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第8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目录8.4系统调试8.2程序设计8.1系统软件/硬件的购置及安装调试8.3人员组织与培训8.5系统转换8.6系统维护与管理目录8.4系统调试8.2程序设计8.1系统实施的目标在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的阶段中,开发人员为新系统设计了它的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系统实施阶段的目标就是把系统设计的物理模型转换成可实际运行的新系统。系统实施阶段既是成功地实现新系统,又是取得用户对新系统信任的关键阶段。系统实施的目标构建系统运行平台程序编制代码实现数据准备程序的调试和测试系统转换用户培训系统实施报告系统的物理模型构建系统运行平台程序编制代码实现数据准备程序的调试和测试系统8.1系统软件/硬件的购置及安装调试8.1.1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购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备购置计划是由系统总体规划和系统分析阶段提出,在系统的设计方案中确定的。在系统实施阶段是按照设备型号、数量清单,并结合机房设置等需要,进行与管理信息系统有关设备的购置。选定设备机型应该准备几种方案,综合考虑性价比。8.1系统软件/硬件的购置及安装调试8.1.1管理信8.1.1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购置1.硬件硬件是管理信息系统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装置,是系统建立的基础。硬件的技术指标决定了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速度,可靠性,适用范围,可维护性等。在选购系统计算机硬件设备时主要应考虑设备的技术指标,包括运行速度,主存储器容量,外存储器容量,吞吐量和处理量,系统的对外通信能力,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8.1.1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购置1.硬件8.1.1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购置2.软件软件是控制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神经中枢,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在这些系统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包。在选购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常用软件时主要应考虑的技术指标和相关因素包括兼容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适用性,售后服务,齐全的用户文档资料。8.1.1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购置2.软件8.1.2安装调试安装测试是软件质量的保证。安装测试的目的就是在软件投入运行之前,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通常在编写出每个模块后就对该模块进行必要的测试(称为模块测试),模块的编写者和测试者是同一个人,在这个阶段结束后,对软件系统还应进行各种综合测试,通常由专门的测试人员承担这项工作。8.1.2安装调试安装测试是软件质量的保证。安装测试的目8.2程序设计8.2.1程序设计的任务及质量要求程序的编制就是编制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按照系统设计阶段设计的模块结构图和IPO图进行程序设计工作。软件组组长主持总体程序设计工作,其他人员担任模块程序设计工作。程序设计是依据系统设计中对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含输入/输出的格式,文件,数据库的格式以及模块的处理功能等)描述,程序员运用各种程序语言工具具体编制程序,实现各项功能的活动。程序设计一般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8.2程序设计8.2.1程序设计的任务及质量要8.2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的任务是为新系统编写程序,即把详细设计的结果转换成某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写成的程序。程序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地利用计算机来圆满地达到预期目的。8.2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的任务是为新系统编写程序,即把详程序设计的要求可维护性:即程序各部分相互独立,没有调用子程序以外的其它数据关联。也就是说不会发生那种在维护时,牵一发动全身的连锁反应。可靠性:它可分解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程序或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如数据存取的安全可靠性,通讯的安全可靠性,操作权限的安全可靠性。另一个方面是程序运行的可靠性,这一点只能靠程序调试时严格把关来保证编程工作质量。
8.2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的要求8.2程序设计一、程序设计的要求可理解性:要求层次清楚,便于阅读,便于维护。效率:指程序能否有效地利用计算机资源,如节省存储空间、提高运行效率等。但片面地追求程序的运行效率反而不利于程序设计质量的全面提高。一、程序设计的要求可理解性:要求层次清楚,便于阅读,便于维护8.2.2结构化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采用三种基本的处理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三种结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每种结构都严格地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使程序的编写趋向标准化。提高了程序编写的效率,缩短了程序的测试时间,改进了程序的清晰度,提高了程序的可读性、可修改性、可维护、可扩展性。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主要缺点是使得系统的存储量加大以及运行时间增加。
8.2.2结构化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采用三种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表示含有多个连续的处理步骤,按照书写的先后顺序执行。入口AB出口Inti=0Ints=1S=100+i8.2.2结构化程序设计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表示含有多个连续的处理步骤,按照书写2.循环结构:循环结构是由一个或几个模块构成,程序运行时重复执行,直到满足某一条件为止。PS入口出口TFInti=1Ints=0DoWhile(i<=100)s=s+ii=i+1EndDo8.2.2结构化程序设计2.循环结构:循环结构是由一个或几个模块构成,程序运行时重3.选择结构:由某个逻辑表达式的取值决定选择两个处理加工中的一个。PAB入口出口TF8.2.2结构化程序设计3.选择结构:由某个逻辑表达式的取值决定选择两个处理加工中8.3人员组织与培训培训安排包括操作员和系统维护人员的培训。培训安排包括每种培训的人员数量、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地点、组织方式和教材,并规定教员和学员的素质要求,及培训后学员达到的水平。8.3人员组织与培训培训安排包括操作员和系统维护人员的培8.3.1人员组织与培训的目的1.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组织有效地组织好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对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是十分重要的。系统运行组织的建立是与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地位分不开的。目前国内企业组织中负责系统运行的大多是信息中心、计算中心等信息管理职能部门。随着人们的认识提高,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地位也逐步提高。8.3.1人员组织与培训的目的1.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组织8.3.1人员组织与培训的目的2.人员配置人员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成败的关键。由于管理信息系统本身所体现的运用先进的技术为管理工作服务的特点,其工作中必然要涉及多方面的、具有不同知识水平及技术背景的人员。这些人员在系统中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共同实现系统的功能。这些人员能否发挥各自的作用,他们之间能否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是系统成败的关键之一。8.3.1人员组织与培训的目的2.人员配置8.3.2培训方式与内容人员培训包括对系统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对用户的培训。培训方式包括课堂讲授,实际上机,模拟训练以及联机操作等内容。1.人员的管理(1)明确地规定其任务及职权范围(2)对于每个岗位的工作要有定期的检查及评价(3)要在工作中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便使他们的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不断改善,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8.3.2培训方式与内容人员培训包括对系统工作人员的培训8.3.2培训方式与内容2.系统主要人员的责任及其绩效评价原则(1)系统主管人员的责任是组织各方面人员协调一致地完成系统所担负的信息处理任务,
掌握系统的全局,保证系统结构的完整,确定系统改善或扩充的方向,并按此方向组织系统的修改及扩充工作。其工作的评价标准应是整个应用系统在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效益。(2)数据收集人员的责任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各类数据,并通过所要求的途径把它们送到专职工作人员手中。数据是否准确、完整、及时,则是评价他们工作的主要指标。8.3.2培训方式与内容2.系统主要人员的责任及其绩效评8.3.2培训方式与内容(3)数据校验人员(或称数据控制人员)的责任是保证送到录入人员手中的数据从逻辑上是正确的,即保证进入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在系统内部发现的不正确数据的数及比例是衡量校验人员业务水平的主要指标。(4)数据录入人员的任务是把数据准确地送入计算机。录入的速度及差错率是他们工作的主要衡量标准。(5)数据库管理员的任务是管理和维护数据库服务器,负责全面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安装、数据库配置和管理、数据库权限设置和安全管理、监控和性能调节以及数据备份和恢复是评价他们工作的主要衡量标准。8.3.2培训方式与内容(3)数据校验人员(或称数据控8.3.2培训方式与内容(6)硬件和软件操作人员的任务是按照系统规定的工作规程进行日常的运行管理。系统是否安全正常地运行是对他们工作的最主要衡量指标。(7)程序员的任务是在系统主管人员的组织之下,完成系统的修改和扩充,为满足使用者的临时要求编写所要的程序。编写程序的速度和质量是他们工作情况的衡量标准。8.3.2培训方式与内容(6)硬件和软件操作人员的任务8.3.2培训方式与内容3.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人员的学习培训基于计算机的管理信息系统是新生事物,几乎所有的人员都只有边干边学才能做好所担负的工作。因此,在系统管理中,对人员的培训工作是不可缺少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人员,应该鼓励并组织各类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技术学习。给予时间、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在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上不断有所进步。8.3.2培训方式与内容3.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人员的学8.4系统调试8.4.1系统调试的目的、作用与意义开发人员应力求在每个阶段结束之前进行认真、严格的技术审查,尽可能早的发现并纠正错误,否则等到系统投入运行后再回头来改正错误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造成很大的浪费,有时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系统调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和不完善的地方,并及时加以修改和完善。
在调试时应想方设法使程序的各个部分都投入运行,力图找出所有错误。错误多少与程序质量有关。即使这样,调试通过也不能证明系统绝对无误,只能说明各模块、各子系统的功能和运行情况正常,相互之间连接无误。系统交付用户使用以后,在系统的维护阶段仍有可能发现少量错误并进行纠正,这也是正常的。8.4系统调试8.4.1系统调试的目的、作用与调试阶段还应注意以下一些基本原则:(1)调试用例应该由“输入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组成。 这就是说,在执行程序之前应该对期望的输出有很明确的描述,调试后可将程序的输出同它仔细对照检查。若不事先确定预期的输出,这可能把实际是错误的结果当成是正确结果。
调试阶段还应注意以下一些基本原则:(1)调试用例应该由“输入调试阶段还应注意以下一些基本原则:(2)不仅要选用合理的输入数据进行调试,还应选用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输入数据。 许多人往往只注意前者而忽略了后一种情况,为了提高程序的可靠性,应认真组织一些异常数据进行调试,并仔细观察和分析系统的反应。调试阶段还应注意以下一些基本原则:(2)不仅要选用合理的输入调试阶段还应注意以下一些基本原则:(3)除了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它应该做的工作,还应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它不该做的事情。 例如除了检查工资管理程序是否为每个职工正确地产生了一份工资单以外,还应检查它是否还产生了多余的工资单。调试阶段还应注意以下一些基本原则:(3)除了检查程序是否做了调试阶段还应注意以下一些基本原则:(4)应该长期保留所有的调试用例,直至该系统被废弃不用为止。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调试中,设计调试用例是很费时的,如果将用过的例子丢弃了,以后一旦需要再调试有关的部分时(例如技术鉴定系统维护等场合)就需要再花很多人工。通常,人们往往懒得再次认真地设计调试用例,因而下次调试时很少有初次那样全面。如果将所有调试用例作为系统的一部分保存下来,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调试阶段还应注意以下一些基本原则:(4)应该长期保留所有的调二、系统调试的方法与步骤(一)测试方法测试包括设计“测试用例”、使用“测试用例”运行程序、分析运行结果三个方面。可以写成: 测试用例={输入数据+期望结果} 按照在设计测试用例时是否涉及程序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两种方法。
第四节
程序和系统调试二、系统调试的方法与步骤第四节
程序和系统调试第四节
程序和系统调试
白盒测试:测试者对被测试程序的内部结构是清楚的。他从程序的逻辑结构人手,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设计测试用例,设定测试数据。B白箱测试第四节
程序和系统调试 白盒测试:测试者对被测试程序的内部8.4.2系统调试的方法与步骤白盒测试技术(逻辑覆盖)(1)语句覆盖(2)判定覆盖(3)条件覆盖(4)判定/条件覆盖8.4.2系统调试的方法与步骤白盒测试技术(逻辑覆盖)黑盒测试的情况正好相反。此时,测试者把被测程序看成一个黑盒,完全用不着关心程序的内部结构。设计测试用例时,仅以程序的外部功能为根据。一方面检查程序能否完成一切应做的事情,另一方面要考察它能否拒绝一切不应该做的事情。由于黑盒测试着重于检查程序的功能,所以也称为功能测试。
第四节
程序和系统调试A黑箱测试黑盒测试的情况正好相反。此时,测试者把被测程序看成一个黑盒,8.4.2系统调试的方法与步骤黑盒测试技术(1)等价划分(2)边界值分析(3)错误推测(4)输入组合8.4.2系统调试的方法与步骤黑盒测试技术8.4.2系统调试的方法与步骤2.系统调试步骤1)程序调试用正确数据测试程序的正确性;用错误数据测试程序的正确性;用异常数据测试程序的正确性;用非正常的操作测试程序的正确性。2)模块调试调试模块内部功能实现情况;程序调用和返回情况。3)子系统调试子系统内部模块之间调用情况;子系统之间模块调用情况;数据传递情况;共享数据冲突情况。4)总调(联调)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合理、数据共享及冲突等;系统功能是否达到目标要求;系统遭破坏后的恢复能力。8.4.2系统调试的方法与步骤2.系统调试步骤8.5系统转换系统转换是由现行系统的工作方式向所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方式的转换过程,也是系统的设备、数据、人员等的转换过程。1.系统转换的基本条件(1)系统设备(2)系统人员(3)系统数据(4)系统文件资料用户手册、系统操作规程、系统结构与性能介绍手册。8.5系统转换系统转换是由现行系统的工作方式向所开8.5系统转换2.系统转换方式(1)直接转换直接转换是在确定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准确无误时,在某一时刻终止现行系统,启用新的管理信息系统。优缺点:转换方式费用低,方法简单,但风险大。适合于处理过程不太复杂的小型简单系统。8.5系统转换2.系统转换方式8.5系统转换(2)并行转换并行转换是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现行系统并行工作一段时间,当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准确无误时,替代现行系统。优缺点:有利于减轻管理人员心理压力、安全性较好,但费用高,两个系统的数据一般不具备可比性。适合于处理过程复杂、数据重要的系统。8.5系统转换(2)并行转换8.5系统转换(3)分段转换分段转换是直接转换和并行转换的结合,分阶段将新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替代现行系统。优缺点:心理、安全性较好,但费用高。适合于处理过程复杂、数据重要的大型复杂系统。一般多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系统转换。8.5系统转换(3)分段转换8.6系统维护与管理8.6.1系统维护内容1.硬件维护(1)突发性故障维护对于突发性的故障集中人力集中检修或更换。(2)定期预防性维护按照一定的设备维护理论,定期对系统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8.6系统维护与管理8.6.1系统维护内容8.6系统维护与管理2.软件维护(1)正确性维护(2)适应性维护(3)完善性维护(4)预防性维护(5)系统运行软件环境维护或更新8.6系统维护与管理2.软件维护8.6系统维护与管理3.数据维护(1)数据备份经常或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对于重要数据实时备份。(2)存储空间整理对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临时文件等进行清理,减少存储空间的无谓占用,提高系统运行效率。8.6系统维护与管理3.数据维护8.6.2系统维护的组织与管理1.组织机构的设置(1)机构设置设置组织机构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之一。一般设置硬件维护、软件维护、信息维护和行政管理等部门。(2)人员配备要合理配置运行管理人员。运行管理人员主要包括系统运行管理负责人、软件维护人员、硬件维护人员、操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8.6.2系统维护的组织与管理1.组织机构的设置8.6.2系统维护的组织与管理2.运行管理规章制度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包括:系统安全制度;系统定期维护制度;系统运行操作规程;用户使用规程;系统信息的安全保密制度;系统修改规程;系统运行日志及填写规范等
。8.6.2系统维护的组织与管理2.运行管理规章制度8.6.2系统维护的组织与管理3.行为管理1)管理信息系统非道德行为特征(1)广泛性(2)快捷性(3)隐蔽性(4)认识上的模糊性8.6.2系统维护的组织与管理3.行为管理8.6.2系统维护的组织与管理2)管理信息系统行业职业道德的内容(1)隐私权问题确定标准,建立安全保障等级,信息发布的等级,以确保隐私权得到尊重。(2)正确性问题明确发布信息的正确性、可信性、权威性及相应的责任者。(3)产权性问题明确各类信息资源的产权及公开交换的利益分配等。(4)存取权问题明确信息存取的特权资格和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8.6.2系统维护的组织与管理2)管理信息系统行业职业8.6.2系统维护的组织与管理3)管理信息系统行业职业道德的倡导(1)归纳、总结(2)树立职业道德意识(3)树立典型(4)增强自豪感和信任感8.6.2系统维护的组织与管理3)管理信息系统行业职业8.6.2系统维护的组织与管理4)管理信息系统人员的基本素质(1)甘于奉献的道德情操(2)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3)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4)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5)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6)敏锐地获取新知识的能力(7)开阔的思路和较强的综合能力(8)具备“五心”—虚心、细心、耐心、热心和具有恒心8.6.2系统维护的组织与管理4)管理信息系统人员的基第8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第8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目录8.4系统调试8.2程序设计8.1系统软件/硬件的购置及安装调试8.3人员组织与培训8.5系统转换8.6系统维护与管理目录8.4系统调试8.2程序设计8.1系统实施的目标在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的阶段中,开发人员为新系统设计了它的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系统实施阶段的目标就是把系统设计的物理模型转换成可实际运行的新系统。系统实施阶段既是成功地实现新系统,又是取得用户对新系统信任的关键阶段。系统实施的目标构建系统运行平台程序编制代码实现数据准备程序的调试和测试系统转换用户培训系统实施报告系统的物理模型构建系统运行平台程序编制代码实现数据准备程序的调试和测试系统8.1系统软件/硬件的购置及安装调试8.1.1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购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备购置计划是由系统总体规划和系统分析阶段提出,在系统的设计方案中确定的。在系统实施阶段是按照设备型号、数量清单,并结合机房设置等需要,进行与管理信息系统有关设备的购置。选定设备机型应该准备几种方案,综合考虑性价比。8.1系统软件/硬件的购置及安装调试8.1.1管理信8.1.1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购置1.硬件硬件是管理信息系统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装置,是系统建立的基础。硬件的技术指标决定了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速度,可靠性,适用范围,可维护性等。在选购系统计算机硬件设备时主要应考虑设备的技术指标,包括运行速度,主存储器容量,外存储器容量,吞吐量和处理量,系统的对外通信能力,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8.1.1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购置1.硬件8.1.1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购置2.软件软件是控制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神经中枢,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在这些系统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包。在选购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常用软件时主要应考虑的技术指标和相关因素包括兼容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适用性,售后服务,齐全的用户文档资料。8.1.1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购置2.软件8.1.2安装调试安装测试是软件质量的保证。安装测试的目的就是在软件投入运行之前,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通常在编写出每个模块后就对该模块进行必要的测试(称为模块测试),模块的编写者和测试者是同一个人,在这个阶段结束后,对软件系统还应进行各种综合测试,通常由专门的测试人员承担这项工作。8.1.2安装调试安装测试是软件质量的保证。安装测试的目8.2程序设计8.2.1程序设计的任务及质量要求程序的编制就是编制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按照系统设计阶段设计的模块结构图和IPO图进行程序设计工作。软件组组长主持总体程序设计工作,其他人员担任模块程序设计工作。程序设计是依据系统设计中对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含输入/输出的格式,文件,数据库的格式以及模块的处理功能等)描述,程序员运用各种程序语言工具具体编制程序,实现各项功能的活动。程序设计一般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8.2程序设计8.2.1程序设计的任务及质量要8.2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的任务是为新系统编写程序,即把详细设计的结果转换成某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写成的程序。程序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地利用计算机来圆满地达到预期目的。8.2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的任务是为新系统编写程序,即把详程序设计的要求可维护性:即程序各部分相互独立,没有调用子程序以外的其它数据关联。也就是说不会发生那种在维护时,牵一发动全身的连锁反应。可靠性:它可分解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程序或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如数据存取的安全可靠性,通讯的安全可靠性,操作权限的安全可靠性。另一个方面是程序运行的可靠性,这一点只能靠程序调试时严格把关来保证编程工作质量。
8.2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的要求8.2程序设计一、程序设计的要求可理解性:要求层次清楚,便于阅读,便于维护。效率:指程序能否有效地利用计算机资源,如节省存储空间、提高运行效率等。但片面地追求程序的运行效率反而不利于程序设计质量的全面提高。一、程序设计的要求可理解性:要求层次清楚,便于阅读,便于维护8.2.2结构化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采用三种基本的处理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三种结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每种结构都严格地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使程序的编写趋向标准化。提高了程序编写的效率,缩短了程序的测试时间,改进了程序的清晰度,提高了程序的可读性、可修改性、可维护、可扩展性。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主要缺点是使得系统的存储量加大以及运行时间增加。
8.2.2结构化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采用三种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表示含有多个连续的处理步骤,按照书写的先后顺序执行。入口AB出口Inti=0Ints=1S=100+i8.2.2结构化程序设计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表示含有多个连续的处理步骤,按照书写2.循环结构:循环结构是由一个或几个模块构成,程序运行时重复执行,直到满足某一条件为止。PS入口出口TFInti=1Ints=0DoWhile(i<=100)s=s+ii=i+1EndDo8.2.2结构化程序设计2.循环结构:循环结构是由一个或几个模块构成,程序运行时重3.选择结构:由某个逻辑表达式的取值决定选择两个处理加工中的一个。PAB入口出口TF8.2.2结构化程序设计3.选择结构:由某个逻辑表达式的取值决定选择两个处理加工中8.3人员组织与培训培训安排包括操作员和系统维护人员的培训。培训安排包括每种培训的人员数量、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地点、组织方式和教材,并规定教员和学员的素质要求,及培训后学员达到的水平。8.3人员组织与培训培训安排包括操作员和系统维护人员的培8.3.1人员组织与培训的目的1.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组织有效地组织好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对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是十分重要的。系统运行组织的建立是与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地位分不开的。目前国内企业组织中负责系统运行的大多是信息中心、计算中心等信息管理职能部门。随着人们的认识提高,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地位也逐步提高。8.3.1人员组织与培训的目的1.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组织8.3.1人员组织与培训的目的2.人员配置人员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成败的关键。由于管理信息系统本身所体现的运用先进的技术为管理工作服务的特点,其工作中必然要涉及多方面的、具有不同知识水平及技术背景的人员。这些人员在系统中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共同实现系统的功能。这些人员能否发挥各自的作用,他们之间能否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是系统成败的关键之一。8.3.1人员组织与培训的目的2.人员配置8.3.2培训方式与内容人员培训包括对系统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对用户的培训。培训方式包括课堂讲授,实际上机,模拟训练以及联机操作等内容。1.人员的管理(1)明确地规定其任务及职权范围(2)对于每个岗位的工作要有定期的检查及评价(3)要在工作中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便使他们的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不断改善,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8.3.2培训方式与内容人员培训包括对系统工作人员的培训8.3.2培训方式与内容2.系统主要人员的责任及其绩效评价原则(1)系统主管人员的责任是组织各方面人员协调一致地完成系统所担负的信息处理任务,
掌握系统的全局,保证系统结构的完整,确定系统改善或扩充的方向,并按此方向组织系统的修改及扩充工作。其工作的评价标准应是整个应用系统在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效益。(2)数据收集人员的责任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各类数据,并通过所要求的途径把它们送到专职工作人员手中。数据是否准确、完整、及时,则是评价他们工作的主要指标。8.3.2培训方式与内容2.系统主要人员的责任及其绩效评8.3.2培训方式与内容(3)数据校验人员(或称数据控制人员)的责任是保证送到录入人员手中的数据从逻辑上是正确的,即保证进入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在系统内部发现的不正确数据的数及比例是衡量校验人员业务水平的主要指标。(4)数据录入人员的任务是把数据准确地送入计算机。录入的速度及差错率是他们工作的主要衡量标准。(5)数据库管理员的任务是管理和维护数据库服务器,负责全面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安装、数据库配置和管理、数据库权限设置和安全管理、监控和性能调节以及数据备份和恢复是评价他们工作的主要衡量标准。8.3.2培训方式与内容(3)数据校验人员(或称数据控8.3.2培训方式与内容(6)硬件和软件操作人员的任务是按照系统规定的工作规程进行日常的运行管理。系统是否安全正常地运行是对他们工作的最主要衡量指标。(7)程序员的任务是在系统主管人员的组织之下,完成系统的修改和扩充,为满足使用者的临时要求编写所要的程序。编写程序的速度和质量是他们工作情况的衡量标准。8.3.2培训方式与内容(6)硬件和软件操作人员的任务8.3.2培训方式与内容3.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人员的学习培训基于计算机的管理信息系统是新生事物,几乎所有的人员都只有边干边学才能做好所担负的工作。因此,在系统管理中,对人员的培训工作是不可缺少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人员,应该鼓励并组织各类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技术学习。给予时间、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在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上不断有所进步。8.3.2培训方式与内容3.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人员的学8.4系统调试8.4.1系统调试的目的、作用与意义开发人员应力求在每个阶段结束之前进行认真、严格的技术审查,尽可能早的发现并纠正错误,否则等到系统投入运行后再回头来改正错误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造成很大的浪费,有时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系统调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和不完善的地方,并及时加以修改和完善。
在调试时应想方设法使程序的各个部分都投入运行,力图找出所有错误。错误多少与程序质量有关。即使这样,调试通过也不能证明系统绝对无误,只能说明各模块、各子系统的功能和运行情况正常,相互之间连接无误。系统交付用户使用以后,在系统的维护阶段仍有可能发现少量错误并进行纠正,这也是正常的。8.4系统调试8.4.1系统调试的目的、作用与调试阶段还应注意以下一些基本原则:(1)调试用例应该由“输入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组成。 这就是说,在执行程序之前应该对期望的输出有很明确的描述,调试后可将程序的输出同它仔细对照检查。若不事先确定预期的输出,这可能把实际是错误的结果当成是正确结果。
调试阶段还应注意以下一些基本原则:(1)调试用例应该由“输入调试阶段还应注意以下一些基本原则:(2)不仅要选用合理的输入数据进行调试,还应选用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输入数据。 许多人往往只注意前者而忽略了后一种情况,为了提高程序的可靠性,应认真组织一些异常数据进行调试,并仔细观察和分析系统的反应。调试阶段还应注意以下一些基本原则:(2)不仅要选用合理的输入调试阶段还应注意以下一些基本原则:(3)除了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它应该做的工作,还应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它不该做的事情。 例如除了检查工资管理程序是否为每个职工正确地产生了一份工资单以外,还应检查它是否还产生了多余的工资单。调试阶段还应注意以下一些基本原则:(3)除了检查程序是否做了调试阶段还应注意以下一些基本原则:(4)应该长期保留所有的调试用例,直至该系统被废弃不用为止。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调试中,设计调试用例是很费时的,如果将用过的例子丢弃了,以后一旦需要再调试有关的部分时(例如技术鉴定系统维护等场合)就需要再花很多人工。通常,人们往往懒得再次认真地设计调试用例,因而下次调试时很少有初次那样全面。如果将所有调试用例作为系统的一部分保存下来,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调试阶段还应注意以下一些基本原则:(4)应该长期保留所有的调二、系统调试的方法与步骤(一)测试方法测试包括设计“测试用例”、使用“测试用例”运行程序、分析运行结果三个方面。可以写成: 测试用例={输入数据+期望结果} 按照在设计测试用例时是否涉及程序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两种方法。
第四节
程序和系统调试二、系统调试的方法与步骤第四节
程序和系统调试第四节
程序和系统调试
白盒测试:测试者对被测试程序的内部结构是清楚的。他从程序的逻辑结构人手,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设计测试用例,设定测试数据。B白箱测试第四节
程序和系统调试 白盒测试:测试者对被测试程序的内部8.4.2系统调试的方法与步骤白盒测试技术(逻辑覆盖)(1)语句覆盖(2)判定覆盖(3)条件覆盖(4)判定/条件覆盖8.4.2系统调试的方法与步骤白盒测试技术(逻辑覆盖)黑盒测试的情况正好相反。此时,测试者把被测程序看成一个黑盒,完全用不着关心程序的内部结构。设计测试用例时,仅以程序的外部功能为根据。一方面检查程序能否完成一切应做的事情,另一方面要考察它能否拒绝一切不应该做的事情。由于黑盒测试着重于检查程序的功能,所以也称为功能测试。
第四节
程序和系统调试A黑箱测试黑盒测试的情况正好相反。此时,测试者把被测程序看成一个黑盒,8.4.2系统调试的方法与步骤黑盒测试技术(1)等价划分(2)边界值分析(3)错误推测(4)输入组合8.4.2系统调试的方法与步骤黑盒测试技术8.4.2系统调试的方法与步骤2.系统调试步骤1)程序调试用正确数据测试程序的正确性;用错误数据测试程序的正确性;用异常数据测试程序的正确性;用非正常的操作测试程序的正确性。2)模块调试调试模块内部功能实现情况;程序调用和返回情况。3)子系统调试子系统内部模块之间调用情况;子系统之间模块调用情况;数据传递情况;共享数据冲突情况。4)总调(联调)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合理、数据共享及冲突等;系统功能是否达到目标要求;系统遭破坏后的恢复能力。8.4.2系统调试的方法与步骤2.系统调试步骤8.5系统转换系统转换是由现行系统的工作方式向所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方式的转换过程,也是系统的设备、数据、人员等的转换过程。1.系统转换的基本条件(1)系统设备(2)系统人员(3)系统数据(4)系统文件资料用户手册、系统操作规程、系统结构与性能介绍手册。8.5系统转换系统转换是由现行系统的工作方式向所开8.5系统转换2.系统转换方式(1)直接转换直接转换是在确定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准确无误时,在某一时刻终止现行系统,启用新的管理信息系统。优缺点:转换方式费用低,方法简单,但风险大。适合于处理过程不太复杂的小型简单系统。8.5系统转换2.系统转换方式8.5系统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课件
- 财管开题报告范文
- 病假报告范文
- 看图写话教学课件
- 司机课件教学课件
- 商铺转让合同
- 端午节的由来课件
- 《高级财务会计总论》课件
- 咨询服务协议书范本
- 植物采购合同
-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表
- 小班语言儿歌活动《大气球》课件
- 错混料管理规范
- 《灯箱制作教程》课件
- 中职开设专业方案
-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价格变化趋势
- 护理职业生涯规划书成长赛道
- 2024年重庆市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政策解读学习培训课件资料(专精特新 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 注意事项)
- 吉林省延边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数学试题(解析版)
- 三体二黑暗森林
- 2023年1月福建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