1学时)介绍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无侧隙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分析讲述一、正确啮合条件m=m=m]a=a=aJ二、连续传动条件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为^a>〜。三、标准顶隙与无侧隙啮合条件一对齿轮的无齿侧间隙啮合及标准安装;齿轮齿条无齿侧间隙啮合及标准安装;四、中心距和啮合角掌握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渐开线齿廓的切削加工。(1学时)通过实例,介绍齿轮的加工方法及适用场合,介绍根切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避免的方法。举例分析讲述一、齿廓的切削加工原理仿形法、范成法。.仿形法.展成法二、用标准齿条型刀具加工标准齿轮三、渐开线齿廓的根切及其成因根切现象、产生原因。避免根切的措施:增加被加工齿轮的齿数;增大刀具与轮坯中心的距离。四、渐开线标准齿轮不根切的最少齿数z=2h*/sin2a7-9掌握渐开线齿廓的根切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避免的方法。

一、授课章节第7章齿轮机构§7—7渐开线变位齿轮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渐开线变位齿轮的原理。三、教学重点:变位齿轮的概念。四、教学难点:变位齿轮的形成原理。五、教学方法: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渐开线变位齿轮。(学时)介绍变位齿轮的概念、尺寸变化情况。分析讲述一、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局限性二、变位修正法.齿轮变位的目的.变位修正法相对于轮坯中心,刀具向外移动称为正变位,加工出的齿轮称为正变位齿轮;刀具向里移动称为负变位,加工出的齿轮称为负变位齿轮。三、不根切的最小变位系数xmin_h*(z —z)X=-amin min zmin四、变位齿轮的几何尺寸.分度圆和基圆d=mz;db=mzcosa.齿厚和齿槽宽(兀 1s=一十2xtanam12 )(兀- )e=——2xtanam12 ).齿根高和齿顶高h一(h*+c*—x)mf ah一(h*+x)ma a.齿顶圆和齿根圆了解渐开线变位齿轮的概念。

一、授课章节第7章齿轮机构§7-9斜齿圆柱齿轮机构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基本尺寸计算。三、教学重点:斜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传动特点。四、教学难点:斜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五、教学方法:多媒体。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斜齿圆柱齿轮齿廓面的形成、斜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1学时)介绍斜齿圆柱齿轮的齿廓曲面的形成,基本参数。分析讲述斜齿圆柱齿轮机构。一、斜齿圆柱齿轮齿面形成及啮合特点.齿面形成.啮合特点二、斜齿轮的基本参数三、斜齿轮的几何尺寸及传动中心距.几何尺寸计算公式.中心距a掌握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特点。斜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当量齿轮、传动特点。(1学时)介绍斜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性、当量齿轮、传动特点。分析讲述四、斜齿圆柱轮的当量齿轮当量齿数工=z/cos3BV五、斜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及其特点.正确啮合条件…2 |m=m=m>a=a=a.重合度.传动特点①啮合性能好。②重合度大。③结构紧凑。斜齿轮传动的主要缺点是产生轴向推力。7-15了解斜齿圆柱齿轮当量齿轮的概念、传动特点。

一、授课章节第7章齿轮机构§7-11蜗轮蜗杆机构§10锥齿轮机构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直齿圆锥齿轮、蜗轮蜗杆等传动的特点和基本尺寸计算。三、教学重点:直齿圆锥齿轮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的传动特点。四、教学难点:蜗杆蜗轮的啮合传动。五、教学方法: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蜗轮蜗杆机构。(1学时)介绍蜗轮蜗杆机构的传动特点、参数、啮合特性。分析讲述一、蜗轮蜗杆机构的形成及传动特点1、蜗轮蜗杆机构的形成2、蜗轮蜗杆机构的传动特点①传动比大。②传动平稳。③传动效率低。④传动的自锁性。二、蜗轮蜗杆传动的类型三、蜗轮蜗杆的啮合传动四、蜗轮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与几何尺寸7-18了解蜗轮蜗杆机构的传动特点、参数、啮合特性。圆锥齿轮机构。(1学时)介绍圆锥齿轮机构的传动特点、参数、几何尺寸计算。分析讲述一、直齿锥齿轮齿廓的形成二、背锥及当量齿数三、直齿锥齿轮的啮合传动四、直齿锥齿轮传动的参数与几何尺寸了解圆锥齿轮机构的传动特点、参数、几何尺寸计算。

一、授课章节第8章轮系§8-1轮系及其分类§8-2定轴轮系的传动比传动比计算二、教学目的及要求熟悉轮系的分类与功用,能计算各种类型轮系的传动比。三、教学重点:轮系的传动比。四、教学难点: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五、教学方法:多媒体、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轮系的类型。(学时)通过分析实例,介绍机器中使用的各种轮系。举例讲述轮系的类型。一、定轴轮系二、周转轮系一个基本周转轮系必须具有一个行星架,具有一个或若干个行星轮,以及与行星轮相啮合的不多于两个的太阳轮。三、混合轮系8-1掌握轮系的分类。轮系的传动比。(学时)通过实例分析,介绍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举例分析讲述轮系的传动比。一、传动比大小的计算定轴轮系传动比的大小等于各对啮合齿轮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与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之比。二、首、末轮转向的确定.箭头法.正、负号法8-8掌握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一、授课章节第8章轮系§8-3周转轮系的传动比传动比计算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能计算周转轮系的传动比。三、教学重点:周转轮系的传动比。四、教学难点: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五、教学方法:多媒体、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2学时)通过分析实例,介绍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方法。举例讲述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采用转化机构法。设周转轮系中太阳轮分别为a、b,行星架为H,则转化轮系的传动比为3H3—3iH=-a-=—a Hab3H3—3b b H①式中的“土”号不仅表明转化轮系中两太阳轮a、b之间的数值关系,进而影响传动比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因此不能漏判或错判。②3a、3b、3H均为代数值,应用公式时要带有相应的“+”、“-”号。③式中“土”号不表示原周转轮系中轮a、b之间的转向关系,仅表示转化轮系中轮a、b之间的转向关系。对3b=0和3a=0的行星轮系,根据上式可推得其传动比的通用表达式分别为, 3 ,i=-a-=1—iHaH3 abH, 3 ,i=-b-=1—iHbH3 baH8-9掌握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方法。

一、授课章节第8章轮系§8-4混合轮系的传动比传动比计算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能计算混合轮系的传动比。三、教学重点:混合轮系的传动比。四、教学难点:混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五、教学方法:多媒体、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混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2学时)通过分析实例,介绍混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方法。举例讲述一、混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方法.将该混合轮系中所包含的各部分定轴轮系和各个基本周转轮系一一划分出来。.找出各个基本轮系之间的联接关系。.分别列出各定轴轮系和各个基本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关系式。.联立求解这些关系式,从而求出该混合轮系的传动比。二、划分基本定轴轮系的方法若一系列互相啮合的齿轮的几何轴线都是固定不动的,则这些齿轮和机架便组成一个基本定轴轮系。三、划分基本周转轮系的方法首先找出既自转又公转的行星轮(有时行星轮有多个);然后找出支持行星轮作公转的构件—一行星架;最后找出与行星架相啮合的两个太阳轮(有时只有一个太阳轮),这些构件便组成了一个基本周转轮系,而且每一个基本周转轮系只含有一个行星架。8-21掌握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方法。

一、授课章节第8章轮系§8-5轮系的功用及行星轮系的齿数条件§8-6行星轮系的功率及效率二、教学目的及要求.熟悉轮系功用,了解行星轮系的齿数条件。.了解行星轮系的功率及效率的计算方法。三、教学重点:轮系的传动比。四、教学难点:轮系功用。五、教学方法:多媒体、板书。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轮系的功用及行星轮系的齿数条件。(学时)通过实例分析,介绍轮系的各种功用及行星轮系的齿数条件。举例讲述一、轮系的功用.实现变速传动。.获得较大的传动比。.实现换向传动。.实现分路传动。.旋轮线及其应用。.用作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二、行星轮系的齿数条件.保证实现给定的传动比。.保证满足同心条件。.保证满足均布安装条件。.保证满足邻接条件。8-6熟悉轮系功用,了解行星轮系的齿数条件。行星轮系的功率及效率。(学时)通过实例分析,介绍行星轮系的功率及效率的计算方法。举例分析讲述对于周转轮系来说,差动轮系一般主要用来传递运动,而用作动力传动的则主要是行星轮系。所以本节主要介绍行星轮系效率的计算问题,而用作计算行星轮系效率的计算方法也有多种,本节仅介绍应用比较方便的“转化轮系法”(也叫啮合功率法)。了解行星轮系的功率及效率的计算方法。

一、授课章节第9章间歇机构及其它机构§9-1棘轮机构§9-2槽轮机构二、教学目的及要求.熟悉棘轮机构的结构、功能和应用。.熟悉槽轮机构的结构、功能和应用。三、教学重点: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的功能。四、教学难点: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的功能。五、教学方法:板书、多媒体。六、教学过程: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作业及小结棘轮机构。(1学时)通过分析实例,介绍棘轮机构的结构、功能和应用。举例讲述一、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类型.齿式棘轮机构①单向式棘轮机构②双向式棘轮机构.摩擦式棘轮机构二、棘爪自动啮紧齿根的条件了解棘轮机构的分类、组成、应用。槽轮机构。(1学时)通过实例分析,介绍槽轮机构的结构、功能和应用。举例讲述一、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类型1.平面槽轮机构①外槽轮机构②内槽轮机构二、槽轮机构的运动特性.槽轮机构的运动系数.槽轮的角速度与角加速度9-1了解槽轮机构的分类、组成、应用。

一、授课章节第9章间歇机构与其它机构§9-3其它机构§9—4组合机构二、教学目的及要求.熟悉其它常用机构的结构、功能和应用。.了解机构的组合方式与组合机构的类型及功能。三、教学重点:组合机构的类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