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_第1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_第2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_第3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_第4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法。(二)品味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三)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重点:(一)学习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法。(二)品味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难点: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1、高中第二册第一单元选的是中国现当代散文,三篇都是抒情散文。散文的魅力,来自作家的真见、真知、真性、真情,来自文字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冲淡而隽永的韵味,因而,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此外,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2、《故都的秋》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它又是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不可忽视,因此,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3、《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因此,教师应该以点带面,带领学生通过《故》来了解郁达夫以及他所生存的环境。根据《故都的秋》的课型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和重点分别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法。(2)品味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3)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重点:(1)学习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法。(2)品味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难点: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中学生在把握作者心境上有一定的难度,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因而难以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所以让学生了解作家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显得非常重要,如此才能更好的理解"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特点,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二)学情分析

1、知识结构:高一学生经过初中散文文章的学习,又在第一课《荷塘月色》学习的基础上,具备了浅层次的散文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但是若想品味到一篇散文深层次的意蕴美与语言技法的美,写出较高层次的散文,还是存在着不少的困难,比如说有些学生对于散文这种文体的定位还模棱两可,写出来的散文真是名副其实的“散”文,形散神散。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使学生对散文有充分的认识,掌握一定的散文阅读的方法与写作的技巧,如抓住一些关键语句与知人论世的手法去品情感,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把景物写活,景与情要和谐统一,达到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教学中要构建一个合理的认知平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提高学生的对散文作品分析与品味的能力。2、心理特征:高一学生已经初步具备阅读浅易散文的能力,但若想品透一篇散文的深层次的意蕴美与语言技法的美,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的思想认识深度,理解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学生的写作功底还较薄,鉴赏水平有限。本单元三篇美文,美景美情自然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的能体会到美感并情不自禁地跟着你走到文境中来,感性品味的同时还应让学生理性地掌握一定的散文阅读方法与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三、课型:新授型四、教学准备:多媒体五、教学方法:美读、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当我漫步穿过收割后的田野/看不见庄稼,一片空旷/它宁静地躺着/象带露的茅屋/通向花园的路也已荒凉/当我沿着小径走进了花园/听见枯草断蓬丛间/传来一阵阵凄清的鸟鸣/比任何哀歌动人心弦/花园墙边有一棵光秃的树/弥留的孤叶早已枯黄/它准是被我的意念所惊扰,轻轻飘落发出摩擦的声响。(弗洛斯特《晚秋漫步》)秋野上、秋园里,弗洛斯特读到的是凄凉。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神游故都,品味郁达夫笔下的秋景、秋味。(二)进入文本,分以下三个步骤对文章进行学习。读读出作者对故都清秋的()之情品品出文章()的艺术特色悟领悟作者认识人生的()心境1配乐诵读文章,读出作者对故都清秋的()之情。(1)学生自由诵读。(2)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把握感情基调:清、静、悲凉。(3)请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配乐诵读。2思考:(1)读出作者对故都清秋的()之情明确:眷恋、热爱(2)齐读文章的第一段,文章重点围绕故都秋的什么来写?突出故都秋的什么特点?明确:明确:味特别的清、静、悲凉。(3)作者围绕故都的秋味,选取故都的哪些景物来描写,将这些景物概括为故都的秋的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

明确:“破院秋色”、“落蕊秋意”、“秋蝉残唱”、“秋雨话凉”“秋果奇景”

(4)学生齐读文章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思考:这两段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写故都的秋?请具体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故都之秋——————江南之秋

、静、悲凉

、润、淡

饱尝

、十足

不饱、不透、不足、不浓、不永

白干

(味烈)

黄酒

馍馍

(味厚)

稀饭

大蟹

(味浓)

鲈鱼

骆驼

(味足)

黄犬

这两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并用江南之秋的慢、湿、淡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5)讨论: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作者为什么要写中外诗人甚至常人对秋都有深情呢?(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中心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本段从对故都的秋的记叙深化到议论,这是散文特有的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同时创造出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在增添了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旨意暗合。

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反复诵读,读出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眷恋,热爱之情。作者还以南国的慢、润、淡烘托故都秋色的味浓厚。以南国秋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篇散文,郁达夫以他鲜明的思想,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北国之秋图。为中国现代散文艺术宝库增添了色彩。请同学们课外阅读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

(三)作业:分析鉴赏故都秋景图,选取其中的一幅写一段鉴赏性文字。板书:故都的秋故都的秋味(特别清、静、悲凉)破院秋色落蕊秋意秋蝉残唱秋雨话凉秋果奇景第二课时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美读,读出了作者对故都清秋的眷恋、热爱之情,作者围绕故都的秋味,抓住其特别清,特别静、特别悲凉的特点,选取故都的寻常景物,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故都清秋的秋景图。今天,我们能不能以“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走近郁达夫”为一个探究的话题,在故都清、静、悲凉的秋色中,通过语言的品味,看文字背后站立着一个怎样的郁达夫?品、悟(四人小组讨论)要求:品味语言要立足于文本,不做架空分析。探究强调合作,前后桌组成小组,选取五幅画中的任一幅作为探究的对象,细细品味语言,看文字背后站立着一个怎样的郁达夫?从点上细化,具化,不面面俱到。(1)破院秋色图明确:“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朝荣)的花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郁达夫审美趋向:颜色,以淡雅为美;破院,破壁腰,以厚重感,沧桑感为美;秋天的写意画,以简单、质朴为美。(2)“秋槐落蕊”图:“静”—“铺得满地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感觉”;“清”—“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补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纱郁达夫: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坐看年华付流水,何等的清闲,正是这份清闲让作者感到落寞、凄凉、无奈。他敏感、纤细,抑郁善感。

(3)“秋蝉嘶鸣”图:静—处处蝉鸣声;悲凉—秋蝉衰弱的蝉声同一年郁达夫写过一首诗,撷取其中两句“旧梦豪华已化烟,渐趋枯淡入中年”中年的郁达夫感到自己的创造枯淡了,婚姻、爱情也枯淡了,听着秋蝉帅弱的残唱,他想到了自己这种非常枯淡的中年生活,甚至想到了人生如此短暂。

(4)“闲话秋凉”图:清—放晴的天空、雨后的斜桥影;静—息列索落的雨声;悲凉—凉风、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郁达夫: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一切尽在不言中。(5)“秋果胜景”图:清—果实成熟的八九月;悲凉—西北风、尘沙灰土的世界。小结:通过以上的鉴赏品析,故都秋的清、静、悲凉我们感受到了,文字背后的郁达夫先生是怎样的人我们也有点认识了,我们看到了他的审美情趣,我们也感受到了他的强烈的文人的生命意识,我们甚至感受了他那颗敏感纤细的心和他那对生活的独特的一种欣赏的口味。思考:郁达夫钟情与故都秋的清、静、悲凉,在你十几年的人生经历中,你品味的秋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明确:经历不同,环境不同,心情不同,家庭不同等等,你品味的秋也会不同。所以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内心世界。接下来我们再从作者的人生经历,作品的写作背景在对作家作品做更进一步的认识。有关资料(作者、背景)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很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1923~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参与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他从上海移居杭州,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南洋,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写作背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旧中国,战乱连年,民生凋敝,连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1934年郁达夫经青岛辗转千里,又回到了故都北平。多年来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使得郁达夫对眼前的“故都的秋”感受很特别。1934年9.18事变后,北平也要遭受日寇的践踏,作者怀着要看最后一眼故都的秋的心情回到北平,就像一个人面对心爱之物,传家之宝被盗贼抢劫却无力抵御一样那份悲凉无奈在文中显现了出来。所以他钟爱的是轻、静、悲凉的秋,正是此使他觉得美,让他难以割舍,这就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是他几十年的人生经历所体味出的人生之味,所以说他所说的秋味实质上生命之味。正是这样郁达夫才会在文章的最后神情倾诉(齐读文章最后一段)。他用整个的身心去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所以才品出了不为外人所道的秋味,才有了这篇至美至文《故都的秋》,这就是这篇文章。从写作上来看,“故都”表达的是自己对故都的依恋,他把主观感情和秋(客观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我们在写作上经常所说的“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2、作业:(1)仿写练习:选取《故都的秋》中的景物,仿照《天净沙.秋思》的格式,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