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院前急救应急预案院前急救应急预案院前急救应急预案院前急救应急预案编制仅供参考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院前急救应急预案1
总则
编制目的
落实《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工作建设,做好辖区内突发卫生事件预防控制与医疗救治工作,最大限度维持急救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减轻患者痛苦。逐步形成院前急救与医院急诊科、院内综合技术一体化的医疗服务体系。
编制依据
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关于建设发展城市社区急救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政策和预案为依据。
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与模式
广义上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有救护人员或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急救,以维持基本生命体征和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行为的总称,即伤员尚未到达医院前的救治。狭义的院前急救专指有通讯、运输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
因此,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
(1)接受呼救。
(2)安排、协调和实施院前急救。
(3)指挥大型灾难急救。
我院暂时院前急救模式主要:
院前型:以院前急救为主要任务,不设床位,出诊时随车人员为急救医师。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辖区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本辖区居民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各种疾病、传染病、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各种事故灾难或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引起的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突发卫生事件的院前急救工作。
工作原则
(1)部门主导,积极参与
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组织协调急诊科及相应职能、临床科室人员参与院前急救处理工作。
(2)快速反应,规范救治
加强院前急救信息网络建设能够及时接收呼救,提高全院卫生专业人员对院前急救实践的识别和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接收、早救治;普及全院卫生人员的急救专业知识,加强依法监督,保证各类急救事件应急救治措施的规范有效。
(3)加强宣教,群转结合
利用医院宣传力量建立志愿者队伍,通过加强宣传,教育群众基本了解如何快速获得院前急救服务、做好获得急救服务的准备,如何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之前准确处理急诊问题,以及如何选择所救治的医院,使院前急救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2院前急救组织领导小组及职责
院前急救领导小组
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领导与本院技术人员构成情况相结合,设立院前急救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领导院前急救领导组组长,相关业务院长任副组长,统筹安排全院急救力量;各职能及临床科室主任为院前急救领导小组组员,根据组长安排具体实施各项院前急救工作。
院前急救领导小组职责
(1)能力建设:
负责本院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面对院前急救的救治能力。
(2)技术支撑
:承担相关技术方案的编制工作,技术方案应于现行的急救技术规范、方案保持一致;指导、协助各科室制定院前急救应急预案;分析辖区内各类院前急救事件的救治方式,提出改进意见;不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演练。
(3)监督管理;根据院前急救相关管理制度与监督方案,对院前急救工作及相关科室进行长期管理,保证院前急救工作的效率与最大限度成功率,为院内救治做好准备工作。
3
院前急救的队伍建设、调度及培训
队伍建设
调度员: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接听电话时能够快速将现场、地点询问清楚,必要时辨明谎报;熟练掌握本市的地理交通和地形地物,才能在指令中简洁、明确的表达现场地址,合理地调配急救资源。
司机:方向感明确,对辖区地形地物熟悉,驾驶技术过关,做到驾驶技能稳、准、快。在接到院前急救信息的详细地址,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
急救医生: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经过专业培训有较强分析判断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具有全面的知识,敏捷的思维,能够简洁询问病史,快速查体,综合分析,正确判断,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危及生命的因素,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能,满足各类急危重病人抢救治疗的需要。
院前急救队伍的调度
健全调度制度,努力做到国际上普遍规定的受理呼救电话后1分钟内出车,严格值班制度;要做好随车记录制度,准确及时记录伤病人病情和院前急救情况及其疗效;定期检查车载药品,随时补充缺失药品;坚持车辆维修、保养制度,始终保持车辆的完好状态;建立通讯器材维修、保养制度,始终保持急救通讯指挥系统的灵敏有效。
按病情采取“直接转送、先救后送、边救边送、边送边联络”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转运途中患者的死亡率,进一步为实施院内救治争取时机。
院前急救队伍的培训
定期有领导小组选派急救经验丰富的医师对院前急救队伍人员进行包括急救技能、法律法规等各项业务培训,对新进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并进行专业考核,将考核成绩记入个人技术档案与年度考核表。
4
院前急救的终止
(1)开展病人出诊、救治和转诊工作。
(2)院前急救出诊人员负责对急救情况按规定程序对出诊及患者情况进行报告、登记。
(3)检查车载药品、设备的使用状况,及时补充完善。
急诊抢救预案
一、准备阶段
1、接到电话,值班医生、护士作好接诊准备的同时立即报告科主任、科护士长及急诊室护士长;2、报告医务处、门诊部、护理部、保卫科等;
3、必要时汇报院领导;
4、由科主任牵头成立抢救指挥组;
5、通知相关科室医师,调集护理人员、工勤人员到急诊科集中;(一线:为在班急诊医生护士及工人;二线:增加输液室、内科观察室护士及相关科室医生;三线:调出班,请求病房工人增援)
6、根据伤员人数及病情成立数个抢救小组,每组均有医生、护士、工人组成;
7、划分抢救区,危重病人抢救区:急诊抢救室;急诊大厅:轻伤病人治疗区;成人输液室:轻伤病人观察区;
8、通知手术室、供应室、药房、血库等做好准备;
9、通知医院宣传部门,进行必需的摄影、摄像工作;
二、预检分诊
1、指定专人负责病人登记及统计;
2、根据伤情进行预检分诊,并做好标记;红色为危重病人;绿色为轻伤病人;黑色为死亡病人;
3、保卫部门协助维持秩序;
三、抢救阶段
1、对需紧急救治的病人进行抢救,如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吸痰、心肺复苏等;
2、出示特优卡,为危重病人提供优先检查、治疗、住院;
3、完善各项记录;
4、抢救完毕,由专人护送住院;需急诊手术者由医生护士护送至手术室;危重病人转重症监护病房;轻病人相对集中进行治疗;
四、终末阶段
1、于6小时内完善抢救记录;
2、抢救物品终末消毒处置;
3、补充消耗物品;
4、抢救仪器消毒后再次检查性能保证处于应急备用状态;
5、抢救室地面、空气消毒;
6、进行抢救总结、讨论。临床紧急用血预案1
目的
为保障紧急抢救患者情况下临床血液能快速安全输注于临床,制定紧急用血工作预案。
2
编制依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艾滋病防治条例》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3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临床紧急用血进行管理,确保输血安全。
4
组织及职责
为做好临床紧急输血工作,确保紧急用血的顺利实施,成立临床紧急用血协调小组。
组长:医务处主任
副组长:输血科主任
成员:各临床科室主任
职责
医务处主任负责紧急输血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决策和现场指挥。
医务处负责各科室协调与信息上报,并监督执行预案。
输血科负责预案的具体实施。
其他各科主任具体负责各部门的应急工作。
5
紧急用血管理预案
经治医师首先为患者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最好静脉插管,通过该插管采集供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病毒筛查试验用的血标本,并同时通知输血科做好紧急用血准备。
输血科在确认库存血液不足时,立即与采供血机构联系,说明哪种血液不能满足紧急输血的需要。
如果有多名医护人员处理多名伤员,此时应指定1名医师负责血液申请并与输血科联络。每个患者的血标本和输血申请单上应清楚地标明患者姓名和唯一性病案号。若无法识别患者(如患者昏迷),可在病案号的基础上加紧急入院号(如01号、02号……),避免在确认受血者身份和粘贴血标本标签时出错。
如果在短时间内发出另外一份针对同一名患者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应使用与第一份《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上相同的标识编号,以便输血科技术人员确认处理的是同一名患者。
急性失血患者如经液体复苏后收缩压能维持在(80mmHg)左右可暂不输血,因为患者维持在许可的低血压状态可减缓出血,防止在伤口处形成的一个不结实的止血血栓被血流冲走。
对于低血压急需手术的患者应尽快送手术室。
特别紧急情况下,需要紧急同型输血时,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标明血液需求的紧急程度,并统一特定用语表达的含义:“火急”:10~15min以内;“紧急”:30min以内。申请单连同血标本快速送达输血科。血液输用后,经治科室应尽快到医务处审批补办相关手续。
输血科在接到《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血标本后,如病情“火急”且不知患者血型情况下,应在10~15min内发出第一袋未经交叉配血的O型悬浮红细胞(O型红细胞必须正反定型相符),并在血袋上标明发血时尚未完成交叉配血试验。此后,应尽快鉴定供、受者血型并根据临床输血需要,发出经交叉配血主侧相合的同型悬浮红细胞。但在未知患者RhD血型的情况下,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或未成年女性不轻易发给RhD阳性O型红细胞。病情“紧急”应在30min内完成正反定型及凝聚胺法主侧配血。
紧急非同型血液输注,不能输注全血,只能输注红细胞。红细胞只要求主侧配血相合,次侧配血不作要求。输注前要与患者或其亲属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说明利弊。血浆和冷沉淀可以相容性输注。
若已输入大量0型红细胞成分后,能否输注与患者同型的血液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当患者原ABO血型的红细胞与新采集的患者血标本血清相合时,可以输注与患者原血型同型的血液(在改输原同型的血液时,须更换输血器)。若交叉配血试验由于ABO抗体所致不合时,则应继续输注0型红细胞。
RhD阴性患者需要输注血浆和冷沉淀时,可按ABO同型或相容性输注,RhD血型可忽略,执行《RhD阴性及其他稀有血型的血液输注管理规程》。
紧急情况下,患者为RhD阴性,没有检测到抗-D,男性患者或无生育需求的女性患者可输RhD阳性血,但必须征得患者或其亲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注明:若有抗体产生,以后输血只能输注RhD阴性血。
患者为RhD阴性,体内虽未检测到抗-D,但患者是有生育需求的妇女(包括未成年女性)应输RhD阴性血液;如一时找不到RhD阴性血液,不立即输血会危及患者生命,此时须采取以下措施:①
告知患者和家属病情,并说明在紧急情况下输注的利与弊,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注明给患者带来的后果和并发症:第一,不会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第二,该类Rh阴性红细胞缺乏,不输Rh阳性红细胞危及生命,此时抢救生命是第一位的,输注Rh阳性红细胞是抢救生命的必要条件;第三,会给以后用血或妊娠带来不良后果,可能导致妊娠的流产、早产或新生儿溶血病等不良后果(特别是对未生育的女性);第四,患者因本身原发病不治而非输血治疗所能挽回时,不能借口归罪于输血治疗不当,知情后患者或家属签字认可。②
临床科室主任和输血科主任签字认可。③
医务处报批。必须征得患者或其亲属同意后才能实施。
紧急用血可以欠费进行,输血科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发血。
6
应急保障措施
血液供应紧张:如果市中心血站没有足够库存血液,则立即与中血站领导进行联系,由血站领导进行协调解决,并报告科主任。遇有特殊血型的血液(如Rh阴性)时,若血站没有库存,当出现Rh阴性患者急需输血时,可向市血站申请输用同型或相容型冰冻红细胞。如血站确实无法解决时,要求血站与省血液中心或其他血站进行联系,寻找合适的血液供应临床,以保证患者治疗需要。当与其他供血单位联系仍无法解决时,要与临床科室联系,进行患者直系亲属的血型检查工作,发现与需血患者相同血型的献血人员后,及时与市血站联系进行采血,血液采集和检验要求市血站按紧急情况处理,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各项检查,保证尽快供应临床。
发生停电时,首先与电工班进行联系,确定发生的原因和估计停电时间。若为短暂停电,有急需输血患者时,则将设备连接到备用电源(UPS)进行配血试验,但不能融化血浆;如确需输用血浆,可在水浴箱内加热水调节温度达到要求后进行融化(注意监测温度),以保证临床抢救治疗。血液发出无法打印报告单时,可手工填写报告单,以保证临床输血程序正常进行。待来电后再补打报告单。
配血离心机为配血专用离心机,出现故障后会影响交叉配血工作。当出现故障后,首先把电源关掉,5分钟后再打开电源,检查是否正常工作,如仍不正常而有急需输血者,可临时启用备用配血离心机进行配血,但要调整好离心时间和离心力。
当冰冻血浆解冻箱出现故障时应启用备用血浆解冻箱。向备用血浆解冻箱内加入一定量的热水后,加入蒸馏水调节温度在37度以下,接上备用血浆解冻箱电源,让备用血浆解冻箱自动调节水温至37度后进行血浆融化。待设备修好后再使用原解冻箱进行工作。
输血微机管理系统故障后,无论是软件问题,还是硬件问题,首先进行重新启动,然后查看是否正常。如仍不正常,有需要紧急输血患者,则先进行手工填写输血报告单发血,待微机修好后再补打报告单。
7
预案启动与终止
应急响应
在正常工作日,医务处接到需紧急用血抢救事件后,立即报告医务处主任及相关人员。
节假日及下班后,总值班接到紧急用血事件后,立即报告医务处及代班领导。
接到严重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群伤事件后,按突发事件应急用血预案执行。
接到紧急用血事件通知的科室,应做好输血前一切准备工作,包括血样采集、标识及送检和取血的前期准备。
紧急输血无患者家属签字的需报医务处备案,所有需签署的同意书随后补签。
应急终止
紧急输血抢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抢救成功或患者死亡,则该事件预案终止。
8
总结评估与改进
对每一起临床紧急用血事件,要进行总结评估,及时发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医院紧急用血协调小组定期组织对本预案进行调整和修订。
9
本预案经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10
附则
本预案由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医院放射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总则第一条
为使本单位一旦发生放射诊疗突发事件时,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行动,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及环境安全,根据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制度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二条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范围内发生的一切与放射诊疗活动有关的事件,其中影像科与放疗科是重点监管对象。
第三条
本预案所提及的放射性突发事件是指,是指放射诊疗设备突发故障或突遭自然灾害、放射性同位素丢失、被盗或者射线装置、放射性同位素失控而导致工作人员或者公众受到意外的、非自愿的异常照射。
第四条
放射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坚持迅速报告;主动抢救;生命第一;科学施救,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
保护现场,收集证据的工作原则。
第五条
医院成立放射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医院应急领导小组),对医院依法处理放射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实施统一指挥、监督和管理。
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组织机构:
医院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卞立琴
副组长:卫金金
组
员:杨素英、张晨琳、刘晓梅、张翔、李三超。(二)职
责:
1.定期对辐射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辐射安全防护情况进行自查和监测,发现事故隐患,及时落实整改;
2.发生放射性突发事件时,应启动本预案;
3.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辐射事故应急处理;
4.负责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5.负责辐射事故应急处理具体方案的研究确定和组织实施工作;
6.负责迅速安置受照人员就医,组织控制区内人员的撤离工作,并及时控制事故影响,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
应急处理程序
(一)放射性同位素泄漏引发的事故处理:
1、放射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通知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保卫科配合负责封锁现场;科室成员与总务后勤人员协调怕配合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迅速开展检测,严防对医院人员、食物、水源和医院周围环境的污染;
2、发现人立即上报医院应急领导小组,并由医院领导小组立即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必须配合环境保护部门进行处理;
3、对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或者放射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医疗救援措施,尽最大能力减轻放射性意外对人体的危害,保障病人及医护人员的生命。
4、在采取有效个人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专门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迅速确定放射性同位素种类、活度、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采取措施彻底清除放射源污染。污染现场尚未达到安全水平以前,不得解除封锁。
(二)人体受超剂量射线照射引发的事故处理:
1、放射科一旦出现超剂量照射的情况,医院有关部门马上协同解决病人医学检查及治
疗等问题,同时立即上报医院应急领导小组。
2、放射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止使用有关仪器,并进行检修。待问题查明后,经检修及鉴定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三)放射源丢失、被盗事故处理:
1、一旦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情况,科室马上组织人员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同时向医院应急领导小组和保卫科报告,迅速报告公安部门,积极配合,协助做好案件的调查、侦破工作,早日找回丢失、被盗的反射源,将事故危害缩小到最小范围。
2、事故后处理,医院应急领导小组及相关科室要认真分析思考,找出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所在,落实好整改意见,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放射诊疗设备突发故障或突遭自然灾害印发事故的处理:
1、放射诊疗设备突发故障或突遭自然灾害时,立即按下红色紧急按钮,关闭总电源,迅速将病员转移到安全地带。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医疗救援措施,尽最大能力减轻放射性意外对人体的危害,保障病人的生命。
2、医务人员迅速封锁现场,防止辐射范围的扩大。同时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3、组织专门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迅速确定放射性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采取措施彻底清除放射源污染。污染现场尚未达到安全水平以前,不得解除封锁。
4、封锁解除后,组织专人检修设备,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后再投入使用。
事故报告及善后
1、发生放射事故的科室必须于2小时内报告医院应急领导小组。
2、放射性同位素丢失、被盗的放射事故由保卫科向公安机关报告,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的,还应当同时报告当地环境保护部门;人体受到超剂量照射的放射事故由预防保健科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3、不按规定程序和时限报告或者阻挠、干扰有关科室执行职责的,对有关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造成重大损失或重、特大事故的,将报请公安机关追究责任科室和责任人的治安或刑事责任。
4、事故处理以后,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麻醉科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置预案
一、预防
1.
加强科室管理及质量监控
(1)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行政法规。
(2)严格执行《麻醉科工作常规》(已订),工作常规人手一份。
(3)麻醉药品、麻醉机、监护仪及麻醉记录单由专人管理。
(4)加强对进修医师的管理,定期业务及操作技能指导,在日常医疗工作中遵循本院医师负责制
(5)建立科室奖罚制度。对于违反工作常规造成隐患者,给予公开批评及经济处罚;反之,对于及时发现并纠正隐患者,给予表扬及奖励。
(6)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必须遵循当事人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向医务处汇报的逐级上报制度。
2.
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
(1)制定新职工阶段性培训计划,并由专人负责对其进行操作技能的阶段性考核。
(2)定期进行全科业务学习及新知识介绍。
(3)不定期地进行新技术、新设备操作演示。
(4)鼓励科室人员参加国内外业务学习班、进修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
3.
各种麻醉操作的预防措施
(1)加强术前随访,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麻醉医师按照每日的手术麻醉排班表,进行术前随访工作。随访时医师根据病人的病史、手术方式,估计手术的难易程度和病人的耐受情况,并结合自己对各种麻醉方法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必要时征询上级医师的意见,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
(2)要求:术前随访认真负责,详细了解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报告,如有疑问,及时与病房手术医师联系,包括手术方式及其术中可能对病人生理造成的影响。访视病人时进一步口头复习病史,告之病人围麻醉期注意事项,解除病人对麻醉的顾虑,为麻醉方案的最终决定提供依据。随后,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或麻醉前家属谈话记录。如果在访视过程中对麻醉方案的制定有困难,随访医师回麻醉科向上级医师汇报,共同解决。
(3)静吸复合麻醉在实施过程中,麻醉诱导期可能发生血压下降、通气困难、插管困难,甚至导致牙齿损伤等情况。术毕麻醉苏醒期可能发生自主呼吸恢复延迟或苏醒延迟、拔管困难等情况。预防措施:麻醉操作前检查麻醉机和监护仪等设备工作状况,准备好必要的气管插管器械,准备合适的麻醉诱导药物及其它相应的必备抢救药物。病人如有牙齿松动,要适当固定。诱导前适度补液,在上级医师带领下,诱导时
26
/
42
注意注药速度和病人的通气状况,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和通气不足的发生。气管插管时要有良好的肌松,操作要轻柔,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如遇插管困难,可根据手术要求,选择喉罩通气道或纤支镜下气管插管。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与手术医师联系,排除可能的手术操作干扰,运用所学的医学知识,维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当遇到难以处理的病情时,必须请示上级医师,严格执行上级医师负责制。术毕拔管等可参见“复苏室常规”。
(4)椎管内麻醉在术前访视时即应排除病人有穿刺部位周围感染征象之可能。术中常见异常为麻醉平面过高、恶心、呕吐和寒战等。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为穿刺部位疼痛、术后头痛、局部神经支配节段皮肤感觉异常甚至影响运动功能。预防措施:穿刺时动作轻柔,注意局部解剖结构,助手配合帮助安放体位,进针时注意速度和层次突破感。当发生病人下肢弹跳等情况时,应退出穿刺针重新操作,且术后随访时要询问患者是否有感觉或运动异常。当药物注入椎管后,即刻调控麻醉平面,使之合乎手术要求,又不影响病人的呼吸。适当补液,必要时小剂量阿托品或麻黄素静脉内注射可防止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及寒战的发生。注意面罩供氧。术后发生腰背部疼痛时,可嘱咐病人腰下垫薄枕及热敷理疗。有部分病人会发生术后坐起头痛,建议多补液和饮水,多平卧,必要时口服安定。对于发生局部皮肤节段感觉过敏或功能异常者,建议尽快协同病房和相关科室进行必要的治疗。
(5)神经阻滞局麻药误入血管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可造成呼吸、循环抑制。预防措施:操作轻柔,定位准确,可使用神经阻滞定位仪。注药前抽吸针筒,明确无血液进入,可防止麻醉药误入血管引起中毒。一旦病人出现口唇麻木、惊厥等征象时,面罩吸氧,同时准备全麻下气管内插管。
(6)复苏室提供患者术后苏醒及拔管的理想环境,专人负责。可能发生的问题是苏醒延迟、自主呼吸恢复不良等。预防措施:进复苏室后接呼吸机,排除患者体内残余麻醉气体,适时吸除气管内和口腔内的分泌物。如自主呼吸恢复不良,可酌情使用肌松拮抗剂。拔除气管导管后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节律是否正常,有无呼吸费力现象及是否完全清醒。普通病人出苏醒室的标准为完全清醒,自主呼吸匀齐,每分通气量满意,指脉血氧饱和度在吸空气状态下5-10分钟后仍能维持在96-97%以上。在送护患者回病房时有专职麻醉医师陪伴和监护仪监测,并做好病房交接班工作。
(7)急插管麻醉值班医师在接到病区急插管通知后即刻前往。每次值班交班后,值班人员须检察急插管箱内喉镜、贮气曩、气管导管、牙垫、导引管芯以及麻醉和急救药物。到达病房后,如患者仍保留自主呼吸,或估计插管困难需行静脉麻醉者,须行家属谈话并签署麻醉谈话纪录。
(8)无痛人流及胃肠镜检察一般为静脉麻醉,时间短,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预防措施:门诊完成术前访视,包括系统病史回顾,注意提醒患者取出活动型假牙,宽松紧身衣服,连接心电和呼吸监护仪。静脉全麻药物及必要的抢救药物准备完毕后,施行静脉全身麻醉。术中一般保持患者的自主呼吸。术毕等待患者意识完全清醒,各生命体征平稳时,能在家人搀扶下自由走动时,才可允许其离开门诊手术室。
(9)疼痛门诊作为一个新的门诊专科,其风险贯穿于诊断,治疗和治疗后随访,是高风险学科之一,主要有:
1)疼痛门诊把疼痛作为治疗的主要对象,而疼痛作为一种症状,几乎覆盖全身各部位,跨越医院所有学科。疼痛病因的复杂性,多脏器多部位的相关性,决定了疼痛的病因诊断是较困难的,有一部分诊断和治疗被迫仅限于对症治疗,对于疼痛病因不明的患者,这种治疗在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可能会因患者的麻痹大意而延误病因的诊断和治疗。预防措施有:1)在本专科门诊开设初期,接诊病人以其他专科诊断明确,又缺少有效止痛手段进行治疗的顽固性疼痛病人为主。2)加强跨学科的合作,对门诊初诊的疼痛患者根据其疼痛部位、性质规律、特征、进行鉴别诊断,采用会诊等形式,与相关专业科室密切合作,力求明确病因,在进行病因治疗的同时,辅助进行对症止痛治疗。3)在接诊门诊疼痛患者时,接诊医师应仔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体检,并详尽告知病患注意事项,提供诊断建议。
2)疼痛治疗中的风险:药物治疗中,除过敏、肝肾功能损害或因病人特异性体质导致的药物急性反应外,消炎镇痛药常可导致胃肠道不适甚至胃肠道出血;吗啡类药物常可造成成瘾性、耐药性、呼吸抑制以及便秘和尿储留等。非药物治疗中,神经阻滞操作是止痛门诊常用的手段,这些有创操作常见的并发症有:局麻药的过敏和毒性反应、穿刺部位出血感染、高位硬膜外造成呼吸心跳骤停、硬膜外操作误入蛛网膜下腔造成术后头痛,胸部肋间神经阻滞产生气胸等。为预防和尽可能避免治疗工作中出现的风险,同时也为了一旦出现不可避免的意外情况,能把对病人的损害降低到最低限度,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加强门诊医师责任心,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的治疗工作。2)完善门诊诊疗常规,严格按常规操作,避免治疗的随意性,建立意外情况处理预案,做到有备无患。3)在门诊安排有一定临床麻醉经验的医师,并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4)进行各项有创操作前,认真做好病人及其家属谈话工作,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在患者充分理解治疗风险的前提下,进行相关操作。5)治疗中及治疗后,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及时处理。6)改善门诊硬件设施。
3)治疗后随访中的风险:疼痛性疾病病因的复杂性,使对其症状转归的随访观察尤为重要,由于目前没有疼痛治疗病房,随访观察只能在院外由患者本人进行,这种状况引发了随访过程中,因病人缺乏必要的医学知识而可能延误治疗的风险。预防措施有:1)加强门诊宣教,告知病人定期随访。2)对一些特殊病例,建立门诊档案,追踪调查。
二、发生麻醉意外时的处理:
1.局麻药毒性反应
(1)停止应用局麻药。
(2)面罩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控制呼吸,以保证氧供。
(3)用苯二氮卓类等药物如安定、咪唑安定等,甚或硫喷妥钠及肌肉松弛药以控制惊厥。
(4)应用升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支持循环功能。
(5)如呼吸、心跳停止,则按心、肺、脑复苏处理。
2.高平面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阻滞及全脊麻
(1)停止应用局麻药
(2)面罩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
(3)快速补充血容量。
(4)应用升压药等维持血压、心率和心律的稳定。
(5)如呼吸心跳停止,则按心、肺、脑复苏处理。
3.脊麻后头痛
(1)去枕平卧
(2)对症治疗:口服止痛药(如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
(3)静脉输注%低渗盐水1L/d,鼓励病人多饮水或含咖啡因成份的饮料。
(4)静脉用苯甲酸钠咖啡因250~500mg.
(5)严重者或用上述效果不明显,可用硬膜外腔填塞法,即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或自体血。
4.硬膜间隙血肿和截瘫尽早行硬膜外腔穿刺抽出血液,必要时行椎板切开血肿清除。
5.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感染或脓肿
(1)全身抗感染治疗
(2)对症治疗:如发热而需降温,头痛用止痛药等
(3)局部脓肿则需引流
6.神经、脊髓损伤
(1)退出穿刺针等,避免进一步损伤。
(2)辅助应用神经营养药。
(3)进行锻炼,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7.与全身麻醉有关的意外并发症
(2)与气管插管操作有关的各种损伤
1)有些损伤不需处理如口唇损伤、粘膜损伤出血,如出血不上则可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用含肾上腺素的棉球或小纱布压迫。
2)如操作中牙齿脱落,应立即取出,应防止滑入气管或食道。
3)如声带损伤和声门水肿,可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等。
(3)呼吸暂停
1)立即经面罩人工呼吸,有上呼吸道梗阻者可置入中咽通气道。
2)如无效,可插入喉罩,施行人工呼吸。
3)必要时可在肌松药辅助下插入气管导管人工呼吸。
(4)上呼吸道梗阻
1)托起下颌,头偏向一侧,适用于舌下坠而引起上呼吸道梗阻。
2)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
3)如无效插入合适的喉罩,必要时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
4)如因喉痉挛引起上呼吸道梗阻,或反流物引起,应立即用肌肉松弛药,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5)误吸综合征综合
1)立即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充分吸引中咽部胃液和食物残渣等。
2)气管插管后立即气管内吸引,在纤支镜下吸引和冲洗。
3)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
4)大剂量抗生素应用。
5)呼吸支持。
(6)气管导管插入食道或插入一侧支气管
1)导管过深插入一侧支气管,将导管退至总气管,并听诊确定。
2)导管插入胃,则应退出,面罩吸氧,人工呼吸后,再次插管并确定。
3)吸出胃内气体。
(7)心跳停止
按心肺脑复苏进行处理。
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目前新发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为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有效预防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危害,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规定,根据我院实际,特拟定我院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29
/
42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应于无传染病流行或暴发时,预防传染病的流行或暴发;对传染病流行或暴发时的应急处置工作;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时的应急处置工作;新发传染病应急处置工作。
1、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病人或
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的发病率水平。
2、传染病流行是指任何与时间和地点相关的传染病发病率增加超出了通常水平,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
3、传染病爆发是指在同时或较短时间内,于同一病区或于某一病人群体中,出现数例或大量的同类传染病。
4、新发传染病是指不明病原体,具有传播性的疾病。
二、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通过培训学习,提高全院职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或暴发的意识和能力,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常备不懈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坚持传染病疫情监测、分析、预警、警戒,及时发现传染病的流行或暴发,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控制。
2、分级控制,快速有效。根据传染病流行或暴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及范围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依法采取强制性控制措施,把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在无传染病流行或暴发事件时做好疫情监测及预防工作。
三、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成立医院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由刘天虎院长担任,副组长由赖龙剑、张肃川副院长担任,统一组织,协调应急工作。办公室设在防保科。
2、组建医院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分为预防控制、应急、医疗救治、检验、物资保障、督查工作等,各组按以下职责分工开展医院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防保科根据国家和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有关传染病管理的法规、标准,拟定全院传染病控制规章制度,并具体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负责全院各级各类人员预防、控制传染病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考核;进行医院传染病发病情况的监测,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及时发现传染病流行、暴发事件的发生;及时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控制。
医务科在传染病发生流行或暴发趋势时,统筹协调防保科组织相关科室、部门开展传染病调查与控制工作;根据需要进行医师人力调配;组织对病人的治疗和善后处理。全院工作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工作调配安排。
护理部在传染病发生流行或暴发趋势时,根据需要进行护士人力调配。
总务后勤科负责物资准备,医院废弃物的收集、运送及处理工作;负责组织污水的处理。
药剂科负责本院防治传染病药物的应用管理,及时为临床提供防治传染病药物信息。
检验科负责医院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检验诊断。
临床科室管理小组负责对医院传染病病例及传染病环节进行监测,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发现有医院传染病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防保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做好个人防护,掌握传染病诊断标准,发现传染病病例,如实填表报告;及时查找传染源,传播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发现有传染病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防保科,并协助调查,
30
/
42
参加预防、控制传染病知识的培训,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
四、应急响应及应急管理程序与措施:分为三种类型。
(一)、一级响应:发生常见传染病散发的报告与控制,当出现常见传染病散发病例时,
经治医师应及时按乙类传染病6小时内报告,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报告防保科。科室应做好相应病种隔离治疗,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二)、二级响应:出现传染病流行趋势时,或周边地区有甲类传染病或乙类传染病中的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痰疽等病例的出现。
1、出现传染病流行趋势时,或周边地区有甲类传染病或乙类传染病中的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痰疽等病例的出现时。医院防保科应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擅自发布疫情报告。
2、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防保科开展相关传染病防制知识培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监测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3、经调查证实出现传染病流行或暴发时,启动三级响应。
4、当其它地区发生传染病流行或暴发时,或周边地区有甲类传染病或乙类传染病中的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痰疽等病例的出现。应对本院同类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三)、三级响应:出现传染病流行或暴发时,有甲类传染病或乙类传染病中的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痰疽等病例的出现或新发传染病出现时。
1、应在2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确诊为传染病的,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2、临床科室必须及时隔离治疗,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3、防保科必须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为:(1)、证实流行或暴发。(2)、
查找传染病源。(3)、查找引起传染病的因素。(4)、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作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的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5)、分析调查资料,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传染病源、传染病途径或传染病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6)、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4、我院传染病的突发事件应急报告电话:
五、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卞立琴
副组长:卫金金
温福敏
孙卫国
成
员:代振兴
张晨琳
武静静
刘晓梅
医院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为了有效、及时控制重大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提高我院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传染病疫情蔓延,现制定我院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处置重大疫情救治专家组。
1、领导小组:
组
长:卞立琴
成
员:卫金金
温福敏
张晨琳
刘晓梅
2、专家组:组
长:温福敏
成
员:卫金金
代振兴
张晨琳
二、病例诊断与报告
1、全院各科室的各级医师在发现法定传染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法定规定外的其它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上报医务科和保健科(感染科)。
2、保健科(感染科)接到报告后,按照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报告内容、方式、时限和程度进行报告。
3、医务科组织专家对重大或突发疫情进行会诊、救治。
三、病人的诊治
1、预检分诊工作:
⑴门诊部要加强分诊护士的培训工作,认真甄别发热病人和非发热病人,有呼吸道等症状的发热病人应分诊到感染科门诊(发热门诊)。
⑵各临床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经预检为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科门诊,同时对接诊处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2、病人转运和转诊
120急救中心要加强司机和医务人员的培训,随时做好重大传染病及突发疫情对病人的接诊和转运工作,转运过程中司机和医务人员要采取标准预防措施。
四、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院感染科要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消毒技术规范》等规范要求,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做好医院废物的处理,加强监督和指导。
五、物质贮备
设备科、药剂科、总务科认真做好必要的诊治、设备、治疗药品、防护设备、消毒器械和药品,检验设备和试剂贮备工作。每年例行检查两次。
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分级
Ⅰ级医院感染突发事件
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Ⅱ级医院感染突发事件
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Ⅲ级医院感染突发事件
发生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发生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爆发;
科室不能自行处理的其他医院感染突发事件。
32
/
42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医患双方身心健康等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3、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医院突发感染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根据突发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事件实行分级管理。
.依法规范,措施果断。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对突发事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培训,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提供保障。各相关小组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要广泛组织、动员广大医护人员参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及成员:
组
长:卞立琴
副组长:卫金金
成
员:钱中林
温福敏
张晨琳
刘晓梅
职
责: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组织、协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流调组
负责人:钱中林
职
责: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事件的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涉及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能原因、病原学检验等。
诊断救治组:
负责人:温福敏
职
责: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涉及人员的进行诊断、救治。
消毒、隔离技术指导:
负责人:张晨琳
职
责:负责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负责消毒、隔离和防护技术指导。
疫情信息:
负责人:李凯
职
责:负责根据传染病报告有关规定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有关规定,负责疫情的报告与院内信息交流工作。
后勤保障组
负责人:张翔
职
责:负责消毒、隔离和防护等物资的日常储备和应急供应。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负责现场保卫工作。
5、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与报告
监测
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定期对病区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临床科室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病区监控医生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信息卡》报告感染管理控制处。
预警
感染管理控制处根据监测信息,按照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分析其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做出预警。
报告
报告人:医院任何部门为责任报告部门,医院感染临床监控小组成员为责任报告人,所有医护人员为义务报告人。
报告程序:上班时间立即电话或直接报告感染管理控制处,休息时间立即电话或直接报告医院总值班。
报告时限:按照突发事件的等级及时、准确地报告。Ⅰ级突发事件立即报告;Ⅱ级突发事件30分钟内报告;Ⅲ级突发事件1小时内报告。
报告监督: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有权向感染管理控制处及总值班报告突发事件及其隐患,也有权向医院领导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和个人。
6、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产品行业产能扩张与投资布局考核试卷
- 煤炭行业的价值链与供应链考核试卷
- 油炸食品行业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研究考核试卷
- 货物运输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19-2020新标准完整版)
- 渔业与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考核试卷
- ccp相关课件教学课件
- 饭店员工培训方案
- 淮阴工学院《控制工程与测试技术》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施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机械设计基础3》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sch壁厚等级对照表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自我评价表
- 药物分类目录
- 中石油-细节管理手册 03
- 柿子品种介绍PPT课件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项目安防消防防雷计划书
- 护士对预防患者跌倒的问卷调查表
- 道路开口施工方案
- 天然气脱硫(课堂运用)
- 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考核表(共2页)
-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运行中的问题分析及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