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精品课件_第1页
诗歌鉴赏-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精品课件_第2页
诗歌鉴赏-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精品课件_第3页
诗歌鉴赏-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精品课件_第4页
诗歌鉴赏-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精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评价诗歌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并对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元素加以评价。从近些年的高考卷来看,真正要求作出评价的试题不多,倒是分析概括诗歌思想感情的试题较多。主要体现在提炼情感主旨和理解语句意义两方面。(一)提炼情感主旨诗歌的题材往往决定着诗歌的思想内容,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鉴赏古代诗歌,把握诗歌情感,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充分的了解,并能根据题材对诗歌情感作出较为准确的预判。边塞征战怀古咏史人生感慨羁旅思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送别抒怀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思妇闺怨医得眼前疮,挖却心头肉。民生疾苦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水田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送别抒怀诗欢聚离散皆是缘1.送别抒怀诗送别抒怀诗是高考命题选取较多的一类诗歌,它的思想内容主要表现在抒发离愁别绪、别后思念之情等方面。赠别类的诗词在唐宋诗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塑造形象。鉴赏要点常见特征

季节时间地点景物送别

秋季或春季清晨或傍晚路口、长亭驿站、渡口码头等杨柳、酒等古人送别的习俗

①折柳送别②饮酒饯别③唱歌送别“记得”“如今”句说明重逢,“薄宦”说明仕途不顺,注释告诉读者有送别之情。考生可从重逢之喜、仕途之悲、离别之愁三个方面的情感来作答。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2.羁旅思乡诗羁旅思乡诗通常表现行役的艰难、漂泊的辛苦,对家乡亲人、国都君主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难、宦游之艰。阅读这类诗歌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词中寄寓的复杂感情。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鉴赏要点③表达思乡之情方式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除夕;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夜深难寐。因地生情:津、浦、渡、高楼、深院、空闺。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梦中作①

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边塞征战诗古来征战几人回鉴赏方法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如盛唐边塞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中晚唐国势微弱,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到了南宋,统治者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边塞诗大多抒发悲愤,哀痛之情。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第二、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的不同艺术风格。主要特点(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

(

穷兵黩武)、将士

(生活艰苦)。(2)情感:表达的是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或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哀痛,或是长年征战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和对家人思念、对帝王黩武开边和对边将恃宠贪功的讽刺。(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4)常用词语: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兵;胡、羌、羯、夜郎、匈奴;长云秋月、朔风衰草、大漠雪山;长城玉门、青海楼兰;孤城

、雁飞、鹰扬、箭飞马走。山水田园诗煮酒把盏话桑麻4.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多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描写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山居即事

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寓情于景,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营造出恬静优美的意境。表现出作者钟情山水、悠然闲适的心情。怀古咏史诗古今多少兴亡事5.怀古咏史诗怀古咏史诗是作者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常常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以古喻今、借古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表达的情感大多是物是人非的惆怅,沧海桑田的感慨,追慕前贤建功立业的雄心,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怆,以及对当今统治者的劝谏批评之情等。汴河曲

李益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汴河怀古

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答:两首诗都是咏史诗。《汴河曲》借咏史来抒发昔盛今衰之情,《汴河怀古》借咏史直抒胸臆地表达自己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与众不同的见解。咏物言志诗任尔东西南北风6.咏物言志诗咏物抒怀在中国诗歌中具有悠久的传统,可以追溯到《诗经》时代。在古代诗歌中,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作者描摹歌咏的对象。作者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类诗词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直接描绘物象,绘形绘声绘色,以求精确逼真或传神;一类托物寓意,借物言志,借题发挥,由此及彼。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①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③从表现手法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的手法。鉴赏要点常见感情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3)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4)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思妇闺情诗悔教夫婿觅封侯

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常见情感有两大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另,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常见情感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瑶瑟怨温庭筠冰簟①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②去,十二楼中月自明①冰簟:凉席之美称。②潇湘:两个水名,在今湖南省。批注说:“通篇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请你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写景来表现思想内容的。答:全诗寓情于景,用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这些景物组成一幅凄凉的秋夜图来表现女主人公因思念丈夫凄凉独居、寂寞难眠的悲怨之情无限风光在险峰哲理诗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两种情况: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如朱熹《观书有感》。二是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如杨万里的《小池》。

水口行舟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答:风雨总是暂时的,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不可遏止。把握评价思想情感常见的设题模式1.结合××句子,分析诗(词)人的思想感情。2.××句诗(词)蕴含了诗(词)人什么样的情感?3.这首诗(词)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4.作者为什么要写××两物?作者借这两物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解题指津]解答提炼情感主旨类题的方法:1.抓诗歌题材,初步感知诗歌情感。2.抓形象。借助描写的景物和典型的意象,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整体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3.抓抒情方式,领悟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和主旨。(二)理解诗句意义评价诗歌思想意义的另一体现是理解诗句意义,主要是从把握关键字词入手。解答理解诗句意义类题的方法:1.准确理解关键字词,阐明诗句的表面意思,并发掘其深层含意。2.结合表达技巧来理解诗句的深层意思和蕴含的思想感情。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表达出的自己对人和事的看法、倾向以及人生志趣或感悟。它包括:对事物的态度、对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的态度、对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等。所谓“评价”,是在分析概括之上的审视,即在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另外,还须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评价时允许考生有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就行。在高考试题中,因其难度稍大,对此考点的设题相对少一些,但我们还是有必要予以重视。例(2014·江西卷)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苏轼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①被酒——带醉,刚喝过酒。②总角——形如今之小辫而短。③口吹葱叶——吹葱是一种儿童游戏。这诗作于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时苏轼六十四岁,已贬谪儋州(州治在今海南岛儋县)两年。他身为“罪人”,初期居官舍,后被逐出。幸得王介石等人的帮助,在城南“污池之侧桄榔树下”,筑了五间泥房以居。他和当地人民有很深的感情。诗中的子云、威、徽、先觉四个姓黎的,就是他在当地的好友。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解答本题要注意三点:一是结合作者苏轼的生平经历和思想特征,二是要结合本诗的内容,三是要回答本诗所表现的苏轼的“人生态度”,而不是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具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评价观点态度常见的设问方式1.诗人对××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2.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3.这首诗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解题指津]解答评价作者观点态度题的方法:1.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2.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诗句且阐述理由和原因。诗歌鉴赏题答题要注意两个原则:

(1)问什么答什么,要全面;(2)回答任何问题都要联系诗文内容

在答题的时候,把你的理解和诗歌中的关键字、关键词或关键句放到你的分析中,这将极大的增强你制订的答案的规范性。譬如回答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除了将这种思想感情的名称答出之外,还要根据上下文回答作者为什么有这种感情;回答诗句所用表现手法时,要尽量分析各个意象在这种修辞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这种手法的好处。联系诗文作答是鉴赏分析的必然步骤。2015年高考备考马山中学语文组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临江仙晁补之绿暗汀州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杨州。8.试分析首句“绿暗”的表达效果。(5分)9.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6分)审一审,议一议指出下面考生答题的得与失9.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6分)【审一审,议一议】指出下面考生答题的得与失只答情感,未作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