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贡市星星化学建材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聚羧酸减水剂母料和年产2万吨混凝土泵送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式本)建设单位:自贡市星星化学建材有限公司评价单位:惠州市志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10月补充监测结果见表4.4-4。由表4.4-4可以看出,项目用地范围内各地下水监测指标均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限值要求。4.4.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断本项目位于自贡市沿滩区,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采用自贡市的环境状况公报数据进行分析,根据《2020年自贡市环境状况公报》(自贡市生态环境局,2021年6月发布)。2020年主城区有效监测天数,优良天数297天,占81.1%,优良天数同比增加4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减少1天,PM10、PM2.5平均浓度值同比分别下降7.5%、4.4%,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第81名。2020年,自贡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六项指标中除细颗粒物超标外,其余五项指标均达标。细颗粒物年均值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4.4%;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7.5%;一氧化碳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为1.0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9.1%;二氧化硫年均值为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25.0%;二氧化氮年均值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了3.8%;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为1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1.9%。表4.4-6自贡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统计表单位:ug/m3行政区划SO2NO2PM10PM2.5O3CO自贡市62762431521.0mg/m3标准值60
4070351604mg/m3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超标达标达标根据上表可知,2020年自贡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中SO2、NO2、O3、CO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但PM2.5不能满足要求。因此,自贡市环境空气质量PM2.5年均浓度不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要求,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该区域为大气环境质量不达标区。达标规划针对自贡市大气环境质量情况,自贡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自贡市大气环境达标规划通知(自府发〔2018〕16号)。自贡市将采取分阶段限期达标时间,以基准年2016年为基础,达标期限内分两个阶段实现滚动目标,逐步改善空气质量。第二阶段为中长期2021—2030年,规划年为2030年,力争实现空气质量稳定达标。到2030年,全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保持稳定达标,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年均浓度稳定达标,年均浓度分别控制在15微克/立方米、30微克/立方米、47微克/立方米和35微克/立方米以内。臭氧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表4.4-7自贡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指标序号环
质量指标单位:(微克/
方米)目
值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属性中远期2030年1二氧化硫年均浓度≤15≤60约束2二氧化氮年均浓度≤30≤40约束3可吸入粒物年均浓度≤47≤70约束4细颗粒物年均浓度≤35≤35约束5一氧化碳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毫克/立方米)≤0.8≤4约束6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160≤160指导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预期在采取上述措施后,自贡市到2030年,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成效显著,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为粉尘,通过采取治理措施后,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到2030年,全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保持稳定达标,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年均浓度稳定达标,年均浓度分别控制在15微克/立方米、30微克/立方米、47微克/立方米和35微克/立方米以内,臭氧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根据《2020年自贡市环境质量状况》,以2020年为评价基准年,则自贡市沿滩区属于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区。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区域各监测点TVOC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的要求;非甲烷总烃满足河北省地方标准《环境空气质量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TSP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标准要求。4.4.4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厂界噪声监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的要求。4.4.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从上表可见,项目用地范围内的1#-7#土壤监测点及用地范围外的8#-10#监测点各项目检测结果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限值要求。用地范围外11#监测点各项目检测结果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评价5.1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建设周期约为6个月。项目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设备安装、装饰工程等四个阶段。5.1.1施工期工程情况施工期间将产生噪声、扬尘、固体废弃物、施工废水等污染物,其排放量随施工期的内容不同而有所变化。施工期建设流程及产污位置见下图。图5.1-1施工期流程及产污流程图1、基础工程在基础工程、管沟开挖及建构筑物施工阶段(包括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及公辅设施区及的基础挖方、填方、地基处理、基础施工等),产生的污染源主要有打桩机、挖掘机、打夯机、装载机等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同时还有弃土和扬尘。2、主体工程在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产生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振捣及模板拆除等施工工序的运行噪声;运输过程中的扬尘等环境问题。项目施工废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施工生产废水。3、设备安装及装修装饰工程施工在对建筑物的室内外进行装修时(如表面粉刷、油漆、喷涂、裱糊、镶贴装饰等),罐区及辅助生产区等设备安装时,钻机、电锤、切割机等产生噪声,油漆和喷涂产生废气,废弃物料及污水。综上所述,施工期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建筑扬尘、施工弃土、施工期噪声、生活污水和混凝土搅拌废水。这些污染存在于整个施工过程,但不同污染因子在不同施工阶段污染强度不同。5.1.2施工期污染物治理措施及排放情况施工期废水1、施工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为工地生活污水、地坪设备冲洗废水、基础开挖泥浆水和混凝土搅拌废水。经调查分析,生产废水主要含泥沙,悬浮物浓度较高,pH值呈弱碱性,并带有少量油污。治理措施:(1)砂石料冲洗废水:其悬浮物含量大,需建沉降池沉淀后回用于施工。部分废水澄清后可用于建筑工地洒水防尘。人工运输水泥砂浆时,应避免泄漏,泄漏水泥砂浆应及时清理。运浆容器和搅拌用具,工作时尽量集中放置,及时清洗,冲洗水引入沉降池。(2)混凝土养护废水:混凝土养护可以直接用薄膜或塑料溶液喷刷在混凝土表面,待溶液挥发后,与混凝土表面结合成一层塑料薄膜,使混凝土与空气隔离,封闭混凝土中水分不再蒸发外逸,水泥依靠混凝土中水分完成水化作用,因用水量较小,且不产生废水,故养护废水可以不需专门处理。(3)基坑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和石油类,其浓度高达2000mg/L,由于基坑废水SS含量较高,排至市政管网易对污水处理厂产生较大影响,故评价要求基坑废水必须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全部用于建筑工地洒水降尘,严禁排入市政管网和河流。(4)车辆冲洗废水:主要为含油废水,应尽量要求施工机械和车辆到附近专门清洗点或修理点进行清洗和修理,小部分在项目区内进行清洗和修理所产生的含油废水或废弃物,不得随意弃置和倾流,可用容器收集,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利用,以防止油污染。机械保养冲洗水、含油污水不得随意排放,要建小型隔油池,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再用于洒水降尘,严禁排入市政管网和河流。环评要求: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作场地洒水,不外排。通过沉淀池处理后,上清液可以作为中水回用或用作洒水抑尘,池底泥沙作为固废运往建筑垃圾堆放场。施工废水严格禁止随意排放。在严格执行以上环保措施后,项目施工废水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2、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项目施工高峰期施工人数以30人计,由于施工场地不设置食堂和澡堂。参照《四川省用水定额》(川府函〔2021〕8号),本项目生活用水按50L/d•人计,则施工期产生的生活用水量约为Q=30人×0.05m3/人·d=1.5m3/d,生活污水生产量按85%计算,则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日产生量约为1.275m3/d。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NH3-N和SS等。项目施工区生活污水可定期由槽车拉至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大大减缓施工期生活废水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废气1、扬尘扬尘包括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影响起尘量的因素包括:基础开挖起尘量、施工渣土堆场起尘量、进出车辆带泥砂量、水泥搬运量、以及起尘高度、采取的防护措施、空气湿度、风速等。类比国内同类型工程施工现场监测资料,在正常风况下,施工活动将使施工现场TSP近地面浓度达到1.5~30mg/m3,将对大气环境产生局部的短期影响。治理措施:(1)施工现场架设2.5~3米高墙,封闭施工现场,采用密目安全网,以减少结构和装修过程中的粉尘飞扬现象,降低粉尘向大气中的排放;脚手架在拆除前,先将脚手板上的垃圾清理干净,清理时应避免扬尘;(2)要求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定期对地面洒水,并对撒落在路面的渣土及时清除,清理阶段做到先洒水后清扫,避免产生扬尘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3)由于道路和扬尘量与车辆的行驶速度有关,速度越快,扬尘量越大,因此,在施工场地对施工车辆必须实施限速行驶,同时施工现场主要运输道路采用硬化路面并进行洒水抑尘;在施工场地出口放置防尘垫,施工车辆及运输车辆在驶出施工区前,轮胎需作清泥除尘处理,不得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运输沙、石、水泥、土方等易产尘物质的车辆必须封盖严密,严禁洒漏,定时对运输路线进行清扫;材料运输车辆运送过程中,应规划合理线路、合理时间。施工期运输车辆装截量适当,尽量降低物料输运过程中的落差,适当洒水降尘,减少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4)施工过程中,楼上施工产生的建筑渣土,不许在楼上向下倾倒,必须运送地面;(5)禁止在风天进行渣土堆放作业,建材堆放地点要相对集中,临时废弃土石堆场及时清运,并对堆场以毡布覆盖,裸露地面进行硬化和绿化,减少建材的露天堆放时间;开挖出的土石方应加强围栏,表面用毡布覆盖,并及时将多余弃土外运;(6)风速大于3m/s时应停止施工。(7)环评要求:使用商品混凝土,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运输车辆保持清洁,不得沿途洒落。同时材料运输车辆应避开人车流量高峰时间,不进入城区,做到文明施工。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应全面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打赢蓝天保卫战等九个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9〕4号)相关要求,全面督查场地现场管理“六必须”、“六不准”等相关要求,满足《四川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2682-2020)要求,确保项目施工期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根据要求施工期做到“六必须”(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六不准”(即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高空抛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不准现场堆放未覆盖的裸土)、“六个百分百”(即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加强对建设工地的监督检查,督促责任单位落实降尘、压尘和抑尘措施。项目通过科学施工、文明施工,并封闭施工现场,定期洒水,对施工车辆必须实施限速行驶等扬尘防治措施,其产生的扬尘可得到有效控制。只要落实有关扬尘防护的有关规定,严格按规范施工,施工期扬尘不会对该地区环境空气造成污染危害。2、施工废气项目施工废气主要包括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排放尾气,其中主要污染物为TSP、NOX、CO和总烃等。根据类似项目施工现场检测结果,在距离现场50m处CO、NO2消失平均浓度分别为0.2mg/m3和0.11mg/m3,日平均浓度分别为0.13mg/m3和0.062mg/m3,均能满足《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治理措施:(1)所有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等须均采用满足国家第V阶段排放标准(即《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法(中国III、IV、V阶段)》(GB17691-2005)中的第V阶段排放控制要求)要求的施工机械,降低尾气排放;(2)加强施工机械的保养维护,提高机械的正常使用率;加强对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度和颗粒物排放;(3)动力机械多选择使用电动工具,严格控制内燃机械的使用,场内施工内燃机械(如铲车、挖掘机、发电机等)安置有效的空气滤清装置,并定期清理;(4)禁止使用废气排放超标的车辆。由于施工机械多为大型机械,单车排放系数较大,但施工机械数量不大且较为分散,污染物排放量不大,间歇排放,污染较轻,同时场地较为开阔,因此影响是短期和局部的,施工结束后影响随之消失。3、油漆废气油漆废气主要来自于房屋装修阶段,该废气的排放属无组织排放,其主要污染因子为二甲苯和甲苯,此外还有极少量的汽油、丁醇和丙醇等。装修阶段的油漆废气的排放属无组织排放。由于装饰过程持续时间较长,是一个缓慢挥发的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防治措施:在施工装修期,项目对涂料及装修材料的选取,将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室内装修材料10项有害物质限量》规定进行,严格控制室内甲醛、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物及放射性元素氡,使用无毒无害的环保漆,优先采用已取得国家环境标志认可委员会批准、并被授予环境标志的建筑材料和产品,使各项污染指标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卫生部2001年制定的《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及《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限制要求。在装修油漆期间,应加强室内的通风换气,并保证装修空间的通风良好性油漆结束完成以后,也应每天进行通风换气一至二个月后才能营业。由于装修时采用的三合板和油漆中含有的甲醛、甲苯、二甲苯等影响环境质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挥发时间长,所以营业后也要注意室内空气的流畅。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避免施工期油漆废气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固废主要来源于地基开挖弃土、沉淀池泥沙、施工工程产生的建筑废料、装修过程中产生的装修垃圾以及综合施工场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本项目涉及土方量绝大部分来自于区内土地平整、地下室的开挖以及地基开挖过程。防治措施:(1)项目土石方开挖的同时,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开挖、回填工作。同时还要求在雨季不进行开挖作业或只进行小规模作业,尽可能,减少堆放土形成水土流失现象。(2)施工场地四周修建围护结构,及时清运弃土,夯实回填土、施工采用硬化路面,建设临时截水沟、排洪沟,减少水土流失;(3)弃土运输路线尽量选择远离城镇的道路,施工车辆及运输车辆在驶出施工区前,轮胎需作清泥除尘处理,不得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弃土运输车辆采取篷布加盖措施,严禁洒漏;(4)对外运过程中溢撒在项目区周边的土石要及时进行清理,避免随降雨汇入地表水体。(5)沉淀池泥沙本项目施工过程中设置沉淀池处理施工废水,会产生少量泥沙,由于此部分固废产生量较少,项目方拟将此部分泥沙外运至场地外低洼处填埋。(6)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主要包括砂石、石块、碎砖瓦、废木料、废金属、废钢筋等杂物,收集后运往建筑垃圾处置场。施工废料主要包括装修废料等,部分回用或收集后外售,剩余部分定点堆放由施工方清运,对周边环境基本无影响。(7)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按高峰期施工人员30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0.5kg/人·d计算,垃圾产生量为15kg/d,袋装集中收集后厂区暂存,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避免施工期固废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噪声施工期噪声影响主要为项目施工机械噪声和施工交通噪声对周边敏感目标的影响,施工期噪声污染源主要由施工作业机械产生。由于施工作业,工程机械(挖掘机、振动碾、运输车辆等)将产生噪声,噪声源强80~95dB,属间断性噪声。但混凝土浇灌中所使用的振动碾声级值高达100dB(Α)以上,对150m内的区域存在一定的影响,属间断性噪声。表5.1-1施工噪声声源强度施工阶段声源声源强度dB(A)施工阶段声源声源强度dB(A)土石方阶段挖掘机75-85装修与安装阶段切割机100-105空压机75-85手工钻100-105压缩机75-88混凝土搅拌机100-110载重车80-85云石机100-110底板与结构阶段混凝土搅拌机100-110角向磨光机100-115振捣器100-105轻型载重车75-80钢筋加工机械100-105电焊机90-95空压机75-85混凝土罐车、载重车80-85治理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制订科学的施工计划,应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使用,除此之外,高噪声设备的施工时间远离周围敏感目标,尽量安排在日间,减少夜间施工,倡导文明施工;(2)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高噪声施工机械尽量布置在远离敏感点的一方,同时应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3)降低设备声级:设备选型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保持机械润滑。固定机械设备如挖土、运土机械,如挖土机、推土机等,采取排气管消音器和隔离发动机振动部件的方法降低噪声;(4)降低人为噪音:按照规定操作机械设备,在挡板、支架拆卸过程中,应遵守作业规定,减少碰撞噪音;(5)建立临时声屏障:对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能在棚内操作的尽量进入操作间,不能入棚的,可适当建立单面声屏障。(6)对长期工作在强噪声工作岗位的施工人员,上岗时须配戴耳塞等防护工具,并实行定时轮换制度。工程的建设中只要规范施工,合理安排工序,使各种施工机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限制,施工期噪声对环境不会造成明显影响。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场地临时堆方因结构松散,可能被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环评建议,及时将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弃土运至本项目厂区内进行回填;挖方作业避开雨季;场内雨水排放通道上建简易沉沙凼;工程完工后及时恢复施工迹地,严格控制临时堆方堆置地点,并对临时堆放堆放点进行必要的挡护措施。施工过程中,场内临时堆放弃土因结构松散,降雨时会造成少量水土流失。项目方将在场界周边建立临时围墙,同时评价要求减少临时堆土的堆存坡度、堆放时间,及时夯实回填土,施工道路硬化,在施工场地建排水沟,防止雨水冲刷场地,并在排水沟出口设置沉淀池,使雨水澄清后再外排等措施,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防范措施:(1)在施工时,特别是基础开挖时应尽量避开暴雨季节,不仅可以减少因雨水的冲刷作用造成的水土流失,还可以节省施工投资;(2)场地内应设置专门的雨水导流渠,将雨水引导到沉淀池经过沉淀后再排入雨水管网,防止因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和淤塞管网;(3)施工场地四周修建围护结构,及时清运弃土,夯实回填土、施工采用硬化路面;(4)尽量避免雨季施工,若在雨季施工土方上部需覆盖篷布。建议管网建设按照分段施工、分层开挖的原则进行,并及时回填、平整,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原有地貌或植被。本项目水土流失源主要有开挖填筑面、表土临时堆积等。水土流失的防治遵循防治与绿化、美化环境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实行全面防治,主体工程已经完成了排水工程、绿化工程设计,根据本项目特点,还需考虑以下水土保持措施。(1)修建排水设施:在进行场地平整时,结合项目建设区内的永久性排水沟建设临时性排水设施,满足排水的要求。(2)临时堆土保护措施:项目区土石方移动量比较大,特别是施工期间,有大量待利用土石方临时堆积在项目区,土石方结构松散,极易产生流失现象,工程施工造成潜在的威胁和不便,故在待回填土石方堆积区先建好临时性挡土墙。(3)对沙、石料堆放进行临时挡护。建设期间临时堆放沙、石等建筑用料,为防止被雨水冲刷造成流失和浪费,临时堆料场需在堆料后在四周采用浆砌砖临时挡护,防止四处流失。生态环境项目位于沿滩工业园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内,占地属于规划的工业用地,已完成场平。生态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系统生物多样性程度较低,现场踏勘没有发现属于重点保护的珍稀动植物物种资源、自然保护区和需要重点保护的栖息地以及其他生态敏感点,无重大生态制约因素。项目建成后,将对地面进行硬化并增加绿化,造成的水土流失将进一步弱化和消除。种植的各种灌木及花卉,有利于改善项目所在地景观,增加生物多样性,可大大降低生态环境影响。5.1.3小结总体而言,施工期环境影响时间短、影响范围小。采用相应环保措施后可降至最低,并随施工期结束而消失。5.2营运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影响分析1、废水产生情况(1)生活污水本项目劳动定员30人。不新增生活污水排放量。生活污水由化粪池化处理后经工业区污水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达标后排入釜溪河。(2)初期雨水经计算,项目在暴雨天气下的最大初期雨水量为340m3/次,全年初期雨水量为4077.30m3/a。初期雨水经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沉淀后全部用于泵送剂复配。2、废水处理及排放方案本项目拟建化粪池的容积为5m3,处理规模为5m³/d,大于1.35m3/d的生活污水产生量,化粪池容积可行。拟建初期雨水收集池的容积为408m3,大于一次性初期雨水量(340m3/次),初期雨水收集池容积可行。3、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2.3-2018)关于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标准。本项目无生产废水外排;不新增劳动定员,不新增生活污水排放量;无露天堆放的原料、燃料、废渣等以及垃圾堆放场、降尘污染的,无应纳入废水排放量,纳入水污染当量计算的初期雨污水产生。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B。表5.2-1地表水评价等级判别依据表评价等级判定依据指标排放方式废水排放量Q/(m3/d)水污染物当量数W/(无量纲)一级直接排放Q≥20000或W≥600000二级直接排放其他三级A直接排放Q<200且W<6000三级B间接排放--注1:水污染物当量数等于该污染物的年排放量除以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见附录A),计算排放污染物的污染物当量数,应区分第一类水污染物和其他类水污染物,统计第一类污染物当量数总和,然后与其他类污染物按照污染物当量数从大到小排序,取最大当量数作为建设项目评价等级确定的依据。注2:废水排放量按行业排放标准中规定的废水种类统计,没有相关行业排放标准要求的通过工程分析合理确定,应统计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可不统计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他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放量。注3:厂区存在堆积物(露天堆放的原料、燃料、废渣等以及垃圾堆放场)、降尘污染的,应将初期雨污水纳入废水排放量,相应的主要污染物纳入水污染当量计算。注4:建设项目直接排放第一类污染物的,其评价等级为一级;建设项目直接排放的污染物为受纳水体超标因子的,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注5:直接排放受纳水体影响范围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取水口、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等保护目标时,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注6:建设项目向河流、湖库排放温排水引起受纳水体水温变化超过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且评价范围有水温敏感目标时,评价等级为一级。注7:建设项目利用海水作为调节温度介质,排水量≥500万m3/d,评价等级为一级;排水量<500万m3/d,评价等级为二级。注8:仅涉及清净下水排放的,如其排放水质满足受纳水体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评价等级为三级A。注9:依托现有排放口,且对外环境未新增排放污染物的直接排放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参照间接排放,定为三级B。注10:建设项目生产工艺中有废水产生,但作为回水利用,不排放到外环境的,按三级B评价。4、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初期雨水量为:污水处理量为340m³/次,小于初期雨水收集池的收集能力408m3/次。拟建化粪池处理能力为5m³/d;生活污水量1.35m³/d。生活污水单独收集,经化粪池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和园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经沿滩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达《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中“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排入釜溪河。沿滩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1万m3/d,服务范围及服务对象沿滩工业园区中的农户产品加工区、机械产业区、新材料产业区的生活、工业废水等。采用“A2O+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对本项目废水中COD、BOD、氨氮、石油类等污染物均有较强的处理效率,均能实现达标排放。本项目污水总排放量为1.35m³/d,项目外排废水量小。根据调查,沿滩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目前尚有2000~3000m3/d处理余量,因此沿滩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剩余处理规模满足本项目废水处理要求。项目在沿滩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纳范围内,项目污水能够进入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剩余容量能够满足项目需求。表5.2-2地表水环境影响自查表工作内容自查项目影响识别影响类型水污染影响型☑;水文要素影响型□水环境保护目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取水口□;涉水的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渔业水体□;涉水的风景名胜区□;其他□影响途径水污染影响型水文要素影响型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其他□水温□;径流□;水域面积□影响因子持久性污染物□;有毒有害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pH值□;热污染□;富营养化□;其他□水温□;水位(水深)□;流速□;流量□;其他□评价等级水污染影响型水文要素影响型一级□;二级□;三级A□;三级B☑一级□;二级□;三级□现状调查区域污染源调查项目数据来源已建□;在建□;拟建□;其他□拟替代的污染源□排污许可证□;环评□;环保验收□;既有实测□;现场监测□;入河排放口数据□;其他□受影响水体水环境质量调查时期数据来源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补充监测□;其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未开发□;开发量40%以下□;开发量40%以上□水文情势调查调查时期数据来源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水行政主管部门□;补充监测□;其他□补充监测监测时期监测因子监测断面或点位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监测断面或点位个数()个现状评价评价范围河流:长度()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km2评价因子(CODCr、氨氮)评价标准河流、湖库、河口: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近岸海域: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规划年评价标准(/)评价时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评价结论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达标☑;不达标□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状况□:达标□;不达标□水环境保护目标质量状况□:达标□;不达标□对照断面、控制断面等代表性断面的水质状况□:达标□;不达标□底泥污染评价□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程度及其水文情势评价□水环境质量回顾评价□流域(区域)水资源(包括水能资源)与开发利用总体状况、生态流量管理要求与现状满足程度、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空间的水流状况与河湖演变状况□达标区☑不达标区□影响预测预测范围河流:长度()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km2预测因子()预测时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设计水文条件□预测情景建设期□;生产运行期□;服务期满后□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污染控制和减缓措施方案□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情景□预测方法数值解□:解析解□;其他□导则推荐模式□:其他□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替代削减源□水环境影响评价排放口混合区外满足水环境管理要求□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满足水环境保护目标水域水环境质量要求☑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满足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重点行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满足等量或减量替代要求□满足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同时应包括水文情势变化评价、主要水文特征值影响评价、生态流量符合性评价□对于新设或调整入河(湖库、近岸海域)排放口的建设项目,应包括排放口设置的环境合理性评价□满足生态保护红线、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管理要求☑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污染物名称排放量/(t/a)排放浓度/(mg/L)CODCr0.081200氨氮0.01024替代源排放情况污染源名称污染物名称排放量/(t/a)排放浓度/(mg/L)生态流量确定生态流量:一般水期()m3/s;鱼类繁殖期()m3/s;其他()m3/s生态水位:一般水期()m;鱼类繁殖期()m;其他()m防治措施环保措施污水处理设施☑;水文减缓设施□;生态流量保障设施□;区域削减□;依托其他工程措施☑;其他□监测计划环境质量污染源监测方式手动□;自动□;无监测☑手动□;自动□;无监测☑监测点位()(/)监测因子()(/)污染物排放清单☑评价结论可以接受☑;不可以接受□注:“□”为勾选项,可√;“()”为内容填写项;“备注”为其他补充内容。5.3营运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影响分析5.3.1评价范围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参考导则中8.2.2进行确定。此调查评价范围以能说明地下水环境的基本状况为原则,应包括与建设项目相关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区域,必要时还应扩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结合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本项目地下水调查评价范围如图5.3-1所示,以项目所在水文地质单元为其调查评价范围,东侧以釜溪河为河流边界,南侧以羊叉河为河流边界,北侧以望子河为河流边界,西侧以地下水分水岭为界,项目区地下水的总体流向为自西向东,局部地区以望子河和羊叉河为排泄点,最终汇至釜溪河,划定共计约9.01km2的调查评价范围。图5.3-1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图5.3.2区域及场地地质条件区域及场地地形地貌项目所在地位于自贡市沿滩工业集中区,沿滩区地形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溪沟多,山丘广布,平坝狭小,受川东南平行裕皱余脉分隔,属盆中丘陵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地貌类型以低、中丘为主。项目区场地原始地貌西侧和北侧为丘坡地段,中部和东侧为冲沟地段,丘坡地段坡度约10~30°,局部存在基岩陡坎,冲沟地段地表较平缓,坡度约5~10°,原始地貌地表高程约277~328m。目前场地已进行开挖平场工作,平场标高约300~303m,整体呈北、西侧略高,南、东侧稍低态势。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拟建区大地构造单元归属于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坳之川中台拱自贡台凹。构造体系上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之四川沉降褶带西南部,区域基本格架以新华夏系之川中褶带为主体,从地貌特征来看,第四纪以来表现为大面积的间歇性缓慢抬升,未见明显的差异运动,是一个新构造运动较微弱的地区。根据工程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工程地质条件综合判定,工程区属构造基本稳定区。(注:133:龙爪寺向斜;128:自流井背斜;127:白马镇向斜;157:打铁垇向斜;160:蟠龙场向斜;158:邓井关背斜)图5.3-2工程区区域地质图拟建区构造主要为瓦宅铺背斜,该背斜位于沿滩镇至瓦宅铺之间,为长约12km的短轴低背斜,轴线北东40°~70°,倾角2°~8°。背斜轴部和两翼均为上沙溪庙组地层构成。拟建区位于背斜南东翼,距轴线约3km,受其影响控制,工程区岩层呈单斜构造,倾向165,倾角∠3~5°。区域地层岩性根据本项目紧邻《30000吨/年苯乙酸项目》的勘察资料可知,地表覆盖层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和残坡积土,出露地层为侏罗系沙溪庙组。第四系为素填土(Q4ml)、粉质黏土(Q4dl+el);出露地层为侏罗系沙溪庙组(J2s)泥岩,场地各岩土层特征分述如下:1、素填土(Q4ml)①为新近人工填土,回填时间约两年,主要分布于场地地表大部,西侧和北侧原始丘坡地段较浅,中部和东侧原始冲沟地段较深,本次勘探揭露该层厚约0.3~29.5m;红褐色、灰褐色,稍湿为主,成分为泥岩、砂岩碎屑和块石夹少量粉质黏土,块石和碎屑粒径多为约1~30cm,部分大于50cm,含量约占70%,结构松散,均匀性差,承载力低,压缩性高;勘探过程中出现垮孔、卡钻等情况,工程性质差。2、粉质黏土(Q4dl+el)②为残坡积物,广布于场地地表,勘探揭露厚约1~5.8m,冲沟地段厚度较大,丘坡地段厚度薄;黄褐色、褐色,主要成分为高岭石等粘土矿物,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压缩性中等,承载力较低。3、泥岩(J2s)③红褐色夹灰褐色、青灰色条带,黏土岩,局部含砂质,泥质胶结为主,中厚层~厚层块状构造;暴露后易风化崩解,遇水极易软化。强风化泥岩③1:差异风化严重,厚约0.8~2.6m,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少量呈柱状,取芯率55~65%,冲击可钻进。中风化泥岩③2:岩体裂隙稍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芯呈短柱状~柱状,岩芯采取率85~90%,RQD约55~70;锤击声沉闷、有凹痕;中风化岩块天然抗压强度平均值为3.83~7.56MPa,属极软岩~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Ⅳ级;暴露于空气中易开裂,遇水易软化。以上各地基岩钻孔柱状图如下图所示。图5.3-3引用本项目邻近的30000吨/年苯乙酸项目钻孔柱状图5.3.3区域及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区域及场地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类型根据地下水赋存介质类型,区域地下水主要类型为: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1)松散层孔隙水主要分布于第四系松散岩类地层中,主要水源为降雨和河渠及稻田的渗入补给,以孔隙潜水形式富集于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层中,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松散层孔隙水地下水埋藏深度小于10m,水位年变化幅度0.5~3m,地下水运动以垂直河流偏下方向为主,一般是地下水补给釜溪河水。(2)基岩裂隙水广泛的分布侏罗系沙溪庙组丘陵区内。基岩裂隙水主要靠降水补给,储存于风化网状裂隙、构造裂隙中。其中在侏罗系沙溪庙组强风化带中以风化裂隙潜水为主,在中风化带中以网状孔隙、构造裂隙水为主。基岩裂隙水分布极为普遍,但其富水性不一致。强风化带为主要含水层,且富水性相对好,而在中风化带中富水性较差。根据岩性条件,岩层的透水性和含水性来划分,区内含水岩组与地层分布一致,为:1)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含水岩组(Q4ml)广泛主要分布在拟建项目区内,棕红色~褐色,松散,稍湿,以粘性土、粉土组成,含砂岩成份的碎石、砾石,局部夹少量植物根茎,系该场地整平过程中开挖弃土回填形成,回填年限短(约2年),未固结,组成较复杂,结构松散,揭露层厚为0.3~2.5m。该含水岩组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影响。2)侏罗系沙溪庙组强风化泥岩含水岩组(J2s)广泛分布于调查区,是区内主要含水岩组。为紫红色强风化砂质泥岩,夹有灰绿色条带或团斑,泥质结构,其矿物成份为黏土质矿物,砂次之,泥质胶结,质地均一、岩性软,抗风化能力弱,风化裂隙发育,岩性软,岩体破碎。强风化砂质泥岩风化裂隙大多呈密集网纹状,缝隙细而窄,宽度一般不超过0.05cm。在地下有时可沿薄片状可溶物溶解成0.1~0.2cm的缝隙,延伸数米。a.A-A’剖面b.B-B’剖面图5.3-4项目区域地质剖面图区域地下水化学类型根据本次对评价区内地下水点位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HCO3-Ca、HCO3·SO4-Ca、Cl·HCO3·SO4-Na·Ca为主。基本化学因子监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表5.3-1丰水期基本化学因子监测结果单位:mg/L编号监测因子K+Na+Ca2+Mg2+CO32-HCO3-Cl-SO42-1#1.2113.644.118.102022018.52#1.3521.610420.8038822.333.43#7.5558.2847.7012485.293.64#0.5814.512514.5031240.670.95#9.2535.516419.3032455.91946#9.2520.495.49.14025624.467.57#0.9522.668.111.8021122.448.2图5.3.5调查评价区内地下水水化学分类piper图区域及场地地下水补、迳、排条件及动态特征1)地下水补、径、排条件调查区基岩风化带裂隙水以地表分水岭为界,以沟谷为中心,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在该水文地质单元内,丘顶和丘坡一般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区、沟谷为地下水的埋藏径流与排泄区,其总体特点是就近补给就近排泄。大气降水是区内地下水主要的补给来源,地下水接受补给区主要是含水层的露头区,其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的多少又决定于有效降水量大小和包气带岩性以及地形地貌特征,当有效降水量一定时,包气带岩性的渗透性愈强,地势相对平缓地段,降水入渗补给就愈多。另外,水稻种植期的水田地表水、溪流沟水也是区内地下水的另一补给来源。区内降水丰沛,雨量多集中在6~9月,基岩出露区包气带岩性为泥岩,由于含水层露头区岩体直接裸露,地下水接受降水入渗补给条件较好。在缓坡、平坝及沟谷地区,包气带中分布的粉质粘土层渗透性弱,受其阻隔,地下水接受补给条件较差。工作区基岩风化带裂隙水主要在丘顶接受补给,在丘坡由高处向低处运移形成径流区,沟谷、斜坡带和稻田底部为地下水的埋藏径流与排泄区,其总体特点是就近补给就近排泄,水量一般较小,其动态随降雨变化十分明显。构造裂隙水在接受降水补给,地下水下渗后逐渐集中到含水层与下部隔水层的层间裂隙中继续运移,并在由溪沟切割形成的沟底、斜坡带出露或岩性接触带出露。这类地下水的水量变化仍然较大,但当补给区面积大时,可终年不干。其动态仍随降雨而变化。地下水顺坡向径流,径流过程中受沟谷切割时,继续向沟谷或低洼地带径流,于沟谷内形成地下水埋藏径流区,并继续向下游径流,最终于区内最低侵蚀基准面釜溪河排泄。2)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区域内地下水动态是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与人为因素的集中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下水的水动力特征。山区地下水动态具明显的旱、雨季节变化与较明显的年际间丰、枯水年周期变化。区内地下水动态变化表现为受气候影响的随季节变化的特征,与大气降水关联性较好,不同地下水类型地下水动态变化幅度基本无差异。区域地下水主要为基岩构造裂隙潜水,地下水埋深受地形地貌条件控制,根据前述地下水补径排知道,区域浅层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侧向等径流补给,故地下水的动态变化情况与大气降水成正相关关系,区域地下水水位统计具体见下表。表5.3-2调查评价区地下水水位调查表检测点位点位位置地面高程(m)地下水埋深(m)枯水期丰水期1#项目西侧1000m处(E104.88003°,N29.22625°)242#项目东侧350m处(E104.89707°,N29.22822°)223#超信公司(E104.89512°,N29.22627°)286.1/19.84#项目西北侧1700m处(E104.87541°,N29.23407°)3025#项目北侧1300m团结村(E104.89099°,N29.23772°)206#项目北侧1100m团结村(E104.88280°,N29.23902°)285.85.281.687#项目东北侧880m团结村(E104.89825°,N29.23372°)250.63.580.488#项目东北侧(E104.89819°,N29.23053°)262.97.434.139#项目东北侧(E104.89509°,N29.23635°)267.84.861.4610#项目北侧(E104.88064°,N29.23989°)30211#项目西北侧(E104.87611°,N29.23416°)306.74.601.5012#项目西北侧(E104.87166°,N29.23302°)311.68.385.1813#项目西侧(E104.88032°,N29.22616°)300.34.861.3614#项目北侧(E104.90130°,N29.23688°)271.56.983.1815#项目东侧(E104.90206°,N29.22872°)275.75.7环境水文地质试验抽水试验及水文地质参数本次引用调查评价范围内已有水文地质抽水试验成果,试验孔位于场地周边DXS2号井点,揭穿了侏罗系沙溪庙组(J2s)强风化泥岩,进入了侏罗系沙溪庙组(J2s)中风化泥岩且未揭穿该层。地下水类型属于风化裂隙水,行了稳定流抽水试验,试验中测定涌水量、降深等数据,Q-S历程曲线见图5.3-6。图5.36DXS2抽水试验Q-S历时曲线采用均质无限含水层潜水完整井稳定流抽水计算公式计算渗透系数(K):影响半径(R)采用潜水计算公式:上述式中:K—含水层渗透系数(m/d);Q—抽水涌水量(m3/d);M—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H—抽水前潜水层厚度、承压水水头高度(m);h—抽水时井内水厚度(m);Sw—抽水井降深值(m);R、rw—影响半径、抽水井半径(m)。经计算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见下表5.3-3。表5.3-3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及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成果表地层代号抽水钻孔含水类型单位涌水量q(l/s.m)渗透系数K(m/d)渗透等级J2sDXS2风化裂隙水0.040.098弱渗水试验渗水试验是野外测定包气带非饱和土层渗透系数的简易方法,目的在于确定表层第四系土体的大气入渗能力。选取粉质粘土层进行1处渗水试验,使用双环法进行试坑渗水试验,详细位置见附件1综合水文地质图。采用下式计算包气带渗透系数:其中:K—渗透系数(m/d);Q—稳定的渗入水量(m3/d);F—试坑(内环)渗水面积(m),内环渗水面积0.049m2;Z—试坑(内环)中水层厚度(m),0.1m;H'k—毛细压力(一般等于毛细上升高度的一半)(m);l—试验结束时水的渗入深度(m)。工作区包气带粉质粘土渗水试验结果见表5.3-4及图5.3-7。通过现场1处试坑渗水试验,项目区内粉质粘土层的渗透系数1.2×10-5m/d,渗透性等级为弱透水。表5.3-4试坑渗水试验计算成果表试验点土体名称Q稳定流量(m3/d)渗透系数(cm/s)渗透系数(m/d)渗透等级ST1粉质粘土0.00321.2×10-50.0104弱图5.3-7ST1粉质粘土渗水速度历时曲线5.3.5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本项目所在地位于自贡市沿滩工业园区,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地下水生活供水水源地准保护区、不属于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源保护区、也不属于补给径流区,同时项目占地为规划的工业建设用地,评价范围无分散居民饮用水源等其它环境敏感区(评价范围内涉及的沿滩镇互助村、团结村;王井镇黄桷村、沱田村。上述村庄生活用水均使用自来水,详见附件6)。5.3.6环境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区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按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根据调查区环境地质特征,着重调查了:(1)天然劣质水分布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地方性疾病等环境问题。(2)与地下水有关的其它人类活动情况,如保护区划分情况等。1)原生水文地质问题调查通过本次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区域地下水pH值介于6.54~7.74之间,矿化度230~599mg/L,总硬度158~445mg/L,属偏碱性、低矿化度、硬度低的淡水,通过分析,地下水水质状况总体属良好。根据相关资料及现场调查访问,评价区未出现地方病等与地下水相关的原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2)地下水污染源调查本项目选址于自贡市沿滩工业园区内,目前调查评价范围内仅中天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处于运营状态。根据地下水现状调查结果可知,该区域内的地下水环境未受已建企业运行影响。5.3.7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根据本场地的水文条件,项目营运期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一为影响场地地下水补给的途径,从而影响地下水水位的动态平衡;二是水污染物进入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使地下水水质变差。1、污染分析项目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是运营期的影响。运营期正常工况下,物料经包装桶、包装袋及管道输送,不会出现跑、冒、滴、漏现象。正常情况下,项目对地下水影响很小。2、正常工况下预测正常工况下,项目贮存的危险废物统一采用包装桶密封包装,贮存过程中不拆除包装,不对其处理,正常情况下,项目危险废物不会渗入地下水,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根据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周边地下水水质基本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水质标准,说明项目周边地下水水质较好。3、非正常工况下预测非正常工况包括贮存危险废物的容器发生泄漏,废有机溶剂等泄漏外流,围堰发生泄漏,污染物可能泄漏接进入地下水,对地下水造成污染。(1)预测情景设定根据废水处理站的泄漏下渗量,结合工程分析,计算非正常情况下污染源强,见表5.3-5。表5.3-5非正常情况下项目进入地下水中污染物源强情景模式污染源位置污染源进入地下水污染源强预设情景三级沉淀处池泄漏泄漏1%的水量COD198.5g/d本次选取污染特征因子CODCr作为预测因子。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没有CODCr的质量标准,本次评价参考《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CODMnIII类标准(3mg/L)为预测标准。(2)预测范围及时段预测评价范围与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致。预测时段为项目营运期非正常状况下预测100d、1000d。(3)预测模式的选取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级别为二级,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的规定,预测方法采用解析法进行。根据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可知,本建设项目对地下水产生潜在污染的设施主要有:原料储存区、废水处理水池、污水管道等。根据项目使用原辅材料性质及其贮存特点、主体工程设备的安放情况、输水管道的布设情况,结合建设单位对各工程的拟采取的防渗情况,识别出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可能是对厂区附近区域地下水影响主要污染源。但出现泄漏事故,一般情况下COD或者含有机物物料通过包气带迁移污染物地下水。区内为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和块状岩类基岩裂隙水含水层,建设场地两类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密切,建设场地地下水位埋深为3.58~8.38m,因此,建设场地包气带厚度亦为3.58~8.38m,包气带岩性为人工回填的粉质粘土、细砂、粗砂以及砾质粘土等。COD或者含有机物物料还有可能沿着孔隙以捷径式入渗的方式快速进入含水层,进而随地下水流迁移。因此,本次评价模式计算过程忽略污染物在包气带的运移过程,计算结果更为保守。区内潜水水位埋深为0.40~5.50m,拟建项目场地所在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水力坡度小,流速较缓慢,最后向东南侧釜溪河径流。浅层地下水水动力场稳定,为一维稳定流,因此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迁移,可概化为点源短时注入示踪剂(平面短时点源)的一维稳定流动二维水动力弥散问题,当取平行地下水流动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则求取污染物浓度分布的模型如下:式中:x,y——计算点处的位置坐标,m;t——时间,d;C(x,y,t)——t时刻点x,y处的示踪剂浓度,g/L;b——承压含水层的厚度,m;m——单位时间注入的示踪剂质量,kg/d;u——水流速度,m/d;n——有效孔隙度,无量纲;Dx——纵向弥散系数,m2/d;Dy——横向y方向的弥散系数,m2/d;π——圆周率;λ——化学反应常数,1/d;t0——泄漏事件,d。(4)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1>模式参数的获取利用所选取的污染物迁移模型,能否达到对污染物迁移过程的合理预测,关键就在于模型参数的选取和确定是否正确合理。本次预测所用模型需要的参数有:含水层厚度M;短时注入的示踪剂质量m;岩层的有效孔隙度ηe;水流速度u;污染物纵向弥散系数Dx;注入的示踪剂浓度C0;这些参数由本次工程地质勘察及类比区域勘察成果资料来确定,其中C0取值本项目污水处理进水设计浓度值。含水层厚度b本次评价主要考虑评价区浅层含水层,该层含水层厚度10m左右,取10m。短时注入的示踪剂质量m考虑最不利影响,假定污水池由于腐蚀或地质作用,池底出现裂缝,废水由裂缝下渗进入包气带进而污染地下水。本项目污水池设计进水水质CODCr浓度为1328mg/L,调节池尺寸为10m×2.5m×2.5m,池内污水水深为2m,假定渗漏面积为池底面积的1%,包气带在3.58-8.38m/d之间,取中间值5.98m/d。同时考虑污染物通过此裂缝进入包气带,污染物特性和包气带的截留作用,认为最终进入含水层的污染物总量为进入包气带的10%,则各污染物的渗漏量为:CODCr:1328mg/L×(10m×2.5m×1%×5.98m/d)×10%=198.5g/d含水层的平均有效孔隙度ηe评价区孔隙潜水含水层岩性以含砾石、砂、粘性土为主,ηe取经验值0.1。水流速度u浅层水含水层平均渗透系数0.101m/d,地下水水力坡度I=0.01,则地下水的实际渗透速度:V=KI/ηe=0.101×0.01/0.1=0.0101m/d。纵向x方向的弥散系数Dx参考Gelhar等人关于纵向弥散度与观测尺度关系的理论,且考虑到本项目沉淀地下深度为2m,则根据本次场地的研究尺度,模型计算中纵向弥散度选用6m。由此估算评估区含水层中的纵向弥散系数:Dy=αL×u=6m×0.0101m/d=0.061m2/d。模型中各参数取值见表5.3-6。表5.3-6预测参数取值一览表项目渗透系数k(m/d)水力坡度I有效孔隙度ηe地下水流速u(m/d)纵向弥散系数(m2/d)纵向弥散系数(m2/d)取值0.1010.010.10.01010.0610.00612)模式预测结果预测非正常状况下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以泄漏点原点,以地下水径流方向为x轴正方向,垂直于径流方向为y轴)。污水处理设施距离地下水下游排泄区2100m。根据预测结果可知,由于污染物的瞬间大量注入,地下水中COD均呈现增长后下降的趋势,距事故地点距离越远,污染物泄漏对该位置地下水中污染物含量的贡献值越低。根据预测结果:预测点为:预测点为:x=0,y=0,预测时间段内结果全部超标;厂界与泄漏点中间,x=75,y=0,预测时间段内结果均未超标;在厂界x=150,y=0处,在预测时间内均不超标;下游排泄区X=2100,y=0,在预测时间内均不超标。100天,超标距离为下游10m,预测范围内超标面积为:25m2;影响距离为下游25m,预测范围内影响面积为:75m2。365天,超标距离为下游30m,预测范围内超标面积为:75m2;影响距离为下游30m,预测范围内影响面积为:150m2。1000天,超标距离为下游39m,预测范围内超标面积为:175m2;影响距离为下游54m,预测范围内影响面积为:300m2。污水池渗漏产生的污染因子CODCr随时间的推移其污染源的分布范围见图5.3-8到图5.3-14。图5.3-8泄漏点COD水质预测计算结果图图5.3-9泄漏点与厂界之间的中点处COD水质预测计算结果图图5.3-10厂界处COD水质预测计算结果图图5.3-11下游排泄区COD水质预测计算结果图图5.3-12泄漏100d的COD污染预测图图5.3-13泄漏365天后COD污染影响预测图图5.3-14泄漏1000天后COD污染影响预测图本项目三级沉淀池内的污水处理设施泄漏渗入地下水造成局部超标现象,此时下渗物会对地下水潜水含水层造成影响。但是随着污染物的扩散,污染面积将逐渐扩大,污染物浓度呈现先增长后减小的趋势。根据前面数学模式预测结果,污染区域不会超出厂界(泄漏100天,超标距离为10m;泄漏365天,超标距离为22m;泄漏1000天,超标距离为39m)范围。故,非正常状况下,污染物的泄漏对项目所在地的地下水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5.3.8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及对策1、污染源源头控制措施本项目污染源头控制主要包括加强设备维护及监控,将污染物跑、冒、滴、漏降到最低限度。本环评要求:(1)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及监控,防止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将污染物的泄露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限度;(2)做好地下水污染的防渗措施;(3)仓库区设置事故围堰;(4)加强设施巡查,确保仓储区事故废水应能够及时有效地排入事故水池;(5)必须定期进行检漏监测。2、分区防治措施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需根据预测结果和场地包气带特征及其防污性能,提出防渗技术要求。本项目所在地天然包气带渗透系数为1.2×10-5cm/s,单层厚度Mb>1m,防污性能等级为中,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为易。根据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参照表,可知:本项目的防渗等级为重点防渗,对生产产区、仓储区、各污水处理池实施重点防渗。项目分区防渗图详见附图9。重点防渗区地坪底和围堰侧面均采用防渗、防腐处理;接缝和施工缝部位应密实、结合牢固,不得渗漏;预埋管件、止水带和填缝板要安装牢固,位置准确。地面采取粘土铺底,再在上层铺10cm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凝土进行硬化+至少2mm厚的环氧树脂自流平地。通过上述措施可使一般污染区各单元防渗层渗透系数≤10-7cm/s。3、地下水环境监控1)地下水监测原则按照地下水环评导则及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地下水监测应按以下要求进行:①在地下水水流上游方向应设不少于1眼地下水背景(或对照监控井);②在项目场地外可能受到影响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目标的上游应至少布设1眼地下水污染监控井;③根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布设监测井。④充分利用现有民井、监测井,污染事件发生后监测井可以作为地下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的抽水井;⑤水质监测项目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相关要求和潜在污染源特征污染因子确定,各监测井可依据监测目的不同适当增加和减少监测项目。⑥建设单位安全环保部门设立地下水动态监测小组,专人负责监测或者委托专业的机构分析。2)监测井布置根据井场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及污染预测评价结果,需针对运营期开展地下水环境监测。监测井选取DW2、DW3作为监测井,DW1作为背景监测井,监测井布置如图5.3-11所示,监测频次及因子见表5.3-6。表5.3-6地下水监测率与监测因子阶段场地监测井坐标监测频率因子运营期本项目DW1104.885094°E,29.237972°N建议每年枯水期、丰水期各监测1次,或按照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要求CODMn、NH3-NDW2104.886987°E,29.237427°NDW3104.886757°E,29.237011°N图5.3-15跟踪监测井位置图3)数据管理建设单位应按相关规定对监测结果及时建立档案,并按照国家环保部门相关规定定期向相关部门汇报并备案。如发现异常或发生事故,加密监测频次,并根据污染物特征增加监测项目,并分析污染原因,确定泄漏污染源,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建设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质量、安全、环境”三位一体的全面质量管理目标。设立地下水动态监测小组,负责对地下水环境监测和管理,或者委托专业的资质机构完成。建立有关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制定风险预警方案,设立应急设施减少环境污染影响。4、风险事故应急响应措施(1)地下水污染风险快速评估及决策地下水污染风险快速评估方法与决策由连续的3个阶段组成(图5.3-16):第1阶段为事故与场地调查:主要任务为搜集事故与污染物信息及场地水文地质资料等一些基本信息;第2阶段为计算和评价:采用简单的数学模型判断事故对地下水影响的紧迫程度,以及对下游敏感点的影响,以快速获取所需的信息;第3阶段为分析与决策:综合分析前两阶段的结果制定场地应急控制措施。图5.3-16地下水污染风险快速评估与决策过程(2)风险事情应急程序无论预防工作如何周密,风险事故总是难以根本杜绝,因此,必须制定地下水风险事故应急响应预案,明确风险事故状态下应采取封闭、截流等措施,提出防止受污染的地下水扩散和对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治理的具体方案。制定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在发生风险事故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降低事故对地下水的污染。因此,建设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编制相应的应急方案,并按照《关于印发<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4]34号),将地下水风险纳入建设单位环境风险事故评估中,防止对周围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针对应急工作需要,参照相关技术导则,结合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技术特点,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治理程序见图5.3-17。图5.3-17地下水污染应急治理程序(3)风险事故应急措施根据地下水环境模拟预测结果,本项目最大风险事故为废水收集池泄露。遇到风险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应在泄漏事故发生后,加强对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监测,及时确定污染范围,制定可行和有效的修复方案,在完成了修复后,仍需跟踪监测。5.4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5.4.1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等级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的规定,根据项目污染源初步调查结果,分别计算项目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简称”最大浓度占标率”),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空气质量浓度达到标准值的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其中Pi定义见公式(1)。Pi=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1h地面空气质量浓度,μg/m3;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μg/m3。评价等级的划分方法见下表。表5.4-1评价等级判别表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10%二级1%≤Pmax<10%三级Pmax<1%同一项目有多个污染源(两个及以上)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等级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1、污染源正常排放清单详见5.4.6节。2、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筛选表5.4-2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表评价因子平均时段标准值/μg/m3折算成1小时平均/μg/m3标准来源TVOC8小时平均6001200HJ2.2-2018TSP24小时平均300900GB3095-2012PM1024小时平均150450GB3095-2012PM2.524小时平均75225GB3095-2012SO21小时平均150150GB3095-2012NOX1小时平均250250GB3095-20123、估算模型参数表表5.4-3估算模型参数表参数取值城市/农村选项城市/农村城市人口数(城市选项时)39万最高环境温度/℃41.3最低环境温度/℃-1.4土地利用类型落叶林区域湿度条件湿润是否考虑地形考虑地形是地形数据分辨率90m是否考虑海岸线熏烟考虑岸线熏烟否海岸线距离/m/海岸线方向/°/4、主要污染源估算模型计算结果使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推荐模式中估算模型AERSCREEN进行计算,在距污染源厂界至25km处默认为自动设置计算点,最远计算距离为污染源下风向25km。表5.4-4估算模型计算结果一览表生产线/工艺名称排气筒编号污染物Ci(mg/m3)占标率Pi(%)D10%(m)有机废气排气口DA001VOCs0.0009040.08/含尘废气排气口DA002PM100.0001060.02/PM2.50.00005320.02/锅炉废气排气口DA003PM100.000770.17/PM2.50.0003850.17/SO20.00003550.01/NO20.004371.75/1#生产车间M1VOCs0.002460.20/2#生产车间M2TSP0.06447.16/PM100.01072.39/PM2.50.005372.39/VOCs0.08146.78/罐区AM3VOCs0.03713.09/罐区BM4VOCs0.05874.90/污水池M5VOCs0.04804.0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型AERSCREEN,本项目PMAX=7.16%,故本项目大气评价计算等级为二级。因本项目属于“对于电力、钢铁、水泥、石化、化工、平板玻璃、有色等高耗能行业的多源项目或者使用高污染燃料为主的多源项目,并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评价等级提高一级”的范畴,故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5.4.2气象统计资料1、气象站20年统计气象概况本项目位于自贡市沿滩区,富顺气象站距项目约9.7km,是距项目最近的国家气象站。项目采用富顺气象站(56399)资料,气象站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04.9833度,北纬29.1833度,海拔高度306.2米。气象站始建于1959年,1959年正式进行气象观测。拥有长期气象观测资料,以下资料根据2001-2020年气象数据统计分析。富顺气象站观测气象数据信息见表5.4-4,气象资料整编表见表5.4-5。表5.4-4观测气象数据信息气象站名称气象站编号气象站类型气象站坐标/°相对距离/km海拔高度/m数据年份气象要素经度纬度富顺气象站56399一般站104.983329.18339.7306.22020地面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的要求,本次评价收集了富顺气象站近20年累年气象统计资料,具体的调查和统计结果见表5.4-5。富顺气象站多年平均气温18.5℃,极端最高气温41.3℃,极端最低气温-1.4℃。年平均降水量为1843.8mm,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9.6%,历年平均风速1.2m/s。表5.4-5富顺气象站常规气象项目统计表统计项目统计值极值出现时间极值多年平均气温(℃)18.5//累年极端最高气温(℃)41.32006.8.1241.3累年极端最低气温(℃)-1.42011.1.21-1.4多年平均气压(hPa)978.3//多年平均水气压(hPa)17.6//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6//多年平均降雨量(mm)975.82012.8.31157.2灾害天气统计多年平均沙暴日数(d)0.0//多年平均雷暴日数(d)22.1//多年平均冰雹日数(d)0.1//多年平均大风日数(d)0.5//多年实测极大风速(m/s)、相应风向(d)22.2、E2007.8.1222.2多年平均风速(m/s)1.2//静风频率(%)14.2//多年主导风向、风向频率(%)N,16.0//2、气象站风观测数据统计(1)月平均风速富顺气象站月平均风速见表5.4-6所示,11月平均风速最大(2.71米/秒),04月风最小(2.31米/秒)。表5.4-6富顺气象站月平均风速统计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风速1.2110.9(2)风向特征近20年资料分析的风向玫瑰图见图5.4-2所示,富顺气象站主要风向为N、NW、NNW,占22.28%,其中以N为主风向,占到全年8.97%左右。表5.4-7富顺气象站气象站年风向频率统计(单位%)风向NNNENEENEEESESESSE-频率8.975.246.924.934.944.115.003.66-风向SSSWSWWSWWWNWNWNNWC频率4.834.263.975.195.324.677.036.2814.2图5.4-2富顺气象站20年平均风向玫瑰图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各月风向频率如下:表5.4-8富顺气象站月风向频率统计(单位%)风向频率/月份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0111.906.107.805.6002.903.303.703.103.903.903.707.008.4018.100211.706.807.304.704.604.304.003.103.503.603.8007.006.8018.400310.406.308.304.705.004.304.203.904.003.503.504.805.0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指标房屋销售协议条款版
- 二手房交易中介协议合同范本(2024版)
- 2025年度销售业务员兼职岗位员工激励与绩效改进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别墅景观绿化养护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国际会展中心物业全面服务与管理协议3篇
- 专业广告代理服务协议(2024版)版A版
- 2024项目合作中间人佣金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鸡苗运输时间优化及效率提升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个人汽车销售代理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汽车租赁与环保节能服务合同3篇
- 冲压模具设计-模具设计课件
- 高处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职中英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中国的世界遗产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辽宁科技大学
- 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修改版
-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康复
-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
- GB/T 37518-2019代理报关服务规范
- GB/T 156-2017标准电压
- PPT沟通的艺术课件
- 内科学:巨幼细胞性贫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