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优秀课件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优秀课件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优秀课件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优秀课件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优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出现与形成的?秦朝时,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请用史实说明。温故知新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出现与形成的?秦朝时,儒家思想的历1鲁壁位于山东曲阜孔庙内。据说是秦朝时孔子第九代孙孔鲋藏《论语》等儒家经典的墙壁鲁壁2春秋至西汉治国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异彩纷呈——法家思想,严刑峻法——道家思想,无为而治——儒家思想,正统独尊春秋战国秦朝西汉初汉武帝时春秋至西汉治国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异彩纷呈——法家思想,3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2课4汉初:为了恢复经济,休养生息,实行道家“无为而治”汉武帝:经济得到恢复,国力日盛,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适应统一国家的形势,需要采取积极有为的政策。一、从“无为”到“有为”

汉初:为了恢复经济,休养生息,实行道家“无为而治”一、从“无5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6匈奴威胁无为而治已不能适应时代需要匈奴威胁无为而治已不能适应时代需要7董仲舒(前179-前104)

广川人,西汉思想家,政治家,著名今文经学大师。汉武帝即位后,诏令各地方长官推举“贤良方正”的学者到长安献计献策。董仲舒连上三篇奏章,称“天人三策”,此后受到重用。晚年辞职回家,修学著书,著有《春秋繁露》,他在书中,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董仲舒(前179-前104)广川人,西汉思想家,政治家,著8“策”是一个长沙方言词,但在古代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文体,如有董仲舒的《天人三策》、贾谊的《治安策》、苏轼的《教战守策》等。在此对“策”的正确解释是A.古代回答命题者问题的一种文体B.陈述某种意见和事情的一种文体C.是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D.用委婉方式规劝上级的一种文体

【解析】答案A。B、C、D项对应的分别是“表”、“疏”和“谏”三种文体。随堂演练“策”是一个长沙方言词,但在古代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文体9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材料二:“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春秋繁露》——《汉书•董仲舒传》

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和主张?一是‘君权神授“;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二是’天人感应”三是?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材料二:“与10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君权的需要“仁政”:限田、薄敛、省赋役——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糅合道家、阴阳五行思想改造儒家思想,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儒学体系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11阴阳五行相生相克阴阳五行相生相克12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

①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②“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 ③“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虽然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着想,但是确实有利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对今天中国农民负担过重的现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④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扬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尤其是其中的“信”为今天社会的迫切需要。孝道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是人们的社会义务。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13对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的评价:积极: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②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③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消极:①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不可取;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对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的评价:积极: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14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原因(1)新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2)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教官:五经博士

——儒学垄断教育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做官

——凭儒学入仕地方教育系统:郡县立学校

——儒学在民间独尊2、汉武帝的尊儒措施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原因(1)新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15 尊儒适应了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汉武帝尊儒的影响: 尊儒适应了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历代16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并说明理由。深入探究有道理。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1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意思是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无为而治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应该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什么是“无为而治”?概念阐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遵循自然的法18儒家学派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三纲是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五项品德标准,是人们为人处世的品德规范。儒家学派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19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出现与形成的?秦朝时,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请用史实说明。温故知新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出现与形成的?秦朝时,儒家思想的历20鲁壁位于山东曲阜孔庙内。据说是秦朝时孔子第九代孙孔鲋藏《论语》等儒家经典的墙壁鲁壁21春秋至西汉治国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异彩纷呈——法家思想,严刑峻法——道家思想,无为而治——儒家思想,正统独尊春秋战国秦朝西汉初汉武帝时春秋至西汉治国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异彩纷呈——法家思想,22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2课23汉初:为了恢复经济,休养生息,实行道家“无为而治”汉武帝:经济得到恢复,国力日盛,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适应统一国家的形势,需要采取积极有为的政策。一、从“无为”到“有为”

汉初:为了恢复经济,休养生息,实行道家“无为而治”一、从“无24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25匈奴威胁无为而治已不能适应时代需要匈奴威胁无为而治已不能适应时代需要26董仲舒(前179-前104)

广川人,西汉思想家,政治家,著名今文经学大师。汉武帝即位后,诏令各地方长官推举“贤良方正”的学者到长安献计献策。董仲舒连上三篇奏章,称“天人三策”,此后受到重用。晚年辞职回家,修学著书,著有《春秋繁露》,他在书中,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董仲舒(前179-前104)广川人,西汉思想家,政治家,著27“策”是一个长沙方言词,但在古代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文体,如有董仲舒的《天人三策》、贾谊的《治安策》、苏轼的《教战守策》等。在此对“策”的正确解释是A.古代回答命题者问题的一种文体B.陈述某种意见和事情的一种文体C.是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D.用委婉方式规劝上级的一种文体

【解析】答案A。B、C、D项对应的分别是“表”、“疏”和“谏”三种文体。随堂演练“策”是一个长沙方言词,但在古代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文体28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材料二:“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春秋繁露》——《汉书•董仲舒传》

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和主张?一是‘君权神授“;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二是’天人感应”三是?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材料二:“与29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君权的需要“仁政”:限田、薄敛、省赋役——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糅合道家、阴阳五行思想改造儒家思想,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儒学体系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30阴阳五行相生相克阴阳五行相生相克31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

①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②“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 ③“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虽然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着想,但是确实有利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对今天中国农民负担过重的现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④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扬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尤其是其中的“信”为今天社会的迫切需要。孝道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是人们的社会义务。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32对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的评价:积极: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②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③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消极:①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不可取;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对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的评价:积极: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33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原因(1)新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2)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教官:五经博士

——儒学垄断教育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做官

——凭儒学入仕地方教育系统:郡县立学校

——儒学在民间独尊2、汉武帝的尊儒措施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原因(1)新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34 尊儒适应了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