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1.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2.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学习目标
解题
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北固亭怀古”是题目,
京口北固亭是登临地点,京口即镇江。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题材怀古:怀古咏史词。何为怀古咏史诗/词?多用典故、对比等手法,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回顾知识怀古咏史诗/词特点1、标题:古迹、古人名、“咏、咏怀、怀古”2、内容:古事、古人、古物。3、手法:用典、对比、虚实结合等4、主题:借古抒怀、借古讽今。写作套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用典”: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引用/化用/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
回顾知识用典
作用:能用极精简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思。恰当地用典,可使文章富有文采,含蓄深刻。作者简介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在词人中,他是个英雄。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辛弃疾1127年,靖康之变后,偏安一隅的南宋只保留着长江中下游的部分土地。宋金开始了长期对峙。靖康之变时,辛弃疾的祖父,因为家族庞大,没有跟着朝廷南渡。1161年,21岁的辛弃疾聚集两千人投身抗金队伍,几年之后,23岁的辛弃疾,带领一万军队投奔南宋朝廷。可是,南宋朝廷主张求和的势力强大,安于太平,不想与敌人争锋,加之辛弃疾是从北方投奔而来的,对他又有所猜忌,所以,辛弃疾历任建康、镇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做官。辛弃疾他作为南宋臣民生活了40年,做官20年,曾37次频繁调动,20年被闲置,一生力主抗金,但一生抱负始终不能施展。因此,他的许多作品中常流露出一种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愤慨之情,词作风格沉雄豪迈而又不乏细腻柔媚,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宋史》说他“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
写此词时辛弃疾已六十五岁,他从42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得不到朝廷重用。这期间,1203年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tuō)胄(zhòu)起用。1204年韩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韩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韩不听辛弃疾之劝,后来把他调离了镇江。本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写作背景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xūbìcí觅:风流:金戈:寻常:草草:赢得:可堪:英雄业绩不堪,哪堪落得草率普通寻找精锐部队用孙权典故。孙权,幼承父兄之业,胸怀大志。建都京口(后迁建康),占据江东。赤壁之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天下鼎足三分,后又数拒曹操于江北,使曹操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终为吴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表达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字寄奴。《南畿志》:“丹徒旧在镇江城南,宋武帝微时宅业。”史载刘裕曾两次统帅晋师北伐,先后征讨南燕和后秦,生擒燕王和秦王,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就了北伐之功业。用刘裕典故。表达向往英雄业绩及抗金决心、希望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与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忍气吞声的怯懦形象形成对比。上片小结: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刘义隆好大喜功,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用刘义隆典故。
刘义隆好大喜功,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鉴历史,指出伐金必须作好准备,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用拓跋焘典故。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词作由前面的怀古转而伤今。词人站在北固亭上北顾中原,回忆起43年前出生入死,突骑渡江南来效命的往事,不胜身世之慨!而在金占区的瓜步山上,百姓正在异族皇帝佛狸祠前迎神赛会,热闹非凡,一片平和景象!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模糊,更添词人之悲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借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以廉颇自况,虽60多岁仍想为国效力:可当政者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廉颇在80岁左右时,赵王想起用他,但又不知他的身体状况能不能担当重任,就派使者去廉颇住处观其进食的情况,使者回朝后告诉了一个宦官,宦官与廉颇有仇,便对赵王说:“廉颇老了,他虽然吃了一斗米饭和十斤肉,但是上了三趟茅房”。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用廉颇典故。下片小结:
下片用刘义隆、拓跋焘、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归纳总结
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全词总结:
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思古人”“忆其事”。他想到哪些历史人物和他们的哪些历史故事,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思?孙权——继承父兄遗业,独霸江南,27岁赤壁鏖兵,抗衡曹刘,三分天下。曹操夸赞:“生子当如孙仲谋。”刘裕——崛起孤寒,以京口为基地,削平内乱,取代东晋。两度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故土。刘义隆——“自践位以来,有恢复河南之志。”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特别是元嘉27年,失败更惨。招致元魏拓跋焘大举南侵,两淮残破,胡马饮江,国事一蹶不振了。封狼居胥——《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卫青、霍去病各统大军分道出塞与匈奴战,皆大胜,霍去病于是“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封、禅,谓积土为坛于山上,祭天曰封,祭地曰禅,报天地之功,为战胜也。”佛狸祠——后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宋文帝,率军追到瓜步山(在现在江苏六合东南面),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这座庙宇南宋时犹存。廉颇——秦赵之争,赵国的中流砥柱,起着决定国家安危的作用。因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成为牺牲品,无法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秦赵之争,赵国的中流砥柱,起着决定国家安危的作用。因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成为牺牲品,无法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人物故事简介关键词句典故的作用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打败曹操军队,保卫了家园。在京口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恢复中原,他曾大举北伐。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拓跋焘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山上,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英雄风流
表现作者心中渴望抗敌救国的热情。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草草赢得可堪凭谁问表达作者收复中原的远大抱负借鉴历史,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以廉颇自比,虽64岁仍想为国效力,却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抒发了他壮志未酬的苦闷。表现手法1.运用典故(用典)2.对比英雄业绩——可悲现实刘裕——刘义隆扬州路——佛狸祠廉颇——自己借古喻今,借古讽今总结写法孙权仰慕英雄
慨叹难觅刘裕报国抱负
讽刺朝廷刘义隆
借古讽今
批评告诫
豪迈激越佛狸祠
今昔对照
隐忧愤懑
深沉悲壮廉
颇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小结在京口北固亭,词人都想到了些什么?孙仲谋刘裕舞榭歌台风流业绩元嘉草草仓皇北顾刘义隆拓跋焘金戈铁马万里如虎佛狸祠下神鸦社鼓廉颇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赞叹惋惜
)(赞叹之情)(警告当局
)(怒斥偏安)(壮志未已)借古讽今上片下片愿望方针担忧思古人孙权(仲谋)刘裕(寄奴)刘义隆(元嘉)拓跋焘(佛狸祠)廉颇—保家卫国,英雄佳名—光复故地,英雄自期—草率行事,遭遇惨败—侵占之地,百姓行乐—为国出力,贡献余生。主庸臣奸,壮志难酬。忆其事抒己怀讽南宋苟安,叹英雄无觅向往英雄业绩,表达抗金决心以史为鉴告诫韩侂胄批评百姓忘记国恨家仇,表示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合作探究析典故析典故——理解情感用意古
人
古
事孙
权置镇京口,雄踞一方刘
裕起兵北伐,建立政权刘义隆草率出师,仓皇而逃拓跋焘率兵追击,建立行宫廉
颇一饭斗米,以示勇武
情
感
用
意景仰、惋惜叹英雄后继无人仰慕、向往表建功立业雄心不屑、讽刺劝为政者勿草率耻辱、悲哀谏为国者勿忘耻同情、悲叹望为政者用人才提示:结合文本和注解,抓住体现作者情感态度的字词。)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刘勰《文心雕龙》)文中典故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孙仲谋寄奴佛狸祠廉颇
表达收复失地的理想,暗指南宋统治者的无能。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今昔对照,表达隐忧。借古讽今,警告当局。自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连线苏辛均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通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主旨上均为托古喻今,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还自我情愫不同点苏词中抒情多直抒胸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风格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中抒情多与典故结合,风格显得含蓄,蕴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人工智能试题及答案
- 园艺师沟通表达能力试题及答案
-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 5 15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激发潜能2024年税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艺师考试的复习重点试题及答案
- 园艺植物生长的环境调控试题及答案
- 探讨农业职业经理人考试未来发展方向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福建事业单位考试的亮点研究试题及答案
- 五年级上科学教学设计-太阳和影子-苏教新版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二节 化石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 (新版)鲁教版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石灰吟》(课件)
- 水杨酸产品原材料供应与需求分析
- 1《谏太宗十思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烈焰卫士观后感450字
- GB/T 36548-2024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测试规程
- HJ 179-2018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 DZ-T+0227-2010地质岩心钻探规程
- JBT 5928-2014 工程机械 驱动桥 试验方法
- 幼儿园中班绘本课件-《小金鱼逃走了》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 π型RC/LC滤波电路-电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