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阶段复习课》课件(2篇)_第1页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阶段复习课》课件(2篇)_第2页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阶段复习课》课件(2篇)_第3页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阶段复习课》课件(2篇)_第4页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阶段复习课》课件(2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复习课第四课阶段复习课1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阶段复习课》课件(2篇)2【核心考点聚焦】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角度历史必然性标志内涵1.主导因素④2.经验积累①3.规模经营⑤4.国际形势⑦5.过渡时期②【核心考点聚焦】角度历史必然性标志内涵1.主导因素④2.经验3角度历史必然性标志内涵6.总路线和总任务⑥7.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③角度历史必然性标志内涵6.总路线和总任务⑥7.进入社会主义社4选填: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②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③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选填:5④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⑤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⑥“一化三改”⑦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④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6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角度作用关系1.道路③②⑥2.理论①3.制度④4.文化⑤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角度作用关系1.道7选填:①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们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④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选填:8⑤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⑥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⑤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9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角度主要内容历史地位1.思想层面⑤2.实践层面④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②4.理论体系⑥5.民族复兴①6.新境界③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角度主要内容历史地位1.10选填:①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②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选填:11③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新境界,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④“十四条基本方略”⑤“八个明确”⑥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新12阶段复习课阶段复习课13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阶段复习课》课件(2篇)14【核心考点聚焦】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形态生产力生产关系1.原始社会①②⑨⑩2.奴隶社会③④⑪⑫3.封建社会⑤⑬4.资本主义社会⑥⑦⑧⑭5.社会主义社会⑮⑯【核心考点聚焦】社会形态生产力生产关系1.原始社会①②⑨⑩215选填:①生产工具极其简陋②采集天然食物为生,劳动对象范围有限③金属工具开始广泛使用④商业发展,城市开始繁荣选填:16⑤铁质工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⑦社会化大生产⑧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进一步显现⑨在生产中结成原始平等互助的关系⑩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⑤铁质工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17⑪产品都归统治阶级占有和支配⑫私有制产生,劳动者毫无人身自由⑬劳动产品上缴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⑭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榨取更多剩余价值⑮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⑪产品都归统治阶级占有和支配18二、复杂的社会矛盾理论基础主要矛盾社会基本矛盾体现社会基本矛盾1.原始社会⑦⑧2.奴隶社会①3.封建社会②③4.资本主义社会④④⑤⑥5.社会主义社会⑨二、复杂的社会矛盾理论基础主要社会基本社会基1.原始社会⑦⑧19选填:①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②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③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⑤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选填:20⑥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⑥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21三、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标志事件标志1.进入文明时代①②2.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③3.第一次工业革命④4.第二次工业革命⑤5.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⑥6.科学社会主义诞生⑦三、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标志事件标志1.进入文明时代①②2.资本22选填:①城市的繁荣②文字的发明③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选填:23⑤电气化⑥三大工人运动⑦《共产党宣言》的发表⑤电气化24感谢您的阅读!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欢迎下载!

感谢您的阅读!25阶段复习课第四课阶段复习课26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阶段复习课》课件(2篇)27【核心考点聚焦】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角度历史必然性标志内涵1.主导因素④2.经验积累①3.规模经营⑤4.国际形势⑦5.过渡时期②【核心考点聚焦】角度历史必然性标志内涵1.主导因素④2.经验28角度历史必然性标志内涵6.总路线和总任务⑥7.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③角度历史必然性标志内涵6.总路线和总任务⑥7.进入社会主义社29选填: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②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③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选填:30④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⑤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⑥“一化三改”⑦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④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31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角度作用关系1.道路③②⑥2.理论①3.制度④4.文化⑤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角度作用关系1.道32选填:①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们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④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选填:33⑤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⑥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⑤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34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角度主要内容历史地位1.思想层面⑤2.实践层面④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②4.理论体系⑥5.民族复兴①6.新境界③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角度主要内容历史地位1.35选填:①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②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选填:36③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新境界,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④“十四条基本方略”⑤“八个明确”⑥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新37阶段复习课阶段复习课38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阶段复习课》课件(2篇)39【核心考点聚焦】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形态生产力生产关系1.原始社会①②⑨⑩2.奴隶社会③④⑪⑫3.封建社会⑤⑬4.资本主义社会⑥⑦⑧⑭5.社会主义社会⑮⑯【核心考点聚焦】社会形态生产力生产关系1.原始社会①②⑨⑩240选填:①生产工具极其简陋②采集天然食物为生,劳动对象范围有限③金属工具开始广泛使用④商业发展,城市开始繁荣选填:41⑤铁质工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⑦社会化大生产⑧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进一步显现⑨在生产中结成原始平等互助的关系⑩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⑤铁质工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42⑪产品都归统治阶级占有和支配⑫私有制产生,劳动者毫无人身自由⑬劳动产品上缴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⑭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榨取更多剩余价值⑮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⑪产品都归统治阶级占有和支配43二、复杂的社会矛盾理论基础主要矛盾社会基本矛盾体现社会基本矛盾1.原始社会⑦⑧2.奴隶社会①3.封建社会②③4.资本主义社会④④⑤⑥5.社会主义社会⑨二、复杂的社会矛盾理论基础主要社会基本社会基1.原始社会⑦⑧44选填:①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②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③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⑤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选填:45⑥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⑥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46三、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标志事件标志1.进入文明时代①②2.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③3.第一次工业革命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