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特殊教育的发展和对普通教育的挑战课件_第1页
当代特殊教育的发展和对普通教育的挑战课件_第2页
当代特殊教育的发展和对普通教育的挑战课件_第3页
当代特殊教育的发展和对普通教育的挑战课件_第4页
当代特殊教育的发展和对普通教育的挑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讲座

特殊教育现代化的理念与发展趋势

方俊明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教育部特殊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6.5.20

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讲座

特殊教育现代化的理1

引言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在征服自然,改造环境,战天斗地等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尤其是近百年来,以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产力成倍地增长,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的确是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但相比之下,人类在自身的了解和改造方面的进步就显得有些不如人意。百年的教育改革历程以及面临的教育现代化需我们认真思考和规划。引言2特殊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与理念特殊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与比较“十二五”期间我国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我们如何抓住机遇和面临挑战内容提要特殊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与理念内容提要3一、特殊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与理念百年全球性的教育改革与特殊教育的发展背景;教育现代化与观念的更新;特殊教育现代化的背景;特殊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科学人文主义的特教观一、特殊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与理念百年全球性的教育改革与特殊教育4(一)百年全球性教育改革与

特殊教育的发展背景

时间起因目的后果———————————————————————————————第一次外部教育为政治服务形成对立的教育体制(本世纪初)(政治、军事)军国主义、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教育———————————————————————————————第二次内部教育为科技服务形成各种教育思想和体制(50-70年代)(科技竞争,知识更新)英才教育,高难度教学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更新———————————————————————————————第三次外部教育为经济服务教育结构的改革(70-80年代)(经济起飞、竞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第四次)内、外部教育以人为本对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反思(80年代后)(思想、理论、方法)素质教育、人格教育、全球教育(当代特殊教育的发展)(一)百年全球性教育改革与

5

(二)教育现代化与观念的更新1.加深了对教育本质、教育功能的认识,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定位;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2.强调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中优化教育的物理环境与人文环境;3.强调教育公平,从贵族教育、精英教育向民主化,平等化,大众化教育的方向延深(关注妇女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处境不利人群的教育);4.对教育工作者的知识、能力、学历、人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倡导终身教育;

(二)教育现代化与观念的更新1.加深了对教育本质、教育6(三)特殊教育现代化的背景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与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进步提高了接受教育的需求,倡导教育公平;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与对弱势群体的尊重;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体系的交融;国际组织的推动和世界性共识的形成:例如,联合国1975年提出“障碍者权利宣言》、1981年提出《国际残疾人年》,1993年通过的《障碍者机会均等实施准则》,1995年成立《融合国际》专门推行”融合教育“(InclusiveEducation)2007年,我国签署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三)特殊教育现代化的背景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与人们生活条件的7(四)特殊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公平公正:教育的公平与权益差异认同:特殊教育需要的合理性多元发展:对多元文化的欣赏融合教育:反对隔离和隐性歧视科学人文: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四)特殊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公平公正:教育的公平与权益8

人类教育发展就是这样不断地推动以人为本的教育公平与社会的文明进步纵观人类教育发展的历程:从专门为统治阶层服务的贵族教育转向大多数都能受益的平民教育;从单一的男性教育发展到男女同校的双性化教育;从面对大民族的教育发展到也面向少数民族的教育;从以主流文化为内容的教育发展到多元文化为内容的教育;从以普通人为对象的普通教育到以残疾人和其他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

人类教育发展就是这样不断地推动以人为本的教育公平与社会的文9对个体差异的认同与帮助教育的作用在于提高良好的育人环境,促使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最大程度地发挥受教育者的潜能;因材施教是教育者的天职:教育的使命是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对个体差异的认同与帮助教育的作用在于提高良好的育人环境,促使10当代特殊教育倡导:每个孩子都是金子!应该圆孩子们一个梦想!让所有孩子在一起成长!决不放弃,支持孩子们一辈子!大家都要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残疾人只是障碍,而不是“残疾”!当代特殊教育倡导:每个孩子都是金子!11(五)科学人文主义的特教观是面对人类种系繁衍问题的自我控制和完善,是对人的价值的高层次的认同。优质的特殊教育是高科技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人的最光荣最伟大的责任是在世界上做一个人,为了保持人的尊严,任何人,包括有发展障碍的人都不能马马虎虎地活在世上。(五)科学人文主义的特教观是面对人类种系繁衍问题的自我控制和12当重残疾的著名学者霍金在阐述他的《时间简史》和《我们看到,多大设计》的思想时,怎能不为他伟大的灵魂、博大的胸怀、超人的智慧、坚强的意志而感动?当重残疾的著名学者霍金在阐述他的《时间简史》和《我们看到,多13二、当代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比较特殊教育(specialeducation)是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与教育需要,采用一般与特殊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者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的教育。进入21世纪之后,各国进一步倡导教育公平,更加强调对多元文化、对弱势群体的尊重与多元价值体系的交融,当代特殊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二、当代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比较特殊教育(speciale141.特殊教育的对象和范围不断扩大,从狭义特殊教育转向广义特殊育。世界上大多数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多采用广义的特殊教育概念,认为特殊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例如:美国的特教对象是学习障碍、言语语言障碍、智力障碍、情绪障碍、听力障碍、视力障碍、盲聋双残、肢体残疾、多重障碍、自闭症、外因性脑部损伤、发展迟缓和其它健康损伤等13类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台湾省的特教对象是智力障碍、学习障碍、肢体障碍、言语障碍、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自闭症、多重障碍、病弱儿童、性格与行为异常、颜面伤残等11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1.特殊教育的对象和范围不断扩大,从狭义特殊教育转向广义特15相比之下,我国特殊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有明显身心障碍的残疾儿童,在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都是以盲、聋、智障三类儿童列为特殊教育的对象,也有经济和特殊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将三类残疾儿童扩大到残联所界定的7类残疾儿童,还有些地区特殊教育的对象进一步扩大到盲、聋、智障、自闭症、脑瘫、肢体残疾、言语障碍和多重残疾,有的还扩大到9类残疾儿童。尽管在教育、心理等学科领域开展有关学习困难儿童、行为与情绪问题以及超常儿童的研究,但目前这些类型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多没有例入政府正式规定的特殊教育对象。相比之下,我国特殊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有明显身心障碍的残疾儿童,162.颁布特殊教育法,用专项法规的刚性要求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益。通过专项立法来保障残疾人和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益,是一些特殊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与地区通用的一种方法。例如;美国1975年颁布的《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案》要求各级政府必须为3-21岁法定的特殊儿童提供全免费、适宜的教育服务。要求各州政府必须为特殊儿童提供在最少受限制环境下(即首先要考虑普通学校的教育安置)的教育服务,规定凡是接受来自于联邦政府或州政府或社区(即纳税人的钱)经费资助的任何学校或机构,不仅是普通公共的初高中,即使是公立大学、学院(州、社区)或私立大学或学院,都无权拒绝残疾青少年入学。英国、德国等大部分欧洲国家,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等也先后出台了有关特殊教育的法律,规定了残疾儿童免费教育年限要比普通儿童更长,通常要多出3-5年。台湾地区80年代公布的《特殊教育法》等专项立法对特教对象、拨款比例、各级政府、学校、家长的社会责任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实践证明,特殊教育的专项立法和相关实施细则的颁布与执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和推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特殊教育的发展。2.颁布特殊教育法,用专项法规的刚性要求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1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特殊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残障者获得生存的能力,能够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过上独立和有尊严的生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8为保障残疾人的受教育权利,发展残疾的人事业,我国也曾公布了一些的相关法规,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来指导特殊教育的发展。1994年发布了《残疾人教育条例》,200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8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将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作为对残疾儿童实行义务教育的重要形式。从2010年4月起,教育部就正式启动了《残疾人教育条例》的修订工作,根据残疾人权益保障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现已形成公开征求草案的修订意见。上述条例和文件是指导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法规,在实践过程中也发挥了明显的指导作用,但与专项的《特殊教育法》相比,从执行力度和效果来看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为保障残疾人的受教育权利,发展残疾的人事业,我国也曾公布了一193.加强政府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障系统,促使特殊教育从慈善型转向权益型。当代特殊教育不再是富有同情心的社会人士和宗教人士的义举,而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和全社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为了缩短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发展的差距,一些特殊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与地区不仅形成了“残疾人享有平等的教育”的共识,还遵循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弱势群体优先分配原则“,为残疾人提高比普通人更多的国家资源,保障残疾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相对增加拨款比例,实现特教发展专项工程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公共财政倾斜支持的重点领域。3.加强政府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障系统,促使特殊教育从20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大部分国家对残疾人义务教育实行全部免费,不仅免除教育费用,也免除了残疾学生的住宿、伙食、交通、课本、学习辅助用品用具等费用,所需经费通常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按比例分担。美国特殊教育经费实行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分担的形式,联邦政府通过法令和财政拨款的方式,从宏观上管理特殊教育。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承担本地区特殊教育的大部分经费,只有少部分来自联邦补助。通常,地方财政约占90%,而联邦政府的补助仅占8%~10%。无论是残疾儿童在什么地方接受教育(特殊学校、普通学校或私立机构等),所有经费都会由不同级别的政府教育部门承担,家长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大部分国家对残疾人义务教21日本也实施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通常残疾儿童人均经费比普通儿童高几倍。此外,政府为了减轻残疾人家庭的经济负担,向就读于公、私立特殊教育或普通教育机构的家庭提供特别的就学奖励和补助。政府承担着为残疾人提供教育的职责,体现在残疾儿童的教育经费全额由政府支付。日本也实施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通常残疾儿童人均经费比普224.通过“回归主流”、特殊教育逐步从

“隔离教育”转向“融合教育”。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融合教育,已不是单纯地指某种特殊儿童的安置方式和教学策略,而是一种与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都密切相关的新的教育思想,它代表了现代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共同发展的一种方向,充分地体现人文关怀与和谐。但是,如果没有普通教育体系的改革,残疾儿童的教育不可能真正地回归主流,实现融合教育。美国在不断修订现有残疾人教育法律以促进特殊儿童教育发展的同时,也逐步实施整个公立教育体系的教育改革,出台《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提高所有儿童包括能力缺陷学生的教育质量,规定学校必须为残疾学生提供额外的考试时间、为低视力学生提供大字考试卷、为盲人提供盲文试卷等便利条件。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也通过对普通学校教师的特殊教育资格认证及为接受残疾儿童的学校提供资金援助、为残疾儿童本人或家庭提供补助等形式对普通教育进行改革,以便为残疾儿童提供适宜高质量的融合教育服务。4.通过“回归主流”、特殊教育逐步从

23目前,我国的特殊教育的格局是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辅助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是大幅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机会的有效途径。2002-2009年期间,随班就读人数占残疾学生在校总数比例一直保持在60%左右,此后至2013年比例逐年下降至52%左右。2014年出现拐点,小幅提高。尽管2015年增幅达到14.85%,与特殊学校、特教班相比,增幅最大,但与特教历史发展及欧美发展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我国的特殊教育的格局是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普通学校随245.通过提供专业支持与技术保障来

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特殊教育的“医教结合”充分地反映出当代高科技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发展趋势,是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美国要求普通学校必须为有需要的残疾学生提供手语和盲文翻译、课堂记录员、学习辅导教师等个别化服务。不仅如此,根据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也要配备语言治疗师、身体治疗师(PT)、职业治疗师(OP)、定向行走指导师等按时到学校为残疾学生提供康复治疗和训练。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为普通学校提供残疾人专用的学习设备、康复设备、无障碍设施和配备特教师资。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为在普通学校学习的残疾学生配备资源教师、巡回教师等特殊教育专业人员,对重度残疾学生有时还需要提供一对一的跟班服务。5.通过提供专业支持与技术保障来

提高特殊教育的25近年来、我国倡导“医教结合”,通过早期预防、综合评估与鉴定、教育康复;有些地区特殊教育的对象已从三类残疾儿童扩大到盲、聋、智障、自闭症、脑瘫、肢体残疾、言语障碍和多重残疾,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多。早期融合教育和职业教育也进展顺利,“医教结合”、“教康结合”的实验逐步推进,目前,我国已有四所特教学院校开办了教育康复系专业。另一方面,承认受教育者个体的身心差异,尊重多元文化,排除过多教育功利主义的影响,将外力驱动的行为训练内化成自主的人格训练,强调人的发展需要“生物遗传”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因势利导和相辅相成。近年来、我国倡导“医教结合”,通过早期预防、综合评估与鉴定、266、重视特殊儿童的潜能,促进“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相结合的教育现代特殊教育的主要理念是:残疾儿童不是“残疾”,而是“障碍”;教育的作用在于提高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残最大程度地发挥受教育者的潜能;特殊教育的重心不再是消极地、过分地局限于单纯的生理缺陷的补偿,而是在一定的补偿教育的基础上保持和充分挖掘障碍者本身的潜能和发挥他们的优势。帮助他们超越身心障碍,增强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的勇气和信心。6、重视特殊儿童的潜能,促进“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相结合277.提高特教师资和相关人士的专业水平,体现特殊教育过程的高科技与人文精神的结合高质量的特教师资和相关专业人员是促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许多发达国家对特殊教育的师资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和严格的规定,其学历水平和专业标准都高于同级的普通学校的教师和专业人士,凡是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不但要具有普通教育的教师证书,还要在此基础上具备特殊教育教师的资格证书。上海市也实行了特殊教育师资的“双证制”早在1989年颁发的《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指出:“高等师范院校应有计划地增设特殊教育的选修课题”,1993年的《残疾人保障法》也规定,“普通师范院校应开设特殊教育的课程或者讲授有关内容,使普通教师必须掌握必要的特殊教育的知识”。但相关的规定在大多数师范院校并没有得到落实。7.提高特教师资和相关人士的专业水平,体现特殊教育过程的高科28截止2015年,我国共有2050所特殊教育学校,有5.95万名教师,其中专任教师数近5.03万名,行政人员3523人,教辅人员2258人。此外,代课教师1260人,兼任教师238人。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到61.99%,比上一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高中学历及以下教师则降低了0.69个百分点,但仍然占比达到3.41%。此外,中学高级与小学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58.43%。专任教师与特教学校在校学生比(生师比)大约为4.02:1。截止2015年,我国共有2050所特殊教育学校,有5.95万298.坚持科研先行,重视有关特殊教育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为了加强预防和提高特殊教育的效果,许多著名的综合性大学都组织脑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儿科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对各类发展障碍儿童进行跨学科的深入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直到1986年,我国大陆才在北师大建立全国第一个特殊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研究室)。在1997年在中央教科所创办了第一份全国特教核心期刊《中国特殊教育》,在华东师大建立全国第一个特殊教育系。8.坚持科研先行,重视有关特殊教育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为了加302000年在华师大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特殊教育的博士点,2004年在华东师大全国第一个特殊教育的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全国第一个言语听力科学专业(华师大)。十多年来,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与中国高等特殊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会逐步地开展工作。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在校接受高等教育我国特殊教育中一系列问题,如聋人手语、盲人的触摸文字,特殊儿童计算机学习软件的开发都需要开展结合我国实际的创新型的研究。2000年在华师大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特殊教育的博士点,200431三.“十二五”期间我国特殊教育

的改革与发展

“十二五”是我国特殊教育工作推动力度最大,取得成绩最为显著的五年。在党和政府的高度关心与重视,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实施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特殊教育普及所达到的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殊教育质量的提升等方面都达前所未有的发展水平,使我国特殊教育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三.“十二五”期间我国特殊教育

32(一)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12-2020)》的颁布与特殊教育的发展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这个纲领性文件,规定了教育改革的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倡导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强调以人为本、公平施教。《纲要》将“特殊教育”单列一章,强调要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的体系,健全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纲要》中明确指出:“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各级政府要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议事日程。全社会要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纲要》颁布五年来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事实证明,这一历史性的文件给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带指明了方向,开辟了美好的未来。(一)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12-2020)》的332.《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与殊教育的发展

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12-2020)》,2014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国办发【2014】1号),明确了近阶段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对未来三年全国特殊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这是建国以来,最清晰地表述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推进策略的政府文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明确指出:我国必须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经过三年努力,我国必须建立健全以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到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大约1年前后,除北京市外,我国内陆30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公布了个本地区的特殊教育的提升计划(2014-2016)。

2.《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342015年7月15日,教育部与中国残联在北京共同召开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期推进会”,对后期的工作进行了部属,号召各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扎扎实实地发展特殊教育。会上,各省市自治区主管教育和残疾人工作的同志介绍了这一年半来各地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执行情况,大量的事实表明,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进展顺利,取得了重大成效。2015年7月15日,教育部与中国残联在北京共同召开了“特殊35中央财政安排特教的专项补助费由2013年的5500万元提高到2014年4.1亿元,提高了7.5倍。从全国情况来看,截止2015年,全国特殊学校从1933所增加到2053所,在校生,从36.87万增加到39.5万。国家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资助了5万多名残疾幼儿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各地评选出一批普通幼儿园为特教示范基地,开展学前融合教育,出台了《特教幼儿园设置标准》和《特教幼儿园管理办法》,设立了5所公办幼儿园。残疾儿童的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也得到更多的支持。国务院首次批准设立残疾人中医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部首次批准考试中实行单考单招,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中央财政安排特教的专项补助费由2013年的5500万元提高到363.国家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

加快了特殊教育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2014-2016)》,切实地推进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2015年初,教育部公布了37个市(州)、县(区)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针对我国特殊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有关随班就读、医教结合、送教上门等三个专题的特殊教育改革实验。3.国家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

37一年来,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许多特教实验区形成了政府主管、部门协作的工作格局,较大幅度地增加了资金投入,全方位推进区域性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设,开始形成了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加强了资源教室、资源中心的建设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提高了特殊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大幅增加。一年来,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许多特教实验38但是,我们从实验区交流汇报的材料和实地考察的中也清楚地看到,大多数实验区建设的总体水平依然不高,实验的深刻性、精准性、长效性、创新性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办学条件的改变硬件强于软件,面上的发展胜过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展示多于内涵,程序多于创新。许多新建的校舍、活动教室,实验室,利用率较低;有的实验区尚不确切地掌握当地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教育的基本数据。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有些实验区缺乏顶层设计,多半是就特教谈特教,没有从普特融合的角度,充分利用普教的力量来来发展特教;二是专业支持不到位,缺乏基础研究和专业力量的支持,专业人员的专业不精,资源教室的后续配置,教师编制、长效机制等问题没有得到彻底地解决。但是,我们从实验区交流汇报的材料和实地考察的中也清楚地看到,39(二)“十二五”特殊教育发展

取得的主要成就一是通过贯彻《纲要》和《提升计划》,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提高了对发展特殊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二是通过制定和落实国家和省市区特教提升计划,落实了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指标,增加优惠政策与资金投入,改善特殊教育的办学条件,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比例大幅提高。依托特殊学校建设等项目,国家支持了60所高等师范院校特教专业、高等特教学院、特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建设。一些发达地区,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已达到90%,后进地区也在努力靠近这一目标。截止2014年底,我国已有特教学校2000所,在校学生近40万人。(二)“十二五”特殊教育发展

40三是通过国家37个特教深化改革实验区的建设,全方位推进区域性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的构建,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实验区是特教提升计划的重要举措,旨在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提升特教质量。四是通过研制《全日制特殊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出台《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将促进特殊教育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通过国家37个特教深化改革实验区的建设,全方位推进区域性41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综合大学、师范大学开办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特殊教育的师资和专业人员。2015年,特殊教育学校有5.95万名教师,其中专任教师数近5.03万名,行政人员3523人,教辅人员2258人。此外,代课教师1260人,兼任教师238人。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到61.99%(见图4),比上一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高中学历及以下教师则降低了0.69个百分点,但仍然占比达到3.41%。此外,中学高级与小学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58.43%。专任教师与特教学校在校学生比(生师比)大约为4.02:1。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综合大学、师范大学开办特殊教42(三)特殊教育发展中存在的

主要问题与困难1.残疾人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偏低,学前教育发展滞后,接受高中后的教育机会不足。尽管在国家和地方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对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普及率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确保2016年底“三类“(视力、听力和智力残疾,称为”三类“残疾)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有的地方提出了“零拒绝”的口号。2015年,全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增长了11.99%,但单从全国7-18岁在校残疾学生总数只有44.22万人这个数据来看,要实现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90%,仍有一定的困难,要达到我国普通小学99.27%、普通初中97%的入学率更不容易。(三)特殊教育发展中存在的

43三类残疾以外的其他残疾类别的残疾儿童,如孤独症、重度肢残、脑瘫及多重残疾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的义务教育问题会越来越突出。近几年来,孤独症也称自闭症儿童的教育需求越来越强烈,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残疾儿童特别需要早期干预与教育,但我国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后教育两头延伸还是刚刚开始,由于残疾幼儿住宿或走读都面临一定困难,目前在国内能接受学前教育的残疾儿童人数还很少。国家已经将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纳入基本公用服务范畴,但目前能够为残疾人提供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非常有限。《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颁布后,增加了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由于没有后续政策支持,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的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三类残疾以外的其他残疾类别的残疾儿童,如孤独症、重度肢残、脑442.特殊教育发展很不平衡,资源布局不合理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老少边穷地区,残疾儿童底数不清,在校学生有待精准核实;有的村落居住分散,上学困难,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往往和农村留守儿童、女童教育问题交织在一起,巩固入学率非常困难。例如,目前我国乡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但乡村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数量占学校总数的5.85%;80%以上的特殊教育学校集中在城市地区。尽管国家实施的“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基本保障了30万以上人口的县有1所独立设置或综合类的特殊教育学校,但目前仍有589个人口在30万以下的县没有特殊教育学校,大多数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属于特殊教育资源“空白县”,这些地区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面临困境。2015年,我国有2053所特殊教育学校,其中%40.82集中在东部地区,31.42%在中部,西部则占27.76%。此外,乡村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数量占学校总数的5.85%,镇区占46.66%,城市占47.49%,特殊教育学校基本集中在城区及镇区地区。2.特殊教育发展很不平衡,资源布局不合理45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及附设的特教班多缺少强有力的支持保障。2015年,23.97万人占在校总数54.20%残疾学生是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附设特教班学习,但这些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生均经费标准基本相同,与特殊学校就读残疾学生生均经费标准相差4—6倍(2015年国家财政拨款中西部残疾学生生均经费标准4000元)。特殊教育教师、特殊教育教学所需设备设施及残疾学生所需的辅助用具等都相当匮乏。从在校学生地区分布的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在校残疾学生12.69万人,占比38%,比上一年增幅7.73%;西部地区15.40万人,占比35%,比上一年增幅11.55%;中部地区12.13万人,占比27%,比上一年增幅19.08%。中部地区增幅最大。东部地区增幅最小。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及附设的特教班多缺少强有力的支持保障。20463.特教教师编制少、待遇低,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国家至今没有制定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特殊教育学校招聘困难。2010年,75.6%的特殊教育学校提出教职工数量无法满足日常教育教学需要。开展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普遍缺乏掌握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的教师。2015年全国平均每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残疾学生人数仅为99名,其中原因之一是缺少特殊教师,不能招收更多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不仅要教学,还要提供照料和康复服务。但相应的待遇却未提高。1956年,《全国普通教育、师范教育事业工资改革的指示》提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享受“基础工资加职务工资”15%的特教津贴。直到上世纪80年代,特教津贴工资可以占到教师工资总额的12%左右,对稳定特教师队伍起到很大作用。但该项政策50余年未做调整。2006年教师工资结构改革后,教师的基础工资加职务工资之和所占工资总额的比例下降,15%的特教津贴占工资总额的比例降至4-6%左右,每位特教教师平均每月仅能增加150-300元左右,远不能体现出特教教师付出的辛劳。此外,大量在普通学校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未得到相应津贴或补助。3.特教教师编制少、待遇低,专业水平参差不齐472015年,特殊教育学校有5.95万名教师,其中专任教师数近5.03万名,行政人员3523人,教辅人员2258人。此外,代课教师1260人,兼任教师238人。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到61.99%(见图4),比上一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高中学历及以下教师则降低了0.69个百分点,但仍然占比达到3.41%。此外,中学高级与小学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58.43%。专任教师与特教学校在校学生比(生师比)大约为4.02:1。近年来,虽有一些接受过高等特殊教育专业训练的青年教师,甚至于是从国内外培养的研究生参加到特殊教育教师的行列,但待遇同样偏低,影响特教师资队伍的稳定。2015年,特殊教育学校有5.95万名教师,其中专任教师数近484.经费投入总量不足、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的经费缺乏支撑和制度保障这几年,国家特殊教育学校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虽不断增长,但在教育财政投入的总经费中仅占0.26%,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还是明显偏低。例如,我国台湾地区的比例已达到4-5%。目前全国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基本实现了‘两免一补’政策,有些经济发达地区还实施了“三免一补”(免杂费、课本费、住宿费,补助生活费),但该项政策所提供的经费还都不足以支付残疾儿童就学所需的必须花费。换言之,残疾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仍然需要支付交通费、辅助用具费等,这对贫困家庭来讲,仍然有一定的困难。此外,我国目前特殊教育经费主要投入于特殊教育学校,而接纳了54%以上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并未获得国定的特教经费支持。4.经费投入总量不足、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的经费缺乏支撑和制495.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不配套,缺乏专项的《特殊教育法》目前,除了相关的政府文件外,给特殊教育直接提供法律依据的仅有《残疾人教育条例》,但由于法规级别不高,权威性不强,责任不够明确,法规的约束作用也受到影响。如前所述,缺乏核心的《特殊教育法》一些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周边的国家与地区都已经制定了专门的特殊教育法以及其他与之相匹配的法律法规和执行细则。如比利时的《特殊教育法》,美国的《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案》、韩国的《特殊教育促进法》,我国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法》等。我国特殊教育取得了很大发展成就,但由于起步晚、基础薄、成本高,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体系不完善、保障机制不健全、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低等现象。与当前特殊儿童的就学需求相比,与普通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比例相比,与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特殊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特殊教育发展仍面临很大困难和挑战。5.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不配套,缺乏专项的《特殊教育法》506.特殊教育的研究力量薄弱特殊教育研究力量,尤其是基础研究力量的薄弱成为制约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特殊教育的研究基地和重点课题的支持,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跨学科的特殊教育研究队伍,许多需要结合本民族的文化进行独立研究的一系列特殊教育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如聋人手语、盲人的触摸文字、用于特殊学生的计算机软件等问题都没有得到深入研究。此外,好的研究成果得不到推广,有限的研究很难走出低水平重复的怪圈。6.特殊教育的研究力量薄弱51四.特殊教育的发展

如何抓住机遇与面临挑战

近十年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与实施,第四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颁发,国家发改委2012年896号文件,以及《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的下发,大幅度地增加了对特殊教育的投入,为我国特教发展提供了空前未有的发展机遇,使我国特殊教育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特殊职业技术教育也加快了发展。原先的一些残疾人的中等专业学校升格为大专院校,有些大专院校又升格为本科院校,还有一些本科院校升格为大学。四.特殊教育的发展

52

(一)形成学界共识、推进深化改

革,加强内涵发展由于起步晚,底子薄,政策和保障体系尚不完善,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教育质量不仅落后与世界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与国内普通教育的发展有较大的差距,目前,特殊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系统中发展水平最低的一块短板;特殊职业教育与融合教育可能是短板中的短板,它的发展更期待经济的发展,就业环境的优化,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任重道远,需要持之以恒,不骄不躁。(一)形成学界共识、推进深化改

53(二)落实“医教结合”,办好第二个特殊教育的专业——教育康复学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2012来,国家教育部招生简章,在一级学科教育学上增加了教育康复专业,为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另辟新径。处理好医学与教育的关系,发挥新开专业的作用,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将教育康复纳入综合康复的轨道,满足不同类型特殊人群,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二)落实“医教结合”,办好第二个特殊教育的专业——教育康复54(三)提高特殊教育的专业发展水平1986年,在北师大建立全国第一个特殊教育专业,建立特殊教育(研究室)1997年,在华东师大建立全国第一个特殊教育系。2000年在华师大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特殊教育的博士点和全国第一个特殊教育的博士后流动站(2004)2005年,全国第一个言语听力科学专业(华师大)1997年在中央教科所,创办了第一份全国特教核心期刊《中国特殊教育》十多年来,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与中国高等特殊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会逐步地开展工作。(三)提高特殊教育的专业发展水平1986年,在北师大建立全国55我国专门培养特教师资的高等院校有北京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西南大学、辽宁师大、浙江师大、西北师大学、华南师大学、新疆师大、江西师大、邯郸师院、潍坊师院、唐山师院、乐山师院、南昌师专、昆明学院、淮北师大、毕节学院、绥化学院等25所院校专门培养特教师资。我国专门培养特教师资的高等院校有北京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56承担残疾人高等特殊教育的院校有滨州医学院、天津理工学大学、金陵科技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广州大学、西安美院、广州大学、长沙职业教育学院浙江职业教育技术学院、福建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25所高等学院承担残疾人高等特殊教育。此外,还有10所中等职业学校对残疾人进行职业教育。承担残疾人高等特殊教育的院校有滨州医学院、天津理工学大学、金57(四)结合实际,逐步地开展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目前,特殊教育的整体科研整体水平不高,许多需要结合本民族的文化进行独立研究的一系列特殊教育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如聋人手语、盲人的触摸文字、用于特殊学生的计算机软件等问题,残疾人考试方法、课程设置等问题都没有得到深入研究。同时,也缺乏强有力的特殊教育的研究基地和重点课题的支持,各地的研究力量分散,好的研究成果得不到推广,有限的研究很难走出低水平重复的怪圈;特殊教育学校应加强内涵发展,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组织,各种全国性教学、科研活动。(四)结合实际,逐步地开展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提高教学、58(五)勇敢面对融合教育的挑战充分地发挥独立特殊教育学校的专业优势,提高教学、实验设施的利用程度。教师的学历水平、教学、科研能力、从事中、高等教育的能力都有待提高。力求成为懂得普通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的三合金的特教师资。进一步发挥区域性特殊教育资源与指导中心的作用,促进融合教育的发展。(五)勇敢面对融合教育的挑战充分地发挥独立特殊教育学校的专业59(六)坚持开门办学,力求顶天立地,

反映出时代水平,地区特色坚持开门办学就是要与其他国内外同类学校开展有效的、实质性的、互利互惠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现代特殊教育在信息化、社会联合办学、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发展空间。以创新的思维方式,从普特融合的角度,结合女童问题、农民工子女问题、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问题对普特融合的随班就读的问题的研究进行顶层设计与探索。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些经济发展的直辖市、长三角地区的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远远超过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区。相比之下,无锡这个历史名城,太湖明珠,也是经济发展很好的地区。完全可以进一步利用地区性的资源优势,争取地方政府更多的“锦上添花”的支持,使无锡特殊教育学校成为我国特殊教育界的一串灿烂的明珠。(六)坚持开门办学,力求顶天立地,

60

非常高兴来的这个历史名城,来到这所经历了近80年风雨的惠喑老校,与大家共商特教,谢谢聆听!非常高兴来的这个历史名城,来到这所经历了61

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讲座

特殊教育现代化的理念与发展趋势

方俊明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教育部特殊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6.5.20

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讲座

特殊教育现代化的理62

引言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在征服自然,改造环境,战天斗地等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尤其是近百年来,以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产力成倍地增长,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的确是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但相比之下,人类在自身的了解和改造方面的进步就显得有些不如人意。百年的教育改革历程以及面临的教育现代化需我们认真思考和规划。引言63特殊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与理念特殊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与比较“十二五”期间我国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我们如何抓住机遇和面临挑战内容提要特殊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与理念内容提要64一、特殊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与理念百年全球性的教育改革与特殊教育的发展背景;教育现代化与观念的更新;特殊教育现代化的背景;特殊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科学人文主义的特教观一、特殊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与理念百年全球性的教育改革与特殊教育65(一)百年全球性教育改革与

特殊教育的发展背景

时间起因目的后果———————————————————————————————第一次外部教育为政治服务形成对立的教育体制(本世纪初)(政治、军事)军国主义、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教育———————————————————————————————第二次内部教育为科技服务形成各种教育思想和体制(50-70年代)(科技竞争,知识更新)英才教育,高难度教学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更新———————————————————————————————第三次外部教育为经济服务教育结构的改革(70-80年代)(经济起飞、竞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第四次)内、外部教育以人为本对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反思(80年代后)(思想、理论、方法)素质教育、人格教育、全球教育(当代特殊教育的发展)(一)百年全球性教育改革与

66

(二)教育现代化与观念的更新1.加深了对教育本质、教育功能的认识,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定位;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2.强调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中优化教育的物理环境与人文环境;3.强调教育公平,从贵族教育、精英教育向民主化,平等化,大众化教育的方向延深(关注妇女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处境不利人群的教育);4.对教育工作者的知识、能力、学历、人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倡导终身教育;

(二)教育现代化与观念的更新1.加深了对教育本质、教育67(三)特殊教育现代化的背景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与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进步提高了接受教育的需求,倡导教育公平;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与对弱势群体的尊重;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体系的交融;国际组织的推动和世界性共识的形成:例如,联合国1975年提出“障碍者权利宣言》、1981年提出《国际残疾人年》,1993年通过的《障碍者机会均等实施准则》,1995年成立《融合国际》专门推行”融合教育“(InclusiveEducation)2007年,我国签署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三)特殊教育现代化的背景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与人们生活条件的68(四)特殊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公平公正:教育的公平与权益差异认同:特殊教育需要的合理性多元发展:对多元文化的欣赏融合教育:反对隔离和隐性歧视科学人文: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四)特殊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公平公正:教育的公平与权益69

人类教育发展就是这样不断地推动以人为本的教育公平与社会的文明进步纵观人类教育发展的历程:从专门为统治阶层服务的贵族教育转向大多数都能受益的平民教育;从单一的男性教育发展到男女同校的双性化教育;从面对大民族的教育发展到也面向少数民族的教育;从以主流文化为内容的教育发展到多元文化为内容的教育;从以普通人为对象的普通教育到以残疾人和其他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

人类教育发展就是这样不断地推动以人为本的教育公平与社会的文70对个体差异的认同与帮助教育的作用在于提高良好的育人环境,促使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最大程度地发挥受教育者的潜能;因材施教是教育者的天职:教育的使命是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对个体差异的认同与帮助教育的作用在于提高良好的育人环境,促使71当代特殊教育倡导:每个孩子都是金子!应该圆孩子们一个梦想!让所有孩子在一起成长!决不放弃,支持孩子们一辈子!大家都要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残疾人只是障碍,而不是“残疾”!当代特殊教育倡导:每个孩子都是金子!72(五)科学人文主义的特教观是面对人类种系繁衍问题的自我控制和完善,是对人的价值的高层次的认同。优质的特殊教育是高科技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人的最光荣最伟大的责任是在世界上做一个人,为了保持人的尊严,任何人,包括有发展障碍的人都不能马马虎虎地活在世上。(五)科学人文主义的特教观是面对人类种系繁衍问题的自我控制和73当重残疾的著名学者霍金在阐述他的《时间简史》和《我们看到,多大设计》的思想时,怎能不为他伟大的灵魂、博大的胸怀、超人的智慧、坚强的意志而感动?当重残疾的著名学者霍金在阐述他的《时间简史》和《我们看到,多74二、当代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比较特殊教育(specialeducation)是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与教育需要,采用一般与特殊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者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的教育。进入21世纪之后,各国进一步倡导教育公平,更加强调对多元文化、对弱势群体的尊重与多元价值体系的交融,当代特殊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二、当代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比较特殊教育(speciale751.特殊教育的对象和范围不断扩大,从狭义特殊教育转向广义特殊育。世界上大多数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多采用广义的特殊教育概念,认为特殊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例如:美国的特教对象是学习障碍、言语语言障碍、智力障碍、情绪障碍、听力障碍、视力障碍、盲聋双残、肢体残疾、多重障碍、自闭症、外因性脑部损伤、发展迟缓和其它健康损伤等13类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台湾省的特教对象是智力障碍、学习障碍、肢体障碍、言语障碍、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自闭症、多重障碍、病弱儿童、性格与行为异常、颜面伤残等11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1.特殊教育的对象和范围不断扩大,从狭义特殊教育转向广义特76相比之下,我国特殊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有明显身心障碍的残疾儿童,在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都是以盲、聋、智障三类儿童列为特殊教育的对象,也有经济和特殊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将三类残疾儿童扩大到残联所界定的7类残疾儿童,还有些地区特殊教育的对象进一步扩大到盲、聋、智障、自闭症、脑瘫、肢体残疾、言语障碍和多重残疾,有的还扩大到9类残疾儿童。尽管在教育、心理等学科领域开展有关学习困难儿童、行为与情绪问题以及超常儿童的研究,但目前这些类型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多没有例入政府正式规定的特殊教育对象。相比之下,我国特殊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有明显身心障碍的残疾儿童,772.颁布特殊教育法,用专项法规的刚性要求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益。通过专项立法来保障残疾人和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益,是一些特殊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与地区通用的一种方法。例如;美国1975年颁布的《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案》要求各级政府必须为3-21岁法定的特殊儿童提供全免费、适宜的教育服务。要求各州政府必须为特殊儿童提供在最少受限制环境下(即首先要考虑普通学校的教育安置)的教育服务,规定凡是接受来自于联邦政府或州政府或社区(即纳税人的钱)经费资助的任何学校或机构,不仅是普通公共的初高中,即使是公立大学、学院(州、社区)或私立大学或学院,都无权拒绝残疾青少年入学。英国、德国等大部分欧洲国家,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等也先后出台了有关特殊教育的法律,规定了残疾儿童免费教育年限要比普通儿童更长,通常要多出3-5年。台湾地区80年代公布的《特殊教育法》等专项立法对特教对象、拨款比例、各级政府、学校、家长的社会责任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实践证明,特殊教育的专项立法和相关实施细则的颁布与执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和推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特殊教育的发展。2.颁布特殊教育法,用专项法规的刚性要求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7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特殊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残障者获得生存的能力,能够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过上独立和有尊严的生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79为保障残疾人的受教育权利,发展残疾的人事业,我国也曾公布了一些的相关法规,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来指导特殊教育的发展。1994年发布了《残疾人教育条例》,200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8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将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作为对残疾儿童实行义务教育的重要形式。从2010年4月起,教育部就正式启动了《残疾人教育条例》的修订工作,根据残疾人权益保障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现已形成公开征求草案的修订意见。上述条例和文件是指导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法规,在实践过程中也发挥了明显的指导作用,但与专项的《特殊教育法》相比,从执行力度和效果来看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为保障残疾人的受教育权利,发展残疾的人事业,我国也曾公布了一803.加强政府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障系统,促使特殊教育从慈善型转向权益型。当代特殊教育不再是富有同情心的社会人士和宗教人士的义举,而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和全社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为了缩短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发展的差距,一些特殊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与地区不仅形成了“残疾人享有平等的教育”的共识,还遵循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弱势群体优先分配原则“,为残疾人提高比普通人更多的国家资源,保障残疾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相对增加拨款比例,实现特教发展专项工程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公共财政倾斜支持的重点领域。3.加强政府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障系统,促使特殊教育从81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大部分国家对残疾人义务教育实行全部免费,不仅免除教育费用,也免除了残疾学生的住宿、伙食、交通、课本、学习辅助用品用具等费用,所需经费通常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按比例分担。美国特殊教育经费实行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分担的形式,联邦政府通过法令和财政拨款的方式,从宏观上管理特殊教育。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承担本地区特殊教育的大部分经费,只有少部分来自联邦补助。通常,地方财政约占90%,而联邦政府的补助仅占8%~10%。无论是残疾儿童在什么地方接受教育(特殊学校、普通学校或私立机构等),所有经费都会由不同级别的政府教育部门承担,家长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大部分国家对残疾人义务教82日本也实施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通常残疾儿童人均经费比普通儿童高几倍。此外,政府为了减轻残疾人家庭的经济负担,向就读于公、私立特殊教育或普通教育机构的家庭提供特别的就学奖励和补助。政府承担着为残疾人提供教育的职责,体现在残疾儿童的教育经费全额由政府支付。日本也实施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通常残疾儿童人均经费比普834.通过“回归主流”、特殊教育逐步从

“隔离教育”转向“融合教育”。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融合教育,已不是单纯地指某种特殊儿童的安置方式和教学策略,而是一种与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都密切相关的新的教育思想,它代表了现代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共同发展的一种方向,充分地体现人文关怀与和谐。但是,如果没有普通教育体系的改革,残疾儿童的教育不可能真正地回归主流,实现融合教育。美国在不断修订现有残疾人教育法律以促进特殊儿童教育发展的同时,也逐步实施整个公立教育体系的教育改革,出台《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提高所有儿童包括能力缺陷学生的教育质量,规定学校必须为残疾学生提供额外的考试时间、为低视力学生提供大字考试卷、为盲人提供盲文试卷等便利条件。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也通过对普通学校教师的特殊教育资格认证及为接受残疾儿童的学校提供资金援助、为残疾儿童本人或家庭提供补助等形式对普通教育进行改革,以便为残疾儿童提供适宜高质量的融合教育服务。4.通过“回归主流”、特殊教育逐步从

84目前,我国的特殊教育的格局是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辅助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是大幅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机会的有效途径。2002-2009年期间,随班就读人数占残疾学生在校总数比例一直保持在60%左右,此后至2013年比例逐年下降至52%左右。2014年出现拐点,小幅提高。尽管2015年增幅达到14.85%,与特殊学校、特教班相比,增幅最大,但与特教历史发展及欧美发展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我国的特殊教育的格局是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普通学校随855.通过提供专业支持与技术保障来

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特殊教育的“医教结合”充分地反映出当代高科技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发展趋势,是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美国要求普通学校必须为有需要的残疾学生提供手语和盲文翻译、课堂记录员、学习辅导教师等个别化服务。不仅如此,根据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也要配备语言治疗师、身体治疗师(PT)、职业治疗师(OP)、定向行走指导师等按时到学校为残疾学生提供康复治疗和训练。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为普通学校提供残疾人专用的学习设备、康复设备、无障碍设施和配备特教师资。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为在普通学校学习的残疾学生配备资源教师、巡回教师等特殊教育专业人员,对重度残疾学生有时还需要提供一对一的跟班服务。5.通过提供专业支持与技术保障来

提高特殊教育的86近年来、我国倡导“医教结合”,通过早期预防、综合评估与鉴定、教育康复;有些地区特殊教育的对象已从三类残疾儿童扩大到盲、聋、智障、自闭症、脑瘫、肢体残疾、言语障碍和多重残疾,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多。早期融合教育和职业教育也进展顺利,“医教结合”、“教康结合”的实验逐步推进,目前,我国已有四所特教学院校开办了教育康复系专业。另一方面,承认受教育者个体的身心差异,尊重多元文化,排除过多教育功利主义的影响,将外力驱动的行为训练内化成自主的人格训练,强调人的发展需要“生物遗传”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因势利导和相辅相成。近年来、我国倡导“医教结合”,通过早期预防、综合评估与鉴定、876、重视特殊儿童的潜能,促进“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相结合的教育现代特殊教育的主要理念是:残疾儿童不是“残疾”,而是“障碍”;教育的作用在于提高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残最大程度地发挥受教育者的潜能;特殊教育的重心不再是消极地、过分地局限于单纯的生理缺陷的补偿,而是在一定的补偿教育的基础上保持和充分挖掘障碍者本身的潜能和发挥他们的优势。帮助他们超越身心障碍,增强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的勇气和信心。6、重视特殊儿童的潜能,促进“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相结合887.提高特教师资和相关人士的专业水平,体现特殊教育过程的高科技与人文精神的结合高质量的特教师资和相关专业人员是促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许多发达国家对特殊教育的师资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和严格的规定,其学历水平和专业标准都高于同级的普通学校的教师和专业人士,凡是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不但要具有普通教育的教师证书,还要在此基础上具备特殊教育教师的资格证书。上海市也实行了特殊教育师资的“双证制”早在1989年颁发的《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指出:“高等师范院校应有计划地增设特殊教育的选修课题”,1993年的《残疾人保障法》也规定,“普通师范院校应开设特殊教育的课程或者讲授有关内容,使普通教师必须掌握必要的特殊教育的知识”。但相关的规定在大多数师范院校并没有得到落实。7.提高特教师资和相关人士的专业水平,体现特殊教育过程的高科89截止2015年,我国共有2050所特殊教育学校,有5.95万名教师,其中专任教师数近5.03万名,行政人员3523人,教辅人员2258人。此外,代课教师1260人,兼任教师238人。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到61.99%,比上一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高中学历及以下教师则降低了0.69个百分点,但仍然占比达到3.41%。此外,中学高级与小学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58.43%。专任教师与特教学校在校学生比(生师比)大约为4.02:1。截止2015年,我国共有2050所特殊教育学校,有5.95万908.坚持科研先行,重视有关特殊教育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为了加强预防和提高特殊教育的效果,许多著名的综合性大学都组织脑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儿科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对各类发展障碍儿童进行跨学科的深入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直到1986年,我国大陆才在北师大建立全国第一个特殊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研究室)。在1997年在中央教科所创办了第一份全国特教核心期刊《中国特殊教育》,在华东师大建立全国第一个特殊教育系。8.坚持科研先行,重视有关特殊教育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为了加912000年在华师大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特殊教育的博士点,2004年在华东师大全国第一个特殊教育的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全国第一个言语听力科学专业(华师大)。十多年来,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与中国高等特殊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会逐步地开展工作。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在校接受高等教育我国特殊教育中一系列问题,如聋人手语、盲人的触摸文字,特殊儿童计算机学习软件的开发都需要开展结合我国实际的创新型的研究。2000年在华师大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特殊教育的博士点,200492三.“十二五”期间我国特殊教育

的改革与发展

“十二五”是我国特殊教育工作推动力度最大,取得成绩最为显著的五年。在党和政府的高度关心与重视,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实施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特殊教育普及所达到的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殊教育质量的提升等方面都达前所未有的发展水平,使我国特殊教育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三.“十二五”期间我国特殊教育

93(一)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12-2020)》的颁布与特殊教育的发展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这个纲领性文件,规定了教育改革的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倡导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强调以人为本、公平施教。《纲要》将“特殊教育”单列一章,强调要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的体系,健全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纲要》中明确指出:“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各级政府要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议事日程。全社会要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纲要》颁布五年来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事实证明,这一历史性的文件给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带指明了方向,开辟了美好的未来。(一)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12-2020)》的942.《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与殊教育的发展

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12-2020)》,2014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国办发【2014】1号),明确了近阶段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对未来三年全国特殊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这是建国以来,最清晰地表述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推进策略的政府文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明确指出:我国必须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经过三年努力,我国必须建立健全以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到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大约1年前后,除北京市外,我国内陆30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公布了个本地区的特殊教育的提升计划(2014-2016)。

2.《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952015年7月15日,教育部与中国残联在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