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A.A.《雾》《雨》《电》

B.《家》《春》《秋》

C.《灭亡》《新生》《寒夜》

D.《雾》《春》《秋》

2.屠格涅夫的成名作是()

A.《罗亭》B.《猎人笔记》C.《木木》D.《阿霞》

3.营造了一个“梦一般的凄婉迷茫的审美意境”的诗作是()

A.戴望舒《雨巷》B.穆旦《赞美》C.徐志摩《再别康桥》D.舒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4.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

A.苏轼B.韩愈C.柳宗元D.王安石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语出自()

A.《韩非子》B.《墨子》C.《论语》D.《诗经》

6.下列文章中,带有寓言性的散文是()

A.《种树郭橐驼传》B.《季氏将伐颛臾》C.《谏逐客书》D.《答司马谏议书》

7.朱光潜的主要美学论著有()

A.《美的历程》

B.《美学散步》

C.《西方美学史》

D.《七缀集》

8.以下诗句中,化用《诗经》诗句的为()

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D.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9.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①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③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④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A.A.比喻、夸张、对偶、排比B.夸张、对偶、比喻、排比C.对偶、比喻、夸张、排比D.夸张、比喻、对偶、排比

10.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A.比喻、夸张、排比、对偶B.排比、比拟、比喻、夸张C.对偶、比拟、比喻、夸张D.对偶、比喻、排比、夸张

11.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京味的著名作家是A.A.茅盾B.巴金C.老舍D.鲁迅

1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A.山水诗B.乐府诗C.田园诗D.边塞诗

13.《报刘一丈书》中“甘言媚词,作妇人状”写的是()A.A.权者B.客子C.千谒者D.门者

14.《论学问》一文指出治学的目的是()

A.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B.娱乐C.增长才识D.装饰

15.《红楼梦》全书总共包括多少回()

A.60B.80C.200D.120

二、填空题(10题)16.《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___。”

17.《___________》综合六朝志怪与唐传奇之法,借谈鬼神,表达理想,是中国古代短篇文言小说的顶峰之作。

18.1921年,郭沫若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是《__________》

19.屈原创造了“__”这一新的诗歌形式。

20.陆游,字__________,自号__________。

2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__,但见长江送流水。”

22.鲁迅的散文诗集是《__________》,散文集是《__________》。

23.陆游,字__________,自号__________。

24.契诃夫,______作家。其作品有《一个小官员之死》、《变色龙》、《苦恼》《第六病室》《带阁楼的房子》《新娘》,其小说风格简炼冷峻。戏剧作品有《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

25.孟子回答了梁惠王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三、判断题(5题)26.《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

27.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28.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29.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30.苏轼以豪放词著称,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文中留侯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是如何评价他的?

32.

3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五、现代文阅读(3题)34.歌唱对象与诗歌的主题有什么联系?

35.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36.作者以“用兵制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来说明什么道理?这是一种什么论证方法?

六、作文(1题)37.挪威人捕捞沙丁鱼,抵港时若是活鱼,卖价比死鱼高出许多,所以渔民们千方百计地想让鱼活着抵港。但他们的种种努力都归于失败,只有一艘渔船总能带着活沙丁鱼回到港内。他们的方法很简单:在鱼槽里放进一条鲶鱼。原来,鲶鱼进入鱼槽后,会因环境陌生而四处乱游,挑起摩擦;大量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己分子”,自然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这样一来,就能活蹦鲜跳地到达渔港。此现象即为“鲶鱼效应”。

请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2.B

3.A

4.B

5.C

6.A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借为人物立传的形式发议论的寓言性传记散文。

7.C

8.DD项化用《诗经·小雅·鹿鸣》首章诗句,意为:鹿得艾蒿而欢快地发出呼叫同伴的呦呦声。曹操以这两句起兴,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慕。

9.D“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出自王实甫的《长亭送别》,是用夸张的修辞方法表现人物在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李煜的《虞美人》,此句以富有感染力的比喻写愁思,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自杜甫的《蜀相》,使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方法。“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出自《礼记.大同》,修辞方法是排比。因此这道题选择D。

[错误防范]这道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修辞的掌握情况。做好这一类题目的前提是熟悉大纲规定的作品,每一句话都可以迅速准确地说出其出处和含义,这样就便于进一步正确判断其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10.D

11.C

12.D

13.C《报刘一丈书》中,“权者”虚伪贪婪;“干谒者”奴颜婢膝;“门者”狐假虎威;“客子”意思是寄居他乡的人。

14.A

15.D

16.雄飞雌从绕林间雄飞雌从绕林间

17.聊斋志异

18.女神

19.楚辞楚辞

20.务观;放翁

21.不知江月待何人不知江月待何人

22.野草、朝花夕拾

23.务观;放翁

24.俄国

25.为何民不加多为何民不加多

26.Y

27.Y

28.N

29.N

30.Y

31.经过磨炼后,张良成为一位处变不惊、临危不惧、能屈能伸的杰出人物。作者对张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美,认为张良虽然貌似女子,却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32.

33.用礼正定君臣的名分,用礼加深父子亲情,用礼使兄弟情谊和睦,用礼使夫妻感情和谐。用礼表明道义,用礼考察诚信,辨明过错,以仁爱为典范,讲求礼让,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

34.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看来,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相吻合,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35.拟人手法。

这段话采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赋予大海以思想、感情和生命,把它幻想成一个人格化的“海的女神”。

36.选择材料要突出主旨,切中要害。

(2分)类比法。(2分)

37.项目

类别A内容B语言C篇章评分细则一类卷

(45~50)中心明确

见解深刻行文流畅

语言准确结构严谨

层次清晰以4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准,获得基准分;b.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突出的,获得满分);c.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二类卷

(37~44)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文从字顺

语言基本

准确结构完整

层次分明

以40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获得基准分;b.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比较好,获本类卷最高分);c.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三类卷

(30~36)中心明确

内容尚充实语言通顺

有个别病句结构完整

层次清楚以33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基本具备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b.其中B项比较好一些的,酌情加分;c.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四类卷

(21~29)中心不明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