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可以准确计算出一定容积的样品中活菌的数量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C.活菌计数法就是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D.为保证活菌计数法的结果准确,需设置重复组且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2.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3.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高茎豌豆与高茎豌豆杂交得到矮茎豌豆属于基因重组D.格里菲斯思实验中,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本质是基因重组4.长翅(A)红眼(B)雄蝇与长翅(A)白眼(b)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残翅白眼雄蝇。已知翅长、眼色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细胞中,不可能是与该受精的卵细胞一同产生的极体的是A. B.C. D.5.下列物质转化过程,有可能发生在人体内的是A.H20中的0转移到02中B.H20中的0转移到CO2中C.C02中的0转移到H20中D.C6H1206中的0转移到C2H5OH中6.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B.严格地说,只是在细胞分裂时才出现染色体C.蓝藻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也能形成染色体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7.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已知第五年时,该种群的数量为1000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该种群在新环境中一直呈“J”型增长B.第8年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将其数量控制在1000只能有效防治鼠患D.如果该种群为青鱼,捕捞后将其数量控制在1000只能获得持续的经济价值8.(10分)如图所示,某一天然化学反应进行到t1时,加入一定量的酶,该反应在最适条件下进行直到终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t2过程中会生成酶—底物复合物B.t2时反应物浓度为零是因为反应物消耗殆尽C.适当升高反应温度t2会右移D.实验可以得出酶具有高效性的结论二、非选择题9.(10分)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A、B(B1、B、B3)、C共同构成了_______,图中食物链是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简头表示)。(2)碳元素通过①______途径进入生物群落,②为生物的______作用。(3)成分C所起的作用是_____(4)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中的作用是_______。(5)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600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能量______KJ。10.(14分)现有以下四种细胞: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大肠杆菌细胞和蓝藻细胞。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四种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差异体现了细胞的性,但在结构和组成上都具有核糖体、、、,使不同细胞之间具有性。(2)以上细胞中便于通过甲基绿和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是细胞,这个实验的主要原理是,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3)根据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以上四种细胞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4)蓝藻细胞内含有(物质),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11.(14分)下图是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____________膜共同构成。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脂质和________,组成生物膜的成分大多是可以运动的,这表明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2)该细胞的细胞器中,作为“生产蛋白质的机器”的是[①]_________,含有细胞液的是[______]液泡,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大量能量的是[⑦]_____。(3)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⑥]_______。12.I.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请回答:(1)泡菜制作过程中所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其代谢类型为_____该微生物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方面最主要的区别为_____。(2)实验中利用比色法测定泡菜液中亚硝酸盐含量,其中的显色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色染料。(3)泡菜发酵初期,亚硝酸盐含量快速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有人认为,发酵后期亚硝酸盐含量降低的原因可能是“泡菜发酵的主要菌种能够降解亚硝酸盐”。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该观点(写出实验思路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Ⅱ.海洋石油污染日益引起关注,利用工程菌进行降解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P450是石油降解的关键酶,用Sall和NdeI联合酶切获得的P450基因,与质粒pCom8重组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工程菌。(注:黑色素合成基因表达能使白色菌落变成黑色,箭头位置表示限制酶切割位占)请回答:(1)构建重组质粒时,应选用限制酶________切割pCom8,原因是________。(2)由于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的成功率很低,所以需要经过________才能获得工程菌。操作的大致思路是:将待检菌液接种到含有_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上,选择颜色为________的菌落扩大培养,即可获得所需的工程菌(3)从工程菌中提取重组质粒,若用NdeIySall联合酶切,是否能得到P450基因?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答案解析】
统计细菌数目的方法:(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2)间接计数法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题目详解】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可以准确计算出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包括活菌和死菌)的数量,A错误;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B、C正确;为了避免偶然性,增强实验说服力,需设置重复实验。同时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D正确。故选A。【答案点睛】掌握统计细菌数目的方法及二者的优缺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多细胞生物才有多种组织,植物细胞没有系统层次;病毒虽无细胞结构,但必需在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生物体在结构上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蛋白质和核酸是物质而非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故答案为C。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层次。点评:基础题,生命系统中最小的层次为细胞,最大的层次为生物圈,而不同的生物在层次上又有区别,比如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3、C【答案解析】
基因重组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发生基因重组,使后代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题目详解】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交叉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B正确;高茎豌豆与高茎豌豆杂交得到矮茎豌豆,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该过程只涉及到一对等位基因,而基因重组必须发生在两对及以上等位基因之间,C错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中,S型菌的DNA使得R细菌转化为S菌,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基因重组的概念以及基因重组的几个类型,明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交叉互换和后期的自由组合都属于基因重组,此外,基因工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也属于基因重组。4、B【答案解析】
已知翅长、眼色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长翅红眼雄蝇(A_XBY)与长翅白眼雌蝇(A_XbXb)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残翅白眼雄蝇(aaXbXbY),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题目详解】由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该残翅白眼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XbY,其是由基因型为aXbXb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aY的精子组成的,因此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XbXb。若该卵细胞形成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则与该卵细胞一同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A、A、aXbXb,AD不符合题意;若该卵细胞形成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则与该卵细胞一同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AXb、AXb、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点睛】XbXb的性原细胞产生XbXb的卵细胞,可能是减一异常也可能是减二异常。无论哪一种情况,形成的四个细胞基因组成两两相同,两两互补。5、B【答案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掌握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题目详解】人体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H20在光下分解产生02,此时H20中的0转移到02中,而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则会发生C02中的0转移到H20中,A、C错误;人体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时,丙酮酸与H20一起被彻底分解生成CO2和[H],释放少量的能量,此时可发生H20中的0转移到CO2中,B正确;在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在C6H1206被氧化为C6H1206和C02的过程中,C6H1206中的0转移到C2H5OH中,但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酒精,D错误。【答案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光合作用过程中元素的转移途径:6、C【答案解析】
细胞核中有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成的染色质。染色质是极细的丝状物,存在于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呈圆柱状或杆状,这时叫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题目详解】A、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A正确;
B、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在细胞分裂时以染色体形式存在,其他情况下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B正确;
C、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不进行有丝分裂,细胞中也没有染色体,C错误;
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D正确。
故选C。7、D【答案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下降,说明该种群数量变化呈“S”型增长,第5年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说明此时处于K/2;第5年到第9年,种群的增长速率下降,但数值大于0,说明种群速率依旧在增加。【题目详解】A、题图显示: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下降,说明该种群在新环境中的数量变化呈“S”型增长,A错误;B、第8年时,该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0,种群数量依就增加,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错误;C、若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将应在K/2(1000只)之前就要防治才能有效控制鼠患,C错误;D、若该种群为青鱼,捕捞后将数量控制在1000只(K/2)能获得持续的经济价值,D正确。故选D。【答案点睛】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故若是有害动物,应在K/2之前就要采取措施控制;若是要获得经济效益的有益生物,则应保证捕捞(采收)后的数量维持在K/2。8、D【答案解析】
由图可知,t1时加入酶,反应物浓度下降较快,说明酶加快了反应速率。【题目详解】A、t1~t2过程中会生成酶-底物复合物,催化底物的反应,A正确;B、t2时反应物消耗殆尽,故反应物浓度为零,B正确;C、图中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故适当升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减慢,t2会右移,C正确;D、实验只能得出酶具有催化作用,不能得出高效性的结论,D错误。故选D。【答案点睛】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的自变量是有无酶;验证酶具有高效性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二、非选择题9、生物群落A→B1→B2→B3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呼吸将动植物尸体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中去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6【答案解析】
据图分析: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①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②为生物的呼吸作用,③为化石燃料的燃烧。【题目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ABC三中生物成分共同构成生物群落;食物链必须以生产者为起点,为A→B1→B2→B3。
(2)碳元素主要通过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和硝化细菌等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②为生物的呼吸作用。
(3)成分C为分解者,能将动植物尸体中的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中去。
(4)气味属于化学信息,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
(5)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600kJ,若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则应按最低的传递效率10%进行计算,根据能量流动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能量为600×10%×10%=6kg。【答案点睛】易错点:若下一营养级得到的能量最少,按最低的传递效率计算,若最多,则按最高的传递效率进行计算。10、(1)多样性细胞膜细胞质DNA统一性(2)人口腔上皮细胞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3)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大肠杆菌、蓝藻(各1分)(4)藻蓝素和叶绿素(各1分)【答案解析】(1)四种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差异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在结构和组成上都具有核糖体、细胞膜、细胞质和DNA,使不同细胞之间具有统一性;(2)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有色素,会干扰实验结果;大肠杆菌细胞和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不便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不含色素,因此通过甲基绿和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便于观察的是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主要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3)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大肠杆菌细胞和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4)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考点定位】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11、核蛋白质(一定的)流动性核糖体②线粒体细胞核【答案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可知:①是核糖体,②是液泡,③是核孔,④是核仁,⑤是染色质,⑥是细胞核,⑦是线粒体。【题目详解】(1)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生物膜的成分大多是可以运动的,这表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也是生物膜的结构特点。(2)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液泡主要存在与植物细胞中,内含有细胞液;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能识记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以及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各种细胞器的作用和细胞核的功能等。12、乳酸菌异养厌氧型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重氮化玫瑰红微生物大量繁殖,代谢产生的亚硝酸盐增加取泡菜发酵的主要菌种,在含亚硝酸盐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基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若下降,则证明该观点正确XhoI和NdeI用这两种酶切割pCom8质粒后,产生的末端能与P450基因的粘性末端互补筛选庆大霉素白色否当P450基因与被限制酶XhoI和NdeI切割的pCom8质粒重组后,不存在能被限制酶SalI识别的序列【答案解析】
I泡菜制作的过程运用了传统的发酵技术,泡菜制作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大量繁殖,并把糖转化为乳酸,膳食中的亚硝酸盐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变为致癌物,在泡菜腌制过程中,由于坛内环境中硝酸还原菌的繁殖,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腌制时间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乳酸,抑制硝酸盐还原菌繁殖,使亚硝酸盐含量逐渐下降。Ⅱ分析图1:图1中限制酶XhoI的切割位点位于黑色素合成基因上,该基因表达能使白色的菌落变成黑色;限制酶SspI的切割位点位于庆大霉素(一种抗生素)抗性基因上。分析图2:图2表示几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其中SaI和XhoI切割后露出的黏性末端是相同的。【题目详解】I(1)泡菜制作过程中所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乳酸菌是原核生物,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方面最主要的区别为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2)实验中利用比色法测定泡菜液中亚硝酸盐含量,显色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3)泡菜发酵初期,亚硝酸盐含量快速升高的原因是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硬度计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男士护肤品行业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热线市场运行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预防口腔医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药科大学《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大学《电动汽车原理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与教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电工仪表与测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热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四川省泸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共45张)
- 机械制图教学课件(全套)
-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 液位测量
- 化学纤维精品课件
- 中式面点师初级(五级)教学计划、大纲
- QC成果构造柱浇筑新技术的研发创新(附图)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BIM技术应用管理办法
- 信息论与编码第4章信息率失真函数
- 空间几何向量法之点到平面的距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