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成考专升本语文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成考专升本语文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成考专升本语文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成考专升本语文自考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在公众场合大谈社会如何,暗地里却收受贿赂,这种做法和叶公好龙没有两样。

B.近期,有些商家打着“买一赠一”的旗号欺骗消费者,他们或是将手表带拆下,或是将音响与原配话筒分开,这种拉大旗作虎皮的做法,使消费者明明吃了亏还以为占了便宜。

C.读诗,应当口传心授,一边读着,一边理解诗的意义和道理。

D.抗日战争的时间之长,地域之广,是一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A.畏葸参禅鸠占雀巢摩肩接踵

B.寒喧坎坷严惩不贷一愁莫展

C.伸张宏伟鞭辟入里轻歌曼舞

D.题纲参与功亏一溃牵强附会

3.填人下面横线处,与下文衔接恰当、音节和谐的一项是()。

人人都像塌了架,丢了魂,一声长叹接着一声长叹。①孩子不哭了②狗不叫了③鸡不啼了④女人不笑了A.A.①④②③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②①③④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陌生

秣马厉兵

蓦然醒悟B.唠叨时代烙印防旱防涝C.堕落

度德量力城墙垛口D.保姆

栉风沐雨

睦邻友邦

5.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不同品种的荔枝,花期早晚也不同。

B.大多数荔枝只有雄花或雌花。

C.选择不同品种的荔枝混栽在一起,可以增加受粉机会。

D.荔枝成为重要的蜜源植物是因为它花多,花期又长。

6.填人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文言实词数量很大,词义____丰富,用法也比较复杂;文言虚词____数量有限,但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____是多方面的。____,正确理解词义和判断使用功能,____成了读文言文的基础。A.A.相当则却因此就

B.相当虽然却因此就

C.不但则仍当然必然

D.不但虽然仍当然必然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A.A.山水诗B.乐府诗C.田园诗D.边塞诗

8.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离不开数以千计的科学家们【处心积虑】的科研工作。B.来自科技界的政协委员,【兴高采烈】地参观了这个区的污水净化系统设施。C.产品的质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休戚相关】,一定要千方百计地确保。D.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巧思妙想,真可谓【鬼斧神工】。

9.填人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化学农药的使用是三大公害之一.理应加以限制。但是_____实验表明,在当前的生产水平下,如果不使用化学农药,有些蔬菜会减收80%以上,实际上,不同化学农药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是很不相同的,我们要禁止使用那些高毒、剧毒和在人体内可能长期残留的农药。A.A.有一些病虫害还是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所以目前人类还离不开化学农药,也就还不能限制使用农药。

B.限制不等于不用,这是因为目前人类还离不开化学农药,甚至有一些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

C.事实上还不能加以限制,因为有一些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人类目前还离不开化学农药。

D.人类目前还离不开化学农药,甚至有一些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因此适当的限制是必要的。

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句诗出自()

A.《归田园居》B.《饮酒》C.《种豆南山下》D.《山居秋瞑》

11.《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A.A.欧阳修B.宋祁C.司马光D.王安石

12.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____________,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A.A.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帆影点点的江面上波光粼粼

B.那儿的景色真美!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江面上帆影点点,波光粼粼

C.那儿的景色真美!六和塔在钱塘江边矗立着,江面上帆影点点,波光粼粼

D.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六和塔在钱塘江边矗立着,帆影点点的江面上波光粼粼

13.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数(shǔ)数说数伏不可胜数数典忘祖

B.识(shí)识别识破博闻强识远见卓识

C.横(héng)纵横横行妙趣横生专横跋扈

D.模(mó)模型模具模棱两可装模作样

14.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

A.巴金B.茅盾C.老舍D.赵树理

15.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A.研究人员称,上述结果首次以有说服力的临床数据,通过药物治疗来戒除可卡因毒瘾是可能的。

B.他来自北方一个偏僻的山村,所以思想保守,甚至僵化,很难开展工作

C.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

D.这个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有8千万元。

17.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跋扈

踯躅

蹙额

踟蹰不前一蹴而就

B.整饬

饷银气馁

文过饰非以飨读者

C.翌日

蓊郁

翱翔

翻云覆雨振翮高飞

D.磨砺

麾下奢靡

麻木不仁

摩肩接踵

1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常常认为,大地与人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契合。山是___,海是___,沙漠是___,河流是一种寻求,一种机智,一种被辖制的自由。

A.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

B.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

C.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沉重的责任与各节的矜持

D.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

19.将①②③④填人下面句子的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要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民主法制观念,,使人们懂得公民的权利和义务,__________,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①依法办事

②依法律己

③懂得与自己工作和生活有关的法律

④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A.①③④②

B.③④①②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20.填人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体养。___________,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A.A.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帆影点点的江面上波光粼粼

B.那儿的景色真美!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江面上帆影点点,波光粼粼

C.那儿的景色真美!六和塔在钱塘江边矗立着,江面上帆影点点,波光粼粼

D.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六和塔在钱塘江边矗立着,帆影点点的江面上波光粼粼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位负责人说,中学生校服价格比较稳定,不会因为物价的上涨而“(水涨船高)”。

B.大家赞扬这个方案犹如(抱薪救火),一定会把这次改革的“三把火”得更加旺盛。

C.海洋污染不像陆地环境污染那样(触目惊心),公众了解信息的途径也非常有限。

D.绿色植物摆放在室内,不但(赏心悦目),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功效。

22.下列词语中括号里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毗)邻(琵)琶(筚)路蓝缕

B.(伶)仃(拎)包身陷(囹)圄

C.(格)式楼(阁)(恪)尽职守

D.拾(掇)点(缀)忧心(惙惙)

2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民族的文化,对民族语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着____的作用。

②半边残月从西山头落下去,夜晚里显得更加深沉____。

③飞机在黑夜里也能安全飞行,这最早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____。A.A.制约宁静启示

B.限制安静启示

C.限制宁静启发

D.制约安静启发

2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A.这几幅画是他早期的习作,自然不能和他现在的创作同日而语。

B.这一套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各个领域,各门学科,可谓洋洋大观,丰富多彩

C.这次县人大举行法律知识考试,有人竟对什么是“法人”,什么是“行政处罚”都不了了之。

D.他的草书挥洒自如,遒劲有力,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25.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A.饱和的水蒸气和迅速降低的温度是雾形成的条件

B.气象学上,把含有大量小水滴的空气统称为雾

C.持续降雾会造成城市污染物扩散阻滞,故而雾对人类有“弊”的一面——传播疾病

D.雾能加重某些污染物质的毒性

26.3.《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契诃夫

B.莫泊桑

C.欧?亨利

D.托尔斯泰

27.填入横线处,语气自然而有情趣的一组句子是()

过了两道小门,真是眼前豁然开朗,另有天地。一眼先是亭亭直上,又刚健又婀娜的白皮松。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__________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__________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方八面都来得好。

①棵挨着棵,枝连着枝,显得挤得慌,

②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

③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

④四角上各种一棵,疏是疏了,可是不好看。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8.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A.骨梗在喉声东击西性格粗犷莫明其妙

B.助纣为谑出人头地销声匿迹渎于职守

C.沽名钓誉倚马可待浅斟低唱幡然悔悟

D.金榜题名岁月荏苒一股作气及笄年华

2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A.这决不是(面目全非)地抄袭旧书本所能完成的工作,而是一项创造性的科学工作。

B.同学们问我的学习方法是什么,依我的(门户之见),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有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

C.王教授讲课时(引经据典),博学程度和记忆力十分惊人。

D.周小玲使劲憋自己的嗓子,企图使它发出一种苍老的声音,但结果弄得(不三不四),又像老生,又像花旦。

30.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A.散文B.小说C.散文诗D.寓言

二、填空题(10题)31.所谓“四书”是指《孟子》、《大学》、《中庸》和《_________》。

32.20.庄子《秋水》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本体论是__________主义的。

33.《陈情表》选自《__________》。

34.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___________。

35.《论快乐》一文选自钱钟书的散文集《______________》。

36.苏轼《水调歌头》词:“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7.17.所谓“四书”是指《孟子》、《大学》、《中庸》和《_________》。

38.《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_________体散文集。

39.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___。

40.22.鲁迅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浙江_________人。

三、文言文阅读(5题)4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小题。马周少落拓,不为州里所敬,补州助教,颇不亲事。刺史这奚怒杖之,乃拂衣去曹、汴,为浚仪令崔贤育所辱,遂感激,西之长安,止于将军常何家。贞观初,太宗命文武百官陈时政利害,何以武吏不涉学,乃委周草状。周备陈损益四十余条,何见之,惊曰:“条目何多也?不敢以闻。”周曰“将军蒙国厚恩,亲承圣旨,所陈利害,已形翰墨,业不可止也。将军即不闻,其可得耶?”何遂以闻。太宗大骇,召问何,遽召周与语,甚奇之。直门下省,宠冠卿相,累迁中书令。周所陈事:六街设鼓以代传呼,飞驿以达警急,纳居人税及宿卫大小交,即其条也。太宗有事辽海,诏周辅皇太子,留定州监国。及凯旋,高宗遣所留贵嫔承恩宠者迓于行在。太宗喜悦高宗,高宗日:“马周教臣耳。”太宗笑日:“山东辄窥我。”锡赉甚厚。及薨,太宗为之恸,每思之甚,将假道术以求见,其恩遇如此。初,周以布衣直门下省,太宗就命监察里行,俄拜监察御史。“里行”之名,自周始也。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文字的大意。

42.伯夷、叔齐“耻之”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马周到长安前后的境遇有什么不同?

44.作者为什么说谏官的责任重大?担任谏官的人应该怎样履行职责?(用自己的话概述)(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晚泊浔阳望庐山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注]远公,指东晋高僧慧远。刺史桓伊曾为他建造禅舍“东林精舍”。

诗中“挂席”即______________,诗中指______________;“尘外踪”系指高僧慧远______________。(4分)

四、现代文阅读(5题)46.从本文主旨看,作者是针对现实生活里存在的什么问题而写这篇文章的?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47.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5题。

带着村庄上路

卢年初

我那时以为这一生大概只能做一件事儿:离开村庄。

我并非在村庄里过得不愉快,那里的水土很适合我,只不过村里人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把离开村庄当作出息,我只能有出息点。我选择一个夏天离开,那是一个炎热的晌午,人们都在打瞌睡,我神不知鬼不觉地走了,不要让他们以为我有什么留恋,以为我带走了村庄的什么东西,我走得要有出息,能留给他们的全都留给他们。

后来我发现我是自欺欺人,路上累了歇脚的时候,把行囊打开,里面装的是一整个村庄。

我很羞愧,我曾想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把它们抖掉,但人生这段漫长的路上,想要的东西还未得到时,想丢的东西你也还无法舍弃。在县城读书,我不能舍弃我的贫穷。在寄宿的同学里,我的伙食比许多人都要差,一般我只买个小菜,另外吃自己带的家乡菜:咸鱼、坛坛菜、炸辣椒。这几道菜都是干的,耐放,很拌饭。肚子饿了,就用炒米茶充饥,炒米茶是母亲亲手做的,先炒米,炒黄豆、芝麻,炒熟后,用石磨磨成粉,只要用开水一冲,加点红糖,很香。在我陶醉于母亲说的营养时,喝着麦乳精的同学都用同情的眼光看着我,在省城读书,我以为离村庄越来越远了,我又无法摆脱家乡话的困扰,我既说不好普通话,也说不好省城的方言,说普通话边音和鼻音、卷舌音和非卷舌音分不清;说省城话,走在大街小巷,别人一听,都嗤之以鼻,我为企图抬高自己装腔作势而难受。在机关里办公,我摆脱不了家!;老土的作派。我常常怀疑同事是不是私下里议论我是个乡巴佬。老乡来后,我打肿脸充胖子招待他们,我怕他们说我小气,说我忘恩负义,我瞧不惯他们的心眼儿,同时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我以此忧戚:难道真的就抛不开村庄了吗?

我在尽力掩藏村庄时,村庄却如影子一样照看我,照看着许多像我一样从村庄出来的人。我毕业后被安排到这座城市,得感谢利叔,利叔是我同村人,出来许多年了,混出了一点名堂,他常常为帮不了村庄而揪心,给我办事他找到了寄托,他说他不是在帮我,只是给村庄办了点事。在城里我单身了许久,和乡下女子相处惯了,和城里的姑娘总有点格格不入,后来我遇到了一个叫莲的女子,她的一切都具有村庄的风韵,她不在乎我的家底,却看上了农家孩子的勤劳和朴实,接受她的爱情,我知道又接受了村庄的一笔恩惠。后来我的继父、母亲跟着我进了城,开了一家土菜馆,弥补我的家用,曾经叫我害羞的家乡菜,全都端在大桌上。家乡菜全都来自家乡的风水,别有一番滋味,父亲喜上眉梢地来回奔忙。有时难以应急,母亲也还会拿假土鸡充斥,算账时偷偷打点折。借助土菜馆,我发了点小财,我真的离不开村庄了。我开始懂得,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也永远都是村庄的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

不知何时起,我开始把村庄像糖一样含在嘴里,稍不留神,香甜就脱口而出。我走到哪里,村庄都扑面而来。村庄的竹器、村庄的粮食、村庄的花卉,全都进了城,我感到这一切似乎都是跟着我进城的,这种感觉很亲切,很暖和,也很自得。我们这些从村庄出来的人,常常在一起聚会,在街道、在集市、在公园旁若无人地侃起村庄,就好像在村庄的某个田亩说话,高吭铿锵。当我们贫穷,老把村庄当作羞涩;当我们富有,又拿村庄来调味,我们永远把村庄当作铺垫,当作背景。

总感觉对村庄有所亏欠,总是不想爽爽快快承认,终于有一天,筏的灵魂在不断的拷问中,把名利修炼成淡、成轻,这时,我的村庄才真实地突现出来。走吧,回吧,从村庄出来的人,常常有愿望回一趟村庄,回一趟家,干点什么,或者什么也不干。村庄最初不认识我们,但等我们一开口,就知道我们是谁了,在这块土地上,我们毕竟赤身裸体地摸爬过,村庄还残留着我们的呼吸。其实正是我们想缩短我们与村庄的距离时,村庄似乎在一点点远去,村庄的风物,村人的思维,常让我们寡言少语,我们走近亲近,又走进了陌生。我们对村庄难以有什么回报,在那里久久徘徊,似乎还是在寻找什么东西,是因为过去我们带走太多,所以总认为取之不尽,我们走的时候,不是带走一把铁锹,一把斧子,那些东西对我们没有用,我们带走的是别的东西,尽管两手空空,带的东西已经很多了,这似乎只有我更知道。而我只有独自在夜晚书写文字时才真正知道。

而我那时疏忽了的是,我的文字又把村庄打扰了,我这后半生还有一个最大的愿望要实现,那就是什么时候,要让村庄打一个盹儿,我要带着她去上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这种描写方法对于深化小说的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49.①文学较之哲学,除了共通的社会批判功能以外,还有其独特的风情。它有一种在字里行间洋溢着的诗情画意,有美好的欣赏性,这就是文学的美感。将好的文学作品成功地拍成电影,更给人以遐想、冲动和震撼。在近现代文艺作品中,《简·爱》和《音乐之声》就是充分展示文学美感的作品,充满了不朽的魅力。《简·爱》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情节和场面,演员也说不上漂亮,但它总好像蕴含着某种与众不同的“情结”,某种极其高贵典雅的气质,像一杯陈年美酒,给人一种虽不可名状却回味无穷的美感。特别是影片《简·爱》里所弹奏的那首主题曲,短短几个音节,却似乎把全世界的深沉、执著和激情都蕴涵其中了。《音乐之声》虽然风格迥异,是一种别出心裁的、带有喜剧夸张色彩的浪漫主义作品,但在美感的调动上和《简·爱》有异曲同工之妙。《音乐之声》从内容上看无非又是一个现代“灰姑娘”的爱情故事,但它却以一种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活态度表现出来,而且将艺术浪漫主义和艺术合理性、幽默感和严肃的伦理精神等等珠联璧合、完美无缺地结合了起来,以自身的全方位艺术美感一往情深地讴歌了生活的美和人类道德的伟大,无愧为世界电影百花园中的精品。②但是,欧美进入高度发达的商品社会后,已经很难奉献这样的经典之作了,正像音乐领域已很难再出贝多芬、舒伯特等大师的作品一样。一方面是人们的欣赏情调和欣赏能力向简单化刺激方向蜕化。当年爱凑热闹的美国人组成了拥有数十个分指挥的万人乐队来演奏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而且还盛情邀请施特劳斯本人赴美指挥。结果施特劳斯一曲指挥下来便逃之夭夭,因为那隆隆的击鼓声有如炮击,那管乐齐奏也有汽笛齐鸣的味道,美感被破坏殆尽,而“扬基”们却在那里喜形于色、乐不思蜀。由此可见,经典作品在“杯水主义”和“快餐文化”时兴的氛围里,其美感很多都要被附庸风雅和“猪八戒吃人参果”式的囫囵吞枣所销蚀。③受世界流行风的影响,又由于自身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当今的中国文学,也甚缺那种值得咀嚼、耐人寻味的作品,而欣赏群也颇有点“顾不上”美感的仓促。缺乏哲学家素养也许是文学美感短缺的重要原因,在文学评论类作品中尤其可以发现这一问题。文学作品是深沉还是浅薄,生活积累是客观条件,哲学素养则是更接近天才因素的东西。现在文学作品中每每出现的诸如“终极关怀”、“话语结构”、“边缘化”、“二歧悖结”等似是而非、故弄玄虚、令人费解的新鲜辞令,其实都是作者思维概括力和阐发力不足而生出的“怪胎”;只有深入浅出能力不足的人,才需要靠“造词”来吓唬民众,而这样做只能使文学的美感更加丧失。④无论有多少客观原因,文学美感的“滑坡”仍要归结于文学的不争气。今天跟以往相比,社会的文明开放和心理健康程度已大为进步,生活的情趣和美感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绚丽开放,只有缺乏竞争力却又好高骛远、不思进取的人才感受不到“世界真美好”。因此,“美感”问题完全应当和可以通过有才华的文学男女的努力来解决。13.本文认为文学应该具备什么功能?

50.对“……圣彼得堡的气候不适宜远方的客人居住”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圣彼得堡的空气潮湿,天气寒冷。

B.埃及气候有冷热变化。

C.石像内部结构疏松。

D.科学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使空气和水进攻“客人”有隙可钻。

五、阅读题(2题)51.“我”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52.对第四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定的高温可以使分子断裂B.外力的介入可以使分子断裂C.化学键的拉力并不是无限的D.化学键的断裂需要漫长时间六、作文(1题)53.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鲁迅在他的小说《故乡》的结尾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带给人们很多思考。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D

2.C

3.C

4.A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能力。A项都读“mò”;B项“唠叨”的“唠”读“lào”,“落枕”的“落”、“时代烙印”的“烙”、“防旱防涝”的“涝”都读“lào”;C项“哆嗦”的“哆”读“duō”,“堕落”的“堕”读“duò”,“度德量力”的“度”读“duó”,“城墙垛口”的“垛”读“duǒ”;D项“模子”的“模”读“mú”,“保姆”的“姆”读“mǔ”,“栉风沐雨”的“沐”、“睦邻友邦”的“睦”读“mù”。

5.C

6.B

7.D

8.DA项“处心积虑”指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多含贬义,此处应用“呕心沥血”;B项“兴高采烈”是指兴致高,情绪热烈,褒义,与参观污水净化系统的庄重气氛不一致;C项“休戚相关”指彼此之间的忧喜、祸福都互相关联,用来表示产品质量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妥,应为“息息相关”。D项“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用此比喻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恰当。

9.B

10.B

11.A

12.B

13.A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能力。B项“博闻强识”的“识”读“zhì”;C项“专横跋扈”的“横”读“hèng”;D项“模型”、“模棱两可”的“模”读“mó”,其他的读“mú”。

14.C

15.B

16.DA成分残缺;B不合逻辑;C指代不明。

17.C本题考查考生辨识现代汉语异形同音字读音的能力。A项:蹙、蹴同音。B项:饷、飨同音。D项:磨、摩同音。

18.D

19.C

20.B

21.B

22.D

23.A

24.C

25.B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内容在文中第②段可以找到对应的语句,正确;C项和D项内容在文中第③段可以找到对应的语句,正确;B项内容与文中第②段不符,“将含有大量小水滴的空气统称为雾”只是人们习惯上的说法,并非气象学上的解释。

26.B

27.B本题考查考生语句衔接连贯的能力。②比①语气紧凑,显示白皮松的多而挤;③比④语气自然而有情趣。

28.C

29.C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能力。A项“面目全非”指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而句子中修饰“抄袭旧书”,不可能“面目全非”,误用;B项“门户之见”指学术、艺术等领域中由宗派情绪产生的偏见.题中只是在谈作者的看法建议,对象不当;C项“引经据典”,引用经典的语句或故事;D项“不三不四”是指不像样子,或指不正派,句中应用“不伦不类”。

30.C

31.论语

32.20.相对

33.文选

34.莫泊桑

35.写在人生边上

36.人有悲欢离合

37.17.论语

38.语录

39.韩非子

40.22.绍兴41.马周说:“将军蒙受国家的厚恩,亲自接受皇帝的旨意,奏章所陈述的利害,已然写好,不便废弃。将军不把这些让皇上听到,皇上从哪儿知道呢?”42.认为武王不孝不仁却做了天子。43.马周到长安前放荡不羁,又不敬业,乡里人不敬重他,还多次受到上级杖责或凌辱。从此思想深受触动,立志奋发,到长安后,在将军常何那儿做幕僚,为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