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重庆市小城镇消防规划规范目录:1、重庆市小城镇消防规划规范2、重庆市行政执法基本规范重庆市小城镇消防规划规范重庆市地方标准DB
DBJ50-051-2006
重庆市小城镇消防规划规范
TheFirePlanningCodeForSmallTownsInChongqing
2006-07-31发布2007-01-01实施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发布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文件
渝建发〔2006〕153号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
关于发布重庆市小城镇消防规划规范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市)建委,各有关单位:
由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主编的《重庆市小城镇消防规划规范》已经我委组织的专家组审查通过,现批准该标准为我市强制性工程建设标准,编号DBJ50-051-2006,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该标准由重庆市建委和市公安局负责管理,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负责解释(地址:重庆市北部新区人和镇汪家桥新村119号,邮编:401147,联系电。
二〇〇六年七月三十一日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消防安全布局
4消防站及消防装备
5消防通信
6消防供水
7消防车通道
附录A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附:条文说明
附录B消防设施常用图例
1总则
1.0.1为建立和完善重庆市小城镇消防安全体系,指导小城镇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落实并控制小城镇公共消防设施规划建设用地或位置,提高小城镇预防和抵御火灾的整体能力实现小城镇消防规划编制的规范化,依据国家和重庆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重庆市行政辖区内的小城镇。
1.0.3小城镇消防规划的主要任务: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积极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根据小城镇性质、发展规模、发展方向及用地布局,确定小城镇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及消防装备、消防通信、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等内容,指导小城镇消防工作科学、合理、有序地发展。
1.0.4小城镇消防规划的期限和范围应与小城镇总体规划相一致。
1.0.5乡镇、独立工矿区、风景名胜区的接待区、历史文化名镇(街区)的消防规划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1.0.6小城镇消防规划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小城镇town
本规范所指小城镇是指重庆市行政辖区内,除区、县(自治县、市)政府所在地以外,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县城镇体系规划所确定的建制镇。
2.0.2中心镇keytown
指在区(县)域内的一定区域范围与周边村镇有密切联系,有较大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作为该区域范围农村经济文化中心的建制镇。
2.0.3一般镇smalltown
指小城镇中除中心镇以外的建制镇。
2.0.4小型消防站smallfirestation
指专为中心镇设置的,有一定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要求,并配置少量消防车辆和器材的消防站。
2.0.5微型消防站mini-firestation
指专为镇区人口在2万人(含)以上的一般镇而设置,配置少量消防车辆和器材,建筑面积较小的消防站。
2.0.6消防室fireroom
指专为镇区人口在2万人以下的一般镇而设置,供小城镇消防队员集中活动,并放置消防器材的站房。
3消防安全布局
3.0.1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消防安全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
3.0.1.1必须将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运输、装卸、供应等场所和设施在镇区规划建成区以外单独布置,并应与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或者场所保持规定的防火安全距离。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装卸、供应等场所和设施的防火安全距离应在自身用地范围内解决。
3.0.1.2对现有布局不合理的,特别是影响小城镇消防安全的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运输、装卸、供应等场所和设施必须进行改建和调整,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限期迁移或者改变生产使用性质等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
3.0.1.3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可燃粉尘的工厂等生产区应布置在小城镇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并与居住区、商业区或者其他人员集中地区保持规定的防火安全距离。
石油化工企业、石油库、液化石油气储罐站等,应布置在城镇河流的下游,并应采取防止液体流入河流的可靠措施。
甲、乙、丙类液体贮罐或罐区,应单独布置在小城镇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或侧风方向及地势较低的地带,当采取防止液体流散等安全措施时,也可布置在地势较高的地带。
3.0.1.4应合理规划小城镇输送油类和可燃气体管道的位置,严禁在输送油类和可燃气体管道及其保护范围内修建任何建筑或者堆放物资。
3.0.1.5应明确镇区内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行路线和安全的通行净空高度。
3.0.2旧城棚户区改造、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及风貌街区保护性规划和开发、地下空间及人防工程建设等应符合消防安全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3.0.3应按照小城镇综合防灾的要求,综合利用城镇广场、运动场、公园、绿地等公共开敞空间兼作应急避难疏散场所。
4消防站及消防装备
4.0.1消防站布局应根据小城镇总体规划范围,结合用地布局结构综合确定。
4.0.1.1中心镇应至少设置一个小型消防站。
4.0.1.2规划人口在2.0万人以上(含)的一般镇应至少设置一个微型消防站。
4.0.1.3规划人口在2.0万人以下的一般镇,应至少设置一个消防室。
4.0.2消防站选址应满足以下要求:
4.0.2.1消防站一般应布置在其服务区的适中位置,且交通方便、便于车辆迅速出动的临街地段。
4.0.2.2消防站用地边界距离医院、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一般不应小于50米。
4.0.2.3为保障消防站自身安全,消防站用地边界距离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建筑物、生产装置、油罐或油罐区、可燃气体储罐或储罐区、液化石油气储罐或储罐区等,一般不宜小于200米,并应布置在其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或侧风向。
4.0.2.4消防站车库门应朝向城镇道路,至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宜小于15米。
4.0.3消防站建设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指标,可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4.0.3.1小型消防站应单独建造,其建设用地净用地面积不应小于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不应小于400平方米。
4.0.3.2微型消防站宜单独建造,其建筑面积不宜小于400平方米。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在临街建筑物内,且在平街层用房的建筑面积不应小于150平方米。
4.0.3.3消防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小于50平方米,并应设置在建筑物平街层。
4.0.4小型消防站的消防装备配备与人员配备应符合表4.0.4的规定:
表4.0.4小型消防站的主要消防装备与人员配备标准
消防车机动消防泵水带人员配备常规器材工具个人装备
1辆轻型消防车2台500米12~18人消火栓扳手、水枪、分水器、接口、包布、护桥等按所配消防员数量配备
4.0.5微型消防站消防装备配备与人员配备应符合表4.0.5的规定:
表4.0.5微型消防站的主要消防装备与人员配备标准
消防车机动消防泵水带人员配备常规器材工具个人装备
1台轻型车(搭载机动泵)2台300米8~12人消火栓扳手、水枪、分水器、接口、包布、护桥等按所配消防员数量配备
4.0.6消防室消防装备配备与人员配备应符合表4.0.6的规定:
表4.0.6消防室的主要消防装备与人员配备标准
消防车机动消防泵水带人员配备常规器材工具个人装备
1台消防摩托(搭载机动泵)1台200米6~8人消火栓扳手、水枪、分水器、接口、包布、护桥等按所配消防员数量配备
4.0.7应具体落实并有效控制各类消防站规划建设用地,并编制消防站规划选址图册。
5消防通信
5.0.1可采用将110报警服务台、119报警服务台和122报警服务台合并为一个统一的报警服务台的“三台合一”的报警方式。
5.0.2小城镇的通信交换局与消防站之间应设置报警专线。
5.0.3镇消防站应与区、县(自治县、市)公安消防站和临近消防站建立消防通信联络。
6消防供水
6.0.1消防给水可与生产、生活用水管网合用,宜布置成环状。当消防用水量、水压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利用河流、池塘等天然水源或修建专用消防水池。
6.0.2消防用水量和水压应符合下列要求:
6.0.2.1在规划城镇、居住区室外消防用水量时,应根据人口数量多少确定同一时间的火灾次数和同一次火灾灭火所需要的水量,并不应小于表6.0.2.1要求:
表6.0.2.1城镇、居住区室外消防用水量
人数(万人)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次)一次火灾用水量(L/S)人数(万人)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次)一次火灾用水量(L/S)
≤1110≤5225
≤2.5115≤10235
6.0.2.2凡新规划建设的小城镇、居住区、工业区,给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不应小于100毫米,最不利点市政消火栓的压力不应小于0.1~0.15MP,其流量不应小于15L/S。
6.0.3新规划建设的小城镇的消火栓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6.0.3.1市政或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米,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米。
6.0.3.2沿城镇道路设置,并宜靠近十字路口。
6.0.3.3消火栓距车行道路边缘不应超过2米。
6.0.3.4市政或室外消火栓,应有一个直径为150毫米或100毫米和两个直径65毫米的栓口。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应有一直径为100毫米的栓口,并应有明显标志。
6.0.3.5每个市政或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按10~15L/S计算。
6.0.4应积极保护水源,保障充足消防用水。
6.0.4.1镇区内有河流、湖泊、水库等天然水源的,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综合治理后兼作消防水源。并应在其岸边设置供消防车吸水的码头或平台,并应能到达消防车辆。
6.0.4.2无天然水源和城镇供水管网的小城镇,应合理布点消防蓄水池。
6.0.4.3无消防给水设施的棚户区,应规划建设人工蓄水池。每个水池容量不宜小于50立方米,水池之间间距不宜超过300米。
7消防车通道
7.0.1小城镇道路必须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大于160米。当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米或总长度超过220米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7.0.2消防车通道的车行宽度不应小于3.5米,转弯半径不应小于8米,道路上空遇有管架、栈桥等障碍物,其净高不应小于4米。
7.0.3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其净高和净宽不应小于4米,门垛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4米。
7.0.4尽端式消防车通道应设置能满足消防车回车的场地。
7.0.5消防车通道下的管道和暗沟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荷载。
附录A本规范用词说明
A.0.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A.0.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
附加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及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
参加单位:重庆市建设委员会
重庆市规划局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王沁林蹇可银周崇敏
吴华邹鹤王德智
刘梅梅廖曙江张锋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廖学文赵辉张国庆
重庆市规划局:梁晓琦余颖林立勇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罗翔罗江帆
重庆市地方标准
重庆市小城镇消防规划规范
DB/—2005
条文说明
2006重庆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消防安全布局
4消防站及消防装备
5消防通信
6消防供水
7消防车通道
1总则
1.0.1随着我国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推进,各地小城镇建设迅速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第二、第三产业及非公有制小企业应运而生,小城镇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不少地方在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没有综合考虑小城镇的消防规划与建设,小城镇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和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欠账”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近年来,小城镇的企业和居民家庭火灾呈快速上升趋势,重特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城镇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小城镇消防规划建设已刻不容缓。如对此项工作不加以重视,迅速发展的小城镇又会重蹈一些大中城市消防基础设施欠账的覆辙。按照公安部、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城镇消防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公安、建设部门要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战略任务,以及发展小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充分认识加强小城镇消防规划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及《村镇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政府负责,落实规划,不欠新账,快补旧账,健全设施,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推进小城镇消防规划建设工作,夯实小城镇消防安全基础,努力提高小城镇的消防安全保障功能,为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中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的要求,将“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不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及有条件的建制镇,成为本地区集聚经济、人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中心”。
各级公安、建设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文件)的要求。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保障小城镇消防规划建设与总体规划建设同步进行,一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切实了解和掌握本地区小城镇消防安全布局和公共消防设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紧密结合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小城镇消防规划建设的实施范围和目标,提出加强、改进小城镇消防规划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报请当地政府批准后实施。二是要紧紧抓住当前各地调整完善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有利时机,加快制定和修订小城镇消防规划,特别是中心镇、重点镇要先行一步,三是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规定,遵循安全实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综合考虑小城镇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与城镇道路、消防供水与生产、生活供水等方面的关系,确保小城镇消防规划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1.0.2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在重庆市行政辖区内,除区县(自治县、市)政府所在地以外,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县城镇体系规划所确定的建制镇应在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中编制消防规划篇章,也可编制专门的小城镇消防规划。规划城镇人口在10万人以上(含)的中心镇、一般镇,可按照区县(自治县、市)政府所在地的要求,单独编制消防专项规划。
1.0.3~1.0.4对小城镇消防规划的主要任务、主要内容、规划期限做了要求。
1.0.5对乡镇、独立工矿区、风景名胜区的接待区、历史文化名镇(街区)在编制总体规划时,可以参照本规范。
2术语
2.0.1~2.0.3本规范适用范围是重庆市行政辖区内,除区、县(自治县、市)政府所在地以外,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县城镇体系规划所确定的的建制镇。其中包括中心镇和一般镇。
2.0.4~2.0.6由于重庆市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状态,还存在国家级贫困县,各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参差不齐,所以对小城镇消防站的设置必须符合我市小城镇的实际发展状况,因此本规范提出了小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消防室三个不同类型规模消防站。规划原则要求每个小城镇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本规范要求设置不同形式的消防站。原则上每个小城镇至少设置一个消防站。
3消防安全布局
3.0.1本条重点突出了小城镇消防安全布局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合理布局是小城镇规划的核心,在实施城镇规划的过程中,关键是小城镇各项建设的选址、定点都不得妨碍小城镇的发展,危害城镇的安全,污染和破坏城镇环境,影响城镇各项功能的协调。建设项目选址、定点不当,将对城镇发展和人民群众造成长期的影响和损害,甚至给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必须慎重对待,例如重庆天原化工厂建厂之初尚处于城市边缘,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最后被周围的各种建筑包围,变成了城市中心的化工企业。2005年4月16日天原化工厂发生的氯气泄漏事件,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十五万人紧急疏散,社会影响非常严重。又如2004年12月13日,发生在重庆市火车东站的液化气槽车泄漏事件,如果不是消防队员冒着生命危险堵漏成功,该槽车一旦发生爆炸,与其附近装运TNT炸药的列车产生的殉爆将使方圆十几平方公里的城市夷为平地,这也充分暴露了危险品运输的薄弱环节,那就是城市对外交通运输规划的滞后和调整不及时。因此通过汲取经验教训,从保障小城镇安全出发,小城镇总体布局中应考虑以下基本要求:
一、小城镇相对集中地规划设置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生产、储存和转运设施、场所,大力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避免在镇区内易燃易爆设施过于分散、数量过多的不合理布局,减少火灾隐患。同时,危险品仓储区内不得布置与危险品无关的设施或场所,禁止在非危险品车站、码头装卸危险品。
二、对于现有的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生产、储存和转运设施、场所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采取近、中、远期治理相结合的办法,近期以控制规模、技术改转产转向和加强消防设施建设为主,中、远期创造条件搬迁或拆除。
三、对于现有严重威胁小城镇安全的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生产、储存和转运设施、场所,近期也要求采取停用、限期改造或搬迁等断然措施,消除镇区内的重大火灾隐患。
四、对于新建的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生产、储存和转运设施、场所,在选址上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消防安全规定和消防技术标准来要求。
3.0.2本条对旧城改造提出了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的要求,这是基于重庆市城镇各类建筑新旧分布混杂,新建建筑与大量棚户区交错混存的现象十分突出,因此将棚户区改造纳入城镇改造的总体改造之中。旧城棚户区(城中村),应结合消防安全现状,采取开辟防火间距、打通消防通道、改造给水管网、增设消火栓和消防水池、提高建筑物耐火等级、改造部分建筑并以耐火等级高的建筑物阻止火灾蔓延等措施,以改善旧城棚户区的消防环境和条件。
在重庆市内,有很多小城镇都存在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和部分历史文化街区还是古代民居建筑,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所以还应对这部分建筑采取一定的特别防火措施,特别要在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和消防通讯设施等方面进行加强。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街区,应整改火灾隐患,改造并完善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和通讯等公共消防设施,制定消防预案。
地下空间、人防工程的建设和利用,必须符合消防安全规定,完善相应的设施和措施。宜结合地下空间、人防工程的建设,设置地下消防站(或车库),并建立消防与人防的战时通讯联系,做到有备无患。
3.0.3作为小城镇综合防灾的要求,小城镇内的开敞空间除满足火灾时人员疏散的场所,同时应满足其他灾害发生时应急避难的要求。
4消防站及消防装备
4.0.1本条对小城镇设置消防站类别进行了规定,也是消防站合理布局的原则。消防站布局要根据工业企业、人口密度、重点单位、建筑条件以及交通道路、水源、地形等条件确定。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一、城镇消防站布局,以消防队接到报警后5分钟可以到达其责任区边缘为首要原则。
二、视小城镇人口规模、土地资源状况和经济状况,消防站宜采取“小而密”的布局原则。
三、根据小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布局结构和各个组团的功能定位,并结合城镇重点消防地区分布状况,消防站采取均衡布局和重点保护相结合的布局结构。
四、根据小城镇规模,结合山地、临江等自然特点,消防站布局宜形成水陆相结合的扑救体系。
五、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远近期结合的原则。
由于中心镇是该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因此结合重庆小城镇经济条件现状,提出应建立小型消防站的要求。对一般镇,由于普遍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考虑到我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一般镇实际情况的新型消防站形式,即微型消防站和消防室。这有利于小城镇消防规划更切合实际并易于操作,对推进小城镇消防规划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市有建制镇539个,其中中心镇95个,一般镇414个。截止2005年底,有71个中心镇和31个一般镇编制了消防规划。根据各小城镇已编制消防规划的调研统计,目前规划人口在10万人(含)以上的有1个(江津市白沙镇),规划人口在2万(含)人以上的中心镇有49个,一般镇有21个,分别占已编制消防规划建制镇总数的0.98%、48.04%、20.5%。因此,本规范对一般镇以规划人口2万(含)人为界限划分设置不同类型消防站(室)的依据是合理的。
4.0.2为保护消防站的自身安全和灭火救援行动车辆出动的快捷方便,对消防站的选址地点、方位、安全距离等都做了具体规定。
4.0.3~4.0.6本条对中心镇和一般镇所应设置消防站的数量、类型和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消防车辆、消防装备和人员配备都做了明确规定。其中,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中关于普通消防站的基本要求,我市小城镇目前均不可能按该标准完成消防站建设。由于在《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中没有考虑小城镇的特殊状况,因此结合重庆市小城镇的地理条件、人口规模、经济条件等因素,为了实事求是的反映我市小城镇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消防形势,结合小城镇消防规划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小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和消防室的新概念。消防站(室)的装备配备必须适应我市小城镇发展的经济条件和规模,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灵活性,除了必须配备的个人防护装备、水枪、水带、灯具外,小城镇可根据经济状况有选择性配备不同类型消防车辆。目前,国内各大消防车制造厂均能生产各种型号轻型消防车,适用于小城镇的主要是轻型泵浦消防车,例如四川森田消防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SXF5020TXFBP08“小青龙”轻型泵浦消防车,其满载重量为1.55T,乘员4人,车载消防泵型号:BJ9,流量:480L/min,压力:0.46Mpa。对于微型消防站的轻型车辆,可以用长安微型车、四轮农用车搭载手抬机动消防泵和相应灭火装备(水枪、水带、灭火器等)来满足灭火要求,目前河南等地消防机械生产厂家已开发出农用细水雾消防车。对于消防室,可以配备能搭载手抬机动消防泵和相应灭火装备(水枪、水带等)的三轮摩托、小四轮等。
消防站的消防员可以由专职、合同、义务、志愿等形式的消防队担任。这将更适合小城镇消防工作的实际,促使小城镇消防站建设能顺利进行。
4.0.7本条重点突出消防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具体落实并有效控制城镇消防站(设施)建设用地,确保消防站近期和远期都能与城镇建设同步发展。
5消防通信
5.0.1消防通信装备是城镇火灾报警、受理火警、调度指挥灭火力量、将火灾降低到最低限度不可缺少的装备。要积极改造各小城镇消防通讯装备少,技术落后、品种少而不成系统的现象,逐步建成现代化的电子消防通信系统,达到多功能、多渠道报警的要求。
根据目前我国消防通信的现状,参照公安部关于“三台合一”技术规程,将110报警服务台、119报警服务台和122报警服务台合并为一个统一的报警服务台,简称为“三台合一”。实现“三台合一”后,报警服务台的名称统一为“╳╳镇110报警服务台”。旨在实现“集中接警、统一指挥、快速反应、信息共享”。
各城镇应根据各自规划建设发展情况,选择适合的接警方式。消防通信装备的配备,必须成立独立完整系统。应按照消防通信技术标准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国产品水平和城镇经济条件,确定火灾报警系统和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规划方案。
6消防供水
6.0.1目前,我市小城镇消防供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有以下问题:水量小,水压低;市政消火栓间距大,数量少;管道陈旧,缺乏检修更新;消防供水设施不匹配;现有天然水源被填埋,造成消防用水缺乏。因此,消防供水规划应结合小城镇给水规划的要求,做到保护无空白,经济合理。一方面对现有的水厂要进行设备更新,扩建改造,同时新增建自来水厂,逐步提高供水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利用就近天然地表水(如江、河、湖泊、水池、水塘、水渠等)、人工水池或地下水,以达到多水源供水,保证消防用水的需要。
环状消防给水管网的设置,是为了保证灭火行动中给水的不间断性,避免因局部给水管道的检修、损坏、或停水造成消防用水的中断。
6.0.2本条根据实际灭火用水量统计分析和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对消防供水的水量、水压和最小管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现有城镇供水管道,在规划中应密切结合市政设备的改造,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城镇供水管道或增加加压站,其输水干管应满足生产、生活和消防最大用水量的要求,且最小管径不应小于100毫米,最不利点市政消火栓的水量和水压均应满足前面的要求。
6.0.3本条明确了市政消火栓的设置要求。在旧城改造中,应结合城镇供水管网和道路系统的改造,逐步按要求增加市政消火栓的数量。
6.0.4充分利用天然水源,可以节省在消防给水管网系统方面的投资。但在缺乏天然水源的地区和没有消防给水系统的旧城区,设置足够数量的消防水池则非常有必要。另外,结合小城镇污水处理系统,采取“中水回用”的方法,设立消防、环境卫生和园林共同使用的低质供水场等都是可采用的方式。
7消防车通道
7.0.1消防车通道主要依托城镇道路系统。我市的小城镇,大都是沿着公路两边逐渐发展形成的,一般公路与城镇道路没有分开设置,既是城镇对外交通道路,又是城镇主要的生活、生产性道路,车辆、人员来往频繁,建筑密集,街道狭窄,相互干扰大。由于对外交通穿越镇区、居住区,将居住区分割,既影响了居民的安全,又不利于消防和交通安全。因此,应十分重视作为消防车通道的城镇道路系统的规划建设。切实保障城镇道路系统的畅通无阻和运转正常,这是保证消防车通道通畅的关键所在。对于小城镇中的新建小区和旧改小区,应以周边城镇道路为基础,合理规划和建设小区内的道路网络。
7.0.2~7.0.5对消防车通道在间距、宽度、净空高度、转弯半径、回车场地及承重(目前我市大型消防车荷载为36T)等方面均做了严格要求,应按照有关规范进行设计和建设,以保证其通过性。但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等特定区域由于整体风格保护的需要而不能规划建设消防车通道时,可采用其它的技术措施满足消防扑救的要求。
附录B:消防设施常用图例
消消防站
池专用消防水池
取水口消防取水口
油油库
危危险化学品
气天然气设施
市政消火栓
加油加气站
液化气液化气站设施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18号)《重庆市行政执法基本规范(试行)》已经2008年6月10日市长王鸿举二○○八年七月二十二日重庆市行政执法基本规范(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一节行政执法机关第二节行政执法程序第三节行政执法文书第四节行政执法礼仪第三章特殊规定第一节行政许可第二节行政处罚第三节行政强制第四节行政征收第五节行政裁决第四章行政执法监督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范。第二条本市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裁决等行政执法行为适用本规范。依法受委托的组织(以下简称受托组织)实施行政执法行为适用本规范。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对行政执法行为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条行政执法应当遵循合法合理、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和权责统一的原则。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应当自觉接受监督。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一节行政执法机关第五条本规范所称行政执法机关是指具有行政执法职权,能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执法行为并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第六条行政执法机关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经合法批准成立;(二)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确定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三)有取得行政执法资格的在编公务人员;(四)有财政部门预算核拨的工作经费;(五)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第七条除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另有规定外,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将本机关名称、执法依据、执法职责、执法人员、联系方式等情况在本行政区域内通过公众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行政执法机关公示的内容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更新。行政执法机关公示的内容应当报送同级政府法制机构备案。第八条行政执法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可以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委托其他行政机关或者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实施行政执法行为。第九条行政执法机关应当通过书面方式委托执法。委托执法文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委托机关和受托组织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及地址;(二)委托执法的依据;(三)委托执法的事项和权限;(四)委托执法的期限;(五)委托机关和受托组织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六)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第十条委托机关应当在书面委托后10日内将委托执法文书报送同级政府法制机构备案审查。委托机关和受托组织应当将委托执法的内容在本行政区域内通过公众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第十一条委托执法期限不得超过5年。委托期限届满需要继续委托的,行政执法机关应当重新委托。第十二条委托机关应当对受托组织实施的行政执法行为进行指导和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委托机关应当对受托组织的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执法业务培训。受托组织应当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执法行为,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受托组织超越委托执法权限实施行政执法行为的责任,由其承担。第十三条行政执法机关之间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由同级政府法制机构协调;协调不成的,报请有权机关决定。第二节行政执法程序第十四条申请人可以通过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行政执法机关履行法定职责。但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应当书面申请的,从其规定。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创造条件,方便申请人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申请。申请书需要采用格式文本的,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向申请人免费提供。第十五条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如实登记申请情况,并向申请人出具收到申请的凭证。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将口头申请事项记录在案,经申请人核对或者向其宣读后,由申请人签名或者盖章确认。第十六条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及时审查申请书是否载明下列事项:(一)被申请的行政执法机关名称;(二)申请人的基本情况;(三)申请的事项;(四)申请的事实及理由;(五)申请人的签名或者盖章和申请日期;(六)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第十七条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后5日内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下列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向有权机关提出申请;(二)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在申请人更正后立即受理;(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在申请人补正后立即受理;(四)申请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作出书面受理决定;(五)申请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第十八条行政执法机关在履行行政执法检查职责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第十九条行政执法机关检查生产经营场所、调阅资料、询问人员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严禁非法进入公民住宅检查。第二十条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检查中发现涉嫌违法行为,且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以依法进行初步调查取证或者证据保全。第二十一条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检查中遇到紧急情况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履行法定职责,以避免损害结果的产生或者扩大。第二十二条行政执法机关对下列途径发现的案源应当予以登记:(一)依职权检查发现的;(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诉、举报的;(三)其他机关移送的;(四)依法通过其他途径发现的。第二十三条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对登记的案源进行审查,并在3日内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下列处理:(一)对依据职权检查发现的案源审查后,依法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二)对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投诉举报或者其他机关移送的案源调查核实后,依法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并依法告知决定结果。第二十四条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主动申请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是本案的证人或者鉴定人;(四)与本案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第二十五条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于首次调查之时告知行政相对人有权申请回避。行政相对人口头提出回避申请的,应当记录在案。第二十六条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在接到回避申请之日起2日内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并告知行政相对人,作出不予回避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行政执法人员的回避,由本机关负责人决定。行政执法机关主要负责人作为执法人员的回避,由上级行政执法机关决定。第二十七条行政执法机关作出回避决定前,被申请回避的行政执法人员不停止履行法定职责。第二十八条行政相对人不服回避决定的,可以向作出该决定的行政执法机关申请复核一次。第二十九条行政执法机关拟作出不利于行政相对人的行政执法行为的,应当事前告知行政执法行为的主要内容、理由和依据,并充分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行政执法机关作出不利于行政相对人的行政执法行为时,应当告知其救济的途径和期限。第三十条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书面告知行政相对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特殊情况下采取口头方式告知的,应当制作笔录。第三十一条行政执法机关针对需要证明的对象,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合法、全面、及时、客观地收集证据。严禁以暴力、胁迫、引诱、欺骗或者其他非法手段收集证据。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第三十二条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对取得的证据进行分析、认定,据以作出行政执法行为的证据应当具有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第三十三条行政执法机关对行政相对人提供的证据材料、物品等应当登记,并妥善保管。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第三十四条行政执法行为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应当听证的,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举行听证,未经听证的,行政执法行为无效,但行政相对人放弃听证权利的除外。第三十五条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全面、真实地反映听证过程。必要时应当制作听证报告,连同听证笔录、案卷材料一并上报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听证笔录应当作为作出行政执法行为的重要依据。第三十六条行政执法机关作出行政执法处理决定的,应当将行政执法文书当场送达行政相对人;不能当场送达的,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采取直接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留置送达或者公告送达的方式送达。第三节行政执法文书第三十七条行政执法文书应当内容合法,格式统一,表述清楚,用语规范。第三十八条市级各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系统统一适用的行政执法文书式样,明确行政执法文书的适用情形和具体填写要求。第三十九条行政执法文书种类和记载事项的设置应当完整,并能全面客观地反映行政执法行为。第四十条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依据法定的行政执法行为和程序选用行政执法文书。第四十一条行政执法文书应当标注文号。第四十二条行政执法文书载明的内容应当符合行政执法行为的真实情况。行政执法文书设定的栏目,应当逐项填写,不得遗漏;无需填写的,应当用斜线划去。第四十三条需要阐述行政执法行为理由的,应当在行政执法文书中说明理由,并对行政相对人提出的主要申辩事由以及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作出答复和说明。第四十四条行政执法文书中引用法律依据应当填写完整,确需引用到具体内容的,应当引用到条、款、项、目及具体文字表述。第四十五条行政执法文书不得出现错别字。行政执法文书书写错误需要对文书进行修改的,应当在改动处加盖校对章;按规定须由行政相对人确认的,应当由行政相对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行政执法文书修改较多或者需要更改实质性内容的,应当重新制作。第四十六条一式多页的行政执法文书,应当加盖骑缝章。第四十七条行政执法文书应当使用公文用纸,按照规定格式印制并按要求填写。有条件的,应当打印制作。第四十八条行政执法文书应当加盖行政执法机关印章。印章应当清晰、端正。第四十九条在空白的行政执法文书上加盖印章的,实行申请、登记、限量制度。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加强对盖章后的空白执法文书使用情况的跟踪监督。第五十条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及时将行政执法文书归卷。行政执法文书原则上应当一案一卷。第五十一条行政执法案卷中的文书材料应当齐全完整,无重份或者多余材料,并做到整洁、固定,便于翻阅。第五十二条行政执法文书应当按规定的顺序装订并编注页码。第五十三条行政执法文书归卷后,应当及时移交档案机构保存。文书归档后,不得私自增加或者抽取材料,不得进行修改。第四节行政执法礼仪第五十四条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做到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礼貌待人。第五十五条行政执法人员按规定着执法服装时,应当做到衣着整洁,标识齐全。第五十六条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应当做到行为规范,不得有饮酒、嬉闹、赌博等行为。第五十七条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应当讲普通话。用普通话沟通困难的,可以使用当地方言。第五十八条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应当用语文明,不得使用侮辱歧视性语言。第五十九条市级各行政执法机关应当结合实际,按照行政执法程序不同环节的要求,制定本系统统一的行政执法礼仪规范。第三章特殊规定第一节行政许可第六十条行政执法机关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后,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可以采取下列方式进行:(一)用申请材料中反映的内容相互印证;(二)将已掌握的信息与申请材料中的内容进行印证;(三)询问申请人以及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四)调取有关证明文件;(五)申请其他机关协助核实;(六)对有关设施、设备、场地等进行实地核查或者勘验;(七)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其他方式。第六十一条行政执法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自发现之日起3日内向利害关系人送达行政许可征求意见书面通知。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将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及时反馈给申请人,申请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有条件的行政执法机关可以设立陈述申辩的专门场所。第六十二条被许可人需要变更或者延续行政许可的,行政执法机关应当简化审查程序,方便被许可人。第六十三条行政执法机关作出准予变更或者延续行政许可决定的,应当出具书面行政许可决定并收回原许可证件,重新颁发变更后的许可证件,或者在原许可证件上标明变更情况或者延续时间。第六十四条行政执法机关发现行政许可可能存在应当撤销的情形的,应当在发现之日起3日内立案,并依法调查核实。第六十五条行政执法机关决定撤销行政许可的,应当作出撤销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应当载明被撤销的事项、事实理由和法律依据等内容,并告知救济途径。撤销行政许可应当收回原行政许可证件。第六十六条行政执法机关注销行政许可的,应当作出注销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第六十七条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将作出的准予、变更、延续、撤销、注销行政许可的决定予以公示,接受公众查询。第二节行政处罚第六十八条需要调查的案件事实包括:(一)行政相对人的基本情况;(二)实施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等;(三)法定从重、从轻、减轻以及不予处罚的情形;(四)与案件有关的其他事实。第六十九条询问应当制作笔录。询问笔录应当交由被询问人核对。被询问人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其宣读。询问笔录有误或者遗漏的,应当更正或者补充,并由被询问人在更正、补充处按指印。询问笔录经被询问人核对无误后,应当由其在询问笔录上逐页签名。被询问人拒绝签名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注明情况。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询问笔录上签名。第七十条行政执法人员应当调取与案件有关的原始凭证。调取原始凭证确有困难的,可以复制。复制件应当标明“经核对与原件一致”,并由材料提供人签名或者盖章,提供人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注明情况。第七十一条行政执法人员检查违法行为发生现场,应当制作勘验笔录或者现场笔录,必要时可以采取拍照、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现场情况。现场检查应当有行政相对人在场;行政相对人不在场或者拒绝到场的,一般应当有见证人在场。勘验笔录、现场笔录应当由行政执法人员、行政相对人或者见证人签名。行政相对人拒绝签名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注明情况。第七十二条行政执法人员抽样取证应当符合有关规定,抽取的样品应当当场加封;样品数量以能够认定物品的品质特征为限。抽样取证时,一般应当有行政相对人或者见证人在场,并出具抽样取证清单。抽样取证清单应当由行政执法人员、行政相对人或者见证人签名。行政相对人拒绝签名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注明情况。抽样取证清单应当一式两份,由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相对人各执一份。第七十三条为了查明案件事实,需要对专门技术性问题进行鉴定的,行政执法机关应当采取随机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机构进行鉴定。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及时提供鉴定材料,介绍与鉴定有关的情况,明确提出需要鉴定的问题;但不得暗示或者强迫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作出某种鉴定结论。第七十四条行政执法机关对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时,应当向证据持有人送达证据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对证据名称、数量、特征等进行登记后,出具证据清单。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时,应当有证据持有人或者见证人在场。证据清单应当由行政执法人员、证据持有人或者见证人签名。证据持有人拒绝签名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注明情况。证据清单应当一式两份,由行政执法机关和证据持有人各执一份。第七十五条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应当加封,由证据持有人就地保存或者行政执法机关保管。经登记保存的证据,不得损毁、销毁或者转移。第七十六条行政执法机关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行政相对人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和依法享有的权利。第七十七条行政执法机关作出吊销行政许可证件处罚决定的,应当收缴被吊销的行政许可证件。未缴销的,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公告作废。第七十八条行政执法机关作出暂扣或者吊销证照时,行政执法机关与发证机关不是同一机关的,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在处罚决定生效后及时通知发证机关,发证机关应当协助执行,并将执行结果书面告知行政执法机关。第七十九条行政处罚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结案:(一)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二)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决定不予行政处罚的;(三)行政处罚决定已执行完毕的;(四)行政处罚决定终止执行的;(五)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三节行政强制第八十条行政执法机关履行行政职责,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可以依法实施行政强制。行政强制不得滥用。实施非强制性管理措施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实施强制。实施行政强制应当依照法定条件,正确适用法律、法规,选择适当的强制方式,以最小损害被强制人的权益为限度。第八十一条行政强制措施主要有下列方式:(一)查封;(二)扣押;(三)冻结;(四)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执行。第八十二条行政强制执行主要有下列方式:(一)代履行;(二)滞纳金;(三)划拨;(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第八十三条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前,行政执法人员需向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在紧急情况下需要立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事后及时报告所属行政执法机关。第八十四条实施行政强制应当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进行。第八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执法机关可以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财物采取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一)发现违禁物品;(二)证据可能损毁;(三)行政相对人可能转移财物逃避法定义务;(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查封、扣押的物品限于涉案财物,不得查封、扣押与违法行为无关的财物。第八十六条查封、扣押财物的,应当向行政相对人送达查封、扣押决定书,告知采取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依法享有的权利,并听取其陈述和申辩。第八十七条查封、扣押财物的,应当有行政相对人或者见证人在场,并制作查封、扣押清单。查封、扣押清单应当由行政执法人员、行政相对人或者见证人签名。行政相对人拒绝签名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注明情况。查封、扣押清单应当一式两份,由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相对人分别保存。第八十八条对查封、扣押的财物,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或者损毁。对查封的财物,行政执法机关可以指定行政相对人保管,行政相对人不得损毁或者转移。第八十九条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30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延长期限的,应当告知行政相对人。行政执法机关采取查封、扣押措施后,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及时查清事实,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第九十条行政执法机关对行政相对人的银行存款采取冻结的强制措施,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第九十一条行政执法机关冻结存款的数额应当与履行行政决定所需的金额或者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相当。已被其他机关依法冻结的存款,不得重复冻结。第九十二条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冻结存款应当书面通知金融机构。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在实施冻结后3日内向行政相对人送达冻结存款决定书并告知依法享有的权利。第九十三条行政决定生效后,行政相对人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执法机关可以依法实施强制执行;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执法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九十四条行政执法机关作出行政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书面催告行政相对人履行义务,并告知不履行义务的后果。经催告,行政相对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的,行政执法机关可以作出行政强制执行决定。第九十五条行政强制执行不得在夜间和法定节假日实施,但因情况紧急或者行政相对人同意的除外。行政执法机关不得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气等方式迫使行政相对人履行行政义务。第九十六条行政执法机关依法作出金钱给付义务的行政决定,行政相对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执法机关可以依法收取滞纳金。收取滞纳金的数额不得超出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第九十七条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划拨行政相对人的存款应当书面通知金融机构。第九十八条行政执法机关依法作出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性的行政决定,行政相对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执法机关可以依法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其他组织代为履行。第九十九条代履行应当依照下列程序进行:(一)公告代履行的标的、方式、日期、地点、费用以及代履行人;(二)在代履行日期的3日前,催告行政相对人履行;行政相对人自动履行的,停止代履行;(三)代履行时,作出决定的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到场监督;(四)代履行完毕,行政执法机关、代履行人、行政相对人或者见证人应当在执行文书上签字。第一百条在紧急情况下立即实施代履行时行政相对人不在场的,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在事后及时通知行政相对人。第四节行政征收第一百零一条行政执法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对行政相对人的财物进行征收征用,其范围包括:(一)税收;(二)行政收费;(三)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四)交通工具等动产;(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财产。第一百零二条行政执法机关征收税收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执行。第一百零三条行政执法机关收费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确定的项目、标准和程序执行,不得擅自规定收费的征、停、减、免等事项。第一百零四条行政执法机关收费应当出具书面文书,写明收费的项目、标准、金额、依据等内容,并说明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工程设计合同标的工程质量
- 消费型股东合作的协议书 2篇
- 2024年二手车交易中的物流配送协议3篇
- 2024年度室内浮雕施工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二手集装箱买卖合同的验收标准3篇
- 2024年度居间服务合同-工程安全监督3篇
- 2024年度东莞市环保工程承包合同
- 重阳节社区老人安全知识培训
- 2024年度建筑项目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合同
- 六下20古诗两首课件
- 建筑面积计算案例
- 一《撰写报告》(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课件(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 概算审核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实施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 生活垃圾智能称重系统
- 超市库存管理制度
-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设计
- 土地整治设计占补平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word完整版)停工检查表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重点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期中考试班级的质量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