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0-/NUMPAGES61表1项目差不多情况建设项目名称某某医院数字血管造影系统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医院法人代表注册地址项目建设地点立项审批部门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项目性质□新建□改建eq\o\ac(□,√)扩建□其他占地面积(㎡)/应用类型放射源□销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使用□Ⅰ类(医疗使用)□Ⅱ类□Ⅲ类□Ⅳ类□Ⅴ类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生产□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乙□丙射线装置□生产□Ⅱ类□Ⅲ类□销售□Ⅱ类□Ⅲ类eq\o\ac(□,√)使用eq\o\ac(□,√)Ⅱ类□Ⅲ类其他/一、建设单位差不多情况某某医院始建于1952年,现已进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医院占地面积4万m2,建筑面积4.5万m2。医院拥有职工122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20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4人,中级人员176人。编制病床710张,实际开设病床800张(含武威市传染病医院150张),设置24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某某医院已于2011年12月取得了某某地区环境爱护厅核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甘环辐证[H4974),有效期至2016年12月30日,同意种类和范围为:使用Ⅱ、Ⅲ类射线装置。许可证见附件2。随着某某医院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科及介入医学科已进展成为武威市重点专科,2015年医院顺利开展心血管及外周介入手术1091例。心血管疾病科成功实施了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临时和永久性心脏起博器安置术等。介入医学科开展了周围血管性疾病、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非血管性管腔狭窄的支架植入及各部位的穿刺活检术等多项外周介入手术,目前某某医院介入手术量居全市前列并填补了区域内空白。二、项目由来为提升医院放射诊疗业务能力,更好的满足患者多层次、多方位、高质量和文明便利的就诊需求,某某医院拟扩建某某医院数字血管造影系统项目(DSA),属于Ⅱ类射线装置。医院其它放射性诊疗设备不搬迁,原有设备已做环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阻碍评价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治理方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1号)的规定和要求,本项目需进行环境阻碍评价。由于本次评价的医院介入治疗项目为Ⅱ类射线装置,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治理方法》及国家环保部公布的《建设项目环境阻碍评价分类治理名录》(国家环境爱护部33号令)中“核与辐射”第198条“核技术应用”中“使用Ⅱ类射线装置的”的规定,本项目需编制环境阻碍报告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爱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依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治理方法》(环保部3号令)的规定,某某医院应向某某地区环保厅申请对现持有的《辐射安全许可证》进行增项。为了考察射线装置对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造成的阻碍,从辐射防护的角度论证该项目的可行性,为射线装置应用单位提供参考建议,某某医院托付我公司编制该项目环境阻碍报告表。我公司同意托付后,随即组织专业人员开展资料收集、现场踏勘、资料整理分析、调研有关法规等工作,并与某某医院进行多方咨询交流,反复核实,在进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以及辐射危害特征,按照《辐射环境爱护治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阻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的要求,编制了本环境阻碍报告表。三、项目建设内容1、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地点名称:某某医院数字血管造影系统项目性质:扩建建设地点:医院急救中心顶层设备间2、建设规模医院新增介入手术室位于医院急救中心三楼(顶层),由原设备间和病房改造而成,包括:导管室和操纵室,其中导管室建筑面积33m2(净空尺寸:长6.2m×宽5.3m×高3.0m),在导管室拟新增使用1台SIEMENSArtiszeeⅢceiling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以下简称“DSA”),属于Ⅱ类射线装置。操纵室建筑面积为16m2本次拟申请扩项的辐射项目内容见表1-1。表1-1本次申请扩项的辐射项目内容情况装置名称管电压(kV)输出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射线装置类不活动种类备注DSA1255医用诊疗介入手术室导管室Ⅱ类使用新增3、要紧原辅材料及能耗本项目采纳计算机图像存储治理系统,电脑成像,彩色或黑白干式激光胶片打印,无洗片过程,故本项目中不使用显影液和定影液。项目所用自来水、电、气等均由当地市政管网提供。本项目能耗见表1-2表1-2要紧能耗情况表类不名称年耗量)能源电医用射线装置用电0.1万度/年水生活用水150m3/年4、工作制度和人员配置(1)工作制度按国家正常工作作息时刻,即全年工作250天,平均每天8小时工作制。本项目放射诊疗规模见表1-3所示。表1-3本项目放射诊疗规模工作场所设备名称工作时刻年诊疗人次介入手术室DSA年有效曝光出束时刻约383小时约1150人次/年(2)人员配置本项目无新增人员,放射工作人员均由医院放射科现有人员内部调配。介入手术室人员配置:操纵人员2人,心内科手术大夫4人,神经外科(内科)手术大夫3人。四、项目组成及要紧环境问题新增介入手术室位于医院急救中心三楼,由原设备间改造而成,依据本项目建设内容,项目组成及要紧环境问题见表1-4。表1-4本项目组成及要紧环境问题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施工期营运期主体工程在急救中心拟购介入治疗机1台(Ⅱ类射线装置),介入治疗工作场所拟建于急救中心三楼介入手术室,介入手术室面积为33m2,介入手术间墙体长6.2m、宽5.3m、高3.6m。房屋为框架结构,机房东面、南面墙体防护采纳某某加气块加3.5cm钡水泥,西墙体防护采纳400mm加气块加3.5cm钡水泥,北墙体防护采纳890mm加气块加3.5cm钡水泥,顶部为250mm钢筋混凝土,底部为250mm钢筋混凝土加8cm钡水泥。本项目采纳机械排风,出风口在机房西墙,排风设备安装在距离机房地面2.5m处,距地面4.1m,风速每小时4次,排风量500m3/h,经换气系统排入环境大气。施工噪声、扬尘、固体废弃物X射线辅助工程——————操纵室办公垃圾公用工程供电、供水由医院原有管网接入————办公生活设施过厅、过道、候诊厅、大夫办公室——五、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及实践正当性分析本项目系核与辐射技术用于医学领域,属高新技术。依照国家发改委2013年第9号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属鼓舞类第13类“医药”第6条新型医用诊断医疗仪器设备、微创外科和介入治疗装备及器械、医疗急救及移动式医疗装备、康复工程技术装置、家用医疗器械、新型打算生育器具(第三代宫内节育器)、新型医用材料、人工器官及关键元器件的开发和生产,数字化医学影像产品及医疗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符合国家产业进展政策。本项目的运营可为病人提供诊疗服务,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全市医疗卫生水平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本项目具有放射性实践的正当性。综上,本项符合国家当前产业政策,符合辐射防护的正当性要求。六、项目选址及平面布局合理性1、项目选址合理性本项目位于某某区东大街8号的某某医院内,项目新增一台DSA介入机,介入机房位于医院急救中心三楼(顶楼),急救中心建于医院西南侧。本项目无新征用地,医院用地为医疗用地,符合武威市都市总体规划。医院厂界北侧及东侧邻光明巷,西侧邻农业开发银行及卫生局家属区,南侧与道路相隔为商住小区。新增介入治疗室正北侧50m为院内空地,西北侧为外科手术及住院大楼南段;南侧50m为东大街;东侧50m为医院门诊大院;西侧50m内要紧为农业开发银行及卫生局家属楼。从医院周边外环境关系可见,医院周边要紧以商住区为主的城居环境。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医院周边环境及平面布置见图2所示。综上所述,该院区周围无自然爱护区、爱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爱护区等环境敏感点和生态敏感点,周围没有项目建设的制约因素,本项目通过采取相应有效治理和屏蔽措施后对周围环境阻碍较小,因此选址是合理的。2、项目平面布局合理性新增介入手术室位于急救中心三楼西南侧,该介入手术室北侧为原有导管室、南侧为病人候诊区、东侧为走廊,楼下为碎石机房。将南边眼科诊室改为候诊室,在原眼科诊室北墙开出入口与原项目区接通,作为病患通道,在通道与设备间中间加装防护门,原防护门不变动,卫生间改为消毒间,由于介入室固定,且机房避开了人群较为集中的门诊区域,所处位置相对独立,幸免了辐射对其他公众的阻碍。在对病人进行诊疗时,大夫通道和病人通道差不多上独立设置的,幸免了不同人员交叉阻碍(见图1-1)。同时,介入手术室采取了有效的屏蔽措施,产生的X射线经屏蔽后对周围环境辐射阻碍是可同意的,各功能区间采纳墙体分隔,墙体、防护门的屏蔽防护厚度充分考虑了电离辐射效应,能够有效降低电离辐射对工作人员和周边公众的辐射阻碍。综上分析,本项目各功能分区明确,既能有机联系,又不互相干扰,平面布局满足诊疗工作要求,有利于辐射防护和环境爱护。评价认为本项目平面布局合理。北:大夫通道:患者通道:图1-1手术介入室人员流通图七、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要紧环境问题1、核技术应用资质某某医院已于2011年12月取得了某某地区环境爱护厅核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甘环辐证[H4974),有效期至2016年12月,同意种类和范围为:使用Ⅱ、Ⅲ类射线装置。许可证见附件2。2、现有设备差不多情况医院放射科设置于医院门诊楼一楼西端和外科大楼负一楼南端,现有设备包括II类装置6MeV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1台,III类装置GE64排高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西门子平板DR、移动X光机等射线装置16台,共计17台射线装置。目前,某某医院现持有16台医用射线装置,具体情况见表1-5所示。表1-5某某医院现有射线装置使用情况序号名称型号管电压(KV)输出电流(mA)工作场所类不使用情况用途123456789101112131415163、现有放射工作人员情况某某医院现有放射工作人员31人,均已参加某某地区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组织的培训,培训合格上岗。每名放射工作人员均配备有个人剂量计,并定期(每季度一次)送某某地区疾病预防操纵中心进行个人剂量检测。医院为其建有个人健康档案,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存档治理。某某医院现有放射工作人员4个季度累计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值均满足GB18871-2002规定的限值要求:职业照耀剂量限值5mSv/a,公众照耀剂量限值0.25mSv/a。没有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超标情况。4、辐射安全防护治理某某医院成立有以副院长、各放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放射防护治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对医院辐射工作的安全治理。某某医院现已制定一系列辐射防护与安全治理规章制度,如《放射科工作制度》、《放射安全治理制度》、《培训制度、监测制度》、《X射线机操作规程》、《某某医院辐射岗位工作职责》、《某某医院放射防护台帐治理制度》、《某某医院辐射事故应急方案》等。5、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要紧环境问题本项目涉及用房均由原预留房间改建而成,该房间未从事过放射性活度及其他污染性活动,不存在原有污染和环境遗留问题,同时依照现场监测X-γ空气汲取剂量在114~142nSv/h,属于正常本底水平。综上,某某医院已从事辐射诊疗多年,目前未发生过辐射安全事故。本项目新增射线装置场地之前未进行过任何放射性活动及其他污染性活动。因此,不存在原有环境污染和环境遗留问题。表2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活度(Bq)×枚数类不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讲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表3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作量(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差不多标准》(GB18871-2002)。表4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类不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额定电流(mA)/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二)X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不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DSAⅡ类1SIEMENSArtiszeeⅢceiling125500介入治疗急救中心介入室/(三)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不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流(μA)中子强度(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Bq)贮存方式数量//////////////表5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关于液态单位为mg/L,固体为mg/kg,气态为mg/m3;年排放总量用kg。2.含有放射性的废弃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不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和活度(Bq)。表6评价依据评价目的、编制依据评价目的一、对某某医院新增介入治疗机辐射环境阻碍进行评价;二、依照现场调研和监测情况,提出辐射防护措施,使辐射环境阻碍减少到“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三、为该项目的辐射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修订版),2015年1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阻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10月1日实施;(4)《建设项目环境阻碍评价分类治理目录》,环境爱护部第33号令,2015年6月1日实施;(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2005年12月1日实施;(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治理方法》,环境爱护部3号令,2008年修订,2008年12月6日实施;(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治理方法》,环境爱护部18号令,2011年5月1日实施;(8)《关于加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的通知》(环境爱护部环发[2008]13号);(9)《关于公布射线装置分类方法的公告》(国家环境爱护总局公告2006年26号)。技术标准(1)《辐射环境爱护治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阻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差不多标准》(GB18871-2002);(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4)《医用X射线治疗卫生防护标准》(GBZ131-2002);(5)《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6348-2010);(6)《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GBZ165-2012);(7)《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GBZ/T180-2006);(8)《X、γ射线头部位立体定向外科治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68-2005);其他(1)某某医院关于本项目的托付书。(2)某某医院提供的项目有关设计资料等。表7爱护目标及评价标准评价范围本项目为介入治疗机工作场所,其产生的电离辐射经有效屏蔽防护后,在机房外所致职业人员和公众的年剂量均低于本次评价确定的剂量约束值。依照《辐射环境爱护治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阻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中“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应用项目的评价范围,通常取装置所在场所实体屏蔽物边界外50m的范围”的要求,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辐射评价范围:以介入治疗机机房所在的实体边界外50m的范围。爱护目标本项目新增介入手术室位于医院急救中心三层(顶楼)。急救中心楼西北侧约30m为外科手术及住院楼,西侧约7m为商业用房(农业开发银行),西侧约35m为卫生局家属楼,东侧临近辐射源约5m为介入手术过道、50m处为医院绿化带,南侧临近辐射源约6m处为病人候诊区、50m处为街道(东大街)。依据《辐射环境爱护治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阻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T10.1-2016)要求,本项目要紧爱护目标为介入手术室的放射工作人员和距急救中心楼实体边界外50m范围内的其他工作人员(作为公众)、公众等。新增介入手术室位于急救中心三楼西南侧,该介入手术室北侧为原有导管室、南侧为病人候诊区、东侧为走廊,西侧(窗外)为农业开发银行二层小楼,本项目要紧环境爱护目标情况见表7-1。表7-1项目要紧环境爱护目标类型爱护目标方位距辐射源最近距离人数剂量约束值(mSv/a)职业人员介入手术室工作人员操作间约3.8m3人5公众介入手术室过道东侧约5m流淌人群0.25病人候诊区南侧约6m流淌人群农业开发银行二层小楼西侧约7m约30人卫生局家属楼西侧约35m12户外科手术及住院大楼西北侧约30m患者约80人 碎石机房下方约5m患者评价标准1、职业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剂量约束值(1)职业照耀依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差不多标准》(GB18871-2002)附录B剂量限值: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水平进行操纵,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结合本项目所在地审管部门的要求,本项目职业照耀年有效剂量治理约束值按GB18871职业照耀剂量限值的四分之一执行,即5mSv/a。(2)公众照耀依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差不多标准》(GB18871-2002)附录B剂量限值: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可能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年有效剂量,1mSv。结合本项目所在地审管部门的要求,本项目职业照耀年有效剂量治理约束值按GB18871公众照耀剂量限值的四分之一执行,即0.25mSv/a。2、工作场所剂量率操纵水平及机房防护要求《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该标准适用于医用诊断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实践,依照该标准规定:第4.7.5款X射线设备在确保铅屏风和床侧铅挂帘等防护设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在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上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400μGy/h。第5.1款X射线设备机房(照耀室)应充分考虑邻室(含楼上和楼下)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防护与安全。第5.2款每台X射线机(不含移动式和携带式床旁摄影机与车载X射线机)应设有单独的机房,机房应满足使用设备的空间要求。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X射线机房,其最小有效使用面积、最小单边长度应不小于表7-2要求。表7-2X射线设备机房(照耀室)使用面积及单边长度设备类型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m2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m单管头X射线机203.5CT304.5全身骨密度仪102.5第5.3款X射线设备机房屏蔽防护应满足如下要求:不同类型X射线机房的屏蔽防护能力应不小于表7-3要求。表7-3不同类型X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要求设备类型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介入放射设备22CT机房2(一般工作量)2.5(较大工作量)应合理设置机房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机房的门和窗应有其所在墙壁相同的防护厚度。设于多层建筑中的机房(不含顶层)顶棚、地板(不含下方无建筑物的)应满足相应照耀方向的屏蔽厚度要求。第5.4款在距机房屏蔽体外表面0.3m处,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应满足下列要求:a)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机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操纵目标值应不大于2.5μSv/h;测量时,X射线机连续出束时刻应大于仪器响应时刻。b)CT机、乳腺摄影、口内牙片摄影、牙科全景摄影、牙科全景头颅摄影和全身骨密度仪机房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操纵目标值应不大于2.5μSv/h;其余各类型摄影机房外人员可能受到照耀的年有效剂量限值应不大于0.25mSv;测量时,测量仪器读出值应经仪器响应时刻和剂量检定因子修正后得出实际剂量率。《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6348-2010)第7.1.2款应为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检查配备有爱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防护用品,其防护性能不小于0.5mm铅当量。《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6348-2012)第5.1款CT机房的设置应充分考虑邻室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驻留条件,一般应设在建筑物的一端。第5.2款CT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空间,面积应不小于30m2,单边长度不小于4m。机房内不应堆放无关杂物。第5.3款CT机房的墙壁应有足够的防护厚度,机房外人员可能受到的年有效剂量小于0.25mSv(相应的周有效剂量小于5μSv),距机房外表面0.3m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2.5μGy/h。第5.4款CT机房门外明显处应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并安装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第5.5款CT机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GBZ/T180-2006)第4.2.1款机房的辐射屏蔽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a)机房外的人员可能受到照耀的年有效剂量小于0.25mSv(相应的周有效剂量小于5μSv);b)在距机房外表面0.3m处,空气比释动能率小于7.5μGy/h。第5.1款CT装置的安装位置:在机房内,CT装置宜斜向安防,以利于操作者观看受检者;机房出入门应处于散射辐射相对低的位置。表8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一、辐射环境监测为了解本项目建设场址的辐射环境水平,某某医院托付某某地区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于2016年8月22日对该项目拟建场址进行了辐射环境监测,监测情况和结果如下:1、监测项目环境陆地辐射剂量率监测。2、监测布点拟建DSA机房内(设备间内中心位置)、北侧墙30cm处(导管室)、南侧墙30cm处、东侧30cm处(过道)、楼下(碎石机房)、DSA所在大楼周围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即人员室外可到达的50m处)处各取一个点对项目周围环境的辐射剂量率进行监测。对评价范围内距离本项目较近的农业开发银行作为代表性敏感目标进行监测。3、监测使用仪器使用的监测仪器情况见表8-1。表8-1监测仪器设备一览表仪器名称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测量范围检定单位有效日期便携式γ剂量率仪FH40G+FHZ672E-10GHF-YQ-08710nSv/h~1Sv/h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17.01.084、监测方法按照《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中的要求进行。监测时仪器探头水平距离地面1m高度,每组读10个数据,读数间隔10秒。5、监测质量操纵措施监测仪器为国家环境爱护部认可的、适用于环境γ射线水平监测的仪器,且该仪器通过具有一级剂量认证资质的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仪器刻度。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监测数据依照某某地区核与辐射安全中心质量治理体系的要求执行组、室、局三级审核制度。二、监测结果截止现场踏勘和现场监测时,介入治疗室未施工改造,监测结果见表8-2。表8-2γ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nSv/h)序号点位描述测值范围监测结果1拟建DSA机房内(设备间)2拟建DSA机房北侧墙30cm处3拟建DSA机房南侧墙30cm处4拟建DSA机房东侧墙30cm处5拟建DSA机房正下方6拟建DSA机房大楼周围东50m处7拟建DSA机房大楼周围南50m处8拟建DSA机房大楼周围西50m处9拟建DSA机房大楼周围北50m处10拟建机房大楼西侧农业开发银行办公楼下11拟建机房大楼西北侧卫生局家属楼下《某某地区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注:监测结果均已扣除宇宙射线响应值。三、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从表8-2分析可知:拟改建介入治疗机室内γ辐射空气汲取剂量率范围值约为114~142nSv/h,室外场址周围环境γ辐射空气汲取剂量率为116~157nSv/h,《某某地区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中的甘肃地区(1995年)的背景资料相比较(建筑室外γ辐射空气汲取剂量率范围值约为20.1~129.7nSv/h,室内33.5~166.6nSv/h),无显著差异,属正常环境本底水平。表9项目工程分析和源项工艺流程及产污流程简述(一)建设施工期本项目介入手术室的操纵室和导管室由原预留的房间改造而成,候诊室由眼科诊室改造。因此,项目施工期要紧是对已有建筑物墙体改造、内部装饰施工、设备安装,最后进行竣工验收。本项目要紧是在已有建筑物内进行装修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有施工噪声、施工废渣、施工废水和建筑粉尘产生。本项目工程量小,时刻短,只要施工单位合理安排好各种噪声施工机具的使用时刻,能确保施工场界噪声规定要求;施工所产生的少量生活废水和施工废水经医院处理系统排入都市污水处理管网。在建设施工中采取湿法作业,尽量降低建筑粉尘对周围环境的阻碍;建设施工所产生的少量建筑废渣以及设备安装产生的包装废物送当地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环评要求DSA设备的安装、调试应请设备厂家专业人员进行,医院方不得自行安装设备。在安装调试时期,应加强辐射防护治理,在此过程中应保证各屏蔽体屏蔽到位,关闭防护门,在各个机房门外设立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人员离开时各机房必须上锁并派人看守。设备安装调试时期,不同意其他无关人员进入机房所在区域,禁止辐射事故发生。依照以上分析,评价认为本项目在建设施工期差不多可不能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阻碍。(二)营运期工艺流程及污染分析(1)工作原理DSA是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成像的血管造影方法,它是应用计算机程序进行两次成像完成的。在注入造影剂之前,首先进行第一次成像,并用计算机将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储存起来。注入造影剂后,再次成像并转换成数字信号。两次数字相减,消除相同的信号,得到一个只有造影剂的血管图像。这种图像较以往所用的常规脑血管造影所显示的图像更清晰和直观,一些精细的血管结构亦能显示出来,且对比度分辨率高,减去了血管以外的背景,尤其使与骨骼重叠的血管能清晰显示。由于造影剂用量少,浓度低,损伤小、较安全,节约胶片使造影价格低于常规造影。通过DSA处理的图像,使血管的影像更为清晰,在进行介入手术时更为安全。(2)设备组成DSA要紧组成部分:带有影像增强器电视系统的X射线诊断机、高压注射器、电子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操作台、磁盘或磁带机、多幅照相机。(3)操作流程诊疗时,患者仰卧并进行无菌消毒,局部麻醉后,经皮穿刺静脉,送入引导钢丝及扩张管与外鞘,退出钢丝及扩张管将外鞘保留于静脉内,经鞘插入导管,推送导管,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送达静脉,顺序取血测定静、动脉,并留X线片记录,探查结束,撤出导管,穿刺部位止血包扎。DSA在图像采集过程中大夫需退出机房,操作人员采取隔室操作的方式,大夫通过工作台显示器观看机房内病人情况,并通过对讲系统与病人交流。在进行介入手术治疗过程中大夫需留在机房,为更清晰的了解病人情况,有时会连续曝光,现在采纳脉冲透视。本项目DSA主射方向朝向地面,具体流程见图9-1。(4)污染因子DSA的X射线诊断机曝光时,出束方向朝下。注入的造影剂不含放射性,同时射线装置均采纳先进的数字显影技术,可不能产生废显影液、废定影液和废胶片。血管造影机诊治流程及产污环节如图9-1所示:接诊患者、预备接诊患者、预备病人进入机房、摆位定位介入治疗X射线向病人告知可能受到的辐射危害治疗完毕,关机病人服造影剂X光引导X射线、臭氧X射线图9-1DSA工艺流程图本项目为医用辐射项目,要紧包括介入诊疗。依照产污环节和工艺流程分析,结合本项目的设备特点及运营情况,要紧污染物为介入治疗机工作时产生的X射线。表10辐射安全与防护项目安全设施1、场所辐射防护“两区”治理为防止X射线和放射性核素对环境的阻碍,某某医院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差不多标准》(GB18871-2002)相应的要求,对放射工作场所划分为操纵区和监督区,并实行两区治理制度。操纵区:该区域内需要或可能需要专门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以便操纵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正常照耀或防止污染扩散,并预防潜在照耀或限制潜在照耀范围。操纵区的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应设置醒目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监督区:该区域通常不需要专门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但需经常对职业照耀条件进行监督和评价。本项目辐射防护“两区”划分详见表10-1。表10-1项目操纵区和监督区的划分情况辐射工作场所操纵区监督区介入治疗机机房治疗室操纵室、机房屏蔽门外走廊辐射防护措施仅限工作人员入内,其它人员不能在这些区域停留,并设置明显的电离辐射标志。在该区设置电离辐射标志,经常进行剂量监督,确认是否需要专门的防护措施。2、场所辐射防护屏蔽设计依照某某医院提供资料,该医院介入治疗室的辐射安全和辐射防护环保设施设计如下:介入手术室为框架结构,手术间墙体长6.2m、宽5.3m、高3.6m。机房东面、南面墙体防护采纳某某加气土混凝土加3.5cm钡水泥,西墙体防护采纳400mm加气混凝土加3.5cm钡水泥,北墙体防护采纳890mm加气混凝土加3.5cm钡水泥,设备间、配电间窗户用2mm铅当量的铅板封死,南侧用防护门与设备区相隔,顶部为250mm钢筋混凝土,底部为250mm钢筋混凝土加8cm钡水泥。本项目采纳机械排风,出风口在机房西墙,距地面12m,风速每小时4次,排风量500m3/h,经换气系统排入环境大气后。X光机房建筑防护情况见表10-2。表10-2X光机房防护情况表场所东墙南墙西墙北墙防护门观看窗地板天棚设备间、配电间窗户介入室某某加气土混凝土加3.5cm钡水泥,某某加气土混凝土加3.5cm钡水泥Xxmm加气混凝加3.5cm钡水泥Xxmm加气混凝土加3.5cm钡水泥3mm铅当量3mm铅当量mm混凝土加8cm钡水泥mm混凝土2mm铅当量铅板注:钡水泥密度3.2g/cm3,混凝土密度2.35g/cm3依照《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附录D中提供的不同屏蔽物质的铅当量,见表10-3。表10-3不同屏蔽材料的铅当量管电压材料密度(g/cm3)铅厚,mm123150(有用线束)混凝土2.35106188255150(90°非有用线束)混凝土2.3590157216加气混凝土及硫酸钡防护涂层的铅当量参照《辐射防护手册(李德平、潘自强主编,原子能出版社)》第三分册中宽束情况下各种材料的近似铅当量厚度,见表10-4。表10-4不同材料的近似铅当量厚度管电压材料密度(g/cm3)铅厚,mm0.5123参照150kV钡水泥3.27153351加气混凝土0.63190340600—对比《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要求,某某医院DSA机房具体铅当量及达标分析见表10-5。表10-5某某医院DSA机房辐射防护措施符合性分析表项目设计厚度铅当量屏蔽要求符合性东南墙体某某加气块加3.5cm钡水泥2.9mm介入X射线设备机房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要求: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2mm,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2mm符合西墙400mm加气块加3.5cm钡水泥3.3mm北墙890mm加气块加3.5cm钡水泥4.7mm顶棚250mm混凝土2.94mm地板250mm混凝土加8cm钡水泥5.94mm防护门内衬3mm铅板3mm观看窗3mm铅玻璃3mm设备间、配电间窗户2mm铅当量铅板2mm机房面积30.6m2,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为5.3m单管头X射线机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不小于20m2,单边长度不小于3.5m。符合由表3-3可知,DSA机房辐射防护符合《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标准的相关要求。3、射线装置机房废气治理措施DSA项目在曝光过程中,会有少量臭氧产生,导管室西墙窗户靠近屋顶处设置有风机,将室内产生的废气收集后,在楼顶排放口处排放。4、辐射安全措施(1)设备固有安全性介入机从专业生产厂家进行采购,满足质检要求,机头泄漏辐射满足国家《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中的相关技术要求。具有安全系统,当设备出现错误或故障时,能中断照耀,并有相应故障显示。正常情况下,必须按规定程序并经操纵台确认验证设置无误时,才能启动照耀。(2)安全联锁装置工作状态指示灯与屏蔽门联锁。开机出束,屏蔽门关闭良好,指示灯亮;停止出束时,指示灯熄灭,屏蔽门打开。(3)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在DSA机房病员进出门外设置工作状态指示灯和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电离辐射警告标志须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差不多标准》(GB18871-2002)附录F要求(如图10-2)。(4)对讲装置在机房与操作间配备对讲装置,用于诊断过程中与病人进行交谈,掌握诊断情况。5、人员的安全防护(1)放射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放射工作人员包括射线装置和核医学科诊疗操作人员。要紧从源项操纵、时刻防护等方面采取防护措施:①源项操纵在满足放射诊疗要求的前提下,制定最优化的诊疗方案,选择能达到诊疗要求最低的射线照耀参数,使射线强度最小化。②时刻防护在满足放射诊疗要求的前提下,制定最优化的诊疗方案,以尽量缩短透视和摄影时刻,减少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时刻。③其他防护个人剂量监测:放射工作人员均应配有个人剂量计,在上班期间必须佩戴。医院定期(每季度一次)将个人剂量计送有资质单位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存入个人剂量档案。人员培训: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培训检测资质证,进行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及考核,持证上岗。上岗后,医院应按组织其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组织放射工作人员的再培训,以保证放射工作人员达到所需要的水平。(2)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安全防护在有些专门患者的诊疗过程中需要陪护人员,为减少患者和陪护人员的照耀剂量,要紧从源项操纵、时刻防护等方面采取防护措施:①源项操纵在满足放射诊疗要求的前提下,制定最优化的诊疗方案,选择能达到诊疗要求最低的射线照耀参数,使射线强度最小化。②时刻防护在满足放射诊疗要求的前提下,制定最优化的诊疗方案,尽量缩短透视和摄影时刻,使照耀时刻最小化。(3)机房周边公众的安全防护周边公众要紧依托辐射场所的屏蔽墙体、防护门窗和地板楼板屏蔽射线。同时,放射工作场所严格实行辐射防护“两区”治理,在机房门外张贴明显可见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以增加公众与射线源之间的防护距离,幸免受到不必要的照耀。6、环保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180万元,环保投资28.2万元,占总投资的14.1%项目环保投资估算见表10-6。表10-6辐射防护设施(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工作场所环保投资投资金额(万元)备注介入手术室辐射防护措施介入手术室的辐射防护设计及装饰(包括:屏蔽墙体、防护铅门、观看窗等)10新增铅服4套(铅衣、铅帽、铅手套、铅围裙和铅眼镜)0.5新增废气处理通排风系统0.5新增连锁装置及紧急止动装置门机连锁、门灯连锁和紧急止动开关各12.0新增监测仪器及警示标志X-γ辐射监测仪1台;个人剂量报警仪1台;个人剂量计(1用1备)共26个;电离辐射警告标志2个0.2利旧、新增其它辐射工作人员、治理人员及应急人员的组织培训10预留射线装置工作场所和开放性工作场所监测费用、应急和救助的物资预备5预留合计28.2表11环境阻碍分析一、施工期环境阻碍简要分析1、项目装饰施工的环境阻碍本项目在医院已有建筑内进行建设,无土建施工。施工期要紧是对已有建筑物内部装修施工,产生污染物要紧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及废弃的装修材料等。关于装修施工,环评提出如下要求:(1)由于项目是在医院已有建筑内装修,要保证其它工作单元正常运营。因此在装修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治理,对施工时刻、时段,施工进度精心安排、系统规划,对可能受阻碍和破坏的对象加以爱护;(2)项目施工设备的选择应考虑选择低噪音设备,并在施工中防止机械噪声的超标,幸免在夜间进行施工;(3)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废材料、废纸张、废包装材料、废塑料薄膜等)应妥善保管、及时回收处理;施工期的废水要紧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经医院污水管网排出,不可随意倾倒;(4)建设施工中采取湿法作业,尽量降低建筑粉尘对周围环境的阻碍;依照现场踏勘,本次环评工作进行过程中,该项目已对医院急救中心顶层设备间进行改造,DSA设备暂存于导管室内但尚未投入使用。由此,只要工程施工期严格做到以上差不多要求,就能够使其对环境的阻碍降至最小程度。施工结束后,项目施工期环境阻碍将随之消除。二、营运期环境阻碍分析(一)辐射环境阻碍分析1、介入手术室辐射射环境阻碍分析进行介入手术治疗过程中有时会连续曝光,现在采纳脉冲透视,计算模式参考李士骏编著的《电离辐射剂量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操作对机房内的工作人员所造成的辐射剂量可按下式估算:X=I•t•Vrο•(rο∕r)2•fD=0.73XX:离射线装置rm处产生的照耀量,mR;D:离射线装置rm处产生的空气汲取剂量,mGy;I:管电流(mA)或平均电子束流(μA);Vrο:在给定的管电压和射线过滤情况下,距射线装置rom(ro=1m)处,由单位管电流(1mA)造成的照耀量率,mR·mA-1·min-1;f:防护材料对X射线的减弱因子,无量纲;t:介入性血管造影的累计出束时刻,min。综合考虑各种工况下DSA的管电流,本次预测取常用的U=120kV,I=150mA。大夫操作位置位于距离主射束距离r约为0.3m。数字减影X光机过滤板采纳3mmAl。据此查得Vrο=0.23R·mA-1·min-1。大夫在手术室内操作时须穿连体铅衣、戴铅手套、铅眼镜、铅围脖和铅围裙,设定这些防护用品的有效铅当量厚度为1mmPb,查《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图10.5e,0.5mmPb对X射线的减弱因子f=1.5×10-4。由于大夫位于X漏射束方向,因此照耀量率取主射束方向的1‰计算。依照院方提供资料,医院心内科、神经外科(内科)及脑外科都会在介入手术室内进行手术项目,具体见表11-1。表11-1各科室工作人员在DSA介入手术室的工作情况一览表项目名称平均照耀曝光时刻治疗人数DSA年出束最长时刻(分钟)心内科20分钟800例16000神经外科(内科)20分钟200例4000脑外科20分钟150例3000一般情况下每个科室进行手术时会有各个科室的大夫及护士在室内陪同进行,护士同时承担心电监护的责任,操作大夫为放射科工作人员,位于操作室内。陪护人员不能进入手术室,只能在距手术室的较远等候区,故DSA对其阻碍专门小。依照表11-1能够看出,心内科进行手术的DSA年出束时刻最长,评价保守考虑,依照医院心内科手术的年出束时刻进行计算,假设手术室内操作人员一年中为二组大夫、护士(实际情况是手术由3名大夫轮流操作),则介入治疗时对该组大夫、护士每人造成的X射线年辐射有效剂量最大为2.7mSv/a,满足本项目要求的按《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差不多标准》(GB18871-2002)中规定的职业照耀年有效剂量限值的5mSv/a的约束限值。因此环评要求在做介入手术时,最少由两组人员轮流进行;介入手术室内心内科、神经外科(内科)和脑外科所有工作人员均应按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治理,手术时佩戴个人剂量计,个人剂量计定期送检并建立个人剂量档案,相关人员应参加辐射防护培训和考核,且在手术室内操作时须穿连体铅衣、戴铅手套、铅眼镜、铅围脖等。2、机房周围辐射环境阻碍分析关于机房周围,采取理论计算。医用诊断X射线机发射的X射线对人体的作用,要紧是来自体外照耀,对该项目辐射源产生的X射线外照耀,要紧通过屏蔽材料来实现。通过辐射源的工作电压、电流、时刻,参考点离源距离,剂量限值等因素,进行屏蔽计算可确定该项目各屏蔽体所需的屏蔽材料厚度。初级射线的屏蔽计算依照《电离辐射医学应用的防护与安全》估算公式:式中,——屏蔽墙体的透射量,;——周剂量限值,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差不多标准》(GB18871—2002)中的要求,剂量限值取5mSv/a,即0.1mSv/W;——参考点(屏蔽体外30cm)距X射线机距离,m;——周工作负荷,(考虑最大电压电流情况);——使用因子,1(主射方向)、1/4(射线较少直射方向)、1/16(射线极少直射方向);——居留因子,1(职业人员)、1/4(公众停留较短时刻)、1/16(公众停留极短时刻)。其中,W为周工作负荷(W=I×t),依照介入手术时刻,本项目可能每天开机的情况,年介入手术开机23000min,一年工作时刻40周,则即周平均开机出线时刻为575min,则W为575000mA·min·W-1,泄漏辐射的屏蔽防护计算NTVT=Lg[W*T/(d2*P)]式中:NTVT为相应屏蔽泄漏辐射透射的十分之一值厚度数;W为离源1米处空气比释动能;T为受照人员居留因子;d为参考点距辐射源的距离(m);P为剂量限值(mSv/week)。依照公式(8-9)算出的是达到该透射比所需十分之一值层的个数n,从相关表中查得相应屏蔽材料的十分之一值层厚度d1/10,再用d漏=n*d1/10求出屏蔽漏射线所需的屏蔽厚度。散射线的屏蔽防护计算式中:Bs=P•r2•r•s2/(W•T•S)•400/aBs为透射系数(mSv*m2/min*mA);rs为病人受照体表到辐射源的距离(m),一般取1.0m;r为参考点到病人受照体表中心的垂直距离(m);W为周工作负荷(mA•min/week);P为周剂量操纵参考限值(mSv/week);T为居留因子;a为病人体表照耀面积(cm2),可取400cm2;S为散射比值,本报告取0.0015。假如散射辐射计算结果与泄漏辐射计算结果的厚度相差大于一个十分之一值厚度,则其中较厚的一个厚度能够作为总的次级辐射屏蔽厚度,若两者厚度相差不到十分之一值厚度,则其中较厚的一个厚度再加上一个半值厚度作为次级辐射屏蔽厚度。参数设置及估算结果见表11-2。表11-2参数设置及屏蔽厚度估算结果位置:屏蔽体外30cm处计算厚度实际厚度结论铅当量铅当量拟建机房东墙外1/41/4合格南墙外1/41/4合格西墙外1/41合格北墙外1/41合格顶棚1/41/4合格底部11/4合格防护门1/41/4合格由以上理论计算,可知医院拟建介入射线机机房的防护墙及顶棚、底部、防护门均满足要求。3、机房操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估算介入X射线机正常工作时,所致机房外工作人员及公众年有效剂量按下式计算。X射线装置操作人员及公众年有效剂量估算为:He=Dγ×K×t式中:He——有效剂量当量,Sv;Dγ——环境地表γ辐射空气汲取剂量率,Gy·h-1;K——有效剂量当量率与空气汲取剂量率比值,依照《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中6.3的规定采纳0.7Sv·Gy-1;t——环境中停留时刻,h;经估算,在现有辐射防护设施下,介入机房周围工作人员及公众年有效剂量估算结果如表11-3所示。表11-3机房墙外γ辐射空气汲取剂量率估算结果位置屏蔽体外30cm处实际厚度墙外瞬时空气汲取剂量率年有效剂量铅当量拟建机房西墙外1/41/40.091mSv南墙外1/41/40.091mSv东墙外1/410.363mSv北墙外1/410.363mSv顶棚1/41/40.179mSv底部1/410.395mSv防护门1/41/40.0912mSv依照机房屏蔽设计经预测机房周围辐射剂量率满足GBZ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在距机房屏蔽体外表面0.3m处,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周围剂量当量率操纵目标值应不大于2.5µSv/h的要求。经估算,在现有辐射防护设施下,护士和操作间操作人员的理论最大年有效剂量值为0.363mSv,低于本项目要求的按《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差不多标准》(GB18871-2002)中规定的职业照耀年有效剂量限值的1/4执行,即5mSv/a的约束限值。机房对周围公众的理论最大为机房顶部诊室工作人员,理论最大年有效剂量值为0.395mSv,低于本项目要求的按《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差不多标准》(GB18871-2002)中规定的公众照耀年有效剂量限值的1/4执行,即0.25mSv的年剂量约束值。综上所述,医院进行介入治疗时,大夫所受职业照耀最高者为在机房内进行手术的大夫,年有效剂量值为2.7mSv,低于本项目要求的按《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差不多标准》(GB18871-2002)中规定的职业照耀年有效剂量限值的1/4执行,即5mSv/a的约束限值。4、DSA产生臭氧的阻碍分析本项目中DSA的使用无放射性废气产生,产生少量的臭氧及氮氧化物,依照臭氧产生率………………①式中:Q0——臭氧产额,mg/h;G——距靶1m处的辐射剂量率,Gy/h;S0——射束在离源点1m处的照耀面积,m2;R——射束径迹长度,m;g——空气每汲取100eV辐射能量产生的臭氧分子数,本项目取10。②臭氧饱和浓度若照耀时刻足够长,浓度均匀,则室内臭氧饱和浓度由下式计算:…………………=2\*GB3②式中:C——室内臭氧浓度,mg/m3;Q0——臭氧产额,mg/h;Tv——臭氧有效清除时刻,h;V——机房空间体积,m3。其中,式中:tv——每次换气时刻,h;ta——臭氧分解时刻,0.83h。计算参数取值:机房体积V=110m3;本项目介入机机工作电压120kV,电流150mA,依照《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李德平、潘自强著)图4.4d可查得,距靶1m处辐射剂量率为7.2Gy/h;射束在离源点1m处的照耀面积0.5m2;射束径迹长度取4.4m;机房通风系统换气次数为4次/小时,tv=0.25h;将上述参数代入公式(9-1)和公式(9-2)中,计算得DSA机房内臭氧饱和浓度为0.002mg/m3,远低于臭氧室内浓度限值《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操纵MAC(最高容许浓度),操纵值为0.30mg/m3;本项目采纳机械排风,出风口在机房西墙,距地面4.1m,风速每小时4次,排风量500m3/h,经换气系统排入环境大气后,经换气系统排入环境大气后,经自然分解和稀释,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0.20mg/m3。由此可见,本项目DSA使用产生的有害气体臭氧在治疗室内的浓度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由于臭氧的密度大于空气,经距地面4.1m高的排气口排出室外,可自然扩散,对周围空气环境及人员阻碍专门小,由换气设施分析,该治疗室换气系统符合换气和辐射防护要求。(二)、非放射性污染物的排放与治理本项目射线装置均采纳计算机图像存储治理系统,电脑成像,激光打印,不使用废显影液和定影液,无洗片过程。因此本项目无洗片废水、废定(显)影液产生。打印出来的胶片由病人带走,医院不产生废胶片。项目营运期间非放射性污染物要紧为医护人员产生的生活废水、生活垃圾,一般医疗垃圾,以及机房通排风系统产生的设备运行噪声。(1)生活污水:项目建成后,医院介入医护工作人员每天产生的生活废水直接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都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2)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产生的废手术手套、棉签等与医院医疗垃圾一起交由专门的医疗垃圾处置中心集中处置。医院严格按照环评要求落实各项非放射性污染物治理措施后,对非放射性环境的阻碍不大。事故阻碍分析一、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该项目运行中存在潜在危害和事故风险,本次环评对其作分析和预测,讲明项目运营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突发事件对人身安全和环境的损害和阻碍程度,提出行之有效的防范及应急措施,以幸免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使其对环境的阻碍达到能够同意的水平。二、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本项目涉及X射线介入治疗机的使用,营运中存在着潜在风险和事故隐患。参考国内外类似项目运营中的资料及国内相关场所的实际考查,现将项目运营中可能出现概率较大或后果较严峻的事故分列如下。X线介入治疗可能发生的事故本项目使用的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系Ⅱ类射线装置,属中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使受照人员产生较严峻的放射损伤,大剂量照耀甚至可导致死亡。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不运行时不存在放射性事故,也不存在阻碍辐射环境质量的事故,只有当机器运行期间才会产生X射线等危害因素,而且最大可能的事故要紧有两种:①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运行时相关人员未做好防护工作,导致受超剂量照耀或额外照耀。②医务人员误操作,导致病人受超剂量照耀或受其它的额外照耀。三、环境风险因子,潜大危害与事故等级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诊疗过程中,其风险因子为X射线。按照国务院449号令第四十条关于事故的分级原则,现将项目的环境风险因子、潜在危害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等级列于表11-4中。表11-4项目的环境风险因子、潜在危害及事故等级项目名称环境风险因子潜在危害事故等级介入治疗X射线X线机失控导致人员受超年剂量限值的照耀一般辐射事故介入治疗X射线X线机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较大辐射事故四、事故情况下防范应对措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系介入诊疗设备,属Ⅱ类射线装置,为中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使受照人员产生较严峻的放射损伤,但由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的专门性,事故时使受照人员受大剂量照耀甚至导致死亡的几率专门小。介入机开机时,手术大夫与病人同处一室,且距X线机的管头组装体约1m左右,距病人专门近;介入机的曝光时则以分计,有的还用时计,最长者达数小时。由上述情况可知,介入机要紧事故是因曝光时刻较长,防护条件欠佳对大夫和病人引起的超剂量照耀,其级不最高为较大辐射事故。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应做好以下工作:(1)DSA机房防护门外拟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警示灯。(2)DSA介入治疗中心大夫拟配备防护铅衣、防护铅围脖、铅眼镜、铅帽等个人防护用品,DSA自带有悬吊式铅屏风、悬吊式铅帘等防护装置。(3)操作中尽量缩短操作时刻和减少曝光次数,透视时尽量远离球管。(4)优选曝光条件。介入手术时,曝光条件kV、mA值、照耀野面积以及脉冲透视频率均与介入手术大夫的受照剂量相关。但kV与mA值为自动调节,因而应在满足手术部位影像质量的前提下将照耀野面积和透视脉冲频率人工调节至最小程度,尽可能减小不必要的照耀。医院应加强治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该医院还要经常监测射线工作场所的环境辐射剂量率等,确保辐射工作安全有效运转。当发生或发觉辐射事故后,当事人应立即向单位的辐射安全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报告。医院应立即启动本单位的辐射事故应急措施,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并在1小时内填写《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向当地环境爱护部门报告。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超剂量照耀的,还应同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表12辐射安全治理辐射安全与环境爱护治理机构的设置医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的要求,为了加强对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的监督治理,促进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应用,正确应对突发性放射性事故,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快速有效地进行现场应急处理、处置,维护和保障医院内职工和病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医院已成立了辐射安全与环境爱护治理领导小组,统一治理医院内的辐射安全防护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1)全面负责医院内的辐射安全治理工作;(2)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并检查监督实施;(3)负责医院内辐射工作人员的法规教育和安全环保知识培训;(4)检查安全环保设施,开展环保监测,对医院内使用射线装置安全防护情况进行年度评估;(5)实施辐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体检并做好体检资料的档案治理工作;(6)编制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并妥善处理医院有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7)定期向环保和主管部门报告安全工作,同意环保监督、监测部门的检查指导。医院有专业技术人员专人治理科内的安全防护工作。安全治理机构比较健全,治理人员配置较为齐备。本环评对医院辐射安全防护治理工作提出如下要求:①成立辐射安全和防护治理小组,全面负责辐射安全治理工作。②工作人员必须通过环保部门组织的辐射安全和防护培训与考核,做到持证上岗,并建立个人剂量和健康档案。③完善门机联锁等各类环保设施并定期开展检查维护,配备相应监测仪器和个人防护用品。④建立健全各类辐射安全治理制度,制定并完善事故应急预案。⑤建立辐射工作环境监测制度,开展运行期间的工作场所(1次/年)、个人剂量(1次/季度)监测并归档。⑥建立探伤运行、辐射环境监测、个人剂量治理及维修记录档案并由专人治理。二、辐射工作岗位人员配置和能力分析依照医院提供的资料,医院介入科现有8人,放射性工作人员现有35人。现有放射性工作人员都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和一定辐射防护知识,取得了某某地区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组织的培训合格证。评价认为就开展在用项目,医院拥有合格的放射性工作人员,能承担其相应的放射工作。医院放射性工作人员定期参加环境爱护主管部门组织的辐射防护与安全培训。通过以上分析,医院的辐射工作岗位人员配置和能力差不多符合本次评价要求。培训时刻超过4年的辐射工作人员,需进行再培训。个人剂量档案治理人员应将检测结果告知辐射工作人员,如发觉结果异常,将在第一时刻通知相关人员,查明缘故并解决发觉的问题。三、辐射监测是安全防护的一项必要的措施,通过辐射剂量监测得到的数据,能够分析推断和可能电离辐射及放射性污染的水平,防止人员受到过量的照耀。医院依照实际情况,建立了辐射剂量监测制度,包括工作场所监测和个人监测。1、工作场所监测:托付有资质的单位对辐射工作场所的剂量进行监测,监测周期为1次/年。2、个人监测:个人监测要紧是利用个人剂量计进行外照耀个人累积剂量监测,监测周期为1次/季,1年4次。3、监测内容和要求:(1)监测内容:X射线(2)监测范围:工作场所操纵和监督区域及周围环境(3)监测质量保证:a、监测人员必须通过技术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b、使用的仪器每年必须进行刻度和校准;c、监测必须采纳国家颁布的标准方法或推举方法;d、制定环境监测治理制度。经本次环评调查,医院原有的6MV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LA)COMPACT项目在环评时期开展了现状监测工作,但运行后未进行验收监测,环评建议建设单位尽快托付资质单位开展验收监测工作。事故应急预案与安全规章制度为了应对放射诊疗中的事故和突发事件,医院制订了放射性事故应急预案。其内容较全、措施具体、有针对性、便于操作,在应对医院放射诊疗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突发事件时差不多可行。医院应从经费、物资、人员和技术方面做好预备工作,定期进行培训,演练以应急时之需。预案中尚欠有针对性事故防范内容与措施,应对其相关要求及本报告表对事故分析进行有针对性补充完善。今后在预案的实施中,应依照国家公布新的相关法规内容,结合医院实际及时对预案作补充修改,使之更能符合实际需要。医院比较重视医院的软件建设,按医疗服务的需要制订了较为完整的各项规章制度。本次环评中按照有关环保法规的要求,对原有涉及放射诊疗方面的放射防护、安全治理、放射性废物处理、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作了补充修改,使之既符合国家法规要求,又适合放射诊疗的实际需要,其内容均属可行,医院应加强检查督促,认真组织实施。医院制订了《放射安全治理制度》《辐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其内容包括:辐射事故几种情况及处理措施、通报和通讯联络。评价认为该预案内容不完善,应补充以下内容:1、应急人员的组织、培训以及应急和救助的装备、资金、物资预备;2、辐射事故分级与应急响应措施。表13结论与建议一、项目概况名称:某某医院数字血管造影系统项目性质:改扩建建设地点:医院急救中心顶层设备间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介入手术室面积为33m2,属于Ⅱ类射线装置。二、本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系核和辐射技术用于医学领域,属高新技术。依照国家发改委2013年第9号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汇和配套人民币借款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电脑维护合同模板
- 主播合同经纪协议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合同签订授权委托书
- 店面租赁合同参考示例
- 秦腔基础知识
- 简单路标施工方案
- 铜川工程花箱施工方案
- 山西公务员考试真题2024
- 河南公务员真题试卷2024
- (完整版)自考00600高级英语重点上册
- 湖南邵阳农商行招聘真题2024
- 2024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 DL∕T 2528-2022 电力储能基本术语
- 《曼陀罗绘画疗愈-初三减压》PPT
- 关于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检测的要求
- 幼儿园蚂蚁教学认识蚂蚁蚂蚁分类(课堂PPT)
- C35P10计算书
- 小学数学专题讲座:“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ppt“
- 佛教开灵奠食科仪
- 土钉墙支护计算计算书(共10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