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卖炭翁》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a2fb185cf96b78f5831ca643af2b6a/50a2fb185cf96b78f5831ca643af2b6a1.gif)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卖炭翁》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a2fb185cf96b78f5831ca643af2b6a/50a2fb185cf96b78f5831ca643af2b6a2.gif)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卖炭翁》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a2fb185cf96b78f5831ca643af2b6a/50a2fb185cf96b78f5831ca643af2b6a3.gif)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卖炭翁》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a2fb185cf96b78f5831ca643af2b6a/50a2fb185cf96b78f5831ca643af2b6a4.gif)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卖炭翁》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a2fb185cf96b78f5831ca643af2b6a/50a2fb185cf96b78f5831ca643af2b6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唐白居易1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去世2年。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9岁便能够辨别声韵,加之家庭和社会给予他很大的刺激和督促,他青少年时代读书特别刻苦。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闻他名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及读到这首诗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白居易的名字出自《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而徼幸。”而古人的名与字是有意义相关的,他的字是“乐天”,典出《易经˙系辞上》:“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白居易有一位弟弟名叫白行简,在文学上也相当有名气,“居易”与“行简”是相对的,而“易,简”两个字,在《易经,系辞传》里就是一组经常相对而言的概念,“易”是容易,“简”是简单君子居易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去世2年。时代需要大诗2目录1.作家介绍2.写作背景3.文本疏通4.初步感知5.内容理解6.拓展探究7.名篇欣赏8.课堂总结9.习题巩固目录1.作家介绍4.初步感知7.名篇欣赏3一、作家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江州司马青衫湿一、作家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4二、写作背景《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苦宫市也二、写作背景《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5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①翁:②薪:③南山:⑤何所营:⑥贱:古代对老年男子的统称木柴终南山,在长安城南做什么用。营,谋求,需求。价格低,不值钱重点词语④苍苍:灰白三、文本疏通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译文]有位卖炭的老6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译文]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①碾:②日:③市:⑤黄衣使者:⑥白衫儿:碾压太阳城市中划定的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指太监指太监手下的爪牙重点词语④翩翩:轻快的样子三、文本疏通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译文]夜里城外下了7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①文书:②敕:③叱:⑤半匹红纱一丈绫:⑥直:公文指皇帝的命令吆喝唐代商品交易,钱帛并用,但“半匹红纱一丈绫”远低于一车炭的价值。同“值”,价钱重点词语④惜不得:吝惜不得三、文本疏通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译文]太监手里拿着8鬓辗辙骑敕叱
将系chìbìnjìchìjìzhéniǎnjiāng四、初步感知读准字音鬓辗9四、初步感知诗歌结构炭烧炭运炭夺炭艰辛艰难无奈宫市四、初步感知诗歌结构炭烧炭运炭夺炭艰辛艰难无奈宫市10四、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卖炭翁苍老贫苦,生活艰辛受人欺凌,无力反抗公使趾高气扬,盛气凌人欺压百姓,蛮不讲理四、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卖炭翁苍老贫苦,生活艰辛公11文章主题《卖炭翁》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新乐府运动五、内容理解文章主题“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12
五、内容理解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答:写出了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写出牛车的重量,说明了卖炭翁的勤劳。2.“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答:“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五、内容理解1.“晓驾炭车13
五、内容理解3.“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答:说明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4.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答: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不幸。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制度的揭露和抨击。五、内容理解3.“宫使驱将14六、拓展探究1.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请选择一处作简要分析。答:示例一: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身上衣服单薄,所以应该渴望天气能够暖和一点,但是天气暖和了,炭的价格就会降低,所以宁肯身上冻一些,自己扛住,也想让炭的价格卖的高一点。通过对比深刻地写出了卖炭翁贫苦的生活和艰难的境遇。实例二: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一车炭,那么重,但是被皇宫征用,只值一匹红消一丈绫,百姓的疾苦和皇家对百姓的盘剥对比鲜明,皇家征用贫苦人的东西,根本不顾对方的死活,只要自己的骄奢淫逸,这就深刻的揭示了统治者对人民的盘剥和压榨。
六、拓展探究1.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请选择15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七、名篇欣赏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16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七、名篇欣赏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17八、课堂总结诗歌叙述了卖炭翁辛劳烧炭、艰难运炭上市、炭被宫使掠夺的悲惨经过。白居易借诗为百姓鸣不平,用卖炭翁的形象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打击中唐的弊政之一“宫市”,以及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白居易用他手中如椽的巨笔践行了他“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主张。他继承了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从中唐的社会现实出发,创作了一大批讽喻时事的作品,这些作品既体现了白居易杰出的文学才华,又闪耀着伟大的人格魅力。实主义现八、课堂总结诗歌叙述了卖炭翁辛劳烧炭、艰难运炭上市、炭被宫使18九、习题巩固1.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身上衣)和(口中食)。点拨: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分析能力。阅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从“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一设问句可知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身上衣和口中食。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是(A)(C)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点拨:此题考查学生对十个的理解能力,阅读诗歌主旨,根据选项分析,判断正误。B中“何所营”体现了烧炭的老人对生活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却无法实现的悲惨生活。D中“愿天寒”是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况。3.查字典,给下面的加粗字注音。(1)辙(zhé)(2)叱(chì)(3)敕(chì)九、习题巩固1.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身上衣)和(口19九、习题巩固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1)卖炭得钱何所营营:______________。(2)心忧炭贱愿天寒愿:______________。(3)翩翩两骑来是谁骑:______________。(4)系向牛头充炭直直:______________。点拨:(1)谋求(2)希望(3)骑马的人(4)同“值”,价值5.按要求找出诗句。(1)描写卖炭翁外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写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6.诗中多处运用了反衬手法,如用“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绡一丈绫”反衬________;用“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反衬________。点拨:宫使掠夺的残酷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以及卖炭翁生活的艰辛九、习题巩固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20九、习题巩固7.诗中的“驱将”的意思是(赶着走)。8.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B)A.“满面尘灰烟火色”体现卖炭翁劳作的辛苦。B.“心忧炭贱愿天寒”突显卖炭翁内心的忧伤。C.诗歌揭露了宫使们巧取豪夺百姓物品的行径。D.诗歌表达了对受“宫市”之苦的人民的同情。9.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点拨:C选项后面应该改为:表现了卖炭翁的无可奈何。九、习题巩固7.诗中的“驱将”的意思是(赶着走)。21九、习题巩固10.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点拨:B选项白居易是唐朝的;C选项卖炭翁不敢反抗;D选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描写。九、习题巩固10.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22九、习题巩固11.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点拨:D选项“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外滩翁雪地赶车行走的艰难过程,但是却形象地表现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12诗人通过“半匹红绡一丈绫”,写出了什么?答:“半匹红绡一丈绫”反映了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句诗反映了宫市的霸道不公。九、习题巩固11.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23感谢观看感谢观看24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唐白居易25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去世2年。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9岁便能够辨别声韵,加之家庭和社会给予他很大的刺激和督促,他青少年时代读书特别刻苦。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闻他名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及读到这首诗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白居易的名字出自《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而徼幸。”而古人的名与字是有意义相关的,他的字是“乐天”,典出《易经˙系辞上》:“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白居易有一位弟弟名叫白行简,在文学上也相当有名气,“居易”与“行简”是相对的,而“易,简”两个字,在《易经,系辞传》里就是一组经常相对而言的概念,“易”是容易,“简”是简单君子居易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去世2年。时代需要大诗26目录1.作家介绍2.写作背景3.文本疏通4.初步感知5.内容理解6.拓展探究7.名篇欣赏8.课堂总结9.习题巩固目录1.作家介绍4.初步感知7.名篇欣赏27一、作家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江州司马青衫湿一、作家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28二、写作背景《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苦宫市也二、写作背景《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29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①翁:②薪:③南山:⑤何所营:⑥贱:古代对老年男子的统称木柴终南山,在长安城南做什么用。营,谋求,需求。价格低,不值钱重点词语④苍苍:灰白三、文本疏通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译文]有位卖炭的老30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译文]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①碾:②日:③市:⑤黄衣使者:⑥白衫儿:碾压太阳城市中划定的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指太监指太监手下的爪牙重点词语④翩翩:轻快的样子三、文本疏通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译文]夜里城外下了31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①文书:②敕:③叱:⑤半匹红纱一丈绫:⑥直:公文指皇帝的命令吆喝唐代商品交易,钱帛并用,但“半匹红纱一丈绫”远低于一车炭的价值。同“值”,价钱重点词语④惜不得:吝惜不得三、文本疏通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译文]太监手里拿着32鬓辗辙骑敕叱
将系chìbìnjìchìjìzhéniǎnjiāng四、初步感知读准字音鬓辗33四、初步感知诗歌结构炭烧炭运炭夺炭艰辛艰难无奈宫市四、初步感知诗歌结构炭烧炭运炭夺炭艰辛艰难无奈宫市34四、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卖炭翁苍老贫苦,生活艰辛受人欺凌,无力反抗公使趾高气扬,盛气凌人欺压百姓,蛮不讲理四、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卖炭翁苍老贫苦,生活艰辛公35文章主题《卖炭翁》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新乐府运动五、内容理解文章主题“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36
五、内容理解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答:写出了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写出牛车的重量,说明了卖炭翁的勤劳。2.“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答:“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五、内容理解1.“晓驾炭车37
五、内容理解3.“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答:说明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4.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答: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不幸。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制度的揭露和抨击。五、内容理解3.“宫使驱将38六、拓展探究1.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请选择一处作简要分析。答:示例一: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身上衣服单薄,所以应该渴望天气能够暖和一点,但是天气暖和了,炭的价格就会降低,所以宁肯身上冻一些,自己扛住,也想让炭的价格卖的高一点。通过对比深刻地写出了卖炭翁贫苦的生活和艰难的境遇。实例二: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一车炭,那么重,但是被皇宫征用,只值一匹红消一丈绫,百姓的疾苦和皇家对百姓的盘剥对比鲜明,皇家征用贫苦人的东西,根本不顾对方的死活,只要自己的骄奢淫逸,这就深刻的揭示了统治者对人民的盘剥和压榨。
六、拓展探究1.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请选择39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七、名篇欣赏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40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七、名篇欣赏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41八、课堂总结诗歌叙述了卖炭翁辛劳烧炭、艰难运炭上市、炭被宫使掠夺的悲惨经过。白居易借诗为百姓鸣不平,用卖炭翁的形象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打击中唐的弊政之一“宫市”,以及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白居易用他手中如椽的巨笔践行了他“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主张。他继承了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从中唐的社会现实出发,创作了一大批讽喻时事的作品,这些作品既体现了白居易杰出的文学才华,又闪耀着伟大的人格魅力。实主义现八、课堂总结诗歌叙述了卖炭翁辛劳烧炭、艰难运炭上市、炭被宫使42九、习题巩固1.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身上衣)和(口中食)。点拨: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分析能力。阅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从“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一设问句可知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身上衣和口中食。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是(A)(C)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点拨:此题考查学生对十个的理解能力,阅读诗歌主旨,根据选项分析,判断正误。B中“何所营”体现了烧炭的老人对生活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却无法实现的悲惨生活。D中“愿天寒”是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况。3.查字典,给下面的加粗字注音。(1)辙(zhé)(2)叱(chì)(3)敕(chì)九、习题巩固1.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身上衣)和(口43九、习题巩固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1)卖炭得钱何所营营:______________。(2)心忧炭贱愿天寒愿:______________。(3)翩翩两骑来是谁骑:______________。(4)系向牛头充炭直直:______________。点拨:(1)谋求(2)希望(3)骑马的人(4)同“值”,价值5.按要求找出诗句。(1)描写卖炭翁外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写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产品供货协议合同
- 有车辆的离婚协议书
- 北京商品房认购协议书
- 农业种植技术指导书
- 纯技术入股合作的协议书
- 湖南离婚协议书年
- 三农村土地整治与开发方案
- 托管班合作协议书
- 股权融资合同书
- 标准汽车租赁合同协议
- 《标准字体设计》课件
- 2023年6月浙江高考政治试卷真题解读及答案解析(课件)
- 销售部廉政培训课件
- 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1单元综合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 三年级计算题三位数乘一位数练习300题带答案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课件
- 玩魔方的论文
- NB-T 47013.1-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人教版鄂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
- 男孩的青春期性教育
- 商务服务业的市场细分和定位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