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学专题-脑室引流_第1页
2022年医学专题-脑室引流_第2页
2022年医学专题-脑室引流_第3页
2022年医学专题-脑室引流_第4页
2022年医学专题-脑室引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理综合实训引流(yǐnliú)管护理技能李善超第一页,共二十四页。脑室(nǎoshì)引流任务(rènwu)五第二页,共二十四页。脑室(nǎoshì)引流目的:是经颅骨钻孔侧脑室穿刺后,置引流管于脑室内,引流出脑脊液以解除脑脊液循环受阻,降低脑内压,缓解脑疝形成。以维持(wéichí)颅内压在一定程度。第三页,共二十四页。

标记额部距眉间7-9cm旁开中线2.5cm的A点为

脑室外引流穿刺(chuāncì)点,旁开中线3.5-4.5cm的B-C点之间为基底节区血肿腔穿刺点。

标记基底节血肿在颞部的体表投影,O点为中心点标记自穿刺点至血肿前后壁及中心的范围线,用以术中判断穿刺方向。由于基底节区血肿中心和脑室额角多在同一冠状面上,因此实际穿刺过程中指向双侧外耳道的假想(jiǎxiǎng)连线即可。第四页,共二十四页。

1.标线消毒(xiāodú)铺单后状态

2.以4mm电钻(diànzuàn)钻颅过程4.置入引流(yǐnliú)管后可见暗红色液态血肿抽出

3.估计血肿量的1/3,即15ml液态血肿被抽出第五页,共二十四页。

5.患者引流(yǐnliú)过程中(拔管前,可见引流液明显清晰)6.拔管后可见额部发际内3个缝合(fénghé)一针的创口

第六页,共二十四页。第七页,共二十四页。脑室(nǎoshì)引流管抢救因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态进行脑室系统检查脑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颅内感染经脑室注药冲洗颅内肿瘤合并颅内高压症状患者(huànzhě),可行脑室引流术,以降低颅内压脑室(nǎoshì)引流的临床意义第八页,共二十四页。脑室引流高度b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a观察引流物性状d拔管护理f保持引流管的通畅e引流速度(sùdù)及量的控制c脑室引流(yǐnliú)管护理第九页,共二十四页。严格(yángé)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每日定时倾倒引流液,准确记录(jìlù)引流量,在倾倒引流液前后要对引流袋口进行严格消毒。更换引流袋及倾倒引流液时应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回脑室,禁止在引流管上穿刺以免造成污染。第十页,共二十四页。脑室引流(yǐnliú)高度成人(chéngrén)10~15cm儿童5~10cm平卧位以外耳道为水平面侧卧位以正中矢状面为水平面第十一页,共二十四页。引流(yǐnliú)速度及量的控制引流量﹤500ml/24h切忌引流过快过多,若患者出现低颅压性头痛、恶心、呕吐,应抬高(táiɡāo)引流管位置或暂时夹闭引流管以控制引流量。管道(guǎndào)标识第十二页,共二十四页。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d脑脊液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淡血性如术后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术后血性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并出现血压波动,则提示有脑室出血,出血量过多时应急诊手术止血发现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并且临床出现高热、呕吐、抽搐等症状(zhèngzhuàng)时,应马上将脑脊液送检观察引流(yǐnliú)物性状第十三页,共二十四页。保持引流(yǐnliú)管通畅引流(yǐnliú)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定时挤压引流管。应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时应避免牵拉引流管。对于躁动的病人可以适当约束双上肢的活动,一般使用约束带,不可牵拉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搬运病人时,暂夹闭引流管。第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保持引流(yǐnliú)管通畅注意脑室引流管不同于其他引流管的是:脑室引流管必须高于侧脑室也就是(jiùshì)它的出口10~15cm,引流袋过高超出颅内压力高度时,脑脊液引流受阻就起不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引流袋过低脑脊液引流过快,可致颅内压骤降,易引起脑室内出血或小脑幕裂孔疝,因此每班必须加强巡视及严格床头交按班第十五页,共二十四页。正常情况下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4天,有时延长至7天1

23拔管拔管前一天夹闭引流管或试行(shìxíng)抬高引流管,如患者无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即可拔管,反之则推迟拔管。拔管后注意引流管是否完整,并严格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及局部有无脑脊液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tōngzhī)医师妥善处理,以免引起颅内感染第十六页,共二十四页。绝对卧床休息(xiūxi),床头抬高15°~30°,以利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保持病房内清洁卫生及空气流通。加强对患者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以及口腔、皮肤等的护理。对于小儿、神志不清、躁动的患者应有专人看管,必要时使用约束带。一般(yībān)护理第十七页,共二十四页。

预防(yùfáng)感染脑室引流是引起脑室感染的途径,必须注意每环节,严格无菌操作(cāozuò)原则每日定时在无菌操作下换无菌引流袋,更换引流袋时应先夹闭引流管避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引起感染,同时在进行相关检查如需搬动(bāndònɡ)患者时也应夹闭引流管防止因体位的改变引起不适。第十八页,共二十四页。因颅内压偏低而引起引流不通畅者暂不引流,对症处理。因引流管盘曲成角引起者可请医生对照x光片,将引流管缓慢(huǎnmàn)向外抽出至有脑脊液流出并重新固定。因管口吸附脑室壁引起者可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管口离开室壁。若阻塞可用注射器轻轻向外回抽,切不可注入0.9%氯化钠溶液冲洗,必要时换管。引流(yǐnliú)不通畅第十九页,共二十四页。脑室引流注意事项

1、当病人下床时,应暂时夹闭引流管,以防引流过度。

2、注意引流过度的表现:出汗、心博过速、头痛、恶心。

3、引流管如无脑脊液流出,在排除引流管不通后,可能有以下原因:

1)颅内压:应仍将引流瓶置于正常高度。

2)引流管放入脑室过深过长,在脑室内弯曲成角,可将引流管向外抽拉至有脑脊液流出时重新固定(gùdìng)。

3)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可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其离开脑室壁。

4)如血凝块或脑组织堵塞,可在严格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轻轻向外抽吸。如上述处理无效,应告知医生。

4、引流管要在头皮上固定好,包扎后在敷料外仍需用胶布绕管两周固定,防止引流管脱出。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指导(zhǐdǎo)要点引流(yǐnliú)袋位置不能随意移动

保持伤口(shāngkǒu)敷料清洁,不可抓挠伤口(shāngkǒu)

患者按要求卧位。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四页。再见(zàijiàn)…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四页。地球不会(bùhuì)因我而转动但世界(shìjiè)会因我而不同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四页。内容(nèiróng)总结护理(hùlǐ)综合实训。旁开中线3.5-4.5cm的B-C点之间。3.估计血肿量的1/3,即。术后1-2d脑脊液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淡血性。应适当限制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