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课件语文
八年级上册RJ版教学课件1第三单元第11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中书》《记承天寺夜游》第三单元2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答谢中书书3
“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
“书”即书信,一种应用性文体,古代书信多记事陈情,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4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写作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5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作者简介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61.反复朗读课文,划分朗读节奏。2.以同座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疏通文意。整体感知1.反复朗读课文,划分朗读节奏。整体感知7正音,正确朗读tuíyù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正音,正确朗读tuíyù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8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9①〔交辉〕②〔歇〕③〔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欲界之仙都〕⑥〔与(yù)〕交相辉映消散太阳将要落山了。颓,坠落。
潜游在水中的鱼(借代)争相跳出水面。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参与,这里指欣赏。
①〔交辉〕交相辉映消散太阳将要落山了。颓,坠落。潜游在水中10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1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青葱的林木和翠绿的竹子,四季长存。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林翠竹1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13实是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实是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康乐以来,未复有14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一、总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二、分写四季之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三、总写抒怀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晨昏之景课文结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一、总写。山川之美15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美整体感知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全文围绕163.作者怎样描绘景物的?观察角度:有
,有
;时间跨度:有
,有
;景物状态:有
,有
;感官冲击:有
,有
。
合作探究3.作者怎样描绘景物的?合作探究17
仰视(高峰入云)早晨(晓雾将歇)黄昏(夕日欲颓)静景(高峰……具备)动景(晓雾……竞跃)视觉(高峰入云)
听觉(猿鸟乱鸣)俯视(清流见底)仰视(高峰入云)早晨(晓雾将歇)黄昏(夕日欲颓)静景(高18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其二:色彩配合之美。其三:晨昏变化之美。其四:俯仰结合之美。其五:动静相衬之美。4.文章写了哪几种美?其一:山水相映之美。4.文章写了哪几种美?19
1.把“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改成“晓雾将散”“夕日欲坠”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原句的“歇”“颓”把晓雾和夕日拟人化了,表现作者对山川喜爱的情感。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隐含着什么感情?带有自豪之感,也有与谢灵运比肩之意。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乱鸣”在整个描写场景中有何作用?晨雾将要消散,猿鸟的鸣叫此起彼伏。渲染欢欣热闹气氛,增添勃勃生机。语言品析1.把“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改成“晓雾将散”“夕日欲坠”20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语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主旨归纳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21本文和《三峡》一样,四字写景句非常多,试最大化地运用或改用它们说一段话来描绘景物,看谁用得多,用得好。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拓展提升拓展提升22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记承天寺夜游23苏东坡的一生比之常人的一生应该说是非常不幸的,但他活得十分快乐,而我们很多人平平常常的过日子,却说人生无趣。看来我们真的该好好的学一学苏东坡,问问他为什么能过得如此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希望大家能从东坡这里取到快乐人生的真谛。情景导入苏东坡的一生比之常人的一生应该说是非常不幸的,但他活得十分快241.反复诵读,掌握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3.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掌握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目标25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代表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等。资料袋课前自主学习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26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抑郁。但是,他仍然乐观、旷达,他的《记承天寺夜游》写的月夜游寺正是他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背景透视课前自主学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27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初到黄州,苏轼生活困顿,黄州通判马正卿是他的故人,便从州府要来了已经荒芜了的五十亩军营旧地给他种。次年春天,苏轼于其上筑雪堂,题之曰“东坡雪堂”,作《雪堂记》。因为他很仰慕唐朝的诗人白居易,而当年,白居易贬谪四川忠州时,也曾在其地的东坡种植花木,并写下了不少闲适诗,《步东坡》为其中一首:“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苏轼仰慕白居易,故自号曰“东坡居士”。“苏东坡”一名也由此名垂千古。★苏东坡名号的由来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初到黄州,苏轼生活困顿28藻荇竹柏无与解衣空明欣然嶙峋藻荇竹柏无与解衣空明欣然嶙峋29导思1.文章描写了怎样的自然美景?导思2:文章用了怎样的手法来描绘自然美景?自然美景手法关键词:思想之美景色之美带着问题读课文导思1.文章描写了怎样的自然美景?导思2:文章用了怎样的手30
请同学们自主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圈点要求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品读课文请同学们自主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31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欲:想要,准备。
户:这里指门。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注释: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翻译课文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32原文: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念:考虑,想到。者:……的人。遂:于是,就。至:到。相与:共同、一起。中庭:院里。注释:
译文: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原文: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33原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空明:形容水的澄澈。盖:原来是。注释:
译文: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的藻、荇相互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原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空明:形容34原文: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耳:语气词,“罢了”。注释:
译文: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原文: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35寒夜寂寥,“解衣欲睡”,这当儿,月光悄悄地进了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他做伴。1.赏析“解衣欲睡,月色入户”。2.联系背景说说苏轼为何要夜游。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黄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赏月。课文品读寒夜寂寥,“解衣欲睡”,这当儿,月光悄悄地进了门。月光36
运用比喻,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澄澈清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影子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3.作者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写月色?写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运用比喻,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37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闲人如吾两人”。这里的“闲人”是点睛之笔,既指有闲情逸致、情趣高雅的人,又是作者的自嘲。作者因被贬而“闲”,“闲”字包含了作者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4.如何理解“闲人”二字?“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38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得──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闲”是相对“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有闲赏月的欣喜,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月夜才会那样空灵,皎洁。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文章富有感染力。5.如何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作者39
“闲人”即清闲之人,这里并非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丰富的内涵。首先,“闲人”是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即像作者和张怀民一样,表面上是清闲,实则是情趣高雅。月夜处处都有,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够欣赏它。在这层含义中,透着作者的清高和自豪。其次,作者在政治上虽有远大抱负,却一直壮志难酬,反而被一贬再贬,成为政治上的“闲人”,这是作者所不愿意的,在这层含义上,“闲人”含着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与失落,赏月“闲人”也成了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1.文章末尾说的“闲人”有什么特殊含义?难点探究“闲人”即清闲之人,这里并非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40
《答谢中书书》表达了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复杂而微妙的感情。2.两篇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答谢中书书》表达了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知音共赏美景的41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本文是写景的,但景中有情。作者见“入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在月光下,二人“相与步于中庭”,信步漫游,其恬适的心绪又寄托在这相携同步的轻快节奏之中。作者访寺寻友,写月夜美景,然后由眼前景物生发议论,产生感慨,兼及身世:“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抒写了可以欣赏美景的愉悦之情与遭贬谪的寂寞、苦闷之感,同时又表现出自我排遣内心郁闷的豁达的心胸。技法总结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技法总结42
语言凝练。这篇小品语言极富特色,言简意赅,无一句之虚,无一字之冗。先以“高峰”给人以大体印象,再以“入云”给人以具象。同样,先以“清流”使人初感,再以“见底”给人以实感。“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交”
“乱”“竞”几个词的运用,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本文以四言句为主,很是整饬,最后以长句收束,犹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语言凝练。43记承天寺夜游叙事:月夜赏景描写:月光空明抒发感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苦闷 板书设计记承天寺夜游叙事:月夜赏景赏月的欣喜板书设计44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表现了作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寂寞和自我排遣的乐观豁达的胸怀。课堂总结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45描写月亮的诗词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拓展延伸描写月亮的诗词句拓展延伸46教学课件语文
八年级上册RJ版教学课件47第三单元第11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中书》《记承天寺夜游》第三单元48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答谢中书书49
“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
“书”即书信,一种应用性文体,古代书信多记事陈情,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50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写作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51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作者简介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521.反复朗读课文,划分朗读节奏。2.以同座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疏通文意。整体感知1.反复朗读课文,划分朗读节奏。整体感知53正音,正确朗读tuíyù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正音,正确朗读tuíyù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54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55①〔交辉〕②〔歇〕③〔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欲界之仙都〕⑥〔与(yù)〕交相辉映消散太阳将要落山了。颓,坠落。
潜游在水中的鱼(借代)争相跳出水面。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参与,这里指欣赏。
①〔交辉〕交相辉映消散太阳将要落山了。颓,坠落。潜游在水中56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57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青葱的林木和翠绿的竹子,四季长存。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林翠竹58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59实是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实是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康乐以来,未复有60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一、总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二、分写四季之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三、总写抒怀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晨昏之景课文结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一、总写。山川之美61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美整体感知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全文围绕623.作者怎样描绘景物的?观察角度:有
,有
;时间跨度:有
,有
;景物状态:有
,有
;感官冲击:有
,有
。
合作探究3.作者怎样描绘景物的?合作探究63
仰视(高峰入云)早晨(晓雾将歇)黄昏(夕日欲颓)静景(高峰……具备)动景(晓雾……竞跃)视觉(高峰入云)
听觉(猿鸟乱鸣)俯视(清流见底)仰视(高峰入云)早晨(晓雾将歇)黄昏(夕日欲颓)静景(高64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其二:色彩配合之美。其三:晨昏变化之美。其四:俯仰结合之美。其五:动静相衬之美。4.文章写了哪几种美?其一:山水相映之美。4.文章写了哪几种美?65
1.把“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改成“晓雾将散”“夕日欲坠”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原句的“歇”“颓”把晓雾和夕日拟人化了,表现作者对山川喜爱的情感。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隐含着什么感情?带有自豪之感,也有与谢灵运比肩之意。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乱鸣”在整个描写场景中有何作用?晨雾将要消散,猿鸟的鸣叫此起彼伏。渲染欢欣热闹气氛,增添勃勃生机。语言品析1.把“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改成“晓雾将散”“夕日欲坠”6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语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主旨归纳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67本文和《三峡》一样,四字写景句非常多,试最大化地运用或改用它们说一段话来描绘景物,看谁用得多,用得好。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拓展提升拓展提升68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记承天寺夜游69苏东坡的一生比之常人的一生应该说是非常不幸的,但他活得十分快乐,而我们很多人平平常常的过日子,却说人生无趣。看来我们真的该好好的学一学苏东坡,问问他为什么能过得如此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希望大家能从东坡这里取到快乐人生的真谛。情景导入苏东坡的一生比之常人的一生应该说是非常不幸的,但他活得十分快701.反复诵读,掌握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3.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掌握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目标71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代表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等。资料袋课前自主学习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72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抑郁。但是,他仍然乐观、旷达,他的《记承天寺夜游》写的月夜游寺正是他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背景透视课前自主学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73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初到黄州,苏轼生活困顿,黄州通判马正卿是他的故人,便从州府要来了已经荒芜了的五十亩军营旧地给他种。次年春天,苏轼于其上筑雪堂,题之曰“东坡雪堂”,作《雪堂记》。因为他很仰慕唐朝的诗人白居易,而当年,白居易贬谪四川忠州时,也曾在其地的东坡种植花木,并写下了不少闲适诗,《步东坡》为其中一首:“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苏轼仰慕白居易,故自号曰“东坡居士”。“苏东坡”一名也由此名垂千古。★苏东坡名号的由来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初到黄州,苏轼生活困顿74藻荇竹柏无与解衣空明欣然嶙峋藻荇竹柏无与解衣空明欣然嶙峋75导思1.文章描写了怎样的自然美景?导思2:文章用了怎样的手法来描绘自然美景?自然美景手法关键词:思想之美景色之美带着问题读课文导思1.文章描写了怎样的自然美景?导思2:文章用了怎样的手76
请同学们自主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圈点要求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品读课文请同学们自主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77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欲:想要,准备。
户:这里指门。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注释: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翻译课文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78原文: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念:考虑,想到。者:……的人。遂:于是,就。至:到。相与:共同、一起。中庭:院里。注释:
译文: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原文: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79原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空明:形容水的澄澈。盖:原来是。注释:
译文: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的藻、荇相互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原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空明:形容80原文: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耳:语气词,“罢了”。注释:
译文: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原文: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81寒夜寂寥,“解衣欲睡”,这当儿,月光悄悄地进了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他做伴。1.赏析“解衣欲睡,月色入户”。2.联系背景说说苏轼为何要夜游。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黄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赏月。课文品读寒夜寂寥,“解衣欲睡”,这当儿,月光悄悄地进了门。月光82
运用比喻,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澄澈清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影子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3.作者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写月色?写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运用比喻,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83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闲人如吾两人”。这里的“闲人”是点睛之笔,既指有闲情逸致、情趣高雅的人,又是作者的自嘲。作者因被贬而“闲”,“闲”字包含了作者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4.如何理解“闲人”二字?“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84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得──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闲”是相对“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2017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度灯具安装施工合同
- 出国留学贷款代理服务协议2024
- 二零二四年度云计算平台建设与运营合作协议2篇
- 2024年度建筑施工合同标的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2篇
- 拆墙施工2024年度合同协议
- 二零二四年度农业种植与技术指导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技术服务合同标的及履行细则2篇
- 二零二四年度艺人经纪合同(含演出及广告代言)
- 二零二四年度碧桂园国际物流枢纽建设合同
- 高空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 智研咨询发布:中国铜铝复合板带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初三毕业班课件2024-2025学年期中家长会
- 深圳2020-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复习专题01 语法填空(解析版)
- 更换阀门施工方案
- 企业财务会计电子教案 10存货核算4
- 定期体检 预防常见病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 现代服务业课件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卷(行政执法)答案和解析
- 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系列国家强制性标准解读答案-2024年全国疾控系统“大学习”活动
- 教师成长案例数字赋能 创新教学 启智未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