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概论第十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课件_第1页
经济法概论第十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课件_第2页
经济法概论第十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课件_第3页
经济法概论第十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课件_第4页
经济法概论第十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第十章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同学们对中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有相应的了解。主要内容:劳动及社会保障与社会整体规划;劳动法律制度;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学习要求:了解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结合案例掌握劳动仲裁的相关规定。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同学们对中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2第十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第一节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述第二节劳动法律制度第三节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第十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3第一节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述一、社会整体规划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二、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成就及所面临的问题三、我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规划四、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第一节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述4一、社会整体规划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人力资源,是社会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否合理及有效地配置劳动力资源,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社会保障是否充分,也将影响到产业调整乃至社会各方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纲要》★《劳动和社会保障“十一五”计划纲要》

一、社会整体规划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5二、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成就及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成就

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就业结构趋向合理;劳动关系调整制度基本建立;工资分配制度不断完善,公民收入有所提高;各种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所面临的问题

就业矛盾尖锐,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够健全;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人口老龄化增加了社会的压力;社会保障资金缺口较大;企业工资分配方式和分配关系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劳动关系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

二、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成就及所面临的问题6三、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规划★主要任务①实施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快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③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社会保障能力;④健全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创建和谐劳动关系;⑤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保障措施

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及制度改革;加强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加强劳动保障科学技术研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劳动保障事业宣传;加强劳动保障系统能力建设。三、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规划7四、我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199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1992)★《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996)四、我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立法8第二节劳动法律制度一、劳动就业政策与制度二、劳动就业市场管理三、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四、劳动监察制度五、劳动争议解决制度第二节劳动法律制度9一、劳动就业政策与制度★国家对不同群体实行的就业鼓励政策

★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市场公平竞争制度

★照顾特殊群体就业制度

★就业状况备案制度一、劳动就业政策与制度10二、劳动就业市场管理劳动就业市场,是指劳动者寻求就业机会以及用人单位物色、录用员工而互换信息、进行洽谈的公共场所。

★管理机关政府劳动管理部门;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劳动就业市场准入经营准入;招聘准入;应聘准入★对劳动就业市场行为的监控

二、劳动就业市场管理11三、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等单位甚至个人)与劳动者在实际劳动过程中建立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个人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①劳动合同期限;②工作内容;③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④劳动报酬;⑤劳动纪律;⑥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⑦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此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保守商业秘密、竞业限制、技术成果提成或者给予股票期权等其他的内容。三、劳动合同管理制度12★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在明知劳动者与其在职单位劳动合同尚未解除的情况下,不得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13★劳动者有以下情形时,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①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②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间的;③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④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者有以下情形时,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①患职业病或14★集体劳动合同集体劳动合同,是由企业职工经过集体协商与企业就改进劳动组织、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等方面事项,达成一致意见而形成的书面协议。★集体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①标准性条款;②目标性条款;③劳动关系运行规则条款。★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代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经济法概论第十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课件15四、劳动监察制度劳动监察,是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有关组织和个人在劳动关系中贯彻实施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并对违法行为予以纠正和处罚的活动。

★监察方式常规的巡视检查;举报专查;劳动年检;备案审查;专项检查。

四、劳动监察制度16五、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劳动争议,又称劳资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劳动争议①工伤认定及工伤赔偿和补助纠纷;②拖欠(克扣)工资纠纷;③劳动合同关系纠纷;④“跳槽”引起的培训费用承担或侵犯商业秘密的纠纷;⑤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纠纷;⑥劳动者竞业限制纠纷等等。五、劳动争议解决制度17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设立在劳动管理机关内。★劳动仲裁时效为60天。★劳动仲裁为诉讼的前置程序。★仲裁申请书内容①劳动仲裁申请书题目;②劳动仲裁申请人、被申请人姓名(名称)及住所地、联系方法等;③仲裁请求;④事实经过与理由;⑤劳动仲裁机构;⑥仲裁申请人姓名(签名);⑦申请书日期;⑧附件。劳动仲裁18第三节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一、社会保障制度概述二、社会保障基本制度三、社会保险制度四、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制度第三节社会保障法律制度19一、社会保障制度概述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对暂时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①强制性;②社会普遍性;③互济前提下的福利性;④人道性。★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经典传统型;全民福利型;国家保障型;个人储蓄型。一、社会保障制度概述20★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①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③调节贫富关系,促进社会各方面的改革;④落实人口政策、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21二、社会保障基本制度★社会保障立法★社会保障组织体系★社会保障权★社会保障待遇★社会保障的享受条件★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管理★社会保障监督

二、社会保障基本制度22三、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是国家对社会成员在其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失去劳动机会的特定困难时期,给予一定物质补偿以安定其经济生活的制度。★养老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三、社会保险制度23四、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陷入生存困境或者特殊困境的公民所给予临时性接济的一种制度。

★灾害救助制度

★贫困救助制度四、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制度24社会福利,是指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当享受到国家和社会所给予的生活上平等的利益。

★公共福利

★特殊群体福利

★职业福利

社会福利,是指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当享受到国家和社会所给予的生25小结劳动和社会保障已纳入国家规划我国已建立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制度用人单位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监察为维护劳动秩序服务劳动仲裁是劳动诉讼的前置程序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减震器小结26第十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第十章27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同学们对中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有相应的了解。主要内容:劳动及社会保障与社会整体规划;劳动法律制度;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学习要求:了解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结合案例掌握劳动仲裁的相关规定。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同学们对中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28第十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第一节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述第二节劳动法律制度第三节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第十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29第一节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述一、社会整体规划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二、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成就及所面临的问题三、我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规划四、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第一节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述30一、社会整体规划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人力资源,是社会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否合理及有效地配置劳动力资源,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社会保障是否充分,也将影响到产业调整乃至社会各方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纲要》★《劳动和社会保障“十一五”计划纲要》

一、社会整体规划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31二、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成就及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成就

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就业结构趋向合理;劳动关系调整制度基本建立;工资分配制度不断完善,公民收入有所提高;各种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所面临的问题

就业矛盾尖锐,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够健全;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人口老龄化增加了社会的压力;社会保障资金缺口较大;企业工资分配方式和分配关系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劳动关系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

二、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成就及所面临的问题32三、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规划★主要任务①实施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快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③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社会保障能力;④健全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创建和谐劳动关系;⑤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保障措施

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及制度改革;加强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加强劳动保障科学技术研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劳动保障事业宣传;加强劳动保障系统能力建设。三、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规划33四、我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199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1992)★《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996)四、我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立法34第二节劳动法律制度一、劳动就业政策与制度二、劳动就业市场管理三、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四、劳动监察制度五、劳动争议解决制度第二节劳动法律制度35一、劳动就业政策与制度★国家对不同群体实行的就业鼓励政策

★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市场公平竞争制度

★照顾特殊群体就业制度

★就业状况备案制度一、劳动就业政策与制度36二、劳动就业市场管理劳动就业市场,是指劳动者寻求就业机会以及用人单位物色、录用员工而互换信息、进行洽谈的公共场所。

★管理机关政府劳动管理部门;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劳动就业市场准入经营准入;招聘准入;应聘准入★对劳动就业市场行为的监控

二、劳动就业市场管理37三、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等单位甚至个人)与劳动者在实际劳动过程中建立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个人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①劳动合同期限;②工作内容;③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④劳动报酬;⑤劳动纪律;⑥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⑦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此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保守商业秘密、竞业限制、技术成果提成或者给予股票期权等其他的内容。三、劳动合同管理制度38★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在明知劳动者与其在职单位劳动合同尚未解除的情况下,不得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39★劳动者有以下情形时,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①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②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间的;③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④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者有以下情形时,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①患职业病或40★集体劳动合同集体劳动合同,是由企业职工经过集体协商与企业就改进劳动组织、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等方面事项,达成一致意见而形成的书面协议。★集体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①标准性条款;②目标性条款;③劳动关系运行规则条款。★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代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经济法概论第十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课件41四、劳动监察制度劳动监察,是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有关组织和个人在劳动关系中贯彻实施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并对违法行为予以纠正和处罚的活动。

★监察方式常规的巡视检查;举报专查;劳动年检;备案审查;专项检查。

四、劳动监察制度42五、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劳动争议,又称劳资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劳动争议①工伤认定及工伤赔偿和补助纠纷;②拖欠(克扣)工资纠纷;③劳动合同关系纠纷;④“跳槽”引起的培训费用承担或侵犯商业秘密的纠纷;⑤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纠纷;⑥劳动者竞业限制纠纷等等。五、劳动争议解决制度43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设立在劳动管理机关内。★劳动仲裁时效为60天。★劳动仲裁为诉讼的前置程序。★仲裁申请书内容①劳动仲裁申请书题目;②劳动仲裁申请人、被申请人姓名(名称)及住所地、联系方法等;③仲裁请求;④事实经过与理由;⑤劳动仲裁机构;⑥仲裁申请人姓名(签名);⑦申请书日期;⑧附件。劳动仲裁44第三节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一、社会保障制度概述二、社会保障基本制度三、社会保险制度四、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制度第三节社会保障法律制度45一、社会保障制度概述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对暂时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以保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