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析最合理的是()A.乳酸菌初期进行需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B.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利用氧产生CO2;气体为CO2C.因腌制过程中的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变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D.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2.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调节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可以加快新陈代谢,因而生长素是种高效的酶B.生长素都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C.CO2可以调节生命活动,属于体液调节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调节血糖平衡,它们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3.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道可以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B.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C.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相同D.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的遗传多样性4.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渡中无菌培养。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类檄素对离体茎芽伸长生长都表现为促进,其中GA3促进作用更显著B.A组数据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的内源GA3含量较高C.由B组可知,GA3单独处理的促进作用是IAA单独处理的5倍D.由C组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5/3倍5.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D.在人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麦芽糖6.用显微镜观察多种不同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可选择植物的叶肉细胞在低倍镜下连续观察B.要在显微镜下判断细胞中某化合物的存在或某细胞器的分布,必须先对细胞进行染色处理C.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对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后,在髙倍镜下可观察到不同颜色的DNA和RNA分子D.低温下培养的洋葱根尖细胞经染色等处理后,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7.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导致上海等城市人口剧增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可按“S”型曲线增长C.群落中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D.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属于同一个物种8.(10分)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物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这些事实说明了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A.糖类和脂质 B.糖类和蛋白质 C.脂质和蛋白质 D.蛋白质和核酸二、非选择题9.(10分)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A、B(B1、B、B3)、C共同构成了_______,图中食物链是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简头表示)。(2)碳元素通过①______途径进入生物群落,②为生物的______作用。(3)成分C所起的作用是_____(4)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中的作用是_______。(5)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600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能量______KJ。10.(14分)现有以下四种细胞: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大肠杆菌细胞和蓝藻细胞。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四种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差异体现了细胞的性,但在结构和组成上都具有核糖体、、、,使不同细胞之间具有性。(2)以上细胞中便于通过甲基绿和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是细胞,这个实验的主要原理是,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3)根据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以上四种细胞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4)蓝藻细胞内含有(物质),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11.(14分)下图为患甲病(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乙病(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请据图回答:(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遗传。(2)若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则①Ⅱ5和Ⅲ12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Ⅲ9与Ⅲ12近亲结婚,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3)若乙病是白化病,对Ⅱ3、Ⅱ4、Ⅲ9和Ⅲ10进行关于乙病的基因检测,将各自含有白化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数字代表长度)用酶E切割后电泳法分离,结果如下图。则:①长度为__________单位的DNA片段是来源于白化病基因。②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000个人当中有1个白化病患者,若让个体d与该地一个表现型正常的人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白化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12.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如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精神因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进而影响_________的过程,从而使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2)突触小体的________中有神经递质,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_____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____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3)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_____________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4)若抗体能破坏人体自身的红细胞,这属于_____;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在再次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5)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答案解析】
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A错误;泡菜发酵初期有气泡产生,是需氧菌如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CO2,B正确;CD错误。【答案点睛】泡菜发酵的实验原理:(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2、C【答案解析】
在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植物只有激素调节;而动物体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题目详解】A、生长素是激素起到的是调节作用,酶是催化作用,故A错误;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生长素,此外还有非极性运输方式,故B错误;
C、二氧化碳是化学物质,对机体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故C正确;
D、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的,它们之间是拮抗作用,故D错误。
故选C。3、D【答案解析】
根据提供信息分析,森林斑块指的是种农田的森林,并通过人工通道相连;松鼠是适宜生存在树林中的动物,农田不适宜其生存。【题目详解】A、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B、松鼠适宜生存的环境是森林,因此农田的存在不利于松鼠的活动,缩小了其活动空间,B错误;C、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不一定相同,C错误;D、生态通道有利于松鼠从农田进入适宜其生存的森林中去,因此利于保护该种松鼠的遗传多样性,D正确。故选D。【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与了解森林斑块的含义,明确松鼠的生活习性是喜欢在树上活动,进而判断农田对其的影响。4、D【答案解析】与不加激素的对照组相比,两类檄素对离体茎芽伸长生长都表现为促进,其中GA3促进作用更显著,A正确;A组数据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的内源GA3含量较高,B正确;由B组可知,GA3单独处理的促进作用是IAA单独处理的(6.5-4)÷(4.5-4)=5倍,C正确;由C组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10-4)÷(6-4)=3倍,D错误。5、C【答案解析】
分析题图:甲图可以表示转录,图中共8种核苷酸;乙图为ATP分子简式,A表示腺苷,由一分子腺嘌呤和一分子核糖组成;丙图为一个核苷酸分子,A表示腺嘌呤;丁为二糖分子式,动物体内是乳糖,植物体内可为蔗糖、麦芽糖。【题目详解】A、DNA和RNA中除碱基不完全相同外,五碳糖也不同,DNA中为脱氧核糖,RNA中为核糖,故甲图中有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4种,共8种核苷酸,A错误;
B、乙图中A表示腺苷,由1分子核糖和1分子腺嘌呤碱基组成,B错误;C、如果丙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则组成丙的单糖是脱氧核糖,如果丙是核糖核苷酸,则组成丙的单糖是核糖,C正确;
D、麦芽糖属于植物细胞中的二糖,人体细胞中没有,D错误。故选C。6、A【答案解析】
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首先将制备好的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然后滴加蔗糖溶液让其发生质壁分离,并在低倍镜下观察;再滴加清水,让其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并在低倍镜下观察,该实验为前后自身对照实验。人体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通常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题目详解】植物的叶肉细胞有叶绿体,根据叶绿体分布的位置,可表现出液泡失水的情况,故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可选择植物的叶肉细胞在低倍镜下连续观察,A正确;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的分布,不需要对细胞进行染色处理,B错误;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对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后,在髙倍镜下可观察到绿色主要在细胞核的地方,红色主要在细胞质的地方,但是看不到不同颜色的DNA和RNA分子,C错误;低温下培养的洋葱根尖细胞经染色等处理后,细胞已经死亡,在高倍镜下不可观察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D错误;故选A。7、C【答案解析】
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生殖隔离是产生新物种的标志。【题目详解】A、导致上海等城市人口剧增的主要原因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A错误;B、理想条件下,种群按“J”型曲线增长,B错误;C、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分布有不同的生物种群,呈分层现象,C正确;D、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三倍体西瓜不育,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属于不同物种,D错误。故选C。8、C【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膜成分的实验分析,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题目详解】分析题中的实验结果,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物质的溶剂溶解,这说明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脂质;细胞膜还能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蛋白质。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二、非选择题9、生物群落A→B1→B2→B3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呼吸将动植物尸体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中去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6【答案解析】
据图分析: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①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②为生物的呼吸作用,③为化石燃料的燃烧。【题目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ABC三中生物成分共同构成生物群落;食物链必须以生产者为起点,为A→B1→B2→B3。
(2)碳元素主要通过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和硝化细菌等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②为生物的呼吸作用。
(3)成分C为分解者,能将动植物尸体中的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中去。
(4)气味属于化学信息,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
(5)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600kJ,若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则应按最低的传递效率10%进行计算,根据能量流动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能量为600×10%×10%=6kg。【答案点睛】易错点:若下一营养级得到的能量最少,按最低的传递效率计算,若最多,则按最高的传递效率进行计算。10、(1)多样性细胞膜细胞质DNA统一性(2)人口腔上皮细胞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3)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大肠杆菌、蓝藻(各1分)(4)藻蓝素和叶绿素(各1分)【答案解析】(1)四种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差异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在结构和组成上都具有核糖体、细胞膜、细胞质和DNA,使不同细胞之间具有统一性;(2)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有色素,会干扰实验结果;大肠杆菌细胞和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不便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不含色素,因此通过甲基绿和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便于观察的是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主要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3)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大肠杆菌细胞和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4)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考点定位】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11、常染色体显性aaXBXbAAXBY或AaXBY17/247.0和2.71/101【答案解析】
本题以遗传病系谱图为背景综合考查了遗传定律的基础知识--包括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个体基因型的判断与概率的计算等。与遗传系谱图相关的题目中,通常设置以下几类问题即遗传病的遗传的方式、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某个体的基因型以及相应的概率计算。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解答问题的顺序,通常要先要根据亲代与子代的性状表现来断定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与基因的遗传方式即判断相关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然后再判断某个体的基因型并计算相应的概率。若题目中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遗传病时,则要遵循“各个击破”与“化零为整”的原则--先将甲、乙两种遗传病分别作独立的研究,然后再将二者按题目的要求而合理的整合起来。【题目详解】(1)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Ⅱ-7和Ⅱ-8患有甲病,其女儿Ⅲ-11不患甲病,因此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①由遗传系谱图可知,Ⅱ-3和Ⅱ-4不患乙病,Ⅲ-10患有乙病,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如果Ⅱ-3家庭无乙病史,则乙病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Ⅱ-5不患甲病和乙病,但是其父亲患有乙病,因此Ⅱ-5的基因型是aaXBXb;Ⅲ-12及双亲患有甲病,且Ⅲ-11不患甲病,因此Ⅲ-12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②Ⅲ-9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aaXBXB或1/2aaXBXb,Ⅲ-12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XBY或2/3AaXBY,Ⅲ-9与Ⅲ-12近亲结婚,子女中不患甲病(即基因型为aa)的概率=2/3×1/2=1/3,不患乙病(即基因型为XB_)的概率为1-1/2×1/4=7/8,两种病都不患的概率是1/3×7/8=7/24,因此患病的概率为1-7/24=17/24。(3)①分析电泳图可知,a、b、c表示杂合子,d表示纯合子,Ⅱ-3、Ⅱ-4、Ⅲ-9和Ⅲ-10中,Ⅲ-10是纯合子,含有2个白化病致病基因,因此长度7.0和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硬度计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男士护肤品行业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热线市场运行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预防口腔医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药科大学《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大学《电动汽车原理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与教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电工仪表与测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热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四川省泸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共45张)
- 机械制图教学课件(全套)
-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 液位测量
- 化学纤维精品课件
- 中式面点师初级(五级)教学计划、大纲
- QC成果构造柱浇筑新技术的研发创新(附图)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BIM技术应用管理办法
- 信息论与编码第4章信息率失真函数
- 空间几何向量法之点到平面的距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