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拉深是基本冲压工序之一。本章在分析拉深变形过程及拉深件质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介绍拉深工艺计算、工艺方案制定和拉深模设计。涉及拉深变形过程分析、拉深件质量分析、拉深系数及最小拉深系数影响因素、圆筒形件的工艺计算、其它形状零件的拉深变形特点、拉深工艺性分析与工艺方案确定、拉深模典型结构、拉深模工作零件设计、变薄拉深以及冲挤切口、辅助工序等。本章内容:第4章拉深拉深是基本冲压工序之一。本章内容:第4章本章重点1.
拉深变形规律及拉深件质量影响因素;2.
拉深工艺计算方法;3.
拉深工艺性分析与工艺方案制定;4.
拉深模典型结构与结构设计;5.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难点1.拉深变形规律及拉深件质量影响因素;2.拉深工艺计算;3.其他形状零件的拉深变形特点;4.拉深模典型结构与拉深模工作零件设计。本章重点不变薄拉深:
把毛坯拉压成空心体,或者把空心体拉压成外形更小而板厚没有明显变化的空心体的冲压工序。变薄拉深是指凸、凹模之间间隙小于空心毛坯壁厚,把空心毛坯加工成侧壁厚度小于毛坯壁厚的薄壁制件的冲压工序。它是冲压基本工序之一。可以加工旋转体零件,还可加工盒形零件及其它形状复杂的薄壁零件。拉深不变薄拉深变薄拉深拉深模:拉深模特点:结构相对较简单,与冲裁模比较,工作部分有较大的圆角,表面质量要求高,凸、凹模间隙略大于板料厚度。
拉深工序所使用的模具。拉深使用设备:单双三动压力机或液压机
4.1拉深概述
不变薄拉深:拉深不变薄拉深变薄拉深拉深模:拉深模特点:结构相拉深件示例
拉深件示例拉深件示例不变薄拉深变薄拉深拉深件示例不变薄拉深变薄拉深4.2圆筒形拉深件拉深变形过程及
拉深件的工艺性
4.2.1拉深变形过程
1.毛坯受力分析
4.2圆筒形拉深件拉深变形过程及
(1)变形现象平板圆形坯料的凸缘——弯曲绕过凹模圆角,然后拉直——形成竖直筒壁。变形区——凸缘;已变形区——筒壁;不变形区——底部。底部和筒壁为传力区。2.变形过程
(1)变形现象平板圆形坯料的凸缘——变形区——凸缘;已变形区工艺网格实验材料转移:高度、厚度发生变化。3.材料的流动
工艺网格实验材料转移:3.材料的流动扇形单元体的
变形
扇形单元体的
变形1.凸缘部分2.凹模圆角部分
3.筒壁部分
4.凸模圆角部分5.筒底部分
坯料各区的应力与应变是很不均匀的。4.2.2拉深变形过程中材料的应力与应变状态
1.凸缘部分2.凹模圆角部分3.筒壁部分4.凸模圆角部分拉深过程中零件应力与应变状态
拉深过程中零件应力与应变状态圆筒件拉深时凸缘变形区应力分布图4.2.3拉深变形过程中凸缘变形区的应力分布
圆筒件拉深时凸缘4.2.3拉深变形过程中凸缘变形区的应拉深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主要是凸缘变形区的起皱和筒壁传力区的拉裂。凸缘区起皱:传力区拉裂:由于切向压应力引起板料失去稳定而产生弯曲;由于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引起板料断裂。4.2.4拉深件主要质量问题
拉深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主要是凸缘变形区的起皱和筒壁传力区的拉主要决定于:一方面是切向压应力σ3的大小,越大越容易失稳起皱;另一方面是凸缘区板料本身的抵抗失稳的能力。
凸缘宽度越大,厚度越薄,材料弹性模量和硬化模量越小,抵抗失稳能力越小。
最易起皱的位置:凸缘边缘区域起皱最强烈的时刻:在Rt=(0.7~0.9)R0时防止起皱:压边1.凸缘变形区的起皱主要决定于:一方面是切向压应力σ3的大小,越大越容易失稳起皱凸缘变形区的起皱
凸缘变形区的起皱
主要取决于:
一方面是筒壁传力区中的拉应力;另一方面是筒壁传力区的抗拉强度。
当筒壁拉应力超过筒壁材料的抗拉强度时,拉深件就会在底部圆角与筒壁相切处——“危险断面”产生破裂。
防止拉裂:一方面要通过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筒壁抗拉强度;
另一方面通过正确制定拉深工艺和设计模具,降低筒壁所受拉应力。
2.筒壁的拉裂主要取决于:一方面是筒壁传力区中的拉应力;另一方面是筒壁传筒壁的拉裂筒壁的拉裂拉深件厚度变化拉深件厚度变化(1)拉深时采用压边圈的条件见表4-1。(2)根据毛坯相对厚度和拉深系数确定是否采用压边圈。
3.采用压边圈的条件(1)拉深时采用压边圈的条件见表4-1。3.采用压边圈的条拉深件工艺性指拉深件在拉深工序中生产的难易程度。(1)对拉深件的外形尺寸的要求;(2)对拉深件形状要求:(3)拉深件的圆角半径;(4)尺寸公差等级及表面质量的要求(表4-2,4-3,4-4)。拉深件工艺性内容:4.2.5拉深件的工艺性
拉深件工艺性指拉深件在拉深工序中生产的难易程度。(1)对拉带台阶拉深件高度尺寸的标注
带台阶拉深件高度尺寸的标注拉深件的圆角半径
拉深件的圆角半径拉深件结构的修改
拉深件结构的修改体积不变原则:若拉深前后料厚不变,拉深前坯料表面积与拉深后冲件表面积近似相等,得到坯料尺寸。相似原则:切边工序:
拉深前坯料的形状与冲件断面形状相似。形状复杂的拉深件:需多次试压,反复修改,才能最终确定坯料形状。拉深件的模具设计顺序:先设计拉深模,坯料形状尺寸确定后再设计冲裁模。拉深件口部不整齐,需留切边余量。但坯料的周边必须是光滑的曲线连接。拉深件毛坯尺寸确定的原则:
4.3旋转体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
4.3.1计算方法
体积不变原则:若拉深前后料厚不变,拉深前坯料表面积与拉深后冲1.等重量法:已有拉深件样品时,使用等重量法来求毛坯直径会非常方便。2.等体积法:适用于变薄拉深件。3.等面积法:不变薄拉深工序用来计算毛坯尺寸的依据。1.等重量法:已有拉深件样品时,使用等重量法来求毛坯直径会毛坯尺寸的计算必须将加上了修边余量后的制件尺寸作为计算的依据。修边余量:拉深件口部或凸缘周边不整齐;特别是经过多次拉深后的制件,口部或凸缘不整齐的现象更为显著;因此必须增加制件的高度或凸缘的直径,拉深后修齐增加的部分即为修边余量。表4-5为无凸缘圆筒件的修边余量;表4-6为带凸缘圆筒件的修边余量。4.3.2修边余量
毛坯尺寸的计算必须将加上了修边余量后的制件尺寸作为计算的依据1.将拉深件划分为若干个简单的几何体;2.分别求出各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3.把各简单几何体面积相加即为零件总面积;4.根据表面积相等原则,求出坯料直径。
4.3.3简单旋转体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
1.将拉深件划分为若干个简单的几何体;4.3.3简单旋按图得:
故整理后可得坯料直径为:
按图得:故整理后可得坯料直径为:【例4-1】
求无凸缘筒形件的毛坯直径尺寸。
【例4-1】求无凸缘筒形件的毛坯直径尺寸。久里金法则求其表面积:任何形状的母线绕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旋转体面积,等于该母线的长度与其重心绕该轴线旋转所得周长的乘积。如右图所示,旋转体表面积为
因拉深前后面积相等,故坯料直径D:
4.3.4复杂旋转体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
久里金法则求其表面积:因拉深前后面积相等,故坯料直径D:4适用于直线与圆弧相连接的形状
解析法
适用于直线与圆弧相连接的形状解析法适用于曲线连接的形状作图解析法
适用于曲线连接的形状作图解析法拉深系数m是以拉深后的直径d与拉深前的坯料D(工序件dn)直径之比表示。1.拉深系数表示方法第一次拉深系数:第二次拉深系数:第n次拉深系数:
4.4圆筒件拉深工艺计算
4.4.1拉深系数拉深系数m是以拉深后的直径d与拉深前的坯料D(工序件dn)直拉深系数m表示拉深前后坯料(工序件)直径的变化率。m愈小,说明拉深变形程度愈大,相反,变形程度愈小。
拉深件的总拉深系数等于各次拉深系数的乘积,即
如果m取得过小,会使拉深件起皱、断裂或严重变薄超差。极限拉深系数[m]从工艺的角度来看,[m]越小越有利于减少工序数。
拉深系数m表示拉深前后坯料(工序件)直径的变化率。拉深件的总(1)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2)板料的相对厚度(3)拉深工作条件①模具的几何参数②摩擦润滑③压料圈的压料力(4)拉深方法、拉深次数、拉深速度、拉深件的形状等[m]
2.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因素
(1)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2)板料的相对厚度(3)拉深工作
表4-8所示为无凸缘圆筒件采用压边圈时的拉深系数,表4-9为无凸缘圆筒件不采用压边圈时的拉深系数,表4-10为其他金属材料的拉深系数(该表所列
mn为以后
各次拉深系数的平均值)。
为了提高工艺稳定性和零件质量,适宜采用稍大于极限拉深系数[m]的值。3.极限拉深系数的确定
表4-8所示为无凸缘圆筒件采用压边圈时的拉深系数,表
>[m]时,拉深件可一次拉成,否则需要多次拉深。其拉深次数的确定有以下几种方法:(1)查表(表4-11)法(2)推算方法(3)计算方法当4.4.2拉深次数
>[m]时,拉深件可一次拉成,否则需要多次拉深。当
确定拉深次数以后,由表查得各次拉深的极限拉深系数,适当放大,并加以调整,其原则是:(1)保证m1m2…mn=(2)使m1<m2<…mn最后按调整后的拉深系数计算各次工序件直径:
d1=m1D
d2=m2d1
…
dn=mndn-1
4.4.3圆筒件各次拉深件的半成品工序尺寸计算
1.工序件直径的确定确定拉深次数以后,由表查得各次拉深的极限拉深系数,适
根据拉深后工序件表面积与坯料表面积相等的原则,可得到各工序件高度计算公式,表4-13。计算前应先定出各工序件的底部圆角半径(见4-15及4-16)。
2.工序件高度的计算
根据拉深后工序件表面积与坯料表面积相等的原则,可得到例4-3求图4-25所示筒形件的坯料尺寸及拉深各工序件尺寸。材料为08钢,板料厚度t=1mm。解:因t=1mm,按板厚中径尺寸计算。根据零件尺寸,其相对高度为查表4-5得修边余量坯料直径为代已知条件入上式得D=78mm
1.修边余量2.毛坯直径4.4.4圆筒件工序尺寸计算示例
例4-3求图4-25所示筒形件的坯料尺寸及拉深各工序件尺寸坯料相对厚度为3.确定是否使用压边圈:按表4-1应采用压料圈。
4.确定拉深次数
:先判断能否一次拉出。零件总的拉深系数m总:m总=d/D=20/78=0.256查表4-8得m1=0.50~0.53,mn=0.77(四次拉深时)由于m总=0.256<<m1=0.50~0.53,因此不能一次拉出。(1)采用查表法确定拉深次数:由t/D×100=1.28,h/D=3.7查表4-11得拉深次数n=4由m总=0.256,t/D×100=1.28查表4-12得拉深次数n=4坯料相对厚度为3.确定是否使用压边圈:按表4-1应采用压料(2)采用计算法确定拉深次数:由公式4-14得n=1+[lg20-lg(0.51×78)]/lg0.77=3.66取拉深次数n=45.确定各次拉深直径查表4-8取各次拉深极限拉深系数(小值)为m1=0.50、m2=0.75、m3=0.78、m4=0.80,则各半成品直径为:d1=0.5×78=39mm;d2=0.75×39=29.3mm;d3=0.78×29.3=22.8mm;d4=0.80×22.8=18.3mm。d4=18.3mm<20mm,到第四次时,计算工序件直径已经小于成品零件直径,因此整个工序只需要四次拉深,即拉深次数n=4。
(2)采用计算法确定拉深次数:由于计算直径不等于零件成品直径,应对拉深系数作适当的调整,使其均大于相应的极限拉深系数。查表4-8调整拉深系数(大值)取m1=0.53、m2=0.76、m3=0.79、m4=0.82,则d1=0.53×78=41mm;d2=0.76×41=31mm;d3=0.79×31=24.5mm;d4=0.82×24.5=20mm。6.半成品底部圆角半径根据式4-15及4-16,取半成品圆角半径分别为:r1=5、r2=4.5、r3=4、r4=3.5。
7.计算半成品拉深高度h1=30.4mm;h2=43.4mm;h3=58mm;h4=74mm。由于计算直径不等于零件成品直径,应对拉深系数作适当的调整,使(8)工序件草图(8)工序件草图1.以后各次拉深特点2.以后各次拉深方法:正拉深与反拉深
4.4.5圆筒件以后各次拉深特点及方法1.以后各次拉深特点4.4.5圆筒件以后各次拉深特点
压料装置产生的压料力F压大小应适当:在保证变形区不起皱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小的压料力。理想的压料力是随起皱可能性变化而变化。具体压边力的计算见表4-14。
P值可以由经验公式求得:
P=48(Z-1.1)σb×10-5MpaP值也可以直接由表4-15或表4-16中查得。
4.5压边力与拉深力的计算
4.5.1压边力的计算
压料装置产生的压料力F压大小应适当:具体压边力的计算采用压料圈拉深时首次拉深
以后各次拉深(i=2、3、…、n)
最大拉深力可以用下式来进行计算:
Fmax=3(σb+σs)(D-d-r凹)t
4.5.2拉深力的计算采用压料圈拉深时以后各次拉深(i=2、3、…、n)最大拉深1.F压>Fmax+F压
2.压力机压力与冲压变形力曲线1—压力机压力曲线;2—拉深力曲线;3—落料力曲线
4.5.3压力机吨位的选择
1.F压>Fmax+F压2.压力机压力与冲压变形力曲线1对于不变薄拉深的拉深功按下式计算:
W=F平均h×10-3=CFmaxh×10-3
拉深功率P(KW)按下式计算:
P=(Wn)/(60×750×1.36)压力机的电机功率率P电(KW)按下式计算:
P电=(KWn)/(60×750×1.36×η1×η2)
4.5.4拉深功与功率计算
对于不变薄拉深的拉深功按下式计算:拉深功率P(KW)按下式计拉深力-行程图
拉深力-行程图内容包括:凸、凹模圆角半径,拉深模凸、凹模间隙和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本节以圆筒件为例进行介绍。首次(包括只有一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可按下式计算:或以后各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应逐渐减小,一般按下式确定:(i=2、3、…、n)以上计算所得凹模圆角半径一般应符合rA≥2t的要求。
1.凹模圆角半径R凹4.6拉深模工作部分结构参数确定
4.6.1凸、凹模圆角半径的确定
内容包括:凸、凹模圆角半径,拉深模凸、凹模间隙和凸、凹模工作首次拉深可取:中间各拉深工序凸模圆角半径可按下式确定:(i=3、4、…、n)最后一次拉深凸模圆角半径rTn即等于零件圆角半径r。但零件圆角半径如果小于拉深工艺性要求时,则凸模圆角半径应按工艺性的要求确定(即rT≥t),然后通过整形工序得到零件要求的圆角半径。
2.凸模圆角半径R凸首次拉深可取:中间各拉深工序凸模圆角半径可按下式确定:(i=1.无压料圈的拉深模其拉深间隙为:2.有压料圈的拉深模Z=(1~1.1)t间隙值按表4-21选取。3.精度要求较高的拉深件:间隙取值Z=(0.9~0.95)t。4.最后一次拉深:尺寸标注在外径的拉深件,以凹模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尺寸标注在内径的拉深件,以凸模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4.6.2拉深模凸、凹模间隙1.无压料圈的拉深模其拉深间隙为:2.有压料圈的拉深模Z=((1)工件要求外形尺寸,以凹模尺寸为基准进行计算。D凹=
D凸=
(2)工件要求内形尺寸时,以凸模尺寸为基准进行计算。
d凸=
d凹=
(3)中间工序凸、凹模尺寸:取凸、凹模尺寸等于毛坯的过渡尺寸,若以凹模为基准则:D凹=
D凸=
4.6.3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及凸、
凹模制造公差
1.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1)工件要求外形尺寸,以凹模尺寸为基准进行计算。D凹=根据工件的材料厚度与工件直径来选定,如表4-22所示。
3.拉深凸模排气孔尺寸:凸模排气孔直径的大小可查表4-23。
拉深凸模排气孔
2.凸、凹模制造公差
根据工件的材料厚度与工件直径来选定,如表4-22所示。3.不使用压边圈的拉深模的凹模结构4.6.4常用拉深凹模结构不使用压边圈的拉深模的凹模结构4.6.4常用拉深凹模结不使用压边圈的多次拉深模的凹模结构不使用压边圈的多次拉深模的凹模结构使用压边圈的拉深模的工作部分结构使用压边圈的拉深模的工作部分结构带限制型腔拉深凹模结构带限制型腔拉深凹模结构1.按工艺特点可以分为:简单拉深模、复合拉深模、级进拉深模。2.按工艺顺序可以分为:首次拉深模和以后各次拉深模。3.按模具结构特点可以分为:带导柱,不带导柱、带压边圈和不带压边圈的拉深模。4.按使用的压力机可以分为:单动压力机和双动压力机用拉深模。4.7拉深模结构
4.7.1拉深模分类
1.按工艺特点可以分为:简单拉深模、复合拉深模、级进拉深模。1.首次拉深模(1)无压边装置的首次简单拉深模1-定位板;2-下模座;3-凸模;4-凹模4.7.2拉深模结构
1.首次拉深模1-定位板;4.7.2拉深模结构1-拉深凸模;2-上模座;3-推杆;4-推件块;5-拉深凹模;6-定位板;7-压边圈;8-下模座(2)带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1-拉深凸模;2-上模座;3-推杆;4-推件块;(2)带压边1-上模座;2-推杆;3-推件板;4-锥形凹模;5-限位柱;6-锥形压边圈;7-拉深凸模;8-凸模固定板;9-下模座1-上模座;2-推杆;3-推件板;4-锥形凹模;5-限位柱;压边装置弹性压边装置①橡皮压边装置②弹簧压边装置③气垫式压边装置带限位装置的压边圈刚性压边装置:带刚性压边装置的拉深模2.压边装置压边装置弹性压边装置①橡皮压边装置带限位装置的压边圈刚性压边弹性压边装置(1)弹性压边装置
弹性压边装置(1)弹性压边装置带限位装置的压边圈
带限位装置的压边圈双动压力机用刚性压边装置工作原理1-曲柄;2-凸轮;3-外滑块;4-内滑块;5-凸模;6-压边圈;7-凹模(2)刚性压边装置
双动压力机用刚性压边装置工作原理(2)刚性压边装置1-固定板;2-拉深凸模;3-刚性压边圈;4-拉深凹模;5-下模座;6-固定螺钉带刚性压边装置的拉深模
1-固定板;2-拉深凸模;3-刚性压边圈;带刚性压边装置的拉(1)无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
1-上模座;2-垫板;3-凸模固定板;4-凸模;5-定位板;6-凹模;7-凹模固定板;8-下模座3.以后各次拉深模
(1)无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1-上模座;2-垫板;3-凸(2)带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模1-推件板;2-拉深凹模;3-拉深凸模;4-压边圈;5-顶杆(2)带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模1-推件板;2-拉深凹模;3(1)正装落料拉深复合模(2)落料、正、反拉深模(3)后次拉深、冲孔、切边复合模切边的工作原理(4)多工序复合模
4.复合摸
(1)正装落料拉深复合模(2)落料、正、反拉深模(3)后1-顶杆;2-压边圈;3-凸凹模;4-推杆;5-推件板;6-卸料板;7-落料凹模;8-拉深凸模正装落料拉深复合模1-顶杆;2-压边圈;正装落料拉深复合模1-落料拉深凸凹模;2-反拉深凸模;3-拉深凸凹模;4-卸料板;5-导料板;6-压边圈;7-落料凹模落料、正、反拉深模
1-落料拉深凸凹模;落料、正、反拉深模1-压边圈;2-凹模固定板;3-冲孔凹模;4-推件板;5-冲孔凸模固定板;6-垫板;7-冲孔凸模;8-拉深凸模;9-限位螺钉;10-螺母;11-垫柱;12-拉深、切边凹模;13-切边凸模;14-固定板再次拉深、冲孔、切边复合模
1-压边圈;2-凹模固定板;3-冲孔凹模;4-推件板;5-冲筒形件切边原理
筒形件切边原理1-小压边橡皮;2-小件拉深冲孔凸模;3-上顶料器;4-落料拉深凸凹模;5-大件拉深切料凸模;6-卸料板;7-落料凹模;8-下顶料器多工序复合模1-小压边橡皮;2-小件拉深冲孔凸模;3-上顶料器;4-落料
本节在掌握圆筒形件拉深成形的基础之上,分析其他形状零件的拉深,从中掌握方法。4.8.1带凸缘筒形件的拉深
变形特点:
该类零件的拉深过程,其变形区的应力状态和变形特点与无凸缘圆筒形件是相同的。但坯料凸缘部分不是全部拉入凹模。4.8其他形状零件的拉深
本节在掌握圆筒形件拉深成形的基础之上,分析其他形状零1.带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变形程度及拉深次数
有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系数取决于有关尺寸的三个相对比值:dt/d(凸缘的相对直径)、h1/d(零件的相对高度)、r1/d(相对圆角半径)。
根据拉深系数或零件相对高度,判断拉深次数。1.带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变形程度及拉深次数有凸缘圆筒(1)窄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窄凸缘筒形件:2.带凸缘筒形件的拉深方法(1)窄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窄凸缘筒形件:2.带凸缘筒形件的拉宽凸缘筒形件:(2)宽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宽凸缘筒形件:(2)宽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1)选定修边余量(查表4-6)。(2)预算毛坯直径D。(3)计算t/D(%)和dt/d1,判断能否一次拉出。(4)选取m、1m2、m3·····mn并预算:d1、d2、·····dn,通过计算即可知道拉深的次数。(5)调整各工序的拉深系数。(6)重新计算各工序的拉深直径。(7)确定各工序零件的圆角半径。(8)根据上面计算宽凸缘筒形件工序尺寸所述方法,重新计算毛坯直径。(9)计算第一次拉深高度,并校核第一次拉深的相对高度,检查是否安全。(10)计算以后各次拉深高度。
(11)画出工序图。
3.带凸缘筒形件拉深工序计算程序(1)选定修边余量(查表4-6)。3.带凸缘筒形件拉深工序计宽凸缘筒形件
4.工序计算实例
宽凸缘筒形件4.工序计算实例工序图工序图变形特点:
阶梯形件的拉深与圆筒形件的拉深基本相同,也就是说每一阶梯相当于相应圆筒形件的拉深。
1.判断能否一次拉深成形使用经验公式:查表4-11近似进行判断。判断示例:可以一次拉出。4.8.2阶梯形零件拉深特点
变形特点:阶梯形件的拉深与圆筒形件的拉深基本相同,也(1)当任意两相邻阶梯直径之比(dn/dn-1)都不小于相应的圆筒形件的极限拉深系数。(2)若相邻两阶梯直径之比(dn/dn-1)小于相应圆筒形件的极限拉深系数。拉深方法如图(b))拉深方法如图(a))2.多次拉深方法
(1)当任意两相邻阶梯直径之比(dn/dn-1)都不小于相应浅阶梯形零件的拉深成形方法
浅阶梯形零件的拉深成形方法(1)浅锥形零件;(2)中等深度锥形件;(3)深锥形零件
(4)锥形件拉深次数确定:n=a/Z锥形零件
由大圆弧过渡拉深成锥形件4.8.3曲面形状零件的拉深特点
1.锥形零件的拉深方法
(1)浅锥形零件;(2)中等深度锥形件;(3)深锥形零件锥形件反拉深成形深锥形零件多次拉深
锥形件反拉深成形深锥形零件多次拉深求单面角部间隙
求单面角部间隙拉深系数为常数,不能作为工艺设计的根据。2.球形件的拉深方法
拉深系数为常数,不能作为工艺设计的根据。2.球形件的拉深方法半球形件的拉深
半球形件的拉深抛物面形零件
汽车灯外罩拉深
3.抛物面形零件的拉深方法
抛物面形零件汽车灯外罩拉深3.抛物面形零件的拉深方法
盒形件是非旋转体零件,拉深变形时,圆角部分相当于圆筒形件拉深,而直边部分相当于弯曲变形。
沿周边应力应变分布不均匀。工艺计算复杂,准确性不高,必要时需要工艺试验。模具间隙、圆角半径沿周边分布不均匀。4.8.4盒形件的拉深特点盒形件是非旋转体零件,拉深变形时,圆角部分相当于圆筒盒形件分:低盒形件;高盒形件。1-推件板;2-垫板;3-推件板;4-凸凹模;5-落料凹模;6-拉深凸模;7-垫板;8-压边圈;9-顶杆;10-固定挡料销;11-导料销盒形件分:低盒形件;高盒形件。1-推件板;2-垫板;1-滑块;2-夹头连接座;3-内夹头;4-外夹头;5-螺母;6-压板;7-模座;8、10-凹模;9、11-垫圈;12-弹簧;13-刮料模;14-凸模;15-工件两道凹模结构的变薄拉深4.9变薄拉深与冲挤切口
1-滑块;2-夹头连接座;两道凹模结构的变薄拉深4.9变1.毛坯计算2.工艺计算(1)工艺断面缩减率εF
(2)变薄系数(3)计算拉深次数
(4)各次变薄拉深工序的毛坯壁厚
(5)各道变薄拉深工序的直径
(6)各道工序的高度4.9.1变薄拉深工艺计算
1.毛坯计算4.9.1变薄拉深工艺计算变薄拉深件工序尺寸4.9.2变薄拉深工艺计算示例
变薄拉深件工序尺寸4.9.2变薄拉深工艺计算示例4.9.3变薄拉深模具结构
1.凹模结构
4.9.3变薄拉深模具结构
1.凹模结构2.凸模结构形式
2.凸模结构形式4.9.4冲挤切口原理4.9.4冲挤切口原理4.10.1退火常用退火工艺如表4-32所示。4.10.2酸洗
除去拉深件经过退火后在其表面所残存的污物和表面的氧化皮,以提高制件表面光洁度。4.10.3润滑
常用的有色金属材料及不锈钢拉深时使用的润滑剂示例见表4-33。4.10拉深辅助工序
4.10.1退火4.10拉深辅助工序拉深过程中的摩擦情况拉深过程中的摩擦情况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经典课件第4章-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经典课件第4章-104
拉深是基本冲压工序之一。本章在分析拉深变形过程及拉深件质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介绍拉深工艺计算、工艺方案制定和拉深模设计。涉及拉深变形过程分析、拉深件质量分析、拉深系数及最小拉深系数影响因素、圆筒形件的工艺计算、其它形状零件的拉深变形特点、拉深工艺性分析与工艺方案确定、拉深模典型结构、拉深模工作零件设计、变薄拉深以及冲挤切口、辅助工序等。本章内容:第4章拉深拉深是基本冲压工序之一。本章内容:第4章本章重点1.
拉深变形规律及拉深件质量影响因素;2.
拉深工艺计算方法;3.
拉深工艺性分析与工艺方案制定;4.
拉深模典型结构与结构设计;5.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难点1.拉深变形规律及拉深件质量影响因素;2.拉深工艺计算;3.其他形状零件的拉深变形特点;4.拉深模典型结构与拉深模工作零件设计。本章重点不变薄拉深:
把毛坯拉压成空心体,或者把空心体拉压成外形更小而板厚没有明显变化的空心体的冲压工序。变薄拉深是指凸、凹模之间间隙小于空心毛坯壁厚,把空心毛坯加工成侧壁厚度小于毛坯壁厚的薄壁制件的冲压工序。它是冲压基本工序之一。可以加工旋转体零件,还可加工盒形零件及其它形状复杂的薄壁零件。拉深不变薄拉深变薄拉深拉深模:拉深模特点:结构相对较简单,与冲裁模比较,工作部分有较大的圆角,表面质量要求高,凸、凹模间隙略大于板料厚度。
拉深工序所使用的模具。拉深使用设备:单双三动压力机或液压机
4.1拉深概述
不变薄拉深:拉深不变薄拉深变薄拉深拉深模:拉深模特点:结构相拉深件示例
拉深件示例拉深件示例不变薄拉深变薄拉深拉深件示例不变薄拉深变薄拉深4.2圆筒形拉深件拉深变形过程及
拉深件的工艺性
4.2.1拉深变形过程
1.毛坯受力分析
4.2圆筒形拉深件拉深变形过程及
(1)变形现象平板圆形坯料的凸缘——弯曲绕过凹模圆角,然后拉直——形成竖直筒壁。变形区——凸缘;已变形区——筒壁;不变形区——底部。底部和筒壁为传力区。2.变形过程
(1)变形现象平板圆形坯料的凸缘——变形区——凸缘;已变形区工艺网格实验材料转移:高度、厚度发生变化。3.材料的流动
工艺网格实验材料转移:3.材料的流动扇形单元体的
变形
扇形单元体的
变形1.凸缘部分2.凹模圆角部分
3.筒壁部分
4.凸模圆角部分5.筒底部分
坯料各区的应力与应变是很不均匀的。4.2.2拉深变形过程中材料的应力与应变状态
1.凸缘部分2.凹模圆角部分3.筒壁部分4.凸模圆角部分拉深过程中零件应力与应变状态
拉深过程中零件应力与应变状态圆筒件拉深时凸缘变形区应力分布图4.2.3拉深变形过程中凸缘变形区的应力分布
圆筒件拉深时凸缘4.2.3拉深变形过程中凸缘变形区的应拉深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主要是凸缘变形区的起皱和筒壁传力区的拉裂。凸缘区起皱:传力区拉裂:由于切向压应力引起板料失去稳定而产生弯曲;由于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引起板料断裂。4.2.4拉深件主要质量问题
拉深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主要是凸缘变形区的起皱和筒壁传力区的拉主要决定于:一方面是切向压应力σ3的大小,越大越容易失稳起皱;另一方面是凸缘区板料本身的抵抗失稳的能力。
凸缘宽度越大,厚度越薄,材料弹性模量和硬化模量越小,抵抗失稳能力越小。
最易起皱的位置:凸缘边缘区域起皱最强烈的时刻:在Rt=(0.7~0.9)R0时防止起皱:压边1.凸缘变形区的起皱主要决定于:一方面是切向压应力σ3的大小,越大越容易失稳起皱凸缘变形区的起皱
凸缘变形区的起皱
主要取决于:
一方面是筒壁传力区中的拉应力;另一方面是筒壁传力区的抗拉强度。
当筒壁拉应力超过筒壁材料的抗拉强度时,拉深件就会在底部圆角与筒壁相切处——“危险断面”产生破裂。
防止拉裂:一方面要通过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筒壁抗拉强度;
另一方面通过正确制定拉深工艺和设计模具,降低筒壁所受拉应力。
2.筒壁的拉裂主要取决于:一方面是筒壁传力区中的拉应力;另一方面是筒壁传筒壁的拉裂筒壁的拉裂拉深件厚度变化拉深件厚度变化(1)拉深时采用压边圈的条件见表4-1。(2)根据毛坯相对厚度和拉深系数确定是否采用压边圈。
3.采用压边圈的条件(1)拉深时采用压边圈的条件见表4-1。3.采用压边圈的条拉深件工艺性指拉深件在拉深工序中生产的难易程度。(1)对拉深件的外形尺寸的要求;(2)对拉深件形状要求:(3)拉深件的圆角半径;(4)尺寸公差等级及表面质量的要求(表4-2,4-3,4-4)。拉深件工艺性内容:4.2.5拉深件的工艺性
拉深件工艺性指拉深件在拉深工序中生产的难易程度。(1)对拉带台阶拉深件高度尺寸的标注
带台阶拉深件高度尺寸的标注拉深件的圆角半径
拉深件的圆角半径拉深件结构的修改
拉深件结构的修改体积不变原则:若拉深前后料厚不变,拉深前坯料表面积与拉深后冲件表面积近似相等,得到坯料尺寸。相似原则:切边工序:
拉深前坯料的形状与冲件断面形状相似。形状复杂的拉深件:需多次试压,反复修改,才能最终确定坯料形状。拉深件的模具设计顺序:先设计拉深模,坯料形状尺寸确定后再设计冲裁模。拉深件口部不整齐,需留切边余量。但坯料的周边必须是光滑的曲线连接。拉深件毛坯尺寸确定的原则:
4.3旋转体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
4.3.1计算方法
体积不变原则:若拉深前后料厚不变,拉深前坯料表面积与拉深后冲1.等重量法:已有拉深件样品时,使用等重量法来求毛坯直径会非常方便。2.等体积法:适用于变薄拉深件。3.等面积法:不变薄拉深工序用来计算毛坯尺寸的依据。1.等重量法:已有拉深件样品时,使用等重量法来求毛坯直径会毛坯尺寸的计算必须将加上了修边余量后的制件尺寸作为计算的依据。修边余量:拉深件口部或凸缘周边不整齐;特别是经过多次拉深后的制件,口部或凸缘不整齐的现象更为显著;因此必须增加制件的高度或凸缘的直径,拉深后修齐增加的部分即为修边余量。表4-5为无凸缘圆筒件的修边余量;表4-6为带凸缘圆筒件的修边余量。4.3.2修边余量
毛坯尺寸的计算必须将加上了修边余量后的制件尺寸作为计算的依据1.将拉深件划分为若干个简单的几何体;2.分别求出各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3.把各简单几何体面积相加即为零件总面积;4.根据表面积相等原则,求出坯料直径。
4.3.3简单旋转体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
1.将拉深件划分为若干个简单的几何体;4.3.3简单旋按图得:
故整理后可得坯料直径为:
按图得:故整理后可得坯料直径为:【例4-1】
求无凸缘筒形件的毛坯直径尺寸。
【例4-1】求无凸缘筒形件的毛坯直径尺寸。久里金法则求其表面积:任何形状的母线绕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旋转体面积,等于该母线的长度与其重心绕该轴线旋转所得周长的乘积。如右图所示,旋转体表面积为
因拉深前后面积相等,故坯料直径D:
4.3.4复杂旋转体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
久里金法则求其表面积:因拉深前后面积相等,故坯料直径D:4适用于直线与圆弧相连接的形状
解析法
适用于直线与圆弧相连接的形状解析法适用于曲线连接的形状作图解析法
适用于曲线连接的形状作图解析法拉深系数m是以拉深后的直径d与拉深前的坯料D(工序件dn)直径之比表示。1.拉深系数表示方法第一次拉深系数:第二次拉深系数:第n次拉深系数:
4.4圆筒件拉深工艺计算
4.4.1拉深系数拉深系数m是以拉深后的直径d与拉深前的坯料D(工序件dn)直拉深系数m表示拉深前后坯料(工序件)直径的变化率。m愈小,说明拉深变形程度愈大,相反,变形程度愈小。
拉深件的总拉深系数等于各次拉深系数的乘积,即
如果m取得过小,会使拉深件起皱、断裂或严重变薄超差。极限拉深系数[m]从工艺的角度来看,[m]越小越有利于减少工序数。
拉深系数m表示拉深前后坯料(工序件)直径的变化率。拉深件的总(1)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2)板料的相对厚度(3)拉深工作条件①模具的几何参数②摩擦润滑③压料圈的压料力(4)拉深方法、拉深次数、拉深速度、拉深件的形状等[m]
2.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因素
(1)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2)板料的相对厚度(3)拉深工作
表4-8所示为无凸缘圆筒件采用压边圈时的拉深系数,表4-9为无凸缘圆筒件不采用压边圈时的拉深系数,表4-10为其他金属材料的拉深系数(该表所列
mn为以后
各次拉深系数的平均值)。
为了提高工艺稳定性和零件质量,适宜采用稍大于极限拉深系数[m]的值。3.极限拉深系数的确定
表4-8所示为无凸缘圆筒件采用压边圈时的拉深系数,表
>[m]时,拉深件可一次拉成,否则需要多次拉深。其拉深次数的确定有以下几种方法:(1)查表(表4-11)法(2)推算方法(3)计算方法当4.4.2拉深次数
>[m]时,拉深件可一次拉成,否则需要多次拉深。当
确定拉深次数以后,由表查得各次拉深的极限拉深系数,适当放大,并加以调整,其原则是:(1)保证m1m2…mn=(2)使m1<m2<…mn最后按调整后的拉深系数计算各次工序件直径:
d1=m1D
d2=m2d1
…
dn=mndn-1
4.4.3圆筒件各次拉深件的半成品工序尺寸计算
1.工序件直径的确定确定拉深次数以后,由表查得各次拉深的极限拉深系数,适
根据拉深后工序件表面积与坯料表面积相等的原则,可得到各工序件高度计算公式,表4-13。计算前应先定出各工序件的底部圆角半径(见4-15及4-16)。
2.工序件高度的计算
根据拉深后工序件表面积与坯料表面积相等的原则,可得到例4-3求图4-25所示筒形件的坯料尺寸及拉深各工序件尺寸。材料为08钢,板料厚度t=1mm。解:因t=1mm,按板厚中径尺寸计算。根据零件尺寸,其相对高度为查表4-5得修边余量坯料直径为代已知条件入上式得D=78mm
1.修边余量2.毛坯直径4.4.4圆筒件工序尺寸计算示例
例4-3求图4-25所示筒形件的坯料尺寸及拉深各工序件尺寸坯料相对厚度为3.确定是否使用压边圈:按表4-1应采用压料圈。
4.确定拉深次数
:先判断能否一次拉出。零件总的拉深系数m总:m总=d/D=20/78=0.256查表4-8得m1=0.50~0.53,mn=0.77(四次拉深时)由于m总=0.256<<m1=0.50~0.53,因此不能一次拉出。(1)采用查表法确定拉深次数:由t/D×100=1.28,h/D=3.7查表4-11得拉深次数n=4由m总=0.256,t/D×100=1.28查表4-12得拉深次数n=4坯料相对厚度为3.确定是否使用压边圈:按表4-1应采用压料(2)采用计算法确定拉深次数:由公式4-14得n=1+[lg20-lg(0.51×78)]/lg0.77=3.66取拉深次数n=45.确定各次拉深直径查表4-8取各次拉深极限拉深系数(小值)为m1=0.50、m2=0.75、m3=0.78、m4=0.80,则各半成品直径为:d1=0.5×78=39mm;d2=0.75×39=29.3mm;d3=0.78×29.3=22.8mm;d4=0.80×22.8=18.3mm。d4=18.3mm<20mm,到第四次时,计算工序件直径已经小于成品零件直径,因此整个工序只需要四次拉深,即拉深次数n=4。
(2)采用计算法确定拉深次数:由于计算直径不等于零件成品直径,应对拉深系数作适当的调整,使其均大于相应的极限拉深系数。查表4-8调整拉深系数(大值)取m1=0.53、m2=0.76、m3=0.79、m4=0.82,则d1=0.53×78=41mm;d2=0.76×41=31mm;d3=0.79×31=24.5mm;d4=0.82×24.5=20mm。6.半成品底部圆角半径根据式4-15及4-16,取半成品圆角半径分别为:r1=5、r2=4.5、r3=4、r4=3.5。
7.计算半成品拉深高度h1=30.4mm;h2=43.4mm;h3=58mm;h4=74mm。由于计算直径不等于零件成品直径,应对拉深系数作适当的调整,使(8)工序件草图(8)工序件草图1.以后各次拉深特点2.以后各次拉深方法:正拉深与反拉深
4.4.5圆筒件以后各次拉深特点及方法1.以后各次拉深特点4.4.5圆筒件以后各次拉深特点
压料装置产生的压料力F压大小应适当:在保证变形区不起皱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小的压料力。理想的压料力是随起皱可能性变化而变化。具体压边力的计算见表4-14。
P值可以由经验公式求得:
P=48(Z-1.1)σb×10-5MpaP值也可以直接由表4-15或表4-16中查得。
4.5压边力与拉深力的计算
4.5.1压边力的计算
压料装置产生的压料力F压大小应适当:具体压边力的计算采用压料圈拉深时首次拉深
以后各次拉深(i=2、3、…、n)
最大拉深力可以用下式来进行计算:
Fmax=3(σb+σs)(D-d-r凹)t
4.5.2拉深力的计算采用压料圈拉深时以后各次拉深(i=2、3、…、n)最大拉深1.F压>Fmax+F压
2.压力机压力与冲压变形力曲线1—压力机压力曲线;2—拉深力曲线;3—落料力曲线
4.5.3压力机吨位的选择
1.F压>Fmax+F压2.压力机压力与冲压变形力曲线1对于不变薄拉深的拉深功按下式计算:
W=F平均h×10-3=CFmaxh×10-3
拉深功率P(KW)按下式计算:
P=(Wn)/(60×750×1.36)压力机的电机功率率P电(KW)按下式计算:
P电=(KWn)/(60×750×1.36×η1×η2)
4.5.4拉深功与功率计算
对于不变薄拉深的拉深功按下式计算:拉深功率P(KW)按下式计拉深力-行程图
拉深力-行程图内容包括:凸、凹模圆角半径,拉深模凸、凹模间隙和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本节以圆筒件为例进行介绍。首次(包括只有一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可按下式计算:或以后各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应逐渐减小,一般按下式确定:(i=2、3、…、n)以上计算所得凹模圆角半径一般应符合rA≥2t的要求。
1.凹模圆角半径R凹4.6拉深模工作部分结构参数确定
4.6.1凸、凹模圆角半径的确定
内容包括:凸、凹模圆角半径,拉深模凸、凹模间隙和凸、凹模工作首次拉深可取:中间各拉深工序凸模圆角半径可按下式确定:(i=3、4、…、n)最后一次拉深凸模圆角半径rTn即等于零件圆角半径r。但零件圆角半径如果小于拉深工艺性要求时,则凸模圆角半径应按工艺性的要求确定(即rT≥t),然后通过整形工序得到零件要求的圆角半径。
2.凸模圆角半径R凸首次拉深可取:中间各拉深工序凸模圆角半径可按下式确定:(i=1.无压料圈的拉深模其拉深间隙为:2.有压料圈的拉深模Z=(1~1.1)t间隙值按表4-21选取。3.精度要求较高的拉深件:间隙取值Z=(0.9~0.95)t。4.最后一次拉深:尺寸标注在外径的拉深件,以凹模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尺寸标注在内径的拉深件,以凸模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4.6.2拉深模凸、凹模间隙1.无压料圈的拉深模其拉深间隙为:2.有压料圈的拉深模Z=((1)工件要求外形尺寸,以凹模尺寸为基准进行计算。D凹=
D凸=
(2)工件要求内形尺寸时,以凸模尺寸为基准进行计算。
d凸=
d凹=
(3)中间工序凸、凹模尺寸:取凸、凹模尺寸等于毛坯的过渡尺寸,若以凹模为基准则:D凹=
D凸=
4.6.3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及凸、
凹模制造公差
1.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1)工件要求外形尺寸,以凹模尺寸为基准进行计算。D凹=根据工件的材料厚度与工件直径来选定,如表4-22所示。
3.拉深凸模排气孔尺寸:凸模排气孔直径的大小可查表4-23。
拉深凸模排气孔
2.凸、凹模制造公差
根据工件的材料厚度与工件直径来选定,如表4-22所示。3.不使用压边圈的拉深模的凹模结构4.6.4常用拉深凹模结构不使用压边圈的拉深模的凹模结构4.6.4常用拉深凹模结不使用压边圈的多次拉深模的凹模结构不使用压边圈的多次拉深模的凹模结构使用压边圈的拉深模的工作部分结构使用压边圈的拉深模的工作部分结构带限制型腔拉深凹模结构带限制型腔拉深凹模结构1.按工艺特点可以分为:简单拉深模、复合拉深模、级进拉深模。2.按工艺顺序可以分为:首次拉深模和以后各次拉深模。3.按模具结构特点可以分为:带导柱,不带导柱、带压边圈和不带压边圈的拉深模。4.按使用的压力机可以分为:单动压力机和双动压力机用拉深模。4.7拉深模结构
4.7.1拉深模分类
1.按工艺特点可以分为:简单拉深模、复合拉深模、级进拉深模。1.首次拉深模(1)无压边装置的首次简单拉深模1-定位板;2-下模座;3-凸模;4-凹模4.7.2拉深模结构
1.首次拉深模1-定位板;4.7.2拉深模结构1-拉深凸模;2-上模座;3-推杆;4-推件块;5-拉深凹模;6-定位板;7-压边圈;8-下模座(2)带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1-拉深凸模;2-上模座;3-推杆;4-推件块;(2)带压边1-上模座;2-推杆;3-推件板;4-锥形凹模;5-限位柱;6-锥形压边圈;7-拉深凸模;8-凸模固定板;9-下模座1-上模座;2-推杆;3-推件板;4-锥形凹模;5-限位柱;压边装置弹性压边装置①橡皮压边装置②弹簧压边装置③气垫式压边装置带限位装置的压边圈刚性压边装置:带刚性压边装置的拉深模2.压边装置压边装置弹性压边装置①橡皮压边装置带限位装置的压边圈刚性压边弹性压边装置(1)弹性压边装置
弹性压边装置(1)弹性压边装置带限位装置的压边圈
带限位装置的压边圈双动压力机用刚性压边装置工作原理1-曲柄;2-凸轮;3-外滑块;4-内滑块;5-凸模;6-压边圈;7-凹模(2)刚性压边装置
双动压力机用刚性压边装置工作原理(2)刚性压边装置1-固定板;2-拉深凸模;3-刚性压边圈;4-拉深凹模;5-下模座;6-固定螺钉带刚性压边装置的拉深模
1-固定板;2-拉深凸模;3-刚性压边圈;带刚性压边装置的拉(1)无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
1-上模座;2-垫板;3-凸模固定板;4-凸模;5-定位板;6-凹模;7-凹模固定板;8-下模座3.以后各次拉深模
(1)无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1-上模座;2-垫板;3-凸(2)带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模1-推件板;2-拉深凹模;3-拉深凸模;4-压边圈;5-顶杆(2)带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模1-推件板;2-拉深凹模;3(1)正装落料拉深复合模(2)落料、正、反拉深模(3)后次拉深、冲孔、切边复合模切边的工作原理(4)多工序复合模
4.复合摸
(1)正装落料拉深复合模(2)落料、正、反拉深模(3)后1-顶杆;2-压边圈;3-凸凹模;4-推杆;5-推件板;6-卸料板;7-落料凹模;8-拉深凸模正装落料拉深复合模1-顶杆;2-压边圈;正装落料拉深复合模1-落料拉深凸凹模;2-反拉深凸模;3-拉深凸凹模;4-卸料板;5-导料板;6-压边圈;7-落料凹模落料、正、反拉深模
1-落料拉深凸凹模;落料、正、反拉深模1-压边圈;2-凹模固定板;3-冲孔凹模;4-推件板;5-冲孔凸模固定板;6-垫板;7-冲孔凸模;8-拉深凸模;9-限位螺钉;10-螺母;11-垫柱;12-拉深、切边凹模;13-切边凸模;14-固定板再次拉深、冲孔、切边复合模
1-压边圈;2-凹模固定板;3-冲孔凹模;4-推件板;5-冲筒形件切边原理
筒形件切边原理1-小压边橡皮;2-小件拉深冲孔凸模;3-上顶料器;4-落料拉深凸凹模;5-大件拉深切料凸模;6-卸料板;7-落料凹模;8-下顶料器多工序复合模1-小压边橡皮;2-小件拉深冲孔凸模;3-上顶料器;4-落料
本节在掌握圆筒形件拉深成形的基础之上,分析其他形状零件的拉深,从中掌握方法。4.8.1带凸缘筒形件的拉深
变形特点:
该类零件的拉深过程,其变形区的应力状态和变形特点与无凸缘圆筒形件是相同的。但坯料凸缘部分不是全部拉入凹模。4.8其他形状零件的拉深
本节在掌握圆筒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爱护地球 课件
- 转化医学 课件
- 西京学院《装饰图案》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幼儿园小班音乐《北风爷爷别神气》课件
- 部编本拼音zcs课件
- 西华师范大学《中外新闻传播史》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混凝土原理课件
- 西华师范大学《数据库系统原理》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免疫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静电危害与预防
- 锅炉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及答案(最全版)
- 吸附式空气干燥机操作规程
- 防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竞赛题库
- 植物景观分析及种植设计原则课件
- 水和水蒸气焓值计算XLS
- 滴滴出行行程报销单(可编辑版)
-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5电导
- 中国高级经理人心理状况调查报告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总结
- 2023年江苏省单招高考数学试卷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