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医学太阳病变证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0994709e642c78583e5224873e15fdd/f0994709e642c78583e5224873e15fdd1.gif)
![齐鲁医学太阳病变证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0994709e642c78583e5224873e15fdd/f0994709e642c78583e5224873e15fdd2.gif)
![齐鲁医学太阳病变证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0994709e642c78583e5224873e15fdd/f0994709e642c78583e5224873e15fdd3.gif)
![齐鲁医学太阳病变证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0994709e642c78583e5224873e15fdd/f0994709e642c78583e5224873e15fdd4.gif)
![齐鲁医学太阳病变证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0994709e642c78583e5224873e15fdd/f0994709e642c78583e5224873e15fd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阳病变证伤寒教研室黄开颜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页!目的要求【掌握】变证治则、表里先后及标本缓急治则【熟悉】寒热真假、虚证实证辨证要点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页!一、变证治则及变证要点【原文】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16上)太阳病发生坏病的原因及处理原则表解太阳病误治---病证未除---坏病发生原因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诊察)--(辨证)--(治疗)处理原则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页!本条提示坏病的主要特征有三:一是其原始证候已发生了变化,不复存在;二是不属传经之变,难以用六经证候称其名;三是证候复杂,变化多端。临床上亦有不因误治而因体质成坏病者。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页!表热里寒(真寒假热)-----阴盛于内,阳气被格于外。身大热而反欲衣-----阴极似阳表寒里热(真热假寒)------阳盛于内,阴气格于外。身大寒不欲衣------阳极似阴当综合全部脉证细参。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页!【原文】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122)提要:述因误吐伤胃而数脉的原因分析:胃伤本应细弱,今反见脉数为胃中虚阳躁动。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页!2.汗后不恶寒但热----化燥成热转为阳明证3.调胃承气汤------有谵语腹满,大便结等证4.太阳病汗后------实阳明,虚少阴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页!【原文】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75)词语解释:持脉、以水灌之原因:重发汗后损伤心阳机制:1.手叉自冒心------心阳虚欲得外护2.耳聋-----精气不上注于耳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页!汪苓友:大约治伤寒之法,表证急者,即宜汗。里证急者,即宜下。不可拘泥于发汗而后下也。汗下得宜,治不为逆。(《伤寒论辨证广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页!(五)标本缓急治则【原文】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1)本条论表证兼里虚,治疗先里后表。下利清谷---脾肾阳虚清便自调----里阳已复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页!附:表里同病的治法1.表兼里实的治法:《素问.至真要大论》:“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调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治病必求于本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1页!二、热证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2页!(一)栀子豉汤类证【原文】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76)梔子豉湯方梔子十四箇(擘)
香豉四合(綿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温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3页!词语解释:虚烦、心中懊憹、少气伤寒论中的“实”,指的是有形的病理产物,如大陷胸汤证的痰水、热入血室的瘀血、三承气汤证的燥屎、瓜蒂散证的痰饮。此证中邪热没有与有形病理产物相结合,故名之曰“虚热”,它造成的心烦曰“虚烦”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4页!一、“虚热”非有形实邪,故不能下。二、虚热留扰胸膈,“其高者,引而越之”,故用清宣的方法。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5页!少气:因火郁胸膈,邪热伤气,加甘草以补中气。呕:胃气上逆,加生姜以和胃降逆。方歌:栀豉原方效可夸,气羸二两炙甘加,若加五两生姜入,专取生姜治呕家。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6页!【原文】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78)名词解释:心中结痛-----气机壅滞所致心烦----心中懊憹---胸中窒----心中结痛栀子豉汤证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四个表现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7页!心烦,腹满:邪热由胸连及腹病位已不止在胸膈,故去豆豉,加厚朴枳实利气消满。治法:清热除烦,宽中消满方药:栀子厚朴汤方歌:朴须四两枳四枚,十四山栀亦妙哉,下后心烦还腹满,止烦泄满效兼该。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8页!原文叙述简略,以方测证,当属上焦有郁热,中焦有虚寒。故用栀子清热除烦,干姜温脾散寒方歌:十四山栀二两姜,以丸误下救偏方,微烦身热君须记,辛苦相需尽所长。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9页!(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原文】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6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湯方
麻黄四兩(去節)杏仁五十箇(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石膏半斤(碎,綿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柸。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0页!病机:邪热壅肺治法:清热宣肺,降气平喘方歌:四两麻黄八两膏,二甘五十杏同熬,须知禁桂为阳盛,喘汗全凭热势操。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1页!条文“无大热”不要误为无热,有无发热皆可用条文“汗出而喘”临证若无汗而喘亦可用,但这个“无汗”与麻黄汤证的“无汗”机理不一本方较大青龙中的麻黄量小,而石膏量大,故重心清肺热而不在开发腠理。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2页!“白虎四症”确切来说是“白虎加人参汤四症”:大热、大汗、大烦渴不解、脉洪大“大烦渴不解”是本条的主症,烦有两层意思:一指热甚,一指渴甚。脉洪大:脉形宽大,重按却按之较软,提示存在气阴不足的病机。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3页!
[柯韵伯]
白虎主西方金也,用以名汤者,秋金得令而暑清阳解,此四时之序也。更加人参,以补中益气而生津,协和甘草、粳米之补,承制石膏知母之寒,泻火而火不伤,乃操万全之术者。(《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白虎汤证》)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4页!脉促:表明正气有抗邪外达之势,亦标志了外邪未解之象。(同桂枝去芍药汤)喘而汗出:与麻杏甘石汤的喘道理相同,一热在大肠,一热在肺,肺与大肠相表里,故热陷大肠者也能出现喘证。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5页!芩连苦寒止利,葛根甘凉升津解表,甘草和中。本方虽称表里双解,实重在清热坚阴止利,故临床之际,无论有无表证,皆可施用。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6页!(二)辨寒热真假【原文】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1)皮肤----外表-----浅骨髓----内里-----深欲与不欲,即从病人神情中探讨本质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7页!【原文】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120)关上脉细数:胃气受伤虚阳躁动之象。食入即吐为胃热,朝食暮吐为脾寒。本证为误吐导致脾胃气虚。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8页!(三)辨虚证实证【原文】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70)
本条提示汗后虚实两种不同的转变。1.汗后仍恶寒是阳虚而阴亦不足,参68条芍药甘草附子汤证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9页!【原文】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60)词语解释:振寒、内外俱虚。本条论汗下后阴阳两虚的脉证。脉微:主阳气虚衰,无力鼓动血脉运行脉细:主阴液不足,不能充盈脉道。治疗时需分辨阴阳损伤孰轻孰重而有所侧重。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0页!(四)表里先后原则【原文】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90)表里同病汗下有序原则表解表里同病(重于表)先汗后下若先下后汗误治(重于里)先下后汗若先汗后下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1页!【原文】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56)小便清否,为辨表里证关键不大便,头痛有热小便清----表证---宜桂枝汤(既可见于表寒证,亦可见于里热证)小便赤----里证---宜承气汤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2页!【原文】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92)发热头痛身疼痛----表证表里俱病—先治其里脉沉(无力)----里虚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3页!2.表兼里虚(1)先温里后解表(92条)有的是先用温里后用解表,有的是里解表自和。(2)温汗兼施:必须是尚未出现下利厥冷等症状,同时脉象还能勉强浮起来;或者已出现下利等症而表证又极为轻微,才可使用。如29条及301条302条麻附细辛又如163条桂枝人参汤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4页!目的要求【掌握】麻杏甘石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葛根芩连汤证【熟悉】栀子豉汤类证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5页!
梔子甘草豉湯方
梔子十四箇(擘)甘草二兩(炙)香豉四合(綿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梔子生薑豉湯方
梔子十四箇(擘)生薑五兩
香豉四合(綿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生薑,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6页!段,“发汗后”至“吐下不止”,误汗吐下后伤胃气,胃虚气逆。第二段,“发汗吐下后”至“栀子生姜豉汤主之”无形邪热因下后陷入胸膈,但不限于下后,发汗、催吐都可形成虚烦。其特点是心下不硬满。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7页!病机:热郁胸膈治法:清宣郁热方药:栀子豉汤方歌:山栀香豉治何为,烦恼难眠胸窒宜,十四枚栀四合豉,先栀后豉法煎奇。栀子清透郁热,解郁除烦。香豉清表宣热,和降胃气。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8页!【原文】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77)名词解释:胸中窒程度较心中懊憹更重,病机相同,故仍用栀子豉汤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9页!【原文】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79)梔子厚朴湯方
梔子十四箇(擘)厚朴四兩(炙,去皮)枳實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0页!【原文】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80)梔子乾薑湯方梔子十四箇(擘)
乾薑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1页!【原文】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81)栀子为苦寒之品,中焦虚寒者慎用。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2页!【原文】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作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62)提要:太阳误治,邪热壅肺证治分析: 太阳病误治邪热壅肺迫津外出-汗出肺失宣降-喘(痰)无大热表解多有发热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3页!
麻黄汤去桂加石膏为变辛温解表为辛凉清热定喘麻黄-宣发肺气定喘石膏-清热宣肺杏仁-助麻平喘炙甘草-补中鉴别:麻杏石甘汤麻黄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喘
机理肺热风寒外束风寒诱宿痰清热宣肺平喘(咳),热去喘止重心在清肺热,不在开发腠理太阳病变证共4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4页!(三)白虎加人参汤证【原文】服桂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非物质遗产创业项目
- 训练退出申请书
- 大学生创业贷款项目及材料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单元检测口算题
- 三年级数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综合考核练习题大全附答案
- Unit 2 语法填空同步练习(含解析)-七年级英语下册(沪教版2024)
- 专科教育解析
- 语法掌握之道
- 音乐鉴赏之道
- 艺术历史探秘
- 宁波2025年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卫健系统其他事业单位招聘事业编制4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2025春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附2月-6月安排表)
-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中国山泉水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第04课 输入输出与计算(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人教版
- 部编五下语文教学多元评价方案
- GB/T 18109-2024冻鱼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二
- 《西安交通大学》课件
- 重庆市2024-205学年秋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康德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