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课程作业_第1页
《商法》课程作业_第2页
《商法》课程作业_第3页
《商法》课程作业_第4页
《商法》课程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0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商法》课程作业姓名:学号:年级:学习中心:—————————————————————————————一、名词解释1.商人商法规范的主体。地中海沿岸商人阶层中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法律规范,之后被各国商法典吸收,商法典成为规范商人的法律,而商人则成为了商法的基本概念。2.商号商人的名称。就像普通人的姓名,商号是商人对外活动时外部认识该商人的标志。商号对于商人具有人格上财产上的价值。3.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发行股份筹集资本,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公司类型。4.有限责任公司少人数的股东出资设立,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公司类型。5.无限公司、两合公司无限公司:全体股东对公司承担无限责任的公司类型。两合公司:无限责任股东与有限责任股东并存的公司类型。6.公众公司、闭锁公司公众公司:公司股份自由流通的公司类型。闭锁公司:公司股份不对外开放的公司类型。7.股东公司的所有者。对公司承担出资义务的同时对公司享有股东权。8.董事公司的经营者。处理公司日常的经营事务,对股东会负责,受监事监督。9.监事公司的监督者。传统大陆法系的监督部门,对股东会负责,对董事、高管人员进行监督。10.公司章程公司的内部规范文件,对公司的重大事项,例如经营范围、注册资本、股东等作出规定。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11.资本多数决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股东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12.累积投票制股东大会选举董事或者监事时,每一股份拥有与应选董事或者监事人数相同的表决权,股东拥有的表决权可以集中使用。13.一人公司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14.隐名股东实际对公司出资但在公司的股东名册上记载他人姓名的股东。15.股票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采取股票的形式。股票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16.上市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17.发起人发起人承担公司筹办事务。发起人签订发起人协议,明确各自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18.自益权股东为自己利益而行使的权利,例如利润分配请求权。19.共益权股东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例如表决权。20.发起设立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21.募集设立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股份向社会公开募集或者向特定对象募集而设立公司。22.单独股东权持有公司一股即可行使的股东权。例如,知情权,表决权等。23.少数股东权持有公司股份一定比例以上才可行使的股东权。例如,股东会召集权,股东提案权,公司解散请求权等。24.公司僵局闭锁公司由于股东持股比例比较均衡,股东间产生意见分歧时导致无法形成意思决定的情形。25.发行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份的市场。也称证券市场的一级市场。26.流通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股份进行交易的市场。也称证券市场的二级市场。27.创业板面对创新型企业的资本市场。相对于主板发行上市的条件比较低。28.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公司发行的按预定条件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29.财务报表法律规定公司应当制定反映公司财务经营状况的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30.公积金制度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资本公积金。防止公司亏损,保护债权人利益。31.清算中公司进入清算程序的公司。权力能力受到限制,只能进行与清算相关的活动。32.设立中公司处于设立过程中尚未成立的实体。无法人格,其权利义务由设立后的公司当然继承。33.强制清算依据债权人等的申请由法院指定清算组进行的清算。34.短期交易收益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六个月内买卖时其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35.要约收购投资者通过证券市场取得上市公司30%股份时须向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股份的要约。二、简答题1.营利社团法人的内涵答:1、社团法人,又称法人型人合组织,指以人的组织为成立基础的法人,即“人的组织体”。2、营利法人,“公益法人”的对称。指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如公司、企业等。所谓以营利为目的,系指使其社员而非法人本身享受财产上的利益。仅以营利为手段,为增进公益而收取入场费、手续费、住院费等费用的,其收入又不构成社员个人财产的社团,仍未公益法人。2.股东权的内容答:我国公司法第4条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除该条之外,公司法在很多其他条文中都规定了股东的具体权利。股东权利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类:(1)发给股票或其他股权证明请求权;(2)股份转让权;(3)股息红利分配请求权,即资产收益权;(4)股东会临时召集请求权或自行召集权;(5)出席股东会并行使表决权,即参与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6)对公司财务的监督检查权和会计账簿的查阅权和复制权,但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没有复制权;(8)优先认购新股权;(9)公司剩余财产分配权;(10)权利损害救济权和股东代表诉讼权;(11)公司重整申请权;(12)对公司经营的建议与质询权。其中第(1)、(2)、(3)、(8)、(9)项为股东全中的财产权,第(4)、(5)、(6)、(7)、(10)、(11)、(12)项为股东权中的管理参与权。3.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答:一、定义:公司法人人格是指公司以其自己的名义享有民事权利和独立承担民事义务的主体资格。公司的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这就是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又称“刺破公司面纱”或“揭开公司面纱”,指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的股东(包括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以实现公平、正义目标之要求而设立的一种法律措施。二、特征: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作为在特定情形下对股东有限责任的修正和维护,当公司法人人格与股东有限责任被滥用打破,它作为一种事后救济手段出现,是对公司、股东与债权人一种风险与权利的平衡,实现了“矫正的公平”。它具有以下特征:(1)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以承认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为前提。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虽然具有否认法人人格的功能,但它是针对具有法人人格且人格被滥用的公司。若一公司未取得合法独立人格,它就不能行使法人的权利,其行为和后果将视为无效,也就不存在债权人要求股东就公司实体行为或债务直接承兑责任,也就不存在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必要。因为只有具有独立人格的法人才有公司独立人格被滥用的可能。因此,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不是对法人人格独立原则的否认,而恰恰是对法人人格独立原则的恪守。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公司设立瑕疵问题。公司设立瑕疵是针对公司再设立时存在实体或程序的缺陷。对于此类公司是否具有法人人格应加以区分。①公司设立不能。公司在形式上已经完成登记行为,但是因为存在公司设立无效的法定事由,如:不到法定人数、缺少公司章程或章程存在违法记载事项等,此类公司经利害关系人申请,不具有法人人格。当股东滥用公司人格致人损失时,不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而由发起人负连带责任。②公司设立虽有瑕疵,但可根据某些条件或既定事实对设立瑕疵的公司的人格予以承认。当公司法人人格被滥用,就当然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2)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的法律效力,只适用于个案中的特定法律关系,而不具有普适性。它不是对公司法人人格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具体个案中,公司法人人格不合目的性而需要否认其法人人格的场合。其效力不涉及该公司的其他法律关系,并且不影响该公司作为一个独立实体合法的继续存在。待公司消除股东的滥用行为后有恢复其法人机能,公司独立人格依然未被法律所承认。(3)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是对法人人格被滥用后的一种事后规制。它通过追究法人人格滥用者的责任,对因滥用而无法在传统的法人制度框架内的合法权益者的一种救济,是对股东只负以出资额为限的有限责任在特定情形下的否定,使滥用公司人格者对公司债务负无线连带责任,以体现法律所要求的将利益和负担公平、合理的分配于当事人。4.资本三原则答:所谓资本三原则,是指资本法定、资本维持、资本不变。这三个原则被视为大陆法系公司法的核心原则,保证公司独立、完整,保证法定资本制得以实现。虽然是三个原则,但目的本质是一个,即维持法定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之间的一致。(1)资本法定原则,也称资本确定原则,要求公司的注册资本必须经过法律的确认或者取得公式的效力,并以此作为其他法律规则的基础依据。其具体制度包括:①对出资的形式、对价的规制;②资本最低限额的规制;③资本公告制度,即注册资本必须公告以便确保相对人获得一个稳定的预期。(2)资本维持原则,也称资本充实原则,指公司存续期间,应当维持与其注册资本相当的资本,以达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社会交易的安全。这一原则要求实缴资本与注册资本的一致,如果不一致,也要保证公司维持一个和注册资本相当的实缴资本。其具体制度包括:①有限公司初始股东对现金之外的出资负有价值保证责任,而其他股东对此承担连带责任;②股份公司不得以低于股票面额的价格发行股份;③除非依照特别规定的目的和程序,不得收购本公司股票;④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股票作为质押;⑤公司在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之前不得分配利润;⑥公司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亏损;⑦公司的股票和债券之间的转换受到严格限制;⑧公司对外担保的限制等。(3)资本不变原则,意味着公司的注册资本确定以后,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减少或增加。不过不允许增加或减少资本的公司法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这一原则实际上意味着资本变动的公告。其具体制度包括:①公司的注册资本减少的,必须编制资产负债及财产清单,修改章程,办理变更登记,并应通知债权人,债权人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担保;②登记(合并、分立)的事项变动,以及资本变动,应当进行登记。围绕着法定资本而建构的资本三原则,其核心是保证公司存在着一个固定的、可能理论上会不断增加的数额。法律规制的关注点就在于能够确保这个法定资本在公司内的存在,如果股东以各种方式取回了资本或出资,就会导致这一数额的下降,被称为资本弱化。5.公司设立的方式答:根据股东对公司所负责任的不同,可以把公司划分为五类:(1)无限公司,即所有股东无论出资数额多少,均需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公司;(2)有限责任公司,即所有股东均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3)两合公司,由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共同组成的公司;(4)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资本分为金额相等的股份,所有股东均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5)股份两合公司,由无限责任股份和有限公司股份共同组成的公司。这种划分方式是对公司进行最基本的划分方法。6.股东会的职能及运作答:公司法在确认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由公司章程规定的同时,对一些特定问题的讨论等也规定了一些特别的程序,主要包括:(1)股东会对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分立、合并、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股东大会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这一规定较通常的二分之一以上表决权通过的规定,扩大了利益保护的范围。(2)公司可以修改章程,但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3)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4)股东会的首次会议由于尚未形成会议召开方法,故应由于出资最多的股东召集和主持,依照公司法规定行使职权。(5)股东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定期会议应到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按照召开。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提议召开临时会议的,应到召开临时会议。(6)公司设立董事会的,股东会会议由董事会召集,董事长主持,董事长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职务时,由董事长指定的副董事长或者其他董事主持。(7)召开股东会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15日以前通知全体股东。股东会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作出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股东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等。无论公司章程有无规定,股东会会议的有关问题涉及上述方面的,都必须按规定的程序执行。程序未作规定而章程有规定的,则可依靠章程规定的程序执行。7.董事会的职能及运作答:一、职能:股份公司的权力机构,企业的法定代表。又称管理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由两个以上的董事组成。除法律和章程规定应由股东大会行使的权力之外,其他事项均可由董事会决定。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经营决策机构,董事会向股东会负责。董事会的义务主要是:制作和保存董事会的议事录,备置公司章程和各种薄册,及时向股东大会报告资本的盈亏情况和在公司资不抵债时向有关机关申请破产等。股份公司成立以后,董事会就作为一个稳定的机构而产生。董事会的成员可以按章程规定随时任免,但董事会本身不能撤销,也不能停止活动。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重要的决策和管理机构,公司的事务和业务均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由董事会选出的董事长、常务董事具体执行。①负责召集股东会;执行股东会决议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②决定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③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④批准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⑤听取总经理的工作报告并作出决议;⑥制订公司年度财务预、决算方案和利润分配方案、弥补亏损方案;⑦对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分立、合并、终止和清算等重大事项提出方案;⑧聘任或解聘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部门负责人,并决定其奖惩。二、运作:作为公司董事会,其形式成有资格上、数量上和工作安排上的具体要求,也有其具体职责范围:①从资格上讲,董事会的各位成员必须是董事。董事是股东在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所有董事组成一个集体领导班子成为董事会。法定的董事资格如下:首先,董事会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如果法人充当公司董事,就必须指定一名有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作为其代理人。其次,特种职业和丧失行为能力的人不能作为董事。特种职业如国家公务员、公证人、律师和军人等。第三,董事可以是股东,也可以不是股东。②从人员数量上说,董事的人数不得少于法定最低限额,因为人数太少,不利于集思广益和充分集中股东意见。但人数也不宜过多,以避免机构臃肿,降低办事效率。因此公司或在最低限额以上,根据业务需要和公司章程确定董事的人数。由于董事会是会议机构,董事会最终人数一般是奇数。③从人员分工上,董事会一般设有董事长、副董事长、常务董事。人数较多的公司还可设立常务董事会。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董事会成员过半数互相选举产生,罢免的程序也相同。④在董事会中,董事长具有最大权限。是董事会的主席。主要行使下列职权:第一,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第二,在董事会休会期间,行使董事会职权,对业务执行的重大问题进行监督和指导;第三,对外代表公司,即有代表公司参与司法诉讼的权力,签署重大协议的权力等。8.董事、监事、高管人员的任职资格答:公司作为法人需要借助于自然人代表或者代理其行为,而公司的董事、监事和经理就是通过法定程序由公司股东会或者董事会选聘的代表或者代理公司法人行为的人。我国《公司法》未对担任董事、监事、经理应具备的积极资格条件提出要求,但在第147条对担任上述职务的人的消极资格作出明确规定,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2)因犯有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3)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并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3年;(4)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3年;(5)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如果违反了《公司法》所规定的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必将损害公司利益,进而损害股东利益。因此,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对此,《公司法》作了明确规定:首先,公司法规定了归入权制度,即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忠实义务而在利益冲突时实施了谋求自己私利的行为,由此所得收入应当收归公司所有。其次,如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9.股份转让及其限制答:股份转让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依照一定程序把自己的股份让与他人,受让人取得股份成为该公司股东的行为。股份转让的原则:股份转让实行自由转让的原则。股份转让的场所: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股票转让方式:股票转让方式因股票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分为: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股份转让的限制:(1)对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转让的限制;(2)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3)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的限制。10.公司回购本公司股份的条件答:《公司法》明确要求:除下列四种情形之外,上市公司不得回购股份。(1)减少公司注册资本;(2)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3)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4)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且回购不得超过公司总股份的5%,须经股东大会讨论决定。11.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异同答:股东直接诉讼,是指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基于股份所有人地位向其他侵犯自己利益的人提起的诉讼。此处侵犯自己利益的人包括股东所在的公司及董事或其他股东。股东代表诉讼,又称派生诉讼、股东代位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却怠于起诉时,公司的股东即以自己的名义起诉,而所获赔偿归于公司的一种诉讼形态。12.公司决议之诉的类型答:有关撤销之诉的类型,目前主要存在三种观点,即形成之诉说、确认之诉说和复合形态之诉说。形成之诉说为德、日和我国台湾地区的通说,该说认为依据请求的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可将诉分为给付之诉、确认之诉和形成之诉,而撤销之诉即为形成之诉的典型。形成之诉是指,基于一定法律要件的法律状态变动之主张以及要求法院做出宣告该变动之形成判决为请求内容的诉。撤销之诉正是基于股东实体法上之撤销请求权而产生的诉,可谓典型意义上的形成之诉。但,该学说无法解释形成判决的既判力,亦受到批评。确认之诉说认为,形成之诉属于确认之诉,因而撤销之诉亦属确认之诉,但该说尚未解决确认之诉对形成之诉的包含关系,因而未得学界认可。复合形态之诉说是一种从实务中成长起来的观点,该说认为“这种诉既不是形成之诉也不是确认之诉,而是一种特殊种类之诉,或者是一种包含确认与形成在内的复合形态之诉”。13.股份的种类、内容、功能答:种类:分为普通股、优先股、未完全兑付的股权。功能:1、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构成成分;2、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权利与义务;3、股份可以通过股票价格的形式表现其价值。内容:特点:1、股份的金额性,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划分为股份,每一股的金额相等,即股份是一定价值的反映,并可以用货币加以度量;2、股份的平等性,即同种类的每一股份应当具有同等权利;3、股份的不可分性,即股份是公司资本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每个股份不可再分;14.股份与公司债券的异同答:一、原本是否偿还方面原本亦即本金。股份有限公司一般不允许股东退股,所以在公司存续期间,股东不能向公司要求退还始祖股,而只有在例外情况下,才能退还始祖股;而公司债券所体现的则是借贷关系,债券的认购人把自己的资金借给了公司,偿还期是事先双方约定的。所以,公司债券发行后,发行公司必须如期如数的偿还本金,否则,就构成了违约,债券持有人有权依法追究发行公司的违约责任。二、在利率是否固定方面股东购买股票是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得到股息,而各国公司法均明确规定:股票的利率不得事先约定,不但不能在股票上事先约定,而且不能在公司章程上约定,也不允许在合同上事先约定。事先约定的利率只具有宣传效果。相反,公司债券的利率则是固定的,必须事先约定,并如期如数的发放。三、在享有的权利方面股票持有人和公司债券持有人享有的权利是迥然不同的。股东享有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而公司的债权人却不享有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四、发行的时间方面股票和公司债券在发行的时间方面表现的差异最为突出。股票一般是在公司成立之时发行,也可以在公司成立之后发行新股;而公司债券则只能在公司成立以后发行。五、在设定担保方面股票无需担保,而债券则可以设定担保。六、在购买力标的方面购买股票时,原则上要求以现金购买,但是,也可以和其它方式购买;而公司债券却只能用现金购买。七、在会计科目的处理方面发行股票的资本面值一般都要计入成本,溢额部分应计入公积金,与其相反,公司债券则计入公司债务。八、在转让价格方面股票的转让价格受商品市场诸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转让价格的幅度亦较大;而公司债券的转只受期值、期限和受益率的影响,因此,波动幅度不大。九、在参与公司破产分配方面的原因不同公司被宣告破产后,公司债券的持有人,即债权人,可以直接进入破产程序申报债权,参与破产财产的分配;而股东则不得进入破产分配。股东只有在公司终止(非破产)清算后,有剩余财产的情况下方可参与分配。十、在公司解散方面公司解散时,应当先偿还公司债权人的债务,偿还债务后,若有剩余财产,再对股东按比例分配。以上诸点,便是股票与公司债券的区别与交错之处,明辩之后,对于股票和公司债券的性质和意义便可一览众山小。15.公司合并的方式及程序答:公司的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按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订立合并协议的方式变为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根据我国《公司法》第173条规定,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方式。吸收合并又称归并,指进行合并的数个公司中的一个公司继续存在,其余公司因被吸收而不复存在。这类合并,存续公司可保持原有公司的名称,而且有权获得被吸收公司的财产和债权,同时承担它们的债务。新设合并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组合成一个新公司,这种合并以原有公司的消亡为前提。一般来说,进行合并的公司间若实力悬殊,一方的实力明显强于另一方,则采取吸收合并的方式;如果合并双方实力大体相当,为了防止双方利益受损,则采取新设合并的方式。根据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合并的法定程序如下。第一步,董事会提出合并方案。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有权拟订公司合并方案。公司合并时,首先应由进行合并的各方公司的董事会协商,通过参与合并的决议,并提出合并方案。第二步,公司权力机构作出决议。董事会必须将通过的合并方案提交公司权力机构作出决议。对公司合并事项作出决议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的职权之一。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合并,必须经2/3以上拥有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方为有效;国有独资公司的合并,必须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其中,重要的国有独资公司的合并,应当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第三步,签订合并协议。进行合并的各方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书面合并协议。一般来说,公司合并协议应包括以下内容:1.合并双方的名称、住所,合并后存续公司或新设公司的名称、住所。公司名称应当与公司登记的名称相一致,并且应当是公司的全称;公司的住所应当是公司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2.合并各方的资产状况及其处理方法。3.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的处理方法。4.存续公司或新设公司因合并而增资所发行的股份总数、种类或者投资总数,每个出资人的出资占投资总数的比例等。5.存续公司的公司章程是否变更,公司章程变更后的内容;新设公司章程的拟订及其内容。6.不同意公司合并的股东的股份或出资的处理方法。7.进行合并的具体时间。8.合并各方认为应当载明的其他事项。公司合并协议不能违反《公司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合并协议无效。因合同无效而造成的损失,由过错方承担赔偿责任。第四步,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公司决议合并后,公司的董事会或执行董事应立即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并备置于公司。第五步,通知和公告。《公司法》规定,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媒体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45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提供相应的担保。未清偿债务或未提供相应担保的公司不得合并。为保障债权人的权益得到切实保护,《公司法》规定,公司合并时不按照规定通知或公告债权人的,责令改正,并对公司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完成上述程序后,公司即可合并股份或出资并进行财产移交。合并后存续的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公司代表人报告合并经过,必要时可变更公司章程;合并后新设立的公司应召集创立会,由各公司推举的设立委员会报告合并经过并完成设立行为。第六步,办理登记手续。公司合并后,应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出申请,提交有关文件,分别进行注销登记、变更登记或设立登记。公司合并从登记时起发生法律效力。16.公司解散的原因答:公司解散的原因有三大类:一类是一般解散的原因;一类是强制解散的原因;一类是股东请求解散。1.一般解散的原因。一般解散的原因是指,只要出现了解散公司的事由公司即可解散。我国公司法规定的一般解散的原因有:(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但在此种情形下,可以通过修改公司章程而使公司继续存在,并不意味着公司必须解散。如果有限责任公司经持有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经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公司可以继续存在。(2)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2.强制解散的原因。强制解散的原因是指由于某种情况的出现,主管机关或人民法院命令公司解散。公司法规定强制解散公司的原因主要有:(1)主管机关决定。国有独资公司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作出解散的决定,该国有独资公司应即解散。(2)责令关闭。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主管机关依法责令关闭的,应当解散。(3)被吊销营业执照。3.请求解散的原因。新修订的公司法规定,当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在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17.清算人与清算义务人的区别答:进入清算程序首先应当确定清算义务人,由清算义务人选任清算人,并由清算人接替原公司法人机关执行清算事务,清理债权、债务。因此,清算义务人与清算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清算义务人,是指在公司解散后依法负有组织清算人对公司债权债务进行清算的责任主体,也可称为清算主体。根据我国《公司法》第184条的规定,公司的清算义务人(清算主体)是股东、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即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清算人,也可称为清算组,是指公司解散后,由清算义务人依法成立的,从事清算事务,处理公司财产和清理公司债权债务的组织,包括社会中介机构或者个人。我们认为,公司解散进入清算程序后,公司原有代表和执行业务的机关均丧失其职权,而由清算人代表公司行使权力。所以,清算人是清算中公司的代表人和业务执行机关,对内执行清算业务,对外代表清算中公司。清算组织将无权以自己名义起诉应诉18.内幕交易的要件及效果答:一般认为,内幕交易由内幕人员、内幕信息、内幕交易行为和内幕交易者的主观心态四要件构成。其中,内幕交易者是内幕交易的主体,其范围直接体现出一国法律对内幕交易规制的严厉程度。内幕信息更是内幕交易的实质和核心。因而认定内幕交易、内幕交易者和内幕信息尤为关键。1、内幕人员。内幕人员的范围因各国法律规定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美国将内幕人员分为传统的内部人员:如发行公司的董事、职员或大股东;准内部人员:如银行证券商、会计师、律师、顾问公司、与公司有大笔交易的客户等;公务员;第三人。日本列举了18项对证券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内幕信息,保证了司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遗憾的是,如何对“重大影响”定性和定量?认定“重大影响的标准,是以信息对证券价格构成实际的重大影响为标准还是以信息对证券价格可能构成重大影响为标准?我国证券立法尚未做出任何解释,以致在“对证券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其他重要信息”的认定面前,缺乏一个总体的认定标准,暴露出法律的困惑和无奈。实质上,“重大影响”本身既是一个事实问题又是一个法律问题。由于内幕信息对证券价格是否构成实际的重大影响,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因而这种重大影响只能是一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但《证券法》过分强调信息与证券价格联系的必然性,忽略了信息与投资者之间的联系。如果要求信息对证券价格实际产生重大影响。恶意的内幕交易者就会以该信息实际并没对证券价格产生重大影响为借口规避法律。相反,如果行为人并无主观故意,可实际上该信息却对证券价格产生了重大影响,无意中从事了内幕交易,这就使得法律丧失了预见性。因而笔者认为,某一信息是否属于对证券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内幕信息,可由法官自由裁量,法院如果认定该信息可能对证券市场价格产生重大影响。该信息就属对证券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内幕信息。2、内幕交易行为。各国对内幕交易行为具体类型的规定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种:一是知悉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其他人员买卖该公司证券的行为;二是上述人员泄漏该信息的行为;三是上述人员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的行为。在认定内幕交易行为的判断标准上,有的学者主张以内幕人员是否利用内幕信息为标准,有的学者则认为只要能证明内幕人员占有了该信息并进行了相关证券的交易即可认定其进行了内幕交易。我国第67条规定:“禁止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交易。”该条明确了只有在内幕交易人员“利用”了内幕信息进行的相关证券交易活动才是为法律禁止的对象。美国的相关立法与我国不同。美国在t988年制定的中规定,只要内部人在从事交易时知道内幕信息,他就应该接受处罚,而不问其交易行为是否基于他所知道的这些信息(即不问其是否利用这些信息)。笔者认为在知悉内幕信息的人员进行“泄漏”该信息及建议他人从事相关证券交易时,必须利用了相关的信息,否则无法进行“泄漏”或“建议”行为。问题难点在于内幕交易人员直接进行证券交易时,我们在认定该主体知悉了相关的内幕信息或通过非法途径获取了内幕信息后(即占有了相关信息),进行了相关证券的买卖,我们就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吗?我们再假设这时该主体如果主张他之所以那时买卖该证券,并非出于知道内幕信息,而是为了还清银行的贷款或是其他原因。此时美国的占有信息理论在认定当事人承担责任上就未免有些偏颇。并且,在实践中认定行为人知悉或获取某一内幕信息还存在着举证困难的问题,毕竟。当事人是否知悉内幕信息是其主观内在意识的范畴。19.合伙企业与公司的区别答:(1)成立基础不同。公司成立的基础是公司章程,公司章程不仅对内具有拘束力,而且对外也有法律效力,有公示作用和依据作用;合伙企业成立的基础是合伙人之间签订的合伙协议,是合伙人之间的合意,法律对此的干预较少。(2)法律地位不同。公司是法人企业,具有法人资格;合伙企业是自然人企业,没有法人资格,这是二者的主要区别。(3)法律性质不同。公司是资本的联合,各股东的平等是在股份基础上的平等,股东依其持股数分享权利;合伙企业强调人的联合,合伙人之间是平等的,一般都可以代表企业对外发生业务关系,而且在合伙协议没有特殊规定的情况下,合伙人对企业的管理和利润的分配有着平等的分享权。(4)出资人承担的风险不同。公司股东仅以其出资财产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而在合伙企业的财产不足以清偿企业债务时,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应当用自己的个人财产去清偿债务,即合伙人负无限连带责任。20.合伙企业的类型及各自的特征答:1、普通合伙企业由2人以上普通合伙人(没有上限规定)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2、有限合伙企业由2人以上50人以下的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其中普通合伙人至少有1人,当有限合伙企业只剩下普通合伙人时,应当转为普通合伙企业,如果只剩下有限合伙人时,应当解散。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合伙企业的特征(1)生命有限。合伙企业比较容易设立和解散。合伙人签订了合伙协议,就宣告合伙企业的成立。新合伙人的加入,旧合伙人的退伙、死亡、自愿清算、破产清算等均可造成原合伙企业的解散以及新合伙企业的成立。(2)责任无限。合伙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对债权人承担无限责任。按照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责任,合伙企业可分为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普通合伙的合伙人均为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例如,甲、乙、丙三人成立的合伙企业破产时,当甲、乙已无个人资产抵偿企业所欠债务时,虽然丙已依约还清应分摊的债务,但仍有义务用其个人财产为甲、乙两人付清所欠的应分摊的合伙债务,当然此时丙对甲、乙拥有财产追索权。有限责任合伙企业由一个或几个普通合伙人和一个或几个责任有限的合伙人组成,即合伙人中至少有一个人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负无限责任,而其他合伙人只能其出资额为限对债务承担偿债责任,因而这类合伙人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3)相互代理。合伙企业的经营活动,由合伙人共同决定,合伙人有执行和监督的权利。合伙人可以推举负责人。合伙负责人和其他人员的经营活动,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民事责任。换言之,每个合伙人代表合伙企业所发生的经济行为对所有合伙人均有约束力。因此,合伙人之间较易发生纠纷。(4)财产共有。合伙人投入的财产,由合伙人统一管理和使用,不经其他合伙人同意,任何一位合伙人不得将合伙财产移为他用。只提供劳务,不提供资本的合伙人仅有仅分享一部分利润,而无权分享合伙财产。(5)利益共享。合伙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积累的财产,归合伙人共有。如有亏损则亦由合伙人共同承担。损益分配的比例,应在合伙协议中明确规定;未经规定的可按合伙人出资比例分摊,或平均分摊。以劳务抵作资本的合伙人,除另有规定者外,一般不分摊损失。三、论述题1.近代商事立法的立场答:近代商事立法主要体现几个原则:(1)客观主义原则,又称实质主义原则;(2)主观主义原则,又称形式主义原则;(3)折衷主义原则。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近代商法建立的思想基础是腐朽落后的封建等级特权思想;(2)传统商法关于商人和商行为概念的界定,使现实生活中本来简单明了的商事关系人为地变得异常复杂;(3)商人阶层的消失使商人已演化为一个缺乏实质内容的十分抽象的概念,近代商法存在只重视概念而忽视生活的弊端。(4)无论是从商人的概念或是从商行为的概念出发或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均难以明确商法的调整对象,划定和分清商法作用的范围。2.民法与商法的关系答:商法与民法是私法中的两大法域,两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民法是对私人法律关系作出规定的一般法,商法是对其商事法律关系作出规定的特别法,两者是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所谓商法的特别规定,主要者有三:(1)对民法个别规定的补充、变更。如商法关于商事时效和法定利息的规定。(2)对民法一般制度的特殊化规定。如商法关于公司的规定就是对民法中法人制度的特殊化规定,它是为了实现企业法人制度作出的更具体的规定,又如运输、仓库的有关规定,就是对民法债权的具体化、特殊化规定。(3)创设民法所没有的特殊制度。如商法关于商业帐簿和共同海损的规定。基于商法作为民法的特别法的地位,在法律适用上应遵守以下原则:(1)民法的一般适用和补充适用。在商事关系的调整中,民法的一般适用是一个重要原则。凡商法对某些商事事项未设特别规定者,民法的规定均可补充适用。(2)商法的适用先于民法。依照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特别法的适用应先于一般法。凡有关商事的事项,应首先选用商法的规定。3.商法的发展趋势答:(1)自由与强制的协调。商法中的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是分别适应管制与自由的要求的。其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结构,就是管制与自由协调的反映。无论是任意性规范,还是强行性规范,它们都是支撑私法自治的。不能简单地将商法中的任意性规范和强行性规范作为识别其私法与公法的根据,也不宜将公司法中的强行性规范一概视为公法化的表现。即使是行为人对强行性规范的违反,也不意味着必然导致无效的法律后果。(2)鲜明而突出的技术性。商法以经济上的适用为依归,其法条之本身较民法的伦理色彩更富有技术性。商法的技术性来源于商事活动的实践,是商事实践的总结和提高,同时又用于解决商事实践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可以说,商法的技术充斥于商法的各个领域。(3)变革性与进步性。商法被人们称为整个私法的开路先锋。商法的变革性与进步性使商法一直保持了适应性强的特点。商法与实践关系密切,而市场经济发展瞬息万变,实践的发展要求商法不断进步与变革。商法的变革与进步,使它适应了调整商事关系的要求。(4)全球化倾向。商法的变革性与进步性还表现为商法的国际趋势上。这种倾向表现为:继受;统一的商事条约;国际惯例或国际统一约款。此外,商法的特点还表现在它对交易保护和信赖保护的较高要求上,诸如意取得范围的扩大,沉默在交易中视为同意并导致履行义务,经理权范围的强制性设定等,也表现为特殊的倾向。4.商法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及作用答:(1)商法是以商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部门;(2)商法是一个重要的私法领域;(3)商法是一个渗透着公法因素的私法领域。商法的地位集中体现在商法的独立性上,商法的独立性又集中表现在商法与民法的关系上。5.商号权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商号权是指商主体依法对其所拥有的商号所专属享有的商号设定权、使用权和转让权等权利。一、积极作用:(1)商号权具有人身权属性,与特定的商业主体的人格与身份密切联系,与主体资格同生同灭;(2)商号权具有精神财产权属性,商号权具有排他性和专用性。商号权人可依法使用其商号,且有权禁止他人重复登记或擅自冒用、盗用其商号,并有权对侵害其商号权行为提起诉讼要求赔偿;(3)商号权可以转让,各国法律由不同的规定,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允许对商号买卖、许可使用或设为抵押。二、消极作用:容易与商标权冲突。6.公司法上的强制性规定与任意性规定答:公司法兼具强制法和任意法的双重性质,以强制法为主。(1)公司法中的规定,即有强制性的,也有非强制性的,但强制性的占大多数。公司法是商法的组成部分,属于私法范畴,但私法活动的主体必须遵守的共同行为规范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2)公司法体现了国家干预的原则。因为公司的设立和存续不纯粹是个人私事而是与整个社会想联系的,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国家通过立法干预,是为了保障社会交易的安全,促进稳定经济秩序。(3)公司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公司应严格按公司法规定运行和经营,否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公司法也体现了经济民主的原则,对公司不是一味强制。在不违反法律精神、社会利益的情形下,公司仍有许多自主性权利。《公司法》中有许多任意性条款。对这些条款,公司可以选择适用,也可以放弃适用。是选择适用还是放弃适用,可以由公司章程作出具体规定。7.公司的社会责任答:传统上公司问题首先是一个商事组织的经济功能问题,只是在其次它才是一个社会功能的问题。现代市场经济中,公司的第二个功能已和第一个功能同样重要了。我国《公司法》第5条中要求公司在实现营利性目标的同时,要遵守法律,遵守职业道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而且特别明确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公司法》第17、18、45、52、109、118条主要强调职工利益的保护和职工作用的发挥。《公司法》第20条突出体现了对公司中小股东利益和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旨在平衡大小股东之间和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意味着我国新《公司法》已经非常关注公司的社会责任问题。经济责任:指公司生产、盈利、满足消费需求的责任。其核心是公司创造利润、实现价值的能力。公司的经济责任表现可以通过财务、产品服务、治理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尽管企业社会责任并没有一个单一的定义,但从本质上,追求这一方法的公司,需要做三件重要事情:第一,公司认识到,其经营活动对其所处的社会将产生很大影响;而社会发展同样也会影响公司追求企业成功的能力;第二,作为响应,公司积极管理其世界范围内的经营活动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不仅使其为公司的业务运作和企业声誉带来好处,而且还使其造福于企业所在地区的社会团体;第三,公司通过与其他群体和组织、地方团体、社会和政府部门进行密切合作,来实现这些利益。持续发展责任:指保证企业与社会持续发展的责任。该项责任可以通过环保责任和创新责任两方面进行考察。法律责任:指公司履行法律法规各项义务的责任。该项责任可以通过税收责任和雇主责任两个方面进行考察。道德责任:指公司满足社会准则、规范和价值观、回报社会的责任。该项责任可以通过内部道德责任和外部道德责任两个方面考察。8.公司的权利能力、经营范围以及与第三人关系答:公司依法成立后,即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可以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经营范围是指国家允许企业法人生产和经营的商品类别、品种及服务项目,反映企业法人业务活动的内容和生产经营方向,是企业法人业务活动范围的法律界限,体现企业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核心内容。9.法定代表人的权限及与第三人关系答: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法人的利益,按照法人的意志行使法人权利。法定代表人在企业内部负责组织和领导生产经营活动;对外代表企业,全权处理一切民事活动。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章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履行义务,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全面负责,并接受本企业全体成员和有关机关的监督。企业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他人代行职责。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委托他人代行职责时,应有书面委托。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由法定代表人行使的职责,不得委托他人代行。企业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得同时兼任另一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因特殊需要兼职的,只能在有隶属关系或联营、投资入股的企业兼任,并由企业主管部门或登记主管机关从严审核。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业行使职权的签字人。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应向登记主管机关备案。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文件是代表企业法人的法律文书。10.独立董事制度答:独立董事制度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美国。这项制度的创立主要是为了强化公司内部监督,更好地保护公司利益与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也可以防止大股东滥用权利。鉴于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发挥的积极监督功能,能较好地保护公司利益和全体股东的利益。我国《公司法》第123条规定,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一般地,该规定应当包括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独立董事的提名、选举制度和更换制度、独立董事的职权及行使方式、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发表独立意见等内容。11.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答:国有公司同其它公司相比,有作为公司制法人的共性,也有其个性。国有公司与其它公司的共性表现为:第一,它们都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第二,它们都是协调各方利益的工具;第三,它们都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上述三个特点是公司制法人的共性,即自利性,自我协调性和社会性。而国有公司因为拥有“国家”这一特殊的股东,注定了其拥有其他公司不具有的个性。具体表现在:第一,其经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国家能否增加财政收入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初衷;第二,国有公司的自我协调不仅要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私权利,还要协调国家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第三,国有公司的社会性已上升为国家性,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或部门是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行使股权,促使公司所承载的国家职能得以实现。上述三个特点是国有公司的个性,即国家自利性,国家协调性和国家利益性。国有公司的治理结构概括为:为维护国家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确保国有公司社会职能的行使,由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公司内部权力分配制衡机制。其本质是一种包括国家利益在内的利益平衡机制。12.勤勉义务与经营判断规则答:所谓“勤勉义务”,就是要求董事处理公司事务时能像处理个人事务时那么认真和尽力,或者说董事必须以一个谨慎的人在管理自己的财产时所具有的勤勉程度去管理公司的财产。经营判断规则又被称为商业判断规则、业务判断规则,根据《不莱克法律词典》的解释是指豁免管理者在公司业务方面的责任的一个规则,其前提是该业务属于公司权力和管理者的权限范围之内,并且有合理的根据表明该业务是以善意方式为之。13.股东代表诉讼的要件、功能及问题答:股东代表诉讼,又称派生诉讼、股东代位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却怠于起诉时,公司的股东即以自己的名义起诉,而所获赔偿归于公司的一种诉讼形态。英美法系国家以及大陆法系国家对股东的此项诉讼权利均有规定,均赋予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权利。概念股东代表诉讼源于英国衡平法,也被称为派生诉讼、衍生诉讼和传来诉讼,它是指当公司怠于通过诉讼追究给公司利益造成损害的经营者的责任以维护公司利益时,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有权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公司提起诉讼,而所得赔偿归于公司的一种诉讼机制。经过100余年的发展,股东代表诉讼已被普通法和大陆法系的多数国家采用。中国台湾地区的公司法也有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特征股东代表诉讼不同于股东为维护自身利益向公司或其他人提起的直接诉讼。一般来说,直接诉讼的原告是最终受益者,而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只是享有名义上的诉权,胜诉后利益归于公司,提起诉讼的股东只是由于拥有股份而间接受益。各国公司法对股东代表诉讼都设有特殊的要求和限制,这也是它有别于直接诉讼的特征之一。2006年中国新《公司法》的出台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在法定权力上极大地保护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时,股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提起诉讼,或在收到请求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股东可以依照前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特征股东代表诉讼由股东行使股东代表诉讼是基于股东所在公司的法律救济请求权而产生的,这种权利不是股东传统意义上的因其出资而享有的股权,而是由公司本身的权利而传来的,由股东行使的。因此,注意股东直接诉讼和股东代位诉讼的区别。股东直接诉讼是直接根据其出资而享有一定的起诉权,维护自身的权益,而股东代表诉讼只是股东代表公司行使一定的诉讼请求权,其获得的利益或判决的结果都只是由公司承担,而与股东私人利益并无挂钩,股东只是作为股东身份间接地享有公司获得的利益而已。原告必须是公司的股东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必须是公司的股东,一人或多人都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但并非只要是公司的股东,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不同的国家对该制度有不同的限制,其旨在防止某些恶意的股东进行滥诉,如前文所述,作为原告的股东必须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法院判决结果直接由公司承担法院判决的结果直接由公司承担。股东作为名义上的诉讼方,股东没有任何资格、权利和权益。也就是说原告股东不能取得任何权益,法院对该案的判决结果都直接归结于公司承担,这是股东代位诉讼最典型的特征,这说明股东只是代表诉讼的过程而已。怠于行使诉讼权利的情况股东代表诉讼发生在其怠于行使诉讼权利的情况下。也就是说,若公司不采取诉讼手段进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则可能发生公司权益受损失之情形。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可能发生股东代表诉讼。而怠于行使的情形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如前文所述有三种情况:为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情形下。提起权的性质对股东代位诉讼提起权的性质是属于共益权还是自益权,学术界颇有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代表诉讼提起权是一种自益权,其典型代表人物为日本学者松田二郎博士。他认为,如果公司不对侵害公司利益的股东、董事等行使诉权,股东为了保全其债权,有权行使作为公司债务人公司的权利,代表权诉讼属于自益权而非是共益权。第二种观点认为代表诉讼提起权是一种共益权,而非自益权。因为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诉讼原因并非属于作为公司投资者的股东,而是属于公司整体;代表诉讼获胜的结果往往导致公司利益之取得或者损失之避免,而这种结果又间接使公司股东、债权人和职工受益。既然股东提起代表诉讼并非只为追求自身利益,因此代表诉讼提起权应属共益权之一种。前置程序股东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也称竭尽公司内部救济原则,是指股东在提起诉讼前,必须向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或监察人提出请求令公司提起直接诉讼,只有在董事会、监事会或监察人接到该请求,经过一定期间而未提起诉讼的情况下,股东才有权提起代表诉讼。如日本商法第267条规定:股东可以以书面请求公司提起追究董事责任的诉讼;自有前项请求日起30日内,公司不提起诉讼时,前款股东可以为公司提起诉讼。中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第214条也规定:股东得以书面请求监察人为公司对董事提起诉讼;监察人30日内不提起诉讼时,前项之股东,得为公司提起诉讼。规定股东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是由股东代表诉讼的性质决定的,即只有当公司怠于行使职权追究给公司造成损害者的责任时,才由股东代为行使诉权,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公司内部监督机制。但有时把前置程序作为必经程序会给公司造成更大的损害,因此日本商法第267条规定:如果因为经过前置程序所要求的期间而有发生对公司的不可恢复的损害之可能时,股东可以直接提起代表诉讼。中国实践实施意义股东代表诉讼案件主要发生在股份有限公司和责任有限公司中,主要是针对于股东、公司董事会和责任人三者之间的游戏规则,在“游戏”的直接后果是获得的收益归公司,并使公司和全体股东受益或最大限度地减损。股东代表诉讼,相对应于以股东私益权为目的的直接诉讼而言,它是基于股东共益权而产生的间接诉讼。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公司、社团或全体股东、全体社团成员的利益,但间接也维护了该股东或该社团成员的自身权益,具有代位诉讼和代表诉讼的两面性特征。股东代表诉讼股东代表诉讼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损害赔偿作用,二是违法行为抑止作用。从长远的角度看,股东代表诉讼不仅在于使公司的损害能够得到补偿或追偿,更重要的是鞭策和警戒潜在的或可能的责任人,发挥违法行为抑止作用。直接诉讼的有益补充在海外,证券市场投资者提起的直接诉讼和股东代表诉讼是相辅相承的,两种诉讼制度也是相互配套的。在中国,随着以单独诉讼和共同诉讼为特征的证券民事赔偿直接诉讼案件的深入,必然会催生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对于虚假陈述,股东代表诉讼只有一种情况,即上市公司赔偿后怠于追索,故股东行使公司利益归入权,虚假陈述案件必须先直接诉讼后才有股东代表诉讼,否则,便存在一个损失的或然性问题。在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中,直接诉讼结束后,根据判决或和解协议,上市公司财产被强制执行或其主动向投资者履行赔偿义务后,必然会出现最终赔偿者应当是违法违规者的问题,于是,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成为必要,善意的现股东有权要求公司或公司怠于行使职权时代表公司向违法违规者追索公司支付的赔偿款,结果是“谁违规、谁掏钱”。理论分析在内幕交易或操纵市场案件中,有三种情况,其中,涉及到股东代表诉讼的有一种情况:1)若上市公司没有参与违法违规行为、且公司利益没有因此受损,受损失的股东只能有关违法违规者提起直接诉讼;2)若上市公司没有参与违法违规行为、但公司董事会明知公司利益因此受损、却怠于行使职权却不向违法违规者追索的,股东可以行使公司利益归入权而提起股东代表诉讼;3)若上市公司参与了违法违规行为、无论公司利益因此受损与否,但由于公司自身是违法违规者,故向其他违法违规者追偿损失或股东提起股东代表诉讼都比较难,较多得体现为受损失的股东以直接诉讼方式起诉公司要求赔偿。1993年后中国证监会的处罚决定情况,内幕交易的处罚对象主要为上市公司以外的机构或个人,少数情况下有上市公司。从法理上来说,上市公司作为内幕交易者似乎不恰当,但如果出于和大股东之间关联交易、资产重组的需要,应当还是可能的,若投资者在内幕交易行为发生前后买入,被揭露后卖出,产生差价损失,股东可以提起对上市公司的直接诉讼;若非上市公司而是公司董事、监事、高管人员或其他人实施内幕交易,则股东向违法违规者提起直接诉讼;实施股东代表诉讼只有一种情况,即因他人内幕交易而上市公司因此遭受损失或内幕交易者获得不正当利益,公司董事会怠于追索时,股东才可行使公司利益归入权。同样,在中国证监会的处罚决定中,操纵市场的处罚对象中,只有少数是上市公司。若上市公司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未经批准实施违法的安定股价操作、拉升/压降股价、股权大宗交易等时,又逢投资者买入,被揭露后卖出,产生差价损失,股东可以提起对上市公司的直接诉讼;若非上市公司而是公司董事、监事、高管人员或其他人实施操纵市场,则股东向违法违规者提起直接诉讼;实施股东代表诉讼只有一种情况,即因他人操纵市场而上市公司因此遭受损失或操纵市场者获得不正当利益,公司董事会怠于追索时,股东才可行使公司利益归入权。面临问题民事诉讼法有必要借鉴海外经验在美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规定于诉讼法的《联邦民事诉讼法》、《联邦地区法院诉讼法》及实体法的各州《公司法》中,在日本,则规定于实体法的《商法》中,而中国却尚未正式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中国股东代表诉讼的规定散见于某些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中,其中,曾有过一些类似于股东代表诉讼的、以监督和追究董事责任为宗旨的条款。例如,在199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股份有限公司暂行规定》第92条(六)中规定,监事会有权“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与公司的利益有抵触时,代表公司与董事和经理交涉,或者对董事和经理提起诉讼。”1992年,国家体改委《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第65条(六)中规定,监事会“代表公司与董事交涉或对董事起诉。”1993年,《公司法》第126条(三)中则规定,监事可以在“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和经理予以纠正”。相关法律条文199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对外发生经济合同纠纷,控制合营企业的外方与卖方有利害关系,国营企业的中方应以谁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问题的复函》中认为,“控制公司的股东与合同对方存在利害关系,合同对方违约,而公司不行使诉权,股东得行使本属于公司的诉权”。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中,案由第1项规定为“代位权纠纷”,第178项规定为“董事、监事、经理损害公司利益纠纷”。2002年,中国证监会、国家经贸委《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四条规定,“股东有权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通过民事诉讼或其他法律手段保护其合法权利。……董事、监事、经理执行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股东有权要求公司依法提起要求赔偿的诉讼”。以上条款,可以看作是中国股东代表诉讼的雏型和发展趋势。虽然《公司法》第59、60、61、62、63、123条、《证券法》第42、63条、《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81条规定了公司经营者对公司所负的义务或赔偿责任,但法律并没有规定,当公司拒绝或怠于行使请求权时,公司股东是否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公司行使诉权以及如何起诉。尽管《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4条已经有了明确的股东代表诉讼含义,但光凭此条不足以建立股东代表诉讼,且该规范性文件在审判中所依据的效力仍不够高。而在现实中,董事会或董事长代表了公司,人们无法期望他们会将自己安排在被告席上,因而,也就使公司及全体股东的权益未能得到司法上的最终救济,散见各规范性文件中的条款事实上也只是起一些上装饰门面的作用。在争议颇多的《公司法》修订过程中,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在《公司法》的框架下建立中国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司法》的司法解释草案中也列明了关于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规定,但这两者还处于研究讨论阶段,尚未变成现实的法律制度。发展展望代表诉讼制是股东实现民事权利的重要手段,中国法律对此已有相关规定,如公司法第63条规定:董事、监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给公司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118条规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致使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的,参与决议的董事对公司负赔偿责任。由此可见,中国现行法律已为股东代表诉讼提供了实体权利根据,但实体民事权利的实现必须依靠程序法律的保障,而中国对股东代表诉讼在程序法上的诉权领域尚属空白,这就使得公司权利保护机制尚无法全面启动。在中国已加入WTO的形势下,与国际惯例接轨,建立股东代表诉讼不仅可以完善中国公司法律制度,弥补公司治理结构的不足,通过建立公司外部的及时监督体制,为平衡制约公司经营者权利开辟一条新渠道;同时可以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在公司董事会受制于大股东,特别是现阶段中国公司股权结构中普遍存在“一股独大”、损害公司利益非常严重的情况下,股东代表诉讼为中小股东提供一个通过外部的司法救济,而且是可以获得经济补偿的民事救济制度,弥补公司遭受的损失,也就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已将“鼓励股东进行民事诉讼”作为一条单列。最高人民法院在日前公布的司法解释中,规定股东因受虚假陈述遭到损失时,可提起民事诉讼,这就为股东的民事索赔开辟了一条司法通道。虽然这一解释仅仅是解决了上市公司股东的直接诉讼问题,还不是股东代表诉讼,但它的确立意味着中国建立公司民事赔偿机制有了重大突破,股东通过司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障碍正在逐渐扫清,股东代表诉讼已离不远了。14.公司解散之诉的要件、功能及问题答:我国公司法第一百九十条、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了公司可以解散和应当解散的四种情形,但在司法实践中,大量的股东由于上述规定情形以外的原因,譬如股东间缺乏合作诚意、公司经营陷入僵局、公司财产正遭受滥用等因素而要求法院判令解散公司时,他们的诉讼请求往往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而被法院驳回。笔者认为,以司法力量启动股东解散公司之诉,既开辟了股东权利救济的新大门,又彰显了司法倡导社会公平正义的崇高原则。应当指出,股东诉求解散公司是一种特别的、例外的权利,须在特定情况下方可行使,股东寻求解散公司的基本理由和情形是:一、公司事务陷于僵局。公司事务由股东会与董事会作出,因此公司事务陷于僵局指股东会陷入僵局与董事会陷入僵局。股东会陷入僵局包括两种情况:(1)在需要简单多数时,支持与反对的双方持股数量相同,因而无法通过任何一方的议案。(2)在需要绝对多数时,关于某一事项的任一议案都没有有效多数的支持。董事会陷入僵局是指董事会不能对应由其决定的事项作出任何决议,由于董事会决议通常要求全体董事过半数通过,因此董事会陷入僵局通常是指支持与反对意见的董事一样多时的情形,这时公司的一些经营决策往往无法进行。当僵局无法打破、长期持续时,股东可以要求解散公司。二、股东无法行使权利。这表现为董事或支配公司的控股股东故意损害股东法定权利,或者这种情况持续发生时,针对单个侵权行为的救济已不再有效,股东对其权利在公司里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已丧失信心,就应允许受害股东要求解散公司。在公司不尊重股东法定权利的各种行为中,比较典型的是长期不召开股东会。三、公司资产正在被滥用或浪费。因公司董事或控股股东的恶意或严重不负责任,例如董事会不当处分公司财产时,造成公司资产严重减少,从而危及公司存在,也危害股东的利益。公司解散之诉,当然由股东作为原告起诉,但为防止少数人滥用诉权,可规定只有持股达到一定数量时才能提起本诉。由于股东诉请为解散公司,因此,本诉被告应当是公司。关于管辖问题,从方便法院审理和方便当事人诉讼的原则出发,应由公司所在地法院管辖为妥。至于案件受理费,可依被诉公司的注册资本来计收。为避免公司、股东的利益继续受损,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当然可以发布必要的保全措施,指定保管人或财产管理人对公司财产进行控制,甚至对公司的业务处理进行干预。当公司解散判决作出后,所产生的基本效力是公司解散,进入清算程序,法院判决宜进行公告并在公司登记机关进行解散登记。公司解散并不立即产生公司法人格消灭的效力,在清算范围内,公司视为未解散,其法人资格继续存续。由于解散公司是终止公司存在的最严厉的法律救济措施,除非十分必要,法院不会轻易作出这种判决,因为它的过分严厉会影响股东整体的利益,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一些替代性措施被经常采用,如命令变更公司章程、判令公司决议无效、允许股东享有某种权利等等。其中最有效的方式是要求公司或其他股东以公平合理的价格购买原告的股权,或在某些情况下要求公司其他股东向原告出售股份。15.敌对性收购的概念、防卫措施及其问题答:公司治理的变化从战后到80年代,主要交易银行是日本公司治理的主要承担者。进入90年代以后,这种治理体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首先,从实际情况来看,银行由于不良债券问题的困扰出现财务状况恶化(自有资本的损毁),导致了主要交易银行不再能发挥监督治理机能(尤其是融资救济),主要交易银行与接受融资企业间的相互持股关系迅速解除或消失。其结果,企业的稳定股东比率在这10年间减少一半,下降到整体的四分之一。这一动向的背后,使原来只占百分之几的外国股东的比率上升到2成,从而使重视股值上升而不看重长期交易关系的股东的比例大大增加。此外,商法等制度改革也是90年代之后围绕公司治理的重大的环境变化。在采用现行价格会计、合并财务决算等的同时,通过允许购买本公司股票、股票期权、企业收购手续、控股公司、股票交换等,旨在促进企业组织重组、增加企业筹集资金选择、扩充董事及其他职能部门监督机能的各种制度改革逐步实施,使公司治理方式的选择多样化了。但是,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93年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诉讼手续费定额化)的修改,诉讼件数飞速增长,使企业高层受到股东控告的风险成为现实问题。作出经营判断时不能轻视股东的观念深深植入经营者心中,这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变化。如上所述,重视股东的压力从现实和制度两个方面逐渐高涨,但是代替主要交易银行的新的公司治理承担者和机制尚未成型,治理“空挡”一直存在。其中受到注目的是90年代后期以后,能够超越其他企业脱颖而出的优良企业都发生了以下现象,即由非本企业主流业务出身的经营者以“越位取代的机制”领导的现象。例如,象丰田汽车公司的奥田会长那样,长期在海外工作,没有多少主流部门的工作经验的人成为公司的最高领导,可以不受以往程式的束缚,以全新的设想进行大胆的改革,提高企业效绩。但是,拥有这种自动净化作用的内部管理机制,与企业脉脉相传的企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使是上市企业也很难在短期内形成这种治理机制。要扩大公司外董事的影响力可以这样说,公司治理的过渡时期重要的是,(1)在努力扩大独立性高的公司外董事的影响的同时,(2)充分发挥应付收购威胁的自律作用,从实际和制度两方面满足重视股东的要求。为此首先必须有一个使公司外董事的存在和必要性在日本的体系中扎根的过程。通过修订商法,从2003年4月开始大企业引进了公司治理机构的可选择性,可以选择美国式公司治理体系中的“委员会等设置公司”(在董事会下有义务设置由公司外董事占半数以上的提名、监查、报酬委员会)。但是,由于制度先行,而实际上向“委员会等设置公司”转型的仅限于部分企业。现实中在采用新体系的企业中,公司外董事的判断给公司经营带来好的影响。它将导致公司受到投资者和市场的评价,选择新体系的企业的市场评价自然会提高。其结果,对于有能力的公司外董事的需求必然更为增加,从而形成公司外董事市场。创造这种良性循环十分必要。运用“企业价值最大化”防御企业收购另一方面,在相互持股和稳定的股东结构趋于崩溃之中,在过剩资金持续存在、企业的流动资产十分丰富的今天,企业收购变得更为容易,人们对于敌对性收购的忧虑增高也是各不容忽视的事实。但是,在没有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市场评价较低的企业,通过其他经营者更好的经营,应当能够提高企业的价值。这就是企业收购的基本机制,这种威胁可以规范经营者的行为。考虑到股东优先的观念尚不如美国那样普遍,而且替代主要交易银行的新的治理机制尚未形成这一现状,对于导入过多的防卫敌对性收购措施的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