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专题培训:为什么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_第1页
新课标专题培训:为什么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_第2页
新课标专题培训:为什么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_第3页
新课标专题培训:为什么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专题培训:为什么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作为教师,我们每天的教学生活都处于评价之中。学生看着讲台上的老师,心中有意或无意地在进行评价;同事或者领导进入课堂听课,更是直接且有目的地评价。当然,每节课之后,或得意于自己的教学设计之巧妙,与学生产生了良好的互动,营造出了和谐的教与学氛围;或因准备不充分而陷入自责的情绪之中,不一而足。然而,评价最终指向何处,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评价的目的在于诊断,在于使一个人变得更好。对教师来说,重要的不仅仅是借助评价不断完善自我,诊断课堂,更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更高的觉解——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另一群人成为更好的自己。然而,一些来自他人的评价却往往会使我们陷入误区,让我们纠结于教学的着力点。下表是一份常见的课堂教学评价量规。一份课堂教学评价量规这个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一共有10条,达到这10条所规定的一定标准,课堂就可以被称为优质课堂。我们且从评价对象方面对这10条做一个分类。第1条、第2条、第3条、第4条、第5条、第9条分别从教师的仪态、导入、语言、讲解、使用多媒体以及板书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第6条、第7条、第8条、第10条关注课堂的具体表现。从比例来看,近70%的评价指向教师的表现。由此我们便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评价一节课就是评价一位教师的表现。换言之,一节好课便等于一位教师的优秀表现。这也可以解释教师听课时的一种常见现象,就是听课教师基本都是坐在教室后面,面对讲课教师,而学生则是背对着听课教师,学生的神情反应、学习交流状态基本上是被漠视的。因为听课教师的眼里大约只有讲台上的教师。教师处于这样一个聚光灯所照的位置,那么精心完善形象就应该是一个重要的选择了。于是,教师的角色很有可能渐渐向一个表演者发展,他们潜意识中把讲台当成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基于这样的角色定位,教师就会将教学工作的着力点定位在“教”上,从而研究“教什么”,研究“如何教”。于是,我们的教学观念天然地就停留在以“教”为中心的层面上。当然,我们并不否定教的价值,因为毕竟从古至今“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教师功能的定位并没有轰然坍塌。在一个“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获取和传承知识就是教育的重大价值,而“教”便是极为高效且便捷的方式。然而,在当代社会,教师作为知识的霸权者已经岌岌可危,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趋于多向化,教师已然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而且在面向未来的教育中,这种以“教”为中心的课堂存在明显的弊端。这样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的学习是“被学习”。一般而言,“被学习”可能会导致如下几种结果。其一,很多时候,学生并不知道学习最终要走向哪里,或者说学习的结果究竟是什么。于是,对不知道最终走向的学习,我们很难确定其意义。其二,因为不知要走向哪里,所以,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就非常大。没有教师,学生基本就不会学习。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指向教师,因为教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然而,俗语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为我们不可能永远伴随在学生身旁。其三,教师与学生均会渐渐进入舒适区。何谓舒适区?即基于惰性而怠于思考的状态。对教师,尤其是对拥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最舒适的莫过于面对一大群学生进行讲解了。因为讲完了,任务也就完成了,好像交付一件东西一样。当然,这件东西学生是否能接得到却是一个未知数。而学生的舒适区则在于仅仅听讲便可,不大去动脑思考,对自己所学的东西并不十分负责任,即使老师问到若干问题,回答不上来也无所谓。而怠于思考的学习一定不是真正的学习。所以,凡舒适区大都值得我们警惕。其四,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将欠缺强大的学习力。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决定了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不是拥有足够多的知识,而是能否根据情境随时开始学习。一个总是依靠教师讲解的学生,很难形成强大的学习力,因为他可能很少有机会锻炼自己的学习力。其五,因为总是依赖教师,所以学生不会规划自己的学习,乃至不会规划自己的人生。以教为中心的教学,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学生依据教师所规定的程序进行学习。学生就像一个执行运行命令的程序,不用做出独立的判断,不用自己制定规划,因为一直以来便无须自我规划。每一节课、每一个步骤,负责任的教师会给学生规划得明明白白。学生很少有选择的空间,当然也就没有自我规划的机会。所以,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绝不仅仅是回归学习的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