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2022/11/5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2022/11/2第8章进口保护18.1配额的定义和种类一、进口配额进口配额(importquota)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个季度、半年或一年)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数量控制。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品可以进口,超过配额的不能进口,或者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它是众多国家实行进口数量限制的重要手段之一。配额要成为约束性配额(restrictivequota),其数量一般应小于正常情况下该商品的进口量。配额越小,进口限制越严厉;配额如果大于正常情况下的进口量,则达不到限制进口的目的,这样,所谓的进口配额形同虚设。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8.1配额的定义和种类一、进口配额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2二、进口配额的种类1.绝对配额(absolutequota)。即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数量和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额,达到这个数额后,便不准进口。绝对进口配额在实施中可以有以下三种具体方式。(1)全球配额(globalquota;unallocatedquota)。全球配额属于世界范围内的绝对配额,对于来自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一律适用。主管当局通常按进口商的申请先后或过去某一时期的进口实际额批给一定的额度,直至总配额发放完为止,超过总配额就不准进口。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二、进口配额的种类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3(2)国别配额(countryquota)。即在总配额内按国别和地区分配给固定的配额,超过规定的配额便不能进口。实行国别配额可以使进口国家根据它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情况,分别给予不同的配额。国别配额又可以分为单方面配额和协议配额。单方面配额是由进口国单方面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从某个国家和地区进口某商品的配额;协议配额是由进口国与出口国双方通过谈判达成协议规定的某些商品的进口配额。(3)进口商配额(importquota)。进口国政府把某些商品的配额直接分配给进口商。分得配额数多的进口商就可多进口,而分得数额少的就进口少。许多国家政府往往把配额分给大的垄断企业,中小进口商却难以分到或分到的数额极少。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2)国别配额(countryquota)。即在总配额内按42.关税配额关税配额(tariffquota)即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的关税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附加税(surtax)。关税配额实现了关税与配额的直接结合。关税配额与绝对配额的明显区别在于:关税配额在超过配额后仍可进口,但得征收一种较高的关税;而绝对配额在超过配额的情况下一律不予进口。比如,中国与美国达成的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规定:中国在粮食的进口方面实施关税配额制,这就意味着在双方达成的进口配额数量之内,实行低关税,超过配额数量后的进口实行高保护关税。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2.关税配额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5三、出口配额国家一般都是鼓励出口的,某些国家往往用配额来限制资源性产品和农产品的出口。除了保护本国的资源供给以外,现实世界中的出口配额往往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制定的。所以出口配额又称“自愿”出口配额(voluntaryexportquota)。“自愿”出口配额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非关税壁垒中很流行的一种形式。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三、出口配额国家一般都是鼓励出口的,某些国家往往用配额来限制6“自愿”出口配额制与绝对进口配额在形式上略有不同。绝对进口配额是由进口国家直接控制进口配额来限制商品的进口。而“自愿”出口配额是由出口国直接控制这些商品对指定进口国家的出口。但是就进口国单方面来说,自动出口配额象绝对进口配额一样,起到了限制商品进口的作用,因而其实质还是进口配额,具有等效进口配额的所有经济效应。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自愿”出口配额制与绝对进口配额在形式上略有不同。绝对进口配7
“自愿”出口配额与绝对进口配额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配额租金为出口国所有,而后者的配额租金为进口国所有。再加上出口配额一般只限制数量而不限制金额,这样出口商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价格来完成一个时期的配额。因此,从经济福利的角度看,由出口国进行自动出口限制比进口国实行进口关税和配额,对进口国造成的净福利损失还要大。例如,1981年美国要求日本限制汽车对美国的出口,结果日本汽车工业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汽车质量,转而销售具备更多功能的较大型汽车,日本汽车在美国的售价上升,日本获取了由此产生的“租”。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自愿”出口配额与绝对进口配额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配额租88.2配额的经济效应
8.2.1竞争条件下的进口配额假定中国进口钢铁,而中国钢铁行业假定是完全竞争的。小国情形下,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等,假定为每吨1000元。在这一价格下,中国国内的钢铁生产量为S1(60吨),消费量为C1(120吨)。现假定中国政府实行钢铁进口配额,只允许进口Q(40)吨,其总量一定小于自由贸易下的进口量(C1-S1=60吨)。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8.2配额的经济效应8.2.1竞争条件下的进口配额第9S1S2C2C1 Q数量6070110120价格(千元)P1.0Sd国内供给曲线Q=40dcbaDd对国内钢铁的需求D总需求曲线1.5图8.1竞争条件下进口配额的影响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S1S2C210对价格的影响:实施配额后,整个钢铁供应量从原来在国际价格下的无限供给变成了有限供给。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本国钢铁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引起国内钢铁价格上涨。对国内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国内钢铁价格上涨导致国内钢铁生产增加,消费需求下降。生产者剩余增加c,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对价格的影响:实施配额后,整个钢铁供应量从原来在国际价格下的11在竞争条件下,进口配额对本国生产、消费、价格的影响与征收同样数量的进口关税相似,只不过关税是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来减少进口和增加国内生产,而配额则从相反的途径,即先减少进口造成价格上涨从而增加国内生产。对政府收入的影响:配额对国内经济福利的影响与关税不同之处主要反映在政府税收上。关税给政府带来收益,而配额带来的“经济租”c则不一定归政府所有。“经济租”的归属取决于政府如何分配进口配额。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在竞争条件下,进口配额对本国生产、消费、价格的影响与征收同样12配额的分配方式和福利的变化
(1)政府直接颁发进口许可证给进口商。由于许可证是免费的,进口商所得的利润正好等于政府的税收部分c,进口国的社会总利益变动与关税一样(c部分从政府转移到了进口商手中);(2)政府根据申请颁发许可证。进口商为得到许可证必然付出一定代价(即“寻租”)。所以最后收益小于c,社会的利益少于关税的情况;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配额的分配方式和福利的变化(1)政府直接颁发进口许可证给13(3)政府公开拍卖许可证。拍卖一般会将使许可证的价值等于进口所获得的利润c。整个社会的利益变动也与关税一样。社会利益变动与关税一样(c由政府享有);如果许可证的价格低于c,则c部分由政府和进口商共享。(4)政府设置配额,由出口国自行分配。此时c部分转移到了外国出口商手中,进口国受损。进口国的净损失变成了b+d+c,大于关税时的净损失。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3)政府公开拍卖许可证。拍卖一般会将使许可证的价值等于14配额相对于关税的优点第一,配额可以比关税更有效地控制进口;第二,实施配额更灵活,政府可以通过发放进口许可证随时调节进口数量;第三,配额给政府更多的权力;第四,配额比关税承受相对小的国际贸易自由化压力。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配额相对于关税的优点第一,配额可以比关税更有效地控制进口;第15Q=M2成本、价格PqMCPW+tPWtbMRDdDQfQqQtC3C2C1数量d图8.2垄断条件下配额与关税的比较8.2.2
垄断条件下的进口配额实施进口配额加强了国内厂商的垄断权力!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Q=M2成本、PqMCPW+tPWtbMRDdDd图8.216垄断条件下配额与关税的比较:在征收关税情况下,由于关税没有限制进口数量,只是提高了价格,国内独家企业仍然没有垄断地位,只能在新的国内市场价格上与国外生产者竞争。征收关税后,国内市场价格上涨到Pw+t,此时国内独家企业只能在这个价格上(由于价格给定不变,MR=Pw+t)参与竞争。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企业生产Qt,以价格Pw+t销售,消费为C2,进口为M2,整个社会的损失与关税时一样,为b+d。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垄断条件下配额与关税的比较:在征收关税情况下,由于关税没有限17假设政府对垄断企业使用配额(Q),并且假定配额正好等于征收关税时的进口量:Q=M2。由于配额限制了进口的数量,在进口所能满足的那部分需求以外,国内其他的需求就完全取决于国内企业的垄断性供给。垄断企业现在面临比自由贸易情形下稍微缩小的市场需求Dd。垄断企业的生产原则仍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在国内市场上的定价行为不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假设政府对垄断企业使用配额(Q),并且假定配额正好等于征收关18垄断条件下实行配额对社会经济利益的损失绝对比关税大。在配额下,垄断企业生产Qq,低于关税时的产量,甚至有可能低于自由贸易时的生产量Qf,而价格则是Pq,高于关税时的国内市场价格(Pw+t),国内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而消费更少的商品(从C2到C3)。整个国家的损失除了贸易政策扭曲带来的b+d(跟关税时相同),还包括图中的阴影部分。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垄断条件下实行配额对社会经济利益的损失绝对比关税大。第8章进198.2.4“自愿出口限制”的经济效应自愿出口限制和进口配额的区别在于:对进口国,自愿出口限制听起来少一点保护主义的味道;对于出口国,如果同样受到数量限制时,“自愿出口限制”肯定要比强迫限额好。自愿出口限制对进口国的影响:对进口国国内市场的价格,生产,消费的影响都跟配额相同。但是因为由出口国自行分配配额,所以原本属于国内进口商的那部分利益(图8.1中的c)就由外国出口商获得了。对进口国来说,其总共损失为b+d+c。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8.2.4“自愿出口限制”的经济效应自愿出口限制和进口配20“自愿出口限制”对出口国的影响:在实施“自愿出口限制”的条件下,出口数量减少,但出口价格上升,因此出口国既有损失,也有获利,获利可能大于损失。(例如20世纪80年代日本“自愿”限制对美国的汽车出口)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削弱出口企业的竞争力。由于出口数量减少,企业生产规模相应缩小,影响其规模经济的发挥。一种是增强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如果企业通过获得出口许可证,将获得的额外出口利润用于再投资,则可能增强企业竞争力。实施“自愿出口限制”,在出口国可能形成既得利益集团。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自愿出口限制”对出口国的影响: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218.3保护进口产业的国内经济政策8.3.1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对进口工业的支持主要是直接和间接的生产补贴。这些生产补贴包括现金补贴、税收优惠、提供研究与开发基金、优惠性贷款。另外,政府也可以通过使用直接采购和区域支持的方法来扶持国内的进口替代工业。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8.3保护进口产业的国内经济政策8.3.1产业政策第8章22产业政策旨在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业政策是对资源配置的一种干预:用补贴来人为地降低成本会造成相对价格的扭曲,导致生产资源向效率低的部门流动。产业政策的影响主要针对生产部门,不影响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因此不影响消费量(没有消费扭曲)。与贸易保护政策相比,产业政策所付出的社会代价比较低。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产业政策旨在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第8章进口保护政23进口替代产业生产补贴的经济效应
(以小国为例)
图8.5显示了小国进口产业补贴的经济与福利效应。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进口替代产业生产补贴的经济效应
(以小国为例)24图8.5小国进口产业补贴的经济影响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图8.5小国进口产业补贴的经济影响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25图8.5解析:
⑴在图8.5中,假设S和D分别为中国国内小麦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中国为国际市场的小麦进口小国,其所面临的世界其余国家的小麦出口供给曲线为ES(R),中国的小麦进口需求曲线为ED。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中国国内小麦的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均为PW,在PW的价格水平上,国内小麦产量为S1,需求量为D1,进口S1D1(S1D1=M1)数量的小麦。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图8.5解析:⑴在图8.5中,假设S和D分别为中国26
⑵现假设中国为了保护小麦生产,对单位产量的小麦给予实际水平为s的生产补贴,这意味着小麦的边际成本平均下降s,使小麦的国内供给增加,供给曲线由S移向S*(向下移动s)。国内小麦供给的增加,使得国内对进口小麦的需求减少,进口小麦的需求曲线从ED移向ED*(向下移动s)。从而小麦的进口量从M1下降到M2(M2=S2D1)。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⑵现假设中国为了保护小麦生产,对单位产量的小麦给予27
⑶从福利影响来看,因为采取是生产补贴措施,贸易仍然是自由进行的,所以小麦的国内价格仍为PW,故消费者的福利不会发生变化。在生产者方面,尽管其小麦的名义售价仍为PW,但由于单位小麦获得了s的补贴,所以其小麦的出售价格实际上相当于PW+s(生产者价格)
。故生产者的福利增加了a。政府因为对单位产量提供了s的补贴,所以其补贴总支出为a+b。政府支出扣除生产者所得,国民福利净损失为b。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⑶从福利影响来看,因为采取是生产补贴措施,贸易仍然是28
从保护生产的角度来说,小国对进口产业给予单位产出为s的生产补贴与向进口品开征s的关税的效果是相同的。但是,进口替代产业的生产补贴使国民所蒙受的福利净损失b却小于等效进口关税时的福利净损失b+d,也就是说,从民族利益的角度看,生产补贴应该优于进口关税。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却更愿意使用贸易政策而不是生产补贴去刺激国内生产,究其原因,在于贸易政策可以使政府获得关税收入,而生产补贴却要政府增加支出。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从保护生产的角度来说,小国对进口产业给予单位产出为s的298.3.2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它是指政府颁布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从而导致对外国产品歧视的做法。例如,英国政府规定其机构使用的通讯设备和电子计算机必须是英国产品;日本有几个省规定,政府机构需用的办公设备、汽车、计算机、电缆、导线、机床等不得采购外国产品;美国1933年通过的“购买美国货法案”(BuyAmericanAct),规定联邦政府购买的产品应该是美国制造的,或是用美国原料制造的。只有在美国自己生产的数量不足,或者国内价格过高,或者不买外国货就会损害美国利益的情况下,才可以购买外国货。美国国防部和财政部往往采购比外国货贵50%的美国货。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8.3.2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它是指政府颁布法令,规定政30歧视性的政府采购做法包括:(1)优先购买本国产品和服务。(2)强调产品和服务中的国产化程度。(3)偏向国内企业的招标。(4)直接授标。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歧视性的政府采购做法包括: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31如果政府的歧视性采购小于自由贸易情形下的供给量,对进口量和国内生产都不会产生影响。本国的生产量足以满足政府的采购量,政府采购对生产也不会产生任何扭曲。只是政府采购将一部分消费者从购买本国商品挤到了购买进口产品的行列。如果政府采购量超过自由贸易情形下本国的供应量,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就会影响国内生产和贸易(如图8.7)。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如果政府的歧视性采购小于自由贸易情形下的供给量,对进口量和国32PdQSPwabM2D
S1GD1
P图8.7政府采购政策的影响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PdQSPwabM2DS1G33在图8.7中,S是本国汽车的供给曲线,D是本国对汽车的需求曲线,其中政府需求为G。自由贸易下的国际汽车价格为Pw,进口量为M1(等于D1-S1)。如果政府没有歧视性采购政策,政府应该将国内的生产量(S1)全部买入并购买一部分进口汽车(等于G-S1)。如果政府必须购买国产汽车,国内汽车生产量就会增至G,价格也会提高到Pd。进口量则下降到M2。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在图8.7中,S是本国汽车的供给曲线,D是本国对汽车的需求曲34这种歧视性采购政策减少了进口,促进了国内生产,起到了与生产补贴相似的保护作用。当然,代价也是相似的:本国企业得到了a(生产者剩余),但政府为此多支付了(a+b),本国的净损失为b。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这种歧视性采购政策减少了进口,促进了国内生产,起到了与生产补358.3.3技术和社会标准技术标准:可分为本国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和针对进口制定的技术标准。这些技术标准有些是必要的,起了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作用,如环境、食品、药品标准。有些技术标准是为了通用或降低成本,如插座、充电器、汽车零部件标准等。但有一些则是专门针对某些国家的出口产品制定的,目的旨在减少进口,保护国内进口工业。如产品安全、卫生标准、包装标签等。技术标准导致贸易壁垒的例子(P285-286)。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8.3.3技术和社会标准技术标准:可分为本国所采用的技术标36社会标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政治文化历史的不同,各国的社会标准也不同,劳工标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不同的劳工标准会影响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的劳动力丰裕程度和劳动力成本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很难形成一个全球统一的劳工标准。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社会标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政治文化历史的不同,378.3.4绿色贸易壁垒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也叫环境壁垒,指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以保护生态资源、生物多样性、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借口,设置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外国商品进口采取的准入限制或禁止措施。如:美国拒绝进口委内瑞拉的汽油,因为含铅(Pb)量超过了本国规定;欧盟禁止进口加拿大的皮革制品,因为加拿大猎人使用捕猎器捕获了大量的野生动物;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国家严禁进口含氟利昂冰箱,导致中国的冰箱出口由此下降了59%等事例。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8.3.4绿色贸易壁垒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也叫环38绿色壁垒的主要形式和制度安排
环境附加税。是发达国家保护环境、限制进口最早采用的手段,即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的进口产品征收进口附加税,或者限制、禁止进口,甚至实行贸易制裁。绿色环境标志制度。是由政府部门或公共、私人团体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图形标签,印制或粘贴在合格的商品及包装上,用以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功能符合要求,而且从生产到使用以及处理全过程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或危害极少,有利于资源的再生产和利用。取得了环境标志意味着取得了进入实施环境标志制度国家市场的“通行证”。但由于认证程序复杂、手续繁琐、标准严格,增加了外国厂商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成为其他国家产品进入一国市场的环境壁垒。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绿色壁垒的主要形式和制度安排环境附加税。是发达国家保护环境39绿色包装和标签制度。绿色包装指能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的包装。发达国家制定了各种法规,以规范包装材料市场。这些“绿色包装”法规有利于环境保护,但同时大大增加了出口商的成本,也为这些国家制造“绿色壁垒”提供了借口。绿色卫生检疫制度。为保护国内消费者的利益,满足对此商品健康、安全等隐性需求,各国海关、商检机构都制定了不同的卫生检疫制度,对进口商品的品质进行检测和鉴定。发达国家往往把海关的卫生检疫制度作为控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重要工具。他们对食品、药品的卫生指标十分敏感,如食品的安全卫生指标、农药残留、放射性残留、重金属含量、细菌含量等指标的要求极为苛刻。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绿色包装和标签制度。绿色包装指能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408.3.5其他非关税壁垒繁琐的海关手续国产化程度要求进出口的垄断经营外汇管制和不合理的汇率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8.3.5其他非关税壁垒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418.4 相机保护措施8.4.1倾销(Dumping)与反倾销(Ati-dumping)一、倾销的定义价格定义:以低于国内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在国外市场上销售商品。成本定义: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销售商品。“非市场经济地位”倾销的价格定义和成本定义:选择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作为替代国,并以替代国同类产品的价格和成本作为公平价格和标准成本。凡是在出口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低于公平价格或标准成本,就是倾销。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8.4 相机保护措施8.4.1倾销(Dumping)与反倾42二、构成倾销的条件确定某一进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的条件(根据关贸总协定(1994年)第六条和《WTO反倾销协议》规定):(1)低于相同产品在出口国正常情况下用于国内消费时的可比价格;(2)如果没有这种国内价格,则低于a.
相同产品在正常贸易情况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或b.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管理费、销售费等费用和利润。如果符合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则倾销存在,否则不算倾销。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二、构成倾销的条件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43三、倾销的原因企业在国内市场上有一定的垄断权力,而在出口市场上是国际竞争者,面临国外市场的需求弹性较高。倾销可以扩大出口市场,从而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有利于打破进口国已经形成的垄断,加强企业之间的竞争,保持价格公平。倾销对于进口国的消费者而言并非坏事。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三、倾销的原因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44四、实施反倾销的条件根据WTO规定,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倾销成立;(2)国内产业受到损害;(3)倾销与损害有因果关系。反倾销的主要做法是课征“反倾销税”(一种不超过倾销差价的特别进口税)。反倾销税对进口国、出口国的影响(图8.8)。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四、实施反倾销的条件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45成本,价格QX’QX数量
MRMCMC+tc反倾销税tDbdaee’P’xPXP1t图8.8“反倾销税”的效益假设日本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向美国出口钢铁(出口价格为Px),导致美国针对从日本的进口钢铁征收每吨为t美元的反倾销税。五、反倾销的经济效应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成本,价格QX’QX46美国征收反倾销税使日本每吨钢铁生产的边际成本增加了t美元,边际成本曲线上移。此时进口国的钢铁供应量减少,价格上涨(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确定产量和价格)。进口国的政府获得t×Qx‘的税收(c),消费者则净损失了(b+d)。由于课征“反倾销税”,美国国产钢材价格也相应上涨,因此钢材消费者的总损失会大于b+d,不过消费者受国内价格上涨所承受的大于b+d部分的损失会被国内生产者的收益抵消一部分。面积a+b正好等于政府税收部分(c)。如果a<d,进口国净损失,反之,则有净收益。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美国征收反倾销税使日本每吨钢铁生产的边际成本增加了t美元,边47结论:(1)进口国可能通过“反倾销税”而增加经济利益。(2)通过课征反倾销税来提高收益比课征一般进口关税更有优越性。(WHY?)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结论: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48从整个世界范围来说,“反倾销税”使整个世界的福利减少。对于钢铁的出口国(日本)来说,由于钢铁价格的上涨提高了生产者剩余b,但政府必须支付c(=a+b)部分的反倾销税,最终还是损失a。而且,由于价格上升销售量下降,出口国的钢铁生产者损失了。总和进口国和出口国的利益来看,整个世界总损失为梯形的面积。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从整个世界范围来说,“反倾销税”使整个世界的福利减少。第8章498.4.2补贴与反补贴(countervailing)
一、补贴定义:所谓补贴,是指政府为促进某些产业的发展,对这些产业的生产或出口进行财政补贴,以形成产品的价格优势,鼓励本国产品的出口。补贴的性质:政府补贴是不公平的竞争,是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补贴的形式:生产补贴,出口补贴,出口信贷补贴。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8.4.2补贴与反补贴(countervailing)一50二、关贸总协定对补贴和反补贴的有关界定补贴被分成可诉补贴和不可诉补贴。不可诉补贴包括具有全局影响的补贴(如教育,基础设施,基本的研究与开发)和非经济的补贴(包括解决地区不平衡或城乡收入差异等)。这些补贴是被允许的,被称为“绿箱子”范围内的补贴。对于不在“绿箱子”内的补贴就是可诉补贴,可以采取反补贴措施,对补贴产品征收反补贴税。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二、关贸总协定对补贴和反补贴的有关界定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51三、构成反补贴的条件(1)补贴确定存在;(2)同类或相同产品的国内产业已受到实质损害;(3)补贴与损害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只有满足了这三个条件,进口国政府才可以向受到补贴的进口产品征收反补贴税。反补贴税的总额不超过进口产品在原产地直接或间接得到的补贴。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三、构成反补贴的条件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52价格ABP0P1DCOM0M1进口数量韩国出口补贴反补贴税DM美国进口需求图8.9反补贴税的福利变动分析例:假设美国从韩国进口钢铁。假设韩国政府对钢铁出口进行补贴,使出口价格降到P1,美国的钢铁进口量增加值M1。四、征收反补贴税的结果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价格ABP0DCOM053移动均衡福利影响政策出发点到达点美国韩国美国和韩国(世界)韩国的出口补贴AC消费者获益P0P1CA政府损失P0P1CB损失ABC美国的抵消性反补贴税CA消费者损失P0P1CA;政府获益P0P1CB生产者获益0政府损失P0P1CB损失P0P1CA出口补贴加上抵消性反补贴税AA获益P0P1CB损失2P0P1CBP0P1CB(等于韩国政府补贴了美国政府,韩国纳税人向美国纳税)表8.4出口补贴和征收反补贴税的比较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移动均衡福利影响美国和韩韩国的出口补贴AC消费者获政府损失损548.4.3紧急保障措施国内产业受进口产品严重损害时,政府可以实行临时的进口限制以保护国内生产者(关贸总协定1994年第19条)。根据关贸总协定的规定,使用紧急保障措施的必要条件是:(1)进口产品大量增加;(2)进口增加是由不可预见的情况造成的;(3)进口增加是各边贸易谈判所带来的贸易自由化的结果;(4)这种大量进口对国内生产者造成了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的威胁。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8.4.3紧急保障措施国内产业受进口产品严重损害时,政府可55进口国政府实行紧急保障的措施:全部或部分地停止正常情况所承诺的关税减让或其他优惠,进口国政府也可以设置数量限制。关贸总协定对紧急保障措施设有时间限制:保障措施不得超过4年,延长后总期限不得超过8年。紧急保障措施的实施效果与进口关税或进口配额相似。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进口国政府实行紧急保障的措施:全部或部分地停止正常情况所承诺56演讲完毕,谢谢听讲!再见,seeyouagain3rew2022/11/5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演讲完毕,谢谢听讲!再见,seeyouagain3rew57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2022/11/5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2022/11/2第8章进口保护588.1配额的定义和种类一、进口配额进口配额(importquota)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个季度、半年或一年)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数量控制。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品可以进口,超过配额的不能进口,或者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它是众多国家实行进口数量限制的重要手段之一。配额要成为约束性配额(restrictivequota),其数量一般应小于正常情况下该商品的进口量。配额越小,进口限制越严厉;配额如果大于正常情况下的进口量,则达不到限制进口的目的,这样,所谓的进口配额形同虚设。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8.1配额的定义和种类一、进口配额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59二、进口配额的种类1.绝对配额(absolutequota)。即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数量和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额,达到这个数额后,便不准进口。绝对进口配额在实施中可以有以下三种具体方式。(1)全球配额(globalquota;unallocatedquota)。全球配额属于世界范围内的绝对配额,对于来自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一律适用。主管当局通常按进口商的申请先后或过去某一时期的进口实际额批给一定的额度,直至总配额发放完为止,超过总配额就不准进口。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二、进口配额的种类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60(2)国别配额(countryquota)。即在总配额内按国别和地区分配给固定的配额,超过规定的配额便不能进口。实行国别配额可以使进口国家根据它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情况,分别给予不同的配额。国别配额又可以分为单方面配额和协议配额。单方面配额是由进口国单方面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从某个国家和地区进口某商品的配额;协议配额是由进口国与出口国双方通过谈判达成协议规定的某些商品的进口配额。(3)进口商配额(importquota)。进口国政府把某些商品的配额直接分配给进口商。分得配额数多的进口商就可多进口,而分得数额少的就进口少。许多国家政府往往把配额分给大的垄断企业,中小进口商却难以分到或分到的数额极少。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2)国别配额(countryquota)。即在总配额内按612.关税配额关税配额(tariffquota)即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的关税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附加税(surtax)。关税配额实现了关税与配额的直接结合。关税配额与绝对配额的明显区别在于:关税配额在超过配额后仍可进口,但得征收一种较高的关税;而绝对配额在超过配额的情况下一律不予进口。比如,中国与美国达成的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规定:中国在粮食的进口方面实施关税配额制,这就意味着在双方达成的进口配额数量之内,实行低关税,超过配额数量后的进口实行高保护关税。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2.关税配额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62三、出口配额国家一般都是鼓励出口的,某些国家往往用配额来限制资源性产品和农产品的出口。除了保护本国的资源供给以外,现实世界中的出口配额往往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制定的。所以出口配额又称“自愿”出口配额(voluntaryexportquota)。“自愿”出口配额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非关税壁垒中很流行的一种形式。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三、出口配额国家一般都是鼓励出口的,某些国家往往用配额来限制63“自愿”出口配额制与绝对进口配额在形式上略有不同。绝对进口配额是由进口国家直接控制进口配额来限制商品的进口。而“自愿”出口配额是由出口国直接控制这些商品对指定进口国家的出口。但是就进口国单方面来说,自动出口配额象绝对进口配额一样,起到了限制商品进口的作用,因而其实质还是进口配额,具有等效进口配额的所有经济效应。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自愿”出口配额制与绝对进口配额在形式上略有不同。绝对进口配64
“自愿”出口配额与绝对进口配额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配额租金为出口国所有,而后者的配额租金为进口国所有。再加上出口配额一般只限制数量而不限制金额,这样出口商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价格来完成一个时期的配额。因此,从经济福利的角度看,由出口国进行自动出口限制比进口国实行进口关税和配额,对进口国造成的净福利损失还要大。例如,1981年美国要求日本限制汽车对美国的出口,结果日本汽车工业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汽车质量,转而销售具备更多功能的较大型汽车,日本汽车在美国的售价上升,日本获取了由此产生的“租”。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自愿”出口配额与绝对进口配额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配额租658.2配额的经济效应
8.2.1竞争条件下的进口配额假定中国进口钢铁,而中国钢铁行业假定是完全竞争的。小国情形下,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等,假定为每吨1000元。在这一价格下,中国国内的钢铁生产量为S1(60吨),消费量为C1(120吨)。现假定中国政府实行钢铁进口配额,只允许进口Q(40)吨,其总量一定小于自由贸易下的进口量(C1-S1=60吨)。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8.2配额的经济效应8.2.1竞争条件下的进口配额第66S1S2C2C1 Q数量6070110120价格(千元)P1.0Sd国内供给曲线Q=40dcbaDd对国内钢铁的需求D总需求曲线1.5图8.1竞争条件下进口配额的影响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S1S2C267对价格的影响:实施配额后,整个钢铁供应量从原来在国际价格下的无限供给变成了有限供给。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本国钢铁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引起国内钢铁价格上涨。对国内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国内钢铁价格上涨导致国内钢铁生产增加,消费需求下降。生产者剩余增加c,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对价格的影响:实施配额后,整个钢铁供应量从原来在国际价格下的68在竞争条件下,进口配额对本国生产、消费、价格的影响与征收同样数量的进口关税相似,只不过关税是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来减少进口和增加国内生产,而配额则从相反的途径,即先减少进口造成价格上涨从而增加国内生产。对政府收入的影响:配额对国内经济福利的影响与关税不同之处主要反映在政府税收上。关税给政府带来收益,而配额带来的“经济租”c则不一定归政府所有。“经济租”的归属取决于政府如何分配进口配额。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在竞争条件下,进口配额对本国生产、消费、价格的影响与征收同样69配额的分配方式和福利的变化
(1)政府直接颁发进口许可证给进口商。由于许可证是免费的,进口商所得的利润正好等于政府的税收部分c,进口国的社会总利益变动与关税一样(c部分从政府转移到了进口商手中);(2)政府根据申请颁发许可证。进口商为得到许可证必然付出一定代价(即“寻租”)。所以最后收益小于c,社会的利益少于关税的情况;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配额的分配方式和福利的变化(1)政府直接颁发进口许可证给70(3)政府公开拍卖许可证。拍卖一般会将使许可证的价值等于进口所获得的利润c。整个社会的利益变动也与关税一样。社会利益变动与关税一样(c由政府享有);如果许可证的价格低于c,则c部分由政府和进口商共享。(4)政府设置配额,由出口国自行分配。此时c部分转移到了外国出口商手中,进口国受损。进口国的净损失变成了b+d+c,大于关税时的净损失。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3)政府公开拍卖许可证。拍卖一般会将使许可证的价值等于71配额相对于关税的优点第一,配额可以比关税更有效地控制进口;第二,实施配额更灵活,政府可以通过发放进口许可证随时调节进口数量;第三,配额给政府更多的权力;第四,配额比关税承受相对小的国际贸易自由化压力。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配额相对于关税的优点第一,配额可以比关税更有效地控制进口;第72Q=M2成本、价格PqMCPW+tPWtbMRDdDQfQqQtC3C2C1数量d图8.2垄断条件下配额与关税的比较8.2.2
垄断条件下的进口配额实施进口配额加强了国内厂商的垄断权力!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Q=M2成本、PqMCPW+tPWtbMRDdDd图8.273垄断条件下配额与关税的比较:在征收关税情况下,由于关税没有限制进口数量,只是提高了价格,国内独家企业仍然没有垄断地位,只能在新的国内市场价格上与国外生产者竞争。征收关税后,国内市场价格上涨到Pw+t,此时国内独家企业只能在这个价格上(由于价格给定不变,MR=Pw+t)参与竞争。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企业生产Qt,以价格Pw+t销售,消费为C2,进口为M2,整个社会的损失与关税时一样,为b+d。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垄断条件下配额与关税的比较:在征收关税情况下,由于关税没有限74假设政府对垄断企业使用配额(Q),并且假定配额正好等于征收关税时的进口量:Q=M2。由于配额限制了进口的数量,在进口所能满足的那部分需求以外,国内其他的需求就完全取决于国内企业的垄断性供给。垄断企业现在面临比自由贸易情形下稍微缩小的市场需求Dd。垄断企业的生产原则仍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在国内市场上的定价行为不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假设政府对垄断企业使用配额(Q),并且假定配额正好等于征收关75垄断条件下实行配额对社会经济利益的损失绝对比关税大。在配额下,垄断企业生产Qq,低于关税时的产量,甚至有可能低于自由贸易时的生产量Qf,而价格则是Pq,高于关税时的国内市场价格(Pw+t),国内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而消费更少的商品(从C2到C3)。整个国家的损失除了贸易政策扭曲带来的b+d(跟关税时相同),还包括图中的阴影部分。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垄断条件下实行配额对社会经济利益的损失绝对比关税大。第8章进768.2.4“自愿出口限制”的经济效应自愿出口限制和进口配额的区别在于:对进口国,自愿出口限制听起来少一点保护主义的味道;对于出口国,如果同样受到数量限制时,“自愿出口限制”肯定要比强迫限额好。自愿出口限制对进口国的影响:对进口国国内市场的价格,生产,消费的影响都跟配额相同。但是因为由出口国自行分配配额,所以原本属于国内进口商的那部分利益(图8.1中的c)就由外国出口商获得了。对进口国来说,其总共损失为b+d+c。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8.2.4“自愿出口限制”的经济效应自愿出口限制和进口配77“自愿出口限制”对出口国的影响:在实施“自愿出口限制”的条件下,出口数量减少,但出口价格上升,因此出口国既有损失,也有获利,获利可能大于损失。(例如20世纪80年代日本“自愿”限制对美国的汽车出口)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削弱出口企业的竞争力。由于出口数量减少,企业生产规模相应缩小,影响其规模经济的发挥。一种是增强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如果企业通过获得出口许可证,将获得的额外出口利润用于再投资,则可能增强企业竞争力。实施“自愿出口限制”,在出口国可能形成既得利益集团。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自愿出口限制”对出口国的影响: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788.3保护进口产业的国内经济政策8.3.1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对进口工业的支持主要是直接和间接的生产补贴。这些生产补贴包括现金补贴、税收优惠、提供研究与开发基金、优惠性贷款。另外,政府也可以通过使用直接采购和区域支持的方法来扶持国内的进口替代工业。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8.3保护进口产业的国内经济政策8.3.1产业政策第8章79产业政策旨在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业政策是对资源配置的一种干预:用补贴来人为地降低成本会造成相对价格的扭曲,导致生产资源向效率低的部门流动。产业政策的影响主要针对生产部门,不影响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因此不影响消费量(没有消费扭曲)。与贸易保护政策相比,产业政策所付出的社会代价比较低。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产业政策旨在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第8章进口保护政80进口替代产业生产补贴的经济效应
(以小国为例)
图8.5显示了小国进口产业补贴的经济与福利效应。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进口替代产业生产补贴的经济效应
(以小国为例)81图8.5小国进口产业补贴的经济影响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图8.5小国进口产业补贴的经济影响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82图8.5解析:
⑴在图8.5中,假设S和D分别为中国国内小麦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中国为国际市场的小麦进口小国,其所面临的世界其余国家的小麦出口供给曲线为ES(R),中国的小麦进口需求曲线为ED。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中国国内小麦的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均为PW,在PW的价格水平上,国内小麦产量为S1,需求量为D1,进口S1D1(S1D1=M1)数量的小麦。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图8.5解析:⑴在图8.5中,假设S和D分别为中国83
⑵现假设中国为了保护小麦生产,对单位产量的小麦给予实际水平为s的生产补贴,这意味着小麦的边际成本平均下降s,使小麦的国内供给增加,供给曲线由S移向S*(向下移动s)。国内小麦供给的增加,使得国内对进口小麦的需求减少,进口小麦的需求曲线从ED移向ED*(向下移动s)。从而小麦的进口量从M1下降到M2(M2=S2D1)。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⑵现假设中国为了保护小麦生产,对单位产量的小麦给予84
⑶从福利影响来看,因为采取是生产补贴措施,贸易仍然是自由进行的,所以小麦的国内价格仍为PW,故消费者的福利不会发生变化。在生产者方面,尽管其小麦的名义售价仍为PW,但由于单位小麦获得了s的补贴,所以其小麦的出售价格实际上相当于PW+s(生产者价格)
。故生产者的福利增加了a。政府因为对单位产量提供了s的补贴,所以其补贴总支出为a+b。政府支出扣除生产者所得,国民福利净损失为b。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⑶从福利影响来看,因为采取是生产补贴措施,贸易仍然是85
从保护生产的角度来说,小国对进口产业给予单位产出为s的生产补贴与向进口品开征s的关税的效果是相同的。但是,进口替代产业的生产补贴使国民所蒙受的福利净损失b却小于等效进口关税时的福利净损失b+d,也就是说,从民族利益的角度看,生产补贴应该优于进口关税。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却更愿意使用贸易政策而不是生产补贴去刺激国内生产,究其原因,在于贸易政策可以使政府获得关税收入,而生产补贴却要政府增加支出。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从保护生产的角度来说,小国对进口产业给予单位产出为s的868.3.2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它是指政府颁布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从而导致对外国产品歧视的做法。例如,英国政府规定其机构使用的通讯设备和电子计算机必须是英国产品;日本有几个省规定,政府机构需用的办公设备、汽车、计算机、电缆、导线、机床等不得采购外国产品;美国1933年通过的“购买美国货法案”(BuyAmericanAct),规定联邦政府购买的产品应该是美国制造的,或是用美国原料制造的。只有在美国自己生产的数量不足,或者国内价格过高,或者不买外国货就会损害美国利益的情况下,才可以购买外国货。美国国防部和财政部往往采购比外国货贵50%的美国货。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8.3.2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它是指政府颁布法令,规定政87歧视性的政府采购做法包括:(1)优先购买本国产品和服务。(2)强调产品和服务中的国产化程度。(3)偏向国内企业的招标。(4)直接授标。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歧视性的政府采购做法包括: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88如果政府的歧视性采购小于自由贸易情形下的供给量,对进口量和国内生产都不会产生影响。本国的生产量足以满足政府的采购量,政府采购对生产也不会产生任何扭曲。只是政府采购将一部分消费者从购买本国商品挤到了购买进口产品的行列。如果政府采购量超过自由贸易情形下本国的供应量,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就会影响国内生产和贸易(如图8.7)。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如果政府的歧视性采购小于自由贸易情形下的供给量,对进口量和国89PdQSPwabM2D
S1GD1
P图8.7政府采购政策的影响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PdQSPwabM2DS1G90在图8.7中,S是本国汽车的供给曲线,D是本国对汽车的需求曲线,其中政府需求为G。自由贸易下的国际汽车价格为Pw,进口量为M1(等于D1-S1)。如果政府没有歧视性采购政策,政府应该将国内的生产量(S1)全部买入并购买一部分进口汽车(等于G-S1)。如果政府必须购买国产汽车,国内汽车生产量就会增至G,价格也会提高到Pd。进口量则下降到M2。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在图8.7中,S是本国汽车的供给曲线,D是本国对汽车的需求曲91这种歧视性采购政策减少了进口,促进了国内生产,起到了与生产补贴相似的保护作用。当然,代价也是相似的:本国企业得到了a(生产者剩余),但政府为此多支付了(a+b),本国的净损失为b。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这种歧视性采购政策减少了进口,促进了国内生产,起到了与生产补928.3.3技术和社会标准技术标准:可分为本国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和针对进口制定的技术标准。这些技术标准有些是必要的,起了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作用,如环境、食品、药品标准。有些技术标准是为了通用或降低成本,如插座、充电器、汽车零部件标准等。但有一些则是专门针对某些国家的出口产品制定的,目的旨在减少进口,保护国内进口工业。如产品安全、卫生标准、包装标签等。技术标准导致贸易壁垒的例子(P285-286)。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8.3.3技术和社会标准技术标准:可分为本国所采用的技术标93社会标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政治文化历史的不同,各国的社会标准也不同,劳工标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不同的劳工标准会影响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的劳动力丰裕程度和劳动力成本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很难形成一个全球统一的劳工标准。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社会标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政治文化历史的不同,948.3.4绿色贸易壁垒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也叫环境壁垒,指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以保护生态资源、生物多样性、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借口,设置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外国商品进口采取的准入限制或禁止措施。如:美国拒绝进口委内瑞拉的汽油,因为含铅(Pb)量超过了本国规定;欧盟禁止进口加拿大的皮革制品,因为加拿大猎人使用捕猎器捕获了大量的野生动物;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国家严禁进口含氟利昂冰箱,导致中国的冰箱出口由此下降了59%等事例。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8.3.4绿色贸易壁垒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也叫环95绿色壁垒的主要形式和制度安排
环境附加税。是发达国家保护环境、限制进口最早采用的手段,即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的进口产品征收进口附加税,或者限制、禁止进口,甚至实行贸易制裁。绿色环境标志制度。是由政府部门或公共、私人团体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图形标签,印制或粘贴在合格的商品及包装上,用以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功能符合要求,而且从生产到使用以及处理全过程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或危害极少,有利于资源的再生产和利用。取得了环境标志意味着取得了进入实施环境标志制度国家市场的“通行证”。但由于认证程序复杂、手续繁琐、标准严格,增加了外国厂商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成为其他国家产品进入一国市场的环境壁垒。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绿色壁垒的主要形式和制度安排环境附加税。是发达国家保护环境96绿色包装和标签制度。绿色包装指能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的包装。发达国家制定了各种法规,以规范包装材料市场。这些“绿色包装”法规有利于环境保护,但同时大大增加了出口商的成本,也为这些国家制造“绿色壁垒”提供了借口。绿色卫生检疫制度。为保护国内消费者的利益,满足对此商品健康、安全等隐性需求,各国海关、商检机构都制定了不同的卫生检疫制度,对进口商品的品质进行检测和鉴定。发达国家往往把海关的卫生检疫制度作为控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重要工具。他们对食品、药品的卫生指标十分敏感,如食品的安全卫生指标、农药残留、放射性残留、重金属含量、细菌含量等指标的要求极为苛刻。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绿色包装和标签制度。绿色包装指能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978.3.5其他非关税壁垒繁琐的海关手续国产化程度要求进出口的垄断经营外汇管制和不合理的汇率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8.3.5其他非关税壁垒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988.4 相机保护措施8.4.1倾销(Dumping)与反倾销(Ati-dumping)一、倾销的定义价格定义:以低于国内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在国外市场上销售商品。成本定义: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销售商品。“非市场经济地位”倾销的价格定义和成本定义:选择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作为替代国,并以替代国同类产品的价格和成本作为公平价格和标准成本。凡是在出口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低于公平价格或标准成本,就是倾销。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8.4 相机保护措施8.4.1倾销(Dumping)与反倾99二、构成倾销的条件确定某一进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的条件(根据关贸总协定(1994年)第六条和《WTO反倾销协议》规定):(1)低于相同产品在出口国正常情况下用于国内消费时的可比价格;(2)如果没有这种国内价格,则低于a.
相同产品在正常贸易情况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或b.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管理费、销售费等费用和利润。如果符合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则倾销存在,否则不算倾销。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二、构成倾销的条件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100三、倾销的原因企业在国内市场上有一定的垄断权力,而在出口市场上是国际竞争者,面临国外市场的需求弹性较高。倾销可以扩大出口市场,从而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有利于打破进口国已经形成的垄断,加强企业之间的竞争,保持价格公平。倾销对于进口国的消费者而言并非坏事。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三、倾销的原因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101四、实施反倾销的条件根据WTO规定,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倾销成立;(2)国内产业受到损害;(3)倾销与损害有因果关系。反倾销的主要做法是课征“反倾销税”(一种不超过倾销差价的特别进口税)。反倾销税对进口国、出口国的影响(图8.8)。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四、实施反倾销的条件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102成本,价格QX’Q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财税知识培训课件
- 辅警法律知识培训课件
- 档案维护新技术应用试题及答案
- 肾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提高农业职业经理人考试通过几率的建议试题及答案
- 快速增长福建事业单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 老年人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美甲瓷器知识培训课件
- 教育机构父亲节营销方案
- 紫砂壶茶艺知识培训课件
- 得力DL-D82ES计算器使用说明书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朱方舟PPT模板
- 中考历史复习策略98课件
- GB/T 819.1-2000十字槽沉头螺钉第1部分:钢4.8级
- GB/T 31465.1-2015道路车辆熔断器第1部分:定义和通用试验要求
- GB/T 27740-2011流延聚丙烯(CPP)薄膜
- GB/T 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T 12706.2-2020额定电压1 kV(Um=1.2 kV)到35 kV(Um=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2部分:额定电压6 kV(Um=7.2 kV)到30 kV(Um=36 kV)电缆
- FZ/T 73052-2015水洗整理针织服装
- 绕棺救苦书教材
-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第五章 新闻摄影的主题、题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