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热力学选择填空题课件_第1页
化工热力学选择填空题课件_第2页
化工热力学选择填空题课件_第3页
化工热力学选择填空题课件_第4页
化工热力学选择填空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选择、判断与填空1、非理想气体经一不可逆循环后,熵变应为下列哪一组答案(B)。

2、状态函数的特点是(B)。A、与过程有关与状态无关B、与状态有关与过程无关1-1选择、判断与填空2、状态函数的特点是(B)。1-23、当两个物体分别与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时,则这两个物体处于热平衡,这是热力学第(D)定律。

绝对熵定律又称为热力学第(C)定律。热力学第(C)定律可为建立经验温标提供理论基础。热力学第(B)定律揭示了过程进行的方向、条件和限度。热力学第(A)定律的实质是一切变化过程能量的总量总是恒定的

A、一B、二C、三D、零1-23、当两个物体分别与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时,则这两个物1-34、绝对零度完整晶体的熵值(A)零

A.=,B.>,C.<,D.≥,E.≤5、焓的定义式为(A)A、U+PVB、U-PVC、U-TSD、U+TS6、恒压比热容是(B)性质,体积是(A)性质。

A、容量B强度7、热量是(B)函数;体系热损失量取(D)值

A、状态B、过程C、正D、负1-34、绝对零度完整晶体的熵值(A)零7、热量1-48、功是(B)函数;体系消耗功,功取(C)值

A、状态B、过程C、正D、负9、某一循环过程,ΔH(C)。

A、可正可负B、≠0C、≡010、等压过程的特点是(A)A、Δp=0B、ΔT=0C、ΔV=011、统计热力学是从(B)角度对热现象进行研究的

A、宏观B、微观1-48、功是(B)函数;体系消耗功,功取(C2-5第二章填空题1、超临界流体是指(T>Tc,P>Pc)流体。2、气体液化的必要条件是(T<Tc)3、理想气体区别于真实气体是由于理想气体(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分子不占任何体积)。4、常用的维里二项式方程(Z=1+BP/RT),其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该方程的应用条件(T<Tc,P<1.5MPa)。

2-5第二章填空题2-65、常见的立方型状态方程有(PR)、(SRK)、(RK)和(vdW)方程。它们的精度排序是(PR>SRK>RK>vdW)。6、精度较高的多常数状态方程有(BWR)、(MH)方程

9、偏心因子是指(-lg(Pr)Tr=0.7-1.0),其物理意义是(一般流体和球形非极性简单流体在形状和极性方面的偏心度)s2-65、常见的立方型状态方程有(PR)、(SRK)7、状态方程按精度大小的排序是(多参数状态方程>立方形状态方程>两项截断virial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8、可用于汽液相PVT计算的状态方程有(PR,SRK)。1-77、状态方程按精度大小的排序是(多参数状态方程>立方形状态方2-810、三参数的普遍化关系式中普压法的适用条件是(Tr,Pr点落在2-14斜线的下方)或(Vr<2),普维法的适用条件是(Tr,Pr点落在2-14斜线的上方)或(Vr>=2)。

11、三参数的对比态原理是指(在相同的Tr和Pr下,具有相同w值的所有流体具有相同的压缩因子Z,因此它们偏离理想气体的程度相同)。2-810、三参数的普遍化关系式中普压法的适用条件是(Tr,12、计算2.0MPa下乙烯气体的体积时,选用(A)方程精度更高。

A、RK;B、VdW;C、维里方程二项式;1-912、计算2.0MPa下乙烯气体的体积时,选用(A)方程精2-1014、(C)可反映出流体在形状和极性方面的差异。

A、对比参数;B、压缩因子;C、偏心因子;13、用普遍化方法求某气体的压缩因子时,若状态点落在图2-14下方时,应使用下列哪个关系式(A)。若已知Vr>2,应使用下列哪个关系式(B)。

A、;B、2-1014、(C)可反映出流体在形状和极性方面的差异。13-11第三章1、dH的热力学基本关系式是(B)。A.TdS-pdV;B.TdS+Vdp;C.Vdp-SdT;D.-pdV-SdT2、下面是容量性质的是(④)。①.T;②.P;③.V(m3/mol);④.H(J);3、下列热力学性质中可直接测量的是(PVT),不可直接测量的是(U,H,A,G,S)。3-11第三章2、下面是容量性质的是(④)。3、下列热力3-124、当Tr,Pr点位于图2-14下方时,剩余焓可选(A)式计算;若Vr>2,应选(B)式。5、Gibbs自由能的定义式为(③)。①.U+pV;②.U-TS;③.H-TS

;6、恒压热容的定义式为(B)。3-124、当Tr,Pr点位于图2-14下方时,剩余焓可选3-137、剩余性质是指(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真实气体的热力学性质与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的差值)。8、用剩余性质解决真实气体焓熵的计算方法有(图解积分法)、(立方形状态方程)、(普遍化关系式)。9、用普遍化关系法计算剩余焓和剩余熵的方法有(普压法)、(普维法)。3-137、剩余性质是指(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真实气体的热10、Maxwell关系式的主要作用是(建立不可测热力学性质与可测热力学性质之间的桥梁作用)。1-1410、Maxwell关系式的主要作用是(建立不可测热力学性质152、用普遍化方法求逸度系数时,若已知Vr<2,应使用下列哪个关系式(1)3、溶液中组分i的逸度的定义为()。1、对溶液中的i组分,下列表达正确的是(④)①;②;③;④

第四章152、用普遍化方法求逸度系数时,若已知Vr<2,应使用下列164、混合物中组分逸度系数及混合物逸度系数间的关系,表达正确的是(1)

5、活度系数等于(2)①;②;③;④

164、混合物中组分逸度系数及混合物逸度系数间的关系,表达正176、下面哪一对是溶液摩尔性质与偏摩尔性质的关系(3)

7、在相同的T、P下,混合变量的定义式是(1

;②;③;④176、下面哪一对是溶液摩尔性质与偏摩尔性质的关系(3189、对理想溶液,下列混合性质变化量表达正确的是(②)

△Aid=0;②△Hid=0;③△Gid=0;④△Sid=010、基于无热溶液、局部组成概念的用于计算活度系数的溶液模型是(1)方程

①Wilson;②Whol

;③UNIFAC

;④MH8、理想溶液的超额性质总是(②)

。①>0,②=0,③<0,④≠0189、对理想溶液,下列混合性质变化量表达正确的是(②)1912、超额性质与剩余性质的主要差别是(写法不同,适用体系不同)。

13、超额性质与混合性质变化量关系表达正确的是(2

AE=△A;②HE=△H;③GE=△G;④SE=△S14、理想溶液的活度系数(2);正偏差溶液的活度系数(1)

①>1,②=1,③<1,④≠11912、超额性质与剩余性质的主要差别是(写法不同,适用2015、恒温恒压下的G-D方程式为(2)。

;②;③;④16、基于LR定则的标准态逸度等于(1)

①,②,③,④2015、恒温恒压下的G-D方程式为(2)2116、25℃、20atm下,二元溶液中组分1的逸度式为

则纯组分1的逸度为(2)atm,其逸度系数为(4);当x1=0.1时,溶液中组分1的逸度系数为(7)。50;②10

;③2.5

;④0.5;⑤42.4;⑥4.24;⑦2.12;⑧0.21217、图1中,对应于x2=hb时,的值可用线段(1)的长度表示。

①kf,②af,③eg,④cg12116、25℃、20atm下,二元溶液中组分1的逸度式为22

18、化学位的物理意义表达正确的是(1

)。

表征物质在相间传递和化学反应中的推动力;

表征物质的逃逸趋势,反映相间的传递推动力;表征真实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差别;一般流体与球形流体在形状和极性方面的偏差。19、溶液中组分i的等于(3)。

①②③2218、化学位的物理意义表达正确的是(5-23第五章1、由A、B、C三种物质构成的互溶体系达到汽液相平衡时的自由度是(3)。2、相平衡的判据是(2)。3、理想气体的逸度系数等于(2);①1;②2;③3;④4①dT=0,dp=0;②③dG=-SdT+Vdp

;④①0;②1;③>1;④<15-23第五章①1;②2;③3;④4①dT5-244、理想溶液的活度系数等于(2)。5、拉乌尔定律的表达式为(YiP=XiPis),它可应用于(1)系统的相平衡计算。6、非理想溶液的活度可用(2)方程计算

①0;②1;③>1;④<1①完全理想;②化学;③理想;④非理想①RK

;②Wilson

;③BWR

;④PR5-244、理想溶液的活度系数等于(2)。①0;②5-257、恒温恒压下以活度系数表示的G-D方程为()。8、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的理论依据是(4)。9、热力学一致性的检验方法有(积分检验法)和(微分检验法)10、负偏差溶液组分的活度系数总是(4)。①热力学第一定律;②热力学第二定律

;③热力学第三定律;④G-D方程①0;②1;③>1;④<15-257、恒温恒压下以活度系数表示的G-D方程为(5-2611、汽液平衡比等于(1),相对挥发度等于(4)。12、以Lewis-Randall规则为标准态时的标准态逸度fi°等于(1)。

①yi/xi

;②xi/yi

;③饱和蒸汽压之比;④平衡常数之比①fi;②Hi

;③ri;④ai5-2611、汽液平衡比等于(1),相对挥发度等于(第六章1、热力学第一定律和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分别从(4)和(3)上规范过程的进行。

①热;②功;③质;④量2、热力学第(3)定律揭示了过程进行的方向、条件和限度。①零;②一;③二;④三第六章①零;②一;③二;④三3、热机效率的定义是(1);卡诺热机的热效率只与(4)有关,与(3)无关;其效率是(5)热效率。①净功/吸入热;②吸入热/净功;③循环物质;④温度;⑤最大;⑥最小3、热机效率的定义是(1);①净功/吸入热;②吸4、熵产生是指系统内部

(1)引起的熵变;某过程的熵产生为正值表示该过程(3),为负值表示该过程(4),为零时表示该过程(5)。①不可逆性;②可逆性;③不可逆;④不可能;⑤可逆4、熵产生是指系统内部(1)引起的熵变;某过程的熵产生5、对于保温良好的换热器和进入换热器的热物流的能量方程的简化式分别为(2)和(4)

①ΔH=Q+Ws;②ΔH=Q;③ΔH=Ws

;④ΔH=06、流体流经管道和流经节流阀的能量方程简化式分别为(2)和(4)。①ΔH=Q+Ws;②ΔH=Q;③ΔH=Ws

;④ΔH=05、对于保温良好的换热器和进入换热器的热物流的能量方程的简化7、工作于300℃和25℃之间的热机最大效率为(2);如该热机吸收了500kJ的热量,对外做了300kJ的功,其热效率等于(5);该热机是否值得投资(8)?①(300-25)/300;②(300-25)/(300+273);③25/300;④(25+273)/(300+273);⑤3/5;⑥5/3;⑦值得;⑧不值得7、工作于300℃和25℃之间的热机最大效率为(2);32第七章1、耗功最小的气体压缩过程是(1)压缩。

①等温;②绝热;③多变2、等熵过程是指(4)过程。①节流;②绝热;③可逆;④可逆绝热3、等熵膨胀与节流膨胀相比,前者的微分效应系数和制冷效果分别比后者的(2)和(2)①小,好;②大,好;③小,差;④大,差4、林德循环是(1)次膨胀的气体液化制冷循环①一;②二;③三;④零32第七章335、提高朗肯循环热效率的有效措施是(2)。

6、节流过程的特点是(3),可逆绝热膨胀的特点是(2)。8、任何状态的气体通过(2)膨胀均可制冷。①降低蒸汽T;②提高蒸汽P;③提高干度①ΔG=0;②ΔS=0;③ΔH=0;④ΔA=0①节流;②对外做功的绝热;335、提高朗肯循环热效率的有效措施是(2)。①降低蒸349、通过提高锅炉进水温度的改进朗肯循环是(1)循环;通过提高蒸汽过热温度来提高热效率的改进朗肯循环是(2)循环。10、为获更低的制冷温度又不使能耗增加过多的制冷循环有(1)循环。11、主要靠消耗热能来制冷的是(2)循环。①回热;②再热;③热泵;④林德①多级压缩;②复迭式;③热泵;④林德①克劳德;②吸收式;③热泵;④林德349、通过提高锅炉进水温度的改进朗肯循环是(1)循环3512、制冷机属于(2)循环;工作于8℃和30℃之间的冷机的最大制冷系数为(6);如该冷机消耗了500kJ的功,得到600kJ的冷量,其制冷系数等于(7);①正循环;②逆循环;③(30-8)/30;④(30-8)/(30+273);⑤8/(30-8);⑥(8+273)/(30-8);⑦6/5;⑧5/63512、制冷机属于(2)循环;工作于8℃和30℃之间3613、朗肯循环装置由(1)设备组成,其T-S图是(3)。①汽轮机、冷凝器、锅炉(包括过热器)和泵;②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④③3613、朗肯循环装置由(1)设备组成,其T-S图是(3714、实际朗肯循环中在汽轮机进行的过程为(2)。①1→2;②1→2′;③2→3;④2′→3;⑤3→4;⑥4→1;3714、实际朗肯循环中在汽轮机进行的过程为(2)。3815、单级蒸汽制冷循环中在蒸发器中进行的过程是(4)①1→2;②2→3→4;③4→5;④5→1;16、在T-S图中2→3→4的过程的能量平衡方程可简化为(2)。①ΔH=Q+WS;②ΔH=Q;③ΔH=WS

;④ΔH=017、在T-S图中4→5过程的特点是(3)。①等温;②等压;③等焓;④等熵3815、单级蒸汽制冷循环中在蒸发器中进行的过程是(4)13918、;说明(5)。①≥;②≤;③>

;④<;⑤等熵膨胀比节流膨胀制冷效果更好;⑥节流膨胀比等熵膨胀制冷效果更好;19、等熵膨胀比节流膨胀操作和设备(2)。①简单;②复杂;③相同3918、;说明(5)。1-40选择、判断与填空1、非理想气体经一不可逆循环后,熵变应为下列哪一组答案(B)。

2、状态函数的特点是(B)。A、与过程有关与状态无关B、与状态有关与过程无关1-1选择、判断与填空2、状态函数的特点是(B)。1-413、当两个物体分别与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时,则这两个物体处于热平衡,这是热力学第(D)定律。

绝对熵定律又称为热力学第(C)定律。热力学第(C)定律可为建立经验温标提供理论基础。热力学第(B)定律揭示了过程进行的方向、条件和限度。热力学第(A)定律的实质是一切变化过程能量的总量总是恒定的

A、一B、二C、三D、零1-23、当两个物体分别与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时,则这两个物1-424、绝对零度完整晶体的熵值(A)零

A.=,B.>,C.<,D.≥,E.≤5、焓的定义式为(A)A、U+PVB、U-PVC、U-TSD、U+TS6、恒压比热容是(B)性质,体积是(A)性质。

A、容量B强度7、热量是(B)函数;体系热损失量取(D)值

A、状态B、过程C、正D、负1-34、绝对零度完整晶体的熵值(A)零7、热量1-438、功是(B)函数;体系消耗功,功取(C)值

A、状态B、过程C、正D、负9、某一循环过程,ΔH(C)。

A、可正可负B、≠0C、≡010、等压过程的特点是(A)A、Δp=0B、ΔT=0C、ΔV=011、统计热力学是从(B)角度对热现象进行研究的

A、宏观B、微观1-48、功是(B)函数;体系消耗功,功取(C2-44第二章填空题1、超临界流体是指(T>Tc,P>Pc)流体。2、气体液化的必要条件是(T<Tc)3、理想气体区别于真实气体是由于理想气体(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分子不占任何体积)。4、常用的维里二项式方程(Z=1+BP/RT),其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该方程的应用条件(T<Tc,P<1.5MPa)。

2-5第二章填空题2-455、常见的立方型状态方程有(PR)、(SRK)、(RK)和(vdW)方程。它们的精度排序是(PR>SRK>RK>vdW)。6、精度较高的多常数状态方程有(BWR)、(MH)方程

9、偏心因子是指(-lg(Pr)Tr=0.7-1.0),其物理意义是(一般流体和球形非极性简单流体在形状和极性方面的偏心度)s2-65、常见的立方型状态方程有(PR)、(SRK)7、状态方程按精度大小的排序是(多参数状态方程>立方形状态方程>两项截断virial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8、可用于汽液相PVT计算的状态方程有(PR,SRK)。1-467、状态方程按精度大小的排序是(多参数状态方程>立方形状态方2-4710、三参数的普遍化关系式中普压法的适用条件是(Tr,Pr点落在2-14斜线的下方)或(Vr<2),普维法的适用条件是(Tr,Pr点落在2-14斜线的上方)或(Vr>=2)。

11、三参数的对比态原理是指(在相同的Tr和Pr下,具有相同w值的所有流体具有相同的压缩因子Z,因此它们偏离理想气体的程度相同)。2-810、三参数的普遍化关系式中普压法的适用条件是(Tr,12、计算2.0MPa下乙烯气体的体积时,选用(A)方程精度更高。

A、RK;B、VdW;C、维里方程二项式;1-4812、计算2.0MPa下乙烯气体的体积时,选用(A)方程精2-4914、(C)可反映出流体在形状和极性方面的差异。

A、对比参数;B、压缩因子;C、偏心因子;13、用普遍化方法求某气体的压缩因子时,若状态点落在图2-14下方时,应使用下列哪个关系式(A)。若已知Vr>2,应使用下列哪个关系式(B)。

A、;B、2-1014、(C)可反映出流体在形状和极性方面的差异。13-50第三章1、dH的热力学基本关系式是(B)。A.TdS-pdV;B.TdS+Vdp;C.Vdp-SdT;D.-pdV-SdT2、下面是容量性质的是(④)。①.T;②.P;③.V(m3/mol);④.H(J);3、下列热力学性质中可直接测量的是(PVT),不可直接测量的是(U,H,A,G,S)。3-11第三章2、下面是容量性质的是(④)。3、下列热力3-514、当Tr,Pr点位于图2-14下方时,剩余焓可选(A)式计算;若Vr>2,应选(B)式。5、Gibbs自由能的定义式为(③)。①.U+pV;②.U-TS;③.H-TS

;6、恒压热容的定义式为(B)。3-124、当Tr,Pr点位于图2-14下方时,剩余焓可选3-527、剩余性质是指(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真实气体的热力学性质与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的差值)。8、用剩余性质解决真实气体焓熵的计算方法有(图解积分法)、(立方形状态方程)、(普遍化关系式)。9、用普遍化关系法计算剩余焓和剩余熵的方法有(普压法)、(普维法)。3-137、剩余性质是指(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真实气体的热10、Maxwell关系式的主要作用是(建立不可测热力学性质与可测热力学性质之间的桥梁作用)。1-5310、Maxwell关系式的主要作用是(建立不可测热力学性质542、用普遍化方法求逸度系数时,若已知Vr<2,应使用下列哪个关系式(1)3、溶液中组分i的逸度的定义为()。1、对溶液中的i组分,下列表达正确的是(④)①;②;③;④

第四章152、用普遍化方法求逸度系数时,若已知Vr<2,应使用下列554、混合物中组分逸度系数及混合物逸度系数间的关系,表达正确的是(1)

5、活度系数等于(2)①;②;③;④

164、混合物中组分逸度系数及混合物逸度系数间的关系,表达正566、下面哪一对是溶液摩尔性质与偏摩尔性质的关系(3)

7、在相同的T、P下,混合变量的定义式是(1

;②;③;④176、下面哪一对是溶液摩尔性质与偏摩尔性质的关系(3579、对理想溶液,下列混合性质变化量表达正确的是(②)

△Aid=0;②△Hid=0;③△Gid=0;④△Sid=010、基于无热溶液、局部组成概念的用于计算活度系数的溶液模型是(1)方程

①Wilson;②Whol

;③UNIFAC

;④MH8、理想溶液的超额性质总是(②)

。①>0,②=0,③<0,④≠0189、对理想溶液,下列混合性质变化量表达正确的是(②)5812、超额性质与剩余性质的主要差别是(写法不同,适用体系不同)。

13、超额性质与混合性质变化量关系表达正确的是(2

AE=△A;②HE=△H;③GE=△G;④SE=△S14、理想溶液的活度系数(2);正偏差溶液的活度系数(1)

①>1,②=1,③<1,④≠11912、超额性质与剩余性质的主要差别是(写法不同,适用5915、恒温恒压下的G-D方程式为(2)。

;②;③;④16、基于LR定则的标准态逸度等于(1)

①,②,③,④2015、恒温恒压下的G-D方程式为(2)6016、25℃、20atm下,二元溶液中组分1的逸度式为

则纯组分1的逸度为(2)atm,其逸度系数为(4);当x1=0.1时,溶液中组分1的逸度系数为(7)。50;②10

;③2.5

;④0.5;⑤42.4;⑥4.24;⑦2.12;⑧0.21217、图1中,对应于x2=hb时,的值可用线段(1)的长度表示。

①kf,②af,③eg,④cg12116、25℃、20atm下,二元溶液中组分1的逸度式为61

18、化学位的物理意义表达正确的是(1

)。

表征物质在相间传递和化学反应中的推动力;

表征物质的逃逸趋势,反映相间的传递推动力;表征真实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差别;一般流体与球形流体在形状和极性方面的偏差。19、溶液中组分i的等于(3)。

①②③2218、化学位的物理意义表达正确的是(5-62第五章1、由A、B、C三种物质构成的互溶体系达到汽液相平衡时的自由度是(3)。2、相平衡的判据是(2)。3、理想气体的逸度系数等于(2);①1;②2;③3;④4①dT=0,dp=0;②③dG=-SdT+Vdp

;④①0;②1;③>1;④<15-23第五章①1;②2;③3;④4①dT5-634、理想溶液的活度系数等于(2)。5、拉乌尔定律的表达式为(YiP=XiPis),它可应用于(1)系统的相平衡计算。6、非理想溶液的活度可用(2)方程计算

①0;②1;③>1;④<1①完全理想;②化学;③理想;④非理想①RK

;②Wilson

;③BWR

;④PR5-244、理想溶液的活度系数等于(2)。①0;②5-647、恒温恒压下以活度系数表示的G-D方程为()。8、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的理论依据是(4)。9、热力学一致性的检验方法有(积分检验法)和(微分检验法)10、负偏差溶液组分的活度系数总是(4)。①热力学第一定律;②热力学第二定律

;③热力学第三定律;④G-D方程①0;②1;③>1;④<15-257、恒温恒压下以活度系数表示的G-D方程为(5-6511、汽液平衡比等于(1),相对挥发度等于(4)。12、以Lewis-Randall规则为标准态时的标准态逸度fi°等于(1)。

①yi/xi

;②xi/yi

;③饱和蒸汽压之比;④平衡常数之比①fi;②Hi

;③ri;④ai5-2611、汽液平衡比等于(1),相对挥发度等于(第六章1、热力学第一定律和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分别从(4)和(3)上规范过程的进行。

①热;②功;③质;④量2、热力学第(3)定律揭示了过程进行的方向、条件和限度。①零;②一;③二;④三第六章①零;②一;③二;④三3、热机效率的定义是(1);卡诺热机的热效率只与(4)有关,与(3)无关;其效率是(5)热效率。①净功/吸入热;②吸入热/净功;③循环物质;④温度;⑤最大;⑥最小3、热机效率的定义是(1);①净功/吸入热;②吸4、熵产生是指系统内部

(1)引起的熵变;某过程的熵产生为正值表示该过程(3),为负值表示该过程(4),为零时表示该过程(5)。①不可逆性;②可逆性;③不可逆;④不可能;⑤可逆4、熵产生是指系统内部(1)引起的熵变;某过程的熵产生5、对于保温良好的换热器和进入换热器的热物流的能量方程的简化式分别为(2)和(4)

①ΔH=Q+Ws;②ΔH=Q;③ΔH=Ws

;④ΔH=06、流体流经管道和流经节流阀的能量方程简化式分别为(2)和(4)。①ΔH=Q+Ws;②ΔH=Q;③ΔH=Ws

;④ΔH=05、对于保温良好的换热器和进入换热器的热物流的能量方程的简化7、工作于300℃和25℃之间的热机最大效率为(2);如该热机吸收了500kJ的热量,对外做了300kJ的功,其热效率等于(5);该热机是否值得投资(8)?①(300-25)/300;②(300-25)/(300+273);③25/300;④(25+27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