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咨询心理学主讲:福建中医学院林榕发电话:0591-87786808网址:福建心理咨询网
学习要求本章是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因此在学习和复习中应注意掌握以下重点内容:
1、心理咨询学的简史、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主要流派;
2、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3、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4、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
5、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咨询的内容及方法。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咨询心理学的简史一、心理咨询产生的学术背景1、高尔顿(F.Gattell)于1882年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和自由联想的建立;2、心理测验的创始人卡特尔(J.M.Cattell)1890年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的论文;3、韦特默(L.Witmer)1896年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开办儿童行为矫治诊所;4、比奈-西蒙(A.Binet-T.Cimon)1904年为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量;5、大卫(Dvids)1907年进行学生行为问题指导6、帕森斯(F.Parsons)1908年进行职业指导运动;二、心理咨询产生的社会需求背景1、韦特默(L.Witmer),咨询心理学的启蒙者。1896年写出《临床心理学》一书,并且致力于解决儿童行为问题,1907年创办专业刊物。2、比尔斯1907年发表《自觉之心》推动了心理卫生运动的开展,1908年康涅狄克州成立心理卫生协会,随之世界上30多个国家成立协会;3、威尔森(Wilionsen),明尼苏达大学,20世纪30年代,心理测验和个体差异的研究。4、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颁布正式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公布PAP伦理纲领;54年创办《咨询心理学杂志》;55年正式颁发专家执照。第二单元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
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理,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2001年8月二、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三、关于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师对求助者各类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第三单元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一、知识技能(一)基本知识: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知识、心理测验学、职业道德与相关法律咨询师应具备的条件(二)技能技巧:1、在初诊阶段能形成初步印象、理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掌握观察、谈话法、史料分析等方法,形成诊断,进行咨询。2、能及时进行自我平衡,在受到求助者不良情绪感染后,能在最短时间内重新使自己心态恢复平静3、能在平等交谈中,启发求助者进行正确的独立思考4、有灵活性,随时转变咨询方式,以克服求助者的阻抗和掩饰。5、有把握谈话内容和谈话方向的能力,从而达到了解求助者内心世界的目的。(四)心理素质一、品格: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二、自我平衡能力:能进去也能出来;当下;平衡三、善于容纳他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四、有强烈的责任心:庸医杀人不用刀五、“自知之明”:助人达己第四单元
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后汉书》记载:某地有一太守,因忧思郁结患病,久治无效。后请名医华佗诊治,华伦闻得太守的病情后,开了一个奇妙的治疗“处方”:他故意收取了太守的许多珍宝后不辞而别,仅留下一封讽刺讥诮太守的信札。太守闻讯勃然大怒,命人追杀华佗,但华佗早已远去。于是,太守愈加愤怒,竟气得吐出许多黑血。不料黑血一吐,多年的沉痼顽疾也随之痊愈了。华佗正是采用心理治疗的方法,以“怒胜忧思”之术治好了太守的“心病”与“身病”。
1、中国古代儒家、道家思想中蕴涵丰富心理咨询理论2、古代中医强调“形神一体”、“七情致病”、“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以及临床运用中医理论蕴涵丰富心理咨询理论1、整体恒动论--《黄帝内经》“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心理活动是人生命的标志;正常心理是保持正常生理的重要因素;心理异常影响生理异常。2、形神一体论—生理心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郁致疾”“因病致郁”“形伤则神为之消”3、天人相应、时世异论—风、寒、暑、湿、燥、火为“六气”。人能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和谐的人际、良好的民风道德保持健康。4、治未病论—重预防、保健。孙思邈“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要义也。”一、我国心理咨询的简史丁瓒,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20世纪三十年代进入北京协和医院从事心理学工作。老一辈临床心理学家,20世纪50年代中叶,用“综合快速疗法”治疗神经症和身心疾病。钟友斌,文革期间一直坚持心理咨询和治疗。二、我国心理咨询的现状1、心理咨询已经职业化:1)社会化水平:发表大量研究论文;三级甲等医院评定条件之一;大中专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和教育部颁发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文件;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的增加。2)社会效益。3)经济效益。4)组织的建设和信息沟通。5)社会认可。6)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出台2、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与咨询力量存在差距:理论和方法不适应;职业起点较低我国心理咨询业的展望1、心理咨询工作切入中国现实和文化背景的趋势必将越来越强;2、社会需求的广泛性和工作的普及化已成事实;3、职业化还将继续发展,并且会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融为一体,得到社会全面认可4、它将自己独立的诊断、操作方式和基本理论概念与邻近学科(特别是精神病学)相分离,成为独立的发展态势。5、在批评和改正中前进。6、艰难有序地向前发展。第一单元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科医生《精神分析引论》又称为:“性学三论”,包括《过失心理学》、《梦》、《神经病通论》。理论分为以下部分:心理结构、人格结构、心理动力、心理发展、适应。——阿帕波特精神分析理论(一)心理结构
人的心理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大层次。意识consciousness:心理表面部分前意识preconscious:无意识中可以回忆起来的潜意识unconscious:被压抑的欲望、本能冲动及替代物前意识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情结精神分析理论(二)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要保持心理正常,必须三种力量维持平衡,否则,心理不正常。本我id—快乐原则(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部分;受阻抑会产生焦虑)自我ego—现实原则(意识的、调节本我、超我与外界的关系)超我super-ego—理想原则(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依赖父母影响)精神分析理论(三)心理动力:心理活动驱动力是一种心理能量,先天的本能。(1)同自我或自我保护有关的驱力,如饥、渴及与生存有关的生理需要;(2)性爱的驱力,与性欲望和种系的繁衍有关,并把性欲的能量(Libido),看成是驱使人寻求各种感官快乐的心理能量。
个体保存、种系延续两类驱力都叫“生之本能”;攻击、侵略等行为称之为“死之本能”精神分析理论(四)心理发展1、口欲期(0~1岁左右)其快乐满足来自唇、口、手指;2、肛欲期(1~3岁)其快乐来自排便,肌肉紧张的控制;3、恋母期及生殖器期(3~5岁)快乐来源于生殖部位的刺激和幻想,恋母或恋父;4、潜伏期(5~12岁)儿童的快感不再通过躯体的某一部位,兴趣转向外部,转向应付环境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也正是儿童进入初等教育的时期;5、生殖期(12岁以后)逐渐转向异性,起于青春期,贯穿整个成年期如果受阻,则可能导致成年以后行为异常、各种神经症或精神疾病精神分析理论(五)心理适应
1、变相宣泄,比如隐性梦。
2、自我防御焦虑: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当自我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时,就会做出反应,形成防御机制。
通俗地说,精神防御机制,一般来说是在人们遇到困难时,所采取的一种能够回避面临的困难,解除烦恼,保护心理安宁的方法。换句话说,由于运用了精神防御机制,才免除或减轻了心理痛苦。但运用过份,就是病态了。
精神防御机制的种类很多,下面就较有定论的部分做一介绍。
2.否定作用:把引起精神痛苦的事实予以否定,以减少心灵上的痛苦。例如,小孩打破东西闯了祸,往往用手把眼睛蒙起来;癌症病人否认自己患了癌症;妻子不相信丈夫突然意外死亡;......
3.退化作用:当人们感到严重挫折时,放弃成人方式不用,而退到困难较少、阻力弱弱、较安全的境地-儿童时期,无意中恢复儿童期对别人的依赖,而不积极求治自己的疾病,害怕再负成人的责任。
4.幻想作用: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为无力实际处理这些问题,就利用幻想的方法,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心理上的困难,以达到内心的满足。例如,“灰姑娘”型幻想,即一位在现实社会里倍受欺凌的少女,坚信她有一天可以遇到诸如英俊王子式的人物,帮助她脱离困境。
5.转移作用:指对某一对象之情感,因某种原因(发生危险或不合社会习惯)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时,而转移到其它较安全或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例如,一个售货员或一个服务员因家中一大堆烦恼问题既无法解决又不能向孩子或老人发泄,只好迁怒于顾客,服务态度极差。
8.摄入作用:或称内向投射,与投射作用相反。指广泛地、毫无选择地吸收外界的事物,而将它们变为自己内在的东西。如常言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于摄入作用,有时被象征地变成了自我的组成部分。如当人们失去他们所喜爱的人时,常会模仿他们所失去人的特点,使这些人的举动或喜好在自己身上出现,以慰藉内心因丧失所爱而产生的痛苦。相反,对外界社会和他人的不满,在极端情况下变成恨自己因而自杀。
9.反向作用:又称“矫枉过正”现象,为处理一些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及冲动所采用的方法。这是由于人的许多原始的行动欲望,是自己和社会规范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常被压抑而潜伏到潜意识中去,不为自己所察。但它们仍有极大的的动力,随时在伺机蠢动。人们为了害怕它们可能会突然冒出来,不得不加以特别防范。例如,有很强烈的吃手动机的小孩,见到妈妈马上把双手背在身后,声明“妈妈我没有吃手”。有的人对伺机报复的对象内心憎恨,而表面却非常温和,过分热情。可见如果人的某些行为过份的话,表明他潜意识中可能有刚好相反的欲望。10.补偿作用:即一个人因生理上或心理上有缺陷,而感到不适时,企图用种种方法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不适感。例如,盲人的触觉、听觉敏锐。又如,一个一向淘气的十岁男孩,由于突然同时失去了母亲和妹妹,他的父亲就把全部爱和希望给予了他,使他感到自己应该懂事了,不能再淘气了,于是一下变为好学生。但是过份的补偿可导致心理变态。
11.仿同作用:把一个他所钦佩或崇拜的人的特点当作是自己的特点,用以掩护自己的短处。仿同有两种,一种近似模仿。例如,在不知不觉中,男孩模仿父亲,女孩模仿母亲。另一种是利用别人的长处,满足自己的愿望、欲望。例如,一个不漂亮的女孩子喜欢和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作朋友,她可以因为别人夸奖她的女友而感到自豪。
12.隔离作用:把部分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的不愉快。最常被隔离的,乃是整个事情中与事实相关的感觉部分。如老人常不说死而说“归天”“长眠”等。在心理治疗中,医生注意发现病人使用隔离作用的现象,可帮助找到病人的重大心理问题。因为病人在潜意识中所要掩饰的,正是心理治疗可能针对的问题。
13.抵消作用:是指以象征的事情,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事情,以补救心理上的不适与不安。例如,按我国习惯,过阴历年时不要打破东西。万一小孩打破了碗,老人则赶快说“岁岁平安”。14.升华作用:人原有的行动或欲望,如果直接表现出来,可能会受到处罚或产生不良后果,从而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如果能将这些行动或欲望导向比较崇高的方向,使其具有建设性,有利于社会和本人,这便是升华作用。例如,一位具有强烈嫉妒心的人,理智又不允许他表现出嫉妒别人的成就,于是他发奋学习,成绩超过别人。这对于社会和他本人均有积极意义。
15.幽默作用:也是一种积极的精神防御机制的形式,是较高级的适应方法之一。当一个人遇到挫折时,常可以幽默来化解困境,维持自己的心理平稳。例如,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不幸有位脾气暴躁的夫人。有一次,当他在跟一群学生谈论学术问题时,听到叫骂声,接着他夫人担一桶水来,往他身上一泼,弄得他全身都湿透了,在场的人都很尴尬。可是苏格拉底只是一笑,说:“我早知道,打雷之后,一定会下雨。”本来很难为情的场合,经此幽默,也就化解了。
在了解了这些精神防御机制以后,每一个人都可以试着侦察一下自己时时无意中运用的精神防御机制是哪几种,如果它们本身比较原始,或过份地被使用了,就有意地改变一下,以求身心健康。精神分析理论对
咨询与治疗的认识“意识化”疗法:精神分析性的咨询与治疗着重在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意识化。即通过分析,使求助者自己意识到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转化为意识的心理过程,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使症状消失。精神分析理论对咨询与治疗的认识自由联想:不打断,鼓励,做记录精神分析理论对咨询与治疗的认识梦的解析:显性梦到隐性梦的过程移情:设身处地领会求助者的情绪阻抗:阻抗点就是致病点,弄清阻抗不是为了满足偷窥欲宣泄:抛弃过于理性的道德约束释疑(阐释):所获资料按一定逻辑整理催眠:唤醒沉睡的潜意识第二单元行为主义理论观点巴甫洛夫(IvanPavlov)是行为主义的首创人,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学说,脑机制的“高级神经能量说”,对“试验神经症”、癔症、精神病症状做了解释。他认为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包括人的一切智慧行为和随意运动,都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主张采用条件反射这一客观的实验方法来科学地研究主观心理现象,强调一切主观活动都是由客观外界所决定的。桑代克,使用观察记录老鼠走迷宫的方法,研究行为的学习过程,并提出了著名的“尝试-错误”定律,开创了使用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和量化手段,研究动物行为学习的先河,比巴甫洛夫早三年。行为主义理论观点华生(B.Watson,1878~1958)(美国)行为主义创始人之一。1)他认为心理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摒弃一切主观内省,确立心理学客观研究对象,应该以研究行为取代主观体验到的知觉或意识;2)将行为归结为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泌;3)他建立了刺激-反应模式:R=f(s),情绪、思维都是可以记录的行为;4)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从而否认遗传。新行为主义理论观点(托尔曼)托尔曼(E.C.Tolman,1886-1959)是新行为主义代表,他认为:1、刺激与反应之间,即实验变量和行为变量之间存在一个“中介变量”,这就是有机体内部因素;2、他的公式:B=f(S、P、H、T、A),其中B为行为,S为环境刺激,P为生物内驱力,H为遗传,T为训练和过去经验,A为年龄新行为主义理论观点(斯金纳)斯金纳(B.Skinner,1904—1990)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R=f(S.A)R为反应,S为刺激,A为实验者在研究中所控制的变量,即“第三变量”。人类行为有“前因-后果”的关系,即前一个行为后果,可以是后一种行为的激励因子并决定以后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强化作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新行为主义理论观点(班杜拉)班杜拉(Albertbandura1925~)提出“社会学习理论”(模仿学习理论),他认为,人类既不是由单纯内力驱动,也不是绝对由环境决定,人有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参与、获得和维系行为模式的重要因子,甚至也参与着人的形成和保持。新行为主义理论观点(班杜拉)1、“替代学习”或观察学习。人能够操纵符号,思考外部事物,预见可能性。这种学习叫做。2、“自行奖赏或批判”。人可以自我评价行为,进行自我奖赏或批评,自我强化。3、行为自控。人可以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受外界左右。行为主义理论在咨询与治疗中的运用不良行为既然是经环境作用与强化作用而生,也可以经环境改善与消退作用而除。反之,良好行为亦可通过营造环境和强化作用形成。行为治疗: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沃皮行为主义理论在咨询与治疗中的运用行为治疗的一般步骤:1、“靶行为”发生的情境及其功能分析。2、“靶行为”的量化及标定。3、矫正目标的制定。4、制定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的干预实施、检测、调整计划。5、结束以及复发的处理。行为主义治疗焦虑性障碍案例
男,近1年来在公共汽车上出现惊恐发作,感到恶心、心跳、有濒死感。几次发作之后,他开始回避乘车,除非有其妻陪伴才敢乘车。因此,每天上班只好步行。家中无精神疾病史,婚姻满意。此例临床诊断为广场恐怖症。关于症状出现的经过,病人说:“开始是乘公共汽车时有一次出现轻度心跳、恶心,离开公共汽车后好转。此后为了避免出现这些不舒适感觉,我就不去乘公共汽车。几周以后,我觉得不可能再使自己单独上车。这样经过几个月,我觉得乘车变得越来越困难。行为主义治疗焦虑性障碍案例
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单独乘车”决定治疗目标后,医生对病人说:“当您开始回避这些情境时,您再进入这些情境的困难似乎也日益增加。也许您以为这种不舒服感觉总是和乘车有关。此后您再也没有给自己一个机会去了解您是否能单独在车上呆下去,每当需要您单独乘车时,您都坚持要您的妻子陪伴。对您的行为治疗的要点在于要让您知道,您能够单独在公共汽车上呆下去。当然啦,刚开始时您会感到有些紧张不安,但学会对付这种紧张不安感觉也是治疗的一个部分。我们从诊治一些与您相似的病人中知道,如果病人能坚持停留在原先感到恐惧的情境中时,这种恐惧感实际上也就减小了。在您的紧张不安感觉减小之前,您可能得在车上停留2小时,但在您这样做了以后,下次乘车就容易多了。反复练习后,您会觉得每次外出变得愈来愈容易,回避乘车的事也就不会再发生了。”行为主义治疗焦虑性障碍案例
医生和病人一起走到公共汽车站,为了使最初的暴露取得成功,医生同意和他一同乘车。医生提议他坐在车子另一边的座位上,一致同意除非情况紧急他们不进行接触,但医生将始终跟随他,没有事先约定决不会将他单独留在车上。病人同意这样乘车2小时,然后两人离开公共汽车,休息时一边喝茶一边进行讨论:病人:“一半的时间里我感到胃部难过,我真想跳出公共汽车,但我觉得您坐在后面,我不能这样。”医生:“您对付焦虑不安的感觉确实做得不错。您用行动向自己表明,你能够战胜它,如果您在焦虑时能忍耐住不舒服感觉,焦虑症状实际上就迅速减轻了。如果您真的跳出公共汽车,现在您会觉得怎么样呢?”行为主义治疗焦虑性障碍案例
第2次治疗时,鼓励病人单独乘车1一2小时,虽然是单独乘车,但他能够对付,焦虑程度比前一次轻。医生对他的成功加以赞扬,并告诉他,下次重复训练进一步将得到巩固。事实确实如此,4次暴露之后病情显著好转,已不必由医生作进一步治疗。其妻也肯定了他的病情确已改善。
此例证明,快速暴露法适用于高度合作的恐怖症病人。有明确的治疗目标。早期暴露的成功,适当时间的讨论。医生的热情鼓励和对暴露成功的赞扬,都是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第三单元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认知心理学的创立人:纽厄尔(AlanNewell,1927~)和西蒙(中国名:司马贺)HerbertAlexanderSimon,1916~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他们把人脑同电脑类比,提出了信息加工的观点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信息加工的一般结构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处理器信息加工系统环境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观点1、强调知识对认知和行为的决定作用:人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2、强调认知结构和历程的整体性:强调情境对于人们的知觉、记忆、语言理解的重要影响3、强调产生式系统:一个条件系列产生一个活动系列(C—A),突出认知的整体性、内在性、概括性4、强调表征的标志性:信息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方式(心理表征),以具体形象、词语、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5、强调揭示认知历程的内部心理机制:信息是如何输入、表征、编码、储存、检索和输出的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价值认知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对未来事件的预期。认知是与情感、意志、动机和行为相联系的一种心理状态。认知心理学的价值:过去建立的知识和认知理解,对环境条件、刺激强度、情绪的发生发展和行为方式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过去认知经验的作用认知心理学治疗方法理情治疗理论(RET法):艾理斯(AlbertEllis,1913~)1、人性观:认为人生来具备理性和非理性两种思维。理性思维使人珍惜生命,通过思考和学习推动行动,迈向实现人生理想和生活价值目标,推动人使用语言表达自己,与他人沟通并建立亲密关系,在爱中生存发展,因而心情愉快;非理性使人迷信固执、自怨自艾、缺少涵养、盲目冲动、对人对己十全十美,对环境对他人要求过高,难于与人建立和谐关系,在孤独和苦闷中生活。理情治疗法(RET法)2、理情治疗模式:ABCDA:activatingevent指发生的事件B:belief指个人对事件所持的信念C:emotionalconsequence信念引起的情绪后果D:disputingintervention指劝导干预即治疗理情治疗法(RET法)3、他认为:心理异常原于错误的观念。1)人有“庸人自扰”的倾向,人常为情绪困扰,而且多半是内生的;2)人有思考能力,但思考问题多表现损己害己的倾向;3)单凭想象即可形成观念,这些观念常把人带入愈想愈烦恼的境地;4)人有自毁的倾向,也有自救的能力,转化前者为后者,即为治疗。西方社会存在的11种非理性信念绝对要获得周围人尤其重要人物赞许要求自己是全能的,人生各阶段有成就世界上有许多坏人,对他们应该歧视、谴责、惩罚当出现不如意时就有大难临头感觉人生责任、压力太重,要设法逃避现实人的不愉快是环境造成的,人无法克服对危险和可怕的事应高度警惕,随时准备他们发生以往的经历决定现在的行为,无法改变人总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人依附为他人的问题伤心,这样才使自己情感得以寄托人生每一个问题都要有一个精确答案和完美解决方案,一旦不能,就十分痛苦建议培养如下兴趣、态度与信念建立自我观念、尽力但不苛求培养社会兴趣,欣赏别人的帮助也愿意帮人学会独立自主、与人合作容忍别人的缺点养成开阔胸襟接纳未定世界愿为义务奉献有个人主见敢于适度冒险不做虚无论者培养科学的思想操作程序反省挥之不去的痛苦分析自有信念合情否明确指出不合理之处逻辑推理推翻不合理导致后果为例鉴合理思考替代不合理思考作业巩固学习合理的信念方法取代不合理信念历史上最经典的失恋安慰
苏(苏格拉底):孩子,为什么悲伤?
失(失恋者):我失恋了。
苏:哦,这很正常。如果失恋了没有悲伤,恋爱大概就没有什么味道。可是,年轻人,我怎么发现你对失恋的投入甚至比对恋爱的投入还要
倾心呢?
失:到手的葡萄给丢了,这份遗憾,这份失落,您非个中人,怎知其中的酸楚啊。
苏:丢了就是丢了,何不继续向前走去,鲜美的葡萄还有很多。
失:等待,等到海枯石烂,直到她回心转意向我走来。
苏:但这一天也许永远不会到来。你最后会眼睁睁的看着她和另一个人走了去的。
失:那我就用自杀来表示我的诚心。
苏:但如果这样,你不但失去了你的恋人,同时还失去了你自己,你会蒙受双倍的损失。
失:踩上她一脚如何?我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
苏:可这只能使你离她更远,而你本来是想与她更接近的。
失:您说我该怎么办?我可真的很爱她。
苏:真的很爱?
失:是的。
苏:那你当然希望你所爱的人幸福?
失:那是自然。
苏:如果她认为离开你是一种幸福呢?
失:不会的!她曾经跟我说,只有跟我在一起的时候她才感到幸福!
苏:那是曾经,是过去,可她现在并不这么认为。失:这就是说,她一直在骗我?
苏:不,她一直对你很忠诚。当她爱你的时候,她和你在一起,现在她不爱你,她就离去了,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忠诚。如果她不再爱你,
却还装的对你很有情谊,甚至跟你结婚,生子,那才是真正的欺骗呢。
失:可我为她所投入的感情不是白白浪费了吗?谁来补偿我?
苏:不,你的感情从来没有浪费,根本不存在补偿的问题,因为在你付出感情的同时,她也对你付出了感情,在你给她快乐的时候,她也给了
你快乐。
失:可是,她现在不爱我了,我却还苦苦地爱着她,这多不公平啊!
苏:的确不公平,我是说你对所爱的那个人不公平。本来,爱她是你的权利,但爱不爱你则是她的权利,而你却想在自己行使权利的时候剥夺
别人行使权利的自由。这是何等的不公平!
失:可是您看的明明白白,现在痛苦的是我而不是她,是我在为她痛苦。
苏:为她而痛苦?她的日子可能过的很好,不如说是你为自己而痛苦吧。明明是为自己,却还打着别人的旗号。年轻人,德行可不能丢哟。失:依您的说法,这一切倒成了我的错?
苏:是的,从一开始你就犯了错。如果你能给她带来幸福,她是不会从你的生活中离开的,要知道,没有人会逃避幸福。失:可她连机会都不给我,您说可恶不可恶?
苏:当然可恶。好在你现在已经摆脱了这个可恶的人,你应该感到高兴,孩子。
失:高兴?怎么可能呢,不管怎么说,我是被人给抛弃了这总是叫人感到自卑的。
苏:不,年轻人的身上只能有自豪,不可自卑。要记住,被抛弃的并不是就是不好的。
失:此话怎讲?
苏:有一次,我在商店看中一套高贵的西服,可谓爱不释手,营业员问我要不要。你猜我怎么说,我说质地太差,不要!其实,我口袋里
没有钱。年轻人,也许你就是这件被遗弃的西服。
失:您真会安慰人,可惜您还是不能把我从失恋的痛苦中引出。
苏:是的,我很遗憾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但,可以向你推荐一位有能力的朋友。
失:谁?
苏:时间,时间是人最伟大的导师,我见过无数被失恋折磨的死去活来的人,是时间帮助他们抚平了心灵的创伤,并重新为他们选择了
梦中情人,最后他们都享受到了本该属于自己的那份人间快乐。
失:但愿我也有这一天,可我的第一步该从哪里做起呢?
苏:去感谢那个抛弃你的人,为她祝福。
失:为什么?
苏:因为她给了你份忠诚,给了你寻找幸福的新的机会。第四单元存在-人本主义理论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它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中吸取哲学的基础,提倡从人的主观意识经验出发,提出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的思想和人格理论,强调把每一个人都看成是一个完善的人,每一个人都应主宰自己而不是别人,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精神分析的无意识动机决定论。主要代表:马斯洛、罗杰斯存在-人本主义理论基本观点:1、强调着重从整体上理解人的动机和人格。2、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每一个体的自由选择,根据自己的意向,确定其自身存在的意义;3、人的意识能超越传统的、现实的、文化的界限,因而具有创造性和无限发展潜在可能性。4、人性研究的重点是意识经验,应该遵循现象学途径5、自我概念。罗杰斯认为,自我是指对自己心理现象的知觉、理解和评价,是个人意识到的自我,是个人同环境交互作用形成的,与儿时是否得到积极关注有关。自我的协调是心理健康的关键,否则导致焦虑、自卑或对人敌视、恐惧等适应不良的状态人本主义理论具有特色1、辅导关系不同2、强调对求助者治疗潜能的引导3、强调对求助者内心世界的理解4、强调良好的咨询关系【治疗技术】1、
设身处地的理解学会关注;学会聆听;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沉默是金”2、
坦诚交流(艾根Egan,1975)治疗者不把自己固定为某个角色(以人的面目出现)一种自发的,对自己的冲动不加控制(自信心)不要深思熟虑不做防御反应不介入他人的评价3、
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尊重任何来访者,相信来访者自己能解决问题①
对问题的关注;②来访者是值得我们坦诚相待的;③传达设身处地的理解;④不断地挖掘来访者的潜能。第五单元人性主义心理学理论人性主义心理学认为:只有从人性出发才能正确地阐明人的心理活动、心理结构、心理动力、个性及其发展、心理病理变化、临床心理诊断与矫治等问题。把握人性,才能走进人类心理世界的殿堂。人性主义心理学基本观点(一)人性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质的规定性,三种属性的辩证统一体。包括:1、被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制约的生物属性。2、以生物属性为前提、社会属性为内容的精神属性。3、以生物属性为基础、以精神属性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属性。(二)人性心理学从人性出发,在三种基本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人性主义心理学基本观点(三)心理动力与生俱来的人性的内在需要,源于人的三种本能:1、个体保存、种族延续的本能;2、为认识世界,向世界索取生活必需资料和适应环境的探究本能;3、为生存而组成人类社会的依存本能。三种人性的本能,在心理层面上化为人的体验,这就是人的三种基本需要(生物需要、精神需要、社会需要),三种基本需要,构成了人类心理种系进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全部心理动力。人性主义心理学基本观点(四)个性心理一般人性在具体人群或具体个人身上的具体表现,是指彼此有差异的个体心理。现实的个性心理,永远是充满矛盾的,只要矛盾不被激化,处在相对稳定状态,就可以说是健康的。(五)情绪与健康人有三种发自人性本能的需求,需求获得满足,产生正向的、有利于健康的情绪,否则,产生负向的、不利于健康的情绪。人性主义心理学运用人性主义心理学把心理障碍看作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人性偏离,即人性内部结构的失衡,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总体目标就是协助求助者理顺自身的人性结构,即调整好人的三种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使它们重新恢复相对平衡的状态。第三节心理咨询的对象、
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心理咨询的对象:1、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发展咨询)2、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健康咨询)3、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康复咨询)心理咨询的任务1、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2、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和错误观念3、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4、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5、使求助者增强自知之明6、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的形式、分类和一般程序根据性质分为:发展心理咨询和健康心理咨询根据规模分为: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根据咨询时程分为:短程咨询、中程咨询、长期咨询根据形式分为:门诊咨询、电话咨询、互联网咨询发展咨询(功能)提高自我认识,适应环境,把握机遇,寻求更好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保持和谐的身心状态。提高潜能,超越自己,寻找登天的感觉。发展咨询(内容)孕妇期心理问题咨询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儿童心理发展青春期身心发展问题社会适应问题性心理知识咨询友谊与爱情问题家庭与婚姻问题择偶与新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亲子关系与代沟问题择业与就业咨询生活压力与应激问题更年期问题老年身心问题老年性生活与再婚健康咨询的内容1、各种情绪、情感障碍问题2、各种不可控制的思维、意向、行为、动作的解释3、各种心身疾病以及性功能问题4、各种长期慢性躯体疾病,久治不愈问题5、精神康复期求助者的心理指导6、对家庭中的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的成员,如何进行处理、护理的问题个体咨询优点:1、安全、可靠,直接、自然2、便于直接观察,深刻理解,整体把握,正确诊断,及时干预,有效反馈缺点:受益者单一,难以满足社会需要团体心理咨询的优点优点:团体的影响力指导个人能发挥独特作用;个体在团体中的潜能得到检验和发挥;受益人更多;现实感更强。1、团体咨询与治疗影响广泛;2、效率高3、效果易于巩固;4、特别适用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人。团体心理咨询的局限性局限性:在多数人在场的情况下,求助者容易产生顾虑,不愿意暴露自己的想法,因此只能解决一些共同存在的表层心理问题,深层的问题则还是需要个体咨询1、在团体情景中,个人深层次的问题不易暴露;2、个体差异难以照顾周全;3、有的成员可能受到伤害;4、某些个人隐私可能无意中会泄露;5、对指导者的知识和技能要求高,否则就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门诊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门诊咨询:可以由心理学人员、医生、社工等独立或联合进行。电话咨询:利用电话给求助者进行劝导干预和安慰的咨询形式,对于处理心理危机有很好的效果。网络咨询:突破地域界限,凭借计算机网络进行。便于测量,便于纪录,保密性高,安全性高。但对咨询双方提出了更高要求,缺乏现场气氛,交流不充分。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一)资料的搜集(二)资料的分析(三)综合评估(四)诊断(五)鉴别诊断(六)咨询方案的制定资料的搜集途径摄入性会谈与纪录观察与纪录访谈与纪录心理测量、问卷调查实验室纪录(生理、心理)资料的分析排序筛选比较分析综合评估将主诉、临床直接、间接获得的资料、心理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将主因、诱因与临床症状的因果关系进行解释。确定心理问题的由来、性质、严重程度。确定其在症状分类中的位置。鉴别诊断
症状定性症状区分确定鉴别诊断的关键症状和特征按现行的症状诊断标准,进行鉴别诊断咨询方案求助者的概况诊断和鉴别诊断与求助者协商制定咨询协议确定使用的咨询、治疗方法确定咨询的步骤和阶段确定阶段性咨询预期目标及评估办法确定最终预期目标及评估办法确定预后确定咨询意外和失败的对策及措施确定本方案允许意外修改的可能范围第四节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
第一单元幼儿、儿童、少年期的心理咨询一、幼儿、儿童期的心理咨询:1、三岁以前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大威胁,是安全感得不到满足。在这个年龄阶段上,个体保存的本能是第一本能。遭受惊吓,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2、儿童的情绪内容多与个体保存本能、安全感和其它生物需要有关。心理障碍的内容与形式并不十分复杂,但由于儿童表达情感不象成人那样通过丰富的语言宣泄内心压抑,所以心理障碍更多以行为障碍为主,如:多动、缄默、多余动作、攻击或退缩行为等。3、在这个阶段儿童惟成人的意见是从,成人的负性评价,会对孩子的的人格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案例:小华,女,5岁,拒绝上幼儿园。游戏疗法,布袋熊游戏:
咨询者:“小华,我们这里有具游戏室,我们和小朋友玩,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玩?”
小华:“好!”(看着妈妈,想让妈妈一起来)。
咨询者:“妈妈要填一些表格,请妈妈去隔壁办公室好了。”(妈妈被暗示走开,小华和咨询者一起来到游戏室)。
咨询者:“你看,这里有许多玩具,你想玩什么呀?”
(小华四处看看,仔细摸一摸玩具,没有马上决定玩什么。看样子比较小心、谨慎)
咨询者:“小华,你玩过布袋游戏没有?这里有好几个布袋玩具,你戴上一个,我戴上一个,一起来游戏。”
(咨询者和小华都戴上了布袋玩具)
咨询者:“我手上的是熊妈妈,你手上的是熊小妹。熊小妹,起麻烦啦,已经是早上7点钟啦!你早饭要吃什么?苹果还是面包?”
小华:“我想吃面包。”
咨询者:“熊妈妈给你两片面包,还给你一个苹果,带上它们去学校吧。”小华:“熊妈妈,熊小妹今天不想上学校。”
咨询者:“为什么呢?”
小华:“熊小妹今天想呆在家里,不要上学校。”
咨询者:“那怎么可以,熊爸爸都快穿好衣服了,要带你去上学呀!”小华:“我还是不想上学,要呆在家里。”咨询者:“怎么了,熊小妹,在学校里做错事被老师骂了?”小华:“我才没有呢,老师从来没有骂过熊小妹。”咨询者:“那是不是同学欺负你了?”小华:“也没有。”咨询者:“那可就奇怪了。哦,我知道了,是不是熊小妹没有把功课做好怕老师骂,不敢去上学?”小华:“才没有呢。”咨询者:“那请问熊小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告诉熊妈妈好不好?”小华:“熊小妹要留在家里,看住熊妈妈。”咨询者:“哟,要看住熊妈妈?熊妈妈生病了?”
小华:“没有。”咨询者:“那为什么呢?怕熊妈妈发生什么事吗?”小华:“怕熊妈妈忽然不见了。”咨询者:“熊妈妈好好的,怎么会忽然不见了?”小华:“熊小妹怕熊妈妈会死掉。”咨询者:“哎哟,把我吓坏了,熊妈妈怎么会死掉呢?”小华:“因为熊妈妈和熊爸爸吵架,说要自杀、死掉!咨询者:“哦,难怪熊小妹不敢上学,一定要留在家里了。熊妈妈和熊爸爸为什么要吵架呢?”
小华:“因为熊爸爸对熊妈妈不好……。”
……分析诊断:小华不愿去上学,是由这种家庭危机所引发的一个事件。后来,咨询者和小华的妈妈进行了深入的长谈,并找来小华的爸爸一同进行咨询。最后,小华的父母终于重归于好,“熊小妹”也能放心地上学去了。
二、少年期的心理咨询1、少年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人,特别是成人对他们的态度,对其心理与个性顺利发展至关重要。2、少年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小学教育甚至幼儿园教育背离基本宗旨。他们产生行为和心理障碍的原因,除学前期不良教养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入学以后成人的错误对待,特别是教师的错误对待,还有家长一好百好的观念。3、在叛逆期,他们最需要的是成人和同龄人的理解与友谊,最需要的是父母师长的爱、温暖、关心和呵护。4、不要过分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看待和要求孩子。5、平等交流和沟通,多信任多鼓励,变严格管教为耐心说服。案例:杨某,女,14岁,选择性缄默。据其亲生母亲反映:患儿自幼胆小,言语不多,上一年级时遇到一位男青年班主任,脾气较大,时常体罚学生,她很害怕。一次老师走到她座位前让她读一单词,她读不出来,当即被老师重重地拧了耳朵以致耳根处流血,患儿回家后不敢告诉家长,母亲在为其洗脸时发现血迹追问原因后仍不敢直说,再三追问后才点头承认是被老师拧了耳朵。患儿家长找到校方提出意见,但仍被该老师知道并怀恨在心,多次提出要该学生转学等事。自此事件后,患儿在学校一言不发,一直到小学六年级毕业都没有和老师、同学讲过一句话。到公共场所、到商店购物、乘车等活动时讲话很少,而且声细音低。
父亲脾气暴躁有时打她,骂她没出息,是累赘,她仍不讲话。回避外人,自觉害怕、恐惧,有时暗自流泪,生活和学习受到极大影响,近来因与继母儿子发生争吵而遭继母训斥谩骂,孩子哭后入睡,醒来后自觉头晕、害怕,胸部不适有压抑感,对周围一切都不感兴趣,不愿讲话,不愿见人。后来病情逐渐加重。发病后一个月,父亲将她送至生母处。母亲关心、照顾她,领她玩、同她谈心,病状稍有好转,能与母亲简单对话,讲话时出现口吃,但对外人仍不讲话,尤其是害怕见到继父,不敢与继父同桌吃饭,问话一律不答。某日,母亲与继父发生争吵,吵得很凶,她当时吓得直哭,此后病情又加重了,且食欲剧减,一言不发,家里如来外人则马上躲起来,而且很怕光亮,情愿在阴暗角落里坐着。后来生母也烦她了,失去耐心而训斥她。一天,她离家出走,两天后被派出所的人找到送回家,送到心理诊室。分析诊断:
杨某所患的是儿童选择性缄默症。患儿由于受到老师的惩罚而发病,后又因其继母的虐待及母亲与继父的吵架受到刺激使病情加重。
施治方案:
根据该患儿的情况,建议家长首先在孩子升中学前主动向学校、老师反映情况,以争取到学校和家庭的紧密配合,共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学习环境,帮助患儿建立起平等亲切的师生关系和友爱和谐的同学关系。并建议老师在一定时间内对患儿暂停当众提问、当众演算,以消除其心理紧张、恐惧和压力大等心理负担,并鼓励其多参加集体活动。同时可让患儿服一段时间的小剂量的抗抑郁药来配合治疗。如:安拿芬尼5mg~10mg,每晨一次;或多虑平12.5mg~25mg/日。施治方案:
根据该患儿的情况,建议家长首先在孩子升中学前主动向学校、老师反映情况,以争取到学校和家庭的紧密配合,共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学习环境,帮助患儿建立起平等亲切的师生关系和友爱和谐的同学关系。并建议老师在一定时间内对患儿暂停当众提问、当众演算,以消除其心理紧张、恐惧和压力大等心理负担,并鼓励其多参加集体活动。同时可让患儿服一段时间的小剂量的抗抑郁药来配合治疗。如:安拿芬尼5mg~10mg,每晨一次;或多虑平12.5mg~25mg/日。咨询与治疗:
诊治的第一步:取得患儿的信任。心理医生热情、亲切、态度和蔼地与她讲话,正面引导启发,调动其自尊心、自信心。第二步:在送患儿进中学后组成由患儿家长、学校和医生参加的治疗小组。孩子暂住生母家,改变孩子的生活环境,继父主动与孩子交往,老师家访,同学找她玩和学习。同时还给孩子少量的安定片、维生素B1、脑复康口服。一个月后病情就开始好转,能和老师讲话,和同学玩了。二个月后病情明显好转,愿到学校学习,主动和同学玩,上课能回答问题,口吃现象消失了,在家能与父母讲学校的事情,心情愉快,恢复了正常孩子的天真、活泼、自尊心和自信心,那种孤独、恐惧、不安全感消失了。
半年后患儿已完全正常了。第二单元青年期心理咨询1、准备不充分,就登上了社会的舞台2、超负荷的压力:升学、就业、恋爱、社会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3、早年养成的个性不良,能力不强,认知偏差~~~4、青年人心理问题的特征:为进取而处在不间断的焦虑中5、社会需要是变成压力还是动力的问题,是造成青年人心理问题的关键。6、学习好是社会和家庭需要的焦点,而考试又是反映这一焦点的唯一形式。他们所以焦虑紧张,是因为各种原因使学生没有把社会和家庭的需要变为自身的需要。第三单元中年人的心理咨询1、在社会、家庭和自我的需求的重压下产生心理问题,是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2、中年后期,常在认知方面表现出对躯体健康的自信心不足,因此造成焦虑或抑郁情绪,这种不良情绪加上原有的人格特点,往往表现为疑病倾向。第四单元:老年人的心理咨询
1、老年是人生中全方位的失落阶段,因此老年人喜欢回首往事,不喜欢展望未来。2、曾经幸福的,情绪多平稳。曾经坎坷的,情绪多惆怅。3、心理需要多数比较现实4、离开工作岗位后生活单5、孤独感是造成老年人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五节婚恋、家庭心理咨询第一单元恋爱问题的心理咨询1、爱情是同时满足人类的三种基本需求并得到体验的过程。这三种需求源于人类的三种基本属性,即源于人性。换个角度说,所有满足三种基本需求的“爱”,才可以定义为“真正的爱情”,否则便是残缺的、畸形的爱情。2、我们说明爱情问题时,有时侧重于性满足,为“性爱”。有时侧重于心理上的满足,为“情爱”。有时侧重于依附体验,为“恋爱”。3、爱情:男女双方相互依存和性、情相互给予并彼此理解和接纳的过程。4、人类的非理性体验,不遵守理性的逻辑。案例:毕某,男,22岁,大学四年级学生。四月初在外校学习外语时,认识了本校一女生,对她印象不错,遂主动接近。该女生比他高一年级,当时已面临毕业。四月中旬的一天,他突闻姥姥去世,悲痛欲绝,找到该女生向其倾诉从小与姥姥共同生活的情景以及对从姥姥处得到的母亲般温暖的深深眷恋。该女生听后,非常感动,马上表示要与他交朋友。他象抓住了救命草,立刻把全部感情投入其中。在以后的交往中,他的感情越陷越深,不能一日不见、一时不想。可该女生自答应与他交朋友后,又十分后悔,觉得自己欠考虑,特别是她父亲非常反对他们之间的交往,并多次表示要结束恋爱关系。可他不同意关系的断绝,曾写过血书,表示过要断指、自杀。由于他的情绪一直处在极度的波动中,并把主要精力放在处理他们的关系上,致使其期末考试三门不及格。该女生毕业后,分到本地工作,表示与他只能做一般的朋友。希望他不再打扰她,并退回了他给她的所有信件。他一时冲动,到该女生的单位,动手打了她。致使该女生和其单位的领导找到学校。他当众流着眼泪表示不再与她来往。可他的内心仍觉得自己是真心爱她,不想失去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特别是到了节假日,打电话、写信,甚至到这个女生家的门口或上班的路上等她。他知道这只能使她离他更远,而且也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但不能自控。眼看已接近元旦,情绪更是难以自制,
怕作出失控行为,更怕考试再亮红灯。因他已累计八门不及格,学位已没有,若在最后一学期毕业设计再出问题
,将无法毕业。
他感到内心痛苦至极,不知怎么才好。本案例是由于失恋引起的情绪障碍。由于来访者从小与爱他的姥姥一起生活,与母亲的感情相对弟妹少,于是就在心理形成了母亲不爱自己的想法,进而导致了自我形象上降低,姥姥去世后心理更加渴求母爱,便把这种渴望转化到异性身上,希望用爱情来弥补情感上的饥渴。但事实上母亲是爱他的,他一再强调缺少母爱是因为他不敢爱母亲,害怕他对母亲表达了爱,姥姥会伤心,所以反过来说是母亲不爱他,同时找到了不愿放弃爱情,无法专心学习的理由,这种心理也影响了他与别人的正常交流。
治疗目标: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改变自己,正确处理情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治疗步骤:①改变来访者不正确的认知。②帮助其与母亲进行沟通。③促进行为改变。
治疗手段:认知领悟疗法;家庭辅导法;行为疗法第二单元婚姻问题的心理咨询一、在婚姻中,除了男女之间的浪漫爱情和道德规范之外,还加进了法律责任、经济关系、家族社会关系等一系列因素。二、锁定三个要点:情爱、理解和相互依附。三、婚恋问题咨询的一般原则:1、必须遵守与婚恋有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但是与求助者之间的谈话内容,应当是法学和伦理学之外的心理学知识。2、对恋爱问题,必须依据爱情的定义去判断爱情的质量,而后才能进行疏导。3、如果求助者处在非理性的恋爱生活中,应当用理性来警示他们。4、是否利人利己,是鉴别真假爱情的试金石。5、人类两性间的爱情行为,同时追求性、情、道德满足的“复合动机”是正确的。影响婚后夫妻关系的因素1、结婚动机2、恋爱过度情绪化3、角色适应4、心理相容问题第三单元家庭问题的心理咨询一、家庭:个体合情、合理、合法地满足三种基本需求(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的特殊社会功能组织。二、家庭心理咨询的主要原则1、判断“破裂家庭”或“死亡婚姻”,一定要慎重。2、将问题具体化、客观化。3、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来揣摩求助者的想法。4、不替求助者选择。5、绝对保密。6、尽量坚持夫妻双方共同咨询。亲子关系心理咨询一、亲子关系的本质1、自然的血缘关系2、人伦道德关系3、法定的养育、监护关系和法定的赡养关系。亲情、道德和法理浑然一体的关系。二、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本条件1、亲、子双方对亲子关系有全面、正确的理解。2、对人伦道德有端正的态度。3、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对方,对亲子关系的年龄阶段有正确认识。第六节性心理咨询
第一单元性科学概述一、人类性科学外延:性道德、性法律、性生理、性医学、性心理二、人类性科学的内涵(三维度:生物、心理、社会)1、性的生物因素:性器官及人体其他系统协同活动的有序过程,涉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特别是激素的分泌的影响,生物因素是人类性活动的基础;2、性心理因素:是指人类性活动涉及个体的动机、态度、情绪、人格以及行为的综合体现,人类性活动的本质是心理现象;3、性的社会因素:是指家庭、宗教、人际关系、文化道德与法律等都会塑造、调整和影响人类性活动二、人类性特征1、普遍性:性是一个自然生理现象,每个正常人都有,从少儿,到老年都有爱欲、情意,这些都是性的反映;人类个体也是性交的产物2、功能多样性:生殖繁衍的需要;维系夫妻关系的纽带;满足人的心理需要;维持心理平衡和健康;性以外的其他目的和手段3、选择性(排他性)4、责任性:对性对象和性行为结果负责5、文化-社会制约性三、性道德与性态度一、性道德:(1)涵义:对性行为作好与坏、对与错、善与恶的判断,以控制调节性行为。(2)功能:控制功能和调节功能(3)特点:多样性、一致性、继承性、双重性(4)现代性道德的特点:严肃性、平等、科学二、性态度: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性认知:性道德性法律规范,性知识(最重要)性情感:对性活动的生理主观体验性行为取向:性行为的期待、要求和意向男女不同性心理状态观看异性:32%男人产生性唤起,女人17%观看裸体影像:54%男人,女人极少多配偶倾向:男-新经历、新伙伴、新关系、新技巧;女-满意的性伙伴婚姻中的性因素作用:女人为建立家庭而结婚,男人为有机会规律地与妻子性交合影响性模式的社会因素:男容易受影响恋物几乎是男人独有的现象墙头乱画:50%女厕所,涉及色情25%,大多是嘴、心、爱情故事,男厕所58%,86%色情文学作品的刺激:男女无差异,但女性看文学比看裸体高4倍健康性心理的基础一、合理的性动机:符合社会规范;建立在爱情基础上;必须遵循利他和不伤害的原则;符合具体文化习俗;应是自觉的、文明的、科学的二、科学的性知识: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等三、健全的性生理:无器质性病变和功能失调四、良好的心态:良好的情绪状态(“性”趣、情趣)五、高尚的性道德:利他原则、不勉强、尊重六、恰当的环境第二单元性心理咨询的内容与方法1、性心理咨询的基本宗旨:就是企图依据科学的原则对人类的性行为做出本质的说明,从而使它从自为转向自觉,从愚昧转向文明,以排除人类的种种心理障碍,澄清种种性道德的混乱,从而把人们从苦闷、冲突与迷茫中解放出来,投入到具有创造性的社会劳动中去,建设更美好的未来。2、性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坚持性道德、性法律、性心理、性生理、性医学的结合一、儿童期的性心理咨询(一)性别认同:个体把自己看成男人或者女人。1、通过取名、着装、发型、玩具、游戏等途径或载体开展,使生物学上的“性”与心理学上的“性别”和社会学上的“性角色”区别开来2、认识性器官及其功能;了解性有关问题(二)性冲动1、不必大惊小怪2、用巧妙自然的方式转移注意力(三)性好奇1、坦诚回答有关性的问题2、有问必答即可二、少年期的性心理咨询12到15岁,是首次犯性错误的高峰期。(一)性道德咨询:“晓之以理”。(二)性法律咨询:充分说明性侵犯的违法性质。(三)性生理和性医学知识咨询:性器官的解剖知识和性生理发育知识,如发现发育异常,及时治疗;讲述性生理卫生知识,如何应对性生理变化。(四)性心理知识咨询:少年发现两性生理差异,必然引起不同的心理体验,异性交往、异性情感、异性认知、异性态度、异性心理特征需要及时教育与咨询,成人在性教育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三、青年期、成年期的
性心理咨询(一)关于恋爱1、心理咨询要引导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端正择偶动机,善于区别爱情与友谊、爱情与异性好感的关系,指导恋爱方式选择;2、引导树立合理的婚姻观,加强爱情与性爱、婚姻与道德法规的教育3、失恋、离异、伤偶、性伤害、性骚扰导致的心灵创伤的抚慰青年期、成年期的性心理咨询(二)关于性生活的知识1、在了解性器官解剖知识的基础上,就性功能、性行为方面的教育;2、性心理障碍的咨询,包括性恐惧、性焦虑、性压抑等四、更年期、老年期的
性心理咨询更年期问题咨询:女性更年期由于卵巢功能退化带来一系列第二性征的退化;脑垂体促性腺素降低,使女性性机能有所下降,对心理的影响较大。更年期中的男性体征变化,倦怠,体重下降或食欲减退;性欲抑制,性能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劳;易激动。老年期的性心理咨询中老年的性行为:1、量力而行,方式多样,“戒之在得”。拥抱、亲吻、爱抚、刺激、性交等2、老年人的性活动与他们青、中年时期的性活动相关,最有效的方法是一直保持健康的性活动影响老年性生活的心理因素1、认识偏差。2、兴趣下降。失去吸引力,单调、机械、缺乏情调。3、性态度老化。对性产生消极态度、厌烦4、对衰老的恐惧。5、人际关系问题。第三单元性行为问题一、造成性行为问题的原因1、生理因素,如先天、遗传缺陷或后天疾病等2、心理因素,如对性的错误认识或不良性经验3、社会环境因素,如人际关系不良、生活事件的刺激、风俗习惯的制约等。二、咨询心理学中对性行为问题的分类性过程的八个阶段:1、性角色认知;2、性欲望产生;3、性动机形成;4、性对象选择;5、性能力发挥;6、性交操作过程;7、性交体验;8、性后果的责任。性行为问题的分类依据过程分类1、性角色问题;2、性欲望问题;3、性动机问题;4、性对象选择问题;5、性能力问题;6、性交操作问题;7、性交体验问题;8、性后果的责任问题。性行为问题的分类依据严重程度分类一、性行为失调
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偶然发生的性行为紊乱与偏离。性行为失调不严重破坏正常性行为,不持久破坏患者的情绪和理智。患者可明确知道偶发的原因,并可自动克制和调节,使日常生活与工作行为不受严重影响。二、性行为障碍
因长期不能自行缓解而使患者处于焦虑状态之中,从而影响夫妻感情及日常工作和生活。这类性行为紊乱称为性行为障碍二、性行为变态
性行为过程中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严重、持续失常,致使整个性活动偏离正常而改变性活动的性质。失常的环节往往代替了整个性行为过程,患者虽有自知力,但因人格缺陷和意志力薄弱而无法自拔。几种常见的性问题性角色认同问题1、性角色认同失调,如童年期性角色定向偏差。2、性角色认同障碍,如性心理身份认同障碍。3、性角色认同变态,如异性癖。性动机的偏离泄欲动机奉献动机生育动机交易性动机享乐动机性别自我肯定动机认知动机性对象的偏离同性恋倾向恋物倾向自恋倾向幻想与梦恋性能力问题阳痿冷阴早泄女性性交疼痛男性射精不能案例:S君,男,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留守儿童临时寄养协议2篇
- 2024年度石雕工艺品拍卖购销合同2篇
- 2024年债务偿还担保合同3篇
- 2024年高考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全套汇编宝典
- 2024年幕墙玻璃安装施工质量验收及保修合同3篇
- 2024年商业空间装修设计费用协议2篇
- 2024年度企业合规及风险管理合同3篇
- 2024年度水泥制品出口贸易合同2篇
- 2024年修订版:幼儿园厨师工作协议3篇
- 2024年度保险代理的委托合同3篇
-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附属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PPP模式项目的风险管理分析
- 硫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GB/T 17421.2-2023机床检验通则第2部分: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确定
- 劳动能力鉴定复查申请书
- 合肥供电公司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电力建设技术标准
-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 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春《MySQL数据库应用》机考网考期末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 四川建筑施工资料表格(施工单位用表)全套
-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册
- 《电能计量》课程设计方案思政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