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练习(五班)您的姓名:[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四位):[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堂贴”是唐朝中后期中书门下处理政务的主要公文之一,不仅用来“处分百司”,也“判四方之事”。遇有日常政务,三省宰相可不必奏请皇帝,直接裁决,然后集体签署下发“堂贴”。“堂贴”的出现表明当时()[单选题]*A.宰相处理政务的权力增强【正确答案】B.皇权与相权矛盾日益尖锐C.三省分权的体制逐步形成D.国家决策机制发生了异变答案解析:遇有日常政务,三省宰相可不必奏请皇帝,直接裁决,然后集体签署下发“堂贴”。由此可知,“堂贴”的出现表明当时宰相处理政务的权力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故A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B错误;材料信息不涉及三省分权,故C错误;此时的国家决策机制依然是三省六部制,故D说法错误。2.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得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得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单选题]*A.加强皇权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防止割据D.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正确答案】3.安史之乱后,均田制度瓦解,农民大量逃亡,政府赋税收入减少。为解决财政困难,唐政府推行了“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赋税制度。这一制度是()[单选题]*A.察举制B.租调制C.租庸调制D.两税法【正确答案】4.下表是关于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变化反映出()
[单选题]*A.国家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正确答案】B.儒学衰败刺激科举变革C.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通道D.唐朝的社会流动性加强答案解析:从材料的信息可以看出,唐代士人参加科考,从最初所有人都能报考到需要审核,再到“长吏不得举送,违者举送官停职,考试官贬黜。”,可以看出国家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儒学的衰败,排除B项;“唯一通道”表述错误,排除C项;从材料中无法看出流动性加强,排除D项。5.下表是唐代宰相及科举入仕宰相数据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单选题]*A.唐朝在科举制度之下,君主专制强化B.初唐科举入仕宰相比例很低,说明世官制还有很大影响C.唐朝科举入仕宰相比例逐渐成上升趋势,说明科举制在选官中的作用增强【正确答案】D.唐朝科举入仕宰相比例逐渐成上升趋势,说明唐代的行政效率逐步提高答案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从初唐至僖宗时期,宰相人数中科举入仕的比例越来越高,说明宰相出身自科举士人成为主流,科举制在选官中受到重视,C项正确;题干不能直接反映君主专制强化的趋势,排除A项;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世官制存在于先秦时期,排除B项;题干信息不能直接反映唐代行政效率问题,排除D项。故选C。6.魏晋时期寺庙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庄园里的依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还要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各种杂务,不准随意离开。大量的“佛图户”存在导致了()[单选题]*A.生产耕作方式的改进B.政府赋役征发受到影响【正确答案】C.农副业产品逐渐商品化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答案解析:题干中“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各种杂务,不准随意离开”,可知政府对“佛图户”缺乏有效监管,不利于政府的赋役征发,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生产耕作方式改进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农副业产品面向市场,所以不能得出农副业产品逐渐商品化的结论,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的信息,排除D。7.贞观年间有个铁的规定:“任何官员向皇帝奏事,必须史官相随在旁,不管发表什么言论都记录在案;如果要弹劾某官员,必须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内容,并对此负责”。此材料可以表明唐朝()[单选题]*A.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正确答案】B.官员奏事、弹劾的渠道受阻C.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D.史官的地位有很大的提高答案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官员向皇帝奏事须有史官记录在案,“弹劾某官员,必须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内容,并对此负责”,这种规定有利于监督君臣的言行,表明唐朝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故选A项;材料信息反映了对官员奏事、弹劾有了严格的要求,并未体现官员奏事、弹劾的渠道受阻,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对官员奏事、弹劾有了严格的要求,无法体现君主专制加强,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史官的地位提高,排除D项。8.贞观五年,唐太宗设“九卿议刑”制,亲自规定“自今以后,大辟罪,皆令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及尚书九卿议之”。此外,他还总结继承并发展自汉以来的“录囚”制度,即皇帝和各级司法、监察机关对囚犯的情况进行审录。这表明()[单选题]*A.唐初皇帝具有慎刑理念【正确答案】B.古代德刑并举的传统C.中央机构职能大的转变D.唐初行政受司法制約答案解析:材料中“自令以后,大辟罪,皆令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及尚书九卿议之”“总结继承并发展自汉以来的“录囚’制度,即皇帝和各级司法、监察机关对囚犯的情况进行审录”说明唐初对于司法非常慎重,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德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中讲的是刑法制度而非监察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中仅仅涉及司法的审判,未涉及行政与司法的关系,故D项错误。9.在陏和唐初,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每日上午在政事堂(设于门下省)共同商讨国家大事,午后各归本省处理本职工作。由此可见,隋至唐初()[单选题]*A.实行三省六部制B.决策与行政分离C.实行集体宰相制【正确答案】D.决策权归门下省答案解析:从“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每日上午在政事堂(设于门下省)共同商讨国家大事”可以看出三省六部制下宰相权力三分,互相牵制,互相配合,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没有挖掘出根本;B选项说法错误,三省长官也有一定的决策权;D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10.唐代开元以前,各宰相“午前议政于朝堂(政事堂),午后回本司处理政务”;开元后,“宰臣数少,始崇其任,不归本司”。这一变化()[单选题]*A.削弱了宰相的政治地位B.利于提高中枢行政效率【正确答案】C.强化了君主的专制统治D.破坏了宰相的集体议政答案解析:开元前宰相是兼职的,开元后宰相是专职的,这一专职化有利于宰相专心政务,减少了行政环节,利于提高中枢行政效率,故选择B项;材料“始崇其任”是宰相政治地位提高的表现,排除A项;宰相专职化容易导致相权膨胀,不利于强化君主专制,排除C项;材料宰相专职化没有带来宰相集体议政的变化,排除D项。11.从大量记载中可以看到,唐代皇帝和中央对各地各部门的各项行政过程、行政结果实施追踪式的连续控制。许多在汉代无须也不可能由皇帝过问的事情,现在都要奏报呈送.经过三省和政事堂的审理,取得皇帝的旨意之后,再以诏令的方式下达指令。这反映出唐朝()[单选题]*A.行政制度的日益完备B.皇权与相权矛盾缓和C.皇权不受制度的限制D.专制集权体制的强化【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根据材料许多在汉代无须也不可能由皇帝过问的事情,现在都要写成奏章逐层呈送上去,经过三省和政事堂的审理,取得皇帝的旨意之后,再以诏令的方式下达具体的指令,可看出专制皇权的强化,故D项正确;行政制度的完备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皇权和相权的缓和没有体现,排除B项;皇权不受限制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12.唐初中书省依据君主意见出令,门下省审查而封驳之,但门下官员大多阿旨顺情。君主不满门下官员的作为,遂将门下封驳权分散于中书与尚书二省,最终废止。这反映出()[单选题]*A.三省分权提高了行政的科学性B.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取消C.专制体制制约了封驳权的行使【正确答案】D.君主高度信任中书尚书省答案解析:“门下官员大多阿旨顺情”导致封驳权被分散,“最终废止”,反映出专制体制制约了封驳权的行使,C项正确;三省分权提高了行政的科学性与材料内容不符,A项错误;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取消是在明代,而非唐朝,B项错误;“君主高度信任中书尚书省”的说法错误,D项错误。13.唐朝前期,在三省六部制度的政治保障下,君主励精图治,国家实现空前繁荣。唐玄宗统治后期,疏于朝政,任用奸佞,宠幸宦官,终于酿成安史之乱。高度成熟的政治设计没有能够防止唐朝由盛转衰,这说明()[单选题]*A.政体影响国家政治生态状况【正确答案】B.三省六部制度的缺陷明显C.治乱交替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规律D.国运兴衰取决于吏治情况答案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君主专制政体之下,皇权缺乏制约,整个国家的治乱兴衰寄托于皇帝一人身上,因此“高度成熟的政治设计没有能够防止唐朝由盛转衰”体现的是君主专制政体对国家政治生态的影响,A正确;三省六部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官制的成熟,B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14.史载,太宗时,中书省的主要职掌是起草诏书、发号施令和参谋决策,决定大政方针。门下省的主要职责则是审核下行的诏敕,审批百司奏抄,处理日常庶政。一般政务由尚书各司商量决定后,上报到门下省。小事门下省审查通过后报皇帝“上闻”,大事则奏报皇帝批准。由此可见,唐太宗时()[单选题]*A.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B.行政效率明显提高C.确立了分层决策的机制【正确答案】D.君主专制受到制约答案解析:材料中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职掌可以看出,唐太宗把国家的决策和政务的决定分层管理,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即确立了分层决策的机制,故选C项;材料信息虽体现了三省分工明确,但它们“相互制约”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行政效率的提高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15.“汉代宰相下有副宰相、御史大夫,我们也可说,宰相掌握的是行政权,御史大夫掌握的是监察权。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此三省职权会合,才等于一个汉朝的宰相,而监察权还并不在内。”此段材料意在说明唐朝时()[单选题]*A.分权制衡局面已经形成B.三省体制提高了行政效率C.君权与相权矛盾尖锐化D.皇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根据材料“三省职权会合,才等于一个汉朝的宰相,而监察权还并不在内”可知是在强调宰相的权力小,皇帝的权力得到强化,D正确;A偏离材料的皇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的主旨,排除;材料不涉及行政效率方面的信息,排除B;材料涉及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的问题而不涉及君权与相权矛盾尖锐化的问题,排除C。故选D。16.唐朝赋税制度租庸调制的经济基础是()[单选题]*A.井田制B.分封制C.均田制【正确答案】D.宗法制17.欧阳修评论唐朝赋税制度时说: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该评论()[单选题]*A.指责租庸调导致社会贫富分化B.肯定了租庸调推行的积极作用C.认为两税法造成严重流民问题D.指出了两税法实施的主要原因【正确答案】18.如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
[单选题]*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唐代翰林学士由备君主顾问到开始参与决策再到专掌诏令起草,正式参与决策,说明翰林学士逐渐获得了决策国家事务的权力,成为决策集团的一分子,即在朝廷内部决策权力进行了重新分配,故选D;翰林学士是逐渐参与决策权力,决策权始终还是归皇帝所有,排除A;仅根据翰林学士地位的变化无法证明文官地位得到提高,排除B;三省六部制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在唐前期就已经趋向成熟,排除C。故选D。19.据史料记载,隋唐以后科举由朝廷直接掌握,授予举子功名官职。由于在功名仕宦方面荟萃于京师庙堂而与家族门第相对分离,官僚政治由门第至上向科第至上演进。读书人及其家族能否保持显贵人家身份地位,一概以科举为转移。这可以佐证,隋唐以后()[单选题]*A.贵族政治淡出历史舞台B.官僚政治平等性日益突出C.血缘贵族特权已被取缔D.士人的政治沉浮比较普遍【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材料表明隋唐以后读书人及其家族能否保持士大夫和显贵人家身份地位一概以科举为转移,门第影响力下降,这可以佐证隋唐以后士人的政治沉浮比较普遍,故D项正确;秦朝实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排除A;科举制是选拔官员的途径,而官僚政治内部存在等级,排除B;古代始终存在恩荫制度,这是一种依据血缘关系形成的政治特权,排除C。20.唐朝前期宰相人数猥多、任期过短、名号太众,唐玄宗亲政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丙丁之间关于共同经营连锁餐饮店的合同
- 2024年工装项目材料与设备采购合同
- 2024区块链应用开发与授权合同
- 2024年制造业成品库管理及配送服务合同
- 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制度
- 2024年工程建筑施工协议书
- 2024年工程保险服务施工合同
- 2024年学校师资聘请协议标准版
- 2024年家庭家政服务人员雇佣合同
- 2024城市宣传片拍摄基地租赁协议
- 初中数学说题比赛1
- MOOC 创新与创业管理-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会计专业工作简历表(中级)
- 话剧基础知识ppt课件
- 起重机械吊具与索具安全规程(LD48-93)
- 午餐用餐人员登记表
- 无负压供水设备安装施工方案(最新版本)
- GB 26402-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碘酸钾
- 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 导游与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
- 公路管理工作常见五大诉讼风险及防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